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共体(医联体)信息化建设指南(2020年版)
县级医共体信息化建设
县级医共体信息化建设项目背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指出,建设和发展医联体,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重点任务,是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合理配置资源、使基层群众享受优质便利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意见》提出,以县为单位开展县域医联体(医共体)试点,以创新运行机制为核心,通过整合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整体提高县域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能力,减少病人外流,确保县域内就诊率提升。
业务介绍“互联网医共体云平台”,集手机APP应用(Android、IOS)、PC端分级诊疗协作平台、健康一体机多应用平台、自助就诊设备、全渠道缴费支付模块、移动医保支付模块、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账务信息管理系统,涵盖一站式双向转诊/转检、远程会诊、区域云LIS、区域云PACS、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医联体一卡通、移动医保支付、医疗信息化系统等服务项目.系统详述双向转诊系统双向转诊系统是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业务办理、转诊业务统计及患者诊疗信息共享的统一业务平台,主要业务功能覆盖转诊申请、接诊审核、到院确认、转诊信息查询统计等。
接诊医院为患者提供就医绿色通道,简化就医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患者数据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传递,信息共享,方便各级医疗机构进行后续诊断,降低患者重复检查等造成的成本浪费。
•线上精准转诊。
转诊前申请医生与接诊医院医生通过双向转诊平台,在线充分沟通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后,有针对性转到相应科室和医生,线上一键转诊,精准高效。
•专属绿色通道。
通过平台转诊的病人,可享受上级接诊医院的就医绿色通道,享受优先门诊、优先住院、优先检查,简化就医流程、节省就医时间。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方案-延政办发〔2020〕1号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方案正文:----------------------------------------------------------------------------------------------------------------------------------------------------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施方案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7〕61号)精神,全面推进我市县域医共体(以下简称医共体)建设,加快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让群众就近享受质优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坚持试点突破、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子长、安塞、洛川三个试点县(市、区)要根据中省市工作要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试点工作方案,今年6月底前,至少建立一个管理、服务、责任、利益“四位一体”的紧密型医共体,实现相关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医共体有序运行,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明显提升。
其余县区要主动作为,学习试点县(市、区)作法及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推进医共体建设,年底前至少建立1个紧密型医共体。
2021年底前,医共体要覆盖全市所有县域内二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趋于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基本形成,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的目标,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增强。
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及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 2020 年 1 月
பைடு நூலகம்
目录
技术篇 ...................................................................................................................... - 1 1 前言 ...................................................................................................................... - 1 -
I
8.2 健康资讯服务 ....................................................................................... - 125 8.3 电子健康卡服务 ................................................................................... - 125 8.4 健康档案服务 ....................................................................................... - 125 8.5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 126 8.6 就医就诊服务 ...............................................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药械统一管理指南(2020年版 医联体建设)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药械统一管理指南为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加强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府办〔2019〕18号)、《XX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指南》的通知》(X卫办〔2020〕2号),做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内药械有效统一管理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工作目标(一)通过科学遴选,统一目录,促使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药品、医用耗材供应品种统一。
(二)通过集中统一采购,促使县域医共体药品、医用耗材采购成本进一步下降。
(三)通过统一支付,促进医院与药品、医用耗材供应企业、配送企业三方的良性运行。
(四)通过集中统一采购,防止腐败。
二、工作原则县域医共体内药械管理实行统一目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药事管理等五个方面要求。
三、主要措施(一)成立县域医共体药械管理委员会。
1.组成人员。
主任委员:由县域医共体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分管药械管理中心分管负责人担任委员:由各分院的主要负责人担任2.主要职责。
(1)审议药械管理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县域医共体药品、医用耗材目录。
(2)审议通过药械管理中心提出的药品、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
(3)听取药械管理中心的相关工作汇报及督促、检查药械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成立县域医共体药械管理专家委员会。
1.组成人员。
主任委员:由分管药械管理中心的主要负责人担任。
委员:由各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镇卫生院的人员可以放松到中级技术职称。
举行相关会议时,由药械管理中心随机抽取11~15名专家,组成委员,完成相关的会议任务。
2.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县域医共体内的药品、医用耗材的统一目录;原则上每年更新一次。
(2)负责制定医院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并督导实施。
(3)根据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及医用耗材的相关文件,检查审定各科用药计划,制定调整县域医共体内“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调整县域医共体内医用耗材的使用目录,定期审定需要增加或淘汰的药品、医用耗材品种。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15个运行指南(2020年版)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15个运行指南(2020年版)目录1.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慢病管理中心运行指南(试行) (1)2.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内双向转诊运行指南(试行) (27)3.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内分片区组团式帮扶实施指南(试行) (34)4.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医疗质量统一管理指南(试行) (38)5.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药械统一管理指南(试行) (45)6.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消毒供应中心运营指南(试行) (53)7.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区域急救体系闭环运作指南(试行) (63)8.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内区域胸痛中心运行指南(试行) (76)9.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内创伤救治中心运行指南(试行) (83)10.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内卒中中心运行指南(试行) (96)11.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内统一信息系统建设目标需求指南(试行) (108)12.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区域心电诊断中心建设与运行指南(试行) (139)13.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区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建设与运行指南(试行) (146)14.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肿瘤综合防治中心运行指南(试行) (154)15.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中医治未病中心运行指南(试行) (166)广东省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慢病管理中心运行指南(试行)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9〕18 号)》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指南的通知(粤卫办〔2020〕2 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及慢病医防融合建设工作有序实施,打造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协调保健服务,依托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形成慢病的防、治、管、教的整体整合体系,向辖区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同质化的全方位全周期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特制定本指南。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及评价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07.09•【文号】国卫医发〔2020〕13号•【施行日期】2020.08.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关于印发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医发〔2020〕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为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等有关要求,在充分总结各地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布局管理。
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并及时报送工作推进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系人:耿铖、胡瑞荣、王毅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cn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系人:严华国联系电话:************传真:************电子邮箱:****************************.cn附件: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0年7月9日附件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规范医联体建设与管理,完善医联体运行管理机制,助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2023
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医疗共同体(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本指南旨在为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指导,以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诊疗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 提升医疗质量: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医疗过程的质量控制,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3. 促进医疗资源共享: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缓解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不足的问题。
4. 加强医疗机构协作: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协作,形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
5. 提升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
三、建设内容医共体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设施。
2. 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患者诊疗信息、检查结果的电子化管理,方便医生查询、调用。
3. 远程医疗系统: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功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4. 移动医疗系统:通过移动设备实现诊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功能。
5. 决策支持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医疗过程进行智能分析,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持。
6. 管理系统:包括人事、财务、物资等各方面的管理功能,提升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效率。
四、实施步骤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步骤如下:1.需求调研:了解各医疗机构的需求,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
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技术路线等。
3. 建设实施:按照方案进行系统开发和建设,确保各模块之间的协调与整合。
4. 测试与优化: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完善。
5. 上线运行: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药械统一管理指南(2020年版 医联体建设)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药械统一管理指南(2020年版医联体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药械统一管理指南为贯彻落实《XXX关于印发XX省加强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府办〔2019〕18号)和《XXX关于印发《XX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指南》的通知》(X卫办〔2020〕2号),本指南旨在做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内药械有效统一管理工作。
一、工作目标一)通过科学遴选,统一目录,促使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药品、医用耗材供应品种统一。
二)通过集中统一采购,促使县域医共体药品、医用耗材采购成本进一步下降。
三)通过统一支付,促进医院与药品、医用耗材供应企业、配送企业三方的良性运行。
四)通过集中统一采购,防止腐败。
二、工作原则县域医共体内药械管理实行统一目录、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药事管理等五个方面要求。
三、主要措施一)成立XXX。
1.组成人员:主任委员:由县域医共体主要负责人担任。
副主任委员:由分管药械管理中心分管负责人担任。
委员:由各分院的主要负责人担任。
2.主要职责:1)审议药械管理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县域医共体药品、医用耗材目录。
2)审议通过药械管理中心提出的药品、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
3)听取药械管理中心的相关工作汇报并督促、检查药械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成立XXX管理专家委员会。
1.组成人员:主任委员:由分管药械管理中心的主要负责人担任。
委员:由各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XXX的人员可以放松到中级技术职称。
举行相关会议时,由药械管理中心随机抽取11~15名专家,组成委员,完成相关的会议任务。
2.主要职责:1)负责制定县域医共体内的药品、医用耗材的统一目录;原则上每年更新一次。
2)负责制定医院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并督导实施。
3)根据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及医用耗材的相关文件,检查审定各科用药计划,制定调整县域医共体内“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手册、调整县域医共体内医用耗材的使用目录,定期审定需要增加或淘汰的药品、医用耗材品种。
国卫办基层发〔2020〕12号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试行)
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发布时间:2020-09-18 来源: 基层卫生健康司国卫办基层发〔2020〕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医疗保障局、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19〕121号)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引导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健康发展,现印发县域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目标聚焦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定期监测各地县域医共体建设的进展和成效,进一步提升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增强人民群众就医可及性,着力构建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主导。
强化政府办医责任,切实维护和保障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
坚持政府主导、资源下沉、群众受益,强化医防融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方便、经济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
(二)加强资源整合。
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人、财、物、信息等优化重组、集约使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县域医共体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
(三)加强部门联动。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加强和完善医保经办机构对定点县域医共体的协议管理。
发挥医保激励、约束作用,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为县域医共体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XX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医联体建设)绩效评价操作手册(2020年版)
XX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绩效评价操作手册(2020年版)目录第一章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具体指标综述 (1)一、适用范围 (1)二、条款分类 (1)三、条款分布 (1)四、评价标准表达方式 (1)五、前置条件 (2)第二章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具体指标操作指南 (5)一、责任共同体 (5)二、管理共同体 (14)三、服务共同体 (42)四、利益共同体 (58)五、运营成效 (61)第三章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四个维度评价解析 (68)第四章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具体指标体系解析 (70)第五章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具体指标交叉分析及应用建议 (7)6第一章县域医共体绩效评价具体指标综述一、适用范围(一)本评价适用于XX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二)本评价共设置5部分5个基本条款,20个核心条款,C档指标73个,B档指标62个,A档指标46个,合计:181个指标。
用于XX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绩效评价,也可用于县域医共体自我评价与改进。
二、条款分类(一)基本条款。
将最基本的列为基本条款。
(二)核心条款。
在基本条款基础上,将XX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必备的要素设为核心条款,以“★”标注。
三、条款分布四、评价标准表达方式(一)条款结果表达。
(二)总体评价结果判读。
备注:总体评价结果根据各档等级就低不就高原则,比如:某县域医共体核心条款类别A档为合格,其他条款类别为良好或优秀,总体评价结果仅为合格。
单位:条款。
五、前置条件(一)政府主导。
县级政府主导建设县域医共体,整合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组建1-3个由县级公立医院牵头,若干家其他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成员单位的县域医共体。
1.判断要点:成立1-3个县域医共体,以县级医院为牵头医院,若干家其他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分院,村卫生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镇村一体化管理的县域医共体。
2.佐证材料:政府文件、总医院及分院挂牌情况。
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而医疗领域也不例外。
为了提高县域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县域医共体的建设成为了当前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与此同时,信息化也被应用于县域医共体的建设中,为医疗服务提供了便利和提升。
本文将就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县域医共体发展的关键支撑,它能够促进医疗资源的共享、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具体而言,县域医共体的信息化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是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医生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的病史、过往治疗情况和用药情况等信息,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电子健康档案还可以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使得多点就诊的患者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2. 远程医疗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将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生与患者进行远程会诊和远程病历查阅。
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也让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借助高水平医疗资源提供准确的诊疗意见。
远程医疗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县域医共体的整体医疗水平,也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 移动医疗应用移动医疗应用是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患者可以随时随地预约挂号、查看检查报告和购买药品等。
此外,移动医疗应用还可以提供健康咨询、追踪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进行健康管理等功能,方便了患者的就医过程。
二、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应用的意义县域医共体信息化的应用对于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机构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患者不再需要跑多个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而是可以在县域医共体内完成全部流程。
这样不仅提高了患者就医的便利性,也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共体信息一体化建设项目内容
一、项目背景随着医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共体信息一体化建设已成为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现代化、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医共体信息一体化建设项目的推进,旨在整合医疗卫生系统内外各类信息资源,推动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集成,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现代化建设。
二、项目目标1. 整合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构建全面、准确、及时的医疗卫生信息数据;2. 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共享和互通,增强卫生应急响应和监测能力;3.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4. 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为人民裙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项目内容1. 建立医疗卫生信息评台:通过建立医疗卫生信息评台,整合医疗机构、医疗专业人员、患者和第三方机构的信息资源,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集成和共享,支持医疗卫生服务的全面覆盖和精准定位。
2. 构建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制定医疗卫生信息数据标准和交换规范,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互操作和共享,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互联互通。
3. 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结合医疗卫生信息评台,采集和整合医疗卫生大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和挖掘,为科研、临床诊断、疾病监测和医疗卫生政策制定提供重要支撑。
4. 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安全保护体系,保障医疗卫生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预防医疗卫生信息泄露和非法使用。
四、项目实施1. 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明确医共体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2. 增强技术支撑,推动医疗卫生信息评台的建设和数据标准的制定,提升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互操作能力;3. 建立医疗卫生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加强对医疗卫生信息的监管和保护,维护医疗卫生信息安全;4. 健全医疗卫生信息管理机制,明确医共体信息一体化建设的管理体制,推动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信息的共享和应用。
五、项目意义医共体信息一体化建设项目的推进,将促进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人民裙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加速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肿瘤综合防治中心运行指南(2020年版 医联体建设)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肿瘤综合防治中心运行指南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X府办〔2019〕18号)、《XX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印发XX省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指南的通知》(X卫办〔2020〕2号),为提高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内常见肿瘤的综合防治能力,完善县域内肿瘤综合诊疗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多学科联合的肿瘤诊疗管理模式,实现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制定本指南。
一、工作目标通过县域医共体统一管理,在县域内建立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肿瘤疾病健康管理体系,促进县域医共体内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发挥肿瘤综合防治中心闭环作用,实现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主要措施(一)建立县域医共体建设肿瘤综合防治中心。
1.通过建立由总医院总负责,建立由总医院和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议事决策机制,统筹肿瘤综合防治中心的建设、培训、运行、考核工作。
2.健康优先,医防融合,县域医共体内闭环管理。
县域医共体肿瘤综合防治中心需要落实县-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功能定位,由总医院实施统一管理、形成由总医院各科专家整合而成的肿瘤多学科诊治-基层医疗机构肿瘤防治小组闭环监测和健康管理。
(二)设立县域医共体肿瘤综合防治中心工作委员会。
由总医院院长任委员会主任,分管副院长任副主任,成员由总院的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护理部、管理办公室、肿瘤专员、电脑中心、医院肿瘤相关内外医技科室的主任及县域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院长组成。
主要职责:1.制定本县域常见多发肿瘤综合防治的行动计划。
2.制定闭环管理目标、制度、流程,并组织实施,促进持续改进,不断提高肿瘤防治中心运行效率。
3.为肿瘤综合防治中心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促进县镇村紧密合作,提高肿瘤综合防治中心的服务效能。
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南功能清单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
基层业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卫生监督协管 签约服务
履约服务
健康管理服务 线上公共卫生服务
门诊申请单管理
门诊医疗服务 住院医疗服务
门诊电子病历管理 门诊处方处置管理 检验检查结果调阅 门诊患者随访管理
住院医生 住院护士
医技服务 药事服务 医学检验中心
影像诊断中心 资源共享
心电诊断中心
一级
二级 健康资讯服务 电子健康卡服务
三级
便民服务 健康档案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就医就诊服务 健康教育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家庭健康档案管理服务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服务
儿童健康管理服务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II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服务
会诊申请
会诊服务管理中心
协同管理
电子处方管理中心
转诊服务管理中心 疾病管理中心 人事管理 财务管理 后勤管理
会诊审核 病人中心 会诊记录查询 专家诊室 远程教育 会议管理 会诊工作量统计 会诊费用统计 系统管理 用药分析引擎智能用药分析 药师审核 知识库 规则设置 处方抽查点评 审核结果公示 县域内双向转诊 县域外双向转诊 疾病实时规范填报 疾病专业管理人员干预 与其他系统的协同及监控
高血压患者筛查、疑似高血压患者转诊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管理、 高血压患者随访登记、高血压患者健康检查等。
患者筛查、 健康档案管理、 随访登记、 患者转诊、健康指导、健康体检等。 健康档案管理、随访登记、患者转诊、康复训练登记、健康指导、健康体检等。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管理、传染病及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与登记、传染病 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 教育等。 卫生监督协管巡查登记、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 家庭签约:签约和续约服务、家庭成员管理、签约医生、申请解约、查询统计。协议签名 履约记录、履约记录查询、履约照片上传签约、服务确认(两卡制认证)、长处方及延处方、 家庭医生智能辅助诊断、远程协助通过 结构化签约服务包设置、购药审批、咨询反馈、上传协议、服务通知、健康记录、解约申请 线上随访、健康档案调阅、 对检验申请、检查申请、手术申请、治疗申请、病历申请、会诊申请、会诊申请、转诊申请 等,实现智能开单、推送、接收、查询、反馈等管理。 申请单录入、申请单与医嘱关键信息交互、医嘱自动生成申请单、病史及疾病诊断信息调用、 申请项目智能组合、检查检验危急推送与提醒、模版管理、条码管理、打印等。 病历、疾病诊断、处方、处置录入、信息引用(包含个人身份识别的基本信息、检查检验信息 、处方处置信息、知识库等)、智能提醒、母版管理、病历质控、患者就诊完毕去向管理等 实现门诊处方、检查、检验、治疗、手术等处方和处置的全流程管理。 具备检验检查状态、报告提醒、报告调阅、趋势分析、结果引用等。 随访计划、随访量表制定、随访跟踪、随访记录、随访数据与临床数据整合、随访工作量和分 析等。 住院病历书写、住院医嘱管理、医生权限管理、医嘱处理、处方处理、申请单处理、临床路径 管理、临床辅助决策、住院患者随访管理、全景电子病历浏览器 护理记录、非药品医嘱执行、药品医嘱执行、护理管理、护理信息提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省县域医共体(医联体)信息化建设指南(2020年版)目录第一章导言 (4)1.1编制背景 (4)1.2编制目的 (5)1.3适用范围 (5)1.4遵循标准 (5)第二章建设思路 (8)2.1基本要求 (8)2.2现状分析 (10)2.3存在问题 (10)2.4总体要求 (12)2.5 建设目标 (12)2.5.1提高监管决策水平 (12)2.5.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2)2.5.3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 (13)2.6建设原则 (13)第三章业务架构 (14)13.1总体架构 (14)3.1.1医共体数据资源中心 (14)3.1.2医共体业务共享协同平台 (16)3.1.3医共体业务应用 (16)3.2部署模式 (16)3.2.1分散式部署 (16)3.2.2一体化部署 (17)3.3系统关联 (17)3.3.1与医疗机构业务系统关系 (17)3.3.2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关系 (18)3.3.3与上级统建应用系统关系 (18)第四章技术架构 (18)4.1网络规划 (18)4.1.1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入 (19)4.1.2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医院接入 (19)4.1.3牵头医院接入 (19)4.1.4医共体和其他系统联通 (19)4.2计算能力建议 (20)4.3存储建议 (20)4.3.1存储年限 (20)4.3.2测算基准 (20)4.3.3测算方法 (21)4.4信息安全要求 (22)24.4.1总体要求 (22)4.4.2技术措施 (22)4.4.3容灾要求 (23)4.4.4管理要求 (24)第五章系统功能 (25)5.1医共体数据资源中心 (25)5.1.1临床数据库 (25)5.1.2基础数据库 (26)5.1.3运营数据库 (27)5.1.4医疗资源库 (28)5.2业务共享协同平台 (29)5.2.1通用基础服务 (29)5.2.2业务共享服务 (31)5.3医共体业务应用 (38)5.3.1医共体决策支持 (38)5.3.2医共体运营管理 (44)第六章区域平台服务 (48)6.1基础应用支撑 (48)6.2统一业务服务 (48)3第一章导言1.1编制背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医疗卫生领域,与资源总量供给不足相比,更为突出的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基层缺人才、缺技术、缺服务的问题,成为制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突出短板。
县域内县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直接服务人口最多的机构,其服务能力的提升是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省在深入实施“双下沉、两提升”的基础上,把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作为突破口和主抓手,努力构建“一线直通、全域覆盖、连续服务”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17年9月,在11个市各选择1个县(市、区)先行试点探索,确定了医共体内机构设置、人员招聘使用、医疗卫生资源调配“三统一”,财政财务管理、医保支付、信息共享“三统筹”,分级诊疗、签约服务、公共卫生“三强化”的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路径。
基于试点成效,2018年9月,我省以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健康XX为主线,以让群众不得病、少生病和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为目标,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从阶段性成效看,我省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创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长效机制,明显改善了城乡之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效率和能力水平,完全契合国家新医改的顶层设计,符合XX省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实际。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指导我省县域医共体规范、科学、有效地推进信息化建设,我委组织有关力量,在总结和分析部分地区开展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我省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业务架构、技术架构、系统功能等参考意见,形成本指南。
1.2编制目的以科学规范、满足医改要求、符合基层需求的指导性文件,指导各地基于本地实际,开展县域医共体模式下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率和质量,降低系统建设的风险,建立专业化、集约式、智慧化的数字医共体,有力支撑县域医共体的集团化管理、一体化运营和连续式服务。
1.3适用范围本指南为XX省各县(市、区)在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统筹下,开展医共体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提供一套结构性、框架性的指导性意见。
1.4遵循标准本指南遵循参照下列医疗卫生信息标准规范。
各标准规范若有更新版本,本指南均参照执行。
1.4.1.行业标准:[1]《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化规则》(WS/T 303-2009).2009年.[2]《卫生信息数据模式描述指南》(WS/T 304-2009).2009年.[3]《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WS/T 305-2009).2009年.[4]《卫生信息数据集分类与编码规则》(WS/T306-2009).2009年.[5]《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2009年.[6]《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版)》(卫办综发[2011]39号).2011年.[7]《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卫办医政发〔2011〕137号).2011年.[8]《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WS 363.1-17-2011).2011年.[9]《卫生信息数据元值域代码》(WS 364.1-17-2011).2011年.[10]《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WS 445-2014).2014年.[11]《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WS/T 500-2016).2016年.[12]《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 447-2014).2014年.[13]《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17年.[14]《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指标体系》.2017年.[15]《医院信息平台基本交互规范》.2015年.[16]《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WS/T 517-2016).2016年.[17]《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2017年.[18]《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2018年.1.4.2.省内标准:[1]《XX省卫生健康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指南(2018年8月版)》[2]《XX省卫生健康委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3]《XX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2007年.[4]《XX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四版)》.2017年.[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绩效考核信息化建设需求指南(试行)》.2017年.[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绩效考核信息化建设规范》.2018年.[7]《全科签约和分级诊疗信息化建设规范》.2018年.[8]《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基本建设规范第1部分: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功能规范》.2018年.[9]《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基本建设规范第2部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传输规范》.2018年.[10]《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基本建设规范第3部分:电子健康档案质量控制规范》.2018年.[11]《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基本建设规范第4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集规范》.2018年.[12]《医院信息共享规范第1部分:医院信息共享技术规范》.2018年.[13]《医院信息共享规范第2部分医院信息共享业务规范》.2018年.[14]《医院信息共享规范第3部分医院信息共享字典规范》.2018年.[15]《医院信息共享规范第4部分:医院检查影像共享数据规范》.2018年.[16]《检验报告数据共享规范》.2018年.[17]《妇幼健康信息共享系统第1部分技术规范》.2018年.[18]《妇幼健康信息共享系统第2部分业务规范》.2018年.[19]《妇幼健康信息共享系统第3部分字典规范》.2018年.1.4.3.国际标准:[1]ICD 10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编码标准.[2]ICD 9-CM3手术编码标准.[3]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第二章建设思路2.1基本要求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县级医院为牵头医院,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实施集团化运营管理,促进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着力改革完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
为有力支撑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服务优质高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医共体信息化系统应支持以下基本业务要求:(1)支撑医疗健康服务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夯实健康XX建设基层基础。
(2)支撑集团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连续式服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和服务优质高效。
(3)支撑“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和保障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4)支撑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明显改善乡村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
(5)支撑“双下沉、两提升”升级版,促进医共体医疗质量和技术精准提升。
(6)支撑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并适应健康老龄化和医养结合需要,以及鼓励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共体在资源共享。
(7)支撑人员统筹使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财务集中管理。
实现县域医共体内部人财物统一管理。
(8)支撑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实现结余留用、超支分担机制,引导医共体合理诊治,主动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提高医保基金使用绩效。
(9)支撑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筹医共体药事管理,提升服务管理效能,促进药品耗材合理使用。
(10)支撑医共体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完善医共体内部的分层级绩效考核体系,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
(11)支撑行业综合监管和对医院的监督指导,整合贯通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信息,实现实时、动态、连续、综合的监管服务机制。
(12)支撑签约服务和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和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服务。
(13)支撑跨医共体居民健康连续管理和业务协同,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连续管理,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促进医共体更好落实公共卫生任务,完善医防协同工作机制,做到防治服务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