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总复习

教材说明: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活动,三是针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

1.成长档案。

教材用4幅图展现了本册教材的主要学习内容:表内乘法、角的初步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观察物体。

(1)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材中的第一幅图呈现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整理。虽然只有一幅图,但却包括了乘法的意义、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的内容。(2)“角的初步认识”的复习。

教材中的第二幅图呈现了三类角:锐角、直角和钝角,包括了对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划角等内容的复习。

(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材中的第三幅图用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呈现了本学期的加、减法计算的内容。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与进位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与退位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解决问题。

(4)“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材中第4幅图是一位小女孩观察一个长方形的画面,引导师生对本册教材中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

2. 数学活动。

教材在总复习的第二部分安排了7个数学活动,综合涵盖了本册教材涉及的所有内容。

3.综合练习。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经历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梳理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掌握更牢固。

3、通过总复习,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总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

教学建议:

(1)“理”“用”结合。

“理”初步传授给学生知识整理的简单方法,通过自主整理,沟通单元间知识的联系。

“用”,是只在精心构建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要突出知识的实际应用,是复习成为学生再创造的过程。

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0页成长小档案第一幅图,练习二十五第4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9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抽查。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六九()()四十二

……

4

二、例题展示。

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学校操场上有两排杨树,每排6棵,一共有多少棵?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学生独立完成上述例题。

学生交流反馈,师生总结这类题的做法。

三、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下列练习。

1. 一支毛笔3元钱,小红买了4只,一共用了多少元钱?

2. 一张桌子4条脚,8张桌子一共有多少条脚?小红买回一些玻璃珠,每5个装一袋,一共装了3袋,还剩2个,小红一共买回多少个玻璃珠?

3. 一个三角形纸片有3个角,6个三角形纸片共有多少个角?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合作交流答案。

4.练习二十五第4题。

此题分为两部分,一是补充口诀,二是利用乘法口诀直接写积,以培养学生熟练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最后面的两组题以乘加、乘减对照的形式编排,意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灵活计算的能力。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

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6

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0页成长小档案第二幅图,第102页第5、6题。(“角”的复习。)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 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4.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本节课我们对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知识进行复习。

二、复习旧知。

1. 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教师:同学们,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请用你

8

的手臂或手指表示一下。学生比划,展示。追问: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1米?哪些物体大约1厘米?

2. 米和厘米的进率。

1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3. 量、画线段。

(1)看练习二十五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有多长?指名回答。 (2)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们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的物体长度的方法。 (3)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相互检查。 4. 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个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师: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学生作答,并完成下列练习。

5. 判断直角和画角。

教师: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