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校本课程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风琴”校本课程纲要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机场分校
一、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手风琴
开发教师:韩佳文
授课对象:一、二、三年级
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一学期16课时,一学年32课时
二.课程目标
1、激发孩子的学习器乐的兴趣,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吸取人生智慧,陶冶情操。
2、引导孩子接触新鲜事物,和新的音乐知识,丰富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积累,为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有着“质”的飞跃和发展,储备更丰富的课外知识。
3、开发孩子们的智力,有句话说得好:学习乐器的孩子更聪明,在脑和手同时活动的情况下,让孩子的左右脑同时得到训练,为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手风琴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键盘乐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器乐学习的内涵,可以初步接触和欣赏一些世界名曲和了解作曲家的故事,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常识,让音乐像春雨一样潜移默化的滋润学生的心灵。
5、一、二、三年级开设了手风琴教学班,使学生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以良好的人格、心理素质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简介: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有这样一句话说得好:学琴的孩子更聪明,手风琴可以锻炼孩子们左右手的配合,锻炼孩子手脑的协调性,让孩子们的大脑更好的得到锻炼,我校手风琴课为校本课程,开课年级为1—3年级的学生,一、二年级学生从同一起点开始学起,三年级提前一年学习,知识难易程度比一二年级稍深一些,教材选用的是《儿童手风琴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乐器统一用的是8贝斯的手风琴,有专用的手风琴教室,教师为本校音乐老师。我校开展手风琴课是本着培养孩子们在音乐方面的爱好,更好的锻炼孩子们的动脑动手的能力,让孩子们的音乐天赋更好的得到发展!
四、课程内容
一年级和二年级同时起步课程内容一样,课时安排如下:
(第二学期教学内容待定)三年级课程内容安排:
(第二学期教学内容待定)
五、课程实施
1、每次上课进教室的乐曲为手风琴曲,多安排学生演出及参加比赛,学校的大型活动必须参加。充分的体现了校本课程的重要性。
2、由于新教材均为简谱内容,手风琴教材为五线谱内容,这样可以把书本和课外教材结合起来,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在音乐识谱这个环节上不至于脱节。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乐器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为今后在音乐课及音乐知识方面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帮助。
3、在课程的实施上,应做到与负责领导及时沟通,及时发现校本课程的问
题所在。在乐器的维护和保养方面应该责任到人,使手风琴课能够顺利进行。
4、每学期安排16课时的教学内容,利用每周一节的时间学习以及练习,有琴的学生可以利用回家的的时间练习,家长可以协助练习,同时在学校校园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环境渗透,经常可以给大家表演一下,不管是学校组织的还是班级自己组织的活动,对孩子们学习手风琴都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能够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
5、课程实施要求
(1)环境渗透:带孩子们去观看朝阳区组织的器乐进课堂的比赛,感受这种氛围,接受音乐方面的熏陶,还可以到网上去搜索一些手风琴曲,让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欣赏,使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味!
(2)活动渗透:增加音乐教育的积淀,吸收经典营养,每学期选择不同的班级进行公开课,学校闭路电视转播,师生共同欣赏,共同感受音乐的美,每学期都有展示,不管是艺术节还是学校的新年联欢活动都会看到孩子们的身影,让手风琴校本课程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实施建议:
1、孩子们天性好动,喜欢游戏,有时听到音乐就不由自主的动起来,单纯的手风琴学习会令孩子们觉得很枯燥和乏味,所以要求我们必须要采取多样的形式来学习。
2、加强对孩子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使他们肯学,乐学,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演奏水平。
3、积极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活动,增加孩子的表演素质。
4、手风琴学习必须要实践,必须回家去练习,以熟练为主,光靠课上这点时间是不够的,孩子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琴回家怎么练习,孩子们周六日可以到学校用学校的琴来练习。
5、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在检查回家练习情况时,要以表扬为主,激励为主,切忌批评指责。
6、在实施过程当中,要结合实际,要有恰当的方法,比如说有的学生学东西慢些,可以选择稍简单些的曲子给他,使学生建立学好手风琴的信心。
7、学习应按计划来实施,有步骤地进行。
七、课程评价
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以综合评价方式来进行评价,评价依据是演奏水平(40%)平时表现和上课情况(20%),小组合作、交流(20%),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活动(20%)。
评价以激励为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评价以“优秀”、“良好”、“合格”为评价等级,一般不设定“待合格”。
90——100 优秀75——89 良好60——74 合格
评价方式:个人评、小组评、教师评,综合评定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