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造影正常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非阻塞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处理(借鉴参照)
![非阻塞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处理(借鉴参照)](https://img.taocdn.com/s3/m/f945c0c5fab069dc5022016f.png)
朱建华:非阻塞性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处理研究显示,90%左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存在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但仍有10%的患者造影时未见明显阻塞,称之为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INOCA)。
在第二十八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朱建华教授分享了MINOCA的诊断与处理策略。
一、诊断MINOCA的诊断需满足以下3个条件:◆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标准(1)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水平升高(2)合并临床心梗的证据(满足以下至少一条)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表现:ST-T明显变化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病理性Q波形成影像学上存在心肌缺血及梗死表现冠脉内血栓◆冠脉造影显示为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冠脉造影基本正常(狭窄<30%)或轻度狭窄(30%<狭窄度<50%)。
◆无明显的急性心梗原因二、MINOCA主要病因及治疗1. 冠脉痉挛冠脉痉挛约占MINOCA的30%,是心外膜源MINOCA的主要病因。
其发病特点是反复发作的静息性心绞痛,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伴一过性ST段抬高。
常需进一步冠脉内激发试验进行辅助诊断,包括冠脉内麦角新碱或乙酰胆碱激发试验。
需要注意的是,激发试验存在一定风险,可能进一步加重缺血、心梗,甚至死亡,也可能并发多种心律失常。
治疗方面,常规治疗一般包括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血管扩张剂,必要时可能需要置入支架、ICD。
预后方面,复杂冠脉痉挛(多支血管痉挛、弥漫性和局部痉挛并存等)是预后不佳的主要因素。
2. 斑块破裂或侵蚀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是导致MINOCA的常见病因。
如果斑块因血管正性重构而离心性发展,冠脉造影可能观察不到管腔狭窄,但此类斑块往往出现易损斑块的特征:巨大的脂质核和薄纤维帽,易破裂或侵蚀。
腔内影像IVUS和OCT可诊断斑块破裂或侵蚀(如图1)。
图1. OCT(A)、冠脉内镜(B)、IVUS(C)下斑块破裂、斑块侵蚀及血栓情况。
斑块破裂或侵蚀导致急性心梗患者,尽管管腔未见明显狭窄,但发病机制和预后与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相似。
剧烈运动后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痉挛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剧烈运动后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痉挛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https://img.taocdn.com/s3/m/c171483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6.png)
剧烈运动后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痉挛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陈友佳【摘要】@@ 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冠状动脉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及猝死的临床综合征.它对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已引起广泛重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常常发现心肌梗死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却完全正常,因此只能回顾性的分析为冠状动脉痉挛、血栓自溶等原因,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因长时间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梗死1例,现报告如下.【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31)003【总页数】1页(P490-490)【作者】陈友佳【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冠状动脉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不完全性或完全性闭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产生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及猝死的临床综合征。
它对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已引起广泛重视。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常常发现心肌梗死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却完全正常,因此只能回顾性的分析为冠状动脉痉挛、血栓自溶等原因,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因长时间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梗死 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
因“胸闷2 h”入院。
患者缘于晚饭后即去跳舞,约半小时后突然出现胸闷,心前区压榨感、气逼感,持续性,一直不能缓解,伴大汗,恶心、呕吐胃内容物,遂打车送入我院。
入院查体:T 36.2℃ ,P 90 bpm,R 26 bpm,BP 135/85 mmHg。
神志清楚,呼吸稍促,面色苍白,颈静脉不充盈,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脏浊界不扩大,心音低钝,心率 90 bpm,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心电图:V1-6,Ⅰ、avL ST抬高 0.1~0.4mv,与 T波形成单向曲线。
冠脉栓塞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
![冠脉栓塞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https://img.taocdn.com/s3/m/da26982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6.png)
冠脉栓塞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主诉:突发胸痛30分钟。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30分钟突发胸痛不适,呈心前区压榨样痛,伴心悸、大汗、面色苍白,休息不能缓解。
伴头晕、气促、呼吸困难,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既往史:既往有扩张性心肌病心房颤动病史多年,未系统治疗,日常活动受限;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不详;有慢性胃炎病史、泌尿系结石病史。
入院查体:T36.7℃, P76次/分,R21次/分,BP87/58mmHg,神志清楚,急性重病容,四肢湿冷,精神差,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尖搏动点位于左第六肋间锁骨中线外侧2cm处,心界扩大,心率95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区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急查心电图提示下壁、右室、高侧壁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见图1)。
快速随机血糖:21.2mmol/l。
心脏彩超:左心明显增大(左房62mm,左室73mm),右房稍增大,二尖瓣轻度狭窄伴重度返流,三尖瓣中度返流,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心功能测值减低(EF44% )。
图1 入院心电图提示ⅠⅡⅢ AVL AVF V3R-V6R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入院诊断:1.冠心病急性ST抬高性心肌梗死(下壁+右室+高侧壁)持续性房颤心脏扩大 KillipIV级 2.扩张型心肌病 3.2型糖尿病 4.慢性胃炎 5.泌尿系结石。
治疗经过:立即启动绿色通道,绕行急诊及CCU,直接送入导管室,经右股动脉入路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提示:左冠未见明显狭窄病变,右冠远段完全闭塞伴血栓,前向血流TIMI0级。
经患方同意,同期行右冠PCI术,主要过程(见图2):选用6F JR4.0指引导管,Runthrough 导丝顺利通过右冠闭塞段至PL支分支远端,送血栓抽吸导管于右冠闭塞段反复血栓抽吸3次,吸出大量暗红色胶冻状血栓(期间出现导管系统堵塞,予以更换导管系统)。
抽栓后复查造影,右冠血流恢复,远段原闭塞段管腔内膜光滑,无残余狭窄,PL支远端血流TIMI3级;部分血栓逃逸至右冠PD支远端,PD支远端血流TIMI0级。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ea203fa32d7375a41780d0.png)
常者 , 先经 股静 脉置入 保护性 临 时起搏 电极 。 预 心源 性休 克患者静 滴 多巴胺使 血压 维持 在 9 / m g以 0 0 mH 5 上。根据 造影结 果结 合 l 8导联 体表心 电图改变判 断
例 的临床资料 , 报道 如下 。 并 1 资料和 方法
1 一 般 资料 . 1 1月至 2 0 0 7年 8月 心 内科住 院确 诊为 有 S T段 抬高
分 析 急 诊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心 脏 介 入 (ec tno s 及 Ⅲ度 房 室 传 导 阻滞 或 下 壁 A 伴 有 缓 慢 心 律 失 p rua eu MI
cr—n r t vnin P I oo a i e e t , C )治 疗 老 年 A 患 者 4 ynr o MI 5
由术 前 9 %~ 0 %降至 术后 5 1 %。病 人住 院时 5 10 %~ 0
~ 0d, 96 83 ) 。 准 : 未 控制 的严重 高 血 压 ; 近期 脑卒 中病 史 ; ① ② ③ 间 为 8 2 平 均 ( .0± .5 d 住 院 期 间 无 恶 性 心
脑血管意外及死亡等重大临床事 件发 生 。 严 重肝 肾疾病 . 凝血 与纤 溶障碍 ; I 血 流> @TMI 2级 。 律 失常 、 发 病后 至 血管 再通 时 间为 3 1 . 均 ( . _ . ) — 2h 平 57 + 2 04 0 PI C 成功 置人冠 脉 内支架 5 6枚 , 中前 降支 2 其 9 5 . %) 右冠 状 动 脉 l 7 9枚 (39 % ) 回旋 支 7 3. 2 、 h 。诊断 为急性 前壁 ( 包括 前壁 、 广泛 前壁 、 问壁 及 枚 ( 1 8 、 前
(33 %) 3. 3 并发 7 有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及急性期PTCA的临床评价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及急性期PTCA的临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4f8d27627284b73f24250d8.png)
0 0 ) 急 性期获 得 成 功的 冠状 动脉 再 灌 注后 , 恢 复期 又发 生 冠状动 脉再狭 窄的发 生 率 老年 组 显著 高 于 非老 年组 .1 ; 在
(P < . 1 。 0 0 )
【 键词 】 急性 心肌 梗死 ; 关 经皮 冠状 动脉 腔 内成 形 术 ; 冠状 动脉造 影 【 图分 类号 】1 4 . 中 1 14 5 【 文献标 识 码 】A 【 章编 号 】05 — 66 20 ) 5 08 0 文 2 8 4 4 (0 2 0 — 39— 2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 oo aya gorp y A 和 经 皮 冠 状 crnr n iga h ,C G) 动 脉 腔 内 成 形 术 ( cc l eu r s mia C rn r n ipa— prua o st n l n l oo a a gols n a u y t, T A) 冠 心 病 的 诊 断 及 治 疗 方 面 已广 泛 应 用 于 临 床 , y PC 在 并 大 大 改 善 了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的 预 后 … 。 一 些 研 究 报 道 了 老 年 冠 心 病 患 者 血 管 病 变 情 况 及 P C 的 疗 效 TA , 有 但 关 老 年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 c t myc ri nacin MI 患 者 aue oada ifrt ,A ) l o 冠 脉 病 变 特 点 及 P C 疗 效 的 报 道 较 少 。 本 研 究 对 比 分 析 TA 了 老 年 ( 5岁 以 上 ) 非 老 年 MI 者 急 性 期 冠 脉 病 变 程 度 、 6 及 患 死 责 任 冠 脉 进 行 P C 并 获 得 了 有 效 的 再 灌 注 ( I 血 流 Ⅲ TA T MI
注 :) 1 与非 老年组 多支 比较 , <0 0 P .l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正常的临床分析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正常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5b79f94693daef5ef73dfe.png)
参 考 文 献
查 。采用 Jkn 法 , ui s 行左右冠 状动 脉造影 。常规 取 九个 体位 : 左
冠 脉 造 影采 用 左 前 斜 4 。 头 位 2 。左 前 斜 4 。 足位 2 。 有前 5加 5、 5加 5、 斜 3 。 2 。 位 、 前 斜 3 。 足 位 2 。 后 前 位 加 头 位 2 。 后 0加 5 头 右 0加 5、 5、 前 位加 足位 2 。右 冠 脉 造 影 采用 左 前 斜 4 。 有前 斜 3 。后 前 位 5; 5、 0、
生痉挛更严 重更持 久。冠 状动 脉痉 挛可 以导 致 “ 易损 斑块 ” 破 裂, 急性血栓形成 , 导致 A , MI另外持久的冠状动脉痉挛也 可不 通
过血栓机 制导 致 A 。( ) MI 2 急性心 肌梗 死 发生 后 , 随时 间推
移, 血栓可发生溶解 , 血管可 自发性再通 , 与激活人体纤维蛋 白 这 溶解系统等有关 。再 加上 溶栓抗 凝 等治疗 , 血栓 消失后 的 A MI
塞 。但 是本组 l 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 的冠状动脉造影 1
正常 , 发病机制显然不能完全用血管狭窄继发血栓形成的理论 其 来解释 。分析其原 因可能 与以 下因 素有 关 : 1 持 久 的冠脉 痉 ()
挛 , 以 导致 血 管 内皮 细 胞 脱 落 , 伤 冠 脉 内 膜 使 血 栓 素 A 可 损 2增
| 譬I ≥ √ l |。 ≯ 努 I l 誊
争
青 年 人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冠 脉 造 影 正 常 的 临床 分 析
贾永 胜
葫芦岛市中心 医院心 内科 ( 宁 葫芦 岛 15 0 ) 辽 2 0 0
一例急性心梗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急性心梗患者的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1771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d.png)
一例急性心梗患者的病例分析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60岁主诉:胸痛、呼吸困难病史: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的病史,并且长期吸烟。
患者在家中突然出现了持续性剧烈的胸痛,并且感到呼吸困难。
患者的家属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急诊科就诊。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患者面色苍白,出汗明显,表情痛苦。
心率:110次/分钟呼吸频率:24次/分钟体温:36.8°C血压:160/100 mmHg心肺听诊:心动过速,心音强度减弱,第二心音分裂明显,肺部听诊无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
心肌酶谱(CK-MB、肌红蛋白):升高心电图(ECG):ST段抬高,T波倒置,提示心肌缺血。
冠脉造影:右冠狭窄95%,左冠狭窄75%。
诊断: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冠脉造影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治疗方案:在确认诊断后,立即给予以下治疗措施:1.加强监护:患者转入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进行心电监护。
2.给予氧气:为了改善心肌供氧,给予患者吸氧。
3.药物治疗:使用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
4.溶栓治疗:患者可以选择溶栓治疗,以尽快恢复冠脉的通畅。
5.心血管介入治疗:如果患者病情稳定、没有禁忌症,可以进行冠脉血管介入治疗(PCI),以恢复冠脉的通畅。
6.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
预后与转归: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症状逐渐减轻,胸痛和呼吸困难逐渐缓解。
经过2周的治疗和康复,患者病情稳定,心功能逐渐恢复。
然而,由于患者并发症的风险仍然存在,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再发心肌梗死等,因此需要定期随访和进一步治疗。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及时的急救和治疗是关键,包括加强监护、给予氧气、药物治疗、溶栓治疗和心血管介入治疗等。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研究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099882d0d233d4b14e69a2.png)
比6 5 以 下年 龄 组 明显 增 多 ,0 以 上老 年 组 脑 供 血 不 足 为 起 始 症 状 的 明 显增 多 , 既使 无 脑 血 管 并 发 症 , 躁 、 语 、 0 ̄ 6岁 且 烦 谵 定
向力 障碍 、 人 骂 人 等精 神 症 状 明 显增 多 , 并 脑血 管 病 的 明显 增 多 。 以急 性 左心 衰 竭 为 超 症 状 的6 岁 以上 老 年 组 明显 增 打 合 0
期 小 于6 岁 的2 5 急 性心 肌 梗 死进 行 对 比。 0 5例 结果 6 岁 以上老 年 女 性A 患者 -6 岁 以下 的相 比较 明显 增 多 , 痛 性心 肌 0 MI 9O 无
梗 死 明显 增 多 ( 0 %) 血 流 动力 学 受 损 的体 征和 并发 症 、 衰 竭 引起 的 室上 性心 律 失 常 和 房 室传 导 阻滞 明显 增 多 , 亡 率 3. , 5 泵 死
维普资讯
《 国老 年保 健 医学》 中 杂志 2 0 0 8年 第 6卷 第 1期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研究
吴 波
作 者 单 位 : 宁省 鞍 山市 中 心 医院 干诊 科 辽 14 0 10 1
【 摘要】 目的
研 究老年人急性J 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8 56  ̄以上老年人急性J 肌梗死进行临床分析 , 9同 R " 6 j0 R " 并-
多 , 梗 死 范 围、 亡 原 因两 组之 间无 明显 差 异 。 结论 6 岁 以上 老 年 无 痛 性 急 性 心肌 梗 死 多见 , 情严 重 程 度 高 , 发 症 而 死 0 病 并 发 生 率高 , 而性 别 对 急 性心 肌 梗 死 的发 生 和 预 后 无 明显 影 响 。
G T、 P 及 C K、D O CT P L H及 MB 至 正 常 。 直 2结 果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冠脉造影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a1e4cf4028915f804dc2ac.png)
8 90 ・
CHI NE S E J OURNAI OF I NT EGRATI VE MED I C I NE ON C ARDI O一 / C ERE B ROVAS CUI AR DI.1 1 No . 7
能 不 全 的病 理 生理 机 制 一 般 认 为 : 脑缺氧、 缺 血 使 广 泛 性 大 脑 细 胞 功 能 紊 乱 从 而 导致 急 性 认 知 功 能 不 全 ; 急 性 认 知 功 能 不 全 与 脑代 谢 水 平 的 普遍 降低 有 特 异 联 系 , 其 中 以 脑 葡 萄 糖 代谢 水 平 、 耗 氧 水平 及 血 流量 联 系尤 为 明显 , 凡 使 氧 化 代谢 基 质 的 提 供 、 吸
收和利用减少的各种因素均可 引起急性 认知 功能不全[ 6 ] , 葡 萄
增加 , 使 脑供 血进 一 步 得 到 改善 , 使认知功能改善 。
参 考 文献 :
r 1 ] 中华 神 经 科 学 会 , 中华 神 经 外 科 学 会 . 各 类 脑 血 管 疾 病 诊 断 要 点 [ J ] . 中华 神 经 科 杂 志 , 1 9 9 6 , 2 9 ( 6 ) : 6 0 . r 2 ] 毛海燕 , 孙雪梅. 脑梗 死 病 人 认 知 障 碍 影 响 因 素 的 探 讨 [ J ] . 护 理 学
用 改 善半 暗 带 的供 血状 态 ; 胰 岛 素 具 有 直 接 刺 激 神 经 细 胞 生 长
的作 ; 糖 与 胰 岛 素 联 合 治 疗 又避 免 了 糖 在 脑 缺 血 过 程 中无 氧
[ 6 ] 胡学强 , 麦卫华. 临 床 常 见神 经 症 候 的诊 治 进 展 急 性 认 知 功 能 不 全 研究进展[ J ] . 医 师进 修 杂 志 , 2 0 0 l , 2 4 ( 5 ) : 1 —4 . 作者 简 介 : 陈丽萍, 女, 副 主 任 医 师, 现工作于北戴 河医院 ( 邮 编: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https://img.taocdn.com/s3/m/6c6b5a8258fafab068dc0267.png)
替格瑞洛和普拉格雷具有更强和快速抑制血小板的作用, 且前者不受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
5.2.抗心绞痛药物:
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一 般情况下 ,患者应继续口服原有的常规用药 ,不必仅仅 为了介入操作而另加特殊药物。
但是冠脉造影只能提供关于管腔狭窄的信息, 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以确立冠状动脉疾患诊断为目的
1、不典型胸痛如胸痛综合征、上腹部症状包括胃、食道症状, 临床上难以与心绞痛进行鉴别,为明确诊断者;
2、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绞痛症状,无创性检查如运动平板试验、 心肌核素显像等提示心肌缺血改变者;
.
“心”畅无阻……
.
7、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
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保需要;
.
8、非冠状动脉病变如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 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 同时进行干预:
1)风湿性心瓣膜病欲行瓣膜置换术前,且年龄>40岁或有胸痛 症状者;
2)老年性心瓣膜病换瓣手术前; 3)心室壁瘤手术前; 4)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术前; 5)先天性心脏病行矫正手术前,尤其法洛氏四联症、大血管转
位等可能合并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者; 6)其它非心血管疾病 肿瘤或胸腹部大手术前须排外冠状动脉
病变,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以及评价左心室功能。
.
以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或评价治疗效果为目的
1、稳定型心绞痛,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 活;
【疾病名】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英文名】elderlyacutemyocardial
![【疾病名】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英文名】elderlyacutemyocardial](https://img.taocdn.com/s3/m/c23f52e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e.png)
【疾病名】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英文名】elde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缩写】【别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急性心梗【ICD号】I21【概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因严重而持续的心肌缺血所致心脏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
按照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世界心脏联盟(WHF)2007年10月联合颁布的定义,当临床上具有与心肌缺血相一致的心肌坏死证据时,应被称为“心肌梗死”。
心肌坏死的证据是心脏生化标志物[心脏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最佳]水平升高,至少一个检测值超过参考值上限(URL)99百分位值。
缺血症状包括:①心电图(ECG)提示新发缺血性改变[新发ST-T改变或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②ECG提示病理性Q波形成。
③影像学证据提示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心肌丢失。
④突发心源性死亡(包括心脏停搏),通常伴有新发ST-T改变或新发LBBB,和(或)经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的新发血栓证据。
ESC/ACC/AHA/WHF的定义认为,当临床存在心肌坏死的证据并同时至少伴有上述心肌缺血证据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心肌梗死。
但此诊断标准中未包括临床症状。
ESC/ACC/AHA/WHF定义中缺血的临床症状包括静息或用力时胸部、上肢、下颌或上腹部的不适。
这些与心肌梗死相关的不适感通常持续20分钟以上,呈弥散性,非局限性,非体位性,不受局部运动影响,有时伴随呼吸困难、大汗、恶心或晕厥。
由于这些症状并非心肌缺血的特异性表现,因而常被误诊为胃肠、神经、肺部或骨骼肌系统异常。
心肌梗死有时表现为不典型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仅能通过ECG、心肌标志物升高或影像学检查被发现。
【流行病学】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
在男性,发病高峰为51~60岁,女性为61~70岁。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例分析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2a190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0.png)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例分析病例分析:该病例为一位56岁的男性患者,他主要的症状包括胸痛、气促和出汗。
他在两小时前出现胸痛,疼痛剧烈且放射至左臂,并伴有呼吸困难。
患者家属注意到他的脸色苍白,并立即将他送到急诊科。
基于病史和临床表现,医生首先怀疑该患者可能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并立即进行了相关检查。
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提示心肌缺血。
此外,血液检查显示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T或肌酸激酶MB)明显升高,进一步支持了心肌梗死的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医生紧急采取了治疗措施。
他立即给予患者亚硝酸甘油,并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将患者转运至导管室进行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显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冠状动脉阻塞严重。
在导管室中,医生立即采取介入治疗措施,成功地进行了冠状动脉腔内支架植入术。
术后,患者的心电图恢复正常,胸痛大大缓解,并且心肌缺血标志物开始下降。
患者在住院观察期间继续接受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逐渐康复并无并发症。
讨论:临床上,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是胸痛,通常为剧痛,并放射至上肢、下巴和颈部。
有时还会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和出汗等非特异性症状。
在急诊科,医生依靠心电图和心肌标志物以及临床表现作出诊断。
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重要工具,表现为ST段抬高。
此外,血液检查中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T或肌酸激酶MB)的升高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针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主要有两个目标,即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和减少心肌损伤。
介入治疗是当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来恢复冠状动脉通畅。
在手术后,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可以帮助预防再次发生血栓形成。
其他辅助治疗包括镇痛药物、抗心绞痛药物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综上所述,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因此,临床医生应该熟悉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以便能够迅速进行干预和治疗。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9c98741711cc7931b71692.png)
表2 两组患者冠心病危 险因素比较
1 7
中 国 乡村 医药杂 志
表3 两组患 者血 清心肌酶谱值 比较 ( “g / L, ±s )
使为 单支病变 , 心肌对损伤敏感性极高 l ,导致心肌酶谱 出
现广 泛 的 同步 升 高 ,表 现 为 肌 钙 蛋 白及 肌 酸 激 酶 同 工 酶 高
1 . 3 统计学 方法
采取 S P S S 1 6 . 0处理 , 计 量资 料 以
( ± s )表示 ,采 取 t 检 验 ;计数 资料 以百分率表 示 ,采 取x 检验 ,P < 0 . 0 5为差异 有统 计学意义 。
2 结 果
月收治 的 7 6例 AMI 患者 , 其 中男 4 0例 , 女 3 6例 , 年龄 4 6~7 9岁 。所有 患者 入院 当天行 心 电图、心肌酶谱检 查及
区疼痛 [ 2 1 ,划 分为 S T 段抬 高 型心肌 梗死 ( S TE MI )和非 S T 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 ( NS TE MI ) 。本文 旨在进一 步分析 不 同心 肌梗死 类型 的疾病 特征 ,报道如 下: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我院急诊 及心 内科于 2 0 1 2年 1 — 1 2
2 . 1 两组 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比较
研究组年龄 > 7 5岁患
者人数 多于对 照组 ,差异有统 计学意 义 。见表 1 。
表1 两组 患者年龄分布情 况比较 【 例( %) 】
心肌钙 蛋 白检 查确诊 为 AMI , 诊 断符合第 7版 《 内科学 》
关于该病 的诊 断标准。纳入标准 :患者不存在其他肝 、肾、 脑等重 要脏器疾患 ;不存在 原发性或继 发性痴呆 ;对本研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远期疗效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远期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49888b45fe4733687e21aaa7.png)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PCI 术后应用替罗非班的远期疗效唐玉龙(大庆市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163311)〔关键词〕替罗非班;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2)11-2376-02;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1.081第一作者:唐玉龙(1971-),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研究。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 )急性发作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MI 的临床预后,较好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
然而老年患者冠状动脉血栓的广泛存在及高凝状态,严重影响了PCI 的疗效,并可导致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采用血小板糖蛋白(GP )Ⅱb /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联合PCI 治疗AMI 患者,探讨其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及分组选择大庆油田总医院心内科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收住院的年龄65 75岁的老年AMI 患者105例,男72例,女33例,平均(67ʃ4.87)岁,均采用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并多角度检查。
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梗死相关动脉。
冠状动脉血栓诊断标准:冠状动脉内有球形充盈缺损,若血管完全闭塞,可见圆形拱形状造影剂边缘〔1〕。
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干预时间、TIMI 血流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但PCI 术前造影,观察组主要血管阻塞3级以上者36例(57.14%),高于对照组18例(41.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治疗1.2.1术前用药两组均术前2h 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 ,氯吡格雷300mg ,低分子肝素5000U 术前0.5h 皮下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μg /kg ,3min 内静脉注射后以0.15μg ·kg -1·min -1维持静脉滴注72h ;辛伐他汀20mg 口服。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识别-(NXPowerLite)(1)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识别-(NXPowerLite)(1)](https://img.taocdn.com/s3/m/ebf8770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41.png)
病例2:张云清,男,75岁,因“胸痛(xiōnɡ tònɡ)3小时”入院
第四十七页,共97页。
比 较
第四十八页,共97页。
下壁心梗:右冠闭塞(bìsè)
• ST段抬高(tái ɡāo)幅度 STⅢ > STⅡ • Ⅰ导联和aVL导联ST压低≥1mm
2022/3/1
49
第四十九页,共97页。
第二十三页,共97页。
再灌注(guànzhù)治疗——溶栓
• 尿激酶、rt-PA和瑞普替酶 • 症状出现在12小时之内,EKG有AMI的表现 • 高龄患者溶栓的风险增加 • 目标:D2N 30 分钟 • 如果在90分钟内能(nèi nénɡ)实施PCI,则考虑PCI治疗 • 适应症和禁忌症
第二十四页,共97页。
第二十页,共97页。
辅助(fǔzhù)抗凝——氯比格雷
• 商品名波利维,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剂,主要治疗 (zhìliáo)ACS
• 负荷量 300 mg,然后 75 mg/d • 注意 • 副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与阿司匹林合用会轻度增
加出血风险 • 不宜用于外科手术治疗(zhìliáo)之前
第二十一页,共97页。
R波改变——振幅(zhènfú)增高
• V1-V3R波振幅的异常(yìcháng)升高
2022/3/1
38
第三十八页,共97页。
男性,30岁,有高脂血症史,入院(rù yuàn)时有典型胸 痛发作 V1、V2 R波异常变高
第三十九页,共97页。
R波递增不良(bùliáng)/逆向递 增
• R波递增不良/逆向递增
• 4a型: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 4b型:支架内血栓形成导致的心肌梗死 • 5型:CABG相关的心肌梗死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68例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68例冠状动脉病变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a96ad150e2524de5187ec6.png)
28 0
实 用 老 年 医学 2o o2年 第 1 第 5期 6卷
老年急性心肌梗 死 6 8例 冠 状 动 脉 病 变 特 点
易建 新
[ 中图分类号 ] R 5 14 . 4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 10—1820 )508-1 0399 {020 —200
4 参 考 5
老 年 组
合 计
L CL DI R 轻 中 重 完全 M A C
1 2 1 1 1 1 1 6 8 83 33 6
2 4 3 3 1 2 3 2 9 4 0 5 8 8 1 L D: A
为显著性差 异 。统计分 析采用 SS PS统计
干 又 多 支
型病 变 、 多支 血管 病变 占大多 数 , 中青 与 年组 有显 著 差 异 , 且 冠 脉 狭 窄程 度 较 而
3 例, 1 男 例 , 1例 , 女 1 中青年组 : 0岁, <6 共3 7例, 3 男 4例 , 3例。冠状 动脉狭窄 女 <0 5 %为轻 度 狭窄 ,0 ~7 %为 中 度狭 2组 比较 P<0 0 5% 4 .5 窄, %~9 7 5 9 %为重度狭 窄,1  ̄为完全 闭 10 3 塞。根据 A C A L 将 梗死相 关血 管病变 C / Fa , 分 为 A、 、 型 I 。 B C3 2 一 13 统计 方法 .
Jdi 法行 冠状 动 脉 造影 检 查 。 uk s n 12 方 法 . 记 录 每例 患 者 年 龄 、 别 , 性 有无 见 表 12 、。
1 9 O2 9 ~20 年行冠状 动脉造影 的 枷 9
本资 料冠脉造影结 果显 示 , 组 前降 2
支病 变较 多, 以往资 料相 符 , 年组 A 与 青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35c39f8f90f76c661371a91.png)
数 (2例 ) C V 分 值 (. 士0 6 均 高 于 NC 组 3 及 C 22 .) C
( . 士0 6 0 9 . ,P<0 0 ) 心功 能优 于 NC .1 , C组 ( _ 5 11 士 0 4V . 士0 3 P< 0 0 ) 3年 随访 发 现 , C组在 . S2 0 . ・ .1; C AMI 2年 内心功能 优 于 N C组 ( . 士0 8v . 后 C 2 0 . s2 3 士0 9 . ・P< 0 0 ) 心绞 痛 ( 0例 ) .1, 3 及再 梗死 ( 6例 ) 1 发生率 明显 高于 NC 组 分别 为 3 1 ( C 与 3 P<O 0 ) .1. 病 死 率低 于 N C组 ( S1 . C 9V 2 P<0 0 ) 心肌 梗死后 . 1。 3年 , 两组 问的 心功 能 、 绞 痛及 心 肌 再 梗死 发 生 率 心
月各随访 1 , 次 观察心 绞痛 、 心肌再梗 死状况和心 源性
死亡等情况 。
2 结 果
本组 3 6例冠 脉 侧支 循 环 积 分 > 2者 ( C 组 ) C 共 有 6 支 显 著 病 变血 管 ;2例 冠 脉 侧 支循 环 积 分 < 2 4 3 者 ( C 组) NC 共有 6 8支显 著病 变血 管 。与 NC C组 比
冠 O分 1 讨冠 脉 侧 支 循 环 (c c V)对 老 年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塞 。 脉侧 支循 环积分 : 一无 冠脉 侧支循 环 ; 分 =
( I的 影 响 。 AM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时 间明显延长 , 支血 管直径 <l 侧 mm ̄ 分 介 于 1与 3 2
本组 6 8例 均 为老 年 AMI 者 ( 患 以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脉造影情况及特点分析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脉造影情况及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688d26e2bd960590c67795.png)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脉造影情况及特点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脉造影情况及特点。
方法对心内科收治的150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2个危险因素方面所占比例均较高,多支病变具有较高的比例,在b、c型狭窄病变节段中所占比例明显较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血管病变弥漫,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和漏诊,同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需要我们积极采取有效方法治疗。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影情况;特点[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0-58-0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心内科2010年7月~ 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其冠脉造影情况及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心内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其中有69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年龄61~80岁,平均(60.2±9.8)岁。
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等划分,有50例患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患者为急性q波型心肌梗死。
将本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冠脉造影方法运用美国产飞利浦v5000-x线数字减影造影机及judkins法,常规投照体位(仰卧位),造影剂选用优维显,经皮穿刺点为右侧桡动脉搏动最强的地方,在dsa(数字减影)下将导丝送入,沿着导丝将6f的造影导管引入,然后分别在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对患者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最后运用计算机定量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1]。
冠脉造影正常也会是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造影正常也会是急性心肌梗死](https://img.taocdn.com/s3/m/81f1de5302768e9950e73819.png)
冠脉造影正常也会是急性心肌梗死作者:张晓明徐栋华来源:《家庭医学》2017年第02期50岁的刘老师因持续性胸痛3小时被送进医院,心电图检查后,初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入院后急诊做冠脉造影,结果正常,但医生仍然按照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
刘老师不明白:冠脉造影是正常的,怎么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呢?的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状况的金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不稳定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堵塞血管所致。
但其中也有10%~1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会无明显异常,还有少数患者并不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其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脉痉挛的因素有很多,如大量吸烟、交感神经兴奋(激动)、某些药物作用(如甲状腺激素或滥用可卡因等)均可导致冠脉痉挛。
冠状动脉持续性痉挛可以使冠状动脉急性闭塞,长时间的冠状动脉痉挛可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继发血小板的聚集和原位血栓的形成。
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释放缩血管的物质又进一步促进了冠脉的痉挛,从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但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是正常的。
2.冠状动脉心肌桥: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的异常,指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个节段可被浅层心肌覆盖,在心肌内走行。
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段称壁冠状动脉,覆盖在冠状动脉上的心肌称为心肌桥。
心肌桥对冠状动脉收缩期的压迫,不仅导致收缩期心肌血流灌注减少,而且舒张早、中期心肌灌注也受到影响,导致心肌缺血。
患者发病时可出现类似冠心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等心肌缺血、心绞痛症状;有时伴有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严重而持久的心肌缺血可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患者冠状动脉造影会是正常的。
3.微血管病变导致心肌局灶性坏死:微血管病变的机制可能是由于患者微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微血管痉挛以及交感张力增强等因素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不足,从而引发心绞痛症状,被认为是微血管性心绞痛(心脏X综合征),严重者可能会造成局部心肌梗死,而患者冠脉造影可能提示冠脉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动脉硬化心肌梗死冠脉造影
Normal Coronary Angiography of Elder Patient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Liang Jian・qiu,G“He-l,ing,Liu The 2 nd
Huai・chang,et 02
People’Hospital of Fushan shi
Abstract
Objective:To
report five old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study:mean age 69
years old.5 patients had history of angina pectoris,4 patients had hypertension,3 patients complicated
4
Roanfidd K,Losordo DW,Ranmswany K,et a1.3-Dimensional托嘲卜
stiuelion of
ing
intravssevlar ultraond images of
recorded in 68 patients follow-
pe比u劬e∞revseuhization
MyocardiaI infarction
Coronary angiography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AMI)发生于年轻 患者,梗死前无心绞痛,除吸烟外,无冠心病危险因 素…。而本文5例AMI均年龄大,有冠-1、5"病危险因 素,有梗死前的心绞痛史,本文将分析其特点,并对老 年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机制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997年12月~1999年6月,我院对 5例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条件的患者作冠状动脉 造影,男4例,女1例,年龄52~76岁,平均68岁。心 电图诊断为前壁心梗2例,前间壁心梗2例。下壁伴右 室面心梗1例;4例Q波心梗,1例非Q波心梗;既往 有心绞痛5例,吸烟史2例,高血压病4例,高脂血症
with diabetis mellitus,4 patients had hyper lipemia and 2 patients had history of smoking.Electrocardio— graphy showed:anterior infarction in 2 patients,anterior septal infarction in 2 patients,inferior and 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 in l patient。Q-wave infarction in 4 patients and non—Q—wave infarction in 1 patient. Echo-cardiography showed:3 patients had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during first two weeks and became normal during follow up.Angiography and left ventriculography were performed in 5 patients showed mal coronary angiography while 3 of them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Conclusion:The mal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elder patient with
a1.P∞gn喊ic value
of
coro-
score.J Am CoU Cardioll.1985。5:105.
6
Grondin
CM。Drrda I.Pasternae A。et ai.Disere penciens between
cinesngiogiaphic and postnlkoitla aiterY disease sad
4例,糖尿病3例,病窦综合征1例,心房纤颤2例。 心脏彩超检查:二尖瓣狭窄1例,老年性瓣膜退行性变 伴闭锁不全2例,左房增大2例,2周内室壁运动异常 3例。随访2~3个月均恢复正常。5例患者造影前均 予以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凝聚药物以及硝酸甘油。
1.2方法
患者于AMI后24小时内行冠脉造影。
按Judkins法,先以Seldingen法穿刺右股动脉置入6F 动脉鞘管,以6FJL3.5~4.0、6FJR3.5~4.0及Pigtail 导管行左右冠脉及左心室造影,左冠脉以LAO+头
・59・
冠脉造影正常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佛山528000) 粱健球辜和平刘怀昌张耿新王玉燕蹇祥玉
摘要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8岁,有心绞痛史5例,高血压史4例。糖尿病史3例,高脂血症4
例,吸烟史2例。心电图诊断:前壁心梗2例,前问壁心梗2例,下壁伴右室面心梗1例,Q波心梗4例,非Q波心梗1 例。心脏彩超。梗死2周内室壁运动异常3例。随诊后3例均恢复正常。5例病人行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结果,5例冠 脉造影正常。3例左室室壁运动异常。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造影正常的原因很可能是冠脉造影局限性出现的假阴性 所致。
参考文献
1 Erlebacher JA.Transmural myoeordial infaetion with r101.tn&I’coronary arteries.Amer Heart.1979.98:42. 2
5例患者冠脉造影均正常。未见痉挛、肌桥及血栓,前向血流Tim源自 3级,未见侧支循环。左心室造影:
(2000 07 31收稿)
万方数据
168u/L 126uJL
U。.AVB、房颤 房簟
无
Ⅱ级
m级
二尖瓣狭窄、左房增大
44年
3年
低血压前璧运动减弱
2
结
果
心狭窄不对称,以及斑块活动,尤其在老年人这种现象 更为明显【7J。同时近年病理学上的研究亦肯定了冠 脉急性栓塞导致的AMI均发生于粥样硬化的基础上 且有3/4是斑块的不稳定所致【8 J。因此,老年人急性 心梗正常的冠脉造影其实是“非正常”。可能其本身是 冠脉硬化斑块不稳定血栓形成,然后溶解,而冠脉造影 观察不到全过程,最终造成一种“正常”的结果。当然这 种情况是冠脉造影的局限性所致的。
atheroselerotie disease,an intravaseulsr ultrasond study vivo.Coronary Arterdiseae,1993,4:981.
8
变[5t 6I。特别近年血管内超声(ivus)的应用使血管 内膜斑块的病变极为清楚。粥样硬化致血管的重构现 象证实了所谓造影正常的冠脉其实已有脂质沉积,偏
fe蝴£m煳xUol
findiongs in
patients
with
colx)llluy
reveseularization.Circulation,
1974。49:703. 7
Jimbo GE。Erdd RR,Zamorallo J,el a1.Coronary arteiy remodeling in
Stone PH.Triggers of transient m”:ardjal and relation
to
iaehami circadian variation
phque reptuxt
and eoromay thl日mbosis in stable coromtry
arterymsease.Am J Cardiol,1990,60:32.
lxmdly occluded nrteries:In vivo evi-
it
dence that the
nco|ulllell ftiequenthy includes
subintimal component
(abaft).Circulation,199l,84~686.
5 CalIif
nary
RM,Phillips HR,Hindman MC,et arteryj∞pardy
2例心电图诊断为前壁梗死患者其左室前壁运动减 弱,1例下壁并右心室梗死患者,左室基底节,下壁室 壁运动减弱,2例二尖瓣有轻一中度返流。经扩管、抗 凝和心肌营养等治疗,随访2~6个月,心电图示符合 心梗的动态改变;心脏彩超示室壁运动减弱者恢复正 常。
3
讨
论
冠脉造影正常的AMI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有5种 情况:(1)AMI临床诊断错误。(2)各种原因引起冠脉 灌注供氧不足,如低氧血症。(3)冠脉造影假阴性。 (4)冠脉痉挛。(5)血栓栓塞自溶,其中以(4)、(5)可能 性最大(引。认为正常的冠脉痉挛引起缺血梗死或以 痉挛为启动因素使正常的冠脉内皮损伤形成血栓发生 AMI[1】。其特点为年轻,平时身体健康,无心绞痛史, 除吸烟外,无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多以情绪激动或劳 累为诱因[3】。而本文5例患者与上述文献报道的特点 不同。从临床资料分析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肯定 的,那么正常的急性心梗冠脉造影原因很可能是造影 的假阴性,但也不排除痉挛及痉挛引起血栓形成的可 能。由于近年来冠脉造影的普遍开展,人们已经认识 到冠脉造影的局限性,血管造影仅代表血管的影像,不 能提供内膜管壁的有关信息[4】。由于狭窄只代表病 变,相对邻近血管而言,造影正常的血管不一定无狭 窄,无粥样硬化,冠脉正常经尸检亦发现广泛的病
位、LAO+足位、AP+头位、融蛔+足位等5个体位摄
像,面右冠脉侧以I泌O、AP、LAO 3个体位摄像,左心 室造影以右前斜位30。摄影。
万方数据
・60・
性别瑟丽1案篆丽胸痛情况
男 男 女 男 男
68 70 76 52 74
附表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资料
{黧产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