二次函数必背知识点(精辟)
(完整版)二次函数知识点及经典例题详解最终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习题一、二次函数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 =ax2 +bx +c (a ,b,c是常数,a ≠ 0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a ≠ 0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2. 二次函数y =ax2 +bx +c 的结构特征: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⑵ a ,b ,c 是常数, a 是二次项系数, b 是一次项系数, c 是常数项.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二次函数基本形式:y =ax2 的性质: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a 的符号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性质a > 0向上(0,0)y 轴x >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 0 时,y 有最小值0 .a < 0向下(0,0)y 轴x >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 0 时,y 有最大值0 .2.y =ax2 +c 的性质:上加下减。
a 的符号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性质a > 0向上(0,c)y 轴x >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 0 时,y 有最小值c .a < 0向下(0,c)y 轴x >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x < 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x = 0 时,y 有最大值c .3.y = a (x - h )2的性质:左加右减。
a 的符号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性质a > 0向上(h ,0)X=hx > h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x < h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x = h 时, y 有最小值0 .a < 0向下(h ,0)X=hx > h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x < h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x = h 时, y 有最大值0 .4.y = a (x - h )2+ k 的性质:a 的符号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性质a > 0向上(h ,k )X=h x > h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x < h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x = h 时, y 有最小值 k .a < 0向下(h ,k )X=hx > h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x < h 时,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x = h 时, y 有最大值 k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1.平移步骤: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 y = a (x - h )2+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⑵ 保持抛物线 y = ax 2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2.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 h 值正右移,负左移; 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四、二次函数 y = a (x - h )2+ k 与 y = ax 2 + bx +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 y = a (x - h )2+ k 与 y = ax 2 + bx +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 y = a +,其中h= - ,k=(b2a )24ac - b 24ab2a 4ac - b 24a 五、二次函数 y = ax 2 + bx + c 的性质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b2a (‒b 2a ,4ac ‒ b 24a)当x <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b2a当x >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2a 当x =- 时,y 有最小值 .b 2a 4ac ‒ b 24a 2. 当α<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x =- , 顶点坐标为.当b2a(‒b 2a ,4ac ‒ b 24a)x < -时, y 随 x 的大而增大y;当随 x > -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 时 , y 有最大值.b2ab 2a b 2a 4ac ‒ b 24a六、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1.一般式: y = ax 2 + bx + c ( a , b , c 为常数, a ≠ 0 );2.顶点式: y = a (x - h )2 + k ( a , h , k 为常数, a ≠ 0 );3.两根式(交点式): y = a (x - x 1 )(x - x 2 ) ( a ≠ 0 , x 1 , x 2 是抛物线与 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 只有抛物线与 x 轴有交点,即b 2 - 4ac ≥ 0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1.二次项系数 a ⑴ 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 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 a 的值越小,开口越大;⑵ 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a 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 a 的值越大,开口越大.2.一次项系数b 在二次项系数 a 确定的前提下, b 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同左异右b 为 0 对称轴为 y 轴)3.常数项c⑴ 当c > 0 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 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⑵ 当c = 0 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c < 0 时,抛物线与 y 轴的交点在 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 c 决定了抛物线与 y 轴交点的位置.八、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c = 0 是二次函数 y = ax 2 + bx + c 当函数值 y = 0 时的特殊情况. 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个数:① 当 ∆ = b 2 - 4ac > 0 时,图象与 x 轴交于两点 A (x 1 ,0),B (x 2 ,0 ) (x 1 ≠ x 2 ) ,其中的 x 1 ,x 2是一元二次方程 ax 2 + bx + c = 0(a ≠ 0)的两根.②当∆= 0 时,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③当∆< 0 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1' 当a > 0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上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y > 0 ;2 ' 当a < 0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下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y < 0 .2.抛物线y =ax2 +bx +c 的图象与y 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 ,c) ;中考题型例析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例 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图象经过 A(-1,3)、B(1,3)、C(2,6);(2)图象经过 A(-1,0)、B(3,0),函数有最小值-8;(3)图象顶点坐标是(-1,9),与 x 轴两交点间的距离是 6.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来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可根据已知条件中的不同条件分别设出函数解析式,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来求解.(1)解:设解析式为 y=ax 2+bx+c,把 A(-1,3)、B(1,3)、C(2,6)各点代入上式得解得 {3=a ‒b +c 3=a +b +c 6=4a +2b +c {a =1b =0c =2∴解析式为 y=x 2+2.(2)解法1:由 A(-1,0)、B(3,0)得抛物线对称轴为 x=1,所以顶点为(1,-8). 设解析式为 y=a(x-h)2+k,即 y=a(x-1)2-8.把 x=-1,y=0 代入上式得 0=a(-2)2-8,∴a=2. 即解析式为 y=2(x-1)2-8,即 y=2x 2-4x-6.解法2:设解析式为 y=a(x+1)(x-3),确定顶点为(1,-8)同上, 把 x=1,y=-8 代入上式得-8=a(1+1)(1-3).解得 a=2,∴解析式为 y=2x 2-4x-6.解法 3:∵图象过 A(-1,0),B(3,0)两点,可设解析式为:y=a(x+1)(x-3)=ax 2-2ax-3a.∵函数有最小值-8.∴ =-8.4a (‒3a )‒(2a)24a又∵a≠0,∴a=2.⎬∴解析式为 y=2(x+1)(x-3)=2x 2-4x-6.(3)解:由顶点坐标(-1,9)可知抛物线对称轴方程是 x=-1, 又∵图象与 x 轴两交点的距离为 6,即 AB=6.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 A 、B 两点坐标分别为 A(-4,0),B(2,0), 设出两根式 y=a(x-x 1)·(x-x 2),将 A(-4,0),B(2,0)代入上式求得函数解析式为 y=-x 2-2x+8.点评:一般地,已知三个条件是抛物线上任意三点(或任意 3 对 x,y 的值)可设表达式为y=ax 2+bx+c,组成三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 如果三个已知条件中有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最值,可选用 y=a(x-h)2+k 来求解;若三个条件中已知抛物线与 x 轴两交点坐标,则一般设解析式为 y=a(x-x 1)(x-x 2).2.二次函数的图象例 2y=ax 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 M(a,bc)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由图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上⇒ a>0.抛物线与y 轴负半轴相交 ⇒ c < 0b ⇒ bc>0.对称轴x = - 2a 在y 轴右侧 ⇒ b < 0∴点 M(a,bc)在第一象限. 答案: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由抛物线图象会确定 a 、b 、c 的符号.例 3 已知一次函数 y=ax+c 二次函数 y=ax 2+bx+c(a≠0),它们在同一坐标o系中的大致图象是().分析:一次函数 y=ax+c,当 a>0 时,图象过一、三象限;当 a<0 时,图象过二、 四象限;c>0 时, 直线交 y 轴于正半轴; 当 c<0 时, 直线交 y 轴于负半轴; 对于二次函数y= ax 2+bx+c(a≠0)来讲:⎧开口上下决定a 的正负⎪左同右异(即对称轴在y 轴左侧,b 的符号⎪⎨与a 的符号相同;)来判别b 的符号⎪抛物线与y 轴的正半轴或负半轴相交确定⎪⎩c 的正负解:可用排除法,设当 a>0 时,二次函数 y=ax 2+bx+c 的开口向上,而一次函数 y= ax+c 应过一、三象限,故排除 C;当 a<0 时,用同样方法可排除 A;c 决定直线与 y 轴交点;也在抛物线中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本题中c 相同则两函数图象在y 轴上有相同的交点,故排除B.答案:D.3.二次函数的性质例 4对于反比例函数 y=-与二次函数 y=-x 2+3, 请说出他们的两个相同点:2x ①, ②; 再说出它们的两个不同点:① ,②.分析:本小题是个开放性题目,可以从以下几点性质来考虑①增减性②图象的形状③ 最值④自变量取值范围⑤交点等.解:相同点:①图象都是曲线,②都经过(-1,2)或都经过(2,-1);不同点:①图象形状不同,②自变量取值范围不同,③一个有最大值,一个没有最大值.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有关函2数开放性题目是近几年命题的热点.4.二次函数的应用例 5 已知抛物线 y=x 2+(2k+1)x-k 2+k,(1)求证:此抛物线与 x 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设 x 1、x 2 是此抛物线与 x 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且满足 x 12+x 2=-2k 2+2k+1.①求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设点 P (m 1,n 1)、Q(m 2,n 2)是抛物线上两个不同的点, 且关于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 求 m+m 的值.分析:(1)欲证抛物线与 x 轴有两个不同交点,可将问题转化为证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故令 y=0,证△>0 即可.(2)①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 k 的值,可确定抛物线解析式;②由 P 、Q 关于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得 n 1=n 2, 由 n 1=m 12+m 1,n 2=m 22+m 2得 m 12+m 1=m 22+m 2,即(m 1-m 2)(m 1+m 2+1)=0 可求得 m 1+m 2= - 1.解:(1)证明:△=(2k+1)2-4(-k 2+k)=4k 2+4k+1+4k 2-4k=8k 2+1.∵8k 2+1>0,即△>0,∴抛物线与 x 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 ①由题意得 x 1+x 2=-(2k+1), x 1· x 2=-k 2+k.∵x 1 2+x 2 2=-2k 2+2k+1,∴(x 1+x 2)2-2x 1x 2=- 2k 2+2k+1, 即(2k+1)2-2(-k 2+k)=-2k 2+k+1, 4k 2+4k+1+2k 2-2k= - 2k 2+2k+1.∴8k 2=0, ∴k=0,∴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y=x 2+x.22②∵点 P 、Q 关于此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n 1=n 2.又 n 1=m 12+m 1,n 2=m 2+m 2.∴m 12+m 1=m 2+m 2,即(m 1-m 2)(m 1+m 2+1)=0.∵P 、Q 是抛物上不同的点,∴m 1≠m 2,即 m 1-m 2≠0.∴m 1+m 2+1=0 即 m 1+m 2=-1.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即抛物线)与 x 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经常与一元二次方程相联系并联合命题是中考的热点.二次函数对应练习试题一、选择题1.二次函数 y = x 2- 4x - 7 的顶点坐标是()A.(2,-11)B.(-2,7)C.(2,11)D. (2,-3)2.把抛物线 y = -2x 2 向上平移 1 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A. y = -2(x +1)2B. y = -2(x -1)2C. y = -2x 2+1D. y = -2x 2-13.函数 y = kx 2- k 和 y = k(k ≠ 0)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图象可能是图中的()x4.已知二次函数 y = ax 2+ bx + c (a ≠ 0)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a,b同号;② 当 x = 1和 x = 3时,函数值相等;③ 4a + b = 0 ④当 y = -2时, x 的值只能取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个B.2 个C. 3 个D.4 个5.已知二次函数 y = ax 2+ bx + c (a ≠ 0) 的顶点坐标(-1,-3.2)及部分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 c = 0 的两个根分别是 x 1 = 1.3和x 2 =()A.-1.3 B.-2.3 C.-0.3 D.-3.36. 已知二次函数 y = ax 2 + bx +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ac , bc )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7.方程 2x - x 2= 的正根的个数为()2xA.0 个B.1 个C.2 个.3个08.已知抛物线过点 A(2,0),B(-1,0),与 y 轴交于点 C,且 OC=2.则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 y = x 2 - x - 2B. y = -x 2+ x + 2C. y = x 2- x - 2 或 y = -x 2+ x + 2 D. y = -x 2- x - 2 或 y = x 2+ x + 2二、填空题9.二次函数 y = x 2+ bx + 3 的对称轴是 x = 2 ,则b = 。
(完整版)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全)

二次函数知识点(第一讲)一、二次函数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上加下减)3. ()2y a x h =-的性质:(左加右减)4. ()2y a x h k =-+的性质: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1. 平移步骤: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方法二: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四、二次函数()2y a x h k=-+与2y axbx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x a=-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x a=-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 -.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八、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1. 二次项系数a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0a ≠.⑴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 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大; ⑵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大,开口越大.总结起来,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 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 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2. 一次项系数b在二次项系数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0a >的前提下,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⑵ 在0a <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总结起来,在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a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abx 2-=在y 轴左边则0>ab ,在y 轴的右侧则0<ab ,概括的说就是“左同右异” 总结:3. 常数项c⑴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利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便.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1. 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2. 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3. 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根式;4. 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九、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 1. 关于x 轴对称2y ax bx c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2. 关于y 轴对称2y ax bx c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3. 关于原点对称2y ax bx c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 ()2y a x h k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 4. 关于顶点对称(即:抛物线绕顶点旋转180°)2y ax bx c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b y ax bx c a=--+-;()2y a x h k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5. 关于点()m n ,对称 ()2y a x h k =-+关于点()m n ,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y a x h m n k =-+-+-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a 永远不变.求抛物线的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时,可以依据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已知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再确定其对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然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十、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当函数值0y =时的特殊情况. 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①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 轴交于两点()()1200A x B x ,,,12()x x ≠,其中的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21AB x x =-=.② 当0∆=时,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③ 当0∆<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1'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上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 2'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下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2. 抛物线2y ax bx c =++的图象与y 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3. 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b ,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 ,b ,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2(0)ax bx c a ++≠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0a >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次函数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1. 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已知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2)2(22--+-=m m x m y 的图像经过原点, 则m 的值是2. 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b kx y +=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12-+=bx kx y 的图像大致是( )y y y y1 10 x o-1 x 0 x 0 -1 x A B C D3. 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35=x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知识点全总结初中

二次函数知识点全总结初中二次函数是代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二次函数时,不仅要掌握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还要掌握它的图像、方程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对二次函数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是形如f(x) = ax² + bx + c (a≠0)的函数,其中a、b、c为常数。
二次函数的自变量x的最高次数是2,因此称为二次函数。
2. 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通常是一个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的系数a决定。
3. 二次函数的顶点二次函数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或最高点,其坐标为(-b/2a, f(-b/2a))。
顶点的横坐标为-x轴上的对称轴,纵坐标为抛物线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4. 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对称轴是过顶点并垂直于x轴的直线,对称轴的方程为x = -b/2a。
5. 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与x轴相交的点称为零点,其坐标为(x, 0)。
二次函数的零点可以由解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得到。
6. 二次函数的凹凸性凹凸性是指二次函数的图像的形状,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图像是凹的;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图像是凸的。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的图像平移,一般可以通过改变常数c来实现。
当c>0时,图像上移;当c<0时,图像下移。
常数b则可以控制图像的水平平移。
2. 二次函数图像的伸缩二次函数图像的伸缩可以通过改变系数a来实现。
当|a|>1时,图像纵向伸缩;当0<|a|<1时,图像纵向压缩。
系数b则可以控制图像的水平伸缩。
3. 二次函数的最值对于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当a>0时,最小值为f(-b/2a),最大值为正无穷;当a<0时,最大值为f(-b/2a),最小值为负无穷。
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汇总(史上最全)

二次函数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a b c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是常数,0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而b c,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2. 二次函数2=++的结构特征:y ax bx c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⑵a b c,,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二、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的性质:y ax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的性质:(上加下减)3. ()2y a x h =-的性质:(左加右减)4. ()2y a x h k =-+的性质: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1. 平移步骤:方法1: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方法2: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四、二次函数()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x a=-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八、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1. 二次项系数a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0a ≠.⑴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 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大; ⑵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大,开口越大.总结起来,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 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 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2. 一次项系数b在二次项系数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0a >的前提下,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⑵ 在0a <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当0b =时,02b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总结起来,在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a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abx 2-=在y 轴左边则0>ab ,在y 轴的右侧则0<ab ,概括的说就是“左同右异” 总结:3. 常数项c⑴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利用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便.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1. 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2. 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3. 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根式;4. 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九、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 1. 关于x 轴对称2y a x b x c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2. 关于y 轴对称2y a x b x c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3. 关于原点对称2y a x b x c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 ()2y a x h k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 4. 关于顶点对称(即:抛物线绕顶点旋转180°)2y a x b x c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b y ax bx c a=--+-;()2y a x h k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5. 关于点()m n ,对称()2y a x h k =-+关于点()m n ,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y a x h m n k =-+-+- 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a 永远不变.求抛物线的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时,可以依据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已知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再确定其对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然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十、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当函数值0y =时的特殊情况. 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①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 轴交于两点()()1200A x B x ,,,12()x x ≠,其中的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21AB x x =-② 当0∆=时,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③ 当0∆<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1'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上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2'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下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2. 抛物线2y ax bx c =++的图象与y 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3. 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b ,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 ,b ,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 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2(0)ax bx c a ++≠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0a >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次函数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1. 考查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中,如:已知以x 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2)2(22--+-=m m x m y 的图像经过原点, 则m 的值是2. 综合考查正比例、反比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习题的特点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考查两个函数的图像,试题类型为选择题,如: 如图,如果函数b kx y +=的图像在第一、二、三象限内,那么函数12-+=bx kx y 的图像大致是( )y y y y1 10 x o-1 x 0 x 0 -1 x A B C D3. 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关习题出现的频率很高,习题类型有中档解答题和选拔性的综合题,如: 已知一条抛物线经过(0,3),(4,6)两点,对称轴为35=x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完整版)二次函数知识点复习

完整版)二次函数知识点复习二次函数知识点一、二次函数概念:二次函数是形如y=ax²+bx+c(a≠0)的函数。
需要强调的是,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a≠0,而b、c可以为零。
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二次函数基本形式:y=ax²的性质:a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a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为(0,0),对称轴为y轴。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性质:a>0时,当x增大时,y增大;当x减小时,y减小;当x=0时,y有最小值。
a<0时,当x增大时,y减小;当x减小时,y增大;当x=0时,y有最大值。
2.y=ax²+c的性质:上加下减。
a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为(0,c),对称轴为y轴。
性质:a>0时,当x增大时,y增大;当x减小时,y减小;当x=0时,y有最小值c。
a<0时,当x增大时,y减小;当x减小时,y增大;当x=0时,y有最大值c。
3.y=a(x-h)²的性质:左加右减。
a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为(h,0),对称轴为x=h。
性质:a>0时,当x>h时,y增大;当x<h时,y减小;当x=h 时,y有最小值。
ah时,y减小;当x<h时,y增大;当x=h时,y有最大值。
4.y=a(x-h)²+k的性质:a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顶点坐标为(h,k),对称轴为x=h。
性质:a>0时,当x>h时,y增大;当x<h时,y减小;当x=h 时,y有最小值k。
ah时,y减小;当x<h时,y增大;当x=h时,y有最大值k。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平移步骤:方法一: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y=a(x-h)²+k,确定其顶点坐标(h,k),具体平移方法如下:保持抛物线y=ax²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k)处,向上(k>0)或向下(k<0)平移|k|个单位。
《二次函数》知识点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形如 y = ax²+ bx + c(a、b、c 是常数,a ≠ 0)的函数,那么就叫做二次函数。
其中,x 是自变量,a 叫做二次项系数,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需要注意的是,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 a 不能为 0,如果 a = 0,那么就变成了一次函数。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x = b / 2a 。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 / 2a,(4ac b²) / 4a)。
三、二次函数的表达式1、一般式:y = ax²+ bx + c(a ≠ 0)2、顶点式:y = a(x h)²+ k(a ≠ 0),其中顶点坐标为(h,k)3、交点式:y = a(x x₁)(x x₂)(a ≠ 0),其中 x₁、x₂是抛物线与 x 轴交点的横坐标四、二次函数的性质1、当 a > 0 时,在对称轴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函数有最小值,当 x = b / 2a 时,y 最小值=(4ac b²) / 4a 。
2、当 a < 0 时,在对称轴左侧,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函数有最大值,当 x = b / 2a 时,y 最大值=(4ac b²) / 4a 。
五、抛物线的平移抛物线的平移实质上是它的顶点(h,k)的移动(点的移动规律)。
向左平移 h 个单位长度,顶点坐标变为(h m,k);向右平移 m个单位长度,顶点坐标变为(h + m,k)。
向上平移 n 个单位长度,顶点坐标变为(h,k + n);向下平移 n个单位长度,顶点坐标变为(h,k n)。
六、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 y = ax²+ bx + c(a ≠ 0),当 y = 0 时,就变成了一元二次方程 ax²+ bx + c = 0(a ≠ 0)。
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二次函数的概念。
1. 定义。
- 一般地,形如y = ax^2+bx + 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 例如y = 2x^2+3x - 1,这里a = 2,b=3,c=-1。
二、二次函数的图象。
1. 二次函数y = ax^2+bx + c(a≠0)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2.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 对于二次函数y = ax^2+bx + c(a≠0),其顶点坐标公式为(-(b)/(2a),frac{4ac - b^2}{4a})。
- 例如,对于二次函数y=x^2-2x - 3,其中a = 1,b=-2,c=-3。
根据顶点坐标公式,-(b)/(2a)=-(-2)/(2×1)=1,frac{4ac - b^2}{4a}=frac{4×1×(-3)-(-2)^2}{4×1}=(-12 - 4)/(4)=-4,所以顶点坐标为(1,-4)。
3. 抛物线的对称轴。
- 对称轴方程为x =-(b)/(2a)。
4.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 <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 例如,y = 3x^2+2x - 1中a = 3>0,开口向上;y=-2x^2+5x+3中a=-2 < 0,开口向下。
三、二次函数的性质。
1. 增减性。
- 当a>0时,在对称轴x =-(b)/(2a)左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右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当a < 0时,在对称轴x =-(b)/(2a)左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即x>-(b)/(2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 最值。
-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有最小值,y_min=frac{4ac - b^2}{4a},此时x =-(b)/(2a)。
二次函数复习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复习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常见且重要的一个内容。
它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y=ax^2+bx+c,其中a、b、c为实数且a≠0。
在二次函数中,x的次数最高为2,因此该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
以下是二次函数的复习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1. 定义:二次函数是形如y=ax^2+bx+c的函数,其中a、b、c为实数,且a≠0。
2.首项系数:a是二次函数中x^2的系数,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y-截距:c是二次函数的常数项,表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
4. 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是使得函数值为0的x值。
可以通过求解二次方程ax^2+bx+c=0来找到零点。
二、性质和图像的特征:1.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可以通过求解x=-b/2a来找到对称轴的方程。
2.最值:当抛物线开口向上时,抛物线的最小值为对称轴的纵坐标;当抛物线开口向下时,抛物线的最大值为对称轴的纵坐标。
3. 判别式:判别式Δ=b^2-4ac可以用来判断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情况。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4.开口方向:抛物线开口的方向由首项系数a决定。
5.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可以通过首项系数a的正负和抛物线的其他特征来确定图像的形状、方向和位置。
三、函数的变换: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可以进行水平平移、垂直平移、水平缩放等操作来得到其他的二次函数。
1. 水平平移:将函数y=ax^2+bx+c的图像沿x轴平移h个单位得到函数y=a(x-h)^2+b(x-h)+c。
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h, k),其中k是原抛物线的纵坐标。
2. 垂直平移:将函数y=ax^2+bx+c的图像沿y轴平移k个单位得到函数y=a(x^2+bx+c)+k。
二次函数必背知识点

二次函数必背知识点二次函数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函数形式,它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经常出现在各种数学问题中。
因此,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对于学好数学非常重要。
下面是二次函数的一些必背知识点:1. 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是:y = ax^2 + bx + c,其中a、b、c是常数,而且a ≠ 0。
其中a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b决定了抛物线的位置,c决定了抛物线与y轴的截距。
2.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其形状与a的正负有关。
当a>0时,抛物线开口朝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朝下。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2a,f(-b/2a)),其中f(x)为二次函数。
3.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一个垂直于x轴的直线,经过抛物线的顶点。
对称轴的方程为x=-b/2a。
4. 二次函数的零点是函数与x轴相交的点。
可以通过求解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来求得。
如果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那么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如果方程有一个实数解,那么抛物线与x轴相切;如果方程没有实数解,那么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5.二次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判断a的正负来确定。
当a>0时,抛物线的最小值为f(-b/2a);当a<0时,抛物线的最大值为f(-b/2a)。
对于无最值的情况,可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来判断。
6. 二次函数的导数是一个一次函数,表示了抛物线的切线斜率。
导数公式为f'(x) = 2ax + b。
如果a > 0,那么导数恒大于0,表示抛物线是递增的;如果a < 0,那么导数恒小于0,表示抛物线是递减的。
7.二次函数的平移可以通过调整a、b、c的值来实现。
平移操作可以改变抛物线的位置和形状。
8.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通过给定的条件来确定,例如已知抛物线上两个点的坐标。
通过代入坐标得到方程组,可以解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9.二次函数与因式分解有密切关系。
已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通过因式分解的方法写成y=a(x-x1)(x-x2)的形式,其中x1和x2为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一、定义
二次函数是一类二元多项式函数,其一般形式如下:
f(x)=ax2+bx+c
其中a≠0,且a,b,c为常数。
它是一阶导数连续可微的函数。
二、性质
1.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个双曲线,其有两条对称轴,分别为y轴和其他对称轴,其上还有一个坐标原点称为顶点。
2.关于y轴的对称性:f(-x)=f(x)
3.关于其他对称轴的对称性:f(x+b/2a)=f(x-b/2a)
4.关于顶点:顶点坐标为(-b/2a,f(-b/2a))
5.当a>0时,双曲线凹,即顶点在第四象限。
6.当a<0时,双曲线凸,即顶点在第一象限。
7.函数的单调性:除两端点外,双曲线上任一点,函数值都在顶点极值线的两侧。
8.二次函数的极值:极值点在二次函数在顶点处,y值为f(-b/2a) 9.函数的凹凸:当a>0时,双曲线是凹函数;当a<0时,双曲线是凸函数。
三、解法
1.利用顶点标准格式求二次函数的顶点:
顶点坐标:(-b/2a,f(-b/2a))
2.利用极值定理求二次函数的极值:
极值点在二次函数在顶点处,y值为f(-b/2a)
3.利用对称性求双曲线的轴的对称性:
1)关于y轴的对称性:f(-x)=f(x)
2)关于其他对称轴的对称性:f(x+b/2a)=f(x-b/2a)。
初中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二次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以下是二次函数的最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二次函数的定义:y=ax^2+bx+c(a≠0)。
2. 求解二次函数的根:当y=0时,求解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
3.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开口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
4.抛物线的顶点: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坐标为(-b/2a,f(-b/2a))。
5.抛物线的对称轴: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是直线x=-b/2a。
二、图像与相关性质1.拉平方法:将一般式的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形式的二次函数。
2.抛物线的开口方向:若二次函数的a>0,则抛物线开口向上;若二次函数的a<0,则抛物线开口向下。
3.抛物线的最值:若抛物线开口向上,则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f(-b/2a));若抛物线开口向下,则函数有最大值。
4.抛物线的轴对称性: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
5.零点存在性: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抛物线与x轴有交点;若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则抛物线与x轴无交点。
6.抛物线的轨迹:当抛物线的开口向上时,抛物线图像在x轴上方;当抛物线的开口向下时,抛物线图像在x轴下方。
三、解二次方程1. 提取公因式法:ax^2+bx+c=0,公因式为a,即a(x^2+(b/a)x+c/a)=0,再由零因积性质解得x的值。
2. 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解的公式为x=[-b±(b^2-4ac)^(1/2)]/(2a)。
3. 完全平方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通过变形将方程化为完全平方式(x﹦d)^2=0,再解出x的值。
四、因式分解1. 根与系数关系:若x1和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解,则方程可以分解为a(x-x1)(x-x2)=0。
2. 判别式与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其中b^2-4ac 被称为判别式,当判别式大于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数根,即方程可因式分解为a(x-p)(x-q)=0,其中p和q是方程的两个根;当判别式等于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即方程可因式分解为a(x-r)^2=0,其中r 是方程的根;当判别式小于0时,方程无实数根,即方程不可因式分解。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详细)

2.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有以下结论: ① ;② ;③ ;④ ;⑤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②B. ①③④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④⑤3.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 A. a <0 B. c >0 C. >0 4、D. >0图12为二次函数 的图象, 给出下列说法:① ;②方程 的根为 ;③ ;④当 时, y 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⑤当 时, . 其中, 正确的说法有 .(请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5.已知=次函数y =ax +bx+c 的图象如图. 则下列5个代数式: ac, a+b+c, 4a -2b+c, 2a+b, 2a -b 中, 其值大于0的个数为( ) A. 2B 3C 、4D 、5四、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例4.求二次函数解析式:(1)抛物线过(0, 2), (1, 1), (3, 5);(2)顶点M (-1, 2), 且过N (2, 1);(3)已知抛物线过A (1, 0)和B (4, 0)两点, 交y 轴于C 点且BC =5, 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 练习: 根据下列条件求关于x 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当x=3时, y 最小值=-1, 且图象过(0, 7)图象过点(0, -2)(1, 2)且对称轴为直线x=图象经过(0, 1)(1, 0)(3, 0)五、二次函数与x 轴、y 轴的交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11 1 Oxy已知抛物线y=x2-2x-8,(1)求证: 该抛物线与x轴一定有两个交点;(2)若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B, 且它的顶点为P, 求△ABP的面积。
2、1.二次函数y=x2-2x-3图象与x轴交点之间的距离为如图所示, 二次函数y=x2-4x+3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 交y 轴于点C,则△ABC的面积为( )A.6B.4C.3D.13.若二次函数y=(m+5)x2+2(m+1)x+m的图象全部在x轴的上方, 则m 的取值范围是六、直线与二次函数的问题例6 已知: 二次函数为y=x2-x+m, (1)写出它的图像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及顶点坐标;(2)m为何值时, 顶点在x轴上方, (3)若抛物线与y轴交于A, 过A作AB∥x轴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 当S△AOB=4时, 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抛物线y=x2+7x+3与直线y=2x+9的交点坐标为。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函数类型,它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f(x) = ax^2 + bx + c,其中 a、b、c 是常数,且a ≠ 0。
以下是二次函数的主要知识点总结:1. 定义:二次函数是最高次项为二次的多项式函数。
2. 标准形式: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是 y = ax^2 + bx + c,其中 a、b、c 是常数,且a ≠ 0。
3. 系数意义:系数 a 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宽度,b 和 c 决定了抛物线的位置。
4. 开口方向:当 a > 0 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 a < 0 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5. 顶点:二次函数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值点,其坐标可以通过公式(-b/2a, f(-b/2a)) 计算得出。
6. 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一条垂直于 x 轴的直线,其方程为x = -b/2a。
7. 极值:当 a > 0 时,抛物线有最小值;当 a < 0 时,抛物线有最大值。
8. 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是函数图像与 x 轴的交点,可以通过求解方程 ax^2 + bx + c = 0 得到。
9. 判别式: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的判别式为Δ = b^2 -4ac,它决定了方程的根的性质。
- 当Δ > 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当Δ = 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当Δ < 0 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10. 应用:二次函数在物理、工程、经济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抛体运动、最优化问题等。
11. 图像特征: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其形状和位置由系数a、b、c 共同决定。
12. 函数性质:二次函数具有连续性、可导性等性质,其导数为 f'(x) = 2ax + b。
13. 函数图像绘制:通过确定顶点、对称轴和零点,可以绘制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14. 函数变换:通过对二次函数进行平移、伸缩等变换,可以得到新的二次函数图像。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解决实际问题、解析几何和函数图像的分析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下面我将详细总结二次函数的知识点。
一、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是指形如y = ax^2 + bx + c的函数,其中a、b、c是常数,且a≠0。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1.函数的对称轴:对称轴是函数图像关于其顶点对称的直线。
对称轴的方程为x=-b/(2a)。
如果a>0,则对称轴是向下开口的抛物线;如果a<0,则对称轴是向上开口的抛物线。
2.函数的顶点:顶点是函数图像的最高点或者最低点。
顶点的坐标为(-b/(2a),f(-b/(2a)))。
3.函数的开口方向:如果a>0,则函数开口向下,图像是一个向下的抛物线;如果a<0,则函数开口向上,图像是一个向上的抛物线。
4.函数的图像关于对称轴对称,左侧和右侧的图像相同。
三、二次函数的常用形式:1. 标准型:y = ax^2 + bx + c。
2.顶点型:y=a(x-h)^2+k,其中(h,k)为顶点坐标。
3.因式分解型:y=a(x-x1)(x-x2),其中x1和x2为函数的零点。
四、二次函数的性质:1. 零点:也称为函数的根或者解,即使方程ax^2 + bx + c = 0的解。
二次函数的零点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求根公式或者配方法来求得。
2. 判别式:Δ = b^2 - 4ac,用于判断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
a.如果Δ>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如果Δ=0,则方程有一个实数根。
c.如果Δ<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但可能有复数根。
3.对称性:抛物线在对称轴处对称,即f(x)=f(-x)。
4.单调性:对称轴两侧函数的增减情况是一样的,当a>0时,函数在对称轴左侧单调递减,在对称轴右侧单调递增,当a<0时,函数在对称轴左侧单调递增,在对称轴右侧单调递减。
5.最值:函数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即为函数的最值,当a>0时,函数有最小值;当a<0时,函数有最大值。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超全知识点记忆口诀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超全知识点记忆口诀一、基本概念与定义一次函数是二次函数特殊情况图像开口向上或向下二次项系数>0则为向上二次项系数<0则为向下二、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顶点坐标为(-b/2a,f(b/2a))若a>0,最小值在顶点若a<0,最大值在顶点对称轴为x=-b/2a两个根为函数与x轴交点如果D=b²-4ac>0,两个根如果D=b²-4ac=0,一个根如果D=b²-4ac<0,无实数根三、零点与因式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解方程ax²+bx+c=0求得零点x₁=(-b+√D)/2a零点x₂=(-b-√D)/2a由零点得因式分解得到f(x)=a(x-x₁)(x-x₂)四、函数图像与参数之间的关系函数f(x)=a(x-h)²+kh为平移的横坐标k为平移的纵坐标a,决定开口大小a>0函数图像开口向上a<0函数图像开口向下整体上下平移k个单位左右平移h个单位五、函数与导数导数用于求函数的曲线斜率导数f'(x)表示函数f(x)的变化率求导公式如下所示:(ax²)' = 2ax(a²)=2a(ax+b)' = a(f(g(x)))'=f'(g(x))·g'(x)函数的导数为f'(x)原函数的导数为F'(x)函数f(x)在区间I上有两个导数,则在I上相等的只有常数项f'(x)=g'(x)⇒f(x)=g(x)+c六、描点法绘制二次函数图像求顶点=(-b/2a,f(-b/2a))求显正负号设出f(-b/2a)七、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根与系数之间存在倒数关系两根之和相当于系数b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相当于系数c的相反数八、函数与图像的应用判断增减性需知一二三一阶导数为正则单调递增一阶导数为负则单调递减高度与顶点的纵坐标相同顶点处横坐标为最值的轴九、最值的判断与求解a>0最小值在顶点处a<0最大值在顶点处最小/大值=f(-b/2a)可以用求导数来验证取得最值时x=f(-b/2a)十、解二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与二次方程对应将二次函数换成y即可解二次不等式需要找根对应二次方程的零点首先表示成标准形式a(x-x₁)(x-x₂)≥0判断符号即可得解若a>0则为≥;若a<0则为≤十一、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当二次函数与其倒数相乘时f(x)*g(x)=k则可以判定函数关系f(x) = ax² + bx + cg(x) = k / (ax² + bx + c)若a>0,则两个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若a<0,则两个函数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
二次函数必背公式

二次函数必背公式一、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二次函数是指形如y=ax^2+bx+c的函数,其中a、b和c是常数且a≠0。
基本概念:1.顶点: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坐标就是顶点。
2.对称轴:过顶点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叫做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为x=-b/2a。
3.开口方向: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或向下,由二次函数的系数a的正负号决定。
4. 零点: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的点叫做零点,也就是方程ax^2+bx+c=0的解。
性质:1.顶点坐标:顶点坐标为(-b/2a,f(-b/2a))。
2.对称性:二次函数关于对称轴对称。
3.开口方向:a>0时,开口向上;a<0时,开口向下。
4. 零点的判别式:二次函数的零点个数和判别式Δ=b^2-4ac 的正负有关。
-当Δ>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Δ=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Δ<0时,没有实根。
5.函数的增减性:二次函数在对称轴的两侧关于对称轴对称,其增减性取决于a的正负。
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方程:1.二次函数的图像:-当a>0时,图像开口向上,顶点为最低点;-当a<0时,图像开口向下,顶点为最高点。
2.二次函数的标准方程:y=a(x-h)^2+k,其中(h,k)为顶点坐标。
标准方程可以通过平移坐标轴和顶点坐标变换得到。
3. 二次函数的一般方程:y=ax^2+bx+c。
一般方程可以通过展开和化简标准方程得到。
4.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通过一般方程求解顶点坐标的公式是:(-b/2a,f(-b/2a))。
三、二次函数的相关求解方法:1.求顶点坐标:直接使用公式(-b/2a,f(-b/2a))即可求解函数的顶点坐标。
2.求对称轴方程:对称轴的方程为x=-b/2a。
3.求零点:零点即为方程 ax^2+bx+c=0 的解,通过求解二次方程可以得到。
4.求最值:-当a>0时,函数的最小值为顶点的纵坐标;-当a<0时,函数的最大值为顶点的纵坐标。
二次函数必备知识点

二次函数必备知识点
二次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其定义是形如y=ax²+bx+c(其中a, b, c为常数,且a≠0)的函数。
以下是二次函数的一些必备知识点:
1. 顶点和对称轴:二次函数的顶点可以通过公式法或配方法找到。
公式法是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从而得到顶点的坐标和对称轴的方程。
配方法是先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从而得到顶点的坐标和对称轴的方程。
2. 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由系数a决定,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
而a的绝对值决定开口大小,a的绝对值越大开口就越小,a的绝对值越小开口就越大。
3. 最值:对于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其最小值出现在顶点处;对于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其最大值出现在顶点处。
4.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使二次函数值为0的x的值。
因此,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与二次函数的零点有关。
5. 应用题:在实际问题中,经常会涉及到求最值、判断规则、建立模型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二次函数来解决。
例如,在物理中,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表示;在经济中,成本、收入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二次函数表示。
以上是二次函数的一些必备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知识点涉及函数的定义、性质、图象、解析式、应用等。
下面是对二次函数知识点的总结。
一、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二次函数是形如y=ax^2+bx+c(a≠0)的函数,其中a、b、c 为实数,a称为二次函数的系数。
①定义域: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任意实数集R。
②值域: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当a>0时,函数的值域是[0,+∞),当a<0时,函数的值域是(-∞,0],当a=0时,函数的值域是{c}。
③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垂直于x轴的直线x=-b/2a。
④顶点:二次函数的顶点是对称轴上的点(-b/2a, f(-b/2a)),其中f(x)=ax^2+bx+c。
⑤开口方向:当a>0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当a<0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下。
二、图象和性质:①图象特点:二次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是一个抛物线。
②定点:二次函数开口向上时,顶点是最小点;二次函数开口向下时,顶点是最大点。
③与坐标轴的交点: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叫做零点,是方程ax^2+bx+c=0的解;与y轴的交点是函数的常数项c。
④单调性: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受其系数a的符号影响。
当a>0时,二次函数在对称轴两侧递增;当a<0时,二次函数在对称轴两侧递减。
⑤零点与解析式: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其零点可以通过求解方程ax^2+bx+c=0得到,其中的判别式Δ=b^2-4ac可以判断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
三、解析式和变形:①标准形式: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是y=ax^2+bx+c。
②顶点式: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是y=a(x-h)^2+k,其中(h,k)为顶点坐标。
③因式分解式:当二次函数可因式分解时,可以表示成y=a(x-p)(x-q)的形式。
四、一些常见问题和解法:①如何确定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顶点:若a>0,则开口向上,顶点为抛物线的最小值;若a<0,则开口向下,顶点为抛物线的最大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函数必背知识点_ _冲刺中考21. 定义:一般地,如果y ax bx c(a,b,c是常数,a 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22. 二次函数y ax的性质(1)抛物线y ax2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轴.(2)函数y ax2的图像与a的符号关系.①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②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为其最高点(3)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轴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形式为y ax2(a 0).3•二次函数y ax bxc的图像是对称轴平行于(包括重合)y轴的抛物线24.二次函数y ax bx c用配方法可化成:yb , 4ac b22a,4aa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②平行于y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 h.特别地,y轴记作直线x 0.方向、开口大小完全相同,只是顶点的位置不同2a x h k的形式,其中5•二次函数由特殊到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 2 2y ax ;② y ax k :③2 2 2y a x h :④ y a x h k :⑤ y ax bx c.6•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 a 0时,开口向上;当a 0时,开口向下;7.顶点决定抛物线的位置•几个不同的二次函数, 如果二次项系数a相同,那么抛物线的开口8.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1 )公式法:y ax2bx c2b2a4ac b24a2(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y a x h k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 k ),对称轴是直线x h .(3 )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对称轴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用配方法求得的顶点,再用公式法或对称性进行验证,才能做到万无一失29•抛物线y ax bx c 中,a,b,c 的作用2(1) 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 y ax 中的a 完全一样.(2)b 和a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由于抛物线y ax 2 bx c 的对称轴是直线x—,故:①b 0时,对称轴为y 轴;②一0 (即a 、b 同号)时,对称轴2a ab在y 轴左侧;③一 0 (即a 、b 异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右侧•a2(3) 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 y ax bx c 与y 轴交点的位置•2当x 0时,y c ,二抛物线y ax bx c 与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 c ): ①c 0 ,抛物线经过原点;②c 0,与y 轴交于正半轴;③ c 0 ,与y 轴交于负半顶点是( ―,4ac b),对称轴是直线x2a 4ab 2a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 仍成立.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Ky 轴右侧,则一 a0.11.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一般式:y ax2 bx c•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x、y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2)顶点式:y ax h? k.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3)交点式:已知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x i、X2,通常选用交点式:y ax x1x x2.12. 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2(1)y轴与抛物线y ax bx c得交点为(0, c).2(2)与y轴平行的直线x h与抛物线y ax bx c有且只有一个交点2(h, ah bh c).(3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y ax2 bx c的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x1、x2,是对应一元2二次方程ax bx c 0的两个实数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①有两个交点0 抛物线与x轴相交;②有一个交点(顶点在x轴上)0 抛物线与x轴相切;③没有交点0 抛物线与x轴相离.(4)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同(3)一样可能有0个交点、1个交点、2个交点.当有2个交点时,两交点的纵坐标相等,设纵坐标为 k ,则横坐标是ax 2 bx c k 的两个实数根•(5)—次函数 y kx n k 0的图像I 与二次函数 y ax bx c a 0的图像Gy kx n的交点,由方程组厂2的解的数目来确定:①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y ax bx c时 I 与G 有两个交点;②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 I 与G 只有一个交点;③方程组无解时 I 与G 没有交点.2A X i,0,B X 2,0,由于X i 、X 2是方程ax bx c 0的两个根,故bc x 1 x 2 ,x 1 x 2 aa考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3~8分)1、二次函数的概念2一般地,如果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a 0),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y ax bx c (a, b,c 是常数,a 0)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2、二次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 X ——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a抛物线的主要特征:①有开口方向;②有对称轴;③有顶点。
3、二次函数图像的画法 五点法:(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M ,并用虚线(6 )抛物线与 x 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若抛物线2 (y ax bx c 与x 轴两交点为ABx ix 2X i X 2 2x 1 x 2 24x 1x 24cb 2 4ac忖画出对称轴2(2 )求抛物线y ax bx c 与坐标轴的交点: 当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B 及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再找到点C 的对称点D 。
将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起来,并向上或向下延伸,就得到 二次函数的图像。
当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及对称点D 。
由C 、M 、D 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的草图。
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像,可再描出 一对对称点A 、B ,然后顺次连接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考点二、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0~16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1) 一般式: y2ax bx c(a,b,c 是 常数,a 0)(2) 顶点式: y a(x h)2 k (a, h,k 是常数,a 0)(3) 当抛物线 y2ax bx c 与x 轴有交点时, 即对应二次好方程2ax bx c 0有实根X i 和X 2存在时, 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分解因式 ax2bx c a(xX i )(x X 2),二次2函数y ax bx c 可转化为两根式 y a (x xj (x x 2)。
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10分)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考点三、二次函数的最值 在顶点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即当x広时,y 最值4ac b 2 4a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 i X X 2,那么,首先要看b 2a是否在自变量取值范围X i x X 2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x=2a 时,y 最值4ac b 2 4a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X i x X2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当x X2时,y最大ax;bx2c,当x X!时, y最小2aX[bx! c ;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当x x时,y最大2ax i bx i c,当x x2时,y最小2ax?bx2c。
考点四、二次函数的性质(6~14分)1、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y ax2 bx c(a,b,c 是常数,a 0)a>0 a<0图像性质(1 )抛物线开口向上,并向上无限延伸;b(2 )对称轴是x= —,顶点坐标是(2ab2a,(1 )抛物线开口向下,并向下无限延伸;(2)对称轴是x=—,顶点坐标是(—,2a 2a函数2、二次函数y ax2 bx c(a,b,c是常数,a 0)中,a、b、c的含义:a表示开口方向: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Kb与对称轴有关:对称轴为x= 一2ac表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0,c)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其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
因此一元二次方程中的b2 4ac,在二次函数中表示图像与x轴是否有交点。
>0时,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0时,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0时,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
补充:1、两点间距离公式(当遇到没有思路的题时, 可用此方法拓展思路,以寻求解题方法)i t y如图:点A坐标为(x i,y i )点B坐标为(X2,y2)2、 函数平移规律(中考试题中,只占 3分,但掌握这个知识点,对提高答题速度有很 大帮助,可以大大节省做题的时间)3、 直线斜率:v 2 yi b 为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k tan --x 2 x 11,一般 一般直线方程 ax+by+c=O由直线上两点确定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常用,记牢3,点斜知道一点与斜率y y 1 k(x x 1)4,斜截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y = kx + b (k 工0)5,截距 由直线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确定的直线的截距则AB 间的距离,即线段AB 的长度为.x 12X 22y i y 22,两点x y式方程,简称截距式:1记牢可大幅提高运算速度5、设两条直线分别为,11: y bi I2: y k?x b2若11 // 12,则有l i //12 k i k2 且b i b2 o若l1 l2k1 k216、点P (x o, y o)到直线y=kx+b(即:kx-y+b=O) 的距离:|kx o y o b |kx o y o bd<k2 ( 1)2J k2 1对于点P( x o, y o)到直线滴一般式方程ax+by+c=0 滴距离有常用记牢7,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口诀二次函数抛物线,图象对称是关键;开口、顶点和交点,它们确定图象限;开口、大小由a断,c与Y轴来相见,b的符号较特别,符号与a相关联;顶点位置先找见,Y 轴作为参考线,左同右异中为0 ,牢记心中莫混乱;顶点坐标最重要,一般式配方它就现,横标即为对称轴,纵标函数最值见。
若求对称轴位置,符号反,一般、顶点、交点式,不同表达能互换。
次方程零换y,二次函数便出现。
全体实数定义域,图像叫做抛物线。
抛物线有对称轴,两边单调正相反。
A定开口及大小,线轴交点叫顶点。
顶点非高即最低。
上低下高很显眼。
如果要画抛物线,平移也可去描点,提取配方定顶点,两条途径再挑选。
列表描点后连线,平移规律记心间。
左加右减括号内,号外上加下要减。
二次方程零换y,就得到二次函数。
图像叫做抛物线,定义域全体实数。
A定开口及大小,开口向上是正数。
绝对值大开口小,开口向下A负数。
抛物线有对称轴,增减特性可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