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吸引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力转移关于吸引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几点思考
高思维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人才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引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人才已成为制约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实现有效的乡村社会治理,离不开乡村精英的参与,目前,为了助力基层社会的发展,我
国实施了一系列多种多样的人才引进政策,通过调研和查阅相关文件发现,当前我国基层人才招聘的形式有“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这几类。尽管每年报考时竞争激烈,但仍存在着“老大难”问题,如“下
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等。就业需求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精英流失;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1 扩大农村大学生回乡发展空间,增强基层就业政策吸引力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体系有脱离农业和向城市引导就业的趋势,导致许多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们单方向流入到城市,农村成为城市抽取人才的“油田”。近年来,国家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度逐年增加。由2017年的统计数据可知,2017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比200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高5.6倍,达到了786万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发严重。在2016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来自农村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高达33.7%,远高
[收稿日期]2019-02-19
[作者简介]高思维(1993—),男,辽宁盘锦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方政府治理。高思维:关于吸引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几点思考
在村子里随处可见3到6岁的孩子满地跑。针对这个问题,村支书的说法是:土地被征收前在村子里就有幼儿园,由于父母都要劳作或进城务工,孩子放在家中无人看管,加上费用较低,村民们愿意送孩子进幼儿园。自从三年前该幼儿园被拆迁后,大部分村民就把孩子留在家里,原因是:①觉得城中离家近的私立幼儿园费用较高,而片区管辖的公立幼儿园即镇上的幼儿园离家太远,环境又不好(实际上比征地前村落里的幼儿园要好很多);②认为幼儿园学不了什么东西;③大部分男性青壮劳力无所事事,刚好可以带孩子。基于以上三个原因,S 村6岁以下的孩童基本上在家呆着。
4.2 父母自觉不自觉的放弃青少年的教育
调研期间,可见14、15岁左右的青少年在学习时间骑着摩托车不定时的进出村子。针对这种现象,村支书认为是校方和家长对其监管不力造成的。由于家中几乎是“一夜暴富”,这种暴发户式的膨胀心理同样影响了这群孩子。家长乐意带着补偿的心情满足这群孩子的各种要求:买摩托车,给过多零花钱等。调查组就孩子不上学的现象,抽取了一部分家长进行访谈,这些家长对孩子不上学、到处游玩的现象并无忧虑,同时表示自己文化层次低,无力辅导孩子学业。而村支书认为,家长不负责任,误其子弟,村支两委多次开会要求他们送孩子入学,严加管教无果,对孩子们的前途表示担忧,认为这些孩子在父母的示范作用下(懒惰、闲置在家、不积极就业)会成为“贫二代”、“贫三代”,将为社会治安埋下不良的因素。
4.3 中国目前艰难的就业状况也是失地农民轻视或忽略子女
教育的原因之一
S村有几户家庭培养出了大学生,调研组设计了村民对这些家庭为孩子投资教育的看法。村民的回答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不是每个人都能考上大学,我家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我们也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业,他们混完初中就可以了。
第二,大学生又如何,还不是在替他人打工,工资有时还不如我们修房子(临工)高。
第三,现在满街的大学生不都在找工作吗(待业之中)?
就业体制改革至今,仍然无法完全改变农民对通过高等教育改变家庭经济状况或孩子自身命运的传统观念,加上高等教育的成本增加、“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现象比比皆是,使农民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过多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他们的综合素质看不到高等教育或技能教育对孩子拥有基本的生存技能的重要性,也无法估计到接受过高等教育或技能教育的孩子在通过后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实践后的晋升空间、享受城市资源的优势,故而出现了轻视子女教育的状况。在现代化社会,没有生产资料(知识、技能)的储备,使失地农民家庭无法拥有城市化进程中的后继资源,这个群体必然会步入贫困危机。
5 结束语
S村村民目前的生活状况不可能受到扶贫办、社会扶贫组织的关注,因为目前按国家对贫困户的定义,他们并不是贫困群体,如果这样的生活状况在1~3年内没有得到改变,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样,他们有极高的几率陷入贫困危机。
[参考文献]
[1] Anne-Marie Ambery,The Web of Poverty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M the Haworth Press,1998.
[2] Gladwin,Thomas,Poverty,U.S.A.The historical record,M.Little,
Brown.1967.
-19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7期(总第459期)
-200-
劳动力转移
于那些来自城市家庭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而且,相较于城市高校毕业生而言,农村高校毕业生在城市中经常面临更加严峻的生活压力。如果农村能够为那些关心家乡建设和发展的农村大学生提供适合个人能力发展的机会和平台,给予他们相应的政策照顾和支持,那么,他们较高的个人素养可以为现代化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当前,国家鼓励并支持大学生深入基层就业,出台了很多的引导大学生选择基层工作的相关政策,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可以帮助大学生快速实现就业,另一方面,可以为基层社会提供优质的人才,为农村社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相对于“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项目而言,每年国家举办的正规的选调生和公务员考试有着相当确定的职业发展前景,然而,“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项目属于非定向项目,无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基层服务期满后,也没有为他们提供成为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的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国家有关政策的作用,国家应该为大学生做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避免在就业期结束后无择业方向。在对一些国家基层的正式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正式员工进行招聘时,留置出一定比例名额,专门优先录取那些曾在基层工作过的大学生,以此来激励大学生对基层“沉浸”的积极性,达到其政治期望。
2 提高政策优惠力度,增加福利待遇吸引人才
我国要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历程中,农村精英将在乡村振兴目标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大学生们在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发展建设添砖加瓦,他们将极大地激励其他的为农村现代化奋斗的基层管理者们。但是,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智力投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回报。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出于改变自身命运的期望,对大学毕业所换来的回报有着相当高期望。尽管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级人才的时代已经远远过去,农村家庭对大学生期望值也大大降低,但他们在选择职业时仍倾向于拥有光明的前途、受到尊重和中高等收入的工作。
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琐碎的基层工作是与他们的就业期望脱节的。在这种情况下,吸引他们在基层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较高的薪酬待遇。如果基层薪酬水平比社会平均薪酬水平还要低,基层人才的流失就会成为一种必然。
具有较高学历的农村精英若是在工作中收入比平均水平低会导致基层人才队伍人心不稳,更不利于农村精英的返乡发展。在农村大学生毕业季,高薪酬是促进农业大学生回到家乡进行建设的有效手段。农村教师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路人,是农村教育体系的支柱。但在我国,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很低,远低于城市教师平均水平,很难留住优秀的农村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欧美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很好的借鉴,在美国与澳大利
亚,通过大幅度提高农村困难地区教师的工资留住老师,在国内,湖南某农村小学通过薪酬改革制度大幅提升农村教师待遇,甚至比城市教师的待遇还要高,吸引了大量教师前来求职。根据统计机构对城市教师工作取向的调查数据,近80%的受访者不愿意与偏远和艰苦的农村学校进行意向交流。相关调查发现,师范专业的大学生们愿意当教师的人数占83.5%,但是愿意当乡村教师仅占29%。在进行工作选择时,教师的工资是核心的考虑因素,当最初的月薪在3001~4000元之间,近80%的受访学生表示愿意在农村教书;当工资在4001~5000元之间时,90%的学生说他们想在农村教书。
在目前农村教育投资以县级财政为主要负责单位的情况下,县级财政很难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教育进行帮扶,增加教育投入负担比例。
3 提升乡村生活品质,打通人才流通渠道
随着现代交通与数据信息的高速发展,城市先进的生活形态传入到农村,城市优越的生活设施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匮乏落后形成鲜明对比。返乡意味着需要重新接受“尘土飞扬、用水不便、交通崎岖、雨天道路泥泞”的不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精英与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提升的迫切要求 。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2749个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农村道路铺设水平差异较大,平均长度为8.86km ,其中的硬化道路为4.78km 。东西部地区差距较大。西部地区硬化道路最长的也不过7.7km ,而最短仅有1km 不到。在饮用水中,75%的村庄拥有安全的饮用水,43%的村民有饮水困难问题,57%的村民有集体供水管道,66%的村民家中有自来水供水管道。
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最紧迫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大大降低中国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很难吸引优秀农村人才回乡发展。对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国家应安排基础项目资金,综合优化发展条件,提高金融建设的配置率,改善农村生活用品质量,全力减小城乡间差距,吸引高质量人才。首先,秉承“要想富,先修路”原则,公路先行,尽可能打造完善的乡村公路网,同时铺设信息网络化网点,建设网络信息化农村。做到线下通公路,线上通网络,打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对农村进行环境可持续发展改造,如污水循环、太阳能风能发电、沼气能源等等,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最后,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着重扶持民间传统文化产业,充实村民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皇权与绅权[M].湖南:岳麓书社,2012.
[2] 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 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分
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