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长江流域图形库建设探讨

合集下载

新中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新中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新中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新中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e徐宪彪黄朝忠(1.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北京100053;2.中国水利学会减灾专业委员会,北京100038)中国是世界上水旱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历史记载,在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我国共发生大的水灾1092次,大的旱灾1056次.中华民族的治水传统与华夏文明一样源远流长.但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入侵,连年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全国水利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江河堤防仅有约4万km,其中长江流域约2.6万km,主要集中在湖区,圩区,其他比较重要的堤防分布在黄河下游,淮河下游,钱塘江和部分海塘;全国仅有大中型水库23座,其中大型6座,中型17座;全国仅有2.4亿亩灌溉面积.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就提出"防止水患,兴修水利"的水利建设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并发展防洪,灌溉,排水,防淤,水力,疏浚河流,兴修运河等水利事业,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七大江河分别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治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1998年之后,我国在继续加大投入,加快防汛抗旱工程建设的同时,逐步强化防汛抗旱减灾的非工程措施建设.经过近6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1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1.1防汛抗旱工程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按照"蓄泄兼筹"和"兴利除害相结合"的方针,对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掀起了以堤防,水库等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高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8年大水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央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在整修加固原有防洪工程,改造扩建灌溉工程的同时,兴建了一大批防汛抗旱减灾骨干工程,如治淮,治太骨干工程,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万家寨,嫩江尼尔基,湖南江垭,广东飞来峡,广西百色,宁夏沙坡头,四川紫坪铺,新疆乌鲁瓦提,西藏满拉等水利枢纽,宁夏扶贫扬黄灌溉一期工程以及引黄入卫, 缪宜江摄收稿日期:2009—9—2作者简介:徐宪彪(1969一),男,处长,高级工程师.15综合篇引大入秦,四川武都引水等骨干供水工程.截至2008年,全国已建成江河堤防28.69万km,累计达标堤防11.28万km,堤防达标率为39.3%;其中一, 二级达标堤防长度为2.53万km,达标率为74.0%.已建成江河堤防保护人口5.7亿人,保护耕地4.6万khm.全国已建成各类水闸43829座,其中大型水闸504座.已建水闸中,分洪闸2647座,排涝闸14987座,挡潮闸5008座,引水闸8486座,节制闸12701座.已建成各类水库86353座,水库总库容6924亿in,大坝安全达标率为64.1%.其中,大型水库529座,总库容5386亿in,占全部总库容的77.8%;中型水库318l座,总库容910亿in, 占全部总库容的13.1%.全国开辟重要蓄滞洪区98处, 总蓄洪量达到970.7亿in.至2008年,全国已建成设计灌溉面积万亩以上的灌区共6414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9440khm..其中,设计灌溉面积50万亩以上灌区149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l1207hm;30~50万亩大型灌区298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517khm.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472khm,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8.0%.全国工程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4436khm,占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41.8%.其中,渠道防渗节灌面积10448khm,低压管灌面积5873khm,喷,微灌面积4071khm,其他工程节水灌溉面积4044khm.万亩以上灌区固定渠道防渗长度所占比例为18.6%,其中干支渠防渗长度所占比例为35.1%.全国已建成各类机电井522.6万眼,其中安装机电提水设备可正常汲取地下水的配套机电井474.1万眼,装机容量4657万kW.全国已建成各类固定机电抽水泵站51.8万处,装机容量4437万kW.全国已建成灌溉配套机电井443.9万眼,装机容量4151万kW,固定机电排灌站44.6万处,装机容量2233万kW,流动排灌和喷滴灌设施装机容量2205万kW.目前,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了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备防御一般洪水的能力,重点海堤设防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遇到中等干旱年份,工农业生产和生态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可以基本保证城乡供水安全.1.2防汛抗旱组织体系早在1950年6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成立了中央防汛指挥部.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已建立健全国家,省,地(市),县四级防汛抗旱指挥组织体系,全国有防汛抗旱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建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进入21世纪以来,为进一步强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在没有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流域成立了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对黄河,长江流域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进行了充实,调整.到目前为止,松花江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太湖流域,淮河流域成立了防汛抗旱16总指挥部.2006年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增加了上游各省, 区,并增加了抗旱职能,改名为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07年长江防汛总指挥部增加了抗旱职能,改为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逐步建立健全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体系.每年汛前国家防总都要落实全国大江大河,重点病险水库,主要蓄滞洪区和重要防洪城市的防汛责任人,并向社会公布.近年来国家防总联合监察部共同公布全国重要防洪工程防汛责任人名单,进一步强化了责任制监督力度.各地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辖区内防汛行政责任人,对行政责任人承担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大中型和部分重点小型水库均成立了防汛指挥机构,明确了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按照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一流组织机构,培养一流专业队伍,配备一流技术装备,实现一流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加强各级政府防汛抗旱办事机构的能力建设.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地市级以上和大多数县级防办基本能达到机构健全,人员精良,制度完善,设备先进,工作规范等要求.1.3防汛抗旱法律法规体系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着手防汛抗旱法规建设.到2009年9月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有关防汛抗旱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务院颁布的有关防汛抗旱的法规或法规性文件主要有K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黄河,长江,淮河,永定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蓄滞洪区安全与建设指导纲要》等.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防汛抗旱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主要有河道堤防工程管理通则,((水闸工程管理通则,《水库工程管理通则》,《灌区管理暂行办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条例》,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防洪标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办法,关于流域管理机构决定(防洪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措施权限的通知》,珠江河口管理办法,特大防汛抗旱补助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也根据国家有关防汛抗旱的法规条例,制定了本地区的实施细则及有关配套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初步构成了国家和地方防洪抗旱法规体系.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大水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要求,水利部组织修订和完善了长江,黄河七大流域的防洪规划.2007年4月27Et国务院批复了珠江流域防洪规划》,2008年2月26日国务院分别批复了海河,松花江,辽河,太湖4流域的防洪规划, 2008年7月21日国务院分别批复了长江,黄河2个流域的防洪规划,2009年3月26日国务院批复了淮河流域防洪规划》.经国务院批准的流域防洪规划是在全面总结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为我国防洪减灾体系的进一步建设指明了目标,方向,并明确了应采取的措施,必将指导和推动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建设的深入,健康发展.1.4防汛抗旱监测预报体系我国初步建成了水雨情监测系统,台风预报预警系统和大江大河主要河段的洪水预报系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群防群测体系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防汛抗旱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一是信息采集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全国5个流域机构,I9个省份共建设了125个水情分中心,自动测报站已达6385个,约占报汛站总数的80%,其中有1884个中央报汛站,大大提高了报汛实效性.二是报汛方式实现了质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以前,报汛站报送水情主要依靠邮电部门的专用电话或借用乡镇电话拍发水情电报,各级部门通过租用邮电局的传真机接收电报.了统一的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规范了实时信息管理.六是水情分析实现了科学化.1988-1994年,将全国主要江河历年在洪水预报工作中的实用性强,预报精度高,且经过检验的方案编制成册.2005年再次组织开展洪水预报方案修订工作,全国600多个水文站共拥有近1000 套洪水预报方案.七是开发了通用的洪水预报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发出了第一代在V AX机上运行的实时洪水预报系统.1997年开始,以全国统一的实时水情数据库为依托,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采用规范,标准,先进的软硬件环境及模块化,开放性结构,开发出具有实时自动预报与预报告警功能的洪水预报系统,已在全国6个流域机构和25省份,224个地区水文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已建和在建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已发展到100多处.目前,短波,超短波,GPRS,SMS,电话,卫星等报汛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多数报汛站报汛手段实现了双保险,报汛手段发生了质的飞跃.三是信息传输实现了网络化.我国水情信息传输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1994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实时水情计算机广域网系统,1998年全部建成.另一次是2003 年开始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一期)水利信息网骨干网开始建设,并于2004年正式建成,逐渐实现从原有的64Kbps窄带的x.25线路向2Mbps宽带的SDH 线路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水情报汛的实效性.四是水情信息传输效率进一步加快.2007年汛期,中央报汛站30 分钟内的信息到报率已由2004年的67%提高到92%,基本实现了全国的水雨情信息在30分钟之内传送到中央的初步目标.五是数据存储实现了标准化.80年代初期以前,全国各类水情信息的5位电报码一直采用耗时费力的人工译电方式.自1982年开始进行实时水情信息接收处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对实时水情电报进行自动翻译,并于1986年汛期全面投入业务应用,实现了水情信息的自动译电和入库,大大提高了水情信息的时效性.2005年全国地级,省(流域),中央水情中心均建立部门推广应用.从2002年开始进行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将防汛抗旱监测预报体系建设推向了新阶段.目前,一期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并发挥效益,国家防汛抗旱指挥基础平台已初步形成,部分关键业务实现了现代化,不仅大大提高了报汛信息量和报讯速度,而且大大提高了大江大河主要河段洪水预报的精度和预见期.1.5防汛抗旱应急管理体系在指导思想方面,确立了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方针和预防与处置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在体制机制方面,逐步健全了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了预报,预警,调度,抢险,救灾,重建等关键环节;在预案方面,国务院批准印发了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防总组织制定完善了长江,黄河等主要江河及其重要支流防御洪水方案或洪水调度方案.全国有防汛抗旱任务的县级以上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基本都制定了本辖区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全国8万多座水库水电站,大多制定了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和调度运用计划,97处重点蓄滞洪区所在地制订了蓄滞洪区运用方案和人员转移安17置预案,1500多个山丘区市县制订了防御山洪预案,371 个沿海市县制订了防台风预案,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89%的地级市和83%的县制定了抗旱预案.2008年,国家防总颁布实施了国家防总应急响应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了国家防总,防总各成员单位,流域防总及省级防指之间的应急响应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确保了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为了给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执行提供人力财力物力保障,国家在全国七大江河,重点水库和重点海堤组织建设了100多支重点防汛机动抢险队,44支省级防汛机动抢险队,250多支市县级防汛机动抢险队.1999年起,解放军建设了19支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2009年7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交通运输部,水利部,武警总部联合上报的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方案》,在不增加编制员额,不调整基本部署,不改变保障方式的前提下,按照"整体纳入,重点建设,平战结合,逐步优化"的原则,将两支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成为遂行救援急难险重任务的"国家队"和专业骨干力量.国家累计投入29亿多元建成县级抗旱服务队1653个,乡镇级抗旱服务队9038 个,使干旱缺水地区农民无力抗灾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各地根据需要,还组建了技术骨干力量为主的专业队,民兵群众为主的常备队,预备队等,形成了专群结合,军民联防的防汛抗旱队伍.此外,国家还在全国15个中央防汛物资定点仓库储备了编织袋,土工布,抢险机械,隐患探测设备,橡皮船,冲锋舟,救生衣等价值l亿元的防汛抢险救生物资.省级防汛部门根据当地抢险需要,储备了价值20多亿元的防汛物资.近年来,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抗灾救灾投入力度,调整增加预算支出和补助项目,大幅度提高抢险救灾补助标准1.6防汛抗旱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防汛抗旱一直视为全社会公益事业,要求全社会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明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也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抗旱设施和依法参加抗旱的义务."为了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防汛抗旱,中央和地方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都把计划,财政,民政,公安,交通,气象,城建,农业,国土,商务,信息产业,卫生,宣传等部门,以及武警,解放军部队纳入指挥机构成员,赋予相应的职责,明确相应的任务.这些部门的参与,无论在宣传和普及防汛抗旱知识,增强全社会防汛抗旱减灾意识方面,还是在提供防汛抗旱资金,物资,通信,交通运输,信息支撑,以及维护防汛抗旱秩序,搞好卫生防疫,灾民安置等保障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党和政府始终把防治水旱灾害作为治国安邦的大18事,投入了大量资金兴建防汛抗旱工程,广大人民群众也为之投入了大量的劳力.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水利工程绝大多数都是靠"国家出钱,群众投劳"建成的.不仅如此,在抗御水旱灾害时,我国实行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组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入抗灾. "人防"一直是我国抗灾斗争的一大特色,人民群众始终是防汛抗旱的主要力量.解放军,武警部队历来是防汛抗旱救灾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军民结合的抢险救灾队伍为防汛抗旱减灾提供了人力保障..国家和地方财政都分别有抗灾和救灾的经费预算,并从20世纪8O年代开始,国家财政实施了汛前预拨特大防汛抗旱经费用于防汛抗旱应急工程建设的办法.国家和地方政府还出台了征收水利工程维护管理费和水费的政策,在1998年长江,松花江大水后,国家设立了水利建设基金,用于防洪工程和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建设.国务院颁布的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明确了蓄滞洪区运用后,对蓄滞洪区内居民因蓄滞洪遭受的损失进行合理补偿的政策.自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国内保险业以来,我国对洪水保险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尝试,洪水保险的开展,对于受灾投保企业迅速恢复生产,受灾家庭重建家园,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述这些措施和办法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2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2-1始终坚持党中央提出的水利建设方针1998年长江,松花江大水后,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利建设经验,提出了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的水利建设方针.这也是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的指导方针.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水旱灾害频繁而且时常交替发生,为使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具备有汛防汛,有旱抗旱,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效能,必须将这一指导方针贯穿在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要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兼顾上下游,左右岸,提高我国防御水旱灾害的综合能力.既要统筹区域和流域,又要兼顾城市和农村;既要统筹大江大河与中小河流,又要兼顾东部,中部和西部;既要考虑江河湖泊平原区的防汛防台保安,又要有效防御山丘区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既要保证缺水地区供水需求,又要对水源调出地区给予合理补偿.2.2始终坚持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建设相结合国内外防汛抗旱减灾的实践都表明,单靠工程措施不仅不能消除水旱灾害,而且可能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逐步加深人与自然的矛盾.我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的水利工程,遭遇七八十年代的水旱灾Z,白£h害,就暴露出标准偏低的问题.1975年淮河大洪水还出现因通讯中断加重灾害损失的沉痛教训.黄河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后,虽然有效控制了黄河洪水对下游的危害,但由于库区泥沙不断淤积,抬高了库区支流渭河河床,致使渭河洪水灾害频繁,甚至影响西安市部分地区的防洪安全.吸取这些经验教训,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继续建设防汛抗旱减灾工程的同时,把建设防汛抗旱非工程措施列入重要日程,从以建设工程减灾体系为主的战略发展到在工程减灾体系的基础上建设全面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2.3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人与水和谐的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与水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落实到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中,要求我们既要考虑防御水旱灾害,又要考虑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对大自然产生的负面作用;既要考虑洪水和干旱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又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水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既要确定合理的防洪标准,科学安排洪水出路,又要合理利用雨洪资源,着力解决好水资源短缺问题;既要保障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又要满足生态用水需要.国务院近3年批准的我国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大江大河治理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根据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确定了我国主要江河防洪区,制定了主要江河流域防洪减灾的总体战略,目标及其布局,科学安排洪水出路,在保证防洪安全前提下突出洪水资源利用,重视洪水管理和风险分析,统筹了防洪减灾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着力保障国家及地区的防洪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蓝图.2.4始终坚持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分级分部门责任制防汛抗旱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涉及面广,必须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依靠各部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完成, 各级政府行政首长领导担负着主要责任.自20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推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分级分部门责任制以来,我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成效显着,为战胜此后大江大河发生的历次大洪水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实践证明,实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制,是我国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创造的重要经验, 是搞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的关键和法宝.这一成功经验经总结提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分别得到体现,分别是"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岗位责任制.…'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部门协作,分级负责."2.5始终坚持国家,地方和全社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我国防汛抗旱减灾体系面广量多,需要大量投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防汛抗旱减灾体系靠国家出钱, 群众投劳建设.改革开放以后,防汛抗旱减灾体系采取国家,地方和全社会多渠道筹集.Ⅸ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应当安排资金,用于国家确。

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南 、 北 部 分 地 区 。 降 水 量 在 4 0~8 0 湖 年 0 0 mm 的 半 湿 润
带 , 要 位 于 川 西 高 原 、 海 、 肃 部 分 地 区 及 汉 江 中 主 青 甘 游 北 部 。 降 水 量 达 2 0 mm 以 上 的 多 雨 区 都 分 布 在 山 年 00 区 , 围 较 小 , 中 四 川 荣 经 的 金 山 站 年 降 水 量 达 范 其
标 准 。 9 0年 长 江 中 下 游 防 洪 座 谈 会 上 , 次 明 确 了 长 18 再 江 中 下 游 防 洪 的 总 体 规 划 方 案 , 对 重 点 建 设 项 目 作 了 并 安排 。 18 —19 9 3 9 0年 , 江 委 根 据 国 家 计 委 的 安 排 进 行 了 长
运 河汇人 长江 。
8 0 10 mm , 湿 润 带 。 降 水 量 大 于 10 m 的 特 别 0 ~ 60 属 年 60 湿 润 带 , 要 位 于 四 川 盆 地 西 部 和 东 部 边 缘 、 西 和 湖 主 江
长 江 干 流 宜 昌 以 上 为 上 游 , 4 0 k , 域 面 积 长 54 m 流 10万 k , 中 直 门 达 至 宜 宾 称 金 沙 江 , 3 6 k 。 0 m 其 长 4 4 m 宜 宾 至 宜 昌 河 段 习 称 川 江 , 14 k 。 昌 至 湖 口 为 中 长 00 m 宜 游 , 95m, 域 面积 6 长 5k 流 8万 k 。 口 以 下 为 下 游 , m 湖 长
长 江 干 流 自 西 而 东 横 贯 中 国 中 部 。 百 条 支 流 辐 辏 数 南北, 伸至贵州、 肃 、 西、 南、 西、 东、 江 、 延 甘 陕 河 广 广 浙 福建8 省、 个 自治 区 的 部 分 地 区 。 域 面 积 达 10 k , 流 8 万 m 约 占 中 国 陆 地 总 面 积 的 1 5 淮 河 大 部 分 水 量 也 通 过 大 / 。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简介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简介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简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的总目标是根据防汛抗旱工作的需求,建成一个以水雨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和雷达测雨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要求该系统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较准确地作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预报,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系统建成后应达到下列主要目标:1、在水情信息采集方面,中央报汛站中的雨量和水位观测,全部采用数据自动采集、长期自记、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技术,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时效性。

中央报汛站的测洪能力提高到接近或达到相当于设站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或略高于堤防防御标准的水平。

大江大河站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或意外事件的情况下,有应急测验措施。

对流量、泥沙等其它水文信息通过人工置数进行数字化自动传输。

2、在报汛方面,通过对中央报汛站报汛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建设224个(一期125个)水情分中心,实现在半小时内收集齐3002个(一期1799个)中央报汛站的水雨情信息的目标。

3、建成分布合理,初具规模的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网,初步实现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的实时化和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工情信息的采集和传输,通过927个重点防洪县、工程管理所的工情信息采集点、228个工情分中心的建设(一期选择部分重点省进行试点和示范区建设),对工程险情和突发事件要测得到,报得及时,处理快速,信息丰富直观,包括图形、图象、声音和分析结果等。

建立健全旱情测报网,旱情信息的采集和传输,要规范化,要能掌握面上的旱情,并通过旱情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能够对水文气象干旱、农业干旱等作出分析评价和趋势预测(一期进行旱情采集、传输、处理试点)。

要采用先进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灾前灾中的灾情监测和分析,以及灾后的灾情统计和评估。

4、通信方面,在水利部和原邮电部两部有关协议的指导下,根据防汛需要,首先考虑使用邮电公用网,充分发挥已有防汛通信网设施的功能,提高和加强防汛通信的保障程度。

数字孪生汉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关键技术探讨

数字孪生汉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关键技术探讨

第 6 期2023 年 12 月NO.6Dec .2023水利信息化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0 引言智慧水利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1],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

2021 年 11 月,水利部印发《“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流域陆续启动数字孪生试点建设工作。

冶运涛等[2]从定义、特征、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体系等理论层面阐述了数字孪生流域的内涵,为智慧流域研究提供了借鉴。

黄艳[3]结合长江流域智慧水利试点建设,梳理了现阶段数字孪生流域发展需求,提出了数据底板、模型库、智能应用建设,以及敏捷响应配置平台技术等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关键技术,并探讨了长江流域三峡库区、汉江流域及长江中下游行蓄洪空间试点数字孪生技术建设技术方案。

李文学等[4]对数字黄河与数字孪生黄河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实施的具体途径,阐述了包括业务应用、数字孪生黄河平台、物联智能感知、采集传输等在内的主要建设任务,提出了推进数字孪生黄河建设的 4 项主要保障措施。

刘昌军等[5]探索了数字孪生淮河防洪“四预”模式,对数字孪生底板、数字化场景、数字化流场和数字映射,以及基于高性能并行计算的水文水动力学实时模拟预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目前,珠江流域[6]、松辽流域[7]、海河流域[8]等重要江河及重点小流域[9-10]也开展了数字孪生流域的建设探索。

根据水利部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建设数字孪生流域的总体部署,选取汉江流域为数字孪生建设先行先试工作试点。

汉江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的支流,水资源十分丰富,以石泉、安康、丹江口为代表的大型控制性水库建成运行并发挥作用,标志着汉江主要控制性水库群已初具规模,汉江流域水资源已从大力建设开发利用,逐步走向科学调度运用管理的新时期。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公布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名单的通知-国汛[2005]10号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公布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名单的通知-国汛[2005]10号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公布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名单的通知正文:----------------------------------------------------------------------------------------------------------------------------------------------------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公布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名单的通知(国汛[2005]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防汛总指挥部,水利部各流域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为了加强中型水库的防洪管理,我部根据中型水库重要性和对防洪影响程度,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733座中型水库为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详见附件),现予公布。

各地要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作为本地区防洪保安的重点,逐一明确水库的防汛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切实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科学制定洪水调度方案和防洪应急预案,加强工程安全建设和除险加固,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千方百计确保水库不垮坝。

要加强对防洪重点中型水库的管理,集中力量使这些水库率先实现工程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调度现代化。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二00五年六月七日附件: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名单┏━━━┯━━┯━━━━━━━━━━━━━━━━━━━━━━━━━━━━━━━━━━━━━━━━━━━━━━━━━━━━━━━━━━━┓┃省份│座数│水库名单┃┠───┼──┼───────────────────────────────────────────────────────────┨┃北京│5│北台上、十三陵、沙厂、崇青、大宁┃┠───┼──┼───────────────────────────────────────────────────────────┨┃天津│2│鸭淀、新地河┃┠───┼──┼───────────────────────────────────────────────────────────┨┃河北│13│响水铺、口上、般若院、白草坪、车谷、南平旺、石河、上关、瀑河、青塔、西洋河、壶流河、四里岩┃┠───┼──┼───────────────────────────────────────────────────────────┨┃山西│17│恒山、任庄、浍河、尹回、庄头、陶清河、子洪、孤峰山、庞庄、石匣、涝河、镇子梁、郭堡、赵家窑、曲亭、东榆林、张家庄┃┠───┼──┼───────────────────────────────────────────────────────────┨┃内蒙古│18│昆都仑、巴图湾、前夭子、山湾子、沙那、双城、翰嘎利、莫河沟、二道河子、红领巾、西湖、岗岗、石碑、万家沟、石峡口、青山、┃┃││石咀子、白音花┃┠───┼──┼───────────────────────────────────────────────────────────┨┃辽宁│13│元宝山、关门山、瓦房店、上英、王家坎、大西山、小孤家、泡子沿、棋盘山、鸽子塘、红升、北大河、山咀┃┠───┼──┼───────────────────────────────────────────────────────────┨┃吉林│23│五道、安图、下三台、杨木、净月、响水、双阳、西崴子、小椅山、英额布、小石河、寿山、黄河、亚东、创业、大新、庙岭、转山┃┃││湖、朝阳、新安、碾子沟、青顶子、三良┃┠───┼──┼───────────────────────────────────────────────────────────┨┃黑龙江│ 9│香磨山、四丰山、二龙山、富地营子、红星、永发、黑龙宫、闹龙河、哈达┃┠───┼──┼───────────────────────────────────────────────────────────┨┃江苏│11│金牛山、北山、西双湖、云龙湖、中山、龙王山、句容、仑山、二圣桥、茅东、月塘┃┠───┼──┼───────────────────────────────────────────────────────────┨┃浙江│32│通济桥、钟前、淡溪、成屏一级、安地、桥墩、峡口、横溪、齐溪、梁辉、佛岭、金坑岭、湖漫、白石、金坑、四岭、千家排、沙畈、┃┃││太湖、福溪、陆埠、三溪浦、秀岭、安华、东方红、东坞、柏峰、茅岗、吴家园、梅湖、梅溪、金兰┃┠───┼──┼───────────────────────────────────────────────────────────┨┃安徽│25│丰乐、城西、境主庙、卢村、方洲、红旗、牯牛背、众兴、钓鱼台、林东、长春、屯仓、城北、东方红、时湾、赵店、川桥、釜山、芝┃┃││麻、高峰、凤阳山、毛尖山、东山(巢湖)、龙须湖、天子门┃┠───┼──┼───────────────────────────────────────────────────────────┨┃福建│22│石壁、黄岗、金涵、溪东、汀溪、南溪、石兜、东牙溪、东方红、泗洲、高家、东风、亚湖、后桥、陈田、活盘、柳塘、三溪口、建┃┃││新、古洋、溪西、三溪┃┠───┼──┼───────────────────────────────────────────────────────────┨┃江西│66│七星、黄金、斗晏、螺滩、攸洛、上阳、军潭、白水门、店下、蛮桥、铁炉、幸福、竹坑、三十把、狮子口、礼亨、上犹南河、矿山、┃┃││上犹灵潭、南港、上犹仙人陂、罗湾、石溪、石壁坑、板坑、走马垅、龙山、金桥、双峰、高虎脑、金盘、垅涧里、洞塘、枫渡、日┃┃││东、樟树岭、长龙、黄云、中坊、缝岭、大港、跃进、窑里、龙兴、长河坝、峡口、蔡坊、浪溪、中村、杨溪、上迳、返步桥、┃┃││五渡港、观音塘、光华、横山、枣木、三兴、燎源、严罗胜、碧山、庙前、大港桥、车么岭、大丰、湖塘┃┠───┼──┼───────────────────────────────────────────────────────────┨┃山东│45│萌山、三里庄、户主、庵里、龙门口、东周、龙湾套、青墩子、仁河、院里、周村、铁山、后龙河、大站、大关、垛庄、金斗、大冶、┃┃││吴家庄、大河、黄前、崂山、昌里、石嘴子、台依、贺庄、荆山、马陵、黑虎山、城子、嵩山、狼猫山、上冶、峤山、马庄、户部岭、┃┃││北墅、相邸、北邢家、石马、乔店、华村、石棚、符山、书院┃┠───┼──┼───────────────────────────────────────────────────────────┨┃河南│27│尖岗、香山、玉马、虎山、常庄、彰武、段家沟、塔岗、铁佛寺、龙兴寺、兰营、丁店、汤河、楚楼、马庙、石包头、谭山、夺丰、琵┃┃││琶寺、李湾、冢岗庙、辛庄、大石门、王堂、龙脖、红石嘴、青天河┃┠───┼──┼───────────────────────────────────────────────────────────┨┃湖北│73│界牌、芳畈、车坝河、清水河、短港、沙河、石梯、吴岭、鹞鹰岩、院基寺、檀树岗、火连畈、荆竹、姚棚、仙居河、马家河、南河┃┃││(襄樊)、百丈潭、北河、梅川、滔河、飞沙河、八汊洼、金盆、马张河、鲁家港、滑石冲、潭口、新峡、烟宝地、竹溪河、浪河、┃┃││黄河厂、吉河、跨马墩、仙人坝、石门塘、东郊、石龙、黑石嘴、霞家河、铜钱山、马安山、芭茅河、双石、谭湾(十堰)、茅塔河、┃┃││八角庙、北郊、古角、四门楼、跑马、马鞍山、罗河、石子岭、泥河、象河、凤凰关、卷桥、白河、柳堰集、罗岗、阁壁、天堂二级、┃┃││福宝山、两河口、石门、雨山、官沟、龙潭、周桥、大河铺、土门┃┠───┼──┼───────────────────────────────────────────────────────────┨┃湖南│73│内下、黄金洞、大江洞、深子湖、红旗、洋泉、晒口、四清、茅溪、马鞍山、龙溪桥、长河、大圳、龙虎洞、龙源、大平、威溪、双板┃┃││桥、仙岭、蟒塘溪、贺龙、团湾、木瓜山、茶安、官亭、迎丰、曹口堰、关王塘、大源、黄土溪、长田湾、德圳、九观桥、白水、九┃┃││峰、梓山村、白莲、黄岑、白马、大江边、高岩、方元、牛形山、岩屋潭、梅埠桥、早禾冲、长潭岗、克上冲、秋湖、蒙泉、岳坊、桐┃┃││仁桥、赵家垭、斗山桥、廖家坪、刘家坪、凉水冲、花石、乌川、仙人溪、水酿塘、半山、莲塘、南冲、泮头、洞庭桥、峡山塘、大江┃┃││口、荣桓、金家洞、望仙桥、源口、燕霄┃┠───┼──┼───────────────────────────────────────────────────────────┨┃广东│74│合河、迎咀、长江、深圳、龙溪一级、红场、尚文、金银河、银盏、龙溪二级、梅林、上金溪、黄山洞、三坑上、九坑河、秋风岭、七┃┃││礤、白沙溪、铁岗、武陵、稿树下、共成、龙须带、黄龙带、和山岩、三坑、凤子山、青年、新西河、联和、蜈蚣岭、汤坑、天湖、红┃┃││花湖、龙门、和龙、山垌、横江、罗坑、北河、茅垌、大秦、镇北、黄沙、东洛、罗光、江谷、松子坑、茜坑、高城、南告、青溪、石┃┃││壁、西湖、陂底、龙颈下库、上板桥、梅西、罗田、花斗、朝面山、朝阳、鸡心石、双溪、北峰山、小龙溪、空子、凤溪、宝鸭仔、四┃┃││堡、黄江、大镜山、同沙、西沥┃┠───┼──┼───────────────────────────────────────────────────────────┨┃广西│36│清平、茶山(蒙山)、金田、狮洞、金陵、六兰、清水江、水车、板峡、上桂峡、花山、龙怀、百东河、赤水、百合、社坡河、桃源、┃┃││六佑、天雹、大江(荔浦)、工农、龙潭(南宁)、罗贤、古信、兰洞、布见、五福、暮定、龙潭(贺州)、东敢、平口、北弓、南┃┃││岩、大马鞍、北滩、布新┃┠───┼──┼───────────────────────────────────────────────────────────┨┃海南│ 9│福万、高坡岭、半岭、汤他、抱古、水源池、石门、赤田、沙坡┃┠───┼──┼───────────────────────────────────────────────────────────┨┃四川│30│幸福、思德、葫芦口、石盘、两和口、张家岩、沉抗、长滩、梅湾、响水滩、关门石、石滩、磨尔滩、乌木滩、全民、红旗、白水湖、┃┃││大佛、官厅、八尔滩、总岗山、柏林、麻子滩、蟠龙河、双溪、两岔滩、老鹰、大深沟、胜利、七一┃┠───┼──┼───────────────────────────────────────────────────────────┨┃重庆│13│咸池、上游、盐井口、三汇、化龙、胜利、龙潭、小坝二级、双河、小南海、鱼跳、关门山、同心┃┠───┼──┼───────────────────────────────────────────────────────────┨┃贵州│13│阿哈、松柏山、花溪、兴西湖、海龙、倒天河、绿茵湖、茶园、红旗、穿阡、团结、附廓、鱼塘┃┠───┼──┼───────────────────────────────────────────────────────────┨┃云南│41│九龙甸、正觉庵、东风、清华洞、西静河、石坝、北庙、石门、偏桥、莲花田、红旗、黑龙潭、花山、曼飞龙、东屯、章巴、东河、南┃┃││伞、响水河、大沙坝、永丰、白水塘、板桥河、博尚、丙间、勐懂、芒究、水城、高冲、大河、岔河、新屯、麻栗树、跃进、丰坪、景┃┃││谷河、洋派、麻柳、老厂河、毛板桥、白龙河┃┠───┼──┼───────────────────────────────────────────────────────────┨┃西藏│1│楚松┃┠───┼──┼───────────────────────────────────────────────────────────┨┃陕西│11│王家崖、桃曲坡、石砭峪、二龙山、观音河、段家峡、猪头山、红石峡、薛峰、河口庙、党河┃┠───┼──┼───────────────────────────────────────────────────────────┨┃甘肃│ 9│南营、崆峒、金川峡、西大河、东峡、双树寺、党河、皇城滩、黄羊河┃┠───┼──┼───────────────────────────────────────────────────────────┨┃青海│ 3│东大滩、黑石山、大南川┃┠───┼──┼───────────────────────────────────────────────────────────┨┃宁夏│ 3│寺口子、石峡口、沈家河┃┠───┼──┼───────────────────────────────────────────────────────────┨┃新疆│16│阿湖、乌拉泊、三屯河、沙罕、五一、头屯河、红雁池、喀浪古尔、柯柯亚、红山、坎尔其、乌拉斯台、安集海、安集海二库、大泉┃┃││沟、乌实水┃┗━━━┷━━┷━━━━━━━━━━━━━━━━━━━━━━━━━━━━━━━━━━━━━━━━━━━━━━━━━━━━━━━━━━━┛——结束——。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江委20(精简版..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江委20(精简版..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江委20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江委20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江委201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长江委主任、党组书记 xxx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总结2016年工作,明确治江工作重点,研究部署2016年各项任务,深入实践可持续发展水利和新时期治江思路,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江委2016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长江委主任、党组书记xxx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总结2016年工作,明确治江工作重点,研究部署2016年各项任务,深入实践可持续发展水利和新时期治江思路,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十一五”开局之年治江事业取得重要进展201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治江事业和我委各项工作呈现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新时期治江思路日益深入人心。

“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已经成为全流域的共识。

伴随着《再说长江》的开播,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引起全社会更加广泛深入地关注。

我委与流域各地一道,在维护健康长江上迈出了积极步伐。

二是有效应对了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灾害。

去年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局部地区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

我们沉着应对、科学调度,取得了防汛抗旱的胜利。

三是流域水行政管理实现重要突破。

在生态调度、行政许可、技术审查审批、水政执法和水事纠纷调处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四是治江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治江科技平台建设、专题研究、重点工程建设的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五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政事企密切配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齐抓,全委技术实力、经济实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部编版)2020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优化练习3

(部编版)2020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优化练习3

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下图是长江的干流剖面图和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描述中能正确反映该河流中下游气候、水文特征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有两个汛期B.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夏汛冬枯C.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D.气候高寒,冬季断流2.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该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A.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重点开发旅游业B.中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发展工农业生产C.下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D.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解析:第1题,长江中下游逐月流量变化曲线图揭示了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但无断流现象。

长江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大气降水,降水集中于夏秋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导致河流流量集中于夏秋季。

第2题,长江流域的利用方式和开发方向因不同河段的开发背景不同而有所不同;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重点开发水能;中游防治水患,发展工农业生产;防治环境污染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流域开发的核心是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1.C 2.D读汉江流域图,完成3~4题。

3.汉江流域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是( )①流程长,径流量大,通航里程长②上下游落差大,流速快,节省运行时间③汉江全年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④含沙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小,利于航行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①③4.丹江口水库建设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是( )A.含沙量减少B.径流季节变化增大C.地下水水位升高D.水温变化幅度增大解析:第3题,读图,汉江流域河流的流程长,径流量大,通航里程长,①对;上下游落差大,流速快,不利于航运发展,②错;汉江全年无结冰期,通航里程长,③对;含沙量小,位于季风气候区,水位季节变化大,④错。

第4题,丹江口水库建设对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是泥沙在库区沉积,下游含沙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下游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水位变化幅度减小,水温变化幅度也减小。

水利一张图“图”上点兵 运筹千里——访水利部信息中心主任蔡阳

水利一张图“图”上点兵 运筹千里——访水利部信息中心主任蔡阳

不可否认,大洪水和旱灾暴露出许多水利治理和管理上的短板。

面临诸多挑战,流域性大洪水如何有效防御?人为侵占河湖水域等问题如何强力监管?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大力加快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水利人也提出“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今年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多发,特别是南方地区出现持续强降水,防御难度陡然增大。

从水利部获悉,今年入汛以来,多个流域洪水并发,洪水量级大、持续时间长。

截至8月11日,全国有610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较多年平均偏多80%,其中179条河流超保证水位、52条河流超历史纪录。

特别是南方地区持续强降水,大江大河超警,长江、黄河、淮河及沂沭泗水系沭河、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太湖共发生10多次编号洪水。

事实上,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水利人早已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

水利部部长鄂竟平撰文表示,“通过科学调度、主动防控,在汛情较常年明显偏重的情况下,今年的总体灾情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水大损失小’的阶段性成效。

”“其实,早在1998年大洪水之后,水利部就加大对包括水旱灾害防御在内的网信建设。

”水利部信息中心主任蔡阳告诉记者,比如水利部已经完成的全国“水利一张图”建设,在此次防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张“作战图”已成为水利信息化向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那么,这张“水利一张图”是如何助力防汛抗洪?又是如何破解水利治理和管理短板的?⽔利⼀张图:“图”上点兵 运筹千⾥⽂ / 本刊特邀记者 徐红——访水利部信息中心主任蔡阳““⽔,是⼀切⽣命赖以⽣存的重要基础。

在甲⻣⽂中,⽔字中间弯曲,像⼀条⽔脉,两旁似流⽔,犹如河流。

⽔,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

⽔是⾃然资源,⽔资源是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然资源,为地区发展注⼊“源头活⽔”,造福⼀⽅百姓。

然⽽,⽔也有反向⼀⾯,引发⽔旱灾害。

长江委贯彻落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全体会议精神

长江委贯彻落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全体会议精神
人 民 长 江
2 0丘 01
I p o e a m a m e h d a d is a p ia i n i na y i m r v d S r t o n t p lc to n a l ss
o t iiy o o k hi h so e e c v to fsab lt f r c g l p x a a i n
步强化和 落实各项措施 , 加强协调 配合 , 格工作纪律 , 实做 严 扎
好今 年 防 汛抗 旱工 作 。
( 江) 长
( nier gRsac et ok— o n xaai n r etno nsyo dct n h aU i rt o esi E gnei e r Cne o R c S ia dE cvt na dP o co Miir E uao ,C i n e i fGoc n e h r f l o t i f t f i n v sy —
Ab t a t sr c : Ac o d n ot e p o l m t a h r e mo g b o k r g o e n S d n a cmeh d i h tb l y c l ua in c r ig t h r be h t e f c sa n l c sa e in r d i we e r to n t e s i t ac lt t o a i o
21 00年 5月 1 日, 2 中共 中央 政 治 局 委 员 、 夸院 副 总 理 、 国
署 , 力 落 实各 项 防 汛抗 旱 措 施 , 实 做 好 今 年 防 汛 抗 旱 工 作 , 着 扎 为我 国经 济 社 会 又 好 又 快 发 展 提 供 有 力 保 障 。 要 按 照 回 良玉 副 总 理 的 要 求 , 力 做 好 5项 工 作 , 要 抓 好 大 江 大 河 大 湖 的 着 一 防 汛 ; 要 抓 好 水 库 、 电站 的 安 全 度 汛 ; 要抓 好 台风 灾 害 防 二 水 三

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异地视频会议召开

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异地视频会议召开
部 等 重 旱 区 旱 情 始 终 没 有 缓 解 , 情 持 续 加 重 , 利 工 旱 水
各 流域 和 地 方检 查 备 汛 防旱 工 作 ; 四是 国家 防总 制 定 了
《 汛 抗 旱 检 查 规 定 》 国 家 防 总 工 作 组 管 理 规 定 》 规 防 K 等 章 制 度 , 织 修 订 大 江 大 河 防 御 洪 水 和 洪水 调 度 方 案 , 组
控制 以及 水 影 响评 价 管 理条 例 起 草 等工 作 。 洪
报 能力 偏 低 , 汛 抗 旱 预 案 体 系 不 够 完 善 , 案 启 动 还 防 预 不够及时 , 汛抗旱投入不足 , 防 防汛 抢 险和 抗 旱 减 灾 专
业 队 伍 建 设 滞 后 , 急 手 段 不 强 , 汛 抗 旱 指 挥 系 统 建 应 防
程 蓄 水 不 足 、 旱 水 源短 缺局 面 没 有 改观 , 旱 区 饮 水 抗 重
困难 人 数 仍 居 高 不 下 。 至 5 l 截 月 1日 , 国 耕 地 受 旱 面 全
积 6 1 亩 , 中作 物 受 旱 16 6 2万 其 8 8万 亩 , 待播 耕 地 缺 水 缺 墒 44 74万 亩 ; 10 有 6 4万 人 、 16万 头 大 牲 畜 因旱 饮 水 困 17 难 。 是 防灾 减 灾 基 础 体 系存 在 薄 弱 环 节 。 江 大河 整 三 大 体 防 洪 标 准 还 不 高 , 域 防洪 体 系 还 不 完 善 , 流 蓄滞 洪 区

4 2处 震 损 堤 防项 目 已开 工 3 6处 , 1 堰 塞 湖 已治 理 13座 1 7 , 家 山堰 塞 湖整 治 进 展 顺 利 , 岸 泄 洪洞 已于 4 0座 唐 左 月1 2日正 式开 工 建 设 。 织 云 南省 密 切 监 测 楚 雄 、 安 组 姚 等地 震 灾 区水 利 工程 运 行 情 况 , 去年 底 已完成 震 损 防洪 设 施 的 应 急修 复 , 区各 项 度汛 准 备 工 作 已基 本 到位 。 震 六 是 对 今 年 防汛 工 作 提 前进 行 了安 排 。 良玉 副 总 回 理 年初 主 持 召 开 了 国家 防总 、 灾 委联 席 会 议 , 去 年 减 对 的工 作 进行 了全面 总 结 , 今年 以来 的 工作 提 出 了 明确 对

防洪标准(最新)

防洪标准(最新)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突发性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突发性水旱灾害包括: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台风暴潮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洪水、风暴潮、地震、恐怖活动等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

1.4工作原则1.4.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汛抗旱并举,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旱的现代化水平。

1.4.2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1.4.3防汛抗旱以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1.4.4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4.5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承担防汛抗洪的急难险重等攻坚任务。

1.4.6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

1.4.7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国务院设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流域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防汛抗旱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1单选题 (1/ 10)1. (C )是我国七大江河中水资源量最少的河流。

A、长江B、黄河C、海河D、淮河单选题 (2/ 10)2. 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面沉降现象。

我国最早发现地面沉降的.地区是(D )。

A、北京B、天津C、保定D、上海单选题 (3/ 10)3. 积水潭在元代按蒙古语叫海子,1293年经过(C )扩建,成为京杭运河北端点码头。

A、刘秉忠B、忽必烈C、郭守敬D、李冰单选题 (4/ 10)4. 国家防总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共分为四级,最高级别为(A )级。

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单选题 (5/ 10)5. 有三条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三江源被誉为“中华水塔”。

请问三江源是指哪三条江河的源头?(C )A、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B、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C、长江、黄河、澜沧江D、澜沧江、雅鲁藏布江单选题 (6/ 10)6.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基本形成(B )相结合的综合抗旱减灾体系。

A、开源和节流措施B、工程和非工程措施C、常规和非常规措施D、日常和应急措施单选题 (7/ 10)7. 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其中危害最大的灾害是(A )。

A、水旱灾害B、寒潮C、地震D、台风单选题 (8/ 10)8. 唐代诗人杜甫《石犀行》:“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这首诗写的是秦代哪一处水利工程至唐代依然发挥防洪效益。

(A )A、都江堰B、湔江堰C、通济堰D、灵渠单选题 (9/ 10)9. 您和家人朋友旅游度假,如果选择去(B ),事前应关心了解当地的水文预报。

A、高山速降B、水上漂流C、海上垂钓D、沙漠探险多选题 (10/ 10)10.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大河,珠江水系由(ABC )和珠江三角洲水系组成。

A、西江B、北江C、东江D、湘江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2单选题 (1/ 10)1. 警戒水位是指江河漫滩行洪、堤防可能发生(A ),需要开始巡堤查险、加强防守时的水位。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防汛抗旱工作评价指导大纲(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印发防汛抗旱工作评价指导大纲(
二、工作思路
汛期发生洪水的流域或地区,要对流域(河流)现有防洪能力(标准)、防汛准备、水文气象测报预报、洪水调度、抗洪抢险和救灾等各方面的工作和主要工作环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评价,找出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对防洪工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和今后防汛抗洪工作提出具体改进意见或建议。
三、评价工作内容及步骤
(2)洪涝灾情:总体洪涝灾害情况。
2、主要试行)的通知
(办河[2003]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办,各计划单列市防办,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防总办,各流域机构防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办,黑龙江农垦总局防办:
为逐步实现防汛抗旱“工程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洪水资源化、技术现代化、保障社会化”的目标和要求,提高防汛抗旱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减少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防总鄂竟平秘书长的指示精神,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尽快建立防汛抗旱工作年评价制度,开展评价工作。为指导各地做好防汛抗旱评价工作,我办制订了“防汛工作评价指导大纲(试行)”和“抗旱工作评价指导大纲(试行)”,现印发你们,请于11月中旬以前将防汛、抗旱工作评价报告报国家防总办公室。在评价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与我办江河处(防汛)、抗旱处(抗旱)联系。
附件1:防汛工作评价指导大纲(试行)
附件2:抗旱工作评价指导大纲(试行)
二00三年五月十五日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按照防汛工作要实现“工程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洪水资源化、技术现代化、保障社会化”的目标要求,建立防汛工作年评价制度,结合实际开展评价工作。
一、评价目标
通过对某江河流域当年发生的洪水、灾害以及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运用情况的综合分析与全面评价,提出现有防洪减灾体系(包括工程体系与非工程体系)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促进防洪减灾体系的完善,提高防汛工作水平,减少灾害损失。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修订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的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工程建设范围内所有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工程的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

有涉密要求的信息系统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水利部是本工程的主管部门,对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水利部成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部项目领导小组”),协调和处理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防办”)是本工程的主管单位,负责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管理。

第七条水利部成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部项目办”),作为项目法人,具体负责本工程的建设管理。

第八条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相应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协调处理各自承办项目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第九条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是本工程相应级别的主管单位,根据国家防办和部项目办的要求负责对本级项目建设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条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行政主管部门分别成立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流域机构项目办”和“省级项目办”),按照部项目办的委托或授权,负责相应项目的建设管理。

第三章计划管理第十一条部项目办组织编制本工程的整体初步设计报告,并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水利部审批。

整体初步设计报告应详细划定由部项目办、流域机构项目办和省级项目办分别承办的项目建设内容。

整体初步设计报告批准后,流域机构项目办和省级项目办根据整体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对本级项目初步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经部项目办核定后组织实施。

长江防总召开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

长江防总召开长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
负 责 人 参 加 了会 议 。

暴 雨 洪 灾 来 得 早 , 山洪 灾 害 造 成 人 员 伤 亡 严 重 。在
党 中 央 、 国务 院 和 流 域 内 地 方 各 级 党 委 、政 府 的领
导 下 ,长 江 防 总 和 地 方 各 级 防 汛 抗 旱 指 挥 部 超 前 部 署 、 早 预警 、 学 调度 , 地 、 部 门紧 急动员 、 及 科 各 各 团 结 协 作 , 大 军 民 顽 强 拼 搏 、 力 抢 险 , 会 各 界 密 广 奋 社 切 配 合 、 泛 参 与 , 保 了 人 民 群 众 生 命 安 全 , 保 广 确 确 了长江 干流 、 要 支 流 、 庭湖 和鄱 阳湖 重点堤 垸 、 重 洞 大 型 水 库 、 大 中 城 市 、 主 要 交 通 干 线 和 重 点 工 矿 企 业 的 安 全 ;最 大 限 度 减 少 了 人 员 伤 亡 和 财 产 损 失 ,
年 长 江 流 域 防 汛 抗 旱 工 作 会 议 。 会 议 全 面 总 结 了 今 年 以来 防 汛 抗 旱 工 作 取 得 的成 效 ,科 学 地 分 析 了 长
进 一 步 发 挥 各 成 员 单 位 的作 用 ; 四是 加 强 信 息 收 集
和 报 送 工 作 ;五 是 各 级 防汛 抗 旱 部 门要 进 一 步 加 强
局面!
做 法 。 总 之 ,要 通 过 不 断 整 合 和 凝 聚 各 种 可 资 利 用
的资源 , 入发掘杂 志的发展潜 力 。 深
同 时 ,也 希 望 特 约 通 讯 员 们 通 过 学 习 和 培 训 ,
进 一 步 增 强 工 作 的责 任 感 、 自觉 性 和 主 动 性 ,提 高
夺 取 了今 年 防 汛 抗 旱 工 作 的全 面 胜 利 。

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第50卷第7期2019年7月㊀㊀人㊀民㊀长㊀江Yangtze㊀River㊀㊀Vol.50ꎬNo.7Julyꎬ2019收稿日期:2018-07-23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201)作者简介:陈瑜彬ꎬ男ꎬ高级工程师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工程ꎮEmail:chenyb@ejh.com.cn㊀㊀文章编号:1001-4179(2019)07-0223-05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陈瑜彬ꎬ邹冰玉ꎬ牛文静ꎬ秦㊀昊(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ꎬ湖北武汉430010)摘要:针对目前我国主要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数据处理效率低下㊁资源共享能力偏弱㊁软件通用程度欠缺㊁立体化功能不全等不足ꎬ基于面向大数据平台的网络化服务理念ꎬ设计开发了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ꎮ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ꎬ并重点阐述了面向对象的大数据封装㊁河网空间拓扑关系概化㊁契约模式的网络服务构建以及基于JSON的海量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ꎮ系统在长江流域防洪预报调度决策中的成功应用验证了其可靠性㊁实用性和扩展性ꎮ关㊀键㊀词:洪水预报ꎻ防洪调度ꎻ预报调度一体化ꎻ大数据ꎻ网络服务ꎻ陆气耦合中图法分类号:TV697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19.07.039㊀㊀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㊁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标志ꎬ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ꎬ水利信息化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ꎬ全国主要流域的防洪预报与水库调度系统日益健全㊁完善ꎬ逐步迈向自动化[1-4]ꎮ然而ꎬ随着水文气象数据种类繁多且逐年增多㊁业务对象不断扩展且日趋复杂㊁系统用户与日剧增且形式多样ꎬ已有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显现出数据处理效率低下㊁资源共享能力偏弱㊁软件通用程度欠缺㊁立体化功能不全等不足[5-7]ꎮ具体表现在:①数据处理能力偏弱ꎬ且缺乏统一的数据处理标准ꎬ而且水利部㊁流域机构以及省(市)防汛部门各自为政ꎬ信息共享程度不高ꎬ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ꎬ难以满足当前水利信息建设工作中的一体化整体调控要求ꎻ②两大业务系统(洪水预报㊁防洪调度)平行式独立建设ꎬ彼此业务耦合度低ꎬ无法满足水利工程大规模投产后多阻隔河流防洪调度业务需求ꎻ③系统整体功能不健全㊁可扩展性不强㊁用户处理单一ꎬ无法满足不断增多且复杂多变的管理层级㊁业务对象扩展需求ꎮ综上ꎬ如何建设满足流域洪水预报调度实际工作需求的一体化集成系统成为我国水利相关从业人员无法回避的重大实际问题[8-12]ꎮ本次研究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网络化服务理念ꎬ设计开发了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ꎮ通过面向对象的大数据封装㊁河网空间拓扑关系概化㊁契约模式的网络服务构建以及基于JSON的海量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洪水预报与防洪调度两大业务相关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㊁分享与分析ꎬ提升了调度方案的在线编制能力ꎬ实现了公众服务的实时扩展ꎮ目前ꎬ该系统已在长江流域投入使用ꎬ为长江流域防洪调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ꎬ并推广应用至广东省西江㊁北江㊁东江㊁珠江三角洲等10个流域ꎮ实例应用表明ꎬ该系统有效实现了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ꎬ具有扩展性好㊁数据处理能力强㊁深度耦合陆气信息源等特点和优势ꎬ可为我国流域防洪调度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平台ꎮ1㊀系统总体设计1.1㊀系统总体架构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以数据库为基础ꎬ以预报调度计算为核心ꎬ以辅助防汛抗旱决策为目标ꎬ集中服务于变化环境下的流域防洪预报调度管理工作ꎮ系统由数据层㊁业务层㊁应用层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4个部分组成ꎮ数据层是系统的 地基 ꎬ主要负责基础资料和运㊀㊀人㊀民㊀长㊀江2019年㊀行数据的存储㊁修改等工作ꎬ同时为外部数据交互提供统一的数据库访问接口ꎬ并分别通过优化前端缓存与连接池来加快数据传输速度ꎻ业务层是系统中连接 应用层 与 数据层 的中间纽带ꎬ负责所有的数据处理交换以及业务规则的制定调整ꎬ主要功能包括模型计算服务㊁GIS类服务和资源管理类服务(如短信服务㊁邮件服务㊁传真服务㊁推送服务)ꎻ应用层是系统的 窗口 ꎬ主要用于展现相关的用户管理㊁业务计算结果与信息交互等业务逻辑ꎬ主要功能包括水雨情监视㊁防洪形势分析㊁调度方案生成与评价等ꎻ信息安全管理是系统的 护卫队 ꎬ通过物理安全㊁网络安全㊁信息安全及安全管理等多方面ꎬ为系统可能面临的病毒泛滥㊁恶意软件㊁信息失控㊁数据中断等复杂应用环境提供相应的应急防御措施与安全保障[13-16]ꎮ此外ꎬ为进一步保障预报调度决策的信息安全ꎬ系统采用细粒度授权访问模式与数据加密控制等手段ꎬ实现用户权限与角色㊁功能紧密挂钩ꎬ切实保障信息服务的可追溯性和底层数据的数据库ꎮ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ꎮ各模块彼此关联且相对独立ꎬ有效实现逻辑计算业务与基础单元的自主划分与个性化调整ꎬ有效保证系统的安全性㊁鲁棒性与稳健性ꎮ㊀图1㊀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总体架构㊀Fig.1㊀Overallstructureofintegratedfloodcontrol㊀㊀㊀forecastinganddispatchingsysteminbasin1.2㊀系统部署为提高多用户并发访问时的计算速度和处理效率ꎬ系统采用图2所示的分布式部署方案ꎬ所有服务均部署在分布式计算节点并利用集群进行统一管理ꎬ通过负载均衡机制保证实时响应用户请求ꎮ其中ꎬ计算服务器是所有服务的总访问入口ꎬ主要负责分发服务与管理集群ꎻ各计算节点是具体的处理单元ꎬ主要负责相关的洪水预报㊁防洪调度及查询服务ꎮ实际应用时ꎬ用户通过客户端将相关需求传递到计算服务器ꎬ由计算服务器实时监视所有节点当前运行状况并从中找到负载最小的节点分发请求ꎬ当节点完成计算后逐层将结果返回用户ꎮ图2㊀系统部署拓扑㊀㊀㊀㊀Fig.2㊀Systemdeploymenttopolog1.3㊀系统集成系统严格遵循国家㊁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ꎬ利用SOA架构实现了数据㊁接口及预报调度模型方案等多个业务的松散式集成ꎬ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①结合«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㊁水情专用数据库以及其他数据库表结构ꎬ完成了数据的标准化集成工作ꎻ②对于需要海量数据处理㊁大数据分析的应用ꎬ以及自动计算的定时任务ꎬ采用数据交互的方式ꎬ通过消息队列(MQ)发送数据处理请求ꎬ待计算完成后ꎬ直接从数据库中获取计算结果ꎻ③对业务应用系统中的短信㊁传真㊁邮件等业务进行应用接口集成ꎬ实现了各类业务的统一管理发布ꎻ④在分别开发完成各业务功能模块后ꎬ首先按照系统总体架构和菜单体系进行无缝集成ꎬ然后完成预报模型和方案(主要为模型或方案的参数)的深度集成ꎬ实现数据资源管理类㊁应用拓展类㊁业务支撑类的相对独立且有彼此耦合ꎮ2㊀系统构建关键技术2.1㊀面向对象的大数据封装技术水文数据体量庞大㊁来源广泛㊁类型繁多ꎬ通常涉及水文㊁气象㊁水库等多个部门ꎬ既包括水位㊁流量㊁雨量㊁蒸发等结构化数据ꎬ又包括输沙率㊁河道地形㊁水文年鉴等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17-20]ꎮ如目前长江流域每天接收来自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15个分中心㊁14个省(直辖市)水文局㊁中国气象局㊁湖北省气象局㊁三峡梯调中心㊁金沙江调控中心以及各支流集控中422㊀第7期㊀㊀㊀陈瑜彬ꎬ等: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心等数十家单位(部门)的实时观测数据约97万条ꎬ年接收数据量约3.54亿条ꎮ为高效合理使用这些数据ꎬ满足预报调度的使用需求ꎬ系统通过数据清洗㊁分析㊁归类ꎬ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将水文信息封装为河道㊁水库和雨量3个差异较大且彼此关联的对象ꎬ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的可视化ꎮ具体来讲ꎬ首先将各个对象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基础单元(如变量数目㊁内在方法㊁单元属性)ꎬ然后隐蔽数据处理㊁数据挖掘㊁模型计算等技术细节ꎬ只保留有限数据接口与外部进行数据交互ꎮ以图3所示河道对象为例ꎬ通过个性化地封装其成员属性基本信息(如站名㊁站号㊁站别㊁防洪信息㊁历史信息㊁实时信息㊁预报模型)与成员方法(如触发式预报计算㊁专家交互式预报计算㊁成果保存㊁成果发布)ꎬ既能直观清晰地描述河道类水文信息ꎬ又可协助系统用户以按图索骥的方式快速获得相关信息ꎬ进而显著增强数据信息的可读性与交互性ꎮ图3㊀河道对象的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示意Fig.3㊀Attributesandmembermethodsofriverobjects2.2㊀基于河网空间拓扑关系概化图的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㊀㊀随着水库群等水利工程的兴建ꎬ河流的天然状态已逐渐改变ꎬ河流上的预报点与调度点已成为紧密相连㊁密不可分的两个关联体ꎬ以串联㊁并联或混联方式存在ꎬ相互制约影响ꎬ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ꎮ因此ꎬ系统针对当前预报与调度业务分离信息与模型共享困难㊁人机交互缺乏人性化㊁重复开发难以管理以及实时预报调度方案制作时效差等一系列弊端ꎬ研究提出了基于河网空间拓扑关系概化图的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ꎬ以满足变化环境下流域防洪预报调度的业务需求ꎮ以流域大型水库㊁重要水文站㊁防汛节点等为关键控制断面ꎬ利用空间位置与水力联系构建形成水库㊁湖泊㊁防洪对象有序关联的拓扑关系概化图ꎬ采用通用数据接口对数值天气预报㊁降雨径流模型㊁洪水演进模型及调度模型进行无缝耦合处理ꎬ实现河系的河库(湖)联动㊁有序连续演算的预报调度一体化功能ꎬ从而形成了涵盖河系概化图构建和预报调节点计算的预报调度一体化技术ꎮ详细介绍如下ꎮ(1)河系概化图构建ꎮ通过分析流域预报节点㊁调度节点的拓扑关系ꎬ明确各节点对象的链接关系ꎬ采用对象符号抽象形成表达流域河网关系的有序树ꎬ如图4(a)所示ꎬ然后设置河系概化图各节点对象的属性(如基本信息㊁防洪信息以及预报调度模型选择)ꎬ并采用静库容调洪演算或水动力学模型实现关键控制节点的调度计算ꎮ(2)预报调度节点计算ꎮ采用树形分层方法保证关键节点依据上下游拓扑关系顺序计算ꎬ具体步骤为:首先根据树形结构划分计算层次ꎬ此时计算层数与树的深度相同ꎻ然后从最高级叶结点开始ꎬ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逐级计算至根结点ꎬ其中同一层次的所有节点同时完成相关计算ꎬ下一层次只能在上一层次结点全部计算完毕后开始ꎮ以图4(b)所示的7层树形结构为例ꎬ将按照 7ң6ң5ң4ң3ң2ң1 次序逐层逐站由流域上游向下游演算ꎮ图4㊀河网空间拓扑关系概化㊀㊀㊀Fig.4㊀Rivernetworktopologydiagram需要说明的是ꎬ在开展预报调度作业时ꎬ系统可以提供自动㊁半自动及交互3种计算模式ꎬ实现流域内河系所有预报㊁调度节点的连续预报或调度作业ꎮ其中ꎬ自动计算模式对各节点的中间计算过程不进行干预ꎻ半自动计算模式中用户可以对指定节点的中间计算过程进行交互式修正ꎻ交互计算模式则可对所有节点的中间计算过程进行人工调整ꎮ2.3㊀面向水文预报的网络服务构建技术为了满足SOA无状态和独立自治的原则ꎬ实现传统的水文预报程序能够服务化ꎬ系统通过对预报计算模型进行解耦并重新封装ꎬ具体流程为:①预报计算模型解耦ꎮ按照水文预报的流程ꎬ将计算过程分解成522㊀㊀人㊀民㊀长㊀江2019年㊀各个子单元ꎬ每个子单元作为单独的功能封装成服务进行发布ꎮ每个子单元完全独立ꎬ子单元之间没有功能和调用关系上的依赖ꎬ同时具有高复用性ꎮ②预报计算模型封装ꎮ封装的目的是为了让相互依赖的功能能够独立运行ꎮ预报模型计算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库操作ꎬ所以封装的重点之一是所有模块都可以独立的访问数据库ꎮ为提高效率避免数据库连接占用大量时间ꎬ采用数据库连接池分配数据库资源ꎬ在系统初始化时统一建立连接ꎬ当服务需要使用数据库时ꎬ直接从连接池中获取资源ꎬ使用完后由连接池回收以便循环利用ꎮ在封装时ꎬ选用了WCF作为服务框架ꎬ引入契约模式对预报计算模型进行封装ꎮWCF是Windows平台上开发分布式应用最佳的实践方式ꎬ该框架使用.NET环境ꎬ能够很好地集成原有C号以及VisualBas ̄ic的预报计算程序ꎬ同时提供广泛的网络服务协议支持ꎬ在安全性上也有相应的模块作为保证ꎮ所构建的网络服务既可为跨平台操作系统(如Windows㊁IOS㊁Android)提供通用的数据接口㊁确保预报计算的一致性和通用性ꎬ又可利用分布式部署方式来确保核心业务的计算效率ꎬ显著增强系统的扩展性和安全性ꎮ2.4㊀基于JSON的海量数据传输技术考虑到绝大多数操作系统和硬件设备均支持HT ̄TP协议ꎬ系统选用报文交互方便且支持多终端接口的HTTP协议作为数据传输协议ꎬ使用类表述性状态传递(RepresentationalStateTransferꎬREST)风格调用服务ꎬ即通过URL链接发布相关服务ꎻ同时ꎬ考虑到标准REST风格无法满足复杂结构的服务请求ꎬ系统采用GET和POST两种请求完成所需服务操作ꎬ其中GET表示发送参数仅包含基本数据类型的服务ꎬPOST表示发送参数包含复杂数据类型的服务ꎮ此外ꎬ引入JSON格式传递规模巨大的数据以减小不必要的信息量ꎬ加快请求的响应速度ꎮ在实际应用中ꎬ用户只需向相应URL地址输入所需参数ꎬ系统将首先对原始数据集进行序列化操作ꎬ然后将所得字节流进行压缩运算传递给用户ꎬ客户端对相关数据进行解码操作便可得到预报站点信息ꎬ数据传输流程见图5ꎮ3㊀工程应用3.1㊀应用实例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依托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项目ꎬ以满足长江防洪兴利调度实际需要为目标开发设计ꎮ系统以大型水库㊁重要水文站㊁防汛节点等为控制断面ꎬ构建了长江流域27个预报调度体系ꎬ囊括9200余个遥测报汛站点㊁341个预报节点㊁695套预报方案㊁35个调度节点㊁100余套调度方案ꎬ实现了水雨情在线监视㊁洪水预报实时调度㊁防洪形势动态分析㊁预警风险安全评估及洪水演进多层级模拟等复杂功能ꎬ为长江流域水文气象预报㊁洪水演算㊁优化调度和决策会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ꎮ图5㊀基于JSON的海量数据传输流程Fig.5㊀MassdatatransmissionbasedonJSON系统自2015年投运以来ꎬ运行安全稳定ꎮ尤其是在应对2016~2017年长江流域大洪水时ꎬ成功服务国家防总与长江防总联合会商近300次ꎬ发布各类分析材料㊁预报成果及调度方案近2000期ꎮ该系统不仅实现了长江流域防洪兴利综合调度全覆盖ꎬ而且实现了国家防总㊁长江防总㊁省市防指与干支流控制性水库间远程异地协同会商和决策分析ꎬ为长江防洪科学调度指挥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撑ꎮ此外ꎬ依托广东省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洪水预报预警系统I标项目ꎬ成功实现该系统技术的推广应用ꎮ3.2㊀典型功能3.2.1㊀水雨情监视功能系统以WebGIS㊁过程线和表格等方式在3D地图上动态展示各监测站点的空间分布特征ꎬ并在站点名称附近标注实时水雨情信息ꎬ方便防汛人员及时掌握最新动态ꎮ同时ꎬ系统采用Tab页展示水库站㊁水文站㊁雨量站等不同监测对象的详细信息ꎮ3.2.2㊀洪水预报调度功能针对洪水预报调度这一核心业务ꎬ系统提供了符合实际河网拓扑关系的河系概化图ꎬ分别采用不同几何图形代表水库站㊁水文站㊁虚拟站等不同对象ꎬ采用矢量箭头表征对象之间的水力联系ꎬ直观展示流域各控制断面的连接关系ꎮ在此基础上ꎬ用户既可以通过自动㊁半自动或交互式操作方式来制作发布河系洪水预报调度方案ꎬ又能够对单个节点或任意断面的预报结果进行精细化调整ꎮ3.2.3㊀三维洪水模拟功能系统采用建筑信息建模技术构建了基于WebGIS622㊀第7期㊀㊀㊀陈瑜彬ꎬ等: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的三维场景ꎬ融合实时水雨情及预报调度信息ꎬ实现了重点区域关键信息的三维展示ꎬ并利用信息框㊁图表㊁过程线㊁分级图或剖面图等手段综合展示了实时及预报调度成果信息ꎮ4㊀结论重大水旱灾害一直是制约我国流域用水安全㊁沿岸人民安康的重要因素ꎬ科学高效地实现流域防洪预报调度意义重大ꎮ本研究基于面向大数据平台的网络化服务理念ꎬ设计开发了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ꎬ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功能ꎮ该系统在长江流域长期实践应用中运行稳定可靠ꎬ尤其是在2016~2017年长江流域大洪水防洪中ꎬ为防汛减灾实时联动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和科学依据ꎬ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ꎮ此外ꎬ该系统以其良好的技术支撑能力ꎬ已成功推广应用至广东西江㊁东江㊁北江及珠江三角洲等地区ꎮ参考文献:[1]㊀胡四一ꎬ宋德敦ꎬ吴永祥ꎬ等.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J].水科学进展ꎬ1996(4):4-15.[2]㊀陈昂ꎬ隋欣ꎬ廖文根ꎬ等.基于数据云的水利信息化数据共享体系构建模式[J].科技导报ꎬ2014ꎬ32(34):53-57.[3]㊀黄瓅瑶ꎬ罗斌ꎬ朱思蓉ꎬ等.基于WebGIS的水库群调度拓扑设计分析与应用[J].人民长江ꎬ2018ꎬ49(13):99-103.[4]㊀王浩ꎬ俞科慧.基于洪水模拟和预报的三维仿真系统设计[J].中国防汛抗旱ꎬ2014ꎬ24(3):24-27ꎬ45.[5]㊀丁斌ꎬ吴晖.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信息化规划设计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ꎬ2017ꎬ28(4):158-161.[6]㊀张大伟ꎬ权锦ꎬ何晓燕ꎬ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维溃坝洪水分析系统研发及应用[J].水利学报ꎬ2013ꎬ44(12):1475-1481ꎬ1487.[7]㊀王妍ꎬ杨朴.北京市河长制信息系统设计与研发[J].中国水利ꎬ2018(18):46-49.[8]㊀黄少华ꎬ丁志良ꎬ王汉东ꎬ等.基于三维GIS的水库洪水调度模拟系统研究[J].人民长江ꎬ2013ꎬ44(7):95-99.[9]㊀丁斌ꎬ姚保顺ꎬ杜文.黄河防洪调度综合决策会商支持系统建设[J].水资源保护ꎬ2017ꎬ33(6):55-59.[10]㊀雷晓辉ꎬ蔡思宇ꎬ王浩ꎬ等.河流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及通用软件平台探讨[J].人民长江ꎬ2017ꎬ48(17):37-45.[11]㊀程春田ꎬ王本德ꎬ李成林ꎬ等.白山㊁丰满水库群实时洪水联合调度系统设计与开发[J].水科学进展ꎬ1998(1):30-35.[12]㊀吴捷ꎬ徐学飞.李仙江流域梯级水电站洪水预报设计与应用[J].人民长江ꎬ2011ꎬ42(24):21-24.[13]㊀蓝家万ꎬ陈森林ꎬ李建华.基于WebService的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J].水电能源科学ꎬ2005(5):86-88ꎬ1.[14]㊀秦昊ꎬ陈瑜彬.长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建设及应用[J].人民长江ꎬ2017ꎬ48(4):16-21.[15]㊀何欣欣ꎬ罗军刚ꎬ解建仓.陕西省最严格水资源考核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ꎬ2016ꎬ27(3):55-60. [16]㊀贾化乐.陆浑水库洪水预报程序设计[J].人民长江ꎬ2013ꎬ44(19):40-43.[17]㊀喻杉ꎬ罗斌ꎬ张恒飞.长江流域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初探[J].人民长江ꎬ2015ꎬ46(21):5-7ꎬ26.[18]㊀刘荣华ꎬ刘启ꎬ张晓蕾ꎬ等.国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J].中国水利ꎬ2016(21):24-26.[19]㊀陈军飞ꎬ邓梦华ꎬ王慧敏.水利大数据研究综述[J].水科学进展ꎬ2017ꎬ28(4):622-631.[20]㊀罗毅君ꎬ吕石生ꎬ刘雨ꎬ等.湖南省基于云架构的山洪灾害监控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防汛抗旱ꎬ2017ꎬ27(1):99-103.(编辑:常汉生)引用本文:陈瑜彬ꎬ邹冰玉ꎬ牛文静ꎬ等.流域防洪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若干关键[J].人民长江ꎬ2019ꎬ50(7):223-227.ResearchonseveralkeytechnologiesoffloodcontrolforecastingandintegrateddispatchingsysteminbasinCHENYubinꎬZOUBingyuꎬNIUWenjingꎬQINHao(BureauofChangjiangꎬWaterResourcesCommissionꎬWuhan430010ꎬChina)Abstract:㊀InthelightofthedeficienciesinmajorriverbasinfloodcontrolforecastinganddispatchingplatformofChinaatpresentꎬsuchaslowdataprocessingefficiencyꎬweakresourcesshareabilityꎬinsufficientgeneraldegreeofsoftwareandincom ̄pletethree-dimensionalfunctionandsoonꎬbasedonthenetworkserviceconceptofbigdataplatformꎬtheintegratedfloodcon ̄trolforecastoperationsystemforbasinisdesignedanddeveloped.Thispaperpresentstheoveralldesignandthekeytechnolo ̄gies.Thekeytechnologiesofthesystemincludeobject-orientedbigdataencapsulationꎬgenerationoftopologicalrelationsinrivernetworkspacesꎬcontractmodenetworkserviceconstructionandmassdatatransmissionbasedonJSON.Thereliabilityꎬpracticabilityandscalabilityofthesystemareverifiedinthefloodcontrolforecastinganddecision-makingoftheYangtzeRiverBasin.Keywords:㊀floodforecastingꎻfloodcontroloperationꎻintegratedforecastinganddispatchingsystemꎻbigdataꎻwebserviceꎻcoupledatmospheric-hydrological722。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F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F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F一、单选题1.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修葛洲坝水利枢纽前,宜昌以上至重庆段分布众多险滩。

“新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请问这段话指的是长江三峡段哪一个峡的水道状况?()A.瞿塘峡B.巫峡C.西陵峡D.虎跳峡答案:C2.我国著名神话传说《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故事发生在()。

A.西湖边B.钱塘江边C.太湖边D.长江边答案:D3.在汛期,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其()以上的防洪库容以及洪水调度运用必须服从有管辖权的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指挥。

A.正常蓄水位B.防洪高水位C.汛期限制水位D.设计洪水位答案:C4.在(),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应当保障防汛指挥抢险车辆优先通行,并按照特种车辆对待。

A.主汛期B.汛期C.非汛期D.汛后答案:B5.警戒水位是指江河漫滩行洪、堤防可能发生(),需要开始巡堤查险、加强防守时的水位。

A.险情B.重大险情C.损毁D.决口答案:A6.汛期对于中等危险地段,当降雨量达到注意警戒值时,必须派人雨中看守,直到持续降雨停止后()小时。

A.48小时B.24小时C.12小时D.6小时答案:A7.遇到水库泄洪和河道行洪时应()。

A.捕鱼B.捞鱼C.捞木头D.停止所有涉河活动答案:D8.对于堤身崩塌险情,抢护方法主要有()护坡防浪,采用树木排、竹排、梢料枕或者枝叶繁茂的柳树等材料消减风浪。

A.砂石料B.浪坎C.土工织物D.麻袋草袋答案:C9.溢洪道出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A.溢洪道泄流能力不足B.坝身渗漏C.由于抗剪强度不足D.出现贯穿裂缝答案:A10.根据国际上对水资源紧缺指标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可更新的人均淡水供应量每年为(),即为极度缺水。

A.1700~3000立方米B.500~1000立方米C.500立方米以下D.300立方米以下答案:C11.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国家鼓励对()的收集、开发、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淡化。

A.雨水、微咸水B.废水C.污水D.海水答案:A12.河道防洪应该采取()措施。

长江防旱应急预案

长江防旱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为有效应对长江流域可能出现的严重旱情,保障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有关要求,结合长江流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长江流域各级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在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旱情时的应对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长江防旱应急指挥部长江防旱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由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长江流域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等部门组成,负责长江流域防旱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二)指挥部职责1. 研究制定长江流域防旱工作总体部署,指导各级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防旱工作;2. 及时掌握长江流域旱情动态,组织会商、研判,提出应对措施;3. 组织实施跨区域、跨流域水资源调配,确保长江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4. 组织开展旱情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演练;5. 协调解决防旱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6. 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调度和保障工作;7. 组织开展防旱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三)成员单位职责1. 水利部:负责长江流域防旱工作的统筹协调、政策制定和指导;2.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负责长江流域防旱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重大决策;3. 长江流域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旱工作的组织实施;4. 各级水利、气象、水文、环保等部门:负责旱情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5.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防旱相关工作。

四、监测预警(一)旱情监测1. 加强长江流域旱情监测,及时掌握流域水资源状况、土壤墒情、气象变化等信息;2. 建立健全旱情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

(二)旱情预报1. 加强旱情预报,提前发布旱情预警信息;2. 根据旱情发展趋势,及时调整预警级别。

五、应急响应(一)预警响应1. 根据旱情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做好防旱准备;2. 加强旱情监测,密切关注旱情发展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 水 文 预报单 元共 4层 数 据 图形 信 息 的制作 与属 性 添加 ; 辅 以遥感 图像 和 水 利 专题 资 料 完 成 水 利专 题 数
据 图层 , 另外 , 还包括河流 、 水库 、 湖泊 、 控制站、 堤 防 ( 段) 、 海堤( 塘) 、 蓄滞 ( 行) 洪区、 圩垸 、 机 电排 灌 站 、
1 0 m 高分 辨率 卫 星 遥 感 数 据 为 基 础 的长 江 流 域 1 : 5
万 比例尺 图形库 建设 , 以为 提 高 防 汛抗 旱 决 策 水平 提
供更 丰富 的信息 支撑 。
1 图形库建设内容
为满 足应 用 系 统 使 用 的需 要 , 《国家 防 汛 抗 旱 指 挥系统 一期 工程 图形 库 建设 实 施 方案 》 要 求 建 设 长江
形 图是 国家基本 比例 尺地形 数据 中覆 盖我 国陆 域 比例 最高 的大 比例 尺地 形 数 据 。为 此 , 长 江水 利 委 员会 组
织开 展和 实施 了 以 1 9 8 0西 安 坐 标 系 为基 准 的我 国第

代 1 : 5万 地 形 核 心要 素数 据 库 及 以 S P O T一 4 C C D
: 5万 图形 库 ( 1 2 5 9幅 ) , 在 1 : 5万 国家 基 础 地 理数 据 的基础 上完 成上述 范 围公共 数 据 图层 、 水 利 专题 数 据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2—0 7
作者简介: 原 松 , 男, 工程师 , 主要从事 G I S与 泥 沙研 究 工 作 。E—m a i l : y u a n s @c j h . c o m. e n
水利 基础 空 间 信 息 数 据 库 是 防 汛 抗 旱 工 作 的基
础, 随着这 项工 作 的逐步深 入 , 已完成 了全 国陆 地部分 1 : 2 5万 第 一代 水 利 基 础 电子 地 图 , 目前 , 迫 切 要求 建
水闸、 险工险段 、 墒 情 监测 站点 等 1 2类 重 要水 利 专 题 信息 的空 间位 置标 注 、 属 性 添 加 和 编码 。其 中属 性 信 息一 般包 括对 象 的编码 、 名称 、 等级 等必 填字 段和其 他 相关 信息 的选 填字 段 。 1 : 5万 图 形 库 具 体 建 设 内容 包 括 : 资料收集 、 整 理; 根 据 图形库 建设 的规 则 和相关 技术规 范 , 确定 每一
流域 中下游 平原 洪涝 易发 区 ( 海拔 1 0 0 m 以下 地 区 ) 1
2 图层制作方法
2 . 1 数 据 预 处 理
对于 收集 到 的地 图资 料 , 重 点 是 对 各类 数 据 进 行 分类 整理 , 搞清 数据 的测 绘与外 业调 绘 时间 、 采 用 的坐 标 系 统与地 图投 影 、 数据精 度 、 数 据 分类体 系 和属性 编 码, 建 立各类 数 据 的说 明文档 和完整 的存 储体 系 , 将 坐
洪涝 灾害 频发 、 预测 预报准 确性 差 、 信 息采 集滞 后 的现 状, 以水利 基础 空 间信 息 及各 类 水 、 雨、 工、 旱、 灾 情 为 数据 基础 的 国家防 汛抗 旱 指 挥 系统 的建 立 , 为 解 决 现
状 问题提 供 了一 个强 有力 的解决 方案 ¨ 。
第 2期
原 松 , 等: 国家 防汛 抗 旱 指 挥 系统 长 江 流 域 图形 库 建 设 探 讨
1 层 数 据库 建 设 中 , 数 据 的质 量 关 系 到 国
家 防汛抗 旱指挥 系 统使 用 的 可 靠性 与 准 确 性 , 因此对
第4 5卷 第 2期
2 0 1 4 年 1月
人 民 长 江
Ya n g t z e Ri v e r
Vol _ 4 5. No. 2
J a n . , 2 0 1 4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1 7 9 ( 2 0 1 4 J 0 2— 0 0 1 5— 0 3
水 利 专题 图 层 。 着 重 分 析 了点状 、 线状 、 面状 图层 的 制作 方 法 及 其 质 量 控 制 。对 类 似 大 型 水 利 基 础 数 据 库 的
建 设 有 一 定借 鉴 意 义 。


词: 图形 库 ; 数 据 库 ;图层 ;防 汛抗 旱 指 挥 系统 ;长 江 流 域
个数 据 图层建 设 内容列 表 ; 进行 数 据格式 、 地 理坐标 及 地 图投影 转换 , 图幅拼接 与裁切 等 预处理 ; 以及 4个 公 共数 据 图层 、 1 2类 骨干水 利 专题 图层数 据建 设 。
设更 大 比例尺 的水利 基础 空 间 数 据库 , 其中 1 : 5万地
国 家 防汛 抗 旱 指 挥 系 统 长 江 流域 图形 库 建 设 探 讨
原 松, 李 圣 伟, 陶 守 耀
( 长 江 水 利 委 员 会 水 文 局 长 江 水 文 技 术 研 究 中心 , 湖北 武汉 4 3 0 0 1 0 )
摘要 : 大 比例 图形 水 利 行 业 数 据 库 是 开 展 流 域 防 汛抗 旱 工 作 的 基 础 。论 述 了 长 江流 域 防 汛抗 旱 指 挥 系统 中 图 形库的制作原理与方法。该图形库以 1 : 5万基 础 电子 地 形 图和 遥 感 影像 为 基 础 , 包含 4类 公 共 图 层 和 l 2类
文 献 标 志 码 :A
中 图 法 分 类 号 :T P 3 9 1
水旱 灾害是 中华 民族 的 心 腹 大患 , 加 强 水 利 防 洪 抗旱 减灾 工作是 我 国的一项 长期 基本 战 略。面 对我 国
图层 的建 设 。 公共 数据 图层 包括 以 1 : 5万数 据库 地形 、 水系、 地 名信 息 为基础 , 完成 流域 分 区 、 水资源分区、 水 功能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