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解剖及诊断

合集下载

头颅CTppt课件

头颅CTppt课件
12
正常解剖内容
脑质 硬脑膜:大脑镰、小脑幕 颅内钙化:松果体钙化、大脑镰钙化、 苍白球钙化、脉络丛钙化、小脑齿状核 钙化
13
正常变异
脑组织:灰质异位症、两侧大脑半球发 育不对称 脑室:两侧脑室发育不对称、出现五六 脑室
14
伪影
运动伪影 颅内异物伪影 骨脊伪影
15
颅脑CT检查的适应症
1.颅脑肿瘤 原发或转移瘤,尤其是多发肿瘤 2.颅脑损伤 各种血肿,尤其是多发血肿和颅窝血肿的诊断 3.炎症及寄生虫 4.脑血管病 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AV畸形,蛛网膜
1975年通过CT看到脑组织 Siretom CT Scanner (128x128)
2
CT扫描基线
扫描基线 听眉线:外眶上嵴到耳屏上缘 听眦线:外眼眦到耳屏上缘头 听眶线:外眶下嵴到耳屏下缘
颅脑扫描 一般以听眶下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 层厚:8-10 mm, 层距:10 mm
3
CT扫描层面
1. 冠状面 2. 矢状面 3. 横断面
及脂肪成分等; 肿瘤本身的形态、轮廓、增强的形式以及有无灶
周水肿等; 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6
37
38
右侧上颌窦(箭)中息肉
39
脑脓肿abscess
【CT表现】早期时脓肿中央由坏死组织的脓液组成, 呈略低密度其外为纤维包膜层(等密度),包膜外围为 反应性脑水肿(低密度)。增强扫描显示包膜环形强化。
平扫后发现某些征象如组织密度异常、有占位性 怀疑鞍区、小脑桥角及后颅凹的病灶 血管造影及常规 X 线已证实的病灶 怀疑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颅内病变的随防复查
6
造影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d scan)

头颅CTppt课件

头颅CTppt课件

01 CT成像原理02发展历程基于X射线的穿透性和人体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差异,通过计算机重建获得断层图像。

从第一代笔形束扫描到第五代电子束CT,以及后来的多排螺旋CT和能谱CT等技术的不断革新。

CT成像原理及发展历程01扫描前准备去除金属异物,选择合适扫描参数(层厚、层距、重建算法等)。

02扫描方法横断面扫描为主,根据需要辅以冠状面、矢状面或斜面扫描。

03特殊技术薄层扫描、高分辨率扫描、血管成像、灌注成像等。

头颅CT扫描技术与方法03高密度骨组织呈白色,低密度脑组织呈灰色,脑脊液呈黑色。

图像特点颅骨、大脑、小脑、脑干、脑室系统等。

正常解剖结构识别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脑积水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异常病变识别头颅CT 图像特点与解读颅骨结构及其特点颅骨由额骨、顶骨、枕骨、颞骨等多块骨骼组成,保护颅内组织。

颅骨内板与脑组织紧密相连,外板则与头皮及皮下组织相邻。

颅骨在某些部位存在薄弱点,如蝶鞍、枕骨大孔等。

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负责认知、情感、运动等高级神经功能。

大脑小脑脑干位于颅后窝,负责协调运动、维持平衡等。

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负责生命维持功能,如呼吸、心跳等。

030201颅内脑组织分布与功能区域划分正常血管、脑室系统表现血管颅内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负责为脑组织提供营养和氧气,运走代谢产物。

正常血管在CT上表现为连续的、均匀的密度影。

脑室系统包括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含脑脊液。

正常脑室系统形态规则,大小适中,周围无异常密度影。

直接暴力所致,CT 表现为骨折线及碎骨片。

颅骨骨折外伤后局部脑组织坏死、出血和水肿,CT 表现为低密度水肿区和高密度出血灶。

脑挫裂伤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CT 表现为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

硬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腔内的血肿,CT 表现为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硬膜下血肿颅脑损伤类型及CT 表现脑梗死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CT表现为低密度梗死灶。

脑出血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CT表现为高密度出血灶。

头颅CT解剖及诊断ppt课件

头颅CT解剖及诊断ppt课件

与X线平片比较优缺点分析
辐射剂量
头颅CT的辐射剂量较X线平片高,可能增加患者的辐射风险。
价格较高
头颅CT检查价格通常高于X线平片。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无辐射
MRI检查无辐射,对患者无损伤。
多参数成像
MRI可提供多参数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颅内病变。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 功能成像:MRI可进行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有助于评估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 情况。
颅脑损伤评估与治疗决策支持
急性颅脑损伤
CT可快速准确地显示颅骨骨折、 硬膜外/下血肿、脑挫裂伤等急 性损伤表现,为临床急救提供重
要依据。
慢性颅脑损伤
对于脑积水、脑萎缩等慢性损伤 ,CT可明确病变程度及范围,为
治疗决策提供支持。
颅内压监测
通过CT测量脑室大小、中线结构 移位等参数,可间接评估颅内压
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颅缝
各颅骨之间的连接缝隙, 如冠状缝、矢状缝等。
颅底
颅骨底部结构复杂,包括 前颅窝、中颅窝和后颅窝 。
颅内主要血管与神经
大脑动脉环
位于脑底,由前交通动脉 、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 、两侧颈内动脉末段等组 成。
主要脑动脉
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 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 球及脑干等部位的血液。
主要脑神经
密度异常
如高密度影可见于出血、钙化 等;低密度影可见于水肿、梗
死等。
形态异常
如脑回增宽、脑沟变窄等提示 脑萎缩;局部脑组织肿胀提示 脑炎或肿瘤等。
脑室系统异常
如脑室扩大提示脑积水;脑室 变小提示颅内压增高。
蛛网膜下腔异常

颅脑CT、MRI解剖学

颅脑CT、MRI解剖学

椎-基底动脉系统
❖ 基底动脉主要分支: ❖ 小脑下前动脉 ❖ 小脑上动脉 ❖ 大脑后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
❖ 大脑后动脉主要分支: ❖ 颞下前、中、后动脉及
距状沟动脉、顶枕动脉。
脑静脉系统
❖ 脑静脉系统由脑深部的引流静 脉和脑表面的浅静脉组成。
❖ 脑深部的引流静脉: ❖ 大脑大静脉 ❖ 基底静脉 ❖ 大脑内静脉
体池、枕大池、桥前池、大 脑大静脉池等。 ❖ 脑沟:中央沟、外侧裂沟、 矩状沟、扣带沟等。
六、颅脑血管解剖
❖ 颅脑动脉由颈动脉系统和椎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
❖ 颈动脉系统:颈内动脉为脑 的主要供血动脉,颈外动脉 主要为颈面部供血,为颅骨 和脑膜的供血动脉。
❖ 椎-基底动脉:供应后颅窝 结构和部分大脑。
❖ 颅底骨因部位而表现不同。 ❖ 颅缝有解剖分布,斜行线
状、边缘增白。 ❖ 颅骨区分以颅缝为参照。
❖ 颅盖骨分高密度的外板和内板、 较低密度的板障。
❖ 颅底骨因部位而表现不同。 ❖ 颅缝有解剖分布,斜行线状、
边缘增白。
❖ 颅骨区分以颅缝为参照。
颅骨的MRI解剖
❖ 致密的颅骨呈低信 号,含骨髓的板障 呈较高信号。
❖ 腱膜和肌肉呈等T1短T2信号,T2WI不 易与骨区分,T1WI容易区分,不同部位 厚薄有别,但两侧对称。
❖ 以部位命名头皮软组织。
二、颅骨的CT、MRI解剖
❖ 颅骨由颅盖骨和颅底骨构成
❖ 颅盖骨:额骨(1)、顶骨(2)、枕骨的 部分(1)、颞骨的部分(2)。
❖ 颅底骨:蝶骨(1)、筛骨(1)、枕骨的 部分(1)、颞骨的部分(2)。
❖ 考考你脑的分叶?
脑的CT、MRI解剖
❖ 2)小脑:
❖ 位于后颅窝、天幕 下,分左右两侧小 脑半球、蚓部、齿 状核、小脑扁桃体 等。

颅脑CT检查报告详解

颅脑CT检查报告详解

颅脑CT检查报告详解各位尊敬的患者:您好!感谢您选择我们医院进行颅脑CT检查,以下是对您的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解读的报告,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一、检查目的和方法颅脑CT检查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对头颅和脑部进行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了解头颅和脑部的解剖结构及异常情况。

在本次检查中,我们采用了X光技术配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通过横断面的图像呈现,以提供关于头颅和脑部内部结构的信息。

二、检查结果详解1. 颅骨:颅骨结构正常,未见明显骨折、骨质改变、畸形等异常。

2. 脑组织:脑组织密度均匀,脑沟回纹理清晰,脑室形态正常。

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占位性病变。

脑实质区域无明显异常信号改变,血管分布正常。

3. 脑出血:脑内未见明显出血灶。

4. 脑梗塞:脑血管通畅,未见明显缺血梗塞灶。

5. 大脑卒中:脑血管通畅,未见卒中区域。

6. 脑肿瘤:脑组织未见明显肿块,脑实质区域无占位性病变。

7. 脑脊液:脑脊液分布正常,未发现异常聚集。

8. 颅内结构:脑膨出、脑疝等压迫征象阴性。

三、检查结果分析根据CT检查结果,您的头颅和脑部结构没有明显异常,表明您的颅脑功能正常。

同时,也未发现卒中、颅内疾病等病变,是一个良好的结果。

CT检查无创、简便、快速,能够为医生提供有关头颅和脑部的详细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及早发现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四、注意事项1. 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总体情况综合分析,由专业医生进一步解读,了解病情。

2. 检查结果只是客观反映目前的头颅和脑部状态,并不排除您存在其他疾病或隐患的可能性。

如有任何不适症状或持续的临床疑点,建议及时就医咨询。

3. 在检查中,我们竭力做到了精确细致,但仍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若有疑问或不满意之处,您可以随时向医院进行反馈以便进一步处理。

五、总结与建议综合上述检查结果,您目前的头颅和脑部状况良好,无明显异常。

颅脑CT检查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仍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以达到更准确的诊断。

头颅CT (6)

头颅CT (6)

三、CT表现
CT表现 ①平扫呈均匀高密度影(75%)、等密度(25%)、 低密度(1%)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晰。 ②附于硬膜表面(基底宽与硬膜成钝角)。 ③钙化(占15%-20%)。 ④邻近骨质改变。 ⑤瘤周水肿。
⑥90%呈明显均一强化,10%-15%呈不典型 环状强化。
⑦上矢状窦旁的脑膜瘤可因静脉窦受侵而产 生脑水肿。
1.钙化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特点。约70%的病例 有钙化。钙化可呈局限点片状;弯曲条索状; 不规则团块状;皮层脑回状。
2.少突胶质细胞瘤多呈类圆形,边界不清楚。 KazneI’等研究了17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其 中混合密度占55.7%,低密度占25.9%,其 余为高密度和等密度。肿瘤周边水肿占37.9 %,多为轻度水肿。
若为硬膜下血肿,则血肿范围较广,常越过颅骨缝,占 位性强。
左额、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
男70岁,头部 外伤约 2 天。
CT征象:平扫示左额、颞部颅骨内板下有新月形高密度影, 邻近组织受压,并向中线移位。 特点:硬膜下血肿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颅骨内板 下高密度的新月形影,CSF进入血肿时为等密度或低密度。 血肿范围广,占位性强。
3.少数肿瘤有颅骨改变.

4.增强扫描,低级少突胶质细胞瘤无对比增强,而 间变性和多形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非钙化肿瘤实 质部分,常有密度显著增加,多数为均匀增强, 少数为环形强化。
5.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钙化少;常见为等密度和 低密度并存;70%~80%出现瘤周水肿;肿瘤囊 变,其出现率随恶性程度增加而增加;肿瘤可以 有出血,可能与钙化的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
听神经鞘瘤为良性肿瘤,恶性者罕见。
二、临床表现特点
主要表现为桥脑小脑角综合征,即病侧听 神经、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受损。

头颅CT简读-课件(2)

头颅CT简读-课件(2)
主要内容
了解头颅CT 头颅大体解剖结构 头颅CT正常简读 了解颅脑基本病变的主要CT表现
CT扫描基线
扫描基线 听眉线:外眶上嵴到耳屏上缘 听眦线:外眼眦到耳屏上缘头 听眶线:外眶下嵴到耳屏下缘
颅脑扫描 一般以听眶下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 层厚:8-10 mm, 层距:10 mm
CT头颅扫描
(四) 较少见的还有直回疝、小脑幕裂孔上疝和切口疝等。
小脑幕切迹疝
脑内肿瘤和脑外肿瘤的CT表现
(一)脑内胶质瘤起源于脑白质,转移瘤居脑皮层 或皮层下。 CT表现: 1.肿瘤主要部分仍位于脑实质内; 2.瘤周多有水肿,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欠清楚; 3.肿瘤以窄基与硬膜相接融; 4.颅骨一般无改变。另外,还有相应部位的脑功 能受损。
(一) 低密度肿瘤,其内部成分可以是肿瘤 的坏死组织、水分和脂类。
坏死的肿瘤常见于星形细胞瘤、室管膜 瘤、髓母细胞瘤和转移瘤等。
水样密度病变有蛛网膜囊肿、囊性胶质 瘤等。
脂类密度病变CT值更低,多为负值,见 于脂肪瘤、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等。
(二)高密度肿瘤,其内部成分可以是实性肿 瘤,也可以是肿瘤内部的出血或钙化。这三者的 CT值是依次增加的。
CT表现 ①平扫呈均匀高密度影(75%)、等密度(25%)、 低密度(1%)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晰。 ②附于硬膜表面(基底宽与硬膜成钝角)。 ③钙化(占15%-20%)。 ④邻近骨质改变。 ⑤瘤周水肿。
⑥90%呈明显均一强化,10%-15%呈不典型环 状强化。
⑦上矢状窦旁的脑膜瘤可因静脉窦受侵而产 生脑水肿。
★ CT增强:脑实质转移瘤多呈均一或环状强化。室管 膜下转移则为沿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柔脑膜转 移为脑池、脑沟弥漫强化和皮质结节。硬脑膜转移多 为硬膜局限性增厚并明显强化或呈结节状强化,少数 可表现为与硬脑膜广基相连的异常强化的肿块,类似 脑膜瘤。颅骨转移为骨破坏区内异常强化的肿块,可 突破颅骨达头皮下

CT头颅解剖ppt课件

CT头颅解剖ppt课件

8
正常颅脑C精T选p表pt课现件20:21 颅底层面
9
正常颅脑CT表现精:选p四pt课脑件20室21 (蝶鞍)层面
10
正常颅脑C精T选表ppt现课件:2021鞍上池层面
11
正常颅脑CT精表选p现pt课:件20三21 脑室下部层面
12
正常颅脑CT精表选pp现t课件:202三1 脑室上部层面
13
环 池
3cm精选ppt课件2021
4
三脑 室
四叠体 池
4cm
前角 外侧裂 池
三脑 大室脑大静 脉池
小侧脑脑上 池室三
角区
及后
角 5cm
精选ppt课件2021
6
基底节区:尾状
核、
5cm 精选ppt课件2021
豆状核:苍白球
(内)、
7
侧脑室 体部
6cm
精选ppt课件2021
CT头颅解剖
精选ppt课件2021
1
正常颅脑横轴位CT表现
基线上:2cm 第四脑室。 3cm 鞍上池、环池。 4cm 第三脑室、四叠体池。 5cm 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
大脑大静脉池、小脑上池、侧脑室三角 区及后角、外侧裂池。
精选ppt课件2021
2
四脑 室
2cm
精选ppt课件2021
3
鞍上 池
正常颅脑精选:ppt课透件20明21 隔层面
14
正常颅脑:精选侧ppt课脑件2室021体部层面
1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头颅CT断层解剖

头颅CT断层解剖

38/46
关于优势半球:
左右半球发育呈不对称性,各有优势,左 侧半球以语言、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 主;右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如音乐、图 形、时空概念等为主。
头颅CT断层解剖
39/46
颈内动脉 椎动脉
脑血供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基底动脉
大脑后动脉
头颅CT断层解剖
40/46
头颅CT断层解剖
41/46
侧脑室中央部 侧脑室脉络丛
胼胝体压部
头颅CT断层解剖
上矢状窦
23/46
侧脑室体部层面
头颅CT断层解剖
24/46
头颅CT断层解剖
25/46
侧脑室上部层面主要显示结构
1、侧脑室上方两侧脑白质组成 半卵园 中心,此层面脑灰质与白 质分界较清 楚。
2、前方为额叶部分,中部为顶 叶、后 方是枕叶。但顶叶是主要部分。
3、前颅窝:容纳额叶。
中颅窝:容纳颞叶。
后颅窝:容纳小脑半球和脑干。
头颅CT断层解剖
33/46
枕叶
额叶
顶叶
颞叶
头颅CT断层解剖
34/46
岛叶
头颅CT断层解剖
35/46
1、额叶(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额叶占大脑 半球表面前1/3,主躯体运动,高级认知功效, 比如学习、语言、决议、抽象思维、情绪等;自 主运动控制。
枕叶损害时引发视野缺损或视力障碍。
头颅CT断层解剖
36/46
4、顶叶(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顶叶位 于额叶之后,中央后回为躯体感觉接收区。空 间信息处理(数学、逻辑思维、发散思维)、 视觉信息、体感信息整合。
顶叶损害出现偏身感觉障碍,感觉性癫痫, 肢体失认(不感觉到瘫痪肢体存在)、结构失用 (临摩画时钟、搭积木困难)、手指失认(不能区 分自己手指)、失写、失计算等。 5、脑干(生命中枢):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 包含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主要生 理功效。 6、岛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额、顶、颞3叶 掩盖岛状皮质称为岛叶。内脏感觉和运动相关。 刺激人岛叶,引发内脏运动改变,如唾液分泌 增加,恶心、呃逆、胃肠蠕动增加和饱胀感。

头颅CT基本知识与常见疾病ppt课件

头颅CT基本知识与常见疾病ppt课件
头颅CT基本知识与常见疾病ppt 课件
目录
• 头颅CT基本概念与原理 • 头颅正常解剖结构与CT表现 • 常见头颅疾病CT诊断与鉴别诊断 • 头颅CT检查技术进展与临床应用 • 头颅CT检查辐射剂量与防护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头颅CT基本概念与原理
Chapter
CT技术发展历程
增加了探测器数量,采用扇形束 扫描,提高了扫描速度和图像质 量。
02
头颅正常解剖结构与CT表现
Chapter
颅骨结构及CT特点
颅骨由额骨、顶骨、枕骨、颞骨等多块骨骼组成,CT上 显示为高密度影。 颅骨内板与脑组织相邻,外板与头皮相邻,中间为板障 ,CT值介于内外板之间。
颅缝为颅骨连接处,CT上显示为锯齿状高密度影。
脑实质结构及CT特点
大脑半球由灰质和白质组成, 灰质位于表层,白质位于深层 ,CT上灰质密度略高于白质。
CT血管成像在头颅检查中应用
无创性检查
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性 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 颅内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 。
血管病变诊断
CT血管成像对于诊断颅内 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 狭窄等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
手术评估和指导
通过CT血管成像可以评估 病变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
CT灌注成像在头颅检查中应用
脑组织血流灌注评估
CT灌注成像可以定量评估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了解 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病变的程度。
脑梗死早期诊断
通过CT灌注成像可以早期发现脑梗死病变,指导临床治疗。
脑肿瘤评估
CT灌注成像可以评估脑肿瘤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 恶性及生长速度。
05
头颅CT检查辐射剂量与防护策 略
Chapte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颅CT解剖及诊断
颅脑断层常用基线
1、Reid基线(RBL): 为外耳道中点至眶下缘的连线。头 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多以此线为准,冠状断层标本的制 作基线与此线垂直。
2、眶耳线(OML)或眦耳线(CML):为外耳道中点与外眦 的连线。颅脑轴位扫描(横断层扫描)多以此线为基 线。
3、上眶耳线(SML):为外耳道中点与眶上缘中点至的连线。 经该线的平面约与颅底平面一致,有利 于显示颅后窝结 构及减少颅骨伪影。
颅后窝:“Y”字形或“V”字形的小脑幕,幕下结 构在内侧(小脑上蚓部),幕上结构在外侧(枕 叶)。
四叠体池:位于小脑蚓部前方。
纵隔裂 尾状核头 第三脑室
上丘
松果体
(钙 化)
额叶
侧脑室前角
外侧裂池 第
岛叶


丘脑



枕叶
侧脑室后角 层

四叠体池
第三脑室下部层面
四、第三脑室上部层面
基底核、丘脑。 内囊前脚(前肢):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内囊膝部和后脚(后肢):位于豆状核(由外
侧的壳核和内侧的苍白球组成)及丘脑之间。 壳核的外侧:外囊,屏状核,最外囊,岛 叶
(脑岛)。 四叠体池:两侧枕叶之间,池内有松果体,向
前与第三脑室连接。
基本概念
基底节(基底核):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 灰质核团,是组成椎体外系的主要结构。豆核苍白球旧纹状体
纹状体
壳核
新纹状体
尾状核 基


平扫CT值
35—50 45±10 -80— -120 30—75 150—1000 50—110 40—80 30—75
0 -1000 55±5 80±10
颅脑CT适应症
颅内肿瘤:脑膜瘤,神经胶质瘤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脑损伤:脑挫裂伤,血肿 颅内炎性病变:脑炎,脑脓肿 脑寄生虫病:脑囊虫病 先天性畸形与新生儿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
外囊出血主要由豆纹动脉,尤其是外侧裂支破裂 所致,血肿多较局限,高血压是主要病因。
外囊出血临床表现较轻,主要是血肿及继发的脑 水肿脑水肿压迫内囊所致,一旦血肿或水肿消退, 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尾状核头部 外侧裂池
穹窿部
丘脑 侧脑室三角区
脉络丛
额叶 枕叶
大脑镰
胼胝体膝部
侧脑室前角
透明隔
内囊前肢 第 内囊后肢 三 室间孔 脑 中间帆池 室
(齿状核)
壳 核 出 血
丘脑出血
脑 干 出 血
脑 干 出 血
脑 干 出 血
脑 干 出 血
脑室出血并铸型
小 脑 出 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A丘脑出血 B基底节出血 C脑干出血 D小脑出血
硬膜外出血
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CT表现:颅骨内板下梭形或双凸形高密度,根据 血肿量不同,可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如脑沟 消失、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随着时 间延长,其密度可由高变等密度、变低密度。
正常头颅CT
常规扫描 以OM线为基线,层后10cm,层距10cm
自颅底至顶部分为9—11层面
一、颅底层面眦耳线层面
颅前窝底部: 眼眶,眼球,筛窦,蝶窦,前床突,等。
颅中窝: 前界:蝶骨。 后界:颞骨岩部(岩骨)。 内缘:海绵窦及垂体窝。 外缘:颞骨,窝内为颞叶,其内侧为海马回。
颅后窝 前缘:岩骨。 后缘:枕骨。 鞍背后方:脑桥前池,向两侧延伸为脑桥小脑角池。

CT读片原则
扫描位置与层次的判断 了解人体横断层解剖,观察扫描位置是否正确。
异常影像的观察 病变影像的部位、大小、数目、边缘、密度、内 部结构、与周围的关系等,如为复查则需对病变 进行动态描述。
分析与判断 诊断的基础是首先了解正常影像解剖,并对各种 疾病的病理变化有深入的了解,再结合临床做出 正确判断。
晶状体 眼球
颞叶极部 蝶 窦 层 面
桥脑
小脑半球
筛窦 蝶窦 基底动脉 桥脑
乙状窦
小脑中脚 小脑延髓池
视神经
海绵窦
颞叶


桥小脑角池 顶
第四脑室 部

小脑半球 面
小脑蚓
直回 前床突 海绵窦
鞍背 第四脑室 乳突气房
小脑半球
鸡冠
视神经管
蝶 垂体窝 鞍 侧脑室下角垂
桥前池 体

桥脑

小脑蚓部
二、鞍上池层面
上眶耳线 SML 眶耳线 OML Reid基线 RBL
头部断层常用基线
红色线:代表 “CML”或“OML”
绿色线:代表 “RBL”
蓝色线:代表: “SML”
CT窗口技术 脑组织窗(本课件内容)、骨窗
人体各组织结构不同,对X线衰减各异,形成不同的 CT值,因此可以利用CT值来鉴别组织的性质。
空气对X线的吸收为0,故空气的CT值为-1000; 骨组织的X线衰减是水的2-4倍,CT值为+1000; 水的CT值为0。
正常人体组织的CT值(Hu)
组织
脑 灰质 白质 基底节 脑室 肺 甲状腺 肝 脾 胰 肾 主动脉
平扫CT值
25—45 35—60 25—35 35—45 0—12 -500— -900 100±10 40—70 50—70 40—60 40—60 35—50
组织
肌肉 淋巴结 脂肪 前列腺 骨 椎间盘 子宫 精囊 水 空气 静脉血液 凝固血液
第四脑室:位于颅后窝中线上,后面紧邻小脑蚓部, 其两侧为小脑扁桃体。
延髓、脑桥:位于第四脑室前。
筛窦
颧弓
蝶窦 颈内动脉
(破裂孔)
外耳道 第四脑室 小脑半球
小脑扁桃体 小脑溪
眼球
颅 眼眶外侧壁 底

颞极

鼓室

乳突气房 耳
线
岩骨 层
延髓 桥小脑角池 面
内枕骨粗隆
内直肌
颈内动脉
桥小脑角池 亨氏暗区 第四脑室
颅前窝:颞叶。 鞍上池:在垂体窝上方,位于两侧颅中窝之间,
前界为额叶直回,侧方为颞叶海马,呈五角星形 或六角行星。其前角连于纵裂池,两外侧角连于 外侧裂池,两后外侧角延续于环池,(第六个角 (后面)位于后缘中央,是角间池)。 鞍上池边缘为大脑动脉环,池内前部常可见“V” 字型视交叉。 颅后窝:四脑室或四叠体池。
失。 半卵圆中心:位于胼胝体上方,由左右大脑半球
髓质形成的有髓纤维,对称位于大脑镰两侧区域。
纵裂池
扣带回
额叶
大脑镰
顶叶 楔前叶


半卵圆中心 圆
中 缘上回 心 角回 层

上矢状窦
八、大脑皮质上部层面 (半卵圆区上部层面)
已近颅顶,大脑镰清晰可见,其旁的脑灰 质和脑沟十分清楚。
顶叶较小,额叶较小。
纵裂池 基底动脉 侧脑室下角
中脑 四叠体池
额叶直回 外侧裂池
大脑中动脉
海马 鞍
颞叶 上

鞍上池 层
环池

枕叶
额叶直回 海马 脚间池 下丘
四叠体池
小脑蚓
外侧裂池
颞叶
中脑大脑脚 鞍
侧脑室下角 上

环池


枕叶
三、第三脑室下部层面
显示侧脑室前角的下部
前方:额叶 外侧:尾状核头部 后方中线处:第三脑室,其两侧连接丘脑
左 侧 大 脑 中 动 脉 梗 塞
左侧颈内动脉主干梗塞(大脑前、中动脉)
小脑梗死
急 性 硬 膜 外 血 肿
急性硬膜外出血
硬膜下血肿
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硬膜 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3天内 亚急性硬膜血肿:4天—3周 慢性硬膜下血肿:3周以后
急性硬膜下血肿病情较危重,发展快,很少出现中间清醒期, 颅内高压和脑疝症状出现早,定位征不明显。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与急性相似,症状出现较晚、较缓和。 慢性硬膜下血肿常发生于脑萎缩的老年人,外伤轻微,常在
上 视辐射 部
层 面
第三脑室上部层面
五、侧脑室体部层面
由额、颞、枕叶构成。 两侧侧脑室体部之间为透明隔,外侧为尾
状核和体部。 侧脑室后角(枕角)可不对称,室内可见
脉络丛钙化。 中线处可见大脑纵裂池及大脑镰。
纵裂池
大脑镰
胼胝体膝部 尾状核体部
胼胝体压部
额叶
透明隔

放射冠 脑
颞叶


部 侧脑室体部 层
数周后出现颅内高压症状。
硬膜下血肿CT表现
急性硬膜下血肿: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 度,常伴脑挫伤,占位效应明显。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呈新月形或半月形, 血肿密度呈高密度或等密度。
慢性硬膜下血肿:高、低混杂密度,最后 变为低密度直至消失。
急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急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脑梗死CT表现
枕叶

上矢状窦
六、侧脑室上部层面
内侧壁侧脑室体部被胼胝体分开。 侧脑室体部的外方为顶叶。 顶枕沟及中央沟将大脑分为额、顶、枕叶。
大脑镰 额叶
胼胝体 侧脑室体
枕叶



顶叶 脑沟




上矢状窦
七、大脑皮质下部层面(半卵圆中心层面)
在胼胝体和侧脑室上方,大脑镰自前向后贯穿中 线。
白质部分为半卵圆中心。 额叶范围缩小,顶叶所占比例扩大,枕叶基本消
质束、听辐射和视辐射。 内囊的血供来自大脑中动脉的垂直分支豆纹动
脉,管腔细,压力高,极易形成微动脉瘤,当血 压突然升高时就会破裂出血,所以内囊是脑出血 的好发部位。 当内囊损伤时会出现: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 辐射受损)、偏瘫(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受损) 和偏盲(视辐射受损),“三偏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