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负荷计算方法
空调负荷计算依据和方法,空调送风量如何确定?原来有这些要求
![空调负荷计算依据和方法,空调送风量如何确定?原来有这些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09ba34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0.png)
2、⼯艺性空调的室内空⽓计算参数⼯艺性空调根据⼯艺要求,并考虑必要的卫⽣条件来确定。
具体情况可以参考《空⽓调节设计⼿册》电⼦部第⼗设计研究院编。
室外空⽓计算参数空调⼯程设计与运⾏中所⽤的⼀些室外⽓象参数⼈们习惯称之为室外空⽓计算参数。
室外⽓象参数就某⼀地区⽽已,有随季节变化、昼夜变化或者时刻在不断变化着,如全国各地⼤多数在7~8⽉份⽓温最⾼,⽽1⽉份⽓温最低;⼀天当中,⼀般在凌晨3~4点⽓温最低,⽽在下午14~15点⽓温最⾼。
室外空⽓计算参数的取值,直接影响室内空⽓状态和设备投资。
如果按当地冬、夏最不利情况考虑,那么这种极端最低、最⾼温、湿度要若⼲年才出现⼀次⽽且持续时间较短,这将使设备容量庞⼤⽽造成投资浪费。
因此,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室外计算参数是按全年少数时候不保证内温、湿度标准⽽制定的。
当室内温、湿度必须全年保证时,应另⾏确定空⽓调节室外计算参数。
1、夏季室外空⽓计算参数(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球温度采⽤历年不保证50h的⼲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采⽤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2)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夏季在计算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时,采⽤的是不稳定传热过程,因此必须知道设计⽇的室外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
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平均温度采⽤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平均温度。
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湿度的确定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采⽤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平均温度;当冬季不使⽤空调设备送热风,⽽使⽤采暖设备时,计算围护结构的传热应采⽤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由于冬季室外空⽓含湿量远⼩于夏季,⽽且变化也很⼩,因此不给出湿球温度,只给出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规定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采⽤历年最冷⽉平均相对湿度。
空调房间负荷计算。
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汇总
![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e6dab3214791711cc7917a6.png)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中的规定确定。
1、空调房间冷负荷的计算方法:(1)通过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n wlq wq t t KF CL -=()n wlm wm t t KF CL -=()n wlc wc t t KF CL -=(2)透过外窗日射得所热形成的冷负荷:c jma clc c F D C C CL x z =s n w z C C C C =(3)人体、照明、设备等散热所形成的冷负荷:rt cl rt rt Q C CL φ=zm zm cl zm zm Q C C CL =sb sb cl sb sb Q C C CL =(4)空调区和邻室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其通过隔墙、楼板等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n ls t t KF CL -=, ls wp ls t t t ∆+=2、空调区及空调系统冷负荷的确定方法:(1)空调区的夏季冷负荷,应按空调区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2)空调系统冷负荷,应按下列规定确定:①末端设备设有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时,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按所服务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如采用变风量集中式空调系统时,由于系统本身具有适应各个空调区冷负荷变化的调节能力,此时即应采用各空调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
②末端设备无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时,空调系统的夏季冷负荷按所服务各空调区冷负荷的累计值确定。
如定风量式空调系统或无室温控制装置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由于系统本身不能适应各空调区冷负荷的变化,为了保证最不利情况下达到空调区的温湿度要求,即应采用各空调区夏季冷负荷的累计值。
③应计入新风冷负荷、再热负荷以及各项有关的附加冷负荷。
空调系统的夏季附加冷负荷,主要包括:空气通过风机、风管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以及冷水通过水泵、管道、水箱温升引起的附加冷负荷。
④应考虑所服务各空调区的同时使用系数。
空调实用负荷计算方法(重要)
![空调实用负荷计算方法(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098ea63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b.png)
室外设计参数
获取准确的室外气象参数,如室外温度、湿 度、太阳辐射等,作为负荷计算的依据。源自计算方法的选取要点一
稳态计算方法
适用于对空调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和估算,简单易行,但精 度较低。
要点二
动态计算方法
考虑了时间变化因素,能够更精确地计算空调负荷,但计 算复杂度较高。
考虑建筑物的特点
建筑类型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办 公楼、商场等)具有不同的负荷
通过调整,可以优化空调系统的运行 状态,提高使用效果和节能效果,同 时也可以延长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
在调整过程中,需要考虑室内外温湿 度、空气质量、风量等因素对负荷的 影响,以及人员活动、设备运行等因 素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05
空调负荷计算的注意事项
设计参数的选择
室内设计参数
选择合适的室内设计参数,如温度、湿度、 气流速度等,以满足使用要求和舒适度。
空调实用负荷计算方法(重要)
• 引言 • 空调负荷计算的基本概念 • 空调负荷的详细计算 • 空调负荷的校核与调整 • 空调负荷计算的注意事项 • 空调实用负荷计算案例分析
01
引言
空调负荷计算的目的
确定空调系统的容量
通过计算空调负荷,可以确定空调系统的容量,包括制冷机、冷 却塔、水泵、风机等设备的容量。
更为精确。
03
空调负荷的详细计算
室内设计参数的选择
室内温度
根据使用场合和人体舒适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室内温度。
相对湿度
根据室内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相对湿度。
气流组织
确定合理的送风和回风方式,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和舒适度。
人员负荷的计算
人体散热量
根据室内人数和人体代谢率计算散热 量。
空调负荷计算(教育知识)
![空调负荷计算(教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9fb8e3580eb6294dc886cd5.png)
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1)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
下式计算:
Qc( ) AK(tc( ) tn)
式中
Qc(τ)—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A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
K —屋面和外墙的传热系数,W/(m2·℃);根据屋面和外墙的不
同构造和厚度,可查表;
tn —室内设计温度, ℃; tc(τ)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根据外墙和屋
面的不同类型可在表中查出。
t (t t )k k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为: c( )
c( )
d a
相应的冷负荷计算值为:
Qc( ) AK(tc( ) tn)
教书育人
16
﹡新风量确定的一般原则:
①满足卫生要求 为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必须向空调 房间送入足够的新风。一般是以稀释室内产生的CO2,使室内CO2 浓度不超过1×106为基准。确定常态下的每人新风量为30m3/h。
教书育人
10
②补充局部排风量 当空调房间内有局部排风装置时,为了 不使房间产生负压,在系统中必须有相应的新风量来补充排风 量。
(2)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内围护结构是指内隔墙及内楼板,它们的冷负荷也是通过温差传热(即与邻室的 温差)而产生的,这部分可视为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其计算式为:
Qc.i A K (t i i w. p tf tn)
式中 Ki —内墙或内楼板传热系数,W/(m2 ·℃); Ai —内墙或内楼板面积,m2;
tw ·p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 Δtf —附加温升,取邻室平均温度与室外平均温度的差值, ℃;查下表。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0231a36b8f67c1cfbd6b8a3.png)
空调负荷计算第二章负荷计算一、计算的原理与方法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空气计算参数是指现行的《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21)(简称《规范》)中所规定的的用于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计算的室外气象参数。
2.1.1.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规范》规定,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夏季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2.1.1.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τ),按下式确定:tτ?to,m?β△td (2-1)式中to,m――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规范》规定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下表2-1确定;时刻 1 2 -0.38 3 -0.42 15 0.51 4 -0.45 5 -0.47 6 -0.41 7 -0.28 8 -0.12 9 -0.03 10 0.16 22 -0.17 11 0.29 23 -0.23 12 0.4 24 -0.26 β -0.35 时刻 13 14 0.52 16 0.43 17 0.39 18 0.28 190.14 20 0 21 -0.1 β 0.48 Δtd――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较差,℃,按下式计算:to,s-to,m (2-2)0.52式中to,s――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1.1.3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相对湿度《规范》规定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作为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主要取决于: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根据《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室内计算参数如下:夏季:温度应采用22~28℃ 相对湿度应采用40%~65% 风速不应大于0.3m/s 冬季:温度应采用18~24℃ 相对湿度应采用30%~60% 风速不应大于0.2m/s2.2 夏季建筑围护结构的冷负荷采用非稳态使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法△td?的基础上,是便于手算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
(完整版)空调负荷计算公式
![(完整版)空调负荷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54cd52484254b35effd3432.png)
1、冷负荷计算(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CLQτ=KF⊿tτ-ε W式中 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F——墙体的面积,m2;β—-衰减系数;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
(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
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
5 W/m2•K。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τ=KF⊿tτ W式中 K——窗户传热系数,W/m2•K;F-—窗户的面积,m2;⊿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
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式中 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xd-—地点修正系数;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
如正压风量较小,则应计算一部分渗入空气带来的热、湿量或提高正压风量的数值.(a)外门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计算方法同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b)外门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计算方法同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但一层大门一般有遮阳。
空调负荷计算
![空调负荷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b7e61b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8.png)
0.48 0.52 0.51 0.43 0.39 0.28 0.14 0 -0.1 -0.17 -0.23 -0.26
6
空调负荷计算
1、设计计算参数
两种措施计算成果比较:
空调负荷计算 室外逐时干球温度(°C)
余弦法
日较差法
35
33
31
29
27
25
23
2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时间
空调负荷计算
22
1、设计计算参数
在一样旳热环境条件下,人与人旳热 感觉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应该采用 平均热感觉指标旳概念。
23
空调负荷计算
1、设计计算参数
❖ 在一样热环境条件下,人与人之间旳热感觉会 存在差别,而人与人对热环境旳反应旳差别除 了热感觉旳不同之外,还体现在对环境满意是 否旳差别。所以,Fanger又提出预测不满意百 分数来表达人群对热环境不满意旳情况,常简 写为PPD(Predicted Percent Dissatisfied)。
从图中能够看到,重型构造旳蓄热能力比轻型构造旳蓄热 能力大得多,其冷负荷旳峰值比较小,延迟时间也比较长。
图 不同质量围护构造旳蓄热能力对冷负荷旳影响 33
空调负荷计算
2、空调负荷计算
(4)空调冷负荷计算措施
冷负荷系数法友好波反应法
冷负荷系数基本原理:建立在传递函数法旳 基础上,只与系统本身特征有关,而与输出 量、输入量无关 。
PPD(Predicted Percent
Dissatisfied) :对热环境不满意旳百分数
21
空调负荷计算
1、设计计算参数
空调设计负荷计算
![空调设计负荷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ba85b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b.png)
夏季冷负荷计算围护结构冷负荷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计算:Q=KA(t-1)(1)c(t)c(t)R式中Q t——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K——该面围护物的传热系数,W/(而・℃),可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由《暖通空调》附录2-2和附录2-3中查取;A——外墙和屋面的计算面积,近;t——室内设计温度,℃;Rt——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c(t)类型分别在《暖通空调》附录2-4和附录2-5中查取。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冷负荷Q=K x A x(t-1)(2)t wwc(t)R式中K——外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m2・℃),可由《暖通空调》附录w2-7和2-8查得;A——外玻璃窗的计算面积,m2;wt——外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可由《暖通空调》附录2-10查得。
c(t)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Q=C x A x C x C x D x C(3)c(t)awsij max LG式中A——窗口面积,m2;wC——窗玻璃的遮阳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3查得;sC——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由附录2-14查得;iC——有效面积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5查得;aC——窗玻璃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16至附录2-19查得。
LG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qn①C(4)c(t)SLQ式中Q——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c(t)中一一群集系数,见《暖通空调》表2—12;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的总人数;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见《暖通空调》表2S —13;C——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暖通空调》附录2—23查得。
LQ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Q=1000x n x n x N x C(5)t12LQ式中Q^——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n——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取1n=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n=1.0;11n——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罩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可利用自2然通风散热于顶棚内时,取为0.5〜0.6,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者取为0.6〜0.8;C——照明散热的冷负荷系数,见《暖通空调》附录2—22查得。
空调负荷计算依据
![空调负荷计算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8472cc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4a.png)
空调负荷计算依据1浩辰暖通软件负荷计算依据1.1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1.1.1热负荷a)基本耗热量:wn j t t F K Q (5.1-1)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F——外围护结构面积,m2n t ——室内设计温度,℃w t ——室外设计温度,℃——温差修正系数b)附加耗热量:janfglangf ch j Q Q 1111(5.1-3)1Q ——附加耗热量,Wch——朝向修正系数f——风力修正系数lang——两面外墙修正fg——房高附加,)4(02.0h fg,最大值不超过15%jan——间歇附加1.1.2冷负荷a)冷负荷nt tF K Q (20.3-1)Q ——计算时刻冷负荷,W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F ——外围护结构面积,m2T ——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t——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n t ——室内设计温度,℃1.2外窗1.2.1热负荷a)基本耗热量wn jt t FK Q (5.1-1)j Q ——基本耗热量,WK ——外窗传热系数,W/(m 2·℃)F ——外窗面积,m2n t ——室内设计温度,℃w t ——室外设计温度,℃——温差修正系数b)附加耗热量gcjanfgmlang f ch jQ Q 11111(5.1-3)1Q ——附加耗热量,Wch ——朝向修正系数f——风力修正系数lang——两面外墙修正m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当窗墙面积比大于1:1时,取m=10%gc ——高层建筑外出窗的风力修正fg——房高附加,)4(02.0h fg,最大值不超过15%jan——间歇附加c)冷风渗透耗热量wnwpt t VC Q 278.02(5.1-4)2Q ——冷风渗透耗热量,Wp C ——空气的定压比热容,1.0056kJ/(kg ·℃)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V ——渗透冷空气量,m 3/h1.2.2冷负荷a)温差传热冷负荷nt t F K Q (20.4-1)Q ——计算时刻冷负荷,WK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W/(m 2·℃)——窗框修正系数t ——计算时刻冷负荷温度,℃——地点修正系数b)辐射形成的冷负荷i.外窗无任何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wd g J X X F Q(20.5-1)ii.外窗只有内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nz d g J X X X F Q(20.5-2)iii.外窗只有外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dg ww X X JF F J F Q011(20.5-3)iv.外窗既有内遮阳设施又有外遮阳设施的冷负荷zd gnnX X X JF FJ F Q011(20.5-4)Q ——计算时刻辐射冷负荷,Wg X ——窗的构造修正系数d X ——地点修正系数w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2z X ——内遮阳系数n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窗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21F ——窗口受到太阳照射时的直射面积,m20w J——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窗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2n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窗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21.3外门1.3.1热负荷a)基本耗热量wn j t t F K Q (5.1-1)j Q ——基本耗热量,WK ——外门传热系数,W/(m 2·℃)F ——外门面积,m2n t ——室内设计温度,℃w t ——室外设计温度,℃——温差修正系数b)附加耗热量janfglangf ch j Q Q 1111(5.1-3)1Q ——附加耗热量,Wch ——朝向修正系数f——风力修正系数lang——两面外墙修正fg——房高附加jan——间歇附加c)冷风渗透耗热量wnwpt t VC Q 278.02(5.1-4)2Q ——冷风渗透耗热量,Wp C ——空气的定压比热容,1.0056kJ/(kg ·℃)w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V ——渗透冷空气量,m 3/hd)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冲入冷风量”时基本耗热量附加”时参考表对应值,“外门33Q Q Q j(表 5.1-14)o R p ot t c M Q 1000'3 (参考新风热负荷计算公式)1.3.2冷负荷a)玻璃外门温差传热冷负荷nt tF K Q (20.4-1)Q ——计算时刻冷负荷,WK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W/(m 2·℃)——窗框修正系数t ——计算时刻冷负荷温度,℃——地点修正系数b)玻璃外门辐射形成的冷负荷i.外门无任何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wd g J X X F Q(20.5-1)ii.外门只有内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nz d g J X X X F Q(20.5-2)iii.外门只有外遮阳设施的辐射冷负荷dg wwX X JF FJ F Q011(20.5-3)iv.外门既有内遮阳设施又有外遮阳设施的冷负荷zd gnnX X X JF FJ F Q011(20.5-4)Q ——计算时刻辐射冷负荷,Wg X ——门的构造修正系数d X ——地点修正系数wJ ——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2z X ——内遮阳系数n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门玻璃太阳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21F ——门受到太阳照射时的直射面积,m20w J ——计算时刻下,透过无遮阳设施门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20nJ——计算时刻下,透过有内遮阳设施门玻璃太阳散射辐射的冷负荷强度,W/m2c)非玻璃外门冷负荷nt t F K Q (20.3-1)Q ——计算时刻冷负荷,Wt——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1.4内墙、内窗、内门或中间楼板1.4.1热负荷a)温差计算法tF K Qb)温差修正法wn t t F K Q (5.1-1)K ——内围护的传热系数,W/m 2·℃F ——内围护面积,m2t ——邻室温差,℃n t ——室内设计温度,℃w t ——室外设计温度,℃——温差修正系数c)热负荷输出值分两种情况:i.“邻间不等温”时,Qii.“户间传热”时,温差传热概率Q 1.4.2冷负荷a)邻室通风良好时内窗冷负荷nt tF K Q (20.4-1)Q ——计算时刻冷负荷,W——窗框修正系数K ——窗玻璃的传热系数,W/m 2·℃F——面积,m2n t ——室内设计温度,℃t ——计算时刻冷负荷温度,℃——地点修正系数b)邻室通风良好时内墙、内门或中间楼板冷负荷nwp t t F K Q (20.6-1)Q ——计算时刻冷负荷,Wwp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c)邻室有发热量时冷负荷nls wp t t t FK Q (20.6-2)wp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ls t ——邻室温升,℃1.5地面1.5.1热负荷a)地带法4321Q Q Q Q Q第一地带热负荷w n t t F K Q 111第二地带热负荷w n t t F K Q 222第三地带热负荷w n t t F K Q 333第四地带热负荷wnt t F K Q 4444321Q Q Q Q 、、、——分别是第一、二、三、四地带的热负荷,W4321K K K K 、、、——分别是第一、二、三、四地带的传热系数,W/m 2·℃4321F F F F 、、、——分别是第一、二、三、四地带的面积,m2b)平均传热系数法wn pj t t F K Q (5.1-2)pj K ——地面平均传热系数,W/m 2·℃1.6人体1.6.1冷负荷冷负荷=(显热冷负荷+潜热冷负荷)×人员在室率a)显热冷负荷TXq n Q1(20.7-1)Q ——计算时刻显热冷负荷,W——群集系数n ——计算时刻空调区内的总人数1q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计算时刻,hT ——人员进入空调区的时间,hTX——T 时刻人体显热散热的冷负荷系数b)潜热冷负荷2q nQ (20.12-2)Q ——潜热冷负荷,W n ——计算时刻空调区内的总人数2q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W1.6.2湿负荷湿负荷=人体散湿量×人员在室率a)人体散湿量gn D 001.0(20.12-1)D ——人体散湿量,kg/hg ——一名成年男子小时散湿量,g/h1.7新风1.7.1热负荷oRp o o h t t c M Q 1000.《暖通空调》(2-26)o h Q .——空调新风热负荷,Wo M ——新风量,kg/s p c ——空气的定压比热,取1.005kJ/kg ·℃R t ——冬季空调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o t ——冬季空调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1.7.2冷负荷冷负荷=新风逐时使用率oc Q .Roooc h h M Q 1000.《暖通空调》(2-25)o c Q .——空调新风冷负荷,Wo M ——新风量,kg/so h ——夏季空调室外空气的焓值,kJ/kg R h ——夏季空调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1.7.3湿负荷湿负荷=新风逐时使用率shW n wshd d GW 001.0《全国……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3.2.15-3)sh W ——新风湿负荷,kg/hG ——新风量,kg/hw d ——室外空气含湿量,g/kg n d ——室内空气含湿量,g/kg1.8照明1.8.1冷负荷冷负荷=各种类型照明灯具冷负荷之和×照明使用率a)白炽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TXN n Q1(20.8-1)b)镇流器在空调区之外的荧光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TXN n Q1(20.8-1)c)镇流器在空调区之内的荧光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TXN n Q12.1(20.8-2)d)安装在空调房间吊顶玻璃罩之内的荧光灯散热形成的冷负荷TXN n n Q1(20.8-3)Q ——灯具形成的冷负荷,W1n ——同时使用系数N ——灯具的安装功率,W——计算时刻,hT ——开灯时刻,hTX——T 时刻灯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0n ——考虑玻璃反射及罩内通风情况的系数1.9设备1.9.1冷负荷冷负荷=设备显热形成冷负荷×设备使用率a)电热设备的散热量Nn n n n q s 4321(20.9-1)s q ——电热设备散热量,W1n ——同时使用系数2n ——安装系数3n ——负荷系数4n ——通风保温系数N ——电热设备总安装功率,Wb)电动机和工艺设备均在空调区内的散热量Nn n n q s321(20.9-2)N ——电动设备总安装功率,W——电动机效率c)只有电动机在空调区内的散热量1321N n n n q s(20.9-3)d)只有工艺设备在空调区内的散热量Nn n n q s321(20.9-4)e)办公设备类型数量可以确定时的散热量Pi ia i sq s q 1.(20.9-5)P ——设备的种类数i s ——第i 类设备的台数i a q .——第i 类设备的单台散热量,Wf)设备显热形成的冷负荷TsXq Q(20.9-7)s q ——所有设备的显热散热量之和,WTX——T 时刻设备、器具散热的冷负荷系数1.10渗透空气1.10.1冷负荷a)渗透空气形成的全热冷负荷nw qh h GQ 28.0(20.12-4)q Q ——全热冷负荷,WG ——单位时间渗入室内的空气总量,kg/hw h ——室外空气焓值,kJ/kgn h ——室内空气焓值,kJ/kg1.10.2湿负荷a)渗透空气形成的湿负荷nw d d G D 001.0(20.12-3)D ——渗透空气形成的湿负荷,kg/hG ——单位时间渗入室内的空气总量,kg/hw d ——室外空气含湿量,g/kg n d ——室内空气含湿量,g/kg1.11食物1.11.1冷负荷冷负荷=逐时就餐率QQ a)显热冷负荷nQ9(20.11)b)潜热冷负荷DQ700(20.12-6)1.11.2湿负荷湿负荷=逐时就餐率DnD 012.0(20.12-5)n ——计算时刻就餐总人数——群集系数n ——计算时刻的就餐总人数1.12水面蒸发1.12.1冷负荷冷负荷=水面蒸发发生率Q a)水面蒸发形成的潜热冷负荷Dr Q 28.0(20.12-8)1.12.2湿负荷湿负荷=水面蒸发发生率D a)水面蒸发散湿量gF D (20.12-7)F ——计算时刻的蒸发表面积,m2g ——水面的单位蒸发量,kg/(m 2·h )r ——冷凝热,kJ/kg1.13水流1.13.1湿负荷湿负荷水流发生率G a)水分蒸发量211t t cG G《全国……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3.2.22)1G ——流动的水量,kg/h c ——水的比热, 4.1868kJ/kg ·K 1t ——水的初温,℃2t ——水的终温,℃——水的汽化潜热,平均取2450kJ/kg1.14化学1.14.1冷负荷冷负荷=化学反应发生率Q a)化学反应全热散热量6.321qG n n Q《全国……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3.2.23-1)Q ——化学反应的全热散热量,W1n ——考虑不完全燃烧的系数,可取0.952n ——负荷系数,实际燃料消耗量与最大燃料消耗量之比G——每小时燃料最大消耗量,m 3/hq ——燃料的热值,kJ/m31.14.2湿负荷湿负荷=化学反应发生率W a)散湿量wG n n W21《全国……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3.2.23-1)W ——化学反应的散湿量,kg/h w ——燃料的单位散湿量,kg/m31.15房间冷风渗透耗热量1.15.1缝隙长度法计算a)详见外窗、外门1.15.2换气次数法a)房间冷风渗透耗热量wn t t N L c Q 278.0《简明供热设计手册》(2-21)c ——空气比热,1kj/kg ·℃L ——房间容积,m3N ——换气次数,次/h——室外空气密度,kg/m3n t ——室内空气温度,℃w t ——室外空气温度,℃1.15.3百分率法a)房间冷风渗透耗热量fQ n Q《简明供热设计手册》(2-3.3)n ——百分率,%f Q ——外围护结构总热负荷,W注:未标注文献名称的公式均选自《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1.16参考文献[1]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陆亚俊主编.暖通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2[4]李岱森主编.简明供热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2。
空调计算常用公式
![空调计算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050dd3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f.png)
空调计算常用公式空调计算主要涉及到制冷量、常用公式有:1.制冷负荷计算公式:制冷负荷是指空调系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需要移除的热量,计算公式如下:Qc=Qst+Qve+Qvs+Qb其中,Qc为空调制冷负荷,Qst为传热负荷,Qve为人体代谢热负荷,Qvs为外表面传热负荷,Qb为热桥传热负荷。
2.传热量计算公式:传热量是指空调系统在制冷工作状态下从室内吸热区域吸收热量,然后经过冷凝器排出的热量,计算公式如下:Qst=ms×Cst其中,Qst为传热量,ms为空气的质量流量,Cst为空气的定压热容。
3.人体代谢热计算公式:人体代谢热是指人体在安静状态下所产生的热量,一般使用哈里斯-本尼迪克特公式进行计算:Qve=BMR×A其中,Qve为人体代谢热,BMR为静态代谢率,A为人员数。
4.外表面传热计算公式:外表面传热是指空调系统在制冷工作下外部表面与环境界面之间的传热,计算公式如下:Qvs=As×αs×ΔTs其中,Qvs为外表面传热,As为外表面积,αs为外表面热传递系数,ΔTs为表面温度差。
5.热桥传热计算公式:热桥传热是指建筑结构中存在的热桥对空调制冷负荷的影响,计算公式如下:Qb=Ub×Ab其中,Qb为热桥传热,Ub为热桥传热系数,Ab为热桥面积。
6.制冷量计算公式:制冷量是指空调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制冷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Qr=ρ×V×Cp×ΔT其中,Qr为制冷量,ρ为空气的密度,V为室内空气的体积,Cp为空气的定压热容,ΔT为温度差。
7.冷凝器出口温度计算公式:冷凝器出口温度是指冷凝器出口空气的温度,计算公式如下:Tr=Ts+Qr/Cr其中,Tr为冷凝器出口温度,Ts为室内空气温度,Qr为制冷量,Cr为冷凝能量传导。
8.冷凝器制冷能力计算公式:冷凝器制冷能力是指冷凝器在单位时间内从压缩机中获得的能量,计算公式如下:Qco=Cr×Tr其中,Qco为冷凝器制冷能力,Cr为冷凝能量传导,Tr为冷凝器出口温度。
空调总负荷计算公式
![空调总负荷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194c6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0.png)
空调总负荷计算公式
空调总负荷计算公式如下:
1. 制冷负荷=房间面积×空调匹数-开启时间。
2. 制热负荷=房间面积×空调匹数-开启时间。
3. 电负荷=房间面积×空调匹数。
4.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差=制冷量(冷负荷-制热量)/供冷量。
5.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差=房间面积×室温。
6.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差=制冷量(冷负荷-制热量)/电功率。
7. 制冷量=制冷设备容量×每小时使用冷却水的次数。
此外,围护结构冷负荷计算公式为:CL=KF(),其中K为传热系数,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F为传热面积,tn为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温度,为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如需获取更具体的空调负荷计算方式,可以查阅关于空调负荷计算的书籍、资料或咨询专业的空调工程师,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包括
(1)、由于室内外温差和太阳辐射作用,通过建筑物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
(2)、人体散热、散湿形成的冷负荷;
(3)、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4)、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5)渗透空气所形成的冷负荷空调房间的冷负荷是确定空调送风系统风量和空调设备的依据。
2、冷负荷计算
(1)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a、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Qw=AK(tc-tn)
Qw-----------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A-------------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K-------------屋面和外墙的传热系数,W/(㎡.℃);
tn-------------室内设计温度,℃;
tc-------------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b、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内围护结构是指内隔墙及内楼板,它们的冷负荷也是通过温差传热(即与邻室的温差)而产生的,这部分可视为稳定传热,不随时间而变化,其计算公式:Qn=AnKn(tw+△t-tn)
Kn-----------内墙或内楼板传热系数,W/(㎡.℃);
An-----------内墙或内楼板面积,㎡;
tw------------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t----------附加温升,取邻室平均温度与室外平均温度的差值,℃;
c、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按下式计
Qw=AwKw(tc-tn)
Qw-----------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Aw-----------窗口面积,㎡;
Kw-----------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K);
tc-------------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
d、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Qw=CaAwCsCiDj.maxCLQ
Qw-----------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W;
Aw-----------窗口面积,㎡;
Ca------------有效面积系数;
Cs------------窗玻璃的遮阳系数;
Ci------------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Dj.max--------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W/㎡;
CLQ----------窗玻璃冷负荷系数,无因次.
e、室内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Qw=QsCLQ
Qw-----------设备和用具显热形成的冷负荷,W;
Qs------------设备和用具实际显热散热量,W;
CLQ----------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如果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转,则CLQ=1.0
f、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Qw=qsnΦCLQ
Qw-----------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s------------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的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W;
n-------------室内全部人数;
Φ-------某些空调建筑物内的群集系数;
CLQ----------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应注意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如电影院、剧院、会堂等),由于人体对围护结构和室内物品的辐射换热量相应减少,可取CLQ=1.0
g、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Qc=q1nΦ
Qc-----------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1-----------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的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W;
h、新风量负荷的计算空调新风负荷按下式计算:
QW=GW(iw-in)
式中QW:新风负荷,KW
GW:新风量Kg/s iw:室外空气焓值,KJ in:室内空气焓值,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