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期该做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业初期该做什么

1.重视并评估自己的财务能力

企业是由人才、产品、资金所组成,自有资金不足,往往会导致创业者利息负担过重,无法成足事业。因此,创业青年要有“多少实力做多少事”的观念,不要过度举债经营;企业应“做大”而非“大做”,“做大”是有利润后再逐渐扩大,“大做”则是勉力举债而为,只有空壳没有实际,遇到风险必然失败。

2.慎选行业

创业要选择自己熟悉又专精的事业,初期可以小本经营或找股东合作,按照创业计划逐步拓展。

3.要有长期规划

企业的发展,”稳桨永远比”成长“重要,因此要有跑马拉松的耐力及准备,按部就班,不可存有抢短线的的投机做法。

4.先求生存

企业应先求生存再求发展,扎好根基,勿好高骛远、贪图业绩、罔顾风险,必须重视经营体制,步步为营,再求创造利润,进而扩大经营。

5.精兵出击

公司初期规模必须精简、有效率、重实质,不要一味追求表面的浮华,以免徒增费用。

6.要有意志力

有年度计划,有目标,有理想,就必须要有坚强的耐心与意志力来贯彻,愈挫折愈勇,不达目标决不终止。

7.策略联盟

创业要讲求战略,小企业更需要与同业联盟,也就是在自有产品之外,附带推销其他相关产品。用“策略联盟”的方式结合相关产业,不仅能提高产品的吸引力、满足顾客的需求,也能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与收益。

8.有前瞻性规划

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与经营策略均需详加规划,结合智慧与力量,扎好企业根基。

怎样拟定创业计划书

1、为何要拟定创业计划书?

当你选定了创业目标与确定创业的动机之后,而在资金、人脉、市场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已准备妥当或已经累积了相当实力,这时候,就必须提出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是整个创业过程的灵魂,在这份白纸黑字的计划书中,主要详细记载了一切创业的内容,包括创业的种类、资金规划、阶段目标、财务预估、行销策略、可能风险评估、内部管理规划等,在创业的过程中,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某些时候,创业计划书除了能让创业者清楚自己的创业内容,坚定创业的目标外,还可以兼具说服他人的功用,例如,创业者可以藉着创业计划书去说服他人合资、入股,甚至可以募得一笔创业基金。2、创业计划书的内容

创业种类:包括创办事业的名称、组织型态、创业项目或主要产品名称等,这是创业最基本的内容。

资金规划:资金即指创业的基金来源,应包括个人与他人出资金额比例、银行贷款等,这会影响整个事业的股份与红利分配多寡。另外,整个创业计划的资金总额的分配比例,也应该清清楚楚的记载,如果你是希望以创业计划书来申请贷款,应同时说明贷款的具体用途。

阶段目标:阶段目标是指创业后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主要是让创业者明白自己事业发展的可能性与各个阶段的目标。

财务预估:详述预估的收入与预估的支出,甚至应该列述事业成立后前三年或前五年内,每一年预估的营业收入与支出费用的明细表,这些预估数字的主要目的,是让创业者确实计算利润,并明了何时能达到收支平衡。

行销策略:行销策略包括,了解服务市场或产品市场在哪里?销售方式及竞争条件在哪里?主要目的是找出目标市场的定位。

可能风险评估:这一项目指的是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可能遭受的挫折,例如:景气变动、竞争对手太强、客源流失等等,这些风险对创业者而言,甚至会导致创业失败,因此,可能风险评估是创业计划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

其他:包括创业的动机、股东名册、预定员工人数、企业组织、管理制度以及未来展望等等。

创业计划书就有如一部功能超强的电脑,它可以帮助创业者记录许多创业的内容、创业的构想,能帮创业者规划成功的蓝图,而整个营运计划如果详实清楚,对创业者或参与创业的伙伴而言,也许能更达成共识、集中力量,这无异是帮助了创业者向成功迈进。

先做人后做生意

十年前,美菱公司制定了一个“经营八不准”,倡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自我禁绝一切无德经营和不正当竞争。现在看来,在美菱的功劳簿上,应当给这“经营八不准”重重地记上一笔,因为实践证明,它不仅使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信誉和口碑,而且堵恶疏良,引导员工把功夫用在加强管理、创新技术、提高质量、改善服务上,便企业和产品受益无穷。美菱的经验昭示了一个道理,这就是:“先做人后做生意”。做人与做生意并不是一对矛盾,也不可能分出先后。我们说先做人后做生意,并不是要求先把人做好后再来做生意,而是强调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讲人格,讲道德,讲精神。买卖公平、文明竞争、守法经营、勤劳致富等等,这都是先做人后做生意的基本要求。在中国发育并不充分的商品经济史上,已经积累起不少良好的商业道德,晋商的“义”,徽商的“勤”就是其中的代表,当为我们后来生意人引为典范。先做人后做生意在企业管理上反映出“以为人本”的思想。企业是一群从事经济工作的人的集合体,企业经营好坏取决于人才的整合和管理、员工的精神状态和技术素质。只要把人的工作做好,其他事情就好办了,生意也就好做了。与先做人后做生意对立的,是先做生意后做人甚至只做生意不做人,其要害是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至于什么手段,相信读者见得多了,这里无需一一例举。但可以肯定的说,这种生意是做不长久的。

跟老子学经济学[何帆]

我刚读研究生的时候,导师曾给我开了一个必读书目。里面除了哈耶克、布坎南、诺斯、斯蒂格勒这些诺贝尔级经济学大师们的著作之外,还有一本书很特别,那就是老子的《道德经》。后来,我终于抽时间把这本我小时候就耳熟的书读了一遍。结果,我发现我见识过的那些现代经济学观点,有不少与《道德经》里的思想颇为契合。更让我欣慰的是,有些我从学习经济学以来就一直萦绕脑海的困惑,竟也在这古老哲

学的启示下恍然大悟。这使我想到了布坎南的一句话:“科学的经济学是作为社会哲学的一种副产品而问世的。”

让我先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这个话题说起。经济学里的这个主题和文学中的爱情主题一样,有着永恒的魅力。不难看出,老子哲学的基本格调是倾向于自由放任一派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为什么会这样?道使然。何谓道?虽然老子早已说过“道可道,非常道”,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谈谈我的理解。在我看来,所谓道者,指的是自发形成的社会秩序。这种自发形成的秩序也曾被亚当.斯密不无敬畏地称为“看不见的手”。市场上形成的经济秩序是这种自发秩序的典范和坚实基础:每一个进入市场的人都是持自利动机的,他们通过交易达成合作,从而在实现自利动机的同时也造福了他人。从整体社会来看,这种市场秩序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的分配机制,它能够最近似地反映出市场参与者的评价的最大化。因此之故,市场机制可能是人类所能够创造出来的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机制。

老子激烈地反对国家干预,他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这说的是,谁去干预,谁就会把事情做坏。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因为:政府只有首先充分了解每个公民的利益和偏好,并能据此求出社会总体利益,才能胸有成竹地去干预经济,但仅此项准备工作便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为甚至每个人自己也只能在进入选择过程时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政府是无法获取这些信息的。中国有句古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哉?”,说的是政府为什么不能干预的原因;西方有句谚语:“鸟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善举”,说的是政府强行干预的后果。

退一步讲,即使政府能够无所不知,能够充分体察民情,但在干预措施的执行过程中,也常常会偏离其初衷。因为政府官员有其自身的利益,这种利益和民众的利益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政府和公民之间在客观上是一种代理人和业主的关系,他们的信息分配本来就是不对称的。考虑到这一点,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

诚然,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承认市场机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市场缺陷并不就是政府干预的充分理由,市场做不好的事情并不意味着政府去做就一定做得好。许多人还幻想让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同时登场、双剑联袂,据说这样可以扬长避短。遗憾的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公式在这里却是不成立的,这就好比十字路口的交通岗上不能有两个警察同时指挥,否则司机和行人将会无所适从。从实践上看,政府干预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也常常是好心酿成了大错。这正如《道德经》里所说的,“天下多忌讳则民弥贫”、“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更精彩的是,老子沿着这条思路一直推出:“大道废、有仁义”。我想这是因为既然道德也是人们自发合作中的产物,那么如果再人为地灌输所谓的“仁义”,不是和人为干预市场经济秩序如出一辙吗?想想我们过去推行的那些“左”得出奇的所谓“共产主义道德”,比如“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又比如“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再看看今日道德滑坡的现状,不能不让我们去深思这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当我回过头来再读《道德经》时,真有点如梦初醒的味道。

如果仅仅是说到这儿,我觉得还有触及老子哲学的真义。在我看来,政府干预和自由放任之争无非就是“有为”和“无为”的分歧。老子的高明之处恰恰在于他已经超越了这种争吵。常人以为老子思想便是“无为而治”,其实这种概括并不准确。依我看,老子的核心思想应该是“为无为,则无不治”。照这样来看,老子就不是主张政府完全撒手不管,而是反对象“有为”论者主张的那种霸王硬上弓式的行为。老子主张的“为”是要遵循“无为”的原则去做,换言之,要对自然形成的社会秩序保持充分的敬畏。这无疑需要一种更高明的统治手段。

说到政府的作用问题,有关的文献可称得上浩如烟海。我在此只想强调与制度有关的两个方面,即政府在制度深化和制度创新方面的作用。先说制度深化。虽然制度往往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制度又必须依靠一种外在的、人为的力量加强其效力。康芒斯是制度学派的先驱之一,他把制度定义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这个定义虽有欠完备,却正中要害。这是因为,一种制度只有在全体当事人都能严格遵守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效力,但在自发的情况下,这个条件却是无法实现的。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制度不遵守。虽然一种制度能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们的合作,它从整体利益上是最优的,但个人出于个体利益的考虑并不一定遵守它。国为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每个人在消费它时都想做一个“免费搭车客”,比方说,都希望别人是雷锋,自己则不妨自私一些,都谴责别人的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