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护理PPT课件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护理PPT课件
26
典型病例(躁狂症)
某女,19岁,因两周来异常兴奋,挥霍乱花钱而就诊 住院。
患者近两周来,情绪异常愉悦,整天兴高采烈,忙东 忙西的,自我感觉良好,喜欢逛街购物,乱花钱,买些不 实用的东西,打扮花哨一改以往。话多,滔滔不绝。精力 旺盛,晚上忙忙碌碌到后半夜。进入病房后丝毫不当成是 住院,说是来疗养的。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很热情的与 医生、护士打招呼。说话幽默,不时引起其他围观病友哈 哈大笑。
27
诊断——抑郁发作
以心境低落为主且至少持续2周,并至少有 下列4项:
(1)兴趣或愉快感 缺乏;
(2)精力不足; (3)自我评价过低; (4)活动减少;
(5)联想困难; (6)自杀言行; (7)睡眠障碍; (8)食欲不振; (9)性欲减退。
28
诊断——躁狂发作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症状至少持续1周, 并至少有下列3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心理社会功能方面:受教育的情况、工 作、家庭关系、、 社会支持系统。
精神状态:精神检查
47
护理诊断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睡眠形态紊乱 思维过程改变 营养失调 应对功能障碍
48
护理措施
1.环境安全、简洁、色彩淡雅 2.维持适当的营养、休息、个人卫生 3.鼓励患者参加建设性活动 4.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5.心理护理 6.健康教育
zungs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抑郁自评量表1很少2小部分时间3相当多的时间4绝大部分时间?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1234?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4321?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1234?我晚上睡眠不好1234?我吃得和平常一样多4321?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4321?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1234?我有便秘的苦恼1234?我心跳比平时快1234?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1234?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4321?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4321?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123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4321?我比平时容易生气激动1234?我觉得作出决定是容易的4321?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4321?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4321?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好些1234?我平常感兴趣的事仍然照样感兴趣4321护理诊断?有自杀自伤的危险?营养失调?睡眠障碍?思维过程改变?社交障碍?日常生活功能或社会功能障碍护理措施一安全护理?环境设施安全舒适整洁便于观察?加强安全检查做好药物和危险物品的保管?严格执行护理巡视制度?密切观察自杀的先兆症状?户外活动或外出检查时需重点陪护?发药时看要入肚严防藏药?取得家属的配合护理措施二生活护理

精神科护理学第十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PPT课件

精神科护理学第十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护理PPT课件
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等抑郁症状之间反复,间歇
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11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持续性情感性精神障碍 1. 环性心境障碍 2. 恶劣心境
12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为“三高”或“三低”知、情、意基本协调。
2.首次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病程反复发作,间歇期精神状
6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 生物学因素
二、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7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节 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一、

临床表现
二、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
治疗与预防
8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临床表现
(一)躁狂发作 “三高”症状为特征即: 情感高涨 思维奔逸 意志活动增多 起病急,可出现幻听、夸大观念及 夸大妄想,面红、唇干和少眠等表现。
应、药物过敏史及药物中毒情况。
19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护理诊断
1.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
2. 睡眠形态紊乱 3. 便秘
4. 思维过程改变
5.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6.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7. 社交障碍
8. 自我形象紊乱,低自尊 9. 个人应对无效
10. 自我保护健康的能力改变
20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护理措施 1. 基础护理 2. 症状护理 3. 安全护理 4. 药物治疗护理 5. 心理护理 6. 康复护理与健康教育
15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鉴别诊断
3.心因性抑郁在受到超强精神打击或者内心的矛盾冲
突后急性发病,心因解除或转换环境抑郁症状随之消
除,临床症状直接反应或重演创伤的内容。
16 人民卫生出版社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34
康 复 护 理
抑郁患者常感到无力、易疲乏, 可以安排一些难度小、体力强度轻 的兴奋性工娱治疗,如绘画、折纸、 散步、浇花、观看娱乐节目等,护 士要严格执行工娱治疗的护理常规, 防止患者出走和收集危险物品。
ppt课件
35
健 康 教 育
要向患者及家属反复强调:①坚持 服药,绝对不能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 ②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包括和谐的家 庭氛围、完整的监护和连续的经济支持,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内容都会影响患者康 复,增加复发的几率。要教会患者家属 识别复发前期或早期的症状,对患者诉 说的躯体不适,要排除器质性病变。遵 从医生的医嘱,随诊。③必要的社会心 理康复措施。
ppt课件
27
健 康 教 育
宣传坚持服药、定期复查的重要意 义。指导患者与人沟通的技巧,指导家 属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例如识别复发 前期或早期的症状,如失眠、白天情绪 变化等等,发现异常持续1周以上,应 该立即送患者就诊。
ppt课件
28
护 理 评 价
1.患者的情绪是否平稳,是否消除了 暴力行为风险,没有发生暴力行为。 2.患者是否保持正常的就餐行为,体 重是否减轻。 3.患者的睡眠是否充足,是否得到了 良好的休息。 4.患者的认识是否合理,是否学会求 助他人的技巧和建立有效的应对方式。
ppt课件 6
表6-1
CCMD-3
情感性精神障碍分类表
DSM-IV
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 抑郁发作 持续性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 重性抑郁发作 心境恶劣障碍
其他或待分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其他心境障碍
注:CCMD-3中将整个病程中仅有躁狂或抑郁发作称为单相躁狂(躁狂症)或 单相抑郁(抑郁症)。如果患者同时出现抑郁和躁狂或轻躁狂的状态, 称为混合发作。如果病程中至少出现过一次轻躁狂、躁狂或混合发作, 则称为双相障碍。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品PPT课件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精品PPT课件
27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核心症状 (1)情绪低落:是抑郁发作的必备症状。
核心表现是“丧失感”,即表现为快乐、希 望、自尊、兴趣、生活的价值与动力、欲望 (包括本能的食欲、性欲与心理社会性的欲 望)等的下降或丧失。
1.核心症状
(1)情绪低落
① 对过去感到自责自罪 ② 对现在感到无用和无助 ③ 对将来感到无望
(2)兴趣缺乏 (3)乐趣丧失
注意两点: 1.锂盐 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 锂中毒先兆:
呕吐,粗大震颤,抽动,构音不清。
中毒症状:
共济失调、肌肉抽动、言语不清、意识模糊 重者昏迷、死亡。
第二节 情感障碍患者的护理
1.锂盐:锂是微量元素,为一价阳离子。
在近曲小管与钠被竞争性重吸收,故排泄速 度与钠盐摄入量有关。
摄入钠盐过多,锂盐排泄增加; 摄入钠盐过少,锂盐排泄少,血锂浓度上升。
2.恶劣心境
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 出现躁狂。
四、治疗与预后
(一)治疗
主要的治疗:药物、电抽搐、心理治疗。 1.药物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1)躁狂发作 ① 锂盐: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常用碳
酸锂,因锂盐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 故应在治疗中动态监测血锂的浓度。 ②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喹硫 平等。
(一)躁狂发作
4.躯体症状
患者因自我感觉良好,很少有躯体症状的主 诉。
但因活动过多,可消瘦、性欲亢进、睡眠需 要减少。
(一)躁狂发作
5.其他不同亚型及年龄其症状表现有差 异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躁狂发作
临床症状
• • • • • • • “三高”: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意志增强 睡眠需要减少 夸大妄想 食欲增加,性欲亢进 易激惹 精神运动性兴奋 病程:持续一周即可确定诊断
躁狂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
• 情感高涨(必备) 内心体验:持续存在的兴奋、喜悦或激惹 外在表现:思维敏捷、语流速度明显加快 活动增多、“主意”多、“想 法”多,但干事有始无终的情况 多,有的患者表现为情绪起伏大。
• • • • 症状标准 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2W 排除标准
双相障碍
• 反复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紊乱的发作,时 而情感高涨,时而情感低落,发作期缓解 • 病程>2W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
心境障碍的药物治疗-最主要
情感稳定剂
• 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妥泰
• 首选抗躁狂药,尤其适用于双相障碍
• 培养兴趣爱好,为所当为
预防复发
第二节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护理--- 1. 护理评估
健康史:个人成长发育史、既往史、生活 史、特殊嗜好、家属史、过敏史。 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病前个性特点、病前 生活事件、应付挫折与压力的行为方式及 效果对住院治疗的态度社会支持系统。 重点评估患者的危险行为 精神状态:精神检查,心理评定量表。
• 情绪低落持续两周以上
• 影响生活、工作 • 有反复发作倾向 • 全球患病率5-10%
•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90%
抑郁症患者未得到正规治疗
中国抑郁症的有关情况
根据WHO的研究报告和中国卫生部的有关资料: •有20%的人有抑郁症状 •有7%的人患有重性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中有90%的人未得到过正规治疗
护理---2. 护理措施 躁狂发作状态的护 理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培训课件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培训课件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 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妄 想、幻觉等,但属于继发或从属的。
2/25/2021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3
情感性精神障碍特点
周期发作,间歇期间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病程长短不一 预后较好,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2/25/2021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25/2021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1
教学目标
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定义、临床表现. 掌握躁狂、抑郁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熟悉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与预后. 了解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护理评估。
2/25/2021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
定义
也称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是以显著而 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4
流行病学
中国
1992年:总患病率0.083% 1982年: 农村(0.412%) 城市(0.209%)
西方国家
1%-10%
2/25/2021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5


尚不清楚 遗传因素 神经生化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2/25/2021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6
临床表现及类型
依病人情形可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团体或家 族治疗
2/25/2021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7
预后
预后较好,一般不导 致明显的精神衰退
反复发作,转为慢性, 治疗不充分等,预后 2/25/2021 较差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8
护理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精神科护理学_第九章情感性精神障碍 PPT课件

精神科护理学_第九章情感性精神障碍 PPT课件
第九章 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2018/11/26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1
第一节 概述
概念及特征 分类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 治 疗
2018/11/26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2
概念
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又称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是以显著而 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 征的一组功能性疾病。临床上主 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 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 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2018/11/26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6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 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中, 有家族史者为30%~41%。血缘关系 越近,患病率越高。 2.双生子研究 国外研究发现单卵双 生的同病率为56.7%,而双卵双生 为12.9%,但遗传方式尚不清楚。
2018/11/26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7
2018/11/26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13
第二节
常见情感性精神障 碍病人的护理
躁狂发作病人的护理 抑郁发作病人的护理 其他类型情感障碍病人的临床 特征及护理
2018/11/26
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14
CLLNICAL EXAMPLE
“Hi! I’m mself, back to the wall, confronted by a man 6 feet 6 inches tall who has fidgeted through the last 15 minutes of a group on an inpatient unit. The group was designed for significant others who needed to know about the origins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Kevin 254” had arrived 45 minutes late and noisily found a chair. Unfortunately, during the last 15 minutes of the group everybody was distracted by Kevin’s behavior and left almost immediately after the session ended. “Nice tie!” says Kevin to Jone, as he not so gently grabs it and pulls it to his face to inspect it more closely.

精神科护理学-承德第九章情感性精神障碍课件

精神科护理学-承德第九章情感性精神障碍课件

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及 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复发。
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 药,避免擅自停药或更
改药物剂量。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如规律作息、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指导患者正确应对生活 中的压力和困难,增强
其心理承受能力。
患者与家属教育
01
02
03
04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情感性精神 障碍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 及康复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社交技能训练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 式,提高患者的社交技能,增 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职业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兴趣和特长,提供 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促 进患者回归社会。
家庭干预
对患者的家庭环境进行评估和 干预,改善家庭关系,为患者
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
预防复发与再住院
定期随访
药物治疗
健康生活方式
应对压力
心理评估
通过心理测试和评估工具,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情 绪稳定性、应对方式等。
环境评估
安全环境
评估患者居住和治疗的场 所是否安全,是否存在可 能导致患者受伤或自残的 隐患。
舒适环境
关注患者的生活和休息环 境,是否满足患者的舒适 需求,如温度、湿度、通 风等。
社会环境
了解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 持情况,以及患者与他人 的交往情况,以评估患者 的社会适应性。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 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心理治疗效果的评估
定期评估心理治疗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 效果的最大化。
生活护理与社会支持
1 2
生活护理的指导
指导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 睡眠等方面,以促进身体的健康。

第十一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研究学习课件

第十一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研究学习课件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教学目标●掌握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定义、临床表现.●掌握躁狂、抑郁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熟悉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与预后.●了解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护理评估。

定义●也称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幻觉等,但属于继发或从属的。

情感性精神障碍特点●周期发作,间歇期间精神状态基本正常●病程长短不一●预后较好,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流行病学●中国●1992年:总患病率0.083%●1982年: 农村(0.412%) 城市(0.209%)●西方国家●1%-10%病因●尚不清楚●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临床表现及类型●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躁狂发作●三高症状: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躯体症状:面色红润,两眼有神,活动增加,消瘦,性欲亢进,睡眠减少●症状持续1周以上才考虑躁狂症的诊断心境高涨或易激惹●此为必备症状●患者主观体验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患者内心体验与周围环境相符合●部分患者以易激惹的心境为主思维奔逸●联想迅速,涉及内容多而广:自述脑子反应特别快,好像加了“润滑剂”,“舌头在和脑子赛跑”●话题“随境转移”:随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音联,意联活动增多●精力旺盛●被动注意增强●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判断:社交,行为,挥霍钱财抑郁发作➢三低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精神病性症状:妄想,幻听,幻视➢睡眠障碍➢仪表及躯体症状➢症状持续2周以上考虑为抑郁发作情感低落●忧心忡忡,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对孩子、挚友失去热情●喜讯也充耳不闻●自诉“高兴不起来,活着没意思”●“微笑性抑郁”●伴焦虑等其他症状情感低落●对过去感到自罪自责●对现在感到无用和无助●对将来感到无望●产生自杀计划或自杀行为抑郁症自杀●是正常人的20倍●扩大性自杀●曲线自杀●自杀发生在病情缓解期思维迟缓●自觉“脑子生了锈转不动”●主动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回答问题拖延很久●不能胜任工作,学习能力下降意志活动减退●兴趣减少或缺失●精力缺乏●抑郁性木僵精神病性症状●妄想:罪恶妄想、疾病妄想、被害妄想等●幻觉:幻视、幻听,抑郁心境缓解后可消失●对疾病缺乏自知力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浅和早醒●昼重夕轻:晨7-8点情绪最低落,下午渐见好转,傍晚几乎恢复正常人水平仪表及躯体症状●嘴角垂挂、两眉紧蹙、两眼含泪●弯腰垂首、双肩下垂、动作减少●长时端坐姿势不变●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便秘、性欲减退、阳痿或闭经双相障碍➢情感高涨和低落交替出现➢至少2次反复发作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为双相障碍➢情感高涨而运动减少,情感低落而思维奔逸,不短于2周,为双相障碍混合发作治疗●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躁狂发作●锂盐●卡马西平●丙戊酸盐●抗精神病药物:奎硫平、奥氮平●抑郁发作●三环类及四环类:丙米嗪、马普替林●新一代抗抑郁药:氟西汀、帕罗西汀●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物电抽搐治疗●重症躁狂发作或锂盐治疗无效者●强烈自杀观念或药物治疗无效抑郁症●单独或合并药物治疗●电抽搐治疗后仍需药物维持治疗●隔日一次,8-12次为一疗程心理治疗●急性期并不尝试心理治疗, 当患者症状改善,病情稳定或康复期,才开始治疗●依病人情形可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团体或家族治疗预后●预后较好,一般不导致明显的精神衰退●反复发作,转为慢性,治疗不充分等,预后较差护理●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估➢生理评估:营养状况、睡眠状况➢心理评估:情感与认知的评估➢社会功能评估:社会功能、社会支持系统躁狂症的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睡眠型态紊乱➢便秘➢思维过程障碍➢感知改变➢有暴力行为的危险,对他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躁狂发作的护理措施1.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饮食护理4.引导患者朝建设性方向消耗过剩精力5.预防患者的暴力行为6.用药护理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陈设简单●空间宽大●环境安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护患沟通和交流●护士应诚恳、耐心●避免生硬、训斥性语言饮食护理●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和充足的饮水●安排好患者的活动,使其能得到适当的休息和睡眠●鼓励患者自行完成个人护理引导患者朝建设性方向消耗过剩精力●健身运动、跑步●鼓励患者写出或画出自己的生活●对患者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预防患者的暴力行为●评估暴力行为原因●早期发现暴力行为先兆●急性阶段患者尽可能满足其要求●若有暴力行为立即处理保证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合作性●耐受性●不良反应抑郁症的护理诊断➢睡眠型态紊乱➢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便秘➢自我形象紊乱,低自尊➢焦虑➢思维过程改变➢个人应对无效➢有外伤(自杀)的危险➢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自我防护能力改变抑郁发作的护理措施➢饮食护理➢睡眠护理➢抑郁情绪护理➢预防暴力行为➢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了解原因●选择患者喜欢的食物●陪伴患者用餐●少量多餐●喂食、鼻饲、静脉输液改善睡眠●陪伴或鼓励患者白天从事多次短暂的活动●睡前喝热牛奶,洗热水澡●清晨加强巡视,对早醒者予以安抚,以延长其睡眠时间改善抑郁情绪●温和,接受,耐心,信心●建立有效的护患沟通,鼓励患者抒发自身的感受●设法打断患者的负性思考●教会患者新的心理应对方式●改善患者处处需要别人关照和协助的心理改变自己要有知己(倾述)要会和人分享快乐学会和人愉快相处尊重弱者学会宽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后急性发病,心因解除或转换环境抑郁症状随之消
除,临床症状直接反应或重演创伤的内容。
16
三、 治疗与预后
(一) 治疗 1.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3.电抽搐治疗
17
(二)预后
情感精神障碍预后较好,治疗进行越早 病程缩短越显著,不出现明显的精神衰 退,如发病期间得不到充分的治疗或未 经治疗,会发展成为慢性情感障碍,预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 护理
学习要点
一、 掌握情感障碍的临床特征
二、 掌握躁狂症、抑郁症护理措施
三、 熟悉情感障碍的概念、护理诊断
2
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第三节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3
第一节 概述
一、 流行病学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
4
概 念
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也称心
应、药物过敏史及药物中毒情况。
2. 睡眠形态紊乱 3. 便秘
4. 思维过程改变
5. 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6.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7. 社交障碍
8. 自我形象紊乱,低自尊 9. 个人应对无效
10. 自我保护健康的能力改变
20
三、护理措施 1. 基础护理 2. 症状护理 3. 安全护理 4. 药物治疗护理 5. 心理护理 6. 康复护理与健康教育
后较差。
18
第三节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 理
一、护理评估
1. 生理评估 患者的精神状态、营养状况、心率、食欲、睡眠、性
欲等情况。 2. 心理评估 患者的认知、情感及意志活动等情况;评估患者病前
个性特征,特别是对患者的伤人、毁物等危险行为要进行重点评估。
3. 家庭及社会功能评估 患者的家族史、家庭生活环境与经济状况, 本人受教育程度,评估患者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社会功能是否受 损。 4. 治疗用药情况 评估患者用药的情况,曾用的药物是否有不良反
境障碍(mood disorder),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
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障碍,并伴
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的异常。
5
一、流行病学
•发病率可因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状况、季节和 社会阶层而有所不同。 •我国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83‰, 1992年国内7个地区流调结果,城市平均为1.14‰, 农村为0.58‰,男性为0.94‰,女性为0.73‰。
21
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11
(四)持续性情感性精神障碍 1. 环性心境障碍 2. 恶劣心境
12
二、诊断与鉴别诊

(一)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为“三高”或“三低”知、情、意基本协调。
2.首次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病程反复发作,间歇期精神状
态基本正常,有较高的阳性家族史。
3.躯体、神经系统以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
13
(二)鉴别诊断 ,
1.继发性情感障碍 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可引起 但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或用药史,并有相应的症
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
14
(二)鉴别诊断 2.精神分裂症知、情、意不协调,存在明显精 神病特征性症状,间歇期症状完全不缓解。
15
(二)鉴别诊断
3.心因性抑郁在受到超强精神打击或者内心的矛盾冲
“三低”症状为特征即:
情感低落 思维迟缓 意志活动减退 起病缓慢可出现关系、被害、罪恶贫穷等妄想,部分
患者在躯体不适的基础上失眠易产生疑病观念和疑病
妄想。
10
(三)双向情感性精神障碍
表现心境在过分的高涨和/或易怒、精力和活动
增加等躁狂症状,有时情感低落、悲伤与无望、
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等抑郁症状之间反复,间歇
6
二、病因与发病 机制
一、 生物学因素
二、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7
第二节 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一、 临床表现
二、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
治疗与预防
8
临床表现
(一)躁狂发作 “三高”症状为特征即: 情感高涨 思维奔逸 意志活动增多 起病急,可出现幻听、夸大观念及 夸大妄想,面红、唇干和少眠等表现。
9
(二)抑郁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