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学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治疗脑萎缩

合集下载

(朝花夕拾)治老年脑萎缩、痴呆的方子!抓关键,破主症

(朝花夕拾)治老年脑萎缩、痴呆的方子!抓关键,破主症

(朝花夕拾)治老年脑萎缩、痴呆的方子!抓关键,破主症(朝花夕拾,旧事重提。

这是昨天推送过的内容。

今天,温故而知新。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

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中医方剂学》、《实用中医老年病学》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给你说说,中医大家是怎么治疗老年脑萎缩、痴呆的吧。

闲言少叙,我给你讲一个,前些年我们业务培训时,接触到的验案。

它的主治医师,乃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张学文教授。

我认为,这是很有说服力的业界经验。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60岁。

大概从半年前开始,她就反复念叨,自己脑瓜顶和枕后部位,有说不出的空痛之感,就感觉到里头乱糟糟,昏蒙蒙的,说不出的难受。

与此同时,他的记忆力开始下降。

最离谱的时候,从厨房急匆匆回到卧室,推开门的一瞬间,她就忘记了自己要取什么,拿什么。

到后来,此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思维混乱,言语不清,词不达意。

打电话,头三句说得明白,后三句开始胡言乱语。

出去买菜,多次走失,找到时已经远走到市郊……面对这个情况,家里人开始重视了,连忙带她到医院检查。

经过CT诊断,为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怎么办好?几经权衡,家人带患者看中医。

接待他的,恰是周学文教授。

刻诊,见患者脉象沉细而涩,舌质暗红,舌苔薄白。

细问得知,患者全身乏力,反应迟钝,动作迟缓,面色晦暗。

平时,患者会感觉到畏寒肢冷,身体发僵。

至于说食欲,早就不好了。

了解到这些事情以后,医家书方一首。

但见——黄芪30克,当归12克,赤芍10克,桃仁9克,地龙10克,熟地黄12克,山萸肉10克,肉苁蓉10克,杜仲12克,丹参15克,山楂15克,淫羊藿12克,牛膝15克,茯苓2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 15剂以后,自述脑瓜顶疼痛减轻,走路能认清方向,记忆力也有好转。

这时候,原方去掉地龙,加入川芎和石菖蒲各10克,再投15剂。

张学文活血化瘀十法

张学文活血化瘀十法

张学文活血化瘀十法1.理气祛瘀法适用于气机郁结,脉络瘀滞的血瘀证。

“血随气行,气为血帅”,故血瘀先有气滞。

治疗法则应“疏其气血,令其条达”,常以丹参配伍柴胡、木香、香附等。

以宣通气机,破除滞气,推动血行的丹参饮、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方剂。

2.温经化瘀法寒凝可引起气滞血瘀,“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治疗上采用温经化瘀法,丹参配以温经散寒之品,如桂枝、附子、细辛等。

方剂如温经汤、少腹逐瘀汤等。

3.清热化瘀法用于热灼伤络,或热盛迫血妄行等证,症见衄血、便血、吐血、皮肤黏膜出血等。

此外热毒内蕴还可引起局部气血循环失畅致疮疡、红肿等。

治宜用丹参配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药物。

方如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大黄牡丹皮汤等。

4.祛风化瘀法“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临床治疗某些病证,如因风中脏腑经络,引起半身不遂,语言声涩;或肢体顽麻不仁,皮肤瘙痒不止等血虚生风证,常以丹参配合祛风通络药物。

方剂如大秦艽汤、蠲痹汤等。

5.祛痰活血法痰浊郁阻络脉,以致血瘀痰浊互结,阻于肺络,则喘逆唇青;流窜经络,则痰核生成;留于脏腑,则成癥瘕痞块;上蒙清窍,则癫痫狂乱。

常以丹参配伍化痰散结之品,如半夏、天南星等。

6.渗湿活血法“血水同源”“血不利则为水”,血瘀往往导致停水,水湿停滞亦能引起血瘀。

临床常见水肿兼有唇色青紫,面色晦暗,舌质胖嫩而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暗紫粗张。

常以丹参配用渗湿利水药有益母草、泽泻、茯苓等,方剂如益肾汤等。

7.攻下化瘀法适合于瘀血内结,腑实便闭病证。

在治疗时运用活血化瘀兼通里攻下之药,如大黄、芒硝等。

方如桃仁承气汤,具有化瘀散结、通腑清热的作用。

8.养阴化瘀法用于热病之后,阴虚体弱而夹有瘀血之证。

多见于心肺阴伤、肝肾虚损、瘀血阻滞的病证。

常见头晕目眩,潮热盗汗,腰膝酸软,面黄少华以及复发性口疮、尿血等症。

常以丹参配合补血养阴药物。

9.补气化瘀法用于病程日久,阳气不足,血行不畅,气虚血瘀,阻滞经络之证。

血瘀症状伴有头晕、气短、倦怠乏力等气虚症状及中风后遗症等。

颅脑水瘀证——脑窍通方(张学文方)

颅脑水瘀证——脑窍通方(张学文方)

颅脑水瘀证——脑窍通方(张学文方)
【组成】麝香0.1g,丹参15g,桃仁12g,川芎12g,白茅根30g,赤芍15g,菖蒲10g,三七3g等十余味。

【用法】上方经制剂,做成口服液,也可将丹参、桃仁、川芎、白茅根、赤芍、菖蒲煎汤,三七、麝香冲服。

【功效主治】活血开窍,利水醒脑。

脑出血或其他外伤、热病所致之颅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神志昏迷,人事不省或小儿脑积水者,以及脑肿瘤等属于颅脑水瘀证者。

【方解】方中取王清任通窍活血汤意,用丹参、桃仁、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消散瘀血;三七化瘀又可止血。

防止出血,麝香、菖蒲芳香开窍醒神,白茅根清热止血、利水养阴。

全方合用,具有化瘀止血、开通脑窍、苏醒神志、利水降低颅压等作用。

【按语】临床所见不少脑病患者,因颅脑络脉破裂,大量出血,致脑窍闭塞,神机失运,而中医无成熟对证之方;或因脑内水瘀互结,瘀而致水,水盛成瘀,致脑内压增高,神志不清,西医常用降低颅内压之法治疗,虽然当时有效,但常用也存在一些缺点。

根据其病因病机、证候表现,拟定拙方,名曰脑窍通方,为方便于服用,曾试制成口服液,有时亦作汤剂应用,经大量临床观察,证明对脑出血、脑水肿、脑外伤、高热昏迷、中风后遗症、脑积水、脑肿瘤等有较好的疗效。

【方源】《疑难病证治》。

国医大师张学文运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经验

国医大师张学文运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经验

国医大师张学文运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经验张学文,男,汉族,陕西汉中人。

1935年10月出生,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首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高手,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主编、合编有:《瘀血证治》、《舌诊图鉴》、《中医内科急症学简编》等。

张学文教授在临床上提出“颅脑水瘀”观点,指出水瘀是诸多脑病的关键,瘀血与水湿痰浊互阻于脑窍,可出现神明失主,肢体失用,九窍失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脑病,临床上多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表现多端,一般疗法难于奏效等特点,见于中风、头痛、眩晕、解颅、痴呆、脑瘤、脑外伤综合征等疾病的过程中。

其提出颅脑水瘀贵在通利,法鉴王清任《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加减,临床治疗多种脑病,今天为大家介绍一则张老运用通窍活血汤治疗小儿脑积水的医案。

案例举隅陈某,男,1岁10个月。

1999年3月18日就诊。

代诉:头大,发育迟缓1年余。

CT示脑积水,多家西医院诊治。

顺产,头颅明显增大,头围53cm,头皮青筋暴露,神情呆滞,不能站稳,语迟,1岁半方出现简单字音,流涎,查其舌紫暗略胖,指纹青紫。

证属颅脑水瘀,脑络瘀阻。

治宜活血利水,祛瘀通窍。

通窍活血汤化裁:桃仁、丹参、川芎、赤芍各3g,川牛膝、益母草、车前子各6g,白茅根10g,葱白2寸,生姜2片,大枣3枚,麝香0.05g(冲服),上方水煎,黄酒15g送服。

服药约20剂,说话渐清,头围52cm,继用前方约半年,囟门基本闭合,可跑玩;继服3月患儿基本同同龄儿发育,停药。

随访患儿5岁时上托儿所,体格、发育、智能同同龄儿。

医案分析小儿脑积水在中医上称“解颅、解囟”,属临床疑难病之一,历代医家多从补肾着手。

张老师认为解颅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导致瘀血痰浊水饮互结于脑络,形成颅脑水瘀之症为标,阻塞脑窍,脑窍不通,失养、失用,造成诸证从生,见头大畸形,智能低下,神情呆滞,肢体瘫痪,二便失禁,聋哑、失语等。

故治疗上宜化瘀消痰利水治标为关键,等水瘀渐消,再辅以补益肾气,以通窍活血汤为基础,加入川牛膝开通水道,活血通络,且引水引血下行,加白茅根、车前子、益母草化瘀利水降浊,可用茯苓、琥珀安神镇静,活血利水,多能控制病情进展,或达到基本治愈。

国医大师张学文中风(脑梗塞)方

国医大师张学文中风(脑梗塞)方

国医大师张学文中风(脑梗塞)方
清肝活血,理气化痰法治疗中风。

汤某
,男,1900-01-01就诊时间:2005-10-25
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1月。

现病史:
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否认头昏、意识不清及肢麻症状。

伴有右侧肢体乏力,舌强,偶有饮水呛咳及言语不清。

曾在军大做CT示“脑梗塞”住院治疗,十天后好转出院。

现仍觉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乏力,言语欠流利,偶有饮食呛咳,纳可,夜休可,二便调。

舌质:暗红
舌苔:白腻脉象:沉脉,细脉。

既往史:
95年曾做“胆囊切除术”,“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150/?mmHg,自服“北京降压0号”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

辨证分析:肝热血瘀,痰气交阻。

予清肝活血,理气化痰。

中医诊断:中风
西医诊断:脑梗塞
组成:
寄生15g,菊花10g,天麻12g,川牛膝30g,地龙10g,川芎10g,欷莶草15g,红花6g,桃仁10g,生杜仲12g,僵蚕10g,全虫5g,胆星5g,三仙各15g,天竺黄10g,郁金12g。

用法:
15剂,日一剂,水煎服。

国医大师张学文临证用药心得

国医大师张学文临证用药心得

国医大师张学文临证用药心得编者按: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在5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疑难病的诊治用药更有自己独特的体会,本版从今起将其运用黄芪、水蛭、牛膝、三棱、鹿衔草、山楂、三七、益母草、黑木耳、豨莶草的经验陆续刊出,以飨读者。

黄芪是临床应用最广的一味补气中药,几千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多种病证的治疗,而且其作用不断有新的发现,所治病证也越来越多。

补气升阳用广效良关于黄芪之甘温补气升阳,《神农本草经》即有类似记载。

药理研究发现,其有类性激素作用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应用很广,也确有很好的疗效。

张学文应用黄芪几十年,体会到此药的补气作用和升阳作用非常显著,如辨证准确,配伍得当,往往可以收到理想效果。

补气疗虚主治久病元气虚损,身体羸弱之少气懒言,语言低弱,四肢疲乏,精神不振等。

此时常与人参等配伍。

古人认为,黄芪善补肌表气虚,人参善补五脏之气,两药合用,则内外表里气虚皆补,适用于元气虚损较重者。

如保元汤、十全大补汤等均是参、芪并用,补力强劲。

补气健脾黄芪补气,尤长于补中益气。

脾胃气虚,疲乏无力,四肢倦怠,食少便溏或泄泻者,炙黄芪配伍白术、茯苓、党参、山药等,有很好的益气健脾作用。

如古之名方补中益气汤、黄芪健中汤等。

补气生血黄芪补气为主,而气血同源,故可用于气虚兼血虚之证,通过补气而生血。

适用于劳倦内伤之肌热面赤,脉洪大而虚或血虚头昏头晕者。

常配伍当归,如当归补血汤,也可配伍桂圆肉、鹿角胶、鸡血藤、阿胶等补血药。

补气摄血用于气虚不摄之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等。

常配伍人参、白术、桂圆肉、当归等,如归脾汤。

补气助阳气虚日久,常兼阳虚。

黄芪甘温,如配伍附子、肉桂等,可用于气阳两虚之证。

如再造散即益气助阳兼解表证之方,黄芪在方中可补元气,固肌表,助药势,有助于驱邪外出。

补气升阳黄芪补气,味薄而主升清,本身就有一定升提清阳作用,如配伍人参、白术、柴胡、升麻之品,则可升发脾胃清阳,主治中气下陷之久泄、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清阳下陷之证,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

通窍活血利水治脑积水——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之二

通窍活血利水治脑积水——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之二

1 4.
Clnia ou n l f i c lJ r a i e eM e ii e2 1 VOL o Ch n s d c n 0 1 () 3



NO. 4
通 窍 活 血 利 水 治 脑 积 水

国 医 大 师 张 学 文 治 疗 脑 病 经 验 之 二
Tr ai yd o e ausb n q a et ngh r c ph l y To g io Huo ueLih h r p x s ui e a y t ——Thes c n x e in ef rte tn n e h l p t y f r l ez d e p r c o ai g e c , a o ah m ZHAb Xu n ne o 。 e t r p D v o m ZHANG e . we Wl
— —
刘 绪银
( F- 骨 医院 ,湖 南 邵  ̄f -
邵 阳 ,4 2 0 2 9 0)
中图分类 号:R 4 29 【 摘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8 0( 0 1 40 1 .2 证型 :DB 6 47 6 2 1 )0 .0 40 G
要 】 张学文教授认 为脑积 水的属 中医本虚标 实之病,病机 以肾虚为本 , 瘀血 、痰浊 、水饮 为标,病机关键是颅脑水瘀 、

s rac r xu ,Ta z u a ui n, t g e i y sbr i ui u f e a eYu e n ho nd Sh yi paho en ssoft ke i an Sh yu N a l o Yo s i e t e rn i l sa eHua u s ui he o u ng a.Tr am ntp ic p e r y Lih ,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卒中经验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卒中经验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卒中经验理法方药传播有价值的中医药资讯,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9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导致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㖞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㖞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本病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

本病因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给病人、家属及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国医大师张学文从事临床教学工作50余载,对中医急症、中医脑病、疑难病及活血化瘀法的应用等领域均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特别是对脑病学的研究更是功勋卓越。

笔者有幸师从于张学文,从中受益匪浅,现将张学文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辨证论治张学文根据中风病的发病规律,并结合自己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将中风病概括为四期六证,即中风先兆期、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后遗证期,而六证则为肝热血瘀、气虚血瘀、痰瘀闭窍、瘀热腑实、颅脑水瘀、肾虚血瘀。

并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证型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肝热血瘀证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或面赤目胀,心烦急躁,或短暂性语言謇涩或失语,或一过性肢体瘫痪无力。

大便秘结或黏腻不爽。

舌质红黯或舌下有瘀斑,脉弦滑或细涩。

此期多为中风早期,治宜清肝化瘀,通脑活络,自拟清脑通络汤,药物组成:菊花、葛根、草决明、川芎、地龙、水蛭、赤芍、天麻、山楂、磁石、丹参、川牛膝等。

气虚血瘀证临床表现为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神疲乏力,语言不利,面色白光白。

舌质淡黯,苔白或白腻。

脉细涩等。

此期可见于缺血性中风发作期、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治宜益气活血,自制“通脉舒络液”(丹参、黄芪、川芎、赤芍等)静脉点滴加辨证口服汤剂治疗,总有效率达98.2%。

痰瘀闭窍证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神志不清,肢体偏瘫,喉中痰鸣,语言不利或失语。

舌体胖大或歪斜,舌质黯,或有瘀斑,脉弦滑。

国医大师张学文:清脑通络汤

国医大师张学文:清脑通络汤

国医大师张学文:清脑通络汤
中风应早发现、早防治,若在中风之先兆阶段积极地进行干预性防治和调养,防患于未然,才是阻止或延缓中风发病的最关键所在。

张学文教授对于中风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一套疗效卓著的诊疗方案,治愈了众多中风患者。

他认为,中风病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早发现、早防治,最好在中风的先兆阶段积极地进行干预性防治和调养。

因此,尽早识别和诊断中风先兆表现显得极为重要。

为此,张教授将中风先兆临床表现归纳为:年龄常在40岁以上,眩晕昏视,遍身无力麻木,头麻涨痛,一过性晕厥或言謇,步态不稳,神倦嗜卧,健忘,舌紫暗,舌下淤丝淤点,脉弦滑或弦细等。

其中,眩晕、偏身麻木无力、舌紫暗、舌下淤丝淤点、脉滑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张教授指出,中风先兆无论是由什么原因导致,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变化,即气血失调,血淤形成。

因此,他主张在防治上采用各种药物或非药物的手段,促使其经脉疏通、气机调畅,防止血淤形成。

基于此观点,张教授创制了'清脑通络汤',对于中风先兆有奇效。

【组成】草决明30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山楂15克,丹参15克,磁石(先煎)30克,菊花12克,葛根15克,地龙10克,豨莶草30克,川牛膝15克,水蛭6克。

【功效】清脑降压,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先兆(小中风),症见头痛头昏、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逐渐不利、疲乏无力、舌质淡紫、舌下脉络淤阻、脉弦细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国医大师张学文经验秘方

国医大师张学文经验秘方

国医大师张学文经验秘方清脑通络汤处方草决明30g,川芎12g,赤芍10g,山楂15g,丹参15g,磁石30g(先煎),菊花12g,葛根15g,地龙10g,豨莶草30g,川牛膝15g,水蛭6g。

功效清脑降压,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先兆症(小中风),症见头痛头昏,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逐渐不利,疲乏无力,舌质淡紫,舌下脉络瘀阻,脉弦细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芪蛭丸芪蛭丸处方水蛭6g,黄芪30g功效益气逐瘀。

主治跌打损伤,断筋伤骨,癃闭,水肿等。

脉沉涩、舌黯或有瘀点、苔薄白。

用法生晒淡盐水炙后的水蛭和黄芪共为细粉,用蜂蜜制成丸剂,每日 2~3 次,每次 10g。

清肝通络汤处方天麻10g,钓藤12g(后下),石决明20g(先煎),菊花12g,丹参15g,夏枯草15g,赤芍10g,川芎10g,当归10g郁金12g,山茱萸10g,山楂15g功效清肝活血。

主治头疼、眩晕、肢体麻木、语言不利等。

脉弦细,舌红黯苔薄白。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注:此方经张学文教授临床实践稍事加减,取名“脑清通”汤治疗中风先兆证、脑梗塞等有良效。

益肾化瘀利水汤处方茯苓 15g,猪苓 10g,泽泻10g,白术 12g,桂枝 10g丹参15g,川牛膝12g,桑寄生15g,山楂12g,益母草30g,白茅根30g,通草10g功效益肾化瘀,利水消肿。

主治肾虚血瘀水肿,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盂肾炎之水肿、小便不利,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脸色发暗脘腹闷胀,舌瘀暗,脉沉涩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注肾虚血瘀是许多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病机,可以引发许多疾病。

《血证论》曰:“水与血相互倚伏……互相维系。

血不利则为水,水阻则血不行,故水肿病证中,许多与血瘀密切相关。

且肾虚蒸化无力,水湿易于停蓄,所以肾虚、血癌水停三者同时存在,特别是在一些久治不愈的肾病患者中,尤为常见。

所以此方据此病理而拟定,以补肾活血,利水消为法用于肾虚血瘀水肿病人,经长期应用,疗效较为满意。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脑萎缩经验及案例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脑萎缩经验及案例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脑萎缩经验及案例脑萎缩临床表现为严重认知功能缺陷或衰退的临床综合征,如进行性思维、记忆、行为和人格障碍等,可伴随精神和运动功能障碍症状,损害影响职业、社会功能或生活能力。

据相关研究发现,1990年至2014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老年痴呆患病率为3.4%;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

国医大师张学文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在中医急症、中医脑病、温病、疑难病等诸多领域均有研究,现将其治疗脑萎缩的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脑萎缩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病因复杂,发病与外伤、感染、中毒、血管疾病、遗传、生活方式等相关,最主要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

脑组织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脑细胞形态及功能受到影响,即形成脑萎缩。

起病缓慢,不易被发觉,病程长,进展缓慢,而且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张学文认为传统中医虽无“脑萎缩”病名,但与脑萎缩相关的论述可见于痴呆、虚劳、郁症、健忘、眩晕等。

《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辨证录》曰:“人有年老而健忘者,近事多不记忆,虽人述其前事,犹若茫然,此真健忘之极也。

”《医林改错》指出:“脑气虚,脑髓小,脑气与耳窍之气不接,故耳虚聋;耳窍通脑之道路中,若有阻滞,故耳实聋。

”“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

”《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有“中风后善忘”之说,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中风初起,呆遗尿,老年厥中显然。

”张学文基于中医对脑的生理病理的认识,认为脑萎缩的病理关键是虚、瘀,中医可定义为脑萎缩。

张学文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脏腑气血阴精亏虚、脉络瘀滞导致上输不足,髓海失充。

脑为髓海,肾藏精生髓以充脑,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忧思、劳累、房事过度,耗伤精血,或年老体衰,肾精亏虚,导致精血亏虚,既可髓失化源,髓海不足而萎缩;又可因阴精不足生燥热,煎熬血液致瘀,导致上输障碍,脑失充养而萎缩。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内科疑难病用药经验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内科疑难病用药经验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内科疑难病用药经验张学文,首届国医大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张学文教授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用药独具特色。

现整理总结其部分临证用药思维与经验如下,以飨同仁。

喜用活血化瘀药张学文治疗内科杂症擅长应用活血化瘀法,尤其在治疗疑难病临床实践中认识到“久病顽疾,多有瘀血阻滞之势”,凡疑难病久治不愈者,应考虑应用活血化瘀之法。

但在应用时,要分清主次,注意兼夹,掌握好化瘀药量的多少,由小到大慎重用药,密切观察。

活血化瘀药种类较多,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其药力强弱峻缓择优选择,一般依其作用强弱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性质平和的养血化瘀药,如丹参、山楂、当归、川牛膝、三七、丹皮、赤芍、益母草、泽兰等;二是活血祛瘀之力较强者,如桃仁、红花、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等;三是药力峻猛的破血消瘕药,如水蛭、虻虫等。

丹参张学文临证善用丹参、生山楂、川牛膝、三七等药物,认为其活血化瘀之力平和,久服不伤正气,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瘀血证,用量也可稍大些。

三棱、莪术祛瘀又兼止痛之功,理气活血止痛之功甚好,尤其对胃脘痛(如慢性胃炎)、胸胁诸痛有较好疗效。

水蛭破血消癥之力较猛,临床常用研末冲服或水煎服,治疗瘀血阻滞之脑出血和一些血栓性疾患等收效甚好,未见明显副作用。

善用化痰祛湿药中医之“痰”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痰,咯吐而出,或黄或白,有形质可见,一般称之为有形之痰;广义的痰,是指机体气机郁滞,气不化液,津液凝聚,或阳气衰微,无力蒸化敷布津液,或由于火热煎熬,瘀血阻滞、湿浊壅塞而生,或秽浊之气积聚,从而阻滞清窍、脉络,由于其乃病理变化而生,外无形征可察,症状离奇古怪,临床辨证疑惑难定,用药也颇感棘手。

临床许多疑病、奇病、怪病多责之于痰。

茯苓痰与饮同为病理性产物,又都是致病因素。

由于气滞血瘀,可致津液为痰,痰瘀胶结,终成痼疾。

故中医有“痰瘀同源”之说。

张学文认为痰瘀同治是治疗许多疑难病的重要方法,所以在运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结合辨证加入祛痰药,如橘红、半夏、茯苓、鲜竹沥、天竺黄、竹茹、胆南星等。

张学文教授用药经验张学文教授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学术经验

张学文教授用药经验张学文教授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学术经验

张学文教授用药经验张学文教授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学术经验张学文教授用药经验张学文教授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病学术经验张学文教授用药经验研究学术立治则张教授在繁忙的教学、临床实践中,对中风、脑病、急症、温热病及疑难病等方面有精深的研究,并提出许多新的学术观点,如认为温病的特点是热毒证,可用《千金方》清热解毒十二法:泻火法用青葙子丸和三黄散;益气法用茵陈汤加人参;养阴法用治消渴除肠胃实热方和干地黄汤;辟秽法用太乙流金散;凉血法用犀角地黄汤;疏风散邪法用连翘汤和犀角汤;燥湿法用白头翁汤或地榆汤;祛瘀法则以黄连、犀角与蟅虫、蒲黄配伍;芳香化浊法用五香连翘汤;开窍安神法用紫雪丹等;熄风法用大黄泻热汤;通利法用八正散或地肤子汤等。

并指出因虚致瘀、瘀阻脑络是中风发病之根本,分为先兆、急性发作、恢复、后遗症4期,肝热血瘀、气虚血瘀、痰瘀阻窍、瘀热腑实、颅脑水瘀、肾虚血瘀6证,分别采用清脑通络汤(菊花、葛根、草决明、川芎、地龙、赤芍、胆南星、山楂、磁石、鸡血藤、丹参、川牛膝等)、通脉舒络注射液、蒲金丹(郁金、蒲黄、丹参等)、通腑化瘀法(生大黄、枳实、玄明粉、丹参、川牛膝、桃仁、菖蒲、胆南星等)、脑窍通口服液(丹参、赤芍、红花、茯苓、水蛭、麝香等)、桃红四物汤加鹿角胶、鹿衔草、桑寄生、川牛膝、肉苁蓉、丹参、黄芪等。

内科急症不仅以发病迅速、变化急骤而出现高热、昏迷、谵语、抽风、惊厥、剧痛、癃闭,而且以五脏器官损害而出现的亡阴亡阳、气脱血脱、津液枯竭等危重病证,可采用简便迅速和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具体治法有汗、吐、下、开窍、救逆、祛痰、熄风、解毒、止血、针灸、按摩及外治法。

根据颅脑瘀血与水湿痰浊互阻于脑窍的主要病机,提出“颅脑水瘀”论,属气滞者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丹参、赤芍、红花、桃仁、益母草、川芎、川牛膝、茯苓、白茅根、水蛭、麝香等);气虚者用补阳还五汤加茯苓、白茅根、川牛膝、丹参或水蛭、三七;善用川牛膝、白茅根、茯苓、益母草、泽泻等具有活血利水双向调节作用的药物。

张学文

张学文

张学文张学文张学文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张学文,男,汉族,1935年10月出生,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53年5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他自创中药“绿豆甘草解毒汤”,使患者起死回生他创立“颅脑水瘀论”,开辟我国中医治疗多种脑病的新途径他培养百余名研究生、高徒和众多学生,已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从容淡定、举止儒雅是陕西中医学院教授张学文给人的第一印象。

他那慈祥的面容以及慢悠悠的陕南话,让人感到亲切、温暖、没有距离。

接触多了,人们会被他那高深的理论见解、深厚的中医功底所折服。

在患者心中,他既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父兄朋友,也是言必引经、用必据典的专家教授,更是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大家。

在首届国医大师中,已经74岁的张学文年龄最小,被称为“年轻的国医大师”。

殊不知,张学文是陕西唯一的国医大师,也是西北五省唯一的国医大师。

他从医50余年,执教40余载,在中医急症、温病学、疑难病等领域均有较高造诣,对一些病机理论有颇多创新。

由于他擅长治疗中风等急症,又有中医急症高手之美誉。

勤奋好学熟谙经典三次进修奠定学术坚实基础“鸡鸣而起,星高而息”是张学文幼年苦读医书的真实写照。

对《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他视为珍宝,爱不释手,每有体会则点批强记。

1935年,张学文出生于陕西汉中的一个中医世家。

年幼时,他在祖父和父亲的指导下,背诵《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很快跨进了中医药的神秘之门。

“鸡鸣而起,星高而息”是张学文幼年苦读医书的真实写照。

从15岁起,他随父亲学习中医,临证诊病,辨认药材。

张学文回忆,每天父亲都听自己背诵《药性赋》、《汤头歌诀》,稍有错误,马上给予纠正,并要求反复吟诵。

自己也从不敢懈怠,早背诵,晚抄写,直到学会记牢。

对古代经典著作,他视为珍宝,爱不释手,每有体会则点批强记。

18岁,张学文参加原汉中南郑县统一考试。

张学文中医世家祖传秘方——通窍活...

张学文中医世家祖传秘方——通窍活...

张学文中医世家祖传秘方——通窍活...
处方
丹参 30g,桃仁 10g,红花10g,茯苓 20g,川牛膝15g,白茅根30g,川芎10g,赤芍10g,水蛭6g,麝香0.1黄酒30-90g,葱白3寸
通窍活血,利水化浊。

中风、颅脑外伤、脑积水、顽固性头痛、脑肿瘤辨证属颅脑水癌或颅脑积血者
先将黄洒洒在干药上,用纸或布封紧器口,20 分钟左右,使黄酒渗人药中,面后除麇香外,余药清水煎,取药汁或温开水冲服麝香粉。

以本方加减治疗颅脑水瘀证11 例,其中男10例,女例;年龄18 岁以下 3 例,19~50 岁者 5 例,50 岁以上者 3 例脑积水4例(先天性及外伤性脑积水各2例),脑出血2例,脑梗塞2例,严重挫伤1例,顽固性头痛2例;病程最短者 2 月最长者10年,其中2~6个月者4例,1~2年者5例。

2 年以上者 2例。

结果;痊愈4例,显效 4例,好转3例。

本方中黄酒用量酌情,少则20g,多可用至90g,药后面色微红,有微醉象,效果反好,原因待以后总结。

麝香是本方的主要药物,其性温,馨香,能开诸窍通经络,并兼活血化瘀如缺此则常常影响疗效。

单纯的颅脑瘀血证,如顽固性头痛宜去白茅根、茯苓等利水化浊之品。

如无麝香可用冰片0.2g冲服,或可加用白芷6~9g以试代之。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脑病常用药对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脑病常用药对

国医大师张学文辨治脑病常用药对国医大师张学文在中医治疗脑病、急症、疑难病等方面有较深造诣,他根据脑的生理病理特点和脑病的证候表现,运用四诊辨证,对证施药,特别是用药对随证加减治疗脑病,疗效确切。

现将张学文辨治脑病常用药对经验总结如下。

平肝熄风类天麻配钩藤天麻甘平柔润,息风止痉力强,尤长于养液平肝息风,宜于虚风内动、风痰上扰所致的眩晕、四肢麻木、抽搐等;钩藤轻清微寒,入肝、心包经,长于清肝热、熄肝风,宜于肝热肝风所致的惊痫抽搐等。

二药相须配对,平肝熄风之力倍增。

张学文用此药对加减治疗肝风内动、风痰上扰之头痛、眩晕、中风、癫痫等病证。

地龙配僵蚕地龙咸寒,性下行降泄而善走窜,入肝经,既清热息风定惊,又通络止痛,兼以平喘;僵蚕辛咸,气味俱薄,升多降少,长于熄风化痰止痉,祛风止痛,既可祛外风,又可熄内风。

二药配伍,一升一降,升降协调,熄风止痉、化痰平喘、通络止痛力增强。

张学文用此药对加减治疗风痰阻络之头痛、癫痫、中风等病证。

川牛膝配钩藤川牛膝苦降,性善下行,有活血化瘀,补肝肾,引血下行之功;钩藤甘寒,功专熄风止痉,清热平肝。

二药合用,钩藤以清热平肝为主,川牛膝以活血、引血下行为要,清上引下,肝肾同治,共奏平肝熄风之功。

张学文用此药对加减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头胀头痛、半身不遂等病证。

生龙骨配生牡蛎龙骨质重性凉,入心、肝二经,功专镇潜浮阳,重镇安神,敛肺肾,收汗固精;牡蛎咸寒质重,入肝、肾二经,益阴退虚热,镇纳浮阳,收敛固精,摄纳阴阳。

二药配对,相须为用,镇潜固涩,养阴摄阳,阴精得敛则可固,阳气得潜而不浮越,从而使痰火不上泛,虚火不上冲,虚阳不上扰,阴阳调和,阴平阳秘。

张学文用此药对加减治疗肝肾阴虚、肝阳化风上扰之眩晕、头痛等症。

益气活血类黄芪配丹参黄芪补益脾肺元气;丹参活血化瘀,《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

二药属气血配对,益气兼活血,气旺推血行,血行则气旺,发挥益气活血的作用。

张学文用此药对配伍川芎、红花、地龙、川牛膝等药治疗气虚血瘀脑络痹阻证。

健脾升清、滋肾平肝、活血散滞降血压——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之一

健脾升清、滋肾平肝、活血散滞降血压——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之一

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o.05
2.3不良反应 本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局部血管狭窄或闭塞, 导致脑血流不足以维持脑功能代谢和脑细胞存活而发生的脑 梗死。在脑梗死急性期,由于脑血管的闭塞引起其支配区域为 中心的脑血流减少,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产生大量的 自由基,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死亡。因此治疗以 抗凝、降阻、减粘及抗血小板聚集为主,以改善脑组织供血, 保护脑细胞功能。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是从中药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红花中 所提取的有效成分,主要成分有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明苷 A、红花明苷B及其他含量较低的成分,其中含量最高且具有 活性的成分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31,它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 阻力,抑制血小板凝集,提高纤维蛋白酶活性,减少血栓形成, 抑制自由基产生,清除体内自由基,防治再灌注损伤,抑制磷 脂酶A活性,减少膜磷脂降解,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
万方数据
..24..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 11
VOL.(3)NO.5
2.2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
表2 两组病人临床疗效(例,%)
显著性(P.<0.05),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神经 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
pay,hyperactivity,blood
loss and,context stasis.
[Keywords]Hypertension;TCM medicine therapy;Old doctor ofTCM experience;Zhang Xue-wen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中老年常见的以血压升高、神经功能失 调症状为特征的可累及心、脑、肾的全身性疾病。西医认为发 病与精神因素、饮食、神经、内分泌、代谢相关,是多因素多 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病理关键是动脉痉挛与硬化。中医常依 其症状按“头痛”、“眩晕”辨证论治。 张师认为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是肝气郁滞、脾不升清、心 肾不交、阴虚阳亢、血脉失和、脉络瘀滞所致。《辨证奇闻》 云:“肝气应脑”。《读医随笔》云:“肝者,贯阴阳,统血气, 居真元之间,握升降之枢者也。”《血证论》云:“肝属木,木 气冲和条达,不致遏抑,则血脉得畅。”肝主疏泄、藏血,调 节一身气机与血液运行。若长期情志不舒,精神抑郁,恼怒伤 肝,则肝失疏泄,气机不畅,阴阳失调,血脉不利,血压升高、 头晕头痛。 脾胃居中焦,斡旋气机,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 浊。肝属木,脾胃属土,土得木而达,若情志不舒,肝气郁滞, 则木不疏土,脾胃不和;或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酒浆, 损伤脾胃,以致脾胃不和清气不升则脑失所养;水湿失运则痰 浊内生,流窜壅滞血脉则血脂增高、血容量增加、血管紧张, 脉络不畅,从而血压升高、头晕头痛。 《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脉者,源于肾而主于心。”“心 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心居上,为火脏,主血脉 而藏神,其气下降以济肾水,生肾精,温肾水。肾居下,为水 脏,藏精而寄元气,藏志,其气上升以济心火,生心血,资心 阳。心肾水火既济,阴阳匀平,血脉和利。若情志妄动,思虑 过度,志意失治,暗耗阴血;或先天不足,房劳过度,过食成 味,损伤肾脏,则肾气亏虚,精亏水乏,心肾失交,阴阳失调, 阴虚阳亢,上则脑失所养;中则血脉不利;下则气化不利,水 钠潴留,雍塞血脉,从而血压升高。 张师认为,本病因肝郁血瘀,气血不利,痰湿内生,还可 导致胸阳被遏,心脉瘀滞,产生胸痹心痛变证,此证相当于西 医高血压心损害。肝肾不足,气血不利,血脉瘀滞,痰湿壅塞,

通脉舒络治脑梗塞-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之六

通脉舒络治脑梗塞-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之六
通脉舒络治脑3卷第20期..79..通脉舒络治脑梗塞一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之六TreatingcerebralinfarctionbyTongmaiShuluo-ThesixthofexperienceoftreatingencephalopathybystatemedicalmasterZAHNGXue.wen刘绪银(邵阳正骨医院,湖南新邵,422900)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1)20-0079.01证型:BGD【摘要】张学文教授认为脑梗塞属中医缺血性中风,关键病机是脑脉痹阻,治疗当以通脉舒络为核心.【关键词】脑梗塞;中医药疗法;名老中医经验;张学文[Abstract]ProfessorZhangXue-wenthinkthatcerebralinfarctionisischemicstroke,cerebralveinBlockageisthekeypathogenesis.treatingTongmaiShuluoasthecore.TheexperienceofoldTCM.[keywords]Cerebralinfarction;Chinesemedicinetreatment;ZAHNGXue-wen西医认为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管腔变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偏瘫,失语.本病属中医中风,历代医家有外风和内风,真中风与类中风之争,有从风,从痰,从瘀,从肝论治之别,发病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恣烟酒,嗜肥甘,劳累过度等相关.《景岳全书》云:”皆内伤积损然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凡此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张山雷《中风斟诠》说:”以宝贵家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暴仆偏枯猝然而发.”张师在担任全国中医中风急症协作组组长期间,与其他中医学家一起商定,将其定为缺血性中风,认为该病关键病机是脑脉痹阻.长期过食肥甘醇酒,积燥生热,灼液为痰,或藏腑受损,气化不利而聚湿生痰,痰壅经脉.素体虚弱,劳倦耗伤,气血不足,血行无力,因虚而瘀.七情内伤,气机郁滞,气不行血,或五志过极化火灼液熬血;或操劳过度,阴血暗耗,阳亢化火灼液熬血,皆可导致瘀血.痰瘀互结,上壅脑络,从而发病.故治疗当以通脉舒络为核心.张师根据历代医家和自己的经验,在祖传经验方的基础上,精选药昧,制订了清肝通络汤,清脑通络汤,通脉舒络汤.清肝通络汤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丹参,夏枯草,赤芍,川芎,当归,郁金,山茱萸,山楂,用于治疗脑梗塞之肝火上炎,证见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言语不利,舌红,苔黄者.清脑通络汤药用草决明,川芎,赤芍,山楂,丹参,磁石,菊花,葛根,地龙,莶草,川牛膝,用于治疗脑梗塞之肝阳上亢,证见头痛头昏,眩晕,耳鸣,肢体麻木,手足不利,疲乏无力者.通脉舒络汤药用黄芪,红花,川芎,地龙,川牛膝,丹参,桂枝,山楂,并改进制成通脉舒络注射液,以利于救急使用,用于治疗脑梗塞之气虚血瘀,证见头昏,眩晕,神疲乏力,肢体麻木,言语不利者.经对比观察,通脉舒络注射液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对于脑梗塞有颅内高压,脑水肿者,用自拟窍活血利水汤治疗,药用丹参,桃仁,红花,茯苓,川牛膝,白茅根,川芎,赤芍,水蛭,麝香.并善用中成药”脑血康滴丸”.如患者甲,女,67岁,19年1月1日初诊.患者于1,741月1O日晚突然左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头项强痛,语言不清,呕吐腹泻.刻诊:180/1lOmmHg,素有头昏胸闷,舌黯,苔薄黄,脉沉弦.张师认为此患者之证乃年高体虚,肾亏风动,肝强胃弱所致,治当以抑肝平木,益肾固本,化瘀通络为法,方药:菊花12g,钩藤12g,决明子30g,丹参18g,三七3g(冲服),JI1~-膝12g,僵蚕10g,葛根lOg,地龙12g,白芍12g,桑枝30g,生地黄10g,竹茹10g,水煎分早晚服.服3剂后头已不痛,左半身已能活动,手能摸床,脚能站立,腿能移步,吐字清晰,唯觉迷蒙,项强,纳差,舌红苔薄白,脉沉弦.药已中病,原方加橘红10g,石菖蒲10g,以化痰开窍醒神.续服3剂,精神好,饮食可,能端碗进食,可梳头,能缓行,血压170/104mmHg,舌脉同前,原方续服.编号:E.11072617(修回:2011-10-16)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情志病篇之强迫症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情志病篇之强迫症

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情志病篇之强迫症
董斌;马洋;王向东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6(0)14
【摘要】张学文教授认为强迫症的中医基本病机是肝胆气机郁滞化火、夹痰夹瘀上攻清窍或肝肾心脾不足所致,治疗当以疏利肝胆、理气化痰、化瘀解郁、醒脑开窍为主,滋补肝肾心脾为辅。

【总页数】3页(P41-43)
【关键词】强迫症;癫证;中医药疗法;名师经验;张学文
【作者】董斌;马洋;王向东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仁医堂;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定边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
【相关文献】
1.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运用温病理论治疗脑病的经验 [J], 金杰;郭智宽
2.活血化痰熄风、益肾平肝降逆治梅尼埃综合征——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之三 [J], 刘绪银
3.化痰熄风、化瘀通窍治疗癫痫——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之五 [J], 刘绪银
4.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治脑萎缩——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之八 [J], 刘绪

5.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脑病经验情志病篇之焦虑症 [J], 董斌;马洋;张天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大师张学文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治疗脑萎缩
西医认为脑萎缩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大脑机能减退性疾病,主要指脑组织结构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并有轻度胶质增生及脑动脉不同程度退行性病变。

多发于50 岁以后,发病与遗传、感染、中毒、代谢与内分泌障碍等相关,常继发于各种脑病,心理社会因素可成为诱因,主要是脑供血不足、脑缺血、缺氧、脑微循环障碍所致。

临床表现为情绪不稳、性格行为改变、记忆障碍(健忘)、智能障碍,严重时发展成痴呆。

张师认为,传统中医虽无脑萎缩病名,但有与脑痿相关的认识,如《灵枢·口问》曰:“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痿眩冒。

”本病当属中医的“痴呆”、“震颤”、“健忘”、“痿病”等病证范畴。

发病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禀赋不足,或调节摄入失当,营养不良,气血精化源匮乏,或情志、劳累、房事过度,气血阴精耗伤,阴精虚则血燥,气虚则行血不力,因虚致瘀。

大病久病,脏腑失调,痰浊内生,阻滞血脉,或跌扑损伤脑络,血脉瘀滞;或感染邪毒,内陷损伤脑髓,均可导致脑络瘀滞,以致气虚精不能上奉,脑失充养,髓海不足,脑髓萎缩。

因此,治疗主要是活血化瘀、通络化痰、补养气血、滋肾开窍,不可急于滋补,以免滋腻生痰滞血,脑窍更加壅塞。

只有痰化瘀去,血脉流利,方可使气血上汇于脑,脑才得充养。

张师认为本病初起常是阴血耗伤,肝肾不足,阴虚肝热,脑脉不利,治疗以滋阴清肝、化痰通络为主,常用验方清脑通络汤及古方杞菊地黄汤加减,药用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当归、川芎、磁石、生山楂、五味子、鹿角胶。

继续发展,虚证明显,以益气活血、填精益髓、化痰通络为主,气虚为主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地龙、川芎、赤芍、山萸肉、菖蒲、益智仁、核桃仁、鸡血藤、路路通。

若神情呆滞、肢体抽搐或偏瘫、失语,当益气养血、化痰通络开窍,常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阴虚动风血瘀者,当滋阴熄风,用滋木清肝饮加天麻、僵蚕、钩藤、龟板、
丹参、石决明等。

对于本病,张师认为当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如患者甲,女,60 岁,1992 年 4 月 26 日初诊。

近 1 年来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头顶抽痛、有沉重压迫感。

经针刺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近来头顶抽痛、重物压迫感加重,纳可、多梦、二便自调,舌暗红、苔灰白而腐、舌下脉络曲张,脉象沉弦。

张师辨证为肝热血瘀、脑脉不利。

治以清肝活血化瘀,兼以平肝通络为法。

方药用清脑通络汤化裁:天麻、地龙、菊花、栀子各10g,钩藤、川芎各12g,川牛膝、豨莶草、丹参、炒麦芽各15g,草决明、磁石(先煎)各30g,生甘草 6g,6 剂。

1992 年 5 月 3 日二诊:头顶仍有重物压迫感、记忆力减退明显、反应迟钝,有时恶心欲吐,舌红、苔白腻,脉沉弦。

上方去栀子、生甘草,加夏枯草、山楂、僵蚕、半夏,6 剂。

1992 年 5 月 11 日三诊:头顶仍沉重疼痛,舌胖暗红、苔灰白而腐、舌下脉络迂曲怒张,脉沉细。

方药: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泽泻、五味子各10g,当归、茯苓各12g,川芎、山药、生山楂15g,磁石(先煎)30g,6 剂。

1992 年 5 月 18 日四诊:头顶抽痛减轻,睡眠好转,无恶心欲呕,脑子自觉清醒,仍上方化裁,嘱常服杞菊地黄丸,由于痰湿较重,用陈皮泡水冲服成药。

半年后随访,诸症减轻,头不痛,记忆力、反应明显好转。

又如患者乙,男,64 岁,1992 年 2 月 11 日初诊。

患者头右侧及后头空痛,记忆力减退,前说后忘,思维逻辑混乱,全身无力,怕冷,血压正常,食欲不佳,舌黯苔薄白,脉沉细,CT 检查诊断为脑萎缩。

张师认为证属气虚血瘀、髓海不足,治以益气活血、填精益髓、开窍为法.方药:炙黄芪30g,当归12g,川芎12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 10g,地龙 10g,益智仁 15g,菖蒲 10g,鹿衔草 30g,焦三仙各15g,每日 1 剂。

服 18 剂后,头痛减轻,纳食增加,舌淡有瘀斑、苔白稍厚,脉细弦。

继用上方加柏子仁10g,桂圆肉10g,常服。

1993 年 3 月 14 日复诊时诉:诸症减轻,停药则感不适,舌脉同前,原方再加桂枝 6g,桑寄生 15g,淫羊藿 10g,嘱常服。

患者自述效果良好,记忆力改善,头已不痛,说话较前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