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解剖 ppt课件
头颅CTppt课件
正常解剖内容
脑质 硬脑膜:大脑镰、小脑幕 颅内钙化:松果体钙化、大脑镰钙化、 苍白球钙化、脉络丛钙化、小脑齿状核 钙化
13
正常变异
脑组织:灰质异位症、两侧大脑半球发 育不对称 脑室:两侧脑室发育不对称、出现五六 脑室
14
伪影
运动伪影 颅内异物伪影 骨脊伪影
15
颅脑CT检查的适应症
1.颅脑肿瘤 原发或转移瘤,尤其是多发肿瘤 2.颅脑损伤 各种血肿,尤其是多发血肿和颅窝血肿的诊断 3.炎症及寄生虫 4.脑血管病 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AV畸形,蛛网膜
1975年通过CT看到脑组织 Siretom CT Scanner (128x128)
2
CT扫描基线
扫描基线 听眉线:外眶上嵴到耳屏上缘 听眦线:外眼眦到耳屏上缘头 听眶线:外眶下嵴到耳屏下缘
颅脑扫描 一般以听眶下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 层厚:8-10 mm, 层距:10 mm
3
CT扫描层面
1. 冠状面 2. 矢状面 3. 横断面
及脂肪成分等; 肿瘤本身的形态、轮廓、增强的形式以及有无灶
周水肿等; 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6
37
38
右侧上颌窦(箭)中息肉
39
脑脓肿abscess
【CT表现】早期时脓肿中央由坏死组织的脓液组成, 呈略低密度其外为纤维包膜层(等密度),包膜外围为 反应性脑水肿(低密度)。增强扫描显示包膜环形强化。
平扫后发现某些征象如组织密度异常、有占位性 怀疑鞍区、小脑桥角及后颅凹的病灶 血管造影及常规 X 线已证实的病灶 怀疑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颅内病变的随防复查
6
造影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d scan)
头颅CT扫描技术ppt课件
正常头颅CT断层解剖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201完谢谢!22
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 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 高病变显示率。
常用造影剂:碘佛醇、碘海醇、化维显。 给药方法:静脉滴注法,静脉团注法。
6
CT头颅显示技术
一般显示脑组织的窗宽与窗位分别是:W70 ~
100 和 C35 ~ 50,但观察不同部位和不同病变进需
2
CT扫描基线
扫描基线 听眉线: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 听眦线: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
的连线 听眶线: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的连线 一般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 层厚:8-10 mm, 层距:8-10 mm
3
CT头颅扫描
常规扫描 一般情况下不用高分辨率扫描,常规扫描层厚与 层距:10 mm,扫描方式采用连续扫描。 特殊扫描 薄层扫描:层厚5 mm以下,用于观察细小病灶, 扫描患者的射线剂量增加。 重叠扫描:在连续扫描方式下,层距小于层厚, 减少部分容积效应,不会漏诊小病灶。
4
CT头颅增强扫描
原则上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后针对病变进行的扫描, 出现下列情况一般应考虑增强扫描:
平扫后发现某些征象如组织密度异常、有占位性 怀疑鞍区、小脑桥角及后颅凹的病灶 血管造影及常规 X 线已证实的病灶 怀疑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颅内病变的随防复查
5
造影增强扫描(contrast enhanced scan)
8
颅脑CT检查的适应证
1.颅脑肿瘤 原发或转移瘤,尤其是多发肿瘤 2.颅脑损伤 各种血肿,尤其是多发血肿和颅窝血肿的诊断 3.炎症及寄生虫 4.脑血管病 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AV畸形,蛛网膜
头颅CTppt课件
01 CT成像原理02发展历程基于X射线的穿透性和人体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差异,通过计算机重建获得断层图像。
从第一代笔形束扫描到第五代电子束CT,以及后来的多排螺旋CT和能谱CT等技术的不断革新。
CT成像原理及发展历程01扫描前准备去除金属异物,选择合适扫描参数(层厚、层距、重建算法等)。
02扫描方法横断面扫描为主,根据需要辅以冠状面、矢状面或斜面扫描。
03特殊技术薄层扫描、高分辨率扫描、血管成像、灌注成像等。
头颅CT扫描技术与方法03高密度骨组织呈白色,低密度脑组织呈灰色,脑脊液呈黑色。
图像特点颅骨、大脑、小脑、脑干、脑室系统等。
正常解剖结构识别脑出血、脑梗死、脑肿瘤、脑积水等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异常病变识别头颅CT 图像特点与解读颅骨结构及其特点颅骨由额骨、顶骨、枕骨、颞骨等多块骨骼组成,保护颅内组织。
颅骨内板与脑组织紧密相连,外板则与头皮及皮下组织相邻。
颅骨在某些部位存在薄弱点,如蝶鞍、枕骨大孔等。
分为左右两个半球,负责认知、情感、运动等高级神经功能。
大脑小脑脑干位于颅后窝,负责协调运动、维持平衡等。
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负责生命维持功能,如呼吸、心跳等。
030201颅内脑组织分布与功能区域划分正常血管、脑室系统表现血管颅内血管包括动脉和静脉,负责为脑组织提供营养和氧气,运走代谢产物。
正常血管在CT上表现为连续的、均匀的密度影。
脑室系统包括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含脑脊液。
正常脑室系统形态规则,大小适中,周围无异常密度影。
直接暴力所致,CT 表现为骨折线及碎骨片。
颅骨骨折外伤后局部脑组织坏死、出血和水肿,CT 表现为低密度水肿区和高密度出血灶。
脑挫裂伤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CT 表现为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
硬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腔内的血肿,CT 表现为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
硬膜下血肿颅脑损伤类型及CT 表现脑梗死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CT表现为低密度梗死灶。
脑出血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CT表现为高密度出血灶。
头颅CT解剖及诊断ppt课件
与X线平片比较优缺点分析
辐射剂量
头颅CT的辐射剂量较X线平片高,可能增加患者的辐射风险。
价格较高
头颅CT检查价格通常高于X线平片。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无辐射
MRI检查无辐射,对患者无损伤。
多参数成像
MRI可提供多参数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颅内病变。
与MRI检查互补性分析
• 功能成像:MRI可进行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有助于评估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 情况。
颅脑损伤评估与治疗决策支持
急性颅脑损伤
CT可快速准确地显示颅骨骨折、 硬膜外/下血肿、脑挫裂伤等急 性损伤表现,为临床急救提供重
要依据。
慢性颅脑损伤
对于脑积水、脑萎缩等慢性损伤 ,CT可明确病变程度及范围,为
治疗决策提供支持。
颅内压监测
通过CT测量脑室大小、中线结构 移位等参数,可间接评估颅内压
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颅缝
各颅骨之间的连接缝隙, 如冠状缝、矢状缝等。
颅底
颅骨底部结构复杂,包括 前颅窝、中颅窝和后颅窝 。
颅内主要血管与神经
大脑动脉环
位于脑底,由前交通动脉 、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 、两侧颈内动脉末段等组 成。
主要脑动脉
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 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 球及脑干等部位的血液。
主要脑神经
密度异常
如高密度影可见于出血、钙化 等;低密度影可见于水肿、梗
死等。
形态异常
如脑回增宽、脑沟变窄等提示 脑萎缩;局部脑组织肿胀提示 脑炎或肿瘤等。
脑室系统异常
如脑室扩大提示脑积水;脑室 变小提示颅内压增高。
蛛网膜下腔异常
头颅CT断层解剖43149 ppt课件
头颅CT断层解剖43149
绿色部分为颞叶
蝶窦 延髓 小脑
头颅CT断层解剖43149
红色部分为额叶 绿色部分为颞叶
垂体窝 脑桥
桥小脑角 颞骨及乳突气房 乙状窦 小脑中角 第四脑室
头颅CT断层解剖43149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鞍背 基底动脉 桥前池 侧脑室颞角 脑桥 第四脑室 小脑 小脑蚓部
小脑上池
头颅CT断层解剖43149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纵裂
侧脑室前角 内囊前肢 内囊膝部 内囊后肢
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钙化
侧脑室枕角
头颅CT断层解剖43149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侧脑室体部 放射冠
头颅CT断解剖43149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侧裂池 大脑角 角间池 环池 脑桥
头颅CT断层解剖43149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侧脑室前角 侧裂池 第三脑室
环池
小脑上池
头颅CT断层解剖43149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侧脑室前角 尾状核头部 岛叶 外囊 豆状核 丘脑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顶骨 (PB )
半卵圆中心 枕骨头(颅OCBT)断层解剖43149
红色部分为额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纵裂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头颅CT断层解剖43149
红色部分为额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纵裂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结节囊
头颅CT断层解剖43149
头颅CT影像基本知识精美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
表现为脑沟、脑池密度增高,脑室变小,脑膜增厚并强化。
结核性脑膜炎
表现为基底池、鞍上池等密度增高,脑膜增厚并强化,可伴有结 核瘤。
病毒性脑炎
表现为脑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可伴有占位效应和出血。
04
头颅CT影像诊断思路与方法
定位诊断
确定病变部位
根据CT影像上病变的位置、形态和密度等特征,确定病变位于颅内还是颅外, 以及具体的部位如大脑、小脑、脑干等。
感谢观看
脑室系统
侧脑室
左右各一,分别位于左、 右大脑半球内。
第三脑室
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及下丘 脑之间的一个矢状裂隙。
第四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 间。
脑血管及颅内静脉窦
脑血管
包括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 系统。
颅内静脉窦
包括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 、横窦和乙状窦等。
03
常见头颅病变CT表现
颅脑损伤
结合其他检查
如MRI、DSA、PE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病理检 查等结果,对病变进行更全面、准确的评估。
05
头颅CT影像阅片技巧与注意事项
阅片顺序与技巧
1 2
观察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由上至下,由前至后,逐层观察 。
定位技巧
利用解剖标志进行定位,如颅骨、脑室系统等。
3
对比观察
左右对比,前后对比,观察异常密度影及占位效 应。
临床应用研究
研究功能性CT成像在癫痫、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治疗技术
穿刺活检技术
在CT引导下,精确定位 病变部位,进行穿刺活 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 病理学诊断。
微创治疗技术
头颅CT断层解剖72385
精选2021版课件
7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纵裂
侧脑室前角 内囊前肢 内囊膝部 内囊后肢
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钙化
侧脑室枕角
精选2021版课件
8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侧脑室体部 放射冠
精选2021版课件
9
额骨(FB)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顶骨 (PB )
半卵圆中心
枕骨(O精B选)2021版课件
10
红色部分为额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纵裂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精选2021版课件
11
红色部分为额叶 紫色部分为顶叶
纵裂 中央前回 中央沟 中央后回
结节囊
精选2021版课件
12
头颅CT断层解剖
精选2021版课件
1
绿色部分为颞叶ຫໍສະໝຸດ 蝶窦延髓 小脑精选2021版课件
2
红色部分为额叶 绿色部分为颞叶
垂体窝 脑桥
桥小脑角
颞骨及乳突气房
乙状窦 小脑中角 第四脑室
精选2021版课件
3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鞍背
基底动脉 桥前池 侧脑室颞角 脑桥 第四脑室 小脑 小脑蚓部
精选2021版课件
4
绿色部分为颞叶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
侧裂池 大脑角 角间池 环池 脑桥
精选2021版课件
5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侧脑室前角 侧裂池 第三脑室
环池
小脑上池
精选2021版课件
6
绿色部分为颞叶 红色部分为额叶 黄色部分为枕叶
头颅CT解剖
基线上:2cm 第四脑室。 3cm 鞍上池、环池。 4cm 第三脑室、四叠体池。 5cm 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
大脑大静脉池、小脑上池、侧脑室三角 区及后角、外侧裂池。
精选2021版课件
1
四脑 室
2cm
精选2021版课件
2
鞍上 池
环 池
3cm精选2021版课件
3
三脑 室
四叠体 池
9
正常颅脑CT精选表202现1版课:件鞍上池层面
10
正常颅脑CT表精选现2021:版课三件 脑室下部层面
11
正常颅脑CT精表选20现21版:课件三脑室上部层面
12
正常颅脑精选:2021透版课件明隔层面
13
正常颅脑:精选侧202脑1版课室件体部层面
14
4cm
精选2021版课件
4
侧脑室 前角 外侧裂 池三脑 大室脑大静 脉池
小侧脑脑上 池室三
角区
及后
角 5cm
精选2021版课件
5
基底节区:尾状
核、
5cm 精选2021版课件
豆状核:苍白球
(内)、
6
侧脑室 体部
6cm
精选2021版课件
7正常颅脑C精T选2表来自21现版课:件 颅底层面8
正常颅脑CT表现精:选2四021脑版课室件 (蝶鞍)层面
头颅CT扫描ppt课件-2024鲜版
第五代CT
电子束CT,利用电子束轰击钨 靶产生X线,扫描速度极快, 但图像质量相对较差。
4
头颅CT扫描定义及作用
2024/3/28
定义
利用X线束对人体头颅部位进行断 层扫描,获得不同层面的组织结 构和病变信息。
作用
辅助医生对颅内病变进行诊断和 鉴别诊断,如脑外伤、脑出血、 脑梗死、脑肿瘤等。
5
原理及工作过程
骨折、骨瘤、骨髓炎等病变可导致颅骨形态 异常。
脑室系统异常
脑积水、脑室炎等病变可导致脑室系统形态 改变。
2024/3/28
脑实质异常
脑梗死、脑出血、脑炎等病变可表现为脑实 质密度改变。
脑血管异常
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可表现为脑血管形 态异常。
15
常见病变类型及其特点分析
脑梗死
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清晰,可伴有脑 水肿和占位效应。
2024/3/28
25
技术创新点和发展方向预测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AI技术自动分析CT图像,辅 助医生进行更快速、准确的诊断
。
2024/3/28
远程医疗服务
通过云计算和网络技术,实现远程 CT扫描和诊断,提高医疗服务的 可及性。
个性化扫描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扫描方案,以优化图像质量和减 少辐射剂量。
头颅CT扫描ppt课件
2024/3/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8
• 头颅CT扫描基本概念与原理 • 头颅CT检查前准备与操作规范 • 头颅CT图像解读与诊断方法 • 头颅CT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体现 • 头颅CT技术发展趋势及挑战 • 总结回顾与课堂互动环节
2
颅脑CT影像断层解剖ppt正式完整版
基底节层面主要显示的结构
1、呈><形,前方是尾状核, 外侧是豆状核,(苍白球常 见钙化)后方是丘脑。形成 内囊前支,内囊后支及内囊 膝部。两侧基底节中间前方 是侧脑室前角,中间是中脑 水管和第三脑室,以及胼胝 体的膝部和压部。豆状核外 侧是外囊,此层面常可见松 果体钙化。以及额叶、颞叶 和部分枕叶。
头颅CT扫描常用的扫描线
5、后颅窝,4包、括延颞髓骨、小岩脑部半球,、包小脑括蚓内部、听第道四脑。室、桥前池、桥小脑角池等。 小侧脑脑幕 室平体 扫部显层5示面、不主后清要,显颅有示窝时的呈结,“构包八”括、延“Y髓”、、“小M”形,这主要是扫描线与窦汇的关系形成。 4、蝶鞍,前脑床突半和球后床、突小。 脑蚓部、第四脑 优4、选颞颅骨脑岩C部T影室,像包、断括层桥内解听前剖道池。 、桥小脑角池等。 4由、于鞍后上颅池窝周周由边围是于骨基质后底较动颅厚脉,窝环常(周形威成围尼放斯骨射环状质)伪。较影,厚影,响对颅底结构的观察。 观察不同的组常织形结构成和放病变射,状要采伪用影合适,的影窗宽响和对窗位。 鞍5、上后池颅层窝面,主颅包要括底显延示结髓的、构结小构的脑半观球察、小。脑蚓部、第四脑室、桥前池、桥小脑角池等。
侧脑室体部层面主要显示的结构
1、中间八字形结构是侧脑 室体部,中间是胼胝体,
2、后方高密度纵行线状影 是大脑镰,
3、有部分人透明隔增宽, 形成第五脑室和第六脑室。
谢谢观看
颅底层面主要显示的结构 4、蝶鞍,前床突和后床突。
蝶鞍层面主要显示的结构
1、前方的低密度窦腔是额 窦。
由于后颅窝周围骨质较厚,常形成放射状伪影,影响对颅底结构的观察。
1、呈><形,前2方、是额尾状叶核的,外一侧部是豆分状。核,主(要苍白是球常见钙化)后方是丘脑。 2头、颅后C方T扫高描密常额度用纵叶的行扫直线描状回线影。是大脑镰, 侧脑室体 部层3面、主蝶要显窦示。的结构
颅脑基本解剖医学PPT课件.ppt
28
29
30
松果体
31
正常解剖 垂体
正常垂体前叶为均匀等信号,其上缘平直或略
凹陷,正常垂体的最大高度根据不同的人群有
不同的标准,称之为“6, 8, 10, 12”(mm)原
则
后叶较小,通常为T1WI高信号(脂肪抑制后仍 为高信号),反应正常抗利尿激素功能的完整
性(下丘脑、漏斗及垂体后叶轴)
环池:包绕中脑大脑脚外侧面
61
正常解剖 脑池
四叠体池:位于中脑四叠体背面与小脑上蚓前 缘之间
62
正常解剖 脑池
鞍上池:位于蝶鞍上方,前界为额叶直回, 后界为桥脑基底部前缘,两侧界为海马旁回 钩。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基底动脉环、颈 内动脉、垂体蒂、动眼神经、鞍背等。
63
64
正常解剖 脑池
包含垂直部(部位于岛叶与额、颞叶之间)和水平部(位 于颞叶与额、顶叶之间)
可见明显流空血管影(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 颞叶外侧面(由上而下):颞上回(听觉皮层)、颞中回
和颞下回 颞叶内侧面:海马结构(海马及齿状回等)和海马旁回等
6
正常解剖 区分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和裂
半球纵裂:将大脑半球分为两侧半球,与位于 中线的鞍上池和四叠体池相延续
正常解剖
端脑(大脑) 间脑 中脑 桥脑 延脑 小脑
脑的组成
1
2
端脑(大脑)
3
正常解剖 区分端脑各叶的主要沟和裂
中央沟:将额叶和顶叶分开。是大脑凸面最深 的一条脑沟
前方:额叶中央前回——运动皮层 后方:顶叶中央后回——感觉皮层 额叶前下方(由内向外):直回、内侧眶回、外侧
眶回 额叶外侧面(由上而下):额上回、额中回、额下
回 两额叶内侧:大脑纵裂
头颅骨解剖课件PPT
头颅骨具有抗压性能,能 够抵抗外界施加的冲击力 和压力。
03 抗扭曲力
头颅骨可以抵抗扭曲力,
避免头部在运动过程中受
到损伤。
02 抗拉伸力
头颅骨可以抵抗拉伸力, 保护脑组织和神经不受损 伤。
04 抗剪切力
头颅骨可以抵抗剪切力,
避免头部在运动过程中受
到切应力。
05
头颅骨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头颅骨疾病的诊断方法
整形外科的临床应用
面部轮廓整形
了解头颅骨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在面部轮廓整形手术中准确评 估和设计手术方案。
头部整形
头颅骨的形态和结构对于评估和矫正头部畸形、制定合适的头部 整形手术方案至关重要。
耳部整形
耳部整形手术需要了解头颅骨的结构和毗邻关系,以避免并发症 并取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胎儿期和婴儿期
在胎儿期和婴儿期,头颅骨逐渐形成并发 育。
青春期
进入青春期后,头颅骨继续生长,但生长 速度较慢。
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进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后,头颅骨的生长 速度逐渐减慢。
成长期结束
成年后,头颅骨的生长停止。
02
头颅骨的解剖结构
颅顶面观
01
02
03
顶骨
两块顶骨构成了颅顶的中 央部分,并向前延伸形成 额骨,向后延伸形成枕骨 。
03 听小骨
包括锤骨、砧骨、镫骨等,与听觉有关。
头颅骨的功能
01 保护脑组织和头部器官
头颅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脑组织和头部器官,如 眼睛、耳朵和鼻子等。
02 参与听觉和嗅觉
头颅骨的听小骨和鼻腔结构参与听觉和嗅觉的传 导。
03 支持面部表情和咀嚼
头颅CT简读-课件(2)
了解头颅CT 头颅大体解剖结构 头颅CT正常简读 了解颅脑基本病变的主要CT表现
CT扫描基线
扫描基线 听眉线:外眶上嵴到耳屏上缘 听眦线:外眼眦到耳屏上缘头 听眶线:外眶下嵴到耳屏下缘
颅脑扫描 一般以听眶下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 层厚:8-10 mm, 层距:10 mm
CT头颅扫描
(四) 较少见的还有直回疝、小脑幕裂孔上疝和切口疝等。
小脑幕切迹疝
脑内肿瘤和脑外肿瘤的CT表现
(一)脑内胶质瘤起源于脑白质,转移瘤居脑皮层 或皮层下。 CT表现: 1.肿瘤主要部分仍位于脑实质内; 2.瘤周多有水肿,肿瘤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欠清楚; 3.肿瘤以窄基与硬膜相接融; 4.颅骨一般无改变。另外,还有相应部位的脑功 能受损。
(一) 低密度肿瘤,其内部成分可以是肿瘤 的坏死组织、水分和脂类。
坏死的肿瘤常见于星形细胞瘤、室管膜 瘤、髓母细胞瘤和转移瘤等。
水样密度病变有蛛网膜囊肿、囊性胶质 瘤等。
脂类密度病变CT值更低,多为负值,见 于脂肪瘤、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等。
(二)高密度肿瘤,其内部成分可以是实性肿 瘤,也可以是肿瘤内部的出血或钙化。这三者的 CT值是依次增加的。
CT表现 ①平扫呈均匀高密度影(75%)、等密度(25%)、 低密度(1%)类圆形肿块,边缘清晰。 ②附于硬膜表面(基底宽与硬膜成钝角)。 ③钙化(占15%-20%)。 ④邻近骨质改变。 ⑤瘤周水肿。
⑥90%呈明显均一强化,10%-15%呈不典型环 状强化。
⑦上矢状窦旁的脑膜瘤可因静脉窦受侵而产 生脑水肿。
★ CT增强:脑实质转移瘤多呈均一或环状强化。室管 膜下转移则为沿脑室周围出现带状强化影。柔脑膜转 移为脑池、脑沟弥漫强化和皮质结节。硬脑膜转移多 为硬膜局限性增厚并明显强化或呈结节状强化,少数 可表现为与硬脑膜广基相连的异常强化的肿块,类似 脑膜瘤。颅骨转移为骨破坏区内异常强化的肿块,可 突破颅骨达头皮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颅脑CT表现:鞍上池层面
12
2020/11/13 正常颅脑CT表现:三脑室下部层面
13
2020/11/13
正常颅脑CT表现:三脑室上部层面
14
2020/11/13
正常颅脑:透明隔层面
15
2020/11/13
正常颅脑:侧脑室体部层面
16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鞍上 池
环 池
2020/11/13
3cm
5
三脑 室
四叠体 池
2020/11/13
4cm
6
侧脑室 前角 外侧裂 池三脑 大室脑大静 脉池
正常颅脑横轴位CT表现
基线上:2cm 第四脑室。 3cm 鞍上池、环池。 4cm 第三脑室、四叠体池。 5cm 侧脑室前角、第三脑室、
大脑大静脉池、小脑上池、侧脑室三角 区及后角、外侧裂池。
2020/11/13
1
四脑 室
2cm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小侧脑脑上 池室三
角区
及后
角 5cm
2020/11/13
7
基底节区:尾 状核、 2020/11/13
5cm
豆状核:苍白
球(内)、
8
侧脑室 体部
6cm
2020/11/13
9
2020/11/13
正常颅脑CT表现:颅底层面
10பைடு நூலகம்
2020/11/1正3 常颅脑CT表现:四脑室(蝶鞍)层面
11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