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合集下载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与处理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概述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发生在颅内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由于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瘤或高血压等原因导致颅内的血管破裂出血,将血液注入到大脑表面与蛛网膜之间的空隙中。

该病在临床上被广泛称为SAH(Subarachnoid Hemorrhage)。

其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对于这种情况,只有及早诊断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才能避免不可逆转的神经损害。

二、临床表现1.头痛:这是SAH最常见也是最突出的表现之一。

头痛通常突然发生,并以剧烈搏动性特征为主,有时被描述为“爆裂样”或“撕裂样”的感觉。

很多患者将其描述为“此生最严重”的头痛。

2.意识障碍:另一个明显且频繁出现的表现是意识状态的改变。

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轻度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

在早期发展中,一些患者可能无明显异常,但很快出现中度到重度的意识障碍。

3.颈项强直: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常伴随颈项强直的表现,这是由于脑膜受刺激引起的。

医生可以通过仰头检查、尝试抬高头部以及其他特殊体位测试来确定颈项强直是否存在。

4.恶心和呕吐:这是由于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所致,刺激催吐中枢所导致的。

多数情况下呕吐会先于头痛出现并持续。

5.神经系统异常:蛛网膜下腔出血也会引起其他神经系统的异常,如运动、感知和视觉障碍等。

三、处理方法1.紧急评估和观察:当怀疑患者可能发生SAH时,首先需要进行快速但全面的神经系统评估,包括GCS评分、瞳孔反应、肌力测试等。

同时还应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并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以便紧急处理。

2.纠正颅内压:因为SAH会导致颅内压增高,所以需要采取措施纠正此类问题。

例如,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氧气辅助呼吸,必要时进行人工通气;控制和维护血压在适当范围内;使用渗透性药物(如甘露醇)降低脑水肿。

3.寻找出血源并介入治疗:通过头颅CT或腰穿等检查,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并进一步确定出血的原因。

对于动静脉畸形或者动静脉瘤引起的SAH患者,可以考虑介入手术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教学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教学课件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确诊。
0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一般护理
01
02
03
休息与活动
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时 间,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 激动。病情稳定后,可逐 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 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根据康复进展情况,及时调整 康复计划,以达到最佳的康复
效果。
05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与 健康教育
预防措施
控制高血压
保持血压稳定,避免剧烈波动,遵循 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
健康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习 惯,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 食物。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保持适当 的运动量。
康复训练方法与技巧
认知训练
通过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和 思维训练等,改善患者的认知
功能。
肢体功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 针对性的肢体功能训练,包括 关节活动、肌力训练和步态训 练等。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 练,如穿衣、洗漱、进食、如 厕等,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其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 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 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病情观察与评估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等。注意观察患者 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 及意识状态的变化。
评估神经功能
实验室检查
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 血功能、肝功能等,以了解病情进展 和治疗效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查房
认知训练
通过记忆、注意、思维等方面的训练 ,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心理干预和家庭支持重要性
心理干预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 导和干预,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
VS
家庭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康复训练,提供情感支持和 生活照顾,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05
出院前健康教育与随访计 划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提醒
发病机制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由于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原因导 致血管破裂,使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刺激脑膜引起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 症状。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典型症状为突发剧 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意识障碍、癫痫 发作、偏瘫、视力视野障碍等表现。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保持情绪稳定,以降低再 次出血的风险。
合理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增 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 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
积极控制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 脂等指标。
药物使用指导及调整建议
1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 停药。
03
对于有后遗症的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 康复治疗和训练。
紧急情况自救互救技能培训
01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紧急症状和处理方法,如突然头痛、呕 吐、意识障碍等,应及时就医。
02
学习基本的自救技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防止跌倒等

了解互救技能,如心肺复苏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帮
03
助。
心率与心律监测
定时测量心率和心律, 注意有无心律失常。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及课件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及课件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教案及课件第一章: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1.1 定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血液流入脑的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1.2 病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和脑动脉畸形。

1.3 临床表现: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第二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2.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发病情况、既往病史及家族史。

2.2 体格检查:全面检查患者神经系统体征,如意识、视力、肢体活动等。

2.3 辅助检查:头颅CT、MRI、DSA等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和范围。

第三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3.1 一般治疗:保持患者安静,避免情绪波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3.2 药物治疗:抗纤溶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

3.3 外科治疗:对于颅内动脉瘤和脑动脉畸形等病因,可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第四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4.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等变化。

4.2 生活护理:保持患者生活环境安静、舒适,提供充足的休息。

4.3 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第五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5.1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可降低发病风险。

5.2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应戒烟限酒。

5.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瘤等病因及时治疗。

第六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6.1 脑积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液可阻塞脑脊液循环,导致脑积水。

6.2 脑血管痉挛: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壁损伤,易导致脑血管痉挛。

6.3 肺炎、尿路感染等:患者长期卧床,免疫力下降,易发生肺部、尿路等感染。

第七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康复治疗7.1 康复评估:对患者的运动、语言、认知等功能进行评估。

7.2 康复治疗: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计划,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讲课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讲课课件

C
意识障碍:可能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B
呕吐:伴随头痛,可出现喷射性呕吐
A
头痛:突发性、剧烈头痛,持续时间较长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 疗
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 避免剧烈 运动,保 持安静
药物治疗: 使用抗凝血 药物,如阿 司匹林、华
法林等
控制血压: 保持血压稳 定,避免剧
烈波动
预防感染: 保持个人卫 生,预防感
病因与病理
1
病因:先天性脑血 管畸形、动脉瘤、
血管炎等
2
病理:血管破裂,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 腔,导致颅内压升
高,脑组织受压
3
症状:剧烈头痛、 恶心呕吐、意识障
碍等
4
治疗: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康复治
疗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E
诊断方法:CT扫描、MRI扫描、腰椎穿刺等
D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染发生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 CT、MRI
等检查,监 测病情变化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清除血 肿,降低颅内压, 1
防止脑疝
术后护理:预防感 染,保持呼吸道通 4 畅,监测生命体征
手术方式:开颅
2
手术或微创手术
手术时机:根据 3 病情和患者身体
状况决定
康复治疗
卧床休息:保 持安静,避免 剧烈运动
药物治疗:使 用抗凝血药物, 如华法林等
康复训练:进 行肢体功能锻 炼,如步行、 平衡等
心理治疗:保 持乐观心态, 减轻心理压力
饮食调理:保 持营养均衡, 避免刺激性食 物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 防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 息规律,避免 熬夜和过度劳 累

蛛网膜下腔出血查房护理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查房护理课件

护理实践案例分享
成功护理案例一:稳定病情,促进康复
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患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情况危急。通过及时给药、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 吸道通畅等措施,成功稳定病情,促进康复。
成功护理案例二: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细致的观察和应对
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护理团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痰、调整抗生素等,有效控制病情,避 免并发症恶化。
感谢您的观看
观察患者情况
在查房过程中,观察患者 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 生命体征等指标,了解患 者的病情状况。
检查护理措施
检查患者的基础护理、疼 痛护理、康复训练等情况, 评估护理效果,提出改进 意见。
与患者沟通
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他 们的感受和需求,给予心 理支持和护理指导。
查房后的总结与反馈
STEP 02
处理颅内压增高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同时注意观察尿量及电解质变化。
患者及家属沟通与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解答疑问,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任 感和配合度。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 保护意识和能力。
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如如何协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如何观察病 情变化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血 压波动、心律失常等,确保患者
安全。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给患者翻 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
处理再出血
患者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 排便或剧烈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 因素,预防再出血的发生。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定期给患者按摩下肢,促进血液 循环。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学护理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教学护理课件

评估患者状况
01
02
03
04
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 和血压,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
状况。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判断是 否清醒、嗜睡、昏睡或昏迷。
肢体功能
检查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和感 觉,了解是否存在偏瘫或截瘫

语言能力
评估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判 断是否有失语或言语不清的情
况。
诊断护理问题
学生教学指导
介绍疾病背景知识
向学生介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等 基础知识。
演示急救护理技能
通过模拟演练或实际操作,指导学生掌握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 止血等。
讲解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引导学生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并解释药物使用、病情 监测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患者及家属教育
症状护理措施
头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头痛程度,遵医嘱给 予止痛药或镇静剂。保持病室安 静,减少刺激,协助患者采取舒
适的体位。
呕吐护理
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和量,保持呼吸 道通畅,协助患者漱口。避免进食 过多或过快,以减少呕吐的发生。
意识障碍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保持呼 吸道通畅,维持正常的体温、血压 和血糖。协助患者采取安全体位, 预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等是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症状,部分患 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等 症状。
诊断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确 诊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需结合患者 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进 行综合诊断。
PART 02
护理评估与诊断
REPORTING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占急性脑卒中的10%左右,多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意识障碍,重者危及生命。

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称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

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种情况。

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病变所致血液流入到蛛网膜下腔;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脑内血肿穿破脑组织,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烟雾病、动静脉瘘等。

一般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头痛被患者描述为“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头痛”。

脑膜刺激征:以颈部强直(脖子发硬,不能前倾、低头)最多见。

眼部症状:大约20%的患者出现玻璃体下片状出血,部分患者可出现眼球活动障碍。

精神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欣快、谵妄、幻觉,均为非特异性表现。

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首先选择头颅CT平扫,可见大脑外侧裂池、前纵裂池、鞍上池、脑桥小脑脚池、环池和后纵裂池高密度出血征象。

如果CT 扫描结果阴性,建议完善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均匀血性脑脊液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其次,应该完善相关检查查找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

常用的检查手段为:CT血管成像(CTA)和MR血管成像(MRA)。

医疗机构条件具备、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建议尽早完善全脑血管造影(DSA),以确定有无动脉瘤、出血原因、治疗方案、判断预后。

全脑血管造影仍是临床明确有无动脉瘤的诊断金标准,可明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是否合并脑血管痉挛等解剖学特点。

但全脑血管造影有一定的时限要求:一般在出血3天内或3周后进行该项检查。

治疗原则:防治再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预防并发症,针对出血原因手术治疗原发病。

防治再出血:绝对卧床休息-6周,控制收缩压在160mmHg以下,早期短程(<72小时)应用抗纤溶药物(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酚磺乙胺等)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是有益的。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1PPT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1PPT课件
家属支持
向患者家属说明家庭支持的重要性,鼓励他们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 和陪伴,共同面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社会支持
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资源,如康复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帮助他们 融入社会,减轻心理压力。
05
护理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循证护理实践
循证护理实践是一种基于证据的护理 方法,旨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 理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给予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 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情况,及 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记录病情变化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措施、不良反应等情况,为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疗依据。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再出血
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 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和止血药物,预 防再出血的发生。
处理并发症
对于出现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下 肢深静脉血栓等,应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如抗感染、溶栓等,以缓解症 状、控制病情。
04
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
患者及家属教育
疾病知识介绍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蛛网膜下 腔出血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 和预后,以增加他们对疾病的了
循证护理实践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批判 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最佳的 护理方案。
循证护理实践强调对现有最佳证据的 查找、评价和应用,以制定科学的护 理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 度。
循证护理实践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 但不限于急危重症、慢性病、老年护 理等领域,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 效的护理服务。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油 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 生素和矿物质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鱼 肉、鸡肉、豆腐等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水, 避免烟酒,以免影响康
避免脱水
复效果
健康教育
疾病预防
01
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 避免熬夜、 过度劳累等 不良生活习 惯
02
保持良好 的心态, 避免情绪 波动过大
05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 规律作息、适当运动等
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的意 识状态、生命 体征、瞳孔变 化
观察患者的头 痛、呕吐、颈 项强直等症状
观察患者的肢 体活动、语言 表达、认知功 能
观察患者的心 理状态,及时 进行心理疏导 和安慰
观察患者的并 发症,如脑疝、 癫痫等,并采 取相应措施
药物治疗
抗凝血药物: 如华法林、 阿司匹林等, 预防血栓形

降压药物: 如硝普钠、 乌拉地尔等,
控制血压
镇痛药物: 如吗啡、哌 替啶等,缓
解疼痛
抗癫痫药物: 如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等, 预防癫痫发

抗感染药物: 如头孢菌素、 青霉素等, 预防和控制
感染
生活护理
保持患者情绪稳 定,避免焦虑和 紧张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x
目录
01.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02. 护理要点 03. 康复指导 04. 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定义和病因
定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
01
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
蛛网膜下腔引起的疾病。
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包
02
括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件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 情愉悦。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遵循医生指 导进行治疗。
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及时就医
避免头部受到剧烈震动或情绪过度激动, 减少发病风险。
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 即就医检查。
康复训练
认知康复
通过认知训练、记忆训练等方法改善认知功 能。
语言康复
针对失语症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提高语 言表达能力。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 件
目录 CONTENT
•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方案与原则 • 预防与康复 • 病例分析
01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 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分类
根据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分为自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 出血主要由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引起;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则由脑实 质内出血、脑室出血等引起。
应对技巧
教授患者应对压力和困难的方法和技 巧,增强应对能力。
05
病例分析
病例一: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信息
患者男性,56岁,因突发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就诊。
诊断
CT扫描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脑积水。
治疗
行脑室穿刺引流术,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
预后
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后遗症。
病例二: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感染
起病急,有高热、头痛、 呕吐等症状,脑膜刺激征 阳性,但影像学检查无蛛 网膜下腔出血征象。
偏头痛
头痛呈周期性发作,无脑 膜刺激征,影像学检查无 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膜下腔出血征象。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毛薇一、概述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导致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约占急性脑卒中的 10% ,占出血性脑卒中的 20% 。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发病率1996 年 Linn 全球大样本、前瞻性人群调查结果显示, SAH 每年发病率为 10.5/10 万人,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 SAH 每年发病率为 6-35.3/10 万人。

地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印度、中东和中国发病率最低,为 1 ~ 2/10 万人,日本、苏格兰发病率最高,为 26.4 ~96.1/10 万人。

男女发病率为 1:1.3 ~ 1.6 。

50 ~ 69 年龄段患者约占总病例数的 2/3 。

三、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先天性动脉瘤先天性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总病例的 50% ~ 80% 。

先天性动脉瘤破裂发病年龄集中于 30 ~ 60 岁年龄段。

(二)脑血管畸形以动静脉畸形常见,发病多数见于青少年。

(三)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四)脑底异常血管网( Moyamoya 病),占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 20% 。

(五)原因不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六)其他:真菌性动脉瘤、颅内肿瘤、结缔组织病、垂体卒中、脑血管炎、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妊娠并发症、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可卡因、安非他明滥用及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如 ppt6 图表所示为 SAH 主要病因与发病年龄的关系: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高峰为 30 ~ 60 岁年龄阶段。

动静脉血管畸形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生于 10 岁~ 20 岁年龄阶段。

其他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的增长与年龄增长有关。

四、发病机制先天性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及血管发育缺陷有关。

动脉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直径大于 5-7 毫米动脉瘤出血风险较大。

脑血管畸形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机制为胚胎期发育异常形成畸形血管团,其血管壁极薄,情绪激动、用力过度可诱发破裂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件
2
手术时机: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3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
4康Βιβλιοθήκη 治疗康复计划: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01
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理疗等,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02
言语治疗:针对语言障碍患者,进行言语训练和沟通技巧训练
03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康复信心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件
目录
01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02
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
03
蛛网膜下腔出血预防
04
蛛网膜下腔出血案例分析
1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概念及分类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疾病。
分类:根据病因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类。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外伤引起,如头部撞击、车祸等。
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病因及病理
病因:动脉瘤破裂、血管畸形、血管炎等
01
病理: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压迫脑组织,导致脑水肿、脑疝等
02
临床表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
03
诊断:CT、MRI、DSA等影像学检查
04
3
蛛网膜下腔出血预防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剧烈运动,如潜水、蹦极等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蛛网膜下腔出血科普宣传PPT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科普宣传PPT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科普宣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2. 谁容易得蛛网膜下腔出血? 3. 何时就医? 4. 如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5. 如何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定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脊液在脑和蛛网 膜之间的腔隙内出血。
这种情况通常由脑动脉瘤破裂或外伤引起。
出现突发性剧烈头痛时应立即就医。
如果伴随意识模糊或其他神经症状,应特别警惕 。
何时就医?
急救措施
在等待救护车到达时,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 运动。
适当的体位可以减轻不适感。
何时就医?
பைடு நூலகம்
及时诊断
通过CT或MRI检查可以快速确认出血情况。
早期诊断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如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如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方法
常见于有高血压、动脉瘤病史或家族史的人 群。
中年人和老年人更容易受影响。
谁容易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性别差异
研究表明,女性的发生率略高于男性。
特别是在绝经期后的女性中更为常见。
谁容易得蛛网膜下腔出血? 生活方式影响
吸烟和酗酒会增加患病风险。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警示症状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机制
出血会导致脑组织受到压迫,影响脑部功能。
出血量的多少和出血的速度直接影响病情的严重 程度。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表现
患者通常会体验到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意 识模糊等症状。
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颈部僵硬和光敏感等症状。
谁容易得蛛网膜下腔出血?
谁容易得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风险人群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要点ppt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要点ppt课件

康复期护理
逐步恢复活动
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恢复患 者的活动能力,从床上活动开
始,逐渐过渡到下床活动。
饮食调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 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摄入 的均衡。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褥疮、肺部感染等并 发症的发生,定期翻身、拍背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功能锻炼计划,促进肢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 等,以促进肺部分泌物排出。
预防应激性溃疡
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如呕血、 黑便等,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定期为患者进行下肢按摩,鼓励患者进行适 当的床上活动。
预防电解质紊乱
定期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保持水、电解 质平衡。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护理要点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 护理要点概览 • 护理措施详解 • 护理实践案例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 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 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 综合征。
体功能的恢复。
心理护理
给予心理支持
关心、安慰患者,给予必要的心理支 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沟通与交流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了解 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及时解决患 者的疑虑和困惑。
引导积极心态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寻求专业帮助
如患者心理问题严重,可寻求专业心 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心理 辅导和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PPT课件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措施PPT课件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出院后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
避免过度劳累
出院后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 加重病情。
定期随访与复查
定期随访
出院后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 医院进行随访,以便及时了解病
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复查项目
随访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复查项目, 如CT、MRI等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等。
制定护理计划
护理目标
护理评价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护 理目标,如减轻疼痛、预防并发症、 促进康复等。
定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 护理计划,以确保护理效果的最佳化。
护理措施
根据护理目标,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 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护理、康复训练 等。
03 基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常见病因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血 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等。
症状与诊断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等。
诊断
通过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脑脊液检查可确诊。
疾病发展与预后
疾病发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液刺激脑膜和 脑血管可引起剧烈头痛等不适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脑积水、脑血管痉挛等 并发症。
体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舒适的体位,如平卧、侧卧或半卧位,以降低颅内 压和减少出血风险。
饮食护理
饮食选择
选择低脂、低盐、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进食方式
鼓励患者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适当的进食速度。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蛛网膜下腔出血概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毛薇
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导致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 ,占出血性脑卒中的20% 。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二、发病率
1996 年Linn 全球大样本、前瞻性人群调查结果显示,SAH 每年发病率为10.5/10 万人,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SAH 每年发病率为6-35.3/10 万人。

地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印度、中东和中国发病率最低,为1 ~2/10 万人,日本、苏格兰发病率最高,为26.4 ~96.1/10 万人。

男女发病率为1:1.3 ~1.6 。

50 ~69 年龄段患者约占总病例数的2/3 。

三、病因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先天性动脉瘤
先天性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总病例的50% ~80% 。

先天性动脉瘤破裂发病年龄集中于30 ~60 岁年龄段。

(二)脑血管畸形
以动静脉畸形常见,发病多数见于青少年。

(三)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
(四)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 病),占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20% 。

(五)原因不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六)其他:真菌性动脉瘤、颅内肿瘤、结缔组织病、垂体卒中、脑血管炎、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妊娠并发症、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可卡因、安非他明滥用及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如ppt6 图表所示为SAH 主要病因与发病年龄的关系: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高峰为30 ~60 岁年龄阶段。

动静脉血管畸形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生于10 岁~
20 岁年龄阶段。

其他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的增长与年龄增长有关。

四、发病机制
先天性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及血管发育缺陷有关。

动脉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直径大于5-7 毫米动脉瘤出血风险较大。

脑血管畸形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机制为胚胎期发育异常形成畸形血管团,其血管壁极薄,情绪激动、用力过度可诱发破裂出血。

动脉炎和颅内炎症可使血管壁发生炎性病变,肿瘤可直接侵蚀血管,均可造成血管破裂出血。

五、病理变化
(一)颅内压增高
1.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可导致颅内容量增加,导致颅压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脑疝。

2.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血液凝固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引起急性阻塞性脑积水,导致颅压升高。

3.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血细胞崩解释放大量炎性物质,引发化学性脑膜炎导致脑脊液分泌增加,诱使颅内压升高。

(二)神经内分泌紊乱
血液的破坏产物可刺激下丘脑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出现高血糖、低钠血症、高热及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等。

(三)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急性颅内压升高和血液可直接刺激刺激丘脑下部或脑干,引起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导致心律紊乱、心肌缺血及心脏的停搏等。

(四)交通性脑积水
血红蛋白和含铁血红素沉积于蛛网膜下腔可影响脑脊液再吸收,导致交通性脑积水和脑室扩X。

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可刺激血管和脑膜,导致血管痉挛,引发脑梗死或正常颅压性脑积水。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特点
1. 颅内动脉瘤多发于前循环,多数为单发。

10% ~20% 为多发性。

2. 脑底部积血多发于脑底部、桥小脑角池、环池、小脑延髓池、中池等。

3. 蛛网膜多数呈现无菌性炎症反应。

4. 脑实质出现白质缺血、广泛水肿。

5. 软脑膜和蛛网膜可见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

六、临床表现
(一)典型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疼、呕吐和脑膜刺激征。

脑膜刺激征包括颈抵抗、Kerning 征阳性和Brudzinski 征阳性。

腰穿可抽出血性脑脊液。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于剧烈活动、用力或情绪激动时。

少数患者可出现肢体瘫痪、认知障碍、视力模糊、癫痫发作、精神症状、意识障碍。

部分患者可出现项背部或下肢疼痛。

25% 患者可见玻璃体膜下的片状出血。

(二)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如ppt15 图表显示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

突发极剧烈雷击样头痛为典型表现。

如伴有意识丧失、复视、癫痫的发作,也应高度怀疑动脉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个人史、家族史、吸烟、高血压、饮酒、遗传性结缔组织缺陷病也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因素。

(三)临床表现与动脉瘤位置的关系
如ppt16 图表所示为症状、体征与动脉瘤可能位置的关联。

动脉神经麻痹多提示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

双下肢无力或意识丧失通常提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

失语、偏瘫或左侧视觉忽视通常提示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出血。

Ⅲ、Ⅳ、Ⅴ、Ⅵ颅神经麻痹,破裂后导致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提示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出血。

面瘫等颅神经麻痹提示椎基底动脉瘤。

精神症状,下肢无力提示大脑前动脉动脉瘤。

如ppt18 图表显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形式与动脉瘤所在部位的关系。

如ppt19 图表显示为大脑中动脉瘤破裂。

如ppt20 图表显示为前交通动脉瘤破裂。

如ppt20 图表显示为后交通动脉瘤破裂。

七、诱因和前驱症状
蛛网膜下腔出血前通常有诱因和前驱症状,如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激动、用力排便、咳嗽,喝酒等。

少数患者可在安静条件下发病。

动脉瘤压迫临近结构时可出现头疼或是脑神经麻痹症状。

约三分之一患者动脉瘤破裂前几天至几周内有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称之为“警告性渗漏”。

八、儿童与老年人SAH
儿童与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以下特点:
(一)头痛不明显。

(二)脑膜刺激征不显著。

(三)起病较缓慢。

(四)意识障碍、脑实质损害重。

(五)合并症多:心脏损害、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

九、非动脉瘤性SAH
约15% 的SAH 病因不清,DSA 未发现病变。

多局限在中脑环池,为少量出血,很少发生再出血及迟发性血管痉挛,预后好,不易复发。

十、并发症
(一)再出血
再出血为SAH 致命并发症,出血1 个月内风险最高,2 个月后再出血率为
15%-30% 。

表现为病情稳定情况下突然再发剧烈头痛、呕吐、癫痫发作、昏迷、去脑强直,脑膜刺激征加重,复查脑脊液再次呈鲜红色脑血管痉挛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致死和致残重要原因。

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早发性脑血管痉挛多出现脑出血早期,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可缓解。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多发生于出血后4 至15 天,7 至10 天为高峰期,多为广泛性痉挛,可继发脑梗死,出现意识障碍或局灶神经系统体征。

(三)脑积水
急性脑积水多发生于病后一周。

迟发性脑积水多数发生于病后2-3 周。

蛛网膜下腔脑室和脑内出血可使脑脊液循环受阻,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出现脑积水提示预后不良。

临床尚缺乏足够重视。

慢性脑积水多发生于SAH 后14 天后, 且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发生率为8-20% 。

急性脑积水不一定发展为慢性脑积水,原因系蛛网膜颗粒纤维化和闭塞导致脑脊液吸收障碍。

如ppt29 图表显示为急性脑积水。

(四)其他并发症
1. 癫痫
2. 低钠血症
3. 低血容量
4. 神经源性心肺功能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