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合集下载

省、地市级山洪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技术要求

省、地市级山洪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技术要求

省、地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印发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二○一二年十月前言按照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总体部署,规划确定的2058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将于2013年全部建成。

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框架内,在县级监测预警平台的基础上,建设省级和地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监测预警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使各级防汛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山洪灾害实时监测、预警、响应信息和防治情况,对于提高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山洪灾害科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指导和规范省、地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统一标准,实现各级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保证基本功能要求,提高整体建设水平,制订本技术要求。

省、地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要求适用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中心编制。

目录1 总体要求 (1)2 省级网络接入及系统硬件 (2)3 地市级网络接入及系统硬件 (3)4 省、地市级山洪灾害数据共享汇集软件 (4)4.1 实时雨水情数据共享汇集 (5)4.2 基础数据共享汇集 (5)4.3 山洪预警信息共享汇集 (6)4.4 上下游相邻县数据共享 (7)4.5 气象信息共享汇集 (7)4.6 国土信息共享汇集 (7)5 省、地市级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应用软件 (8)5.1 基本要求 (8)5.2 数据资源及数据库 (8)5.3 省级应用软件功能要求 (9)5.4 地市级应用软件功能要求 (11)5.5 性能要求 (12)5.6 系统支撑软件 (12)附件1:山洪灾害基础及预警数据上报要求附件2:山洪灾害专题数据库表结构1总体要求省、地市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是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组成部分。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文件-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文件-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附件: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规范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建立完善防汛抗旱督察体系,提高防汛抗旱工作成效,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国家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化建设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检查督促指导下级防汛抗旱工作,组织开展防汛抗旱重大事故调查处置等。

第三条防汛抗旱督察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客观公正、依法依规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防总各成员单位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防汛抗旱督察工作。

第五条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

国家、流域和地方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建立防汛抗旱督察体系,完善防汛抗旱督察工作制度。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全国防汛抗旱督察工作。

流域和地方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的防汛抗旱督察工作。

第六条督察职责包括:(一)防汛抗旱法律、法规、政策执行落实情况;(二)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情况;(三)防汛抗旱队伍、物资及各项预案的准备情况;(四)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抗旱预案、水量应急调度方案执行情况;台风防御、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水库安全度汛等专项预案执行情况;(五)江河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台风暴潮灾害、蓄滞洪区运用、严重干旱、应急调水等调度决策指令执行情况;(六)水库(水电站)垮坝,堤防决口;洪水、山洪、台风灾害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城市受淹造成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行;严重干旱和重大水污染影响城乡供水等灾害处置情况;(七)防汛抗旱专项工作情况,如山洪灾害防御、城市防洪、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等;(八)其他需要督察的事项。

第七条防汛抗旱督察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要求被督察对象提供与督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等;(二)对督察事项进行现场查勘,调阅、复制与督察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等;(三)要求被督察对象就督察事项作出解释、说明、提交书面报告;(四)对督察事项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第八条防汛抗旱督察根据工作需要采取例行督察、专项督察、应急督察等方式进行。

河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6-6-28doc (1)

河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6-6-28doc (1)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河北省工程项目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实施方案(初版)北京慧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编制)2016年06月目录1.文档介绍 (1)1.1编写目的 (1)1.2文档范围 (1)1.3读者对象 (2)2.项目概述 (2)2.1.项目背景 (2)2.2.建设目标 (4)2.3.建设任务 (5)2.3.1.防洪工程数据库建设 (5)2.3.2.基础商品软件购置 (8)2.3.3.应用支撑平台的定制开发及集成部署 (13)3.总体设计 (13)3.1.建设原则 (13)3.2.技术框架 (16)3.2.1.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总体框架 (16)3.2.2.应用支撑平台总体框架 (17)3.3.体系架构 (19)3.4.技术路线 (22)3.5.部署架构 (24)4.项目实施建设方案 (25)4.1.防洪工程数据库 (25)4.1.1.建设范围 (25)4.1.2.建设基础 (28)4.1.3.建设分工 (29)4.1.4.组织管理步骤 (30)4.1.5.主要技术方法 (35)4.1.6.各级实施 (37)4.2.应用支撑平台功能开发需求 (52)4.2.1.系统资源服务 (52)4.2.2.公共基础服务 (56)4.2.3.应用服务 (63)4.2.4.服务管理 (64)4.2.5.平台监控 (69)4.3.应用支撑平台部署和集成调试 (70)4.3.1.建设内容 (71)4.3.2.提交成果 (71)4.4.应用支撑平台技术标准编辑 (72)4.4.1.建设任务 (72)4.4.2.建设内容 (72)4.4.3.提交成果 (73)5.实施组织方案 (74)5.1.组织实施 (74)5.1.1.项目组织结构图 (74)5.1.2.项目组织职责与人员构成 (74)5.1.3.人力资源安排 (76)5.1.4.项目沟通管理 (78)5.2.进度计划安排 (79)5.2.1.进度计划 (79)5.2.2.进度保证措施 (81)5.3.质量保障方案 (83)5.3.1.质量目标 (83)5.3.2.质量保证计划 (83)5.3.3. ISO质量管理体系 (84)5.4.地市级用户培训 (85)5.4.1.培训目的 (85)5.4.2.培训计划 (86)5.4.3.培训内容及课程 (86)1.文档介绍1.1编写目的河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是为了使项目建设参与人员对河北省防汛二期工程防洪工程数据库及应用支撑平台的实施过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使之成为整个项目实施过程的基础。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目标及进展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目标及进展
Zh o Ch n a e
Ab t a t Na in l lo C n r l n Dr u h Rei f Co sr c: t a F o d o to a d o o gt l mma d n y t m a e o me b fv s b— y t ms f e n i g S se r f r d y i e u s se o d t o l c in o a a c l t ,c mmu ia i n o u e e wo k e ii n s p o t s se e o n c t ,c mp t r n t r ,d c so — u p r y t m a d l t a a p l ai n y tm. o n c i e r d r a p i t s se ma c o
1 . 系统结 构模 型
国 家 防 汛 抗 旱 指 挥 系 统 工 程 立 足 于 洪 水 预 报 、 洪 调 度 、 旱 管 理 防 抗 业 务 需 要 ,最 终 将 形 成 水 情 应 用 、 防 洪 调 度 应 用 、 旱 管 理 应 用 三 大 业 务 抗 应 用 系 统 。 为 实 现 资 源 共 享 , 少 重 减 复 开 发 , 照 系 统 体 系 结 构 , 三 大 按 将 业 务 应 用 涉 及 的 各 类 资 源 整 合 为 统

国家 重 要 的 防 灾 减 灾 非 工 程 措 施 . 工 程 将 建 设 一 个 以 水 雨 工 旱 灾 情 信 息 采 集 系 统 和 雷 达 测 雨 系统 为 基 础 、 通 信 系 统 为 保 障 、计 算 机 网 络 系 统 为 依 托 、决 策 支 持 系 统 为 核 心 的 国 家 防 汛 抗 旱 指 挥 系 统 。 该 工 程 的 建

水利部关于成立国家防汛抗旱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成立国家防汛抗旱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成立国家防汛抗旱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
室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水利部
•【公布日期】2003.05.29
•【文号】
•【施行日期】2003.05.2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防汛抗旱
正文
水利部关于成立国家防汛抗旱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的通

(2003年5月29日)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为加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经研究决定,成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作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项目法人)在项目建设现场的建设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该机构为临时机构,运行费用从项目建设管理费中列支。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兼任,副主任分别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李坤刚和水利部水文局(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副局长(副主任)、总工程师张建云兼任。

特此通知。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简介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简介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简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的总目标是根据防汛抗旱工作的需求,建成一个以水雨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和雷达测雨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要求该系统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较准确地作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预报,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系统建成后应达到下列主要目标:1、在水情信息采集方面,中央报汛站中的雨量和水位观测,全部采用数据自动采集、长期自记、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技术,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时效性。

中央报汛站的测洪能力提高到接近或达到相当于设站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或略高于堤防防御标准的水平。

大江大河站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或意外事件的情况下,有应急测验措施。

对流量、泥沙等其它水文信息通过人工置数进行数字化自动传输。

2、在报汛方面,通过对中央报汛站报汛设施的更新改造和建设224个(一期125个)水情分中心,实现在半小时内收集齐3002个(一期1799个)中央报汛站的水雨情信息的目标。

3、建成分布合理,初具规模的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网,初步实现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的实时化和信息传输的网络化。

工情信息的采集和传输,通过927个重点防洪县、工程管理所的工情信息采集点、228个工情分中心的建设(一期选择部分重点省进行试点和示范区建设),对工程险情和突发事件要测得到,报得及时,处理快速,信息丰富直观,包括图形、图象、声音和分析结果等。

建立健全旱情测报网,旱情信息的采集和传输,要规范化,要能掌握面上的旱情,并通过旱情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能够对水文气象干旱、农业干旱等作出分析评价和趋势预测(一期进行旱情采集、传输、处理试点)。

要采用先进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灾前灾中的灾情监测和分析,以及灾后的灾情统计和评估。

4、通信方面,在水利部和原邮电部两部有关协议的指导下,根据防汛需要,首先考虑使用邮电公用网,充分发挥已有防汛通信网设施的功能,提高和加强防汛通信的保障程度。

黑龙江省旱情分中心试点项目设计综述——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试点工程项目

黑龙江省旱情分中心试点项目设计综述——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试点工程项目

摘 要 : 介绍 了黑龙江省旱情分中心试点项 目的设计 目标 、 系统构成 、 设备配置、 系统功能 、 系统特点等情况 , 综合运用计算机 、 网络
与土壤墒情监测 、 旱情预报 等技术 , 对旱情进行实时监测 、 分析 、 预警 , 为抗旱决策提供较为准确的旱情数据信息。
关键词 : 旱情分中心; 旱情 ; 监情传输系统 ; 旱情采集系统 ; 旱情决策分析系统 中 图分 类 号 :4 X3 文 献标 识码 : A
近 年来 , 龙 江省 干 旱 灾 害 愈 加 频 繁 , 响 范 围 扩 大 , 黑 影 造 成 损 失 也愈 加 严 重 , 其 是 近 几 年 来 受 气 候 等 多 种 因素 的 制 尤
监测决策分析系统 ; 旱情信 息 网络 传输 系统 ; 旱情 信息 ② ③
采集系统 。由于现代土 壤水分 监测仪 器 的 自动监 测、 位、 定 传输等功能的集成化研发 , 旱情信息采 集系统与 网络传 输系
l 试 点建设 的设计 目标
1 完 成 哈尔 滨 市 、 化 市 墒 情 监 测 基 本 数据 采 集 系 统 的 ) 绥
建设 , 建设 2个旱情 分中心 固定 信息 采集 区 、 动信息采 集 移
点 的地 理 勘 测 、 建 及 设 备 仪 器 的安 装 调 试 及 所 属 1 土 4个 固
的集成,4个旱情信息站墒 情信息接 收和传送 设备 的安装 、 1
调试 。
信息站 、 市分 中心 、 省监 测 中心 和 省旱情 信 息 中心 ; 县信 息
站 、 分 中心 、 监 测 中 心 和省 旱 情 信 息 中 心 相 互 间 通 过 计 市 省
3 完成省旱情信息监测中心 、 ) 省旱情信息 中心的旱情监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2011年1月目录一、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分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复核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初步设计编制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任务确认复核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为确保初步设计工作按质量和时间要求完成,特编制《国家防汛抗旱指挥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技术要求》。

各级项目办要提高认识、认真组织、保证质量、按时完成。

初步设计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月28日前,主要完成建设任务的复核和初步设计大纲的编制。

第二阶段根据部项目办审查通过的初步设计大纲要求完成初步设计报告。

一、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分工1、二期工程初步设计任务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负责二期工程整体初步设计和各流域机构、各省级单位初步设计报告的汇总工作,并编制以下报告,上报审查。

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概算。

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附件:(1)信息采集系统设计报告(2)网络与安全系统设计报告(3)应急移动指挥平台设计报告(4)视频监控试点项目设计报告(5)水情气象业务应用系统设计报告(6)抗旱业务应用系统设计报告(7)防洪调度和灾情评估系统设计报告(8)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设计报告(9)综合数据库设计报告(10)数据汇集与支撑平台设计报告3(11)系统集成设计报告流域机构、各省级单位负责二期可研中本流域机构、本省级单位建设任务的复核和细化,负责组织编制本流域机构、本省级单位的初步设计报告(其中:应急移动指挥平台、网络与安全系统、综合数据库、数据汇集与支撑平台由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统一设计)。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国汛[1991]5号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国汛[1991]5号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见正文:----------------------------------------------------------------------------------------------------------------------------------------------------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建设的意见(1991年5月26日国汛[1991]5号)我国水旱灾害频繁,防汛抗旱工作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为了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把水旱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防汛抗旱工作必须实现正规化、规范化。

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要建立健全保证防汛抗旱工作正常进行的指挥决策系统、调度系统和实施系统;把防汛抗旱工作纳入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并针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各项责任制,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常年抓,常备不懈。

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就是把多年积累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汛抗旱工作经验、办法、制度加以总结提高,形成法律、法规和工作制主度,使用权防汛抗旱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要实现防汛抗旱工作正规化、规范化、就民必须面对整个防汛抗旱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责任制和工作制度,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

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有防汛抗旱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必须建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并由各级人民政府首长担任指挥。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贯彻执行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指令,制定各级防汛抗旱措施,落实防汛抗旱物资经费,组织动员社会各界投入防汛抗旱斗争,统一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旱工作。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须有常设办事机构。

并根据防汛抗旱任务的大小确定人员编制,由责任心强,精通防汛抗旱业务的人员组成。

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防汛抗旱是国家重要的水利工程,为了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一个全面的指挥调度中心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旨在给出项目的评估和建议。

2. 项目背景防汛抗旱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任务,防汛抗旱指挥部门需要准确的信息和实时的数据来指导和决策。

然而,目前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不准确、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指挥调度中心来解决这些问题。

3. 目标与范围3.1 目标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高效、实时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决策效率。

3.2 范围本项目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的硬件设施 - 开发一个指挥调度中心的软件系统 - 部署和实施指挥调度中心4. 可行性分析4.1 技术可行性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

这些技术已经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备较高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因此从技术上来说,建设一个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是可行的。

4.2 经济可行性对于防汛抗旱工作来说,及时准确的决策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因此,在经济上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是有回报的。

需要考虑的是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

4.3 社会可行性防汛抗旱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一个指挥调度中心可以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受益人群广泛。

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是有意义和必要的。

5. 方案评估基于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对防汛抗旱指挥调度中心项目的方案进行评估,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给出以下评估结果: - 技术评估: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的需要的技术已经成熟和可靠,我们有能力实施和维护这样一个系统。

- 经济评估:在经济上建设一个指挥调度中心是有回报的,通过准确的决策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回报期较短。

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流程图

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流程图
资金监管
建立健全的资金监管机制,对应急资金的使 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透 明和合规。
06
后期评估与改进
应急响应效果评估
响应速度评估
对应急响应的启动时间、资源调配速度、救援队伍到达现场时间等 进行评估,以衡量应急响应的迅速性。
救援效果评估
根据受灾地区的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基础设施恢复情况 等,综合评估救援行动的有效性。
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流程图
汇报人:XX
2024-01-24
• 引言 • 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体系 • 监测与预警 • 应急响应与处置 • 资源调配与保障 • 后期评估与改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抗灾能力,制定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流程图。
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 严重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体系至关重要。
流程图的作用和意义
作用
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流程图是一种直观、简洁的表达方式,能够清晰地展示应急指挥工作的流程、环节 和责任人,为应急指挥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意义
通过流程图,可以快速了解应急指挥工作的全貌和重点,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应急响应 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流程图还可以作为培训和演练的依据,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对 能力。
转移安置
组织人员转移受灾群众,并妥善安置转移人 员的基本生活。
医疗救护
组织医疗队伍进行医疗救护工作,救治受伤 人员,并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物资保障
组织物资保障队伍,及时调运和发放救灾物 资,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6-2020年)编制大纲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6-2020年)编制大纲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6-2020年)编制大纲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二〇一五年七月前言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2010年11月,水利部会同财政部等部局启动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补助资金79.38亿元,经过三年建设,初步建成覆盖全国2058个县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在近年汛期发挥了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有效减少了山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依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2013年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以下简称《2013-2015年实施方案》),在前期实施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基础上,明确了2013-2015年山洪灾害防治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和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主要建设任务。

受2013-2015年实际安排投资限制,《2013-2015年实施方案》中部分任务没有安排开展建设,尤其是约80%(1300多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尚未安排。

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山丘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更加集中,流动性更强,又对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16-2020年需要中央、地方继续加大投入,尽快完成《2013-2015年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任务,同时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山洪灾害防治的新要求,在重点防治区构建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山洪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1、非工程措施建设。

继续完善各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强化信息共享和综合应用,继续开展平台延伸到乡镇及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系统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数据运行维护效率,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逐步开展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社会服务;根据标准升级、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及前期设施设备更新换代需求,对部分监测预警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提标升级),提高可靠性和保障能力,重点加强学校、旅游景区等人口密集地区的预警能力建设;开展山洪灾害补充调查评价,复核和检验调查评价成果,率定分析预警指标,提高精准度,集成、挖掘分析与利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开展山洪灾害综合保障体系建设,在重点地区配置必要的救援设备,逐步加强技术服务能力,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持续开展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重点县示范建设。

防灾减灾中的应急指挥系统设计

防灾减灾中的应急指挥系统设计

防灾减灾中的应急指挥系统设计防灾减灾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频繁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重点任务。

而在应对灾害和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非常重要,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至关重要。

一、应急指挥系统的优势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智能化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灾害情报和预警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以及信息共享系统等。

通过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应急指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收集和分析灾害信息,及时确定应急措施,并组织实施。

与传统的应急指挥方式相比,应急指挥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 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力。

应急指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不同环境下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气象预测、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可能发生的灾害信息进行预警,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从而尽可能降低灾害损失。

2. 跨部门协同和作战优势。

应急指挥系统根据事态发展需要,可以快速调度各个相关部门的资源,进行协同作战。

它可以迅速响应突发事件,解决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数据共享和指挥决策能力。

应急指挥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

在应急指挥系统中,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被统一管理和分析,在需要时,可以迅速生成详细报告和分析结果,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二、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原则由于应急指挥系统涉及到人员、设备、资金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因此其设计和建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下面,我们根据应急指挥系统的优势,提出一些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原则。

1. 综合性原则。

应急指挥系统必须具有综合性,能够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对不同的灾害和事故进行有效的信息管理和调度。

该系统应具有多样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应急场景,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与成就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与成就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与成就收稿日期:2019-08-15作者信息:刘汉宇,男,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mail:liuhanyu2014@。

刘汉宇(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北京100053)摘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通过实施一期、二期工程,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水利系统影响面最广、发挥作用最大的水利信息化工程,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防汛抗旱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简要介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建设成果,系统总结了系统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建设效益,并对系统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信息化中图法分类号:P426.616;TV87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264(2019)10-30-06DOI:10.16867/j.issn.1673-9264.2019175刘汉宇.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与成就[J].中国防汛抗旱,2019,29(10):30-35.LIU Hanyu.Construction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national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com⁃mand systems[J].China Flood &Drought Management ,2019,29(10):30-35.(in Chinese )0引言作为我国水利系统影响面最广、历时最长、发挥作用最大的水利信息化项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历时20多年,国家投入20多亿元,全国各级防汛抗旱、水文部门和部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高科技公司数万人参与设计研究、应用开发和工程建设,经过实施一期、二期工程,推动我国防汛抗旱指挥决策上升到了新高度、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对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防汛抗旱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水情信息采集系统设计要求

水情信息采集系统设计要求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水情信息采集系统设计要求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二○一一年七月审定:辛立勤审核:吴礼福刘志雨编写:吴礼福成建国赵凯王金星耿丁蕤孙洪林王爱莉目录一、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范围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设计总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设计控制经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水文测验设施设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设计目标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防洪度汛智能指挥决策系统框架研究

防洪度汛智能指挥决策系统框架研究

防洪度汛智能指挥决策系统框架研究张垚钦州市水利局DOI:10.32629/hwr.v3i8.2329[摘 要] 从防洪度汛指挥决策的流程出发,分析了传统防汛抗洪指挥决策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防汛抗洪智能决策系统,详细阐述系统框架结构和功能,指出了智能系统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该智能系统能在实时信息监测系统基础上,预报下一阶段水文气象、洪水等有关信息,帮助决策者进行风险识别,优化出最佳防洪调度方案供决策者选择。

[关键词] 防洪度汛;智能系统;决策;系统框架引言洪涝灾害是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由于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由此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因此防汛工作事关民生,备受关注[1]。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的雨情、水情的收集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对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的实时掌握能力,但对于汛情、险情的判断还建立在对现有信息的人工分析基础之上。

这种决策方式不仅依靠个人经验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对于局部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人工决策的滞后性将严重制约抗洪救灾的时效性。

建立一个功能实用、高效科学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为防汛工作提供管理和会商的平台,是防汛信息化建设的工作重点[2]。

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从自动化和信息化过渡到智能化是当前的发展趋势。

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卫星图像监测系统、计算机辅助技术等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大大推进了智能化进程[3-5]。

国内人工智能在防汛方面的应用起源于80年代末期,特别是国家在“八五” 期间安排的“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出现了一批比较成功的成果[6]。

马军建[7]提出了基于B/S模式的水电厂智能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的解决方案;江浩等[8]基于SOA的系统框架和WebGIS设计开发了水电厂智能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并已成功应用于吉林省松江河智能水电厂;刘胜[9]基于空间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一种水库防洪度汛智能决策系统。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数据汇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数据汇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信息化建设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Jun.2020NO.6VOL.302020年6月第6期第30卷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作为“金水工程”龙头项目,其工程规模大、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巨大。

二期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完成初步设计的建设任务和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各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工程验收,正在准备整体工程竣工验收;视频监控平台、洪水预报系统、防洪调度系统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等建设成果在近几年的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为这些应用提供支撑的数据汇集平台的系统设计、技术实现和成果应用。

1数据汇集平台建设1.1建设目标和建设模式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数据汇集平台充分利用水利行业统一数据交换体系,实现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信息的交换,包括工情、旱情实时采集信息的汇集、处理和入库,抗旱信息、洪灾信息、防汛抗旱物资信息等的在线填录、审核、汇总和上报,综合管理信息的实时交换、存储和管理,提高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最终实现防汛抗旱信息15min 内汇集到水利部的目标。

数据汇集平台按照统一数据交换体系,由中央统一组织开发,在水利部、7个流域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数据汇集功能的3级部署,支持5级应用的云平台架构。

中央统一招标,各地分签合同,完成定制化开发和安装部署。

1.2完成定制化开发和各单位建设内容水利部、7个流域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1.3平台业务特点和要求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要求建立覆盖全国的40个数据库节点,对数据库的设计、部署、管理和维护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实现报表的设计、报送、审核、统计、整合、数据交换等业务要求,也对大型分布式数据库的设计、管理、部署和维护能力提出了高标准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数据汇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孙洪林(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北京100053)摘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作为“金水工程”龙头项目,在近些年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情况汇报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情况汇报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们: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我国全国各地暴雨、干旱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命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自然灾害,我国各地积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不断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以下是本人针对指挥系统建设情况的汇报。

一、指挥系统建设背景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是应对自然灾害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范围内的暴雨、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日益频发,使得防灾减灾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防灾工作的开展。

在这种背景下,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二、指挥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1.建设目标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的目标是为了能够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快速、准确、有效地掌握灾情,并组织各类救援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建设内容本次指挥系统建设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建设、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救援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应急救援人员培训等方面。

3.主要建设步骤基于一些前期的调研和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步骤:(1)需求调研和分析,明确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用户需求。

(2)系统规划设计,建立适应本地实际的指挥系统架构。

(3)系统采购,选择适合城市特点的设备和软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4)系统实施,进行指挥系统的组建和部署,并开展相关的培训和知识传递,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5)系统运维与更新,对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更新,以确保系统的持续性和发展性。

三、指挥系统建设的实施效果指挥系统建设的实施效果如下:1.信息化程度提高本系统建设促进了信息化的“绿色通道”建设,大幅提升了信息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手段,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汛情信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延误和失误。

2.适应性增强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指挥系统进行了个性化扩展定制,为防汛抗旱工作所提供的更完善的服务。

3.应急反应更加迅速本系统建设后,各级领导能够及时掌握汛情信息,及时响应和协调汛后救援力量,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的通知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的通知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公布日期】2024.07.29•【文号】国汛办〔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7.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抢险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的通知国汛办〔202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汛抗旱指挥部:为推进防汛抢险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以下简称先进技术装备)规模化应用,提升防汛抢险工作现代化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先进技术装备的重要作用先进技术装备是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强先进技术装备规模化应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依靠人海战术的传统模式向依靠装备为主的新模式转变、提升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今年入汛以来,汛情急、灾情险、灾害重、救援难的特点十分突出,各地发挥先进技术装备作用,有效应对了一系列灾害和挑战。

当前,全国进入防汛关键期,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要充分认识先进技术装备作为防汛抢险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作用,参照《防汛抢险先进技术装备推广目录(2023年版)》,加快推进规模化应用,进一步提高防汛抢险效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做好先进技术装备社会资源统筹与预置工作做好应急准备是打好防汛抢险主动仗的关键,各省级防指要做到先进技术装备底数清、调度灵、预置足。

一是摸清辖区内先进技术装备资源底数,掌握装备位置、隶属、状态等信息,做到心中有数,确保灾害发生第一时间及时调用。

二是补齐短板弱项,根据重点防范区域、江河湖泊易发灾害的险工险段、次生灾害类型等,查找装备短板不足,并与相关装备厂商建立联系,必要时通过购置、租赁、测试等方式补充短缺装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任务书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二○○六年五月目录第一章二期工程项目背景总体背景描述2001年12月,水利部和国家气象局以水规计[2001]626号文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以下简称《修改稿》)。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于2002年7月对《修改稿》进行评估,核减了部分项目,并对整个项目提出了分期建设的建议。

共核减投资万元,将《修改稿》中提出的总投资万元调整为万元,并提出按照尽量维持系统的完整性和优先保证特别重点的原则,将特别重点的防洪地区和重要防洪城市的系统建设放在第一期,将其它防洪地区以及现有防汛系统还能基本正常运行的省市系统建设放在第二期。

一期工程投资为亿元,其中中央投资亿元,地方投资亿元。

2002年11月,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重新编制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简要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

2003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

2005年5月,经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水利部正式批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一起完成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并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一期工程概算为:亿。

2005年11月水利部组织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开始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已经实施的建设项目取得了预期成果,并已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内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内容、遗留在二期工程中应建设的内容,参见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

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决策支持系统1、总体可研内容天气雷达系统总体可研内容:1、6部基本覆盖整个淮河和黄河中游的新一代天气雷达。

2、120个气象部门的四要素自动气象站。

3、208个水利部门的遥测雨量站。

4、气象部门到水利部门的信息传输系统。

5、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淮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天气雷达产品应用为基础的流域暴雨洪水监测预报业务系统。

一期水利部建设内容:1、120个自动气象站资料自气象部门向水利部门传输的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2、同时在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分别建设天气雷达业务应用系统。

二期工程可研报告编制的依据1、《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NFCS-CMS-OD-02),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重点项目办公室,;2、《关于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的评估报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3、《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简要报告》(NFCS-CMS-OD-05),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重点项目办公室,;4、国务院,发改委批准一期工程建设的文件,;5、《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6、国家发改委核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概算的文件,2005年;7、水利部审批《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文件,2005年;8、《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金水工程”规划)》(水规计(2003)456号文);9、一期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的相关材料;10、《全国水利“十一五”发展规划》;11、《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第二章二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对一期工程进行全面的总结2005年6月水利部批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实施完成的全国水利信息骨干网络建设、异地会商系统建设;部署的通信系统、水情分中心建设、工情分中心试点建设、旱情分中心试点建设等都已经取得积极的成果,并已在防汛抗旱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国家防总领导的防洪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和依据。

2、一期工程中的125个水情分中心的建设和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正在全面实施建设,这些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所属区域中央报汛站信息在30分钟内传送的国家防办的目标,提高防汛决策的支持能力和水平。

为构建覆盖全国性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立跨流域、跨区域防汛抗旱业务应用积累了经验,奠定基础。

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前期工作的开展及一期工程的实施,建立了从水利部到流域机构、省的建设管理体系,制定了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颁发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培养了一批项目管理和建设的技术人才,取得了丰富的建设管理经验。

4、一期工程的建设带动了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满足国家级建设任务的同时,加快了省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设投入,特别是增加了省级报汛站的建设内容。

5、一期工程建设在水情信息采集方面,仅能完成60%的中央报汛站,尚有40%的中央报汛站需在二期建设,一期工程已经开始实施的一些省区也还未能全部覆盖区域内的中央报汛站;在工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采集方面只是实施了个别的试点,尚无法实现工情信息、旱情信息的采集、传输、管理;在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方面也仅仅能够完成防汛的部分功能。

6、一期工程由于前期工程周期相对较长,由于一些技术发展较快,设计方案与实施的方案需要考虑部分调整;一些西部省区的配套资金的落实相当困难;已建系统的运行维护经费落实较难;建设与管理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社会的发展给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适应我国社会变革的新形势,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水利部提出了: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

推进"两个转变"是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人水和谐的迫切需要。

2、“十一五”及今后十年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水利基础设施;初步遏制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有所改善。

到2010年,水旱灾害损失率(水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量的期望值占同期GDP 的比重)由现状分别降低至多年平均%以下。

“十一五”及今后十年我国防汛抗旱工作总体目标的确定,为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课题,新的任务。

3、实现水利工程体系的科学合理运用,实现优化调度,实现洪水资源化,抗旱手段的多元化,要求我们必须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努力提高灾害预测预报、信息处理、调度指挥和灾后评价等方面的科技水平。

二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防洪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期工程的建设取得的成果和实际应用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一期工程建设具有局部性,尚有40%的中央报汛站需在二期建设,在工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采集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

由于一期工程的投资限制和西部地区配套资金落实等原因,一期工程的实施可能尚有一些不完善之处,需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补充完善。

近年来,出现旱情的地区不断扩大,旱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在一些地区已经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期工程由于投资和技术等原因,在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等功能方面尚不够完善。

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整体作用,积极应对各种防汛抗旱等水利应急事件,特别是加快重点易旱地区的系统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尽快启动二期工程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一期工程建设成果,扩大系统的建设范围和深化系统的建设成果,构建一个覆盖全国、功能完整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状要求,充分考虑近几年相关技术的发展,继承近年来水利相关项目的建设成果,综合考虑已经审批立项或准备审批立项的一些项目的建设内容,避免重复建设。

综合分析二期工程的业务与技术要求,基于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和框架,进一步优化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体系及建设任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工情信息采集、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高度重视信息源的建设和整合,拓宽信息服务的领域,扩展业务应用的范围,强化业务应用的深度,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和水平,全面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

在相关项目投资方面中央应给予西部更大的倾斜。

二期工程可研报告编制的原则1、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2、一期工程成果继承与补充完善的原则。

3、一期工程相关技术的继承原则。

4、统一设计、开发、推广应用的原则。

5、技术方案比较的原则。

6、资源整合与系统集成的原则。

第四章二期工程的总体目标与总体架构二期工程的总体建设目标1、全面实施中央报汛站的更新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中央报汛站的实时信息在30分钟内上报到国家防办。

2、全面实施工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基本建成工情信息采集体系。

3、全面实施旱情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基本建成旱情信息采集体系。

4、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连接流域、省区、地市级的水利信息网络。

5、完善水利通信网络建设,重点加强移动通信系统建设。

6、补充完善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增强系统功能,扩大应用范围。

7、组织实施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建设。

8、实施资源整合,构建防汛抗旱决策会商环境。

二期工程总体架构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二期工程的总体架构为:三类信息采集系统(水雨情信息采集系统、工情信息采集系统、旱情信息采集系统)。

一个基础(通信与网络)。

二台一库(数据汇集平台、应用支撑平台、数据库系统)。

三类业务应用(水情业务应用、防洪调度业务应用、抗旱业务应用)。

一个会商环境(防汛抗旱决策会商环境)。

二个体系(安全体系,标准体系)。

应用支撑平台平台资源管理信息交换共享数据统一访问模型软件构件调用第五章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水情信息采集系统依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总体可研报告,共需完成224个水情分中心集成建设及所辖3171个中央报汛站测验和报汛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建设。

目前一期工程已安排125个水情分中心集成建设及所辖1884个中央报汛站(雨量、水位、流量站等)测验和报汛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其中流域所属的283个中央报汛站未进行流量测验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150个中央报汛站未进行水位测验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因此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水情采集系统的建设基本范围是:遗留的99个水情分中心集成建设及所辖1287个中央报汛站(雨量、水位、流量站等)测验和报汛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以及流域所属283个中央报汛站流量测验设施设备和150个中央报汛站水位测验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涉及6个流域和25个省区(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和西藏自治区已在一期工程建设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