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系列之八 清四王 清初六家山水作品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画系列之八清四王清初六家山水作品欣赏

中国山水画系列之八

清四王清初六家山水作品欣赏

图/香儿的空间文/网络·香儿的空间复制.编辑/齐鲁人【齐鲁人按】依据近两年多搜集网络及图书资料整理编撰的《中国山水画系列》之《中国山水画朔源暨隋唐山水作品欣赏》、《五代四大家及其山水作品》、《北宋三大家暨郭熙山水作品赏析》、《南宋四家山水作品赏析》、《元四家黄、王、倪、吴山水作品欣赏》、《明代“浙派”山水作品欣赏》、《明代“吴派”山水作品欣赏》、《清四王、清初六家山水作品欣赏》、《清“四僧”山水作品欣赏》《清代龚贤积墨山水作品欣赏》共10篇,已全部完成发表。从这里,基本上可以看到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大概面貌。我试图把这10篇看做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简要历史,愿与同好共享。诚然,由于学养所限,必定谬误多多,诚请大家教正。

清朝初年,绘画承明末之余绪,山水画出现了“四王”、“四僧”两个有代表性的画派。

“清四王”,是指明末清初的山水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翬、王原祁。他们继承明代董其昌的艺术思想,其共同特点是仿古,偏追摹古人,探究宋元的笔墨传统。“四王”和吴历、恽寿平又合称“清初六家”,被视为“正统”。极富盛名,引领画坛,左右时风,影响后世约三百余年,

“清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浙江(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取得创新成就,其特点: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都自具风采。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顾、齐白石等画家。

康熙皇帝玄烨喜爱董其昌的绘画和书法,乾隆皇帝弘历喜爱赵孟頫的绘画和书法。董其昌的亲戚,太仓王时敏(公元一五九二——一六八六年),字逊之、号烟客和王鉴(公元一五九八——一六七七年),字圆照,他们的门客王翚(公元一六三三——一七二0年),字石谷及王时敏的孙子王原祁(公元一六四二——一七一五年),字茂京、号麓台,成为当时为朝野所共欣赏的中心人物。“四王”受董其昌的影响

较大,发展了晚明文人画的抽象特点,特别注重笔墨和纯形象的表现。所作并非描绘真山水,而是主要表现笔墨和线条的半抽象画。

他们最大的成就是在运用干笔枯墨的方法方面。元朝画家黄公望、倪瓒最擅长用干笔。明末董其昌提倡以后就成为时尚,以为“艺术绝品”。清代有名的评论家张庚分析原因,认为是“湿笔难工,干笔易好。湿墨易流于薄,干笔易于见厚,湿笔渲染费劲,干笔点曳便捷,此所以争趋之也”。在清初甚至以湿笔为俗工,因而张庚反复地批评了这种不良风气。张庚没有指出这种风气的重要传播者是四王。在清朝初年,特别是由于王时敏、王鉴和王原祁的关系,善用渴笔皴擦的元代黄公望就被神圣化了。王原祁自以为用笔非常有力,谓笔端如“金刚杵”。从他们的某些作品看,他们的笔墨也有一定的表现效果,作为前代的艺术实践的经验,也有加以具体分析与整理的必要。他们的作品进一步地放弃了表现内容的要求,与沈周和文征明的重视作品的富有诗意的主题又有所不同;所以他们的作品就明白以“仿大痴”,“临巨然”为题,纯以临摹为宗旨了。四王之中,王翚尤其是临摹的专门家,临摹功夫极熟练,而且最多样。他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王翚,这一有才能的艺人就是以此自豪的。

四王的画风在清代弥漫在北京以皇帝为中心的贵族

士大夫社会中间,皇家画院和皇室、大臣都画这种山水画。追随王翚的画风的称为“虞山派”,有杨晋、胡节、徐溶、李

世倬、上睿和尚等都成为当时名家。追随王原祁的称为“娄东派”,有唐岱、王敬铭、黄鼎、温仪、王昱等也都是康雍间的名家。乾隆年间,方薰、张宗苍、钱维城等称为“画中十哲”

都是娄东的余风。王宸等“小四王”和乾嘉及其以后的山水名

手都不出四王范围,四王所创导的风气是和董其昌的绘画思想分不开的。

四王作画虽然常常题为仿某某宋元名家,诸如巨然、黄公望和元四家,其实都是自己的画,而且四人面貌也有所不同。王时敏用笔虚灵,气韵清恬;王鉴落墨丰润,兼擅青绿;王原祁画风浑厚秀润,喜用干笔焦墨,曾在京中任书画总裁,弟子满门。

四王与同时代画家的不同之处,在于画面布局不求奇险,而是注重笔墨功夫,所以粗看面目相同,若无变化,其实其变化在于笔墨的旋律,而非形象的布置。他们摹仿古人,尽管有很大的局限,创新不足,但对前人技法的总结、继承,却维系了传统。受他们影响的唐岱、董邦达、杨晋、宋骏业及“小四王”(王昱、王愫、王宸、王玖)等,作品虽然也很

典雅,然而因袭味太重,显得公式化和缺乏生气。

王时敏山水作品

王时敏(公元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太仓(今属江苏)人。他的祖父王锡爵、父亲王衡都是高官。他也以荫仕太常寺少卿,故人称“王奉常”。王时敏家富收藏,每遇名迹,即不惜重金搜求,他曾遍摩家藏的宋、元真迹。王翚、吴历及其孙王原祁均经他传授画艺。他与王鉴并称“二王”、加上王、王原祁被称为“四王”。

《山水图》清王时敏纸本墨笔纵23厘米横3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为王时敏的山水图册之一,作品描绘的是山村景致,一派幽雅静穆的山野景象。这幅作品在艺术手法上,其笔法取自黄公望,干笔皴擦,湿笔点染,得莽苍之气,功力深邃。

《山水图》清王时敏纸本墨笔纵23厘米横3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仙山楼阁图清王时敏纸本纵133.2厘米横6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描绘的是长松高岭,溪水村舍。由画中题识可知

此画是一幅贺寿之作。画中以两株粗壮茂盛的参天巨松压轴,寓意常青不老。画面的远景是连绵的山岭,水溪从山中流出,至低处汇成大河,在山水林木的环抱中隐约可见幽静的楼阁。此画在笔墨表现上宗法黄公望,峰峦层叠,树丛浓郁,勾线空灵,苔点细密,皴笔干湿浓淡相映衬,皴擦点染兼用。此画的用墨明洁苍润,得自于董其昌的影响。这幅画气厚力陈,显示了王时敏深厚的笔墨功力。

《南山积翠图》清王时敏绢本设色纵147.1厘米横66.4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气势雄伟的山水作品。画上自题:“壬子长夏写南山积翠图,奉祝蓉翁太老亲台七襄大寿并祈粲正。弟王时敏年八十有一。”由此题款可知是画家为人祝寿而作,画面高山逶迤,苍松秀健,以此作祝寿,含“寿比南山”之意,恭谨

而情深,是画家山水画中的佳构。主峰高踞画幅正中,众峰烘托,密树浓荫,云气浮生;画此高山,有“寿比南山高”之意。整幅作品,横图繁复,行笔缜密,一丝不苟,水墨淋漓酣畅,生动地刻划出了山间林野一派清润自然之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