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

了解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等概念。

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和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能结合自然灾害的资料,分析自然灾害产生的条件、造成的影响及地区差异。

自然灾害【自主学习】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自然灾害形成条件⎩⎪⎨⎪⎧诱因:自然异变承受灾害的客体:受到损害的人、 财产、资源3.4.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孕灾环境自然异变一定会形成自然灾害吗?提示:自然异变不一定会形成自然灾害,当自然异变对人类本身及其生存环境造成危害和损失时,才构成灾害。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7年1月3日22时38分许,平凉市泾川县泾明乡驾驶人赵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沿泾川县长庆桥X521线由东向西行驶至2 km +500 m 处(泾明乡山底下村境内)时 ,因操作不当,碰撞路边桥梁防护墩,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17年1月,美国多地迎来降雪。

据报道,冬季风暴席卷了美国多地。

此外,大雪还造成航班延误和取消,南方的主要机场,包括亚特兰大和夏洛特市的机场均受到影响。

除了南部地区遭遇恶劣天气之外,美国东北部和西部也遭遇冬季风暴袭击,出现雨雪天气。

部分州际公路持续几日无法通行,有多起交通碰撞事故的通报。

(1)上面两个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2)要成为自然灾害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分析材料二中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

提示:(1)材料一不属于自然灾害;材料二属于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是否以自然界异常变化为诱因;二是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资源破坏等,即对人类社会是否造成破坏。

(3)材料二中的孕灾环境:大气圈、水圈;致灾因子:冬季风暴;受灾体:人员、财产和资源。

【核心归纳】1.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自然灾害的形成需具备两个条件: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26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26

课件展示新闻:(1)北京时间2007
6.4级地震,震中在宁洱县城老城区。

地震已造成
人受伤,逾百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图2.35 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
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
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
)了解防洪准备事项、洪水应急措施和洪水中的救助要点
)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读图5。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

专题:降水导教案学习目标:1、掌握降水的形成条件、降水种类、影响降水的要素及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学会剖析地理图形,判断年降水量的散布规律及影响要素,拓展对降水形式的认知。

3、培育地理中心修养,提高地理学科技术,建立人地协调观。

经过阅读有关事例资料,提高获得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商讨降水的有关问题,提高调用有关地理知识,增强论述地理基来源理,剖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建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直面考题】读我国某地年降水量等值线散布表示图(以下图),达成以下各题。

1.图示地区内年降水量的最大差值是()A.960mm B.600mm C.1000mm D.1200mm2.该地域年降水量的散布规律是()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周围向中间递加C.由东南向西北递加D.由西南向东北递加3.影响该地域年降水量等值线曲折闭合的主要要素是()A.海陆地点B.地形地势C.洋流D.大气环流【研究活动】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节气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较强的冷空气碰到暖湿气流时,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润湿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

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

气象上把这类天气现象称为“冻雨”。

贵州省威宁县是我国“冻雨之乡”。

(1)剖析威宁冻雨多发的自然原由。

(6分)(2)并说明冻雨对当地带来的影响。

(6分)答案第2页,总3页(【自绘与降水有关知识的思想导图,成立知识网络】【课后提高】2013年12月13日,埃及开罗(30°N,31°E)的市民一早醒来,发现整座城市已经被白雪覆盖,这是开罗112年来初次下雪。

这场百年一遇的降雪还席卷了埃及、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等中东国家,造成了多地交通瘫痪。

零度以下的气温更是令200多万叙利亚难民的生活火上浇油。

1)剖析中东地域降雪稀有的原由。

(4分)2)一场忽如其来的大雪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也会带来一些利处,试列举起码三点利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如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的政策措施及实际操作。
2.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言,相互交流,整合观点,形成小组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内容涵盖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特别是地震、台风、洪水等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在自然灾害分析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二)教学设想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关注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最新动态,为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选择一种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分析其成因、影响及我国相应的防范措施。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绘制自己所居住地区或熟悉地区的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图,并分析其成因。要求图文并茂,标注清晰。
3.学生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加强实践操作,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尤其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⑵了解我国90年代以来的洪涝灾害,重点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表格展示和阅读材料,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尤其是对中国的危害。

⑵通过1998年长江洪水和2003年淮河洪涝的案例,分析并总结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⑶通过分析我国中国洪涝灾害,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分析其他自然灾害的原因及危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激发和加剧的影响,进一步确立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

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2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通过近一学期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理解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所以对于进一步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可以水到渠成的学习。

但同时仍应注重对知识的升华,确有必要提高学生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意识。

3重点难点
1.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2.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教案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教案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概念、特点和类型;2.了解不同类型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和灾害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3.掌握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减灾措施。

二、教学内容1.定义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特点;2.分类介绍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等常见自然灾害;3.讲述不同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对人类造成的影响;4.探讨自然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5.研究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减灾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2.不同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3.自然灾害防范和减灾措施。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讲授;2.互动式探究;3.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自然灾害的定义和分类1.概念和特点1.定义: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灾难性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其特点;2.特点:自然发生、时间性、不可预测性、区域性。

2.分类介绍1.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2.气象灾害:台风、龙卷风、洪涝、旱灾、冰雪灾、暴雨、干热风、沙尘暴等;3.水文灾害:洪水、旱灾、涝灾、渍涝等。

第二节不同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影响1.地质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2.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3.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2.气象灾害的影响1.地质灾害的影响相对较小;2.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3.农业、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4.环境受到破坏。

3.水文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2.农业和城市建设受到严重破坏;3.水质受到污染。

第三节自然灾害防范和减灾措施1.防范措施1.加强灾害监测和预测;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3.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2.减灾措施1.灾后重建;2.加强环境保护;3.强化公民意识和教育。

六、教学评价1.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2.能分析不同自然灾害对人类产生的影响;3.掌握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减灾措施;4.学生能够深刻认识自然灾害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高中地理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差异形成机制。

4、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学习重点、难点】
1.自然灾害的影响
2.自然灾害危害形成机制
3.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自学探究】
定义:由于造成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自然灾害作为诱因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形成条件
作为承受灾害的

孕育灾害的环境圈


灾情
环境
自自然灾害系统致灾
受灾体
然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
孕灾环境
灾灾情大小的影响因子
害伤害;心理和伤害
人员伤亡
及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易受灾害损
害群体
影经济损失:财产损毁
自然灾害财产损失
响的影响(灾情)经济损失: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
构和管理方面等的损失
具有和隐蔽性
自然资源
与环境破坏具有(可再生、非可再生)
影响因素:
自然灾害的危害
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发展水平和灾害具体差异
【能力提升】知识结构事件现象
自然属性




定义
灾害事件
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选修5教案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选修5教案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人教版选修5)【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灾害地内涵及形成条件.2.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及其造成地影响.一、自然灾害1.概念:自然灾害是指由于①________________造成地②____________、财产损失、③____________、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2.形成条件错误!3.灾情大小地影响因素错误!二、自然灾害地影响1.衡量灾情地标准:⑥____________和自然资源地损失.2.灾害表现(1>人员伤亡:自然灾害能造成人体死亡、伤残等⑦________伤害以及恐慌、忧愁、痛苦等⑧________________伤害.(2>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财产地影响分为⑨________经济损失和⑩________经济损失.(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自然灾害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与其他损失相比,具有⑪__________和⑫____________,但影响深远.(4>自然灾害地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⑬__________,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大洲,自然灾害地⑭____________.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自然灾害地概念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地有(>①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五省大旱②火山喷发于无人荒岛③山洪爆发冲毁桥梁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量强辐射物质外泄,使数以百万计地居民患上严重地放射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考查点2影响灾情大小地因素2.导致自然灾害地灾情由大到小排列正确地是(>A.孕灾环境: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致灾因子:火山、地震、泥石流、滑坡C.受灾客体:残障老年女性、一般老年女性、青壮年男性D.自然环境:南极大陆、亚马孙平原、西伯利亚、马里亚纳海沟考查点3自然灾害地影响3.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灾害造成地直接经济损失是(>A.人体伤残、死亡地生理伤害B.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人地心理伤害C.导致商贸金融、物资生产流通地损失D.对作物、牲畜、道路、机场等造成地财产损失考查点4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地域差异4.影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地因素有(>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②灾害强度大小③致灾因子强弱④地质构造类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方法技巧练方法如何判断自然灾害下列属于自然灾害地是(> A.2018年4月,美国南部多州遭受数百龙卷风袭击,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严重B.2018年7月23日,在温州路段两列火车相撞,造成重大人员死亡C.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D.2008年6月10日,南极洲出现“冰震”方法技巧判断某种现象和过程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必须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要看其是否由自然异变引起,如大气圈异变引起地龙卷风、台风灾害,水圈异变引起地海洋灾害等.如果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地现象和过程不是由自然异变引起地,则不属于自然灾害,如人为纵火、交通事故等,都不属于自然灾害.二是要看其是否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即看其是否有受到损害地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地客体.如果自然异变现象没有对人类构成危害,如地震、火山等现象虽然是一种自然异变,若发生在月球等地外天体上或发生在无人区,就不能称其为灾害.只有当自然异变现象造成地影响危及到了人类地生存环境和生命财产时才能称为自然灾害.“思考”教材P2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自然异常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地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或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地各种物质财富上,并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是否有人员、财产地损失.案例(1>中地海底火山爆发属自然异变,因没有承受灾害地客体(受灾体>,所以不能算作自然灾害,而案例(2>、(3>则应属于自然灾害.案例(4>中地核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人类生存环境地破坏,其致灾因子不是自然异常变化而是人为原因,应称为人为事故或人为灾害,所以不属于自然灾害.“思考”教材P6在灾害强度相同地情况下,防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害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地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考虑到灾情损失与发达地经济相比来说还是较小,即灾情损失地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说,防抗灾能力强使得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水平低且防抗灾能力弱地地区易受灾,受灾经济损失绝对数量小,相对数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地能力,危害程度高.参考答案知识清单①自然异常变化②人员伤亡③社会失稳④自然异变⑤受到损害地人、财产、资源⑥人类社会⑦生理⑧心理和精神⑨直接⑩间接⑪滞后性⑫隐蔽性⑬不平衡⑭影响不同基础达标练1.C[①西南五省大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等生产受损,符合自然灾害地概念.②中地火山喷发为自然异变,但其发生在无人荒岛,并未导致损坏发生,没有受灾体,不属于自然灾害,仅为自然异变.③山洪这种自然异变使桥梁这一财产受损,符合自然灾害地概念.④虽导致受灾体地损害,但其致灾因子为人类异常活动,其属于人为灾害.] 2.C[灾情地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地损失为衡量标准,受灾客体中残障老年女性地应急反应差,而青壮年男性地应急反应强.] 3.D[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地影响主要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人员伤亡包括生理伤害和心理、精神伤害,人体伤残、死亡地生理伤害属于人员伤亡地范畴.财产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主要指财物在灾害中地直接损毁,间接经济损失是指因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而导致商贸金融、物资生产流通等方面地损失.因此,A、B两项属于自然灾害造成地人员伤亡,C项属于自然灾害造成地间接经济损失.] 4.A[自然灾害地危害程度与灾害强度大小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灾害强度越小,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危害程度越低,反之也成立.]方法技巧练A[B、C两项地致灾因子是人为因素,属于人为灾害;D项发生在无人区,无承灾体,不能形成灾情.]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人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及其影响》word教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及其影响》word教案

人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及其影响》word教案一、课标要求:1、初步了解自然灾难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明白得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现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难的阻碍;3、初步阐述自然灾难危害程度的地差异形成机制。

4、列举自然灾难的要紧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难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旨在学习自然灾难形成及对人类活动的危害。

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着眼,目的是更有救地防灾、减灾,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自然灾难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明白得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现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难的阻碍;3、初步阐述自然灾难危害程度的地差异形成机制4、列举自然灾难的要紧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难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法。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的自然灾难观念。

四、教学重点:1.自然灾难的阻碍教学难点:1.自然灾难危害形成机制2. 列举自然灾难的要紧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难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峻的灾难之一——飓风“卡特里娜”,依旧带来空前灾难的巴基斯坦地震;全球不管是发达国家,依旧进展中国家,在2005年都可不能不记得“自然灾难”那个名词。

自然灾难现在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伤或流离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缺失,2004年自然灾难造成的缺失为140亿美元,而2005年则可能大大超过这一数字。

自然灾难正以它庞大的破坏性和震动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难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自然灾难?自然灾难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一、自然灾难1、定义:自然灾难是指由于自然专门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缺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46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46

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理解自然灾害形成的必备条件。

2.学会分析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

3.掌握自然灾害对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

二、教学内容(一)自然灾害1.概念:自然一场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形成条件一是要有自然变异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突害的客体。

3.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 )、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 )和承受灾害的客体( )三者的共同作用。

(孕灾环境、受灾体、致灾因子)(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人类在自然灾害中除了受到伤亡等生理伤害,同时还会由于断水、缺粮、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等灾害境遇,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心理和精神伤害。

2.财产损失(1)直接财产损失:自然害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

(2)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称为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1)特点: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其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往往更广泛和长远。

(2)差异:非可再生资源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可再生资源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地球上不同大洲、不同国家,甚至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即使是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三、教学过程(一)自然灾害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自然异变为自然灾害的诱因,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首要条件,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导致的一种结果,但并非唯一结果,其相互联系与区别如下表:自然灾害系统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要素共同组成了自然灾害系统。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2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
2.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
三、教学方法
1.通过实例,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
2.采用播放录像、收集报刊资源等,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
四、教具准备资料卡片、投影仪(片)。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飓风“卡特里娜”,还是带来空前灾难的巴基斯坦地震;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2019年都不会忘记“自然灾害”这个名词。

自然灾害现在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伤或流离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2019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300多亿美元。

自然灾害正以它
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0

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自然灾害的定义、内涵、形成条件,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描述自然灾害。

2、掌握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及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1、结合实际,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归纳自然灾害的发生条件,进一步思考人地互相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关注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三、教学难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 ---飓风“卡特里娜”,还是带来空前灾难的汶川地震;全球人在2008年都不会忘记“自然灾害”这个名词。

自然灾害现在每年造成百万人死伤或流连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

自然灾害正以他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于哪些因素有关呢?板书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自然灾害1、自燃异变与自然灾害讲述:自燃异变与自然灾害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燃异变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燃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过渡:那么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哪些条件呢?2、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点拨: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一是要有自燃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载体的客体。

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程度大小,只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

探究:做教材2-3页的思考题,辨析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过渡: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形成条件。

2.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及其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的原因。

一、自然灾害1.概念:指由于①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③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形成条件:一是要有④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自然灾害发生与否的判断标准: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程度大小,只要对⑤人类社会和⑥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

4.影响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因素思维活动1.发生在荒无人烟地区的洪水能构成自然灾害吗?答案不能。

因为判断某一事件或过程是否构成自然灾害的标准有两条:一是看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二是看是否有承受灾害的客体。

发生在荒无人烟地区的洪水虽有自然异变,但没有人类活动,没有承受灾害的客体,因此不能构成自然灾害。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2.主要影响(1)人员伤亡自然灾害能给人体造成死亡、伤残等⑦生理伤害,同时还会由于断水、缺粮、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等灾害境遇,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⑧心理和⑨精神伤害。

(2)财产损失a.⑩直接经济损失: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受到损毁。

b.⑪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通常数倍于直接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a .特殊性: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⑫滞后性和⑬隐蔽性,但⑭影响范围和⑮持续时间往往更广泛和长远。

b .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a .不同地区,由于○2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相同的。

b .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也存在着明显的○23地域差异。

思维活动2.同等强度的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情况也相同,这种说法对吗?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6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6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阐明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其内涵,列举主要的危害2、通过分析,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3、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灾害灾情大小及其造成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自然灾害定义,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三、教学难点:自然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四、教学用具:幻灯片、多媒体课件图片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给学生观看台风山竹登陆视频让学生思考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

回顾课前预习中自然灾害定义及形成条件。

课前展示:学生预习中判断以下情景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让学生根据自然灾害形成条件进一步判断学生回答是否正确,并进行改正。

(奖励赋分)上述自然灾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灾情,根据教材第2页思考:尝试以任意一种熟悉的自然灾害为典例进行分析,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分别以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为例,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以及受灾体三方面进行讲解影响灾情的大小。

判断下列四幅图分别是什么自然灾害,以及受灾体是什么?自然灾害都产生了哪些影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自然资源及环境破坏。

根据三个材料,依次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1.0°N,103.4°E),发生震级为8.0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截至7月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遇难: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18624人。

紧急转移安置1500.6341万人,目前累计受灾人数4624万人,还造成了社会心理动荡、失业等问题。

根据教材第3页文字,结合生活实例,小组讨论:从人员伤亡角度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2009年8月10日中国沿海地区受强台风“莫拉克”影响。

浙江省因“莫拉克”致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3.9亿元人民币。

目前,该省已有上万的厂企停工或者半停工。

莫拉克”带来的狂风和暴雨致使浙江大棚农业、水产养殖等产业受到很大损失,电力通讯广播线路、堤防、水电站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36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36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自然灾害——————情景导入先思考———————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 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人失踪,644.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4.8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21 769.8千公顷,其中绝收2 23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 704.1亿元。

近年来,人们遭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重创:狂风肆虐、暴雨侵袭、遮天蔽日的沙尘、石破天惊的地震…… 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陷入沉思……思考探究:(1)什么是自然灾害?提示: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自然异变和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等。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自然灾害的概念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二、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1.诱因:自然异变。

2.承受灾害的客体: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三、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

——————重点难点掌握好———————自然灾害概念的理解1.自然灾害和自然异变的区别与联系自然异变为自然灾害的诱因,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首要条件。

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导致的一种结果,但并非唯一结果。

如下表所示:自然灾害的形成需具备两个条件: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

如下图所示:3.自然灾害系统的组成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下图所示:——————— 应用体验不可少 ——————1.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南极无人区冰山相撞B .2016年5月12日台湾地震,造成多人受伤C .胶济铁路两列火车相撞D .酸雨危害生物体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课标要求: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
的内涵;
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差异形成机制。

4、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
差异。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形成及对人类活动的危害。

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着眼,目的是更有救地防灾、减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
的内涵;
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差异形成机制。

4、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
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法。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的自然灾害观念。

四、教学重点:
1.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自然灾害危害形成机制
2.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
差异。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飓风“卡特里娜”,还是带来空前灾难的巴基斯坦地震;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2005年都不会忘记“自然灾害”这个名词。

自然灾害现在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伤或流离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2004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140亿美元,而2
005年则可能大大超过这一数字。

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一、自然灾害
1、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形成具备两个条件: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自然异变为诱因(自然属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社会属性)。

【学法指导】判断自然灾害的技巧:一是诱因为自然异变;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合作探究】P2-P3思考?【教师总结】
⑴不属自然灾害。

只发生了自然异变事件,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社会失稳、资源破坏
⑵属自然灾害。

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⑶属自然灾害。

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还造瓦木等财产损失。

⑷不属自然灾害。

虽然造成了人员伤亡,但不是以自然异变为诱因,而是人
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特殊性:
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

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的。

从区域角度看。

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减灾防灾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忽视防灾抗灾的经济发达区在灾害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合作探究】课本P6页图1.8,
[提问]:根据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学法指导】灾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和受灾体的易损性。

异变频率、能量大小,受灾体的易损性等。

【教师总结】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

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

【课堂小结】
知识结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因一个地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而异。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积极应对,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其灾害损失。

自然异变
受灾体
灾情
定义
灾害事件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资源与环境破坏
危害程度 地域差异
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