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第五讲唐诗与李杜

合集下载

李杜与唐诗

李杜与唐诗
译文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 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 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 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 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 远行。
35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 赠别家乡而作。 李白是在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辞亲远 游。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 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15
•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 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 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 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 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 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 响。
“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 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 感和流动感。
38
全诗意境高远,想象瑰丽,形象奇伟,语 言精美,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山随 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 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 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及 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等描 摹同样脍炙人口。“月下飞天镜,云生结 海楼”一联,何其瑰丽,“下”与“飞” 之配搭,“生”与“结”之合用,把水中 月影的变化过程及海市蜃楼的奇特幻象写 活了,令人叹为观止。
10
李白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 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 策士等人的气质。
11

李杜与唐诗

李杜与唐诗

贾曾《有所思》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女儿爱颜色,坐看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开君不待,明年花开复谁在。
故人不共洛城东,今来空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第一,它揭示了一条宇宙规律——人生有限,宇宙无穷
《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 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 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 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 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 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诗人俯仰古今, 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 这是诗人空怀报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 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而长短不 齐的句法,抑扬变化的音节,更增添了艺术感 染力。

正是归时底不归?

“垂髫少年”如骆宾王《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七岁女子《送兄》:


别路云初起,

离亭叶正飞。

所嗟人异雁,

不作一行归。
二、唐诗有多少首?
《全唐诗》,就收录了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后人又陆续搜补唐代逸诗一千多首,今人 能读到的唐诗总计约五万首。
唐玄宗是一个风流天子,不但对诗歌爱好,而且对其他艺术门类,如 演唱、音乐也非常在行,曾设立“皇家梨园”,称歌伎为“皇家梨园 弟子”。

李白杜甫与唐诗

李白杜甫与唐诗
他的充满了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 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 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
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一)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李白(701~7 62),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自称原籍陇西 成纪(今甘肃秦安)人, 出生于碎叶城(在今吉 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 附近)。约五岁时,其 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 川江油县)。
五个在逻辑上并无必然联系的象喻:感伤锦瑟、 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
喻体本身有朦胧的性质,而本体又未出现,诗 就自然构成多层次的朦胧境界,难以确解。
2.李诗大量用典 。
他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原典所传达 或所喻示的情思韵味 。
“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抛开原典的哲理 思索,由原典生发的人生如梦引入一层浓重的 迷惘感伤情思。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 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幕雪 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 马行处。
如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 出英雄无用武之地、抚剑四顾茫茫而慷 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孤篇盖全唐”的杰作。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 一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

李杜诗五首学习课件PPT

李杜诗五首学习课件PPT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6分)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 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 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 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 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 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 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 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来 说,无论河水怎样流动,“水中月”也 不会随之流走,月随水流只有一种情况, 就是观月者也顺水而去。因此,此句明 写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暗写秋夜行 船之事。
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 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 “月” 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 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 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 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 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
李白生平及创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原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出生地为 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 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 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 江油) 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 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一生分为五个时期:
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 求功业时期

李杜诗五首
导语: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 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 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 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杜甫则 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将 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今天, 我们从唐代成就最高的两位大诗人的这五首 诗入手体味一下他们不同的艺术风格。

李杜与唐代文学

李杜与唐代文学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首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穿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之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可参考:周勋初《李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杜甫生平:青少年时代的读书漫游、长安十年的困顿、陷贼与为官、漂泊西南、终老江湖。
可参考:莫砺锋《杜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四、李杜诗歌精读篇目赏析
1、精读《峨眉山月歌》赏析。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二、唐诗分期(明代高棅“初盛中晚”四期的提出)
1、初唐诗歌的划分及代表诗人、流派、作品。
618→713年,虞世南、许敬宗、上官仪、初唐四杰、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崔融)、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125人。约100年。
2、盛唐诗歌的划分及代表诗人、流派、作品。
713→766,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储光羲;李白、杜甫等86人。50多年。
二、风格
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曾道:“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李白的诗歌风格单纯明显,其最大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豪放飘逸”。他的诗歌充满着蓬勃的进取精神,饱满的青春热情,张扬的艺术个性和积极乐观的理想展望。
杜甫的诗歌它的风格可谓是多元化的,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曾论道:“杜则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并说杜诗是“言理近经,叙事兼史”。然而其主导的风格还正如他自己所指出来的是“沉郁顿挫”。所谓“沉郁”大体是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而“顿挫”则是指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精编】李杜与唐诗(上)分析PPT课件

【精编】李杜与唐诗(上)分析PPT课件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李杜与唐诗(上)分析
本讲学习要点:
一、唐代文学概述 二、“大李杜” 的艺术成就 三、“小李杜” 的艺术成就
唐代文学概述:
一、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
诗体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题材开阔,作品丰富,流传广泛。
二、散文占据文坛的主要地位; 三、传奇小说; 四、讲唱艺术和话本; 五、中唐以后词的出现。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乡送韦八之西京》 )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
标遥有此寄》)
• 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汶水,无日不悠悠。
3-3防止裂缝的技术措施 解析
控制混凝土温升 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 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诗人之文,犹山无烟霞 ,春无草树,李白之文 ,清雄 奔
放,名章俊句,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上
安州裴长史书》)
2、 好剑术,任侠仗义,轻财好施
自称十五好剑术。剑术高超,常使“四座皆扬眉” 魏颢《李翰林集序》: “少任侠,手刃数人”。 自己也说:“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托
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3、狂狷独立, 傲视权贵, 笑傲王侯
• “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 • “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俦视巢许。” • “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一)家世
• 1.汉人说。 • 2.胡人。 • 3.胡化之汉人。
(二)出生地
“古今诗人出处,未有如太白之难定者。” 1.山东。 2.蜀中。 3.西域。 4.中亚碎叶。

第五讲3 杜甫与中晚唐诗人.ppt.Convertor

第五讲3 杜甫与中晚唐诗人.ppt.Convertor

第五讲之三杜甫与中晚唐诗人1中晚唐文学的主要特征浪漫主义精神衰退,现实主义则进一步获得发展与成熟。

由青春期进入中年。

由理想层面进入现实层面。

从追求兴象圆融转而追求深刻、准确、精致。

2李白眼中的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见孟棨《本事诗》3杜甫的生平(一)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人,后因其曾祖迁居巩县,遂为巩人。

20岁以前,用功读书,打下了良好的学问基础。

弱冠之年,南游吴越24岁,赴洛阳考试不第,东游齐赵。

4杜甫的生平(二)33岁,与李白、高适相识,往还唱和,同游梁、宋。

34岁起,长安十年——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的时期。

正是在这一时期,杜甫将目光投向了现实,诗风发生了转变。

安史之乱,味尽人间悲苦。

48岁,入川,开始过一种充满慰藉与宁静的生活,然而中间亦不乏颠沛流离。

5杜甫的生平(三)54岁,严武卒,成都再难久居,杜甫再度面临流浪飘零。

开始出川的旅程——其间,夔州两年,是杜甫诗歌创作最为重要的一段时期。

57岁,思往湖南,乘舟出峡。

59岁,病逝途中。

据新旧唐书记载,杜甫因受水阻,十日不得食,后郴州县令具舟相迎,大啖牛肉白酒,一夕暴卒。

6小结杜甫的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而这一时期正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候——前有安史之乱,后亦有吐蕃入侵带来的混乱。

整个社会长年挣扎在战争与饥饿当中。

就个人而言,杜甫同样过得水深火热。

这样一个时代,造就了杜甫。

而杜甫则以他的诗歌,从最广泛最深刻的角度,反映和刻画着这样一个时代。

7“诗史”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

一方面,是由于杜诗有历史的认识价值,可以用以证史,可以弥补历史记录的不足;另一方面,则在于杜诗提供了比史实更为广阔,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

大量采用叙述手法,以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善于抓住细节,同时在叙述中融入深厚强烈的抒情,不时展开议论。

8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在这几年中,我们的诗人,始终与祸乱相终始,国破家亡,流离转徙,屠戮人民,摧毁房屋,衰败荒凉,满眼都是白骨。

大学语文优质课件《李杜与晚唐诗歌》

大学语文优质课件《李杜与晚唐诗歌》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李商隐,字__义_山__,号__玉_谿__生_,今河 南人。诗与__杜_牧___齐名,又与 __温__庭__筠_并称,其诗多抒写时代乱离 的感慨和个人失意的心情,构思缜密, 词采缤纷,意境深远,尤以无题和咏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 南生,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与杜牧齐名, 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 为朦胧诗鼻祖。二十五岁进士及第。后来因为他触犯 了朋党之争,一直遭排挤,只当过幕僚等,潦倒一生。 他的诗深于寄托,工于比兴,用典工巧,表现婉曲, 意境含蓄,呈现出凄艳浑融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 世的诗歌、词、戏曲等创作样式有很大的影响。
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 歌集解》(中华书局 ) 叶葱奇《李商隐诗集疏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京兆 万年(今属陕西西安市)人。唐代宰相杜佑之孙。
(三朝宰相,著名学者,著《通典》200卷)。二十
六岁登进士第。其秉性刚直,被人排挤,仕宦颇不 得意。在江西、宣歙、淮南诸使为幕僚多年,又作 过黄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等。中间虽也曾入 朝任监察御史、左补阙等官职,但时间都不长,终 官中书舍人,世称“杜樊川”。杜牧的诗体兼备, 内容丰富,情调豪放爽朗,风格清新俊逸。与李商 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诗文集《樊川文集》。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 玉玺不缘 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 于今腐草无萤火 ,终古垂杨有暮鸦 。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

李杜与唐诗(上)

李杜与唐诗(上)

4、歌颂爱情和友谊 。
“愿同尘与灰”(《长干行》) 表现日常送别、相思之感, 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高度个性化 , 强烈的主观情感。
——从他的作品中 , 随处可见诗人傲岸不屈、咨意反抗、 潇洒放旷、纵情欢乐的为人和愤世嫉俗、渴望建功立业、 追求个人自由的性格。
2、想象丰富奇特 , 意象纷繁变幻。 比如写相思 、写离愁 : •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乡送韦八之西京》 )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
“诗人之文,犹山无烟霞 ,春无草树,李白之文 ,清雄 奔 放,名章俊句,络绎间起,光明洞彻,句句动人。”(《上
安州裴长史书》)
2、 好剑术,任侠仗义,轻财好施
自称十五好剑术。剑术高超,常使“四座皆扬眉” 魏颢《李翰林集序》: “少任侠,手刃数人”。 自己也说:“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 “托身 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四)卒年
1.代宗宝应元年(762)说。 2.代宗广德二年(764)说。 3.广德元年(763)说。
李白之死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醉死。
《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其二是病死。
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
其三是溺死。
民间传说李白在当涂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溺死。
主讲:大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孙金平
本讲学习要点:
一、唐代文学概述 二、“大李杜” 的艺术成就 三、“小李杜” 的艺术成就
唐代文学概述:
一、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
诗体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 题材开阔,作品丰富,流传广泛。

唐诗与李杜

唐诗与李杜

杜甫
❖ 杜甫(712年—770年 ), 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 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被誉为“诗圣”。
❖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 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 诗被誉为“诗史”。
❖ 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 《杜工部集》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七言律诗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绝句
绝句相当于律诗的一半,只有四句,压韵要求和律诗一样。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前出塞(其六)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李杜诗五首》课件

《李杜诗五首》课件
《李杜诗五首》ppt课件

CONTENCT

• 李杜简介 • 《李杜诗五首》选读 • 李杜诗歌的艺术特色 • 李杜诗歌的主题思想 • 李杜诗歌的影响与评价
01
李杜简介
李白的生平与创作
生平经历
李白生于盛唐时期,一生游历广泛,历经唐玄宗的开元、天宝年 间。他才华横溢,诗才飞扬,被誉为“诗仙”。
创作特点
总结词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月光,表达了李白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是李白最著名的 诗篇之一。
《月下独酌》
总结词
展现了作者孤寂的心境
详细描述
这首诗中,李白借酒抒发自己内心的孤寂和苦闷,通过与月对酌的场景,表达出 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
《春望》
总结词
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详细描述
李白的诗歌中也有一些描绘人文景观的作品,如游历古迹 、城市风光等,这些作品展现出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 杜甫的诗歌中则更多地描绘人文景观,如战争、人民疾苦 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
05
李杜诗歌的影响与评价
后世对李杜诗歌的传承与发扬
传承
李杜诗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诗 人视其为典范,继承和发扬了李杜诗歌的精髓。
03
李杜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豪放不羁
李白的诗歌常常表现出豪放不羁的风 格,他善于运用大胆的想象和生动的 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给人 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自然天成
李白的诗歌语言自然流畅,不拘泥于 形式,常常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 达情感,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
杜甫诗歌的语言

李杜与唐诗

李杜与唐诗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 蜀中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夜郎,遇赦归来 杜鹃花开际,子规鸟啼时,花鸟名同。由今及 昔,引起回忆(曾经豪情万丈,现在却……)。 叫:呼唤。三春:第三个月。 诗句把“一 ”“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 纡结萦回, 实有一步三回头之痛。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前两句以动写静,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 拟人,敬亭山人格化。“相”与“两”感情上的 交流 “只有”二字,对敬亭山的喜爱,人之无情,山 之有情 山与人相映相合,独坐而不孤。山是很高雅脱俗。 有写仙气的如:《五岳寻仙》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青山吐月,云淡天清。江月相伴,清江夜行。 “君”一指月,月有情,人恋月,人月相伴千 里长行。“君”一指友人,思君未断,人远去, 冀千里婵娟传情。人悲情月有意。 诗歌语言清新、平实、流畅,感情蕴含较深。 勾勒了一幅月夜千里江行之图,意境开阔。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岁以前)《望岳》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至四十四岁)《兵车行》 三、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三吏”、“三别” 四、西南漂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登高》
李白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称“诗仙”,其诗 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 豪迈飘逸,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祖籍 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公元701年生于 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
第五讲唐诗与李杜
“遥想汉人多么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 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 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 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 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 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 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 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 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 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 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 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鲁迅《看 镜有感》)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地
东南,来往于宣城、当涂、金陵、溧阳一带。 后隐居于庐山。当时玄宗之子永王璘率师由江 陵东下,“辟书三至”(《与贾少公书》), 以复兴大业的名义恭请李白参与其戎幕,李白 遂满怀热忱毅然从戎。不料肃宗李亨和永王璘 之间又祸起萧墙,李璘军败被杀。李白也因此 获罪下狱,不久被长流夜郎。



3、较为开放的思想体系 儒释道三教并存 孔颖达《五经正义》,学校教学与科 举的教科书 以老子为祖先,封“太上玄元皇帝”, 《老子》《庄子》成为士子的必读书 名僧:玄奘、教派:天台宗、法相宗、 华严宗、禅宗
道家思想对于唐代文人来说,主要是使他
们返归自然,生一份对于自然的亲和力。 道教对于唐人人生信仰的影响更大些。这 主要表现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上。唐诗里有 许多神仙世界的描写,李白笔下的泰山、 天姥山、莲花山的神仙幻境,李贺笔下五 彩斑斓的神仙世界,李商隐笔下的圣女、 嫦娥、龙宫贝阙的形象,都是道教影响的 显例。连以写实著称的白居易,也在《长 恨歌》的结尾幻想了一个神仙世界。
自大历至大和末为中唐,历时近七十年,
代表诗人为元稹、白居易、韩愈、孟郊、 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等。 自开成至五代为晚唐,历时近七十年,代 表诗人为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
李白及其诗歌 一生平简介: 谪仙人——悲剧的命运 唐才子传卷二:李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
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夜梦笔头生花, 后天才赡逸。…… 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 坦境内),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 此为郭沫若说法,最通行,但仍有异说,无 定论。
杜甫及其诗歌 一、生平及其思想
郭沫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成都杜甫草堂题
词:笔底沧浪,民间疮痍。 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 左丞丈二十二韵》) 才: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现实: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 门,暮随肥马尘,4、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
爱之如一。”(《资治通鉴》贞观二十一 年五月条) 玄宗朝,李华还说:“国朝一家天下,华 夷如一。”(李华《寿州刺史厅壁记》) 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
二、唐诗的分期 肇始于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定型于明
高棅的《唐诗品汇总叙》。 自武德至开元初为初唐,历时近一百年,代 表诗人为四杰、陈子昂。 自开元初至大历为盛唐,历时五十余年,代 表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 岑参。等。
唐诗繁荣的原因:
一、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唐诗何以胜
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 诗所以不及也。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永徽之际。搢绅虽位极人臣,不 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 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唐代以诗取士,还包括“行卷”诗。所谓
“行卷”,就是考生在考试之前,将自己写 的诗编成卷册,送给主考官或有关官员审阅, 以期引起他们的注意;为了加深主考官对自 己的印象,过一段时间再投,叫“温卷”。 程千帆认为“省题诗”要受种种清规戒律的 束缚,所以好的作品不多,“行卷”之诗则 可以较为自由的进行艺术构思和创作,锻炼 士子的作诗能力,从而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0年版
佛教对于唐文学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士
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 来。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 佛教对唐文学的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唐代 出现了大量的诗僧。清人编《全唐诗》, 收僧人诗作者113人,诗2783首。 这些僧人的诗,有佛教义理诗、劝善诗、 偈颂,但更多的是一般篇咏,如游历、与 士人交往、赠答等等。
进士须考试诗赋。“省题诗”或“试帖 诗”。
唐康骈《剧谈录》卷下:元相国谒李贺 元和中,进士李贺善为歌篇,韩文公深所知
重,于缙绅之间每加延誉,由此声华藉甚。 时元相国稹年老以明经擢第,亦攻篇什,常 愿交结贺。一日执贽造门,贺览刺不容,遽 令仆者谓曰:“明经擢第,何事来看李贺?” 相国无复致情,惭愤而退。
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 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如白乐 天《长恨歌》、讽谏诸章,元微之《连昌宫 词》,始末皆为明皇而发。杜子美尤多,如 《兵车行》、《前后出塞》、《新安吏》、 《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哀王孙》、 《悲陈陶》、《哀江头》、《丽人行》、 《悲青阪》、《公孙舞剑器行》,终篇皆 是。……
他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 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 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志尚 道术,谓神仙可致;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 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 义的艺术主题。 他把唐诗中反权贵的主题发挥到了淋漓酣畅 的地步。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
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赠张相镐》) 年轻时仗剑任侠,《与韩荆州书》云:“十 五好剑术,遍干诸侯。”魏颢说他“眸子炯 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 (《李翰林集序》) “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 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 皓》) 他很早就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十五游神 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
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
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将进酒》)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饮酒眼前乐, 虚名何处有。(《笑歌行》) 杜甫:饮中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 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
苏轼:李太白碑阴记 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雄节迈伦,
髙气盖世。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豪放飘逸 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子美不能为太白 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以“以气为主,以 自然为宗”两句话概括李白诗歌的总貌。 主观抒情。喷发式的感情表达方式。 李白的艺术创造,以乐府歌行最为代表。
李白自年轻时就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常
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 能也”(范传正《唐右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 墓碑序》)。 他具有很强烈的任侠作风:尚武轻儒,脱略 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年轻时“东游 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 子,悉接济之”(李白《上安州裴长史 书》)。
康熙皇帝《全唐诗序》:盖唐当开国之初,
即用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之彦,悉从 事于六义之学,以为进身之阶,则习之者固 已专且勤矣。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 社1986年版
2、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 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二《唐诗无讳避》 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
天宝元年秋,由于玉真公主的荐引,唐玄宗
下诏征李白入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降 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 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命李 白供奉翰林。李白应召入京时,颇为踌躇满 志,《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云:“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君王虽爱蛾 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 天宝三载春,李白被放还乡。这一次他在朝 中任职的时间只有一年多。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
筯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 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 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鲍照《拟行路难》之六:“对案不能食,拔 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 垂羽翼?”
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髙楼。蓬莱文 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 飞,欲上靑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 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此诗特具太白神韵,前人称其“如天马行空,神龙 出海”(明崇祯三年版严沧浪、刘会孟评点《李太 白集》载明人评语);"兴起超忽"(王夫之《唐诗 评选》卷一);“雄情逸调”(陆时雍《唐诗镜》 卷十九)。《唐宋诗醇》卷七云:"遥情飚竖,逸 兴云飞,杜甫所谓'飘然思不群'者,此矣。千载之 下,犹见酒间岸异之状,真仙才也"。唐汝询《唐 诗解》卷十三:"此厌世多艰,思栖逸也。言往日 不返,来日多忧,盍乘此秋色登楼以相酣畅 乎?……然不得近君,是以愁不能忘。而以抽刀断 水起兴,因言人生既不称意,便当适志扁舟,何栖 栖仕宦为也?"王尧衢《唐诗合解》卷三:前四句" 起势豪迈,如风雨之骤至。言日月如流,光阴如驶 已去之。昨日难留,方来之忧思烦乱,况人生之聚 散不定,而秋风又复可悲乎!当此秋风送雁,临眺 高楼,可不尽醉沉酣,以写我忧乎?"

国力强大。天可汗。
文学艺术发达。绘画、书法、雕塑、音乐
(词)、舞蹈。 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为诗歌、散文、词、 小说的全面发展。 《明史·李梦阳传》:“倡言文必秦汉,诗 必盛唐。”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凡一代有 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 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