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弱点是,越缺什么,越喊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弱点是,越缺什么,越喊什么

《道德经》认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是“道”。“道”是不可言说的浑成之物,以自然而然为法则。最能体现道的德性是水,不争、柔弱、处下是最基本的原则和规范。修身养心的核心是虚静,寡欲知足、和光同尘、专气致柔就能长生久视。治理国家的准则是无为,就像烹调小鱼不要挠动一样,不扰乱人心、不违背民性和自然规律。《道德经》蕴含的修身治国思想值得当代人反思、继承。

为了更好地认识此书,了解老子的伟大思想,哲学诗画特意挑选了其中的一句,一起来解读,点评。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是没有偏爱的,不会对世间的任何事物予以特殊照顾,天地很平等,将万物都看成刍狗;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不会故意偏袒任何一个,因此将百姓都看成刍狗。天地之间,这么大的空间不就像个风箱么?虽然是空虚的,但力量不会枯

竭,越是鼓动它,产生的力量也就越多。政令过于繁多,会加速国家命运的衰退,不如保持一个恰如其分的度。

以上翻译可以说基本达到了老子的愿意,或者说基本接近了老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

不过,实际当中,我们很多人把这句话开始就理解错了,他们觉得这句话的含义是:天地不仁义,将万物都当做了猪狗看待。圣人都没好心,把老百姓当做猪狗看待。

这不是瞎扯吗?如果这样,老子的思想和精神就被误解和玷污了。伟大的老子作为中华文明文化的第一始祖,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呢?那样真的就太低估老子了。

其实,这句话根本不是我们平日所理解的那个浅显含义,老子说的圣人也和我们平日理解的圣人是不同的,从老子的本意看,他一直是反对人类文明中的过度干预和改造自然的。他主张的是顺其自然,顺应自然和宇宙发展的本性,不逾越,不乱为。

而老子哲学中的“仁”和儒家所说的“仁”也不同,老子理解的仁是私心、偏爱(特殊照顾)的意思,不仁就是不含私心,不给予特殊关照,像水一样,利万物

而不争,不偏袒任何一方。整句话的实际意思就是,天地没有偏爱,对万事万物都平等看待。

刍狗,从字面意思理解的话,是草扎的狗,可以用来祭祀。因为当时的普通民众没有能力用真实的牛羊等大形动物来祭祀,所以只能用草来代替。刍狗在用来祭祀之前,被装在竹筐里,盖着绣着图案的精美纸巾,祭祀的人还要先进行斋戒来送它;等到祭祀完,路上的行人就会从它的背和头上踩过去,捡柴的人遇见了就会将它拿回去烧掉!

祭祀之前,人们尊敬刍狗,是因为它是献给神灵的礼物;祭祀之后,刍狗只是稻草了而已,人们对它又毫不在意了,人们只是根据刍狗的自然价值持有不同的态度,这种态度不偏不倚,并没有任何偏爱或者歧视,这就是我们对待万物的最好态度。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刻意或人为定义。人们不会带着个人价值和有色眼镜看世界。

老子通过这句话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对万事万物,对待每一个个体和生灵,都要平等视之,就好像一个人发达了,有钱了,我们这个时候不必去攀附他,趋附他;他落魄了,失势了,我们也没必要去嘲笑他,践踏他,瞧不起他,如此这般,我们的心才会公正,才会坦荡,才会回归自然本性。

结语:

人为的偏见和好恶一旦太多,就会侵染人的本性,进而远离天道和人伦。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正是这个道理。人的弱点之一就是越缺什么就越喊着要提倡什么。因为没有,所以乱喊、显摆。因为缺失,所以要拼命的找补回来。现代人发的朋友圈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吗?像大河一样自然流淌,像大海一样自我净化,像老子提倡的那样自然而为,不好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