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深度报道的选题
电视深度报道3
《新闻调查》的选题原则 新闻调查》
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栏目创办之初 ) 选题的三项原则(1998):
·新闻性 ·广泛的大众参与度 ·足够支撑45分钟持续悬念冲突的内容和张力 三句话理念(1998): ·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调查全面深入 ·国计民生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 ·大时代背景下的新闻故事一波三折
对新闻材料深度的要求不同
消息:只要有“5W”即可。消息类新闻对事实背后的成因 以及事实产生的影响没有特别要求,无需进行深入报道。 “快”。 电视新闻评论:注重思辨色彩。 深度报道:强调的是对新闻事实的原因、过程、结果、影 响以及未来趋势做出客观报道和评判。选择取向在于“深
度”。
电视深度报道与其他媒介的选题 比较
电视深度报道的选题
电视深度报道与其他体裁的选题 比较
报纸新闻体裁分为:消息、通讯和评论。 电视新闻节目分为:消息类新闻节目、专题类新 闻节目和言论类新闻节目。 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属于专题类新闻节目。
消息类、言论类、 消息类、言论类、专题类新闻节 目在选题上的共同点
应该满足新闻定义的要求 要符合新闻价值标准的要求 要有适合电视媒介传播的材料
要有适合电视媒介传播的材料
视听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是电视媒介的最大特征。 要求新闻材料具有现场感。 应选择画面感丰富、声音表现力强的素材。
BACK
消息类、言论类、 消息类、言论类、专题类新闻节 目在选题上的不同点
对新闻材料时效的要求不同 对新闻材料深度的要求不同
对新闻材料时效的要求不同
无论何种电视新闻节目在选题上都必须具有时 效性,但是具体到各类新闻节目,这种时效性 是存在差异的。 按照时效要求的高低,可以做这样的排列: 电视消息>电视评论>电视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选题研究报告
深度报道的选题研究报告选题:中国电商平台的发展与影响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进入了爆发期,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
中国电商平台的快速崛起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购物方式,也为商家创造了新的销售渠道。
然而,电商平台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二、问题分析1. 电商平台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是否存在经营不规范的问题?2. 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减少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3. 电商平台的发展是否对实体零售业产生了冲击?三、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1. 首先可以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电商平台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相关政策法规。
2. 进行深入的采访,包括电商平台的负责人、消费者、卖家等,了解他们对电商平台的看法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 分析大量的数据,包括电商平台的交易额、用户数量等。
四、报告内容1. 电商平台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介绍中国电商平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分析中国电商平台的现状,包括市场份额、用户数量等2. 电商平台存在的问题- 统计电商平台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分析其对消费者和市场的影响- 探讨电商平台存在的经营不规范问题,比如虚假宣传、售后服务差等3. 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 分析电商平台的售后服务制度,讨论其能否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探讨电商平台应对假冒伪劣商品问题的措施,比如加强监管、建立信用体系等4. 电商平台对实体零售业的影响- 分析电商平台的兴起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讨论其原因和后果- 探讨实体零售业应对电商平台的策略,比如线上线下结合、提升服务质量等五、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提出对电商平台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建议,包括加强监管、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建立信用体系等。
同时也提出对实体零售业的建议,帮助其应对电商平台的竞争。
六、参考文献列出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和政府发布的报告等,作为研究报告的参考文献。
七、稿件撰写要求1. 报告要包含详实的数据和实证的案例,以支持分析和结论。
新闻(深度报道)采访复习资料汇总
新闻(深度报道)采访复习资料汇总
1、深度报道:对新闻事实、新闻现象进行的集中而专门的报道,是新闻媒体在相对集中的
时间和板块中,运用广视觉、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思想视域与报道方式对新闻事实、新闻现象进行的专门话题报道或问题研究。
2、衡量深度报道的标准不是文体而是内容。
3、何为选题:“选题”:选择题材。
新闻选题:选择新闻采访、写作的“题目”。
新闻选题
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的概念。
把有新闻价值的事物纳入报道计划才能够形成新闻选题。
4、何为深度报道的选题:深度报道的选题:从事深度报道的采编人员对拟反映的客观世界
的领域、范围与重点的具体选择。
——欧阳明《深度报道采访概论》。
5、深度报道选题的原则:选题策划的核心原则:紧紧围绕读者需求展开报道思路。
寻求事
实——主体——客观间的平衡点与共同点。
选择题目——提炼主体——撰写提纲——组织素材——写作。
6、深度报道的报道形式:单篇报道,连续式,系列式,追踪式,集中式。
7、三种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叙事者存在于故事之中;作者叙事视角:叙事者外
在于整个故事;人称叙事视角:叙事者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
8、叙事时间包括两部分:叙事时间、故事时间。
9、叙事顺序:顺序、倒叙、预叙、平叙。
深度报道选题的要求
深度报道选题的要求
深度报道选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实题结合:选题应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同时要符合我国的政策导向。
2.关注民生:深度报道应关注民生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如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
3.调查性:深度报道需要进行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以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4.分析性:选题应具备一定的分析性,能够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和规律,为读者提供深刻的见解。
5.独特性:选题应具有独特性,避免与其他媒体重复报道,力求在角度、内容或形式上有所创新。
6.公众关注度:选题应具备较高的公众关注度,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和共鸣,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
7.实用性:深度报道应具备实用性,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8.适度性:选题应注重适度,避免涉及过于敏感或争议性较大的话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9.文字表达:深度报道要求文字表达清晰、准确、有力,能够引人入胜,使读者愿意阅读并思考。
10.逻辑结构:选题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easily follow文章的思路和论证过程。
综上所述,深度报道选题要求具备实题结合、关注民生、调查性、分析性、独特性、公众关注度、实用性、适度性、文字表达和逻辑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在实际操作中,记者和编辑需要根据这些要求,不断挖掘和筛选合适的选题,以确保深度报道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深度报道选题预分析实战举例|深度报道的选题
新闻选题分析会有意无意运用哲学、逻辑学、社会学的“方法论”,是基于正确的“世界观”,用综合、适当的“方法论”对新闻线索真实性、内涵和外延及其价值作出预评估,有的放矢,同时避免人、财、物、时的浪费。
需要鉴别的是,选题分析有别于“主题先行”:选题分析是基于线索事实的客观存在,对采写思路进行各种可能性准备,是“以事说事”;而“主题先行”是先有主观臆断,“以理寻事”。
从个案看现象2005年,笔者接到线索,滑县一残疾儿童被拐骗去乞讨。
笔者联想到街头常见的残疾儿童情形,常识告诉笔者,其背后一定有更多黑手操纵,也许这一个个案线索恰恰能揭开其拐骗手段、驱使残疾儿童乞讨的内幕。
初步调查,果然发现这一带有多名孩子被以“招工”手段拐骗,进一步调查,拐骗者均来自安徽的一个村。
笔者及时调整了采写思路,分析安徽这个村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于是,便有了《关注“拐骗残疾儿童乞讨”》内幕、暗访系列报道,采访到的事实,印证了这一分析。
《破解“古树进城”利益链》也得益于“普遍联系”。
通讯员传来破获一个贩卖古树案的小稿,我联想到古树苑,联想到每个城市移栽的大树、古树,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若没专业队伍操作,如此大规模的移栽是不可能的,其背后必有市场、必有利益链。
事实果然如此! 从表面看背后哲学有云: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种方法笔者常用于对工作性报道的分析。
2006年,笔者在一税务网站上看到一则消息:新郑市国税局开发出一套“廉政软件”,要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填写“廉政日记”,如实记录下班后的娱乐、社交、生活等情况,并于次日在国税局内部网络上公布,公开监督税务人员的八小时以外。
表面看,这无疑是一般的“工作稿”。
但这套软件涉及廉政,不由得让我多想了想:一个管人思想、行为的软件研发并运行,它有用没用、用处大小,都是新闻。
另外,直到现在,我国公务员的隐私权和公民对公务员及其活动的知情权都没有界定,“廉政日记”势必引起“两权”之争。
于是,便有了《“廉政日记”监督官员八小时以外》。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
• 报道方式:从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 感性到理性
• 不能严密的论证来说话,须更强调观点从 事实中来,从情节中来。
三、深度报道文稿写作的特点
$
• 二是强调事件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 将画面、现场同期声与记者的采访组合在 一起,展现事件的情节发展过程或记者的 调查经过,使观众自然而然地发现事实的 本质或真相。
4、电视深度报道的形式
$
• 常见的形式是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 • ①调查性报道的写作 •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 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
• 调查性报道关注那些被有意隐蔽、不欲为 人所知的内幕,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的、 隐蔽的内幕的重大意义,它主动性更强, 而对报道的时效则没有限制。
三、深度报道文稿写作的特点
$
• 三是直观性、感染力和说服力
• 声音和画面对现场、环境、人物、事件过 程的直观记录,使得观众能够感同身受, 满足观众的参与感,增强节目的接近性。 • 记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故事性、情节性 ,使得新闻事件的情节线索和主要人物的 情感变化交融在一起,更具直观性、感染 力和说服力。
$
• 一个明确的数据往往能够精确地说明或解 释某些复杂的问题。 • 解释性报道的作者依然尊重新闻报道的理 想,那就是用事实说话,作者的观点和倾 向性始终隐藏在事实的背后。
4、电视深度报道的形式
• 用事实说话的几种方法: • 二是引语解释。
$
• 解释性报道引用话语是为了用引语来解释 报道中的新闻事实。 • 引用类型:当事人的话语 目击者的话语 权威的话语
电视写作
$
第三节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写作
电视深度报道是 指凭借声、画形象 ,对重大新闻事件 ,有影响的社会问 题、社会现象,做 有背景、有分析解 释、有归纳预测的 报道与点评。
深度报道如何选题
深度报道如何选题
�陈立梅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的一 个品 类, 一直 受到 人 们的 关 注. 它不同于消息, 特写等新 闻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深 度报道的写作代表一个记者乃 至一张报纸的品位与实力. 因 此, 各媒体, 尤其是都市报, 都 给这 种报 道留 出了 专 门的 版 面, 比如有的媒体称为 " 焦点 " , 有的称为 "关注" , 有的称为 "核 心报道" 等等, 不一而足 .一篇 优质的深度报道,首先应确定 选题, 选准切入点. 应具有独特性,前年有, 去年 有 ,今年还有的现象,不应是 深度报道涉猎的范畴 .而这一 现象前年有, 去年有,今年有 了新变化,则可以作为深度报 道关注的内容. 2. 深度报道 应受到广泛的 关 注 . 深度 报 道所 关注 的 对 象,通常 具有广泛的关注度, 或者容易提醒人们关注大家的 共同利益,或者容易唤醒人们 的良知,或者容易激起人们的 共同兴趣 .它的受众不应该是 某个人或某一群人,而应该是 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 . 3. 深 度报道具有深远的影 响力. 深度报道中的事件除对 政治, 经济, 社会的发展进程 具有影响,还对现存体制 , 规 范 ,秩序构成冲击,引起社会 对思想 , 观念 ,道德 ,伦理等 方面的反思 . 闻的选材上分为硬新闻和软新 闻两种,硬新闻指的是重大新 闻事件的报道,软新闻则是一 些策划类,话题类的稿件. 1. 重大新闻随时出击 潇湘晨报的深度报道部设 有 1 1 名记者,该部门主任谦 称他们的深度做得不好,因为 忙于应对国内外重大事件 . 国 外海帝地震,他们派记者出国 采访. 国内山西疫苗事件, 他们 的记者赶赴山西调查 .西南旱 情发生后,他们的记者深入开 展了 " 水危机" 的调查 .重庆打 黑时,该报派两名记者蹲守重 庆,从打黑行动开始一直跟到 庭审结束. 该报也做一些话题 性新闻, 如一段时期以来, 长沙 盗墓贼成风 . 记者到公安部门 搬来大宗案卷,从中寻找新闻 点,最后以大幅版面对长沙盗 墓现象予以报道. 在南水北调 工程中, 报道部派采访车, 从汉 江出发, 沿线走到天津, 对这一 重大工程进行跟踪报道 . 2. 话题新闻硬性处理 毋庸置疑,各家报纸都喜 欢事件类新闻,但重大新闻毕 竟有限,记者对重大新闻事件 的异地采访也会受到经济 , 地 域等方面的限制,这就需要深 度报道记者善于在平常的新闻 中挖掘线索 . 钱江晚报的做法 是,在每天发生的新闻素材中 寻找可以做深度的新闻,看看
深度报道选题报告范文
深度报道选题报告范文:Step by Step Thinking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深度报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对一个话题、事件或现象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和调查。
本文将以“Step by Step Thinking(逐步思考)”为标题,探讨深度报道的重要性,并介绍如何通过逐步思考的方法来进行深度报道,以提供给读者更全面的信息和更深入的理解。
深度报道的重要性深度报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复杂的话题、事件或现象。
与传统的新闻报道相比,深度报道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背后的细节和内涵上。
它提供了更多的背景信息和分析,以使读者能够形成全面的观点,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深度报道还可以揭示隐藏的问题和现象,以塑造公众的意识和影响社会。
逐步思考的方法逐步思考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可以帮助记者进行深度报道。
以下是逐步思考的几个重要步骤:1. 选择一个适合的话题选择一个适合的话题是深度报道的基础。
记者应该选择那些对社会有重要影响、引发公众关注的话题。
此外,记者还应考虑话题的背后的故事和潜在的影响,以确保报道具有深度和独特性。
2. 收集背景信息深度报道需要大量的背景信息。
记者应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的数据、文件、报告和专家意见。
这些信息将提供深入了解话题的基础,并帮助记者形成一个全面的观点。
3. 进行详细的调查和采访调查和采访是深度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者应该深入调查细节,并寻找涉及话题的各种观点和声音。
此外,与专家、当事人和相关组织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将有助于记者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洞察。
4. 分析和整理信息在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后,记者应该对其进行分析和整理。
这将帮助记者发现相关的模式、趋势和关联,并把信息呈现给读者。
记者应该遵循一种逻辑和系统的方式,以确保报道的连贯性和可读性。
5. 以全面的视角撰写报道深度报道需要以全面的视角来揭示话题的各个方面。
记者应该避免片面和偏颇的观点,而是以公正和客观的态度来呈现报道。
此外,记者还应该遵循一种清晰和简洁的语言风格,以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吸收信息。
浅论深度报道的选题
F A z H A N ・ X U E s H U z o N G H E N G
学 术 纵 横
一定也是一个综合素质 而且恰恰是 在市上有关 部 门召开 的二 即可 , 而实 际上 , 有些特 点本身就 是兼 敏感 点的记 者 , 三
容的, 我们尽 管归纳 出了这几 点 , 但自 较 高的记者 。 所谓站 的高 , 才能看得 远 , 次有针对性 的大会之间。 一方是紧锣密
题。这里需要强调 的是 , 深度报 道虽 然 现重大新 闻的背景 。 既有突发的事件及 来做 ,Βιβλιοθήκη 适 当结合本地特色即可。此类 稿
学子 , 你“ 背” 了多少 钱上学》 《 个 税 不能被简单地视作是“ 伸长版 ” 的消息 , 其追踪延续 , 也有新闻背景下 由新闻取 如《
判断而 出的策划。我们 曾做过的稿 调节拨动兰州人心弦》 ,都是全 国性 问 但其本身新 闻的一般特征都存在。 也就 舍 、
一
片严 肃话题 中过于“ 审美疲 劳” , 而这
的最重要的环节 。选题正确 , 接下来 的 远》 《 “ 白色垃 圾” 悄 悄进村》 两篇稿 件 。 种轻松话题可以帮助大众在疲惫 的社会
我们并不认 事可能就顺 理成章 ,但如果选题错误 , 前者是 写市 民可能 普遍忽视 了但 真实 压力下轻松获得一些信息 。 娱乐 了就不显现分量 。 就事倍功半 , 或者说从开始就注定了失 存 在于我们 身边 的潜在 危机—— 化学 为 因其轻松了 、 后者 主要论述关于农村普遍使 败, 即如南辕北辙 。所 以选题是最重要 危 险品;
的, 也 是 最难 的 。
一
人情味 , 是指关乎百姓普通生活 中
激发其心理共 鸣的 用 的地膜 的隐患 。所谓普 遍意义 , 其实 能反映其真实情感 、
校园新闻深度报道选题
校园新闻深度报道选题一般而言,新闻体(这里仅就新闻报道体裁而言)大体有以下几类:1、消息新闻是一种新闻体裁,它对最近发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简洁、快速和及时的报道。
它很短,特别强调时效性。
因其在新闻诸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数量最多,是新闻报道中最常用的文体,故人们常把消息称为新闻。
狭义的新闻即指消息。
2、通讯传播是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人、事、情、问题的一种新闻文体。
它和消息均是主要的新闻报道形式,是记者的常规武器,但是比消息详细深入。
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相对较严,消息选材范围宽。
结构上,传播灵活多变,新闻相对稳定。
从表达上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表达比较灵活自由,而消息以叙述为主。
从报道时效上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3、特写新闻特写是一种“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场景的形象化报道。
它强调视觉印象,以描摹为主要手法,往往截取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片段、细节或画面,使之生动形象,给人以近距离的印象。
4、深度报道至于深度报道,一般认为它不是一个独立的体裁,只是一种报道方式。
它是完整地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各种新闻体裁都可作深度报道,几种体裁的溶合往往更适合于作深度报道。
学生记者写校园新闻应把握的几个角度:(一)思想角度。
思想启蒙往往能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力,加强思想力量是最重要的新角度。
如一个班级的党章小组开展的活动,单从范围来说,算不上大的新闻,但如果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又有报道的价值。
(二)特色角度。
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我们如果找准了该年活动的特色内容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三)读者角度。
要注意研究同全校师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竟紧密相连、普遍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一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作为一个大学生记者,只要经常深入到同学们的教室、寝室、图书馆、运动场,注意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从他们最关心、最想知道的内容入手,才能写出有意义的新闻。
深度报道第三章 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
罚没款和败坏专政机关声誉而被清除出公安队伍(陈本昌 虽已死亡,将他清除出公安队伍的文件照样收进了他的档 案,他已永远无法将功补过)‛。 署名‚于洋‛的作者是南昌铁路分局文联的刘玉顺, 整个报道是一篇虚构的作品。《南方周末》的编辑与领导 在审阅这篇文章的时候,曾经因为情节的离奇和新闻要素 的缺乏而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他们多次与作者联系,要 求提供新闻来源以及准确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但因作 者出差外地一直没有联系上而放弃了严格审查把关的职 业……由于我们在思想上认为这篇稿件的可读性强,担心 迟发被别的报刊抢先发了,加上考虑到作者又是本报熟悉 的老作者,过去在本报发表的文章均没有出事,于是轻率 地决定发稿,以致酿成大错‛。 由此可见,有些信息源过去值得信赖,但未必现在或 将来依旧值得信赖。任何时候,记者、编辑都要保持独立 判断,对信息源的可信度进行审慎评估。
《瞭望东方周刊》关于信息源使用的规范:
——新闻稿件必须有五个以上独立的新闻源。 ——稿件中涉及事实和数据、引证观点和分析,必 须明确交代信息来源。消息来源必须是具体的人, 具备完整的单位名称、职务和名字,禁止‚××集 团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类‚某某单位说‛的 表述。 ——消息源正确的介绍顺序是:‚单位+职务+名 字‛,不估
一、消息源的分类
▲消息源主要分为两大类:物证、人证。 物证一般指视频和文本材料;人证一般指目击者和知 情者。 ▲深度报道记者,更愿意相信物证,物证的可信度往 往高于人证。(人证的知情者未必亲眼所见新闻事实,即 便亲眼所见,在事过境迁之后,也极有可能在回忆过程中 歪曲。) ▲物证的类型很多,比如事故现场摄像头拍下的视频 材料,或者交易双方的合同文本,企业的工商注册资料等 等。
具体来说,我们把深度报道消息源的使用规范概括为五个方 面:
浅析电视深度报道选题标准与报道原则
浅析电视深度报道选题标准与报道原则浅析电视深度报道选题标准与报道原则摘要:深度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型武器”,对于加强新闻事实的挖掘深度、引导社会舆论、揭露现象背后深层原因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而电视深度报道是将传统深度报道与电视视觉性特点相结合的深度报道形式,在节目形式和内容上具有特定的要求。
本文试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例,通过分析该栏目的选题变革、叙事性手段,分析电视深度报的选题标准和报道原则。
关键词:选题限制叙事性结构深度挖掘一、深度报道的选题标准深度报道的特性,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深层次的新闻挖掘。
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记录或叙述,还必须探究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甚至未来的趋向。
这是深度报道必须进行选题策划的基本前提。
除此以外,选题还以最佳效果为出发点,寻求符合自身价值定位的特质。
在我看来,深度报道除了通常所说的新闻五要素之外,其“价值”特质还包括:1、事实的独特性。
新闻对于受众来说,存在一种“新奇律”,越是个性独特、超出人们的经验范围,其吸引“眼球”的兴趣就越是浓厚。
2、关注者范围广。
即深度报道所关注的对象,通常对社会具有广泛的震撼力。
3、对未来的影响力。
深度报道中的事件除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影响,还对现存体制、规范、秩序构成冲击,引起社会对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反思。
4、重复性宣示。
重复性宣示,意在明确宣示一种意图,其新闻眼不在事实的最初发生,而在已经发生的事实被延续这一时间点上,因为这个时间点的社会背景是新的。
深度报道在本质上是一种“视点新闻”,而从选题角度看,它的实现又有赖于“视点”的发现和“视点”的定位。
前者主要表现为题材的甄别和发掘问题,后者主要是对题材的处理和思维方式问题。
“视点”的发现,即新闻源(信源)的发现和寻找。
一般来说,深度报道的新闻源主要有影响全局的突发事件、历史性事件的开始或终结、例行的重大会议或活动、被舆论炒热的社会“焦点”、具有潜在价值的“冷点”和综合反映目前一系列相关事实,形成综述、系列报道、述评性报道。
《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课件ppt张志安 第三章 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
北京时间2005年6月1日晨,当年首次曝光“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出面证实,美国联 邦调查局前二号人物、尼克松时期的FBI副局长W·马克·费尔特就是导致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的 最核心的人物、神秘线人“深喉”。2008年,费尔特去世。
第四节 深度报道消息源的主要途径
一、第一种途径:线人 1.百姓 2.官员 3.律师 4.学者
消息源
可信度
>
人证
一般指视频和文本材料
一般指目击者和知情者
深度报道记者一般会更加渴望和努力寻找到可靠的物证
第二节 消息源分类与可信度评估
二、消息源的可信度 • 美国广播电视新闻制作人协会,主要依据下列标准来判断消息源的可信度:
——消息源是怎样获取他知道的东西的? ——消息源的观点有多大的代表性?别人知道这些么? ——消息源过去的可靠性和声誉怎么样? ——消息源提供信息的动机是什么?他能得到或失去什么? ——记者同消息源的关系如何? ——为什么使用这个消息源?是匆忙中的临时引证?这个消息源使用过度么? ——还有其他能帮助记者查证消息源的信息么? • 《财经》杂志原上海站负责人杨海鹏的几点要求
操作篇
概论篇
第三章 深度报道的消息源管理
目录
第一节 消息源的关系管理 第二节 消息源分类与可信度评估 第三节 消息源运用的基本规范 第四节 深度报道消息源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消息源的关系管理
一、研究和熟悉消息源 • 对重要的采访对象或者能够长期拿到线索的人物,深度报道记者往往需要对
其的成长背景、职业生涯和性格特征有足够的了解。 • 一般要做类似编年体的大事记,对其性格特点、生日、最佳联络时间以及人
正面信源
负面信源
三、坚持“两个以上独立消息源”原则
深度报道的选题例子
深度报道的选题例子
哎呀呀,深度报道的选题那可真是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比如说,“小镇青年的梦想与挣扎”。
你想想看,那些在小镇上生活的年轻人,他们怀揣着大大的梦想,却可能面临着资源有限、机会不多的困境。
他们的故事,是不是就像在石头缝里努力生长的小草一样顽强而动人?(就像你在小地方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一样!)再比如,“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哇,这是一个多么神秘又让人揪心的选题呀!我们总觉得自闭症儿童难以理解,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渴望,是不是就像隐藏在迷雾中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这不就和我们有时候难以理解别人的内心是一样的道理嘛!)还有“外卖小哥的一天”,嘿呀,他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的,为了我们能及时吃到热乎的饭菜而奔波。
他们在送餐路上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呢?他们的快乐和疲惫又有谁真正知道呢?(这不就和我们努力工作一天的感受差不多嘛!)“老年人的数字鸿沟”也是个很有意思的选题呢!在这个数字时代,老人们可能会在使用手机、互联网这些东西时遇到好多困难。
他们像是被时代的浪潮抛在了后面,多让人心疼呀!(就好像你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什么都不会一样!)哎呀,这些选题每一个都那么吸引人,都值得我们深入去挖掘,去了解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情感。
我觉得深度报道就是要像一把钥匙,打开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呀!。
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选题策略
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选题策略作者:任璐蝶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8期摘要:全媒体时代,面对“两微一端”的紧俏走势,随着读者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形成,深度报道一度是传统媒体“法宝”,但在新媒体时代却遭遇了尴尬的下坡路事实。
反思传统媒体的优与劣,综合新媒体时代的情形,本文主要讨论深度报道如何做好选题策略以应对困境和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现状;深度报道;选题策略对于一个热点新闻事件,一个整版的特稿,传统媒体记者前后奔波劳累、历经千辛万苦去调查采访,通过较长的周期写出一篇稿子,却发现曾经谈论热火朝天的话题已经变得无人问津;不管其写作的手法是否细腻精良,揭露的内幕是否令人震撼,在这个极其烦躁的社会,人们很少有耐心去品读事件的原本始末,其巨大的体量已让人望而却步。
一、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的现状2015年纸媒遭遇了一波停刊潮。
2015年1月,《杂文报》停刊,掀起了2015年纸媒停刊的风潮。
《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北京青年报》深度部、《京华时报》深度部先后合并或撤销,《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改为深度报道版。
[1]随着传统纸媒的停刊潮、改版潮,甚至裁员辞职潮,有很多纸质媒体迎风倒下,但也有很多正在迎难而上,通过新形势创造新条件,以新面目呈现在受众面前。
这些年来,传统媒体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深度报道已不是其独家专属,更不是用来抗衡新媒体的利器。
传统媒体的坚持并不意味着守旧不变,而是传承创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新媒体的不断挖掘开拓,使深度报道的平台更加宽泛,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但是在深度新闻欣欣向荣、铺天盖地的表象下,不乏一批低质量的伪深度报道。
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步履维艰。
在这样的情形下,传统媒体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所在,不可否认,新媒体也有其相应的弊端。
由于媒介形态的落后和技术的缺失,纸媒虽然势衰,但不少纸媒的改革者认为,“内容深度”往往还是被放在优势选项里。
深度报道如何选题
深度报道如何选题
陈立梅
【期刊名称】《城市党报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深度报道,作为新闻的一个品类,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它不同于消息、特写等新闻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的写作代表一个记者乃至一张报纸的品位与实力。
因此,各媒体,尤其是都市报,都给这种报道留出了专门的版面,比如有的媒体称为"焦点",有的称为"关注",有的称为"核心报道"等等,不一而足。
一篇优质的深度报道,首先应确定选题,选准切入点。
【总页数】1页(P)
【作者】陈立梅
【作者单位】江城晚报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2.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深度报道选题创新策略
3.深度报道类新闻选题特点分析
4.浅谈地方主流媒体深度报道选题技巧
5.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深度报道选题创新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③ 例行的重大会议或活动。 这类会议或活动,通常依据多数原则或国际准则 决定政治、经济、社会大事,程序性强。如国内的 “两会”、国际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重大庆 典等。 ④ 被舆论炒热的社会“焦点”。 其原因和结果往往扑朔迷离,引起受众广泛注目。 如政治明星的绯闻、各种“非人道”事件。 ⑤ 具有潜在价值的“冷点”。 “冷”与“热”是相对的。一些普通人的喜怒哀 乐的命运故事、一些“司空见惯”的家长里短等等, 尽管不太受人关注,但如果记者潜得下去,进行观 察和思考,就能从“冷点”中发现新闻“亮点”, 并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 ⑥ 综合反映目前一系列相关事实,形成综述、系列 报道、述评性报道。如叙利亚冲突、西部大开发等 等。
新闻报道功能:传播新闻、宣传教育、传播 知识、提供娱乐,舆论监督、社会瞭望等, 不同的媒体定位左右着深度报道的选题。
2、事实因素:新闻报道选题的标准: 一是新闻价值体系:核心 二是宣传价值体系:重点 三是法规价值体系 3、主观因素:新闻报道的主体力量 主观因素主要包括记者的认知范围、新闻 敏感与工作态度。新闻线索能否转换为深度 报道的选题,工作态度非常重要。
2、“视点”的定位
消息延伸展开视点。 深度报道的选题多数是媒体报道过的,确切说是 从消息中延伸而来。一般的消息报道做得不深、不 透,甚至只是一语带过,这就为深度报道留下二度 开掘、组合的空间。 ① 新闻捆绑凝聚视点。 深度报道的本意在于延伸人们对某一问题、事件 的多重认知,因而围绕某个问题、事实作多点、多 侧面报道,便能拓展人们的感悟和认识。近年来的 实践证明,新一代深度报道要摆脱“深”而不“新” 的尴尬,以记者分头“抢”新闻,然后在某一主题 下构成版块式的新闻组合,是一个办法。
② 重大题材预设视点。 策划本身就有主题预设的含义。对于一些预先可知的重 大事件,如奥运会、三峡发电等,这些事件是有大致日程安 排的,记者就可以在“视点” 到来之前,提早收集材料、 进行采访,形成一整套报道预案。 ③ 再度发掘创新视点。 现代传媒竞争激烈,要寻求“独家新闻”已是奢望。而 新闻理论又表明,二度开掘新闻源,从而形成独家视点和思 考则同样可以体现“独家新闻”。一个成熟的栏目应该建构 自己独特的反映世界的视角,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新闻中的 新闻。 ④ 逆向思维生成视点。 媒体跟紧“热点”,符合人的正常心理,但“跟紧”不是 盲目爆炒,仍必须抱着审视、冷静、客观的心态去分析沉潜 其中的意义。所以新闻界提倡“热新闻”之中“冷思考”, 才可能避免因短期行为,而失去新闻的本真。
三、选题类型
1、选题类型的划分标准: 事件性新闻选题 《无暂住证被收容三日后死亡 ——大学生命 丧广州》《大学生冷静的回家路》
非事件性新闻选题:事件性不强,故事性较 弱,一般是对某种新闻现象的报道。《北京 名医走穴保定》
2、新闻报道选题的重要思路: 报道选题要有开掘余地, 要有较大的社会价值, 关注三点:即群众关心、领导关注、普遍存 在 抓独家新闻选题:善于见微知著;善于从日 常生活中发现重大新闻 抓反应选题,通过阅览其他新闻媒体的消息, 进行二度开发。 处理好重要性与新鲜性之间的关系。
3、新闻发现的一个“公式”
《重庆晚报》记者陈兵对深度报道的选题策划 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总结的“公式”是: 发现新闻 = 重要时段 + 题材范围 + 角度选择
第三章 深度报道 的选题
一、选题的意义
1、选题的重要性:谁拥有高质量的新闻选题, 谁的报道就可能优先获得受众的注意力。选 题选好了,报道就成功了一半。 《夫妻在家看黄碟》 2、深度报道的选题:指新闻报道对有关报 道领域、范围、重点的抉择。
二、新闻报道选题的制约因素
1、客观因素:环境与新闻报道功能 政治环境:朱镕基给《焦点访谈》的题词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 兵”,提出 “和谐社会”之后,《焦点访谈》 的舆论监督的力度就小了很多。
五、报道选题规划的制定 1、制定采写规划大纲 2、谋划采写范围、重点:了解事实、分 析事实成因与对事实的认识、兼顾报纸读者 的另一头 3、计划采写程序:先事实、后意见
选题策划
一.“视点”(新闻源)的发现 “视点”的发现,要求记者具备高度的敏感和洞 察力,特别是对具有重大发掘价值的题材的鉴别力。 总体上看,“视点”的最终形成,是由题材的质量、 记者思想的穿透力、受众的关注度三者合力地凝聚 而成。 1、深度报道的新闻源选择的途径: ① 影响全局的突发事件 它的每一个变化都牵动人心,是记者们的遭遇战。 如伊拉克战争报道、自然和社会灾难、政变等。 ② 历史性事件的开始或终结。 它有里程碑意义,具有时代的标志性。如香港回 归、修改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