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发展与新工业革命
绿色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绿色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作者:王建敏来源:《科学与管理》2009年第02期摘要:在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工业环境污染和由生态资源耗竭引起的工业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对生态环境和工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在这种客观背景下如何使工业绿色化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本文就绿色工业的概念、绿色工业发展现状作了初步探讨,对绿色工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绿色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1,问题的提出绿色工业因环境问题而提出。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两大类。
18世纪兴起的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希望和欣喜,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但是,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欣喜,还埋下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潜在威胁。
在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开始,“环境公害事件”层出不穷,导致成千上万人生病,甚至有不少人丧生。
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工业革命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在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与发达国家相类似的情况。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
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仅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逐渐加剧,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
总之,从全球范围看,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工业环境的破坏和生态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
不断推进的工业现代化为工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工业产品的增长创造了奇迹,但却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由生态资源耗竭引起的工业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对生态环境和工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在这种客观背景下如何使工业绿色化成了全球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所谓绿色工业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利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工业,推动工业绿色化,实现投入少、消耗低、质量高、无污染而又生产出符合生产环境标准的产品为目的,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工业模式或工业综合体系。
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
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及影响绿色发展是指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它强调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可持续性,旨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和降低碳排放,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后代子孙保留更美好的地球家园。
首先,绿色发展可以提升经济增长速度。
传统发展模式注重目前利益的最大化,但却忽视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等方式,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绿色产业的崛起,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升级,提升了经济的竞争力。
其次,绿色发展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过去,长期以来的高速发展模式带来了诸多问题,如雾霾、水质污染、垃圾围城等环境问题,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绿色发展则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清洁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可口的食品,都是人们向往的生活状态。
通过推动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绿色食品等绿色生活方式,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水平。
另外,绿色发展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而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污染,已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当采取绿色发展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等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减轻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生态平衡,保护植被、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确保良好的生态环境供人类持续利用。
此外,绿色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只有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够稳定经济增长的步伐。
新工业革命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不断有专家学者提出“新一轮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等概念,“信息和远程通信”、“互联网技术应用”、“纳米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新能源和生物电子应用”等都曾被作为新产业革命的标志。
时至今日,伴随本轮金融危机的深入发展以及技术的持续进步,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论述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发展成因新产业革命影响经济格局当今世界,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形成两种较为代表性的论述。
一是以保罗·麦基里(Markillie,《经济学家》编辑)为代表,将“第三次工业革命”界定为“数字化革命”。
以“3D打印机”为核心,强调生产方式的变化,重点关注数字化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并由此改变世界经济格局,改变制造商品的方式乃至人类的生活方式。
二是以杰里米·里夫金为代表(《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的作者),认为新产业革命必须包含“新能源技术的出现、新通讯技术的出现以及新能源和新通讯技术的融合”三大要素,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物联网等不断融合出来的一个数字化制造时代。
尽管当前热议的新产业革命还有不同的观点和论述,而新产业革命会否成为真正的革命还需要实践的最终验证,但可以看到大的趋势已经形成。
世界各国正在积极采取对策,开始规划新产业革命背景下未来的产业定位,构建自身的持续竞争优势。
可以说,新产业革命已经初现端倪,将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新产业革命的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和时代特征。
一是后危机时代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支撑。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特别是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全球经济复苏的曲折性、艰巨性进一步凸显,世界各国都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摆脱此次经济危机,而新产业革命成为了众多国家的共同期待。
二是技术进步是新产业革命的关键推手。
驱动新产业革命的技术数量激增,数字、网络、激光、纳米、机器人、先进材料、新能源等高新科技及其分学科技术加快应用,特别是三维(3D)打印技术的问世,将大大改变制造业的面貌。
绿色发展的起源、概念和评价
绿色发展的起源、概念和评价辛春林 张婷婷 李梦柔(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029)摘要: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
随着气候变暖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各国普遍开始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绿色经济的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介绍了绿色发展的国内外起源、发展,介绍了国内外对绿色发展概念的理解,最后介绍了对绿色发展的评价。
关键词:绿色发展,起源,概念,评价1 绿色发展背景1.1 国际背景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各国的关注。
20世纪60年代卡逊《寂静的春天》使得人们第一次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各国政府开始将环境保护问题纳入到经济发展中来考虑,各环保组织纷纷成立。
1966年美国人鲍尔丁提出了著名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强调地球和飞船一样,拥有的资源有限,人类经济靠消耗资源运转最终会走向毁灭。
为了实现永续发展,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治理上。
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提出。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使人类的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从传统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从单纯的环境保护理念向工业发展方式的反思。
20世纪末21世纪初,工业革命以来长期的石化能源的使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生态问题、环境污染等危机的影响,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绿色新政等概念相继提出,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全球环境问题方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1997年又颁布了《京都议定书》。
在此背景下,产生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2008年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诣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的倡议。
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与治理
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与治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便利,促进了经济发展。
但这场革命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并简述治理该问题的现状和解决方案。
一、工业革命对环境的影响1.能源消耗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主要依靠动力机械和手工劳动来完成工作,而工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这个局面。
蒸汽机、燃油发动机和电力等高效能源的运用,取代了传统动力机械,这使产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
2.气候变化随着能源的使用,由于碳排放的急剧增加,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引发了大量的气候变化。
诸如洪涝、山火等天灾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生产。
此外,土地开发也一直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导致了生态破坏和失去大量森林和野生动物。
3.水资源污染工业革命的到来促进了大规模的工厂建设,这些工厂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机械,造成了很大的水资源消耗。
同时,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有害废料,如有机物、重金属等,也会被排放到水中,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环境的严重问题。
二、工业革命对环境治理的现状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当时并不被高度重视,工业企业的发展往往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几乎没有任何的环保意识。
尽管现在环保意识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认知,但在现实中,环境污染依然是严峻的问题。
例如,许多大型工业企业并没有采取措施来减少水的消耗,或者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大气污染也是工业革命的一大失败之一,由于地球大气层的薄弱性,对于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与物质处理不善,仍然会造成外界环境的破坏。
同时,人们仅仅关注于水、空气、土壤等方面的环保,而忽略了噪音、光污染等环境问题。
三、工业革命的环境治理方案1.加强环保意识环境问题的治理需要人们加强环保意识,特别是企业和政府部门,应该带头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
企业应该在环保的思想上融入其经营理念,注重环保问题的研究和技术的研发。
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理论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理论特征及其历史地位绿色发展理念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发展理念。
绿色发展不仅关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更加强调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和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本文将从思想理论特征及其历史地位两个方面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深入探讨。
思想理论特征1. 生态环境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生态环境优先,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应当置于首位。
施乐曾提出“螺旋循环发展”的理念,即经济的发展要与自然界的螺旋循环相协调,真正追求人类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共同繁荣。
这一理念在绿色发展中被广泛接受,并成为绿色发展的核心思想之一。
2. 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可持续发展,即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又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利益。
这一理念是绿色发展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也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3. 生态文明理念。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价值观念,倡导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4. 创新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理念倡导创新发展方式,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转变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推动绿色技术、绿色产业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发展,加快实现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历史地位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影响使世界各国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进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使世界各国开始重新认识和反思传统的发展理念,逐渐形成了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等新的学科领域。
新工业革命时代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新工业革命时代全球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影响I. 概览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新工业革命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这一时代的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核心,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制造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同时也对中国制造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些新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它们对中国制造业的启示和挑战。
介绍全球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新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为全球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全球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这些趋势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首先全球制造业正朝着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制造业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现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制造业正在逐步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为制造业创造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其次全球制造业正经历着产业链的重构和重组,在新工业革命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单一的产品和服务竞争转向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这种趋势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一方面中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中国也可以通过参与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
再次全球制造业正面临着环境和资源的压力,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全球制造业正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体会
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体会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体会范文从“盼温饱、求生存”到“盼环保,求生态”,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体会,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心得体会(精选篇1)中国将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统筹低碳转型和民生需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我们将驰而不息,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贡献。
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彰显了中国大国担当和决心。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我国面临十分艰巨的挑战。
一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旺盛,碳排放仍处于攀升期;二是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产业结构偏重,如何在减缓碳排放量增长的同时,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是中国迈向绿色低碳发展新征程的艰巨挑战;三是中国的能源资源“富煤、贫油、少气”,能源消费对煤炭的依赖性大,能源结构转换势必导致能源成本和经济系统结构的变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面对如此艰巨的挑战,中国仍然做出了庄严的政治承诺,这充分展现了主动承担全球环境责任、全面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国担当,彰显了深度参与和积极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决心和勇气。
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为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国际社会开展了积极的行动部署。
《巴黎协定》开启了2020年后全球气候治理新阶段,向世界发出了清晰而强烈的信号——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碳排放第一大国,中国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表态承诺对于全球气候治理产生了建设性的积极作用,作出了中国贡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树立了典范,对于全球气候治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
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一、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新型工业化是指在信息化、智能化、可持续化的发展背景下,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依托现代化生产模式和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业化路径。
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和服务化转型,有助于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1.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
新型工业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同时,科技创新也有助于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
2.绿色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
传统工业化模式下,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普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新型工业化倡导绿色发展,通过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举措,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推动产业绿色升级,促进工业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3.智能制造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
智能制造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柔性化和个性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缩短交付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个性化需求和灵活生产的要求。
4.服务化转型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升级,服务业比重日益增加,服务化转型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趋势。
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企业主要注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在新型工业化路径下,企业更加注重客户需求的满足和价值创造,通过产品与服务的深度融合,提升整体竞争力,并在全球市场中获取更大的份额和影响力。
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是指中央政府召开的一次关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会议,旨在总结经验、梳理问题、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统一思想、部署任务、推动实施,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推动绿色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推动绿色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在当今社会,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
推动绿色发展不仅仅是关乎环境保护,更是关乎人类整体利益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认识和理解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意识到绿色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绿色发展的定义绿色发展指的是以保护和修复自然环境、优化社会经济结构和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它强调经济增长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性和循环性,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性1.资源保护:绿色发展可以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满足当前和未来世代的需求。
2.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
3.经济发展:绿色发展可以激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升级转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社会和谐:绿色发展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
推动绿色发展的途径1.政策引导: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力度,鼓励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2.科技支持:加大绿色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并应用清洁能源、低碳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负面影响。
3.教育宣传:加强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行动参与度,推动社会绿色意识的普及。
4.国际合作:加强跨国界、区域间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促进绿色技术和经验的国际共享与创新。
结语推动绿色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只有加强对绿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才能推动世界走向更加繁荣、平衡和可持续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浅谈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
浅谈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作者:付晓哲来源:《商情》2016年第45期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环境问题层出不穷:雾霾,水污染,垃圾处理不当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节能减排社会责任感科技创新环保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当代社会的发展不仅要实现“小康”,更要实现“健康”,因此走绿色发展之路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环境与经济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
21世纪的中国,经济正在实现中高速增长,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绿色发展这一概念正是顺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而提出的,即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
纵观世界的经济发展史,国家在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先污染后治理型。
以德国为例,工业革命后,德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环境质量急剧恶化。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国家发展战略从经济发展优先逐步调整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法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严重的环境污染得到治理。
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二是中途醒悟型。
以日本为代表。
二战后随着工业发展,日本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日本一开始寄希望于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结果没有摆脱公害事件爆发的厄运。
从1970年开始,日本确立环境优先原则,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法律和标准,经过几十年努力,基本解决了工业污染问题。
三是提前预防型。
以新加坡为代表。
新加坡在工业化初期就开始实行城市功能分区,将工业区与居住区分离,避免市区环境污染。
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及前景展望
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及前景展望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和目标。
我们已经意识到,人类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给地球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已经引起了严重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失调。
因此,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绿色发展战略和政策,以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未来的发展前景又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将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绿色发展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遭受到了威胁,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破坏。
而绿色发展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其次,绿色发展对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长期以来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局面。
而绿色发展则强调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鼓励创新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质量的提升。
第三,绿色发展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长期困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绿色发展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第四,绿色发展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全球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
而绿色发展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而产生的,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排放量,推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第五,绿色发展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发展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要求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工业革命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工业革命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工业革命是一个关键的推动力量。
它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下面,我将对工业革命如何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做出分析。
首先,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爆发式增长。
在此之前,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农业经济的阶段,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的运用、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工业生产方式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些都为现代化的经济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制造业、能源产业和电信业等都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了经济的重要支柱。
工业不仅推动了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大量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在世界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提高了中国的科技实力。
在传统的农业经济中,中国的科技水平相对较低,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呈现出大幅提高的态势。
工业革命中的各种机器与工具、先进的工艺制造技术等纷纷运用到生产中,科技水平被极大地提高了。
中国人也开始学习并掌握了这些使工业生产现代化的科技,从而加速了中国科技的发展速度。
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来说,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这样的发展势头不仅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对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再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文化变革带来了的重要影响。
随着机器制造的发展,大量劳动力被释放出来,这些劳动力湖南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接受教育、阅读书籍等,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文化发展。
此外,机器制造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和生产效率,推动了中国物质文明的升级。
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迁与文化变革,为中国的时尚文化与生活风格带来了全新的进展,这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登上了文化界的重要基础。
综合来看,工业革命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与文化发展。
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研究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教案环境保护视角
研究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教案环境保护视角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经济和社会变革,它彻底颠覆了人类生产、交换和生活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进步。
工业革命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探讨。
一、工业革命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着燃煤和燃油的广泛使用,这些燃料都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空气质量降低成为了最为骇人听闻的问题之一。
由于大量燃烧燃料,导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不断排放,形成了典型的“雾霾天气”。
在当时,雾霾的范围可达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据统计,当时英国每年因雾霾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7万至12万之间,可以说,空气污染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二、工业革命对水环境的影响与空气污染一样,水污染也成为了工业革命中的环境问题。
在早期工业发展阶段,工厂经常会直接将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导致水中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这不仅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可能会使当地居民患上多种疾病。
一些城市,如曼彻斯特,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质,导致河流变成了一条黑色的污染带。
即便到了20世纪初,由于水污染的影响,英国的大部分河流都无法忍受工业带来的影响,变成了有毒有害的水体,影响了当地的渔业和生态系统。
三、工业革命对土地环境的影响工业革命对土地环境的影响较之前两者要轻微一些,但也同样有它的影响。
工厂大量使用燃料和原材料,排放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深度渗透到土壤中,导致土地的肥力降低,影响当地的农业产出。
工厂因生产需要不断拓展,往往会占用大量土地,使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四、工业革命对生物环境的影响除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外,工业革命对生物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工厂的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导致空气和水体中的氧气含量降低,造成大量鱼类和其他生命物种的死亡。
而一些特定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的排放,还可能使生物体内的基因发生变异,进而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
绿色智能新时代——中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绿色智能新时代——中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暂无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5年第11期文/杰里米·里夫金GDP在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发生衰退和减缓,原因就是近20年我们的生产效率一直止步不前。
结果显而易见,现在很多国家失业率过高,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富有的80个人,他们共同的财富加在一起相当于全球所有人类财富总和的1.5%,这是组织经济生产方式的一种错误安排。
在未来的20年当中,经济将呈缓慢发展趋势,我们现在已陷入长期经济危机。
我们所有的生产系统都在经过了数百万年的发展后形成了大气和水循环的模式。
大量的工业排放促使温度升高,从而增加大气中水分的蒸发、蒸发后形成云、大量的云形成极端降雨、暴雪或干旱。
之所以如今会有恶劣天气的出现,是因为我们现在水循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共发生了5次生物灭绝,每一次生物灭绝之后我们整个生存环境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且需要1000万年时间才能够让生态再次平衡。
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第六次生物灭绝当中,它可能会造成世界上50%的物种消失,也许我们现在看不到,但是我们的后代将在这场灾难中无法存活。
因此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极其迫切:我们需要全新的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增长模式来解决气候危机和变化,同时建立起习主席和李总理提出的生态文明。
做到这一条,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经济增长所有的方式,找到其中的共性。
在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会出现新的技术来管理我们的能源、交通和通讯,首先我们往往会出现新的通讯技术,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来管理沟通。
第二,新的能源能够更好地为我们驱动产业。
第三,新的交通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来运送货物。
以上三点结合在一起就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价值链。
我举英国和美国两个例子。
在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当中,他们就形成了能源、通信和交通三大技术平台,他们当时发明的印刷机和电报系统使他们能够以更廉价的方式进行大量的沟通。
随后他们把当时用于驱动印刷机的蒸汽机放到了铁路上,形成了现在火车的雏形。
2024年工业革命迎来全新制造时代
预测性维护:通过AI和机器学习预测设备故障,提前进行维护,减少停机时间
自动化生产:通过AI和机器学习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
质量控制:利用AI和机器学习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减少人为错误
供应链管理:利用AI和机器学习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原材料和成品的流通效率
智能工厂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普及
历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化石燃料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兴起,促进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
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等技术的突破,引领了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
机遇:工业革命推动全球价值链重组,为这些国家融入全球经济提供机会
挑战:工业革命可能加剧全球经济不平等,这些国家需要应对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和就业机会的调整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将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
传统制造业的岗位将减少,而新兴产业的岗位将增加
劳动力市场将更加注重技能和知识的更新,终身学习成为必要
工业革命的定义: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生产代替个体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方式变革。
历史背景: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随后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地区。
原因:市场需求增加,技术进步,劳动力短缺,资本积累等。
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结构,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定制化生产和个性化消费的趋势
智能生产技术发展,提高定制化生产效率
互联网+制造业,推动定制化生产和个性化消费融合发展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追求个性化定制
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㊃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㊃D O I :10.3969/j.i s s n .1003-0964.2018.04.001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李世书(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摘 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上的革命性转变,既是新时代发展的方法论,又是新时代发展的价值观㊂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在于:基于新时代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我们需要进行一场新的社会革命,深入推进人的意识㊁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生态化变革㊂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意识是先导,生态技术是支撑,生态制度是保障㊂关键词: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意识;生态技术;生态制度中图分类号:D 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8)04-0001-06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创新中国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回应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问题和解决当代社会发展生态难题提出的新思路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理念上升为指导国家 十三五 发展规划的 五大发展理念 之一㊂十九大报告则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并就建设绿色㊁和谐的美丽中国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具体规划㊂这标志着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观和发展观㊂一㊁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新形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遵循绿色发展的理念㊂从黑色发展到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理念演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㊂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传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同时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深化和实践推进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思维方式,科学地研判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形势,提出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绿色发展之路㊂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在全球的深入发展,其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巨大破坏性后果逐渐显现出来,整个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严重的环境危机时代㊂当前,资本主义社会正处于基本无解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之中㊂面对资源约束日益趋紧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㊁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严峻现实,我们党和政府以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为依据,提出了统领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㊂马克思指出:作为 社会化的人 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1]928-929,进而实现 感性世界的一切部分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2]528㊂马克思的绿色发展理论实质上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理论㊂绿色发展理念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又是我们党和政府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㊂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要以符合人类自身生态需要的方式改造外部自然界㊂ 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立足点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而非本质规定[3]㊂绿色发展理念是人类社会为破解当代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困境而提出实施发展模式转型和发展方式变革的思想观念,这种变革实质上就是一场具有和历史上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同样意义的可持续发展革命和生态革命㊂绿色发展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收稿日期:2018-03-18;收修日期:2018-05-1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 K S 052)作者简介:李世书(1966 ),男,河南息县人,博士,教授,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㊂㊃1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第38卷 第4期 2018年7月 (P h i l o s .&S o c .S c i .E d i t .)V o l .38N o .4J u l .2018设的核心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道路上升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提出 坚持绿色发展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求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23㊂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建设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清洁低碳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倡导简约适度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的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建设 人与自然共生的现代化 [5]㊂十九大报告把绿色发展作为解决新时代所面临的新矛盾的新方法和新道路提出来,并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论断,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㊂这一系列事关未来发展目标㊁发展道路㊁发展方式和发展策略的理论表述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内涵的具体阐释㊂绿色发展理念科学地阐明了当代发展观变革的着力点和需要着重处理好的重要问题㊂首先,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更要生产出更加丰富和优质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㊂而达成这些生态目标,需要加快建立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与法律制度激励机制,引导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㊂其次,绿色发展是 创新驱动的发展 高层次的发展 可持续性的发展 普惠民生的发展 和 和谐向上的发展 [6]㊂总之, 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环节,逐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水平的协同提升 [7]㊂二、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绿色发展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的重要战略引领㊂切实发挥绿色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过程的战略引领作用,前提是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当前的经济㊁社会和文化各领域的发展实践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价值㊂依照绿色发展理念的内在理论逻辑,生态文明建设应从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㊁培养公众生态自觉意识出发,进行生态技术创新,建立绿色㊁低碳㊁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健全能够正确发挥激励与引导作用的生态制度,通过政府㊁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㊁理性合作实现绿色发展㊂(一)树立生态意识㊁增强生态自觉性当前,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在我国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共识㊂然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绿色发展理念并没有深入人心,生态环境保护仍没有普遍成为政府㊁企业和公众的自觉行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认知水平总体不高,对自身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得也不明确㊂意识是行为的先导㊂实现绿色发展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思想意识,增强实现绿色发展的自觉性㊂生态意识有着多重内涵,从实现绿色发展的现实性角度来看,重点需要树立以下3个方面的自觉意识㊂1.确立生态经济意识生态经济意识的核心就是要破除传统的发展观念,走一条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㊂树立生态经济意识就是要坚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绿色㊁减量㊁循环与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型,推动环境保护由被动走向主动㊂要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就要推动经济的 绿色化 发展㊂ 绿色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涵:一是要有 绿水青山 ,这要求加强对自然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㊂二是要有 绿色经济 ,这要求我们坚持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绿色发展㊁循环发展㊁低碳发展㊂三是要有绿色生活方式,这要求我们在衣㊁食㊁住㊁行等方面坚持适度简约,崇尚绿色低碳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㊂从以上 绿色化 的几个层面的内涵来看,生态经济意识是传统的绿色经济概念的升级版,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㊂树立生态经济意识,就是培育和引领政府㊁企业和公众共同形成坚持绿色经济发展的自觉意识㊂2.树立社会主义的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观绿色发展要成为指引国计民生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重大战略,则必须将其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执政党的政治理念㊁政治路线㊁政治方针以及在此指导下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之中㊂ 绿色发展理念实质上是一种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观 [8]㊂绿色执政和绿色行政就是要将科学执政和行政㊁民主执政和行政㊁依法执政和行政置于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考量,切实保障人民的环境权益㊂环境问题并不仅是环境本身的问题,从深层次看,它与执政和行政的宗旨㊁方针政策㊁制度安排㊁价值导向等密切相关㊂目前,由于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政绩观影响,仍然有一些地方政府的绿色政治自觉意识不强㊁绿色政治行㊃2㊃第38卷第4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7月动不足㊂总起来看, 中国的绿色政治行动,一是缺少具体的绿色政治纲领或意识形态;二是缺少绿色政治运动的领导力量 [9]㊂当前树立社会主义的绿色执政观和绿色行政观,就必须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绿色发展思想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使各级政府的决策者们增强生态智慧,提高生态自觉,将经济发展㊁人民的环境权益保障和民生幸福㊁生态环境优化㊁社会和谐作为执政和行政的重大价值追求及促进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㊂3.进一步推动生态建设,树立生态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生态自始至终渗透㊁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㊂在全社会弘扬生态发展理念,让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于我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变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㊂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能够帮助广大公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科学的生态世界观㊁价值观,形成生态生产方式㊁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做到 用之有节,取之有度 ㊂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就是要把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作为我们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价值尺度和价值目标㊂在生产与生活中,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并能够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协调进化㊂大力弘扬生态文明㊁普及生态知识㊁培育生态道德㊂生态价值观一旦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公众的生态意识得到全面的提升,绿色发展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社会行动㊂生态意识的形成需要教育和引导㊂ 考虑到生态问题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它应当成为教育的核心 [10]24㊂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政府㊁企业㊁公众,都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认同绿色发展,从内心深处理解和支持绿色发展,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引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㊂(二)进一步引领㊁推动生态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实施技术创新㊁发展生态技术,建设以低碳经济㊁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经济体系㊂1.生态技术的内涵及意义生态技术是 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㊁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与方法 [12]16㊂而通常情况下,人们把节约资源㊁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都称为生态技术㊂一般而言,生态技术主要包括替代技术㊁减量技术㊁再利用技术以及资源化技术等㊂替代技术就是开发新资源㊁新材料㊁新工艺㊁新产品,替代原来所使用的资源㊁材料㊁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㊂再利用技术就是进一步延长原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地使用某一资源或产品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㊂减量技术是指旨在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㊂资源化技术指旨在将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㊂先进的科学技术是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㊂当今时代,经济学家们大多都承认, 技术手段能够让我们远离环境灾害 ㊂ 创新对于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整个经济的非物质化强烈要求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和社会创新㊂只有在创新和灵活的经济下,我们才能让生态健康地发展 [11]76㊂事实上,如果没有先进技术的输入,绿色发展所追求的经济和环境目标都将不可能实现㊂因而要实现绿色发展,首先需要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㊂2.规范与引导生态技术的发展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政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组织开发和示范有着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绿色再制造等生态技术㊂资本的生存法则就是获取利润的最大化㊂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心不强,只注重追逐资本的经济效益,而罔顾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危害㊂为了有效节制企业唯利是图而忽视生态效益的冲动,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引领,积极引导企业自觉㊁主动地进行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实现既能获取利润又不破坏环境的双赢局面㊂ 政府必须建立健全保证和支持发展生态技术的经济政策㊁法律法规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企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生态技术 [12]92㊂政府既要制定和实施发展生态技术的相关科技政策㊁技术标准,同时又要充分利用好政府与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采购导向作用㊂在政府对绿色产品设定的严格标准下,经济利益的驱使与环保节能的压力会使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为生产出质量更高的绿色产品投入更多资金㊂3.推动企业全面实施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会污染自然生态环境,不会对人和社会造成危害㊂随着全社会日渐提升的生态意识㊁环保意识,企业要想在未来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具备生态环保意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㊂目前要向企业大力普及绿色生产知识,加强企业绿色生产意识的教育与引导㊂只有当企业具㊃3㊃李世书: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备了绿色生产意识,才会将绿色生产理念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并积极主动地推广应用生态技术进行绿色生产㊂同时,引导企业积极担负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把先进的生态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过程之中,采用先进的生态工艺技术㊁一流的设施装备来提升改造传统行业,把传统技术改造成生态技术,降低因自身的生产所造成的生态压力㊂当然,现阶段有许多企业全面实施绿色生产在技术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具有一定风险,因而实施绿色生产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实施有效的绿色财税㊁金融等相关政策给予协助与引导㊂4.鼓励全社会进行绿色创新绿色创新是有利于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目标的创新活动,是应对发展与环境双重要求的唯一正确出路㊂过去,企业和社会的创新活动主要以追求经济利益为导向,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需要把他们的创新活动引导到 生态技术创新 [13]上来㊂一是增强全社会绿色创新的责任感㊂重视精神力量对全社会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大力宣扬企业家和知识界对绿色创新的责任感和荣誉感㊂把绿色创新纳入 创新发展 的范畴之中,向全社会传播把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融合起来的理念㊂发起绿色创新 社会运动 ,鼓励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中发现和发明各种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手段与方法㊂在教育教学系统中增加绿色发展和绿色创新的内容,培育青少年对绿色发展的信念和兴趣㊂二是增强全社会对绿色创新的知识重组能力,推进科学技术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推动作用㊂实施绿色发展,科学技术仍然是第一生产力㊂ 在工业化进程中,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还是20世纪中期以来蓬勃兴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都是科学技术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的结果 [14]243㊂世界上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极大地引发了新的工业化发展浪潮㊂政府应该做好制度的激励㊁引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绿色科技创新的培育制度与机制,为绿色技术发明与创造提供有力的支持㊂(三)建立健全生态制度保障体系效率来自于激励,而制度的主要作用就是调整社会的现有激励机制,使得现有的资源能够产生出更高的效率,因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健全社会主义生态制度,实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新变革㊂这里所说的社会生产关系新变革,主要是指变革传统发展模式的背景下形成的种种 非生态 生产关系和政策制度体系,创建能够保障绿色发展有效进行的生产关系和生态政策制度体系㊂通过确立具有激励与惩罚作用的生态制度,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行为进行规范㊂生态制度的建立:一要靠改革,把不合理的非生态的政策制度废除掉;二要靠法治,让合理的㊁有利于生态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制度建立起来㊂要尽快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并构建统一高效的绿色发展监管体系,通过刚性约束,柔性引导,使国民经济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㊂1.制定促进绿色发展的激励制度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政府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化制度激励机制,鼓励㊁引导社会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投资,发展低碳㊁高效㊁循环和可持续的绿色经济㊂发展绿色经济不仅要有对各级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而且要有对企业㊁环保N G O和公众的各类激励制度㊂国家应该继续制定并完善更多促进循环经济㊁绿色产业㊁清洁生产㊁综合利用㊁环保产业等方面的鼓励性制度,进一步调动各种经济行为主体进行绿色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㊂(1)建立健全环境资源产权制度,进一步明确环境资源 三权 (所有权㊁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归属与分配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产权交易制度㊂通过立法建立环境资产的产权法律制度,制定环境标准和划出生态红线,确定可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规模及终极产权归属㊂同时,建立环境资产产权交易市场,让市场机制发挥配置经济资源的决定性作用㊂美国学者泰坦伯格认为,解决环境问题,市场力量是十分强大的㊂他指出: 忽略市场的力量解决环境问题的做法,是冒很大的风险的㊂控制市场的力量并引导它向着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既是可行的,又是十分理想的㊂ [15]11(2)通过制定引导性的财政和价格政策,创设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之路㊂建立支持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制度和税制体系,支持清洁能源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包括建立清洁产业技术研发支持基金㊁风险投资基金㊁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平台等㊂出台绿色信贷㊁污染责任保险㊁绿色投资等环境经济政策,把产品消费后的处置责任前移到生产者,从而激励生产者按照环境友好的理念进行产品设计,优化生产过程㊂(3)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为目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问责制,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㊂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印发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对于促进广大领导干部㊃4㊃第38卷第4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7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 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在全社会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6]㊂今后还需要研究和细化实施这一规定的细则和机制,让其在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㊂同时,为了遏制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不断发生的腐败问题,还需要在制定绿色发展政策时,考虑对 相匹配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做出要求 ,保证环保投入不会流失㊂2.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管制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绿色发展,必须要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 ,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的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㊁信息强制性披露㊁严查重罚制度 [5]㊂政府通过健全和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规制度,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管制,能够对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㊂(1)对经济发展给予强力的环保限制是当前世界在促进环境保护与实现绿色发展上的普遍做法㊂美国学者迈克尔㊃波特提出的 波特假说 认为,从紧从严的 环境规制 并不一定会降低相关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反而合理的环境法规和标准能够反向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㊁降低成本㊁提高产品的价值,以便抵消环境投入,使企业更具竞争力㊂研究表明,环境管制成本在增加到1%的时候,企业的相关研发投入强度㊁专利授权数量与新产品销售收入就会分别增加0.12%㊁0.30%㊁0.22%,这表明适当的 环境规制 对企业的盈利在总体上是有好处的[17]㊂运用一定的强制性力量和手段,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给予约束和制衡,则必定会使经济发展更 绿化 ㊂(2)强化地方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担当㊂受 以G D P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为核心 的政绩考核机制与 届别机会主义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常常把经济的发展放在优先于环境保护的地位,尤其是 当地方政府经济目标与环境目标相冲突的时候,在多任务委托合同中的地方官员会选择淡化甚至牺牲政府环境责任以保障和落实经济目标实现 [18]㊂如果污染企业所在的地方政府治理质量比较低,对辖区内企业排污的 机会主义 行为的约束就会少㊂由此, 地方政府担当着执行国家环境管制政策的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职能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相关政策的有效贯彻和落实 [19]㊂实际上,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方面 执行不到位 的情况比较常见㊂目前,一些县市和乡镇创办的特色产业或者支柱性产业既是纳税大户往往大多也是排污大户,环保意识十分薄弱㊂因此,在国家制定的环境政策与管理体制中,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执行环境管制制度的积极性,强化地方政府治理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担当㊂(3)制定并执行好环境管制制度是一项综合工程㊂从严从紧的环境管制,可以 通过产业政策㊁环境管理㊁司法管制㊁政治约束等方式 [13]来实现㊂一是从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制定更加严格的产业政策㊂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㊁经济政策㊁建设项目等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估,对资源和环境消耗设定刚性红线㊂二是强化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㊂把环境保护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阶段,把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主要标准和重要手段㊂三是对绿色发展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和保障,对于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都应该予以明确规定,进而使我国在环境评估相关立法与执法工作的规范体系方面更加完善㊂要完善生态文明保护的法律体系,对现有法律制度进行 升级改版 ,如在环境保护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考虑不周的法律进行 绿色化升级改造 ㊂要制定新的 绿色 法律法规㊂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未来需要研究制定专门的绿色生产和消费促进法,解决绿色生产与消费的问题㊂加强环境政策执行的监督㊂这一问题很容易被忽视但又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㊂主要是对已经制定的环境政策及环境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对那些违规的行为采取强制行动㊂与此同时,也要平衡好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的相对优势与劣势,选择一个现实有效的监督策略[21]32㊂三、结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我们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㊁观点和方法,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为解决新的时代问题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20]㊂绿色发展理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解决新的社会矛盾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理论㊂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国际社会新发展观的借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㊂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 环境保护已变成一种努力,以防止生物世界内发生的种种变化与我们在经济和技术方面不断发生的变化不相一致 [21]498,这既是人类的一种观念模式同时也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模式的确立㊂基于这一背景,绿色发展理念是世界可持续发㊃5㊃李世书: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中国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中国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合作完成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研究报告的系列专题讲座继续举行。
7月10日,作为绿色发展专题的中方负责和主要执笔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张永生在中心“学术午餐会”上以主讲人的身份就“中国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进行了讲解。
午餐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主持,张永伟研究员为主评论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其他各部门研究人员参与了讨论。
绿色发展已成潮流和趋势,中国也在坚定地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但是,对绿色发展本身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比如认为绿色发展是一个负担,像治理污染企业都不愿意干,因为要花钱;也有人认为绿色发展是一个机遇,能够带来利益。
那究竟如何理解绿色发展?如何理解中国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刘世锦认同“机遇说”并表示:绿色发展不是负担,是机遇,而且是重大机遇,最终会得到公众认可。
他说,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些就是在践行绿色发展观。
比如说骑自行车,看起来是一个负担,其实锻炼了身体,这对我们坐办公室的人来说是有好处的。
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骑车和开车之间选择。
张永生,经济学博士。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副部长、研究员。
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在联合国大学世界发展经济学研究院(UNU/WIDER)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过访问研究员。
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气候变化与绿色增长、企业理论、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等理论和政策研究。
张永生在主讲中从如何理解绿色发展、中国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中国的优势和挑战、通往绿色发展的道路以及在一个全球的背景下如何进行绿色发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如何理解绿色发展张永生说,关于绿色发展大家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如何理解关系到如何来对待绿色发展以及未来的一些政策思路。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同世界银行的合作报告中,对绿色发展给出了这样一个描述: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使经济发展摆脱对高资源消耗、高碳排放和高环境污染的依赖。
从工业革命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从工业革命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业革命,这个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程,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给我们所处的环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便能清晰地看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 18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这一伟大的发明让人类摆脱了对人力和畜力的过度依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成为可能。
纺织业、煤炭业等迅速崛起,商品的产量大幅增加,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然而,这种经济的快速发展却是以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
工厂大量燃烧煤炭,排放出滚滚浓烟,使得空气质量急剧下降。
城市上空常常被黑色的烟雾所笼罩,人们呼吸着污浊的空气,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同时,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河水变得污浊不堪,鱼类死亡,生态平衡被打破。
进入 19 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拉开帷幕,电力的广泛应用以及内燃机的发明再次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
电灯照亮了城市的夜晚,电话让人们的沟通更加便捷,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工业生产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工更加精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愈发严重。
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不仅加剧了空气污染,还导致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引发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化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土壤和水源受到严重污染,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次工业革命在20 世纪中叶兴起,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生产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型。
尽管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直接破坏,但它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
电子垃圾的大量产生,废旧电子产品中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潜在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绿色发展与新工业革命
发表时间:2018-05-24T15:11:55.8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作者:谢扬
[导读]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绿色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将分析绿色发展的内涵和推动绿色发展的措施,进而揭示出绿色发展与新工业革命的关系,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学习绿色发展与新工业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注重自然环境的同时进行创新,顺应新工业革命时代的潮流。
贺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广西贺州市 542800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绿色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将分析绿色发展的内涵和推动绿色发展的措施,进而揭示出绿色发展与新工业革命的关系,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学习绿色发展与新工业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注重自然环境的同时进行创新,顺应新工业革命时代的潮流。
关键词:绿色发展;新工业革命;创新
一、绿色发展的内涵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传统的发展基础之上的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把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柱的创新发展的模式。
绿色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和二氧化碳排放脱钩,是“十二五”规划的一个创新性定位。
“十三五”规划在“十二五”的基础上提出了“两降低,三提高”,从最初的基本目标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到现在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是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破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北京的雾霾已经到了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地步了,如果在不加以控制和改善,人们的健康将会受到威胁。
二、“十三五”规划关于绿色发展展的目标
1.对能源的消费总量进行控制,也有一些人认为就是对于煤炭的消费总量进行控制。
这对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着重大意义,对环境保护起着积极的影响。
2.对用水总量进行控制。
2014年全国用水总量达到6220亿立方米。
仅从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看,希望到2020年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
水资源的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现在面临着工业、农业用水高峰,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水资源的保护,如何把多余的水转向生态用水,是十三五规划时期要重点规划的。
3.对建设用地总量进行控制,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为了建设占用了大量的田地,目前很多地区都在强调建设用地的总量的控制,集中建设高密度的建设用地,减少建设用地的使用。
4.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随着经济增长的下行,碳排放量也在下降,我们要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减少碳排放量,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
三、推动绿色发展采取的措施
加快产业转型,构建以低碳环保为新特征的经济增长点,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主张以新的能源来代替传统的煤炭等能源,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去带动我国经济,主张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建设等环节的节能增效,加强保护生态环境。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政府可以推进一些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积极转型,学者可以研究一些相关的绿色发展的有效策略,来帮助企业进行发展,
形成从生产到包装一系列的产品都是绿色发展,并且形成有利于发展的评价、鼓励机制,从而推进绿色的发展,同时应该积极宣传绿色发展的益处,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只有企业真正认识到了绿色发展能给企业带来实惠才能自愿的去做出改变。
加快技术研发,创新绿色发展的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发展、经济增长从来离不开技术。
在我国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的同时,应该鼓励技术人员研发技术,为想要进行企业转型的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企业的转型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此技术支持可以辅助企业进行转变,相关部门为其提供最大的帮助。
四、新工业革命的发展
新工业革命是一种把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相结合的工业革命,在今年的G20峰会上,各个国家聚焦于新工业革命,共同探讨在互联网时代,新工业革命给各个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新工业革命是在通过新技术与工业相结合,从而注重未来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革命,新工业革命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与会政商领袖认为,“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与信息化。
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等都是这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技术。
新工业革命有两个特征:一个是3D印刷技术,通过3D印刷技术可以制作立体模型,改变了过去焊接等制作技术,另一个是生产过程变成分布式,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全球化的企业。
在新的模式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生产方式都会发生变化。
从2012年开始“十一”网购量超过了零售总量,这在以前人们是万万想不到的,但是现在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
相信在未来不久的时代,人们就能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为世界节省能源,创造一个和平、绿色的世界。
五、新工业革命的创新模式转型
(一)创新模式从宝塔式向扁平化发展
过去在传统生产模式中,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推广是串联式的,是由专门的技术科研人员去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然而新工业革命的下,创新可以是技术人员,也可以是企业中任何一员,并且创新不一定需要从理论开始,可以从各个环节进行独立创新,因此创新的模式从宝塔式的固化模式转向了扁平化的灵活的模式。
这样可以为社会各界人士带来巨大的动力,人人都可以创新,人人都可以学习拥有专业的技术,真正的实现了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了企业中每个人员的力量,从而为企业实现更大、更多的价值。
(二)创新链全面衔接实现系统有效
过去我们对于创新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研究和开发,而在新工业革命下的创新包括创意一直到产品形成的整个过程,也就是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市场等各个方面都加以研究和创新,中国相比较外国来说不重视经营,因而导致了我们的第三产业始终不如国外,如果我们
能够创新市场链中的各个环节,使得产品的供应、流通、销售、服务等环节都有所创新,那么就能够实现市场链上的创新,使得整个市场畅通起来,并且与产业链得到统一从而与产业进行衔接。
(三)知识加工和组织体系
在新工业革命时代,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人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跟的上时代的步伐。
未来的创新型人才需要符合自学习,自组织的特点,也就是说人才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根据自身需要不断的补充自己的不足,为企业不断的创造价值。
目前大学生在校内学习的知识很大部分都属于被社会淘汰的知识,因此需要人们不断的补充自己,才能不被社会淘汰;自组织,由于现在网络发达,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到志趣相投的人,通过网络组成一个团队,去创造新的产品。
在未来的工业革命,哪个国家能够利用好这些资源,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创新,就会在世界的发展上占有一席之位。
(四)从传统能源转向新能源的利用
过去企业生产用户所需都是用传统的能源去进行生产,就是用一点少一点,而现在新工业革命时代下,可以太阳能为人们发电,可以利用粮食做衣服,可以利用互联网络看新闻,从而大大减少了一些原材料的浪费,节省了资源,创新了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六、绿色发展与新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绿色发展与新工业革命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新工业革命技术能够为我国带来新的发展,同时新工业革命技术代替了传统的能源,与绿色发展的观念一致,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进行发展。
过去传统的企业,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像宝钢等企业现在已经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放眼全球形式,新工业革命能够为各国发展带来良机。
七、结语
笔者通过分析绿色发展的内涵以及绿色发展的措施,得出绿色发展与新工业革命的某些理念不谋而合,我们可以在发展新工业革命创新的同时进行绿色发展,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自身发展,同时可以更好的适应时代的潮流,在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发展,增加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邓洲.新工业革命中国工业发展――“第二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暨《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3》发布会”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4.
[2]李斌.绿色新政下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