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农药的环境毒理学案例
8-1有机污染的生态毒理学
C. 骨髓毒性和免疫调节效应。 有机氯农药的骨髓毒性作用方式和某些能引起白 血病的苯的衍生物(如酚,儿茶酚,氢醌)的毒 性作用机理类似,并且由于氯原子的引入,提高 了此类化合物的亲脂性,降低了可降解性,因此 这类农药可在骨髓中大量积累,其毒性作用更强。 已经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某些农药可以对生物体的 免疫系统造成损伤或抑制。实验和临床观察同时 表明农药化合物可以以免疫系统的任何细胞、亚 细胞、分子组分等作为毒性作用的靶部位。
醇、雌酮、己烯雌酚、雌二醇等,被用作药物及
饲料添加剂;还包括来自豆科植物及白菜、芹菜
等植物的植物性激素。
(二)环境激素的迁移转化 环境激素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主要有3条途径
土壤途径 水体途径 通过水生动 植物对土壤 径流、稻田 农药及工业 废水中环境 激素的再富 集转移到鸟 类、鱼类和 人 空气途径
• 目前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的农药主要涉及有机氯农
药、有机磷农药和除草剂等,近年来在除草剂污 染报道中频率最高的是阿特拉津。
二、毒性作用机理
1.有机氯农药
化学性质稳定,环境残留持久性强,脂溶性高,
易于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环境相或生物体内积累
和富集。
对于有些饱和蒸汽压较低、挥发性较强的有机氯
农药,可进行长距离甚至全球范围的传输。
B. 生殖毒性,主要是通过抑制雄性激素与其受体 的结合,从而干扰正常的生殖和发育。 Sinha等人用2.5mg/kg、5.0mg/kg、10.0mg/kg剂 量的硫丹长期给大鼠灌胃,结果表明硫丹对睾 丸的损害是通过改变酶的活性而影响精子发生, 导致睾丸内精子细胞数减少、低精子生成量和 精子畸形。
环境激素代表性物质及其作用
种类
雌激素 天 然 物 质 植物激素 有机氯化物 有机锡化合 物 合 成 物 质 农药 烷基酚乙烯 化合物 烷基酚 酚甲烷化合 物 壬基苯酚乙 烯 壬基苯酚
第八章农药的环境毒理学案例PPT课件
14
1.6.2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农药水污染有以下几种途径:
近水道农药喷洒,下水道排水; 来自使用农药区域的径流; 不规范的处理农药容器; 在田间渗水坑处理废农药不得当; 清洗喷洒和贮存农药的设备或被农药污染的设备; 农药泄漏; 农药污染的土壤淋溶; 大气污染物的干湿沉降等。 水体产生农药污染,最终通过生物链影响人类。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定义,农药就是指用于预防、 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害和其他有害生物, 以及有目的地调控植物和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来 源于生物及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 其制剂。
4
1.2 农药发展的三个时代
即天然药物时代、无机农药时代和有机合成农药时 代。
约在19世纪中期,三大杀虫剂植物除虫菊、鱼腾和 烟草作为世界性商品开始在市场上销售,这就是所 谓的天然药物时代;
农药环境污染主要来源是农药的使用和农药 的生产过程。
空气
呼吸道
农药
食物
消
人体
化
道
土壤
环境中的农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 三条途径进入人体。
12
1.6 农药的污染 1.6. 1 农药对空气的污染
有些农药带有挥发性(如蒸熏剂溴甲烷、1,2-二氯丙 烯等) ,在喷洒时可随风飘散,落在叶面上可随蒸腾 气流进入大气,在土壤表层时也可经日照蒸发到大 气 中,大风扬起农田的尘土也带着残留的农药形成 大气颗粒物,飘浮在空中。
19
1. 6. 3 农药对土攘的污染
土壤污染了,土壤上所生长的作物和所结出 的果实也会吸收污染物质。一种简单的植物 物种,吸收也是多种多样的,植物根系可以 吸收土壤水溶液中的农药,土壤中固体颗粒 也能吸附土壤水溶液中的农药。有些农药易 蒸发,植物的叶子可以吸收空气中的农药蒸 气;而根又能吸收土壤中的农药,再从叶面 上蒸发出它,过程相当复杂。
农药环境毒理学 有机汞农药
——技术发展目标 到2015年,农药行业 整体技术水平将有较大提高,大型企业主导产 品的生产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新开发品种的 技术指标、大部分老品种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 ——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到 2015年,特殊污染物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和完 善,“三废”排放量减少15%。农药产品收率 提高5%,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
有机汞农药
姓名:陈宇 学号:201040170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机汞
有机汞可引起肾浊肿、脂肪变性,部分肾 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尤以近曲小管最显著, 肾小管受损后,由于重吸收不良,患者多 尿,烦渴,肾浓缩功能减退,尿比重低, 出现蛋白尿,尿内有红细胞、白细胞及管 型。 。
有机汞农药是含 有汞元素的有机 化合物农药。有 机汞杀菌剂由于 杀菌力高、杀菌 谱广,过去多年 来一直被农业上 应用。
——产品发展目标 在保持总量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优化产品 结构,提高产品档次,保证产品质量,力争到2015年,杀 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调整为40:15:45。高效、 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新品种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 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目前的5%降至3%以下。
——创新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 并完善农药创制体系和创新机制,加强创制品种的市场开 发,提高市场分额。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建立和完 善GLP体系及通过相关国际互认。到2015年,农药创制品 种累计达50个以上,重点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 比重达到5%以上,农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 2%以上。
目前治疗
1、呼吸道中毒者立即脱离中毒环境,皮肤污染时立即 用清水彻底清洗。 2、口服中毒者尽快催吐,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 反复彻底洗胃。 3、驱汞药物以二巯基丙磺酸钠或二巯基丁二酸钠为主, 在急性病重期,驱汞剂量酌减。 4、对症与支持疗法,应着重保护神经系统、心、肝、 肾,纠正低血钾。 5、严重神经精神障碍可考虑高压氧治疗。 6、皮肤损害时对症处理。病情严重者可考虑用肾上腺 糖皮质激素治疗。
环境毒理学(董国日)07-3 农药的毒性ppt课件
38
P C2H5O
O CH2CH2 S
CH2CH3
C2H5O S
O
P CH2CH2 S CH2CH3
C2H5O
O
22
2、水解作用 a、磷酸酶:可使磷酸酯和硫代磷酸酯类发生水解,生 成烷基磷酸或烷基硫代磷酸。
O
O
C2H5O P O
NO2
+ C2H5O P OH HO
NO2
C2H5O
C2H5O
对氧磷
二乙基磷酸
S PS
+ CH2COOH H2NCH3
乐果酸
24
(二)毒性作用 1、急性毒性
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重者伴有心 律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震颤,进一步可出现惊厥 昏迷、循环衰竭,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
2、迟发性神经毒性 急性中毒8-14天后,临床表现为从肢体远端向近端发展
30
四、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与天然除虫菊
素的化学结构相似的杀虫剂。其杀虫谱广、药效高,对 哺乳类动物毒性一般较低(对水生动物毒性较大)。我国常 用的品种有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 杀虫菊酯、甲醚菊酯等。
31
(一)体内代谢 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吸收。主要分布在脂肪和神经组织。
1、2,4,5-T 2,4,5-三氯苯氧乙酸 。高毒。2,4,5涕中二恶英有三致作用,在许多国家被禁用。
34
3、除草醚 C12H7O3Cl2N 对人畜低毒。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 致癌:可引起小鼠肿瘤。 致畸:使胎儿发育异常(因除草醚水解后生成2,4-
第八章 农药的毒性
第一节 概述
《农药环境毒理》课件
本PPT课件介绍了农药在环境中的毒理作用,从农药的定义和分类开始,探讨 了农药在生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消除过程,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最后,会 讨论农药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并总结展望未来。
农药的定义和分类
农药定义
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农药以及 在农业中的作用。
农药分类
介绍了农药按用途、来源和 化学结构分类的方法。
生物多样性损害
讨论了农药对生态系统和生物 多样性的影响,引起人们对环 境保护的关注。
农药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1
风险评估
概述了农药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准则,以及保护公众和环境的需要。
2
风险控制
探讨了农药的使用限制和管理措施,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风险。
3
可持续农药使用
强调了可持续农药使用的重要性,包括与其他农业实践的结合和绿色农药的研发。
农药的发展历史
简单概述了农药的发展历史, 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趋势。
农药的吸收、转运和消除
1
吸收
介绍了农药在植物和昆虫体内的吸收过程及相关因素。
2
转运
解释了农药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布以及药消除机制,如代谢、分解和排泄。
农药的毒理效应
对昆虫的毒性
讨论了农药对昆虫的毒性作用, 以及可能对蜜蜂等有害昆虫的影 响。
总结和展望
1 总结
总结了农药环境毒理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强 调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2 展望
展望了农药环境毒理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包括绿色农药的创新和环境保护的加强。
对杂草的毒性
介绍了农药对杂草的毒性作用, 以及对农作物的保护作用。
对作物的毒性
探讨了农药对作物的毒性作用, 以及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农药环境毒理学课程论文
2012-2013学年年第1学期《农药环境毒理学》课程论文有机磷农药的毒性作用及其环境毒理学机理研究XXX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10级制药工程专业二班学号:1007xxxxxx 摘要: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用量最大的农药。
与其他种类农药相比,具有杀虫谱广、残效期短、价格低廉及抗药性不显著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家庭和农业的防虫抗害中。
正因为如此,使得有机磷农药残留成为我国食物中农药残留最突出的问题,人群普遍同时或连续暴露在有机磷农药混合物中,其对健康产生的联合风险有待评估。
本文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正常功能表达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有机磷农药对机体的损伤作用,阐明有机磷农药混和物的危害效应和中毒作用机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为完善有机磷农药混合物的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毒性作用;毒理学;生态环境工业和农业迅猛发展,使得地球上化学物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尤其是人工合成的各种有机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并且存在于环境中,人类在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中不可避免的同时接触或相继暴露在两种及两种以上化学物中。
化学物之间在机体内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引起与各种物质单独作用时完全不同的毒性效应,给人类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障人群的健康,对人群暴露的联合化学物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制定有毒物质在环境和食物中的限量标准以及预防和治疗化学物联合毒性导致的疾病,化学物的联合毒性作用成为各国学者越来越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科学团体、化工行业以及公众事业单位均成立研究与咨询委员会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有机磷农药的研究任务及内容1.1研究任务研究农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和生物标记物,从而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和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对其他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个体、种群及生态系统的危害,甚至在特定环境中对整个生物社会的危害,研究其损害作用及其机理、早期损害指标及防治理论和措施;最终任务是保护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存和持续健康的发展。
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案例研究
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案例研究致地方环境保护局:主题: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案例研究尊敬的地方环境保护局:我写此信函是为了报告我们对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一项研究。
根据您所要求的内容,在此给予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及研究结果:亚硝酸盐超标案例2019年6月,在华南某省份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一片农田种植了水稻和蔬菜。
村民们使用多种农药来控制害虫和杂草,其中包括除草剂和杀虫剂。
然而,当地农药使用小组并未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导致了潜在的环境危害。
经研究人员取样分析后,发现了对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亚硝酸盐超标情况。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物,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并降低生物多样性。
此外,亚硝酸盐还能与土壤中的某些成分反应,产生强烈的毒素亚硝胺。
建议采取的措施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向您提供以下合理和可行的建议,以减轻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1. 加强教育与宣传:通过信息广播、社区会议和宣传单页等形式,向农民普及正确的农药使用方法和环境保护知识。
提高农民的水平和意识,以减少错误使用农药的情况。
2. 加强监管措施:加大对农药销售企业和农田的监督力度,确保农药的合法使用和正确施用。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普及农药使用的最佳实践。
3. 推广有机农业:支持和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的方式种植农作物,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有机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还能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4.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测体系,对农田周边的水体、土壤和空气进行定期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降低环境风险。
5. 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投入,推动环保型农药的开发和应用。
开发更加环保、安全和高效的农药产品,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结论农药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亟待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加强农民的教育和监管,推广有机农业,强化环境监测和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这些都是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危害的关键举措。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
有机磷农药毒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抑制 胆碱酯酶(AChE)活性,使其失去分解乙 酰胆碱(Ach)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在 神经系统内聚集,而产生相应的神经系 统功能紊乱。
1、 M样症状(毒蕈碱样症状):
M型受体在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
器细胞膜上,乙酰胆碱与其结合,引起效应器 兴奋;因为还对毒蕈碱作用敏感,称为毒蕈碱 样作用。
(3)有机磷农药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 常用剂型有乳剂、油剂、粉剂及颗粒剂等。
二、体内代谢过程
有机磷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完整的皮
肤、粘膜吸收人体,经皮吸收常是职业性中毒 的主要途径。
吸收后的农药迅速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组织 器官,其中以肝脏含量最高,代谢物主要由肾 随尿液、小部分随粪排出。
1、氧化作用
第三节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它是由研究毒扁豆生物碱,发现氨基 甲酸酯类化合物对蝇脑胆碱酯酶有强烈 的抑制作用。
具有残效短(分子结构接近天然有机 物,在自然界易被分解,不留残毒)选 择性强、对天敌影响较小及对人畜毒性 较低等优点。
一、理化性质:
是一类N-取代基的氨基甲酸酯化合 物,多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难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遇碱性物质分解失效。
乙酰胆碱的毒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 低剂量时毒蕈碱样(M)受体兴奋,剂量增加 时M受体兴奋加强而烟碱(N)受体也开始兴奋, 剂量再增加时,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中 的M受体和N受体均抑制。这一系列变化的表 现是划分为轻、中、重度中毒等级的理论基 础。
四、毒作用机理
有机磷农药在结构上与乙酰胆碱很相似,当 进人体后,亲电子的磷酰基迅速和胆碱酯酶中的酯 解部位结合,形成较牢固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从而 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 。
DDT进入人体后,仅有少量(约1%)以原 形态由尿中排出,被吸收的DDT约有47%— 65%。DDT转化生成DDE、DDD和DDA。DDA则 为DDT的醋酸化合物。
农药环境毒理PPT课件
❖ 天敌
❖对寄生性天敌的影响 ❖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对蜘蛛和捕食性螨的影响
❖ 蜜蜂
❖农药对蜜蜂的毒性
– 高毒类:拟除虫菊酯类、氟虫腈、敌敌畏 – 中毒类:内吸磷、 – 低毒类:灭幼脲
➢ 防止农药对蜜蜂中毒的措施
– 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 – 选择合适的药剂种类和施药方式 – 喷洒农药期间关闭蜂巢或迁移,高毒药3天以上,
❖ (二)次要害虫上升
➢ 概念:指施用某些农药后,农田生物 群落中原来占次要地位的害虫,由原 来的少数上升为多数,变为严重害虫
➢ 原因:杀死了次要害虫的天敌、减少 对食物竞争
❖ (三)对杂草群落的影响
➢ 田间杂草种群会发生明显变化
第四节 农药残留对生态安全 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一、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6、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协调
• 根据天敌适当调整防治阈值和防治指标
– 1.当靶标生物达到经济危害限阈时进行化学防治 – 2.其他方法不能有效抑制靶标有害生物种群时采用化
学防治
• 充分利用农药的选择性
– 1.选用对害虫高效而对天敌安全的选择性农药及剂 型
– 2.选用准确的施药量或浓度 – 3.选用合适的施药方法 – 4.选择适宜的施药时期
本章重点
• 一、概念: • 每日允许摄入量、最大残留允许量、
安全间隔期、生物富集 • 二、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动态 • 三、农药对生物圈中有害生物和非靶标
生物的影响。 • 四、论述在植物保护中,怎样做到安全、
合理的用药。
四、农药与农业生产和环境安全的关系
• 20世纪70年代以前:农业
农药
• 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业
农药
生态毒理学课程案例汇报-农药的危害
类杀虫剂、毒杀芬和以萜烯为原料的冰片基氯也属于有机氯农药。
典型代表
https:///wikisecond/search?wd=%E6%9C%89%E6%9C%BA%E6%B 0%AF%E5%86%9C%E8%8D%AF%E4%B8%AD%E6%AF%92
DDT
六六六
三氯杀螨醇本是一种用于棉花、果树和花卉的低毒有机氯类杀螨剂,某大型农药股份有限公司 的刘厂长告诉记者,他们厂也曾生产三氯杀螨醇,但目前该产品已停产。他解释说,目前国内大多 数三氯杀螨醇产品仍以DDT为主要中间体,而残留提炼这个环节又不过关,导致大批成品中DDT含 量超标。如果要使DDT达到国家标准,厂家至少得增加一半的成本。他承认目前很多国内厂家生产 的三氯杀螨醇类农药中DDT含量至少在3%左右,至于很多规模小操作不规范的厂家,情况更是严 重。
分布: 部分贮存于脂肪,部分排出体外(分布于贮存与组织中 脂肪含量成正比)。
体内代谢过程
代谢: 脱氯化氢、脱氯、氧化反应 DDT脱氯原子,加氢原子形成DDD(低毒),再转化 为DDA (无毒);脱HCL形成DDE(低毒,蓄积)。 六六六:脱氯形成多氯苯或多氯酚。 氯丹:进行双键环氧化生成环氧化物贮存于脂肪中。
有机氯农药随食物等途径进人 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 中,其次为肝、肾、脑、血液最 低。此外,有机氯农药还发现于 人乳中,母体中的有机氯农药不 仅可以从乳汁中排出,而且可以 通过胎盘屏障准人胎儿体内,引 起下一 代发生慢性中毒。
04 预防以及治理措施
研制、生产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制定合理使用有机氯农药的规章制度 限制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加强食品卫生监测 应加强有机氯农药安全运输和保管 生物净洗
01 农药的定义
CONTENTS
毒理学基础讨论案例
实验教学案例张聪聪去年从某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回家乡创业,开办了一家小作坊,向本镇的村民售卖自己研发或兑制的杀虫药和除草药。
今年2月,该作坊自行研发生产了一种以高效氯氰菊酯为主要成分的新农药“杀必死”,在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卖给某村村民灭蚊杀虫,以获取经济利益。
该村村民在使用该农药后,多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脑水肿、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症状,所幸因为就诊及时未发生人员死亡。
事件发生后该村村长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
接到报告后,相关部门立即介入调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对涉事人员进行了处罚。
请从毒理学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并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假设你是张聪聪,在研发新农药后,上市之前应该进行哪些准备工作?答:假如我是张聪聪,在研发农药后,上市前我会进行相关的市场以及营销准备方面的调查研究。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会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第七条之规定,在农药研发后依法依规向有关部门进行规范的农药登记。
因为我研发的属于新农药,所以我还应当同时提交新农药原药和新农药制剂登记申请,具体的步骤如下:首先作为登记申请人我应十分了解该农药的研发过程、生产工艺、产品基本理化性质、基本的作用方式和作用谱及防治病虫草害的效果。
之后向有关机构申请新农药命名,获得命名证书及准确的中文通用名。
然后向登记试验所在地省级农业部门备案后开展农药登记试验。
按照《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开展产品化学、毒理学、药效、残留、环境影响等试验。
登记试验会按照要求在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认定的登记试验单位按照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
这里我会向试验单位提供封样样品进行试验,同时提供新农药登记试验批准证书复印件,试验样品的农药名称、含量、剂型、生产日期、储存条件、质量保证期等信息及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与试验单位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试验结束后,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应出具规范的试验报告。
全部合规最后得到省级农业部门的相关审批之后我才会继续推进农药的上市。
第八章节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毒理学
➣ 共面式多氯联苯在血液中的含量: 德国:9.1 pg TEQ/g脂肪 西班牙:7.03 pg TEQ/g脂肪 日本和韩国: l5 pg TEQ/g脂肪 美国:6.6 pg TEQ/g脂肪
2. 多氯联苯的体内代谢过程 吸收 呼吸道 消化道:主要途径,吸收最多 皮肤 分布:肝脏、脂肪、皮肤、乳汁等 代谢:代谢速率随氯原子的增加而降低 排泄 主要随胆汁从肠道排泄(羟基代谢物、含酚 代谢物) 少量经肾脏随尿排泄和随乳汁排泄
一、内分泌干扰物的概念
能干扰体内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 结合、作用、代谢或消除;
表现出拟天然激素或抗天然激素的作用,对 人类雌激素、甲状腺素、儿茶酚胺、睾酮等 呈现显著的干扰效应;
从而破坏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等系统的信息相互传递和对机体的调节功能, 进而破坏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 累积在人体内的以六、七及八氯的二噁 英(不包括呋 喃)为主
➣ 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单位体重二噁英摄入量明显高于成 人,平均为60 pg TEQ/kg·d。
二噁英的体内代谢过程
吸收 呼吸道
吸收率80%以上
消化道:主要途径
皮肤
在血液中与脂肪结合
分布:肝脏、脂肪(主要场所)
代谢非常缓慢
排泄 主要随胆汁从肠道排泄
3. 多氯联苯毒作用及其机理 ➣ 含有4~6个氯的PCBs毒性较强 ➣ 急性毒性:大鼠口服LD50 2000~19000 mg/kg 靶器官:肝脏、皮肤、免疫系统、生 殖系统、消化道、甲状腺等
➣ 慢性毒性:神经毒害、免疫力降低、肝毒害、致 癌性、发育毒性、致畸性、皮肤毒 性、生殖毒害等 对幼体的神经毒害:运动神经发展迟 缓、反射不佳、神经行为改变、 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与记忆力 降低、IQ降低、认知障碍等
8农药环境
据测定,在喷洒中,约有50%农药作 据测定,在喷洒中,约有 农药作 为气体丧失。 为气体丧失。 这样难以挥发的农药也有12%作 像DDT这样难以挥发的农药也有 这样难以挥发的农药也有 作 为气体丧失。 为气体丧失。 而一个直径为100µm的DDVP液滴, 的 液滴, 而一个直径为 液滴 30℃时在空中降落50m时,将完全挥发成气 ℃时在空中降落 时 没有沉积到地面上。 体,没有沉积到地面上。
残毒( 残毒(residual toxicity): ): 食品或环境中的农药残留超过 限量,人畜食用后会有不良影响。 限量,人畜食用后会有不良影响。 尤其是慢性毒性引起的病变, 尤其是慢性毒性引起的病变,称为 残毒。 残毒。即残留农药对人畜的毒性 。
2. 每日允许摄入量 人体一生中每日摄入(该剂量) 人体一生中每日摄入(该剂量) 而无明显危害的剂量。 而无明显危害的剂量。
4.安全间隔期(Harvest intevals) 安全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 ) 农作物上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 收获是允许的间隔天数。 收获是允许的间隔天数。
二、农药残留量的控制
1. 确定最大残留限量值 经过农药残留田间试验,了解农药降解动态, 经过农药残留田间试验,了解农药降解动态, 制定安全间隔期。 制定安全间隔期。 2. 农户应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农户应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1988年起,我国先后颁布 批准则,如果严 年起,我国先后颁布4批准则 批准则, 年起 格执行,则不会使农副产品中残留超标。 格执行,则不会使农副产品中残留超标。
50µm直径的水滴,30℃,RH为50%时,寿 直径的水滴, ℃ 直径的水滴 为 时 命仅3.5秒,以降落30m;在40℃,RH为2%时, 命仅 秒 以降落 ; ℃ 为 时 寿命仅3.5秒 以降落6.5m然后挥干,药剂成为 然后挥干, 寿命仅 秒,以降落 然后挥干 一个粉粒,油剂雾滴虽然不易挥发, 一个粉粒,油剂雾滴虽然不易挥发,在空中有较 长停留时间,但也会因挥发变小变轻,随气流飘 长停留时间,但也会因挥发变小变轻, 移。 粉剂中,10µm直径以下粉粒在喷粉时随气 粉剂中, 直径以下粉粒在喷粉时随气 流进入大气。喷粉和喷雾比较( 流进入大气。喷粉和喷雾比较(以航空喷洒为 ),粉粒进入大气的量是液剂的 粉粒进入大气的量是液剂的5倍 例),粉粒进入大气的量是液剂的 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6. 3 农药对土攘的污染
土壤是污染物的汇,也是污染物的源。农药 土壤污染是农药污染最典型的例子之一。
农药的理化特性决定了它在土壤中的分布、 降解速率及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经 土壤微生物作用,可以迁移、转化直至矿化。 影响这个过程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壤类型 (如黏土含量、pH值和水含量等)、农药本 身的物理化学特性等。
饮用水中的农药水平是居民饮用水的质量控制指标。 饮用水中,国际公认的单个农药最大可容许浓度(MAC) 为 0.1µ g•L-1 ,总农药最大可容许浓度 (MAC) 为 0.5µ g •L-1。国外农药污染比我国轻,但是也有许多水源是不 合格的。例如英国就有298个水源,遍布全国,水体农 药浓度超过了单一农药的MAC标准,有76 个水源违背 了总农药的MAC标准。 1983 年,我国虽然已经停止使用了有机氯农药,但是 20世纪90年代末期, 仍然可从长江南京段水域检出有 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五氯酚、多氯苯等,其水 平保持在ng • L-1数量级。
农药环境污染主要来源是农药的使用和农药 的生产过程。
空气 农药 土壤
呼吸道 食物 消 化 道 人体
环境中的农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 三条途径进入人体。
1.6 农药的污染 1.6. 1 农药对空气的污染 有些农药带有挥发性(如蒸熏剂溴甲烷、1,2-二氯丙 烯等) ,在喷洒时可随风飘散,落在叶面上可随蒸腾 气流进入大气,在土壤表层时也可经日照蒸发到大 气 中,大风扬起农田的尘土也带着残留的农药形成 大气颗粒物,飘浮在空中。 例如, 北京地区大气中就检测出挥发性的有机污 染物70种,半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60 种,其中农药 25种之多,包括艾氏剂、狄氏剂、滴滴涕、氯丹、 硫丹、多氯联苯 等。其他南方农业地区因气温高, 问题更为严重。
2.2 体内代谢过程
吸收:通过消化道(被污染的食物和水)、 呼吸道(被污染的空气)和皮肤(直接接触) 进入有机体,其中消化道侵入途径是主要的。
分布:部分贮存于脂肪,部分排出体外(分 布和贮存与组织中脂肪含量呈正比)。
2.2 体内代谢过程
代谢:脱氯化氢、脱氯、氧化反应 DDT脱氯原子、加氢原子形成DDD 25 个饮用水源和 25 个 饮用水厂 水共检出有机污染物 504 种,能确切定性 的213种,其中农药10种以上。 北京重要水源官厅水库近年来污染严重,共检出有 机氯农药(六六六、DDT等)、多氯联苯及氯代烷类等 污染物数十种,其挥发性有机物总含量为 19.4~101µ g· L-1,污染严重,不能作为水源使用。
Drifts
Crop Removal
Photodecomposition Volatilization
Absorption & desorption
water
Adsorption Chemical decomposition
Biological degradation
Leaching
Environmental compartments (air, soil water, organisms) Biological processes (absorption, distribution, metabolism elimination, intoxication, bioconcentration, Capillary detoxification) flow Chemical processes (volatilization, adsorption, desorption, hydrolysis, solubilization, photolysis)
2.1 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为氯代碳氢化合物,常见的有六六 六、滴滴涕、狄氏剂和艾氏剂等。多为白色或淡 黄色晶体,少数为粘稠液体,挥发性不高,不溶 于水而 溶于脂肪、脂类或其它有机溶剂,化 学性质稳定,具有蓄积致毒作用,因此为淘汰 农药。毒性随着氯原子数增加。 六六六有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 同分异构体,乙体蓄积毒性最强。
1.5 农药残留及其原因
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s),是农药使用后 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 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 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生物源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 包括动物源农药(如烯虫酯、昆虫性引诱剂、赤 眼蜂等)植物源农药(如除虫菊素、丁香油、乙烯 利等)、微生物源农药(井冈霉素、白僵菌、苏云 金杆菌等)。 化学合成农药是由人工研制合成,并由化学工业 生产的一类农药,其品种繁多(常用的约300种)应 用范围广,药效高。
1.3 农药环境毒理学(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of Pesticide )的概念 研究农药进入环境后的环境行为和非靶标生物的毒
性效应,目的是了解农药产生负面效应的成因,进
而提出控制农药污染的措施,达到保护环境可持续
发展。
Site/Mode of Action
Metabolism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的定义,农药就是指用于预防、 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害和其他有害生物, 以及有目的地调控植物和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来 源于生物及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 其制剂。
1.2 农药发展的三个时代
即天然药物时代、无机农药时代和有机合成农药时 代。 约在19世纪中期,三大杀虫剂植物除虫菊、鱼腾和 烟草作为世界性商品开始在市场上销售,这就是所 谓的天然药物时代; 随后出现无机的砷酸铅、砷酸钙以及硫酸烟碱的工 作生产,这标志着农药已成为化工产品的初始阶段。 19世纪末,从石灰硫磺合剂的广泛使用起,到法国 米拉代尔(P.M.A. Millardet)发明波尔多液,表明农 药开始进入科学发展阶段。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 以前,农药仍停留在天然药物与无机农药时代。
1. 6. 4 农药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农药的急、慢 性毒性)
使用农药将会污染空气、水体、土壤及食 物,以致在饮用水和食物中含有低剂量的农 药。人们日常生活长期摄入低剂量的农药会 引起许多慢性的不良影响,如致癌、致畸和 致突变,神经系统失调等。
第二节 有机氯农药 重点:
1、有机氯农药在体内的代谢、毒作用以及毒作用机 理 2、有机氯农药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了解: 3、有机氯农药的理化性质
1.1 农药发展概况(Survey of the Pesticide Development) 何谓农药? 美国“经济毒剂”(economic poison), 欧洲 “农用化学品”(agrochemicals)。 “生物合理农药”(biorational pesticides)和“环境 和谐农药”(environmental acceptable pesticides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pesticide)
近水道农药喷洒,下水道排水; 来自使用农药区域的径流; 不规范的处理农药容器; 在田间渗水坑处理废农药不得当; 清洗喷洒和贮存农药的设备或被农药污染的设备; 农药泄漏; 农药污染的土壤淋溶; 大气污染物的干湿沉降等。 水体产生农药污染,最终通过生物链影响人类。
1.6.2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另外,有些农 药,如合成拟除虫菊醋对 水中的无脊椎动物毒性较大,如浮游动物、 甲壳动物等,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它们从生物群和非生命物质开始,经过消化 和排泄,再循环基本的营养物; 同时本身又变成了其他鱼类的食物。如 果水生生态系统中没有了它们,将对水生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深刻的影响。
Ground water
1.4 农药的分类 种类繁多。 按主要用途可分为:杀虫剂 (insecticide)、杀蟎剂 (acaride)、杀菌剂 (fungicide)、杀软体动物剂、杀线 虫剂 、杀鼠剂 除草剂 (herbicide)、脱叶剂 (defoliant)、 植物生长调节剂 (Plant growth regulator)等。其中以 杀虫剂品种最多,用量最大。 按来源不同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化合物)、 生物源农药(天然有机物、抗生素、微生物)及化 学合成农药三大类。
农药的环境毒理学
目录
第一节 农药残留及污染 第二节 有机氯农药 第三节 有机磷农药 第四节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第五节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第一节 农药残留及污染
农药 (pesticides) 是指用于消灭、控制危
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
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药物,包括 提高药物效力的辅助剂、增效剂等。
1.4 农药的分类 矿物源农药是起源于天然矿物原料的无机化合物 和石油的农药。它包括砷化物、硫化物、铜化物、 磷化物和氟化物,以及石油乳剂等。目前使用较多 的品种有硫悬浮剂、波尔多液等。 生物源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 包括动物源农药(如烯虫酯、昆虫性引诱剂、赤 眼蜂等)植物源农药(如除虫菊素、丁香油、乙烯 利等)、微生物源农药(井冈霉素、白僵菌、苏云 金杆菌等)。 化学合成农药是由人工研制合成,并由化学工业 生产的一类农药,其品种繁多(常用的约300种)应 用范围广,药效高。
1. 6. 1 农药对空气的污染
大气中的农药可随风长距离地迁移,由农村 到城市,由农业区到非农业区,甚至到无人 区。 一是通过呼吸影响人体或生物的健康; 二是通过干湿沉降,影响地表水体与植物。 特别是污染还影响到不使用农药的地区,使 得整个地球没有一片净土。
1.6.2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农药水污染有以下几种途径:
1. 6. 3 农药对土攘的污染
土壤污染了,土壤上所生长的作物和所结出 的果实也会吸收污染物质。一种简单的植物 物种,吸收也是多种多样的,植物根系可以 吸收土壤水溶液中的农药,土壤中固体颗粒 也能吸附土壤水溶液中的农药。有些农药易 蒸发,植物的叶子可以吸收空气中的农药蒸 气;而根又能吸收土壤中的农药,再从叶面 上蒸发出它,过程相当复杂。
植物根茎叶吸收农药后,继而在植物体内提 升,最后可残留在植物体内, 人们食用该食 物可直接摄入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