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二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二极管应用电路)

实验报告(二)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实验项目: 二极管应用电路专业班级:姓名: 座号: 09实验地点: 仿真室实验时间:指导老师: 成绩:实验目的: 1.通过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的绘制, 加强对二极管单向导通特性的理解;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及其特点。
实验内容: 1.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绘制;2.直流稳压电源制作。
实验步骤: 1.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绘制二极管测试电路(1)创建电路二极管测试电路;(2)调整V1电源的电压值, 记录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并填入表1;(3)调整V2电源的电压值, 记录二极管的电流与电压并填入表2;(4)根据实验结果, 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V1 200mV 400mV 600mV 800mV 1V 2V 3VU D198.445mV 373.428 mV 47.16 mV 528.7 mV 549.97 mV 670.25 mV 653.78 mV I D15.4 mA 265.7 mA 1.284 mA 2.798 mA 4.5 mA 1.379 mA 23.403 mAV2 20V 40V 60 V 80V 100VU D20V 40V 50.018V 50.118V 50.13VI D0A 0A 99.19 mA 298.82 mA 498.6mA2.直流稳压电源制作(1)创建整流滤波电路如图2—2;(2)利用虚拟示波器, 观察输出电压uo的波形, 并测量仪表输出直流电压Uo(Uo为RL上的电压),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3)令RL=200Ω, 讲电容C改成22Uf,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4)将电容C设置成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5)将D1设为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6)将D1和电容C同时设为开路故障, 观察uo的波形, 测量Uo, 用教材上的公式计算Uo’,对比二者是否相等;(7)在电路中加入稳压电路如图2-3, 观察滤波后uc波形及uo的波形, 测量Uo;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实验总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特性稳压二极管如果工作在反向击穿区, 则当反向电流的变化量较大时, 二极管两端响应的电压变化量却很小, 说明具有稳压性学生签名:年月日。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二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二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二近年来,电子技术的发展迅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作为一名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电子电路的实验。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探索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深入了解了电子技术的精髓。
实验的第一部分是关于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的研究。
我们使用了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通过连接它们,构建了不同类型的电路。
通过改变电路中的元件数值和连接方式,我们观察到了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规律。
这让我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验的第二部分,我们学习了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应用。
我们使用了运放和晶体管等元件,构建了放大器电路。
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参数,我们实现了对输入信号的放大。
这让我认识到了放大器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如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等。
放大器的设计和优化是电子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对于提高信号质量和传输距离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的第三部分是关于数字电路的研究。
我们学习了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门,如与门、或门和非门等。
通过连接这些逻辑门,我们构建了简单的数字电路,如加法器和计数器。
数字电路在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次实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数字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在实验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学习了模拟与数字转换技术。
我们使用了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这项技术在音频、视频和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模拟与数字转换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到了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还培养了动手实践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电路连接错误、元件故障等。
但是通过团队合作和反复实验,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果。
这让我明白了在电子技术领域中,实践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起来,这次电子技术实验让我对电路的工作原理、放大器的设计、数字电路的应用以及模拟与数字转换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报告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报告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报告实训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本文就我在电子技术基础实训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
一、实训内容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是电子信息工程系的一门课程,内容包括电路构造、电路测试、电路模拟、电路分析等。
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电路并进行测试。
二、实训难点电子技术基础实训不同于其他实训,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路基础知识,并且需要学生手工制作电路板。
因此,在实训过程中,我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以及新手制作电路板需要耐心和细心,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短路或者其他问题。
三、实训收获在实训中,我学到了许多电路设计、制作、测试和维修的基本技能。
同时,我意识到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快,电子产品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今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身边的电子产品越来越丰富。
因此,我深刻认识到学习电子技术的重要性,不仅可以为将来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发展,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现代科学技术,适应时代发展。
四、实践中的应用电子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实验室或者研究机构,而是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之中。
例如,智能家居、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等等,这些都需要电子技术的支持。
另外,电子游戏、音乐和电影制作等等也需要电子技术的支持。
可以说,电子技术的应用不仅涵盖了各个行业,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
五、小结通过本次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基本技能。
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一定能够在电子技术领域有所成就,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现代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现代电子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智能手机到电脑,从家用电器到交通工具,电子技术无处不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技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本报告中总结了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实验一:电路基础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通过搭建简单的电路,我们了解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我们还学会了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欧姆定律,并能够独立解决一些基本电路问题。
实验二:模拟电子电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进一步学习了模拟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搭建放大器电路,我们掌握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还学会了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电压波形,并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来改变波形。
这个实验让我们对模拟电子电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三:数字电子电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数字电子电路的原理和设计。
通过搭建逻辑门电路,我们了解了逻辑门的工作原理和真值表的编写方法。
我们还学会了使用计数器和触发器来设计时序电路。
这个实验让我们对数字电子电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独立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字电路。
实验四:通信电子电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通信电子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搭建调制解调器电路,我们了解了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我们还学会了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并通过调整电路参数来改变信号质量。
这个实验让我们对通信电子电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独立解决一些通信电路问题。
实验五:微处理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微处理器的原理和编程。
通过搭建微处理器实验板,我们了解了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和指令集。
我们还学会了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并通过下载程序到微处理器实验板上进行运行。
这个实验让我们对微处理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独立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对现代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电子电工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电子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掌握相关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1.探究电阻的基本性质2.探究电容的基本性质3.探究电感的基本性质4.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步骤:1.实验一:电阻的基本性质a.将电阻器连接到恒流电源中,并调节流经电阻的电流为5mA。
b.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记录数据。
c.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计算电阻值,并比较与标称值的差异。
2.实验二:电容的基本性质a.将电容器连接到恒压电源中,并调节电压为10V。
b.测量电容器两端的电流,记录数据。
c.根据测得的电流和电压计算电容值,并比较与标称值的差异。
3.实验三:电感的基本性质a.将电感器连接到交流信号发生器中,并调节频率为1kHz。
b.测量电感器两端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
c.根据测得的电流、电压和频率计算电感值,并比较与标称值的差异。
4.实验四: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a.构建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试电路。
b.依次改变电压,测量二极管两端的电流,记录数据。
c.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图,并分析其特性。
实验结果:1.实验一:电阻的基本性质测量得到的电阻值与标称值较为接近,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实验二:电容的基本性质测量得到的电容值与标称值存在一定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中测量仪器的一些误差所致。
3.实验三:电感的基本性质测量得到的电感值与标称值相差较大,可能是由于电感器本身的容差或者测量仪器的误差引起的。
4.实验四: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绘制得到的伏安特性曲线表明二极管在正向偏置下具有导通特性,而在反向偏置下具有截止特性。
实验结论:1.电阻是导电材料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
电阻值是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可以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求得。
2.电容是存储电荷的元件,电容值是电容器存储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
3.电感是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电感值是电感器存储磁场能量与电流的比值,可以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和频率来计算。
电子技术基础实习报告

电子技术基础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电子技术基础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熟悉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使用,掌握手工焊接技术,了解印制电路板(PCB)的制作流程,以及掌握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方法。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方法,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元器件。
我们通过观察、触摸和测量这些元器件的参数,熟悉了它们的符号、规格和性能。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等测试仪器进行元器件的检测。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手工焊接技术的训练。
我们学习了焊接的基本技巧,如焊接姿势、焊接手法和焊接速度等。
通过反复练习,我们逐渐掌握了手工焊接的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焊接后的检查和修复方法,以保证焊接质量。
在印制电路板的制作环节中,我们学习了PCB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我们根据电路原理图和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了手工制作的印制电路板。
这个过程锻炼了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电子电路的布局和布线原则。
最后,我们进行了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实践。
我们根据电路原理图和装配图,将元器件安装到印制电路板上,并进行了焊接。
然后,我们使用调试仪器对电子产品进行调试,确保其性能达到预期。
这个过程锻炼了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还需要熟练掌握手工焊接技巧和PCB制作流程。
同时,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是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实习让我明白了电子技术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我还将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二实验报告

注:表格空间不够可自行加页.
2.300
(3)保持Rc不变,放大器接入负载RL,在改变RL数值情况下测量并计算,结果填表2.3。
表2.3负载对电压增益的影响
给定参数
实测
实测计算
估算
RL
Vin(mV)
Vout(V)
Au
Au
100K
5.0
11.5m
2.3
2.26
2.2K
5.0
10.9m
2.18
2.0
5.1K
5.0
3.39m
0.678
答:1)静态工作点受所选三极管以及R1,R2,RC,RE,滑动变阻器的影响,除滑动变阻器外值都确定,所以主要受滑动变阻器的影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Ve处在1.9~2.2之间,使得电路处在静态工作点,起放大电路作用。
(2)电压放大倍数与所选三极管和输出电阻(R4,R5,R6)有关。输出电阻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输出电阻越小,电压放大倍数越小,对输出波形影响较小。
三、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原理
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其电压增益为:
若发射极Re加入旁路电容,电压增益变为:
3、实验步骤
1.基本电路
按所给电路图进行连接
2.静态分析
设定电路各元件参数,调整滑动变阻器RV2使电路处于放大工作状态(VE=1.9-2.2V左右),通过测量并计算填表2.1。
记录电路各阻值大小:RV2= 30k;R1= 33k;R2= 24k;RE= 2.2k;RC= 5.1k;电源V= +12V。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实用10篇)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第1篇电子工艺实训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也是我们理工科进行工程训练,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
从第2周到第5周每周周二下午四个小时来进行这次实训。
实训任务是制作一台万用表,刚开始时我并不清楚电子工艺实训到底要做些什么,以为像以前的金工实训那样这做做那做做。
后来得知是自己做一个万用表,而且做好的作品可以带回去。
听起来真的很有趣,做起来应该也挺好玩的吧!就这样,我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玩的心态开始这次的实训旅途。
实训第一天也就是第二周,通过看录像中电子工艺实训的范围与技术,还有录像中老师高潮的技艺让我艳羡不已,这个下午,我对电子工艺实训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电路板,电路元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我接下类的三周的实际操作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第3周也并不是学制作,而是做一些基本工的练习,练习如何用电烙铁去焊接电阻,导线。
电烙铁对我来说很陌生,所以我很认真地对待这练习的机会。
我再说说焊接的过程。
先将准备好的元件插入印刷电路板规定好的位置上,待电烙铁加热后用烙铁头的刃口上些适量的焊锡,上的焊锡多少要根据焊点的大小来决定。
焊接时,要将烙铁头的刃口接触焊点与元件引线,根据焊点的形状作一定的移动,使流动的焊锡布满焊点并渗入被焊物的缝隙,接触时间大约在3-5秒左右,然后拿开电烙铁。
拿开电烙铁的时间,方向和速度,决定了焊接的质量与外观的正确的方法是,在将要离开焊点时,快速的将电烙铁往回带一下,后迅速离开焊点,这样焊出的焊点既光亮,圆滑,又不出毛刺。
在焊接时,焊接时间不要太长,免得把元件烫坏,但亦不要太短,造成假焊或虚焊。
焊接结束后,用镊子夹住被焊元件适当用力拔一下,检查元件是否被焊牢。
如果发现有松动现象,就要重新进行焊接。
焊接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有很多技巧要讲究的,比如说用偏口钳掐导线的力度、焊锡丝的量和在焊的过程中时间都要把握准才行,多了少了都不行!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托焊了,总是把握不好焊锡丝的量和电烙铁托的时间。
电子电工技术2实验报告

电子电工技术2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加深对电子电工技术的理解,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基本的电路设计、搭建和测试技能。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各种电子元件和测量工具,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分析和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二、实验内容1. 电路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直流电路,包括电源、电阻、电容等基本元件。
2. 电路搭建:使用面包板和导线将设计好的电路搭建起来。
3. 电路测试: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工具,对搭建的电路进行测试,记录电压、电流等参数。
4.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三、实验器材1. 面包板2. 导线3. 直流电源4. 电阻器5. 电容器6. 万用表7. 示波器8. 其他必要的电子元件四、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要求,绘制电路原理图。
2. 根据原理图,在面包板上搭建电路。
3. 连接直流电源,设置合适的电压值。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
5.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波形,分析电路的响应特性。
6. 根据测量结果,调整电路参数,优化电路性能。
五、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搭建了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包括一个电源、两个电阻和一个电容。
通过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 电源电压:5V- 电阻R1:100Ω- 电阻R2:200Ω- 电容C:1000μF- 电路总电流:0.02A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的总电阻为300Ω,与测量结果一致。
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也验证了电路的稳定性和响应特性。
六、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并掌握了电路搭建和测试的基本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导线接触不良导致的测量误差,以及电路参数调整时的困难。
这些问题的解决,提高了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实验总结本次电子电工技术2实验,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电路原理的理解,也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更加熟悉了电子元件的特性和电路的搭建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报告范文(精选7篇)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报告范文(精选7篇)实训:实训, 即"实习(践)"加"培训";根源自于IT业的管理实践和技术实践;目前引入到"营销管理"和"商务管理"专业。
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 教学采纳来自真实工作工程的实际案例, 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 更强调学生的参加式学习,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历、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
以下是我整理的电子技术根底实训总结报告范文(精选7篇), 欢送阅读与保藏。
电子技术根底实训总结报告1毕业实习是每个学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必不行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透过实习在实践报告中了解社会, 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学问, 受益匪浅, 也翻开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根底。
作为学生的我, 起先了我的第一份煤矿实习工作, 如今, 半年的实习生活已经完毕了, 回忆实习生活, 感受很深, 收获颇多。
第一天去上班的时候, 刚起先我还觉得蛮惊慌的, 再和他们的沟通之后, 我慢慢的放松了自己。
我每一天都坚持提前上班, 能够在其他人到来之前, 把每个办公桌整理整齐, 这样办公室的人一到来就能够马上投入工作。
其实, 我一向认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 而且都有发挥它的地方, 而我的实习经验正应了我的想法。
当然, 由于刚到矿办公室, 对工作惯例不熟识, 有些事情我也处理得不是很恰当, 但我勤于向他们请教, 渐渐地也熟识了单位的办公。
我明白第一次出错并不行怕, 可怕的是一错再错。
在平常, 我细致地视察办公室人员的办公方式, 期望能够精益求精, 更好地完成。
在办公室, 闲的时候就会看看网上的一些好的文学作品, 练习打打字, 因为在矿办公室我主要从事打字工作、文件的分法、报纸的分法, 经常要以打文件为主, 我明白, 这不仅仅要打字速度快还要对电脑熟识, 尤其是没有其他工作人员帮助的状况下, 我能够完成接待任务。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_实验二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熟悉软件Quartus Ⅱ9.1的功能及其操作;2.熟悉74LS138译码器以及7400与非门等器件;3.熟悉多输入与非门用7400与非门的方法;4.熟悉全加器、全减器的功能及原理并设计电路;5.熟悉DEO开发板的使用;实验设备:1.软件Quartus Ⅱ9.12.DEO开发板3.数据线以及电脑设备实验内容:1:1)打开用QuartusII2)创建工程项目3)新建原理图文件4)绘制原理图5)编译程序6)波形仿真验证;7)目标器件引脚设置8)下载到 DE0 开发板验证。
2:用 74138 3-8 译码器和 7400 与非门,用原理图输入方法实现一位全减器。
1)打开用QuartusII2)创建工程项目3)新建原理图文件4)绘制原理图5)编译程序6)波形仿真验证;7)目标器件引脚设置8)下载到 DE0 开发板验证。
实验结果:全加器:(1)设计并绘制原理图:其中:A是加数B是被加数C0是低位的进位信号S是和数C1是高位的进位信号(2)波形仿真验证:(3)目标器件引脚设置:全减器:(4)设计并绘制原理图:其中:功能实现C0-B,C0为被减数,B为减数A代表低位是否向本位借位C1表示本位是否向高位借位D结果(5)波形仿真验证:(6)目标器件引脚设置:故障排除:1.设计全加器时DEO开发板的开关不是打开状态,导致下载运行不正常,打开后边运行成功了。
2.设计全减器时,在DEO开发板上进行测试时发现与预测结果不相同,经过分析知,设计电路时74138译码器的各触角没有弄清楚,本来A是被减数,现在改正后C0是被减数,再进行测试后发现结果正确。
心得体会:通过本实验,在全加器和全减器的时候又熟悉了以前学过的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相关知识,设计全加器和全减器的实验过程相似,只是设计原理图时略有不同;通过这个实验,我已经熟悉实验的操作流程和相关的功能菜单选项。
我也认识到要做到实验的正确必须有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理论和实践确实不同,实验要求你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不至于耽误时间;另外也需要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保证你设计电路的正确性;同时更需要吸取经验,不犯同样的错误,真正理解错误的原因,正如这次设计全加器和全减器的实验,在设计全减器的过程中没有犯在设计全加器中所犯的错误。
电子技术基础专项实习报告

电子技术基础专项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本次电子技术基础专项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焊接技术、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电子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在实习的第一阶段,我们学习了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
通过指导老师的讲解和演示,我们了解了常用电子元件的名称、符号、功能和特点,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等检测工具对这些元件进行检测,掌握了检测方法和技巧。
2. 焊接技术在实习的第二阶段,我们学习了焊接技术。
首先,我们了解了焊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如电烙铁、焊锡、助焊剂等。
然后,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实际的焊接操作,掌握了焊接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练习,我们的焊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在实习的第三阶段,我们学习了电路图的阅读与分析。
我们学习了如何从电路图中识别元件、理解电路的功能和原理。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分析了实际电路图,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技术。
4. 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在实习的第四阶段,我们学习了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
我们了解了电子产品的基本结构和组装方法,学会了如何根据电路原理图和装配图进行组装。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电子产品的实际安装和调试,掌握了调试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践,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这次电子技术基础专项实习,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们不仅掌握了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意义,增强了自己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信心。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1.认识电路元、器件的性能和规格,学会正确选用元、器件;2.掌握电路元、器件的测量方法,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参数;3.了解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电子线路中,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等称为电路元件;二极管、稳压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可控硅以及集成电路等称为电路器件。
(一)电阻器1.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2.电阻器的分类:通用电阻器、精密电阻器、高阻电阻器、高压电阻器、高频电阻器3.电阻器、电位器的主要特性指标:标称阻值、容许误差、额定功率4.电阻器的规格标注方法:文字符号直标法和色标法5.电阻器的性能测量6.使用常识:使用前应检查其阻值是否与标称值相符。
实际使用时,在阻值和额定功率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采用电阻串、并联的方法解决。
不能超过其额定功率。
应根据电路的不同用途和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电阻器。
(二)电位器1.电位器类型:非接触式电位器、接触式电位器。
2.电位器的性能测量3.使用常识(1)电位器的选用: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阻值和额定功率,还要考虑安装调节方便和成本,电性能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参照电位器类型和用途选择。
(2)安装、使用电位器:安装应牢靠,避免松动和电路中的其他元器件短路;焊接时间不能太长;三个引出端连线时应注意电位器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
(三)电容器1.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2.电容器的分类按介质分类、按结构分类、按用途分类3.电容器的主要特性指标:标称容量和容许误差、额定工作电压、绝缘电阻、频率特性4.电容器的规格标注方法:直标法、数码标法、色标法5.电容器的性能测量6.使用常识(1)选用适当的型号(2)合理选用标称容量及容许误差(3)额定工作电压一般高于实际电压的1~2倍(4)选用绝缘高的电容器(5)在装配中,应使电容器的标志易于观察。
应注意不可将电解电容器等极性接错,否则会损坏甚至有爆炸危险。
(四)晶体二极管1.国产半导体器件的型号命名方法2.2晶体管的分类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阻尼二极管、变容二极管、发光二极管3.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指标:(1)最大整流电流:在长期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电流。
电子技术 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各个领域,从通信到计算机,从医疗到娱乐。
在这个实验报告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基本的电子技术实验,包括电路设计和分析,以及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实验一:简单电路的设计与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设计并分析一个简单的电路。
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作为例子。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和晶体管。
然后,我们将根据电路的要求计算各个元件的数值。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模拟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并分析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实验二:电子元件的特性与应用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研究一些常见的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电路。
我们将学习它们的特性和应用。
例如,二极管可以用作整流器,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
三极管可以用作放大器或开关。
集成电路则可以实现复杂的功能,如计算、存储和通信。
实验三:数字电子技术的实践数字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数字逻辑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我们将使用逻辑门电路实现一些基本的逻辑功能,如与门、或门和非门。
我们还将学习如何使用触发器和计数器构建时序电路,如时钟和计时器。
实验四:通信电子技术的应用通信电子技术是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本的通信电子技术,如调制解调、编码解码和信号处理。
我们将使用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进行实验,并研究它们在传输过程中的特性和失真情况。
我们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通信协议,如调幅调频和蓝牙。
实验五: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电子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
例如,心电图机可以通过电极和放大器来检测心脏的电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形。
血压计可以使用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来测量血压。
我们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如体温计和血糖仪。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2.学习并熟悉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不同电路的搭建和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实验内容:二极管的正向、反向工作状态;晶体管的放大特性;电源、稳压二极管、LED的特性;负反馈放大电路;运放反相、非反相运算放大器的特性。
三、实验器材和器件:1.万用表2.直流电源3.电阻、电容4.二极管、三极管5.LED6.运算放大器四、实验过程:1.实验一:二极管的正向、反向工作状态a.将二极管与万用表连接,测量正向压降和反向电流;b.在实验过程中,依次改变电阻值,观察二极管的亮度和电流变化。
2.实验二:晶体管的放大特性a.搭建共射极(CE)的晶体管放大电路;b.改变输入电压,测量输出电压,并记录数据;c.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3.实验三:电源、稳压二极管、LED的特性a.搭建电源与稳压二极管电路,测量电源输出电压和稳压二极管的电压;b.将LED连接到电路中,测量LED的正向电压和电流;c.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稳压二极管和LED的特性曲线。
4.实验四:负反馈放大电路a.搭建负反馈电路,调整电路参数,测量反馈系数;b.改变输入信号频率,测量输入输出幅度,并记录数据;c.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5.实验五:运放反相、非反相运算放大器的特性a.搭建反相运放电路,输入不同幅度的信号,测量输出信号;b.搭建非反相运放电路,输入不同幅度的信号,测量输出信号;c.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一:二极管的正向、反向工作状态a.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正向工作状态和反向工作状态下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b.分析曲线特点,验证理论知识,并说明实验误差。
2.实验二:晶体管的放大特性a.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b.计算放大倍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2

西北⼯业⼤学-数字电⼦技术基础-实验报告-实验2数字电⼦技术基础第⼆次实验报告⼀、题⽬代码以及波形分析1. 设计⼀款可综合的2选1多路选择器①编写模块源码module multiplexer(x1,x2,s,f);input x1,x2,s;output f;assign f=(~s&x1)|(s&x2);endmodule②测试模块`timescale 1ns/1psmodule tb_multiplexer;reg x1_test;reg x2_test;reg s_test;wire f_test;initials_test=0;always #80 s_test=~s_test;initialbeginx1_test=0;x2_test=0;#20x1_test=1;x2_test=0;#20x1_test=0;x2_test=1;#20x1_test=1;x2_test=1;#20x1_test=0;x2_test=0;#20x1_test=1;x2_test=0;#20x1_test=0;x2_test=1;#20x1_test=1;x2_test=1;endmultiplexer UUT_multiplexer(.x1(x1_test),.x2(x2_test),.s(s_test),.f(f_test));endmodule③仿真后的波形截图④对波形的分析本例⽬的是令s为控制信号,实现⼆选⼀多路选择器。
分析波形图可以知道,s为0时,f 输出x1信号;s为1时,f输出x2信号。
所以实现了⽬标功能。
2. 设计⼀款可综合的2-4译码器①编写模块源码module dec2to4(W,En,Y);input [1:0]W;input En;output reg [0:3]Y;always@(W,En)case({En,W})3'b100:Y=4'b1000;3'b101:Y=4'b0100;3'b110:Y=4'b0010;3'b111:Y=4'b0001;default:Y=4'b0000;endcaseendmodule②测试模块`timescale 1ns/1psmodule tb_dec2to4;reg [1:0]W_test;reg En_test;wire [0:3]Y_test;initialEn_test=0;always #80 En_test=~En_test;initialbeginW_test=2'b00;#20W_test=2'b01;#20W_test=2'b11;#20W_test=2'b10;#20W_test=2'b00;#20W_test=2'b01;#20W_test=2'b11;#20W_test=2'b10;#20W_test=2'b00;enddec2to4 UUT_dec2to4(.W(W_test),.En(En_test),.Y(Y_test));endmodule③仿真后的波形截图④对波形的分析本例⽬的是实现可综合的2-4译码器,其中数组W是输⼊信号,共有两个值,输⼊⼀个两位⼆进制数据,⽬的是通过译码器将它转换成独热码,数组Y是输出信号,输出四个⼆进制数据,构成独热码。
电子技术基础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电子技术基础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以下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2. 电子电路的搭建与调试;3. 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4. 常见电子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二、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5日三、实习地点XXX学院电子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测试(1)实习目的:使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和参数测量方法。
(2)实习内容:① 认识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② 学习电子元器件的参数标识方法和参数测量方法;③ 使用万用表等仪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测量,了解其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2. 电子电路的搭建与调试(1)实习目的: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搭建方法和调试技巧。
(2)实习内容:① 搭建简单的电子电路,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② 调试电路,观察电路输出是否符合预期;③ 分析电路故障,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
3. 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1)实习目的:使学生熟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实习内容:① 学习使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等电子测量仪器;② 通过仪器测量电路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等;③ 分析测量结果,了解电路性能。
4. 常见电子故障的分析与排除(1)实习目的:使学生掌握电子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习内容:① 分析电路故障现象,找出可能的原因;② 使用排除法,逐步缩小故障范围;③ 修复故障,验证电路恢复正常工作。
五、实习心得通过本次电子技术基础实习,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实践操作对于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报告册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电子技术基础实训,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今后从事电子技术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训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X学院电子技术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1)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性能及特点;(2)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方法;(3)学会使用万用表等仪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参数。
2. 电子电路识图与绘制(1)掌握电子电路图的阅读方法;(2)学会使用电路设计软件绘制电路图;(3)了解电路图中的符号和约定。
3. 电子电路焊接与调试(1)掌握手工焊接技术;(2)学会使用焊接工具和材料;(3)掌握电子电路调试方法,解决电路故障。
4. 电子电路制作与测试(1)了解电子电路的制作流程;(2)学会使用电路板、元器件等制作电子电路;(3)掌握电子电路的测试方法,验证电路功能。
五、实训过程1.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1)学习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性能及特点;(2)通过实物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识别常用电子元器件;(3)使用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2. 电子电路识图与绘制(1)学习电子电路图的阅读方法,了解电路图中的符号和约定;(2)使用电路设计软件绘制电路图,掌握电路图绘制技巧;(3)分析电路图,了解电路功能。
3. 电子电路焊接与调试(1)学习手工焊接技术,掌握焊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2)进行电子电路焊接实践,学会焊接技巧;(3)根据电路图进行电路调试,解决电路故障。
4. 电子电路制作与测试(1)了解电子电路的制作流程,掌握电路板制作方法;(2)使用电路板、元器件等制作电子电路;(3)对制作的电子电路进行测试,验证电路功能。
六、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2. 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3.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报告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本基础实训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原理和基本测试方法,了解基本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1. 掌握电子电路原理及基本测试方法2. 了解基本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3. 制作简单的电子电路并调试4. 记录实验过程并撰写实训报告三、实训过程:1. 实验器材准备我们在本次实训中使用了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相位计等基本测试仪器,以及电阻、电容、LED等基本元件。
2. 实验步骤(1) 学习电路原理及测试方法在实验前,我们通过文献资料和教师的讲解,了解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比如测量电压、电流和阻值等。
(2) 查阅元件资料并了解工作原理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各种元件,所以我们查阅了有关元器件资料,深入了解了各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 搭建实验电路并进行调试根据实验要求,我们使用各种元器件,搭建不同的实验电路,并进行测试和调试,掌握了电路调试和组装的方法。
(4) 记录实验数据并撰写实训报告在实验完成后,我们对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探究,最终完成了实训报告。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入了解了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掌握了各种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让我们明白了实验需要认真细致,并且需要耐心地追根溯源,才能让实验得以圆满完成。
此外,撰写实训报告也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录实验数据以及对实验的总结分析,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组
实验时间2012.4.17 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数据选择器及图形设计的方法
实验目的1、学习数据选择器的设计。
2、进一步了解、熟悉和掌握FPGA开发软件QUARTUSⅡ的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Vector Wave波形仿真和分析。
4、学会使用QUARTUSⅡ的图形设计。
实验原理数据选择是指经过选择,把多个通道的数据传送到唯一的公共数据通道上去。
实现数据选择功能的逻辑电路称为数据选择器,它的作用相当于多个输入的单刀多掷开关。
输入输出
使能A2 A1 A0 Y
1
X X X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需要有一组8bit的可变输入作为输入数据和3bit控制数据选择位以及1bit的使能位。
实
验
仪
器
软件:Altera QUARTUSⅡ9.0集成开发环境
实验步骤及内容1、新建工程,取名为mux8_1
2、新建设计文件,选择File|New,在New对话框中选择Device Desgin Files下的Verilog File,单击OK,
完成新建设计文件。
3、输入源文件,程序如下:
module mux8_1(DOUT,A,D0,D1,D2,D3,D4,D5,D6,D7,CS);
input [2:0] A;//定义输入信号
wire [2:0] A;//定义内部结点信号数据类型
input D0;
input D1;
input D2;
input D3;
input D4;
input D5;
input D6;
input D7;
input CS;
wire CS;
output DOUT;//定义输出信号
reg DOUT;
always @(CS or D0 or D1 or D2 or D3 or D4 or D5 or D6 or D7) //过程块结构,以下是逻辑功能描述部分
begin
if (CS==1)
DOUT<=0;
else
case(A) //输入,输出对应的情况,即为行为描述语句
3'b000 : DOUT = D0;
3'b001 : DOUT = D1;
3'b010 : DOUT = D2;
3'b011 : DOUT = D3;
3'b100 : DOUT = D4;
3'b101 : DOUT = D5;
3'b110 : DOUT = D6;
3'b111 : DOUT = D7;
default : DOUT = 1;
endcase
end
endmodule//结尾语句
4、为设计源码生成图形设计文件,在Quartus11中点击File菜单,在Create/Update中点击Create Symbol
file for Current file,这时Quartus11会检查verilog源码是否有错误,没有错误的话就会为这个设计源码生成一个带外围接口的图形。
5、在Quartus11新建图形设计文件,点击File菜单下的New,选择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点击
OK。
在新建的图形设计文件中看到有很多小点,在随意的一个地方双击鼠标左键,会弹出,打开Project会出现一个Mux8_1,在右侧栏同时会显示它的顶层图形,这个图形就是在第4步,Quartus11为源码生成的图形文件,点击OK,用鼠标把图形符号拖动到刚才新建的带小点的文件中,从这个图形符号可以看出,VHDL源码中port部分全部显示出来,左边的是输入接口,右侧的是输出接口。
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这些输入和输出接口与FPGA片外的管脚连接在一起,首先要把这些输入输出接口从FPGA片内引出来。
还是在空白处双击鼠标左键,弹出界面,在Name框里输入input,会出现input引脚的界面,点击OK把input引脚添加到图形设计中,采用同样方法添加其它9个input和output引脚。
连接mux8_1的外围接口和input引脚。
按住鼠标左键,从input引脚的末端拖动出一条线直到mux8_1对应的信号,每个引脚都是同样操作,完成后,其中A【2:0】用粗线说明它是2bit以上的信号,然后双击input引脚修改名称。
仿真波形:
实
验
数
据
顶层模块图
以上是波形仿真,可以看出,开始输入为D2,D5,D7.当使能CS为1时,不管其它几个的输入为多少,DOUT 都为0,当CS为0时,就是数据选择,在20.0ns后,选择为D3和D1,由于两个都没有信号输入,
故20.0ns到30.0ns时候 DOUT都为0,在30.0ns之后,当输入为0101时,选择为D5,和D5信号一致,同理可得到以后的仿真波形,与理论值相同。
实验总结数据选择器的作用相当于单刀多掷开关,输出结果只能输出一个的输入波形。
使能位的作用很重要,控制输出结果是否选择输入波形。
实验的过程中,需要.v文件、.vwf文件、.cvwf文件、.bdf文件,其中.cvwf 文件要由.vwf文件得到,所以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要有顺序的操作,要不然就会出现错误,还有在每一步操作中要有保存的操作,否则在后面的操作中不能找到上一步的文件,下一步也不能生成。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