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大全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内容之一,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可以使同学们对生活的本质与意义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理论素养。

下面是对生活与哲学的原理与方法论进行总结的大全:一、生活与哲学的关系:1. 生活与哲学的互为基础关系:生活是哲学的基础,而哲学又回应和指导生活。

2. 生活与哲学的相互渗透关系:哲学离不开生活的经验,生活的实践又需要哲学的指导。

3. 生活与哲学的统一关系:哲学的任务是要把握生活的本质,帮助人们认识和改造生活。

二、生活与哲学的目的:1. 通过哲学来认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使人们能够对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2. 通过哲学的指导,使人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使生活更有意义和价值。

三、生活与哲学的哲学观点及其含义:1. 辩证唯物主义:生活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对生活的认识要进行辩证的思考。

2. 实践哲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认识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3. 唯物辩证法:生活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要从事物的矛盾与发展,去认识和改造生活。

4. 历史唯物主义:生活是历史的产物,要通过研究历史,了解生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四、生活与哲学的方法论:1.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

2. 综合与分析的关系:对生活的认识要进行综合分析,既要看到生活的整体,又要看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3. 具体与抽象的关系:对生活的认识既要关注具体的事情,又要从中抽象出普遍规律。

4. 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要以历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生活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又要关注现实的变化和发展。

五、生活与哲学的误区:1. 只重理论,轻实践:哲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研究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实践。

2. 整体论与个别论的片面性:对生活的认识不能只看到整体,还要关注个别的具体情况。

3. 只讲概念,不注重举例:概念与实例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哲学原理。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在必修四的政治课本,我们将会学习哲学知识。

哲学是一个我们学生比较陌生的概念,所以学习必修四的课本时一定要认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哲学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1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汇编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汇编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汇编在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其中与哲学相关的知识点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汇编一些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的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它强调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辩证唯物主义对抗形而上学思维,注重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

2. 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它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反对唯心主义历史观。

3. 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是指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

二、哲学的其他流派1. 孔子思想:孔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仁爱、礼仪、忠恕等价值观念,提倡“治家、治国、治天下”之道。

2.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潮,强调法治和利己主义,提出了“法者治之器,刑者治之备,礼者治之华”的理念。

3. 苏格拉底思想:苏格拉底思想注重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提出“认识自己”是一切智慧的开端,强调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三、思想政治与现代生活1. 公民权益与责任: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们既要享有公民权益,也要承担公民责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进步。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普遍认同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念,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

3.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协调发展,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四、思想政治与国际关系1. 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是指各国在尊重彼此独立、平等、互利互信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实现共同发展、和平繁荣的世界。

2. 多极化世界:多极化世界是指在国际关系中,多个拥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并存,形成相对平衡的格局。

3. 世界公民意识:世界公民意识是指跨越国界,超越个人、民族或国家利益,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全球合作与发展的意识和观念。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

(在变革客观对象的实践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新要求;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的来是实践。

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

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两个,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和学习间接经验。

但归根到底都实践。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参加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

(3)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6篇篇1一、唯物论唯物论是探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哲学派别。

在唯物论中,物质被视为宇宙间一切存在的基础,意识则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 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应该尊重规律,同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 联系与发展: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发展是物质世界运动的本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探讨事物内部矛盾及其发展的哲学方法。

在辩证法中,矛盾被视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 矛盾的概念:矛盾是事物内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2. 矛盾的发展:矛盾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 矛盾的解决:矛盾的解决通常是通过矛盾双方的斗争和转化来实现的,矛盾解决的形式包括矛盾的消失和矛盾的克服。

三、认识论认识论是探讨人类如何认识世界和如何获得知识的哲学理论。

在认识论中,知识被视为人类对世界的正确反映。

1. 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基础是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认识的起点。

2. 认识的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3. 真理与价值: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价值是人们所追求的对于自身有意义、有作用的事物和属性。

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面。

四、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探讨。

在人生观中,人被视为宇宙间的贵者,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尊严。

在价值观中,价值被视为人类行为的导向和标准。

1. 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和自我实现,意义在于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人走向光明未来,错误的价值观则可能导致人的堕落和失败。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是高考政治复习的重点,同学们一定都想了解生活与哲学知识点都有哪些。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7篇篇1一、唯物论唯物论是探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哲学派别。

在唯物论中,物质被视为宇宙间的一切存在,意识则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高中政治中,唯物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主观的,意识反映物质。

2.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辩证法辩证法是一种以变化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哲学方法。

在辩证法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断变化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高中政治中,辩证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联系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2. 发展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由其内在矛盾推动的。

3. 矛盾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三、认识论认识论是探讨人类如何认识世界和自我意识的哲学领域。

在认识论中,真理是一个不断被认识的过程,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高中政治中,认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们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2. 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真理是一个不断被认识的过程。

3. 真理是相对的:真理是相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认识。

四、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探讨人生目的和价值的哲学领域。

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人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意义的,人应该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高中政治中,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 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而活,人应该追求什么。

2. 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指人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 道德和法律: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应该遵守道德和法律。

五、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探讨国家政治问题的哲学领域。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欢迎阅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3区别:4区别:联系:1)123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34(1(2(3诡辩论。

5方法论:6造福人类。

12(1(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归纳

【导语】着眼于眼前,不要沉迷于玩乐,不要沉迷于学习进步没有别*的痛苦中,进步是⼀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够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沉迷于痛苦不会改变什么。

⽆忧考⾼⼆频道为你整理了《⾼⼆政治《⽣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单元⽣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活 (1)哲学就在我们⾝边。

①哲学智慧产⽣于⼈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活、与我们置⾝于其中的⾃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觉或不⾃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作和⽣活。

(2)哲学是指导⼈们⽣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智慧、使⼈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的统⼀(世界观决定⽅*,⽅*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的指导。

)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主义的标准。

另⼀⽅⾯,思维和存在有⽆同⼀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们在⽣活和实践活动中⾸先遇到和⽆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才智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核心提示:哲学的产生哲学的起源哲学的作用哲学的本义哲学的任务哲学的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两个对子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课美妙的生活导向1课1框生活到处有哲学P41.哲学的产生:P4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的起源:P5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3.哲学的作用:P5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哲学的本义:P6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5.哲学的任务:P6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课2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P73.详细科学与哲学:P8①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②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详细学问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哲学的本义是爱才智或追求才智。

其次课百舸争流的思想2 课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P101.哲学的基本问题:P10-2课2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121.哲学的基本派别:P123课1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P163课2框哲学史上的宏大变革P18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P18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18其次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辨证唯物论)核心提示: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相识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4课1框世界的物质性P281.自然界的物质性:P282.物质:P294课2框相识运动把握规律 P31一.运动:1.运动的含义:P3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更和过程。

3.运动的特点:P3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确定的。

静止的特点:静止是有条件的,短暂的和相对的二.规律:1.规律的含义:P332.规律的特点:P33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5课1框意识的本质P352.物质确定意识:P37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确定意识。

高中政 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 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哲学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它引导我们思考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哲学知识,下面就为大家进行总结。

一、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零散的,而哲学则是将这些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

哲学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等。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自然科学中的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点总结
一、唯物论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运动与静止: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而静止是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二、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主观能动性与规律: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意识的来源和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公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途径和方式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包括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政治哲学生活部分的重要内容,它们构成了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政治现象的重要理论工具。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
知识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自身素养,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二、哲学是什么一)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而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生活,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举例: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为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为唯心主义。

二)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质上是正确的。

然而,它存在着局限性,即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但同样存在着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忽视了物质的发展和变化,具有形而上学性的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归纳(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此处不能改成科学。

只能是学问)一.含义:(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或关于世界观的学说)(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注意: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之间关系不能等同)二.产生:(1)产生于人们实践活动中;(1)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对实践的反思三.哲学的功能: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注意: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只有正确的哲学才能让人们正确的认识与改造世界))哲学与世界观:①区别:a、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及根本观点b、世界观人从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c、世界观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②:联系:哲学是对世界观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世界观和哲学一样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注意:在解题时时要注意世界观与方法论对应正确).哲学同具体科学关系: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强调具体);哲学则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强调抽象、一般)。

2.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六.哲学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具体包括:(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以此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以此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为什么:(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它贯彻哲学始终。

1.唯物主义:(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七.哲学两大派别:2.唯心主义:(1)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等夸大为万物的本原,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与本原,它决定着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注意:物质不能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Array2------方法论:要求我们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含义: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包括两层内容: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或时间内,其根本性质未发生变化;特点: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变论(既只看到运动,否认静止的存在)。

世界观: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普遍的.(1)必须遵守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2)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事界,造福人类。

本质: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或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注意:正确的、错误的、鬼神观念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生理基础看);(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从意识的内容看)。

(注意:动物没有意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并能调节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世界观:(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内容。

2)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第二部分: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八、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含义:(1)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主体、对象、工具、结果都是物质的;(2)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既把人们头脑中的想法通过实践变成现实)2.特点:客观实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注意:不能把来源等于唯一途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需要推动认识发展,为认识提供工具)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方法论:①要求我们重视实践的作用,立足实践,在实践中获得认识,检验认识、发展认识。

②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动实践发展。

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最基本属性)、有条件性、具体历史性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螺旋上升性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地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部分:认识论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