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后勤服务的现状和改革方向
深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深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作者:张咏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8期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近年来,各级各地积极探索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不少成效,但也面临不少问题。
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深化,随着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推进,社会化改革挑战和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交织。
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贯彻新理念、落实新要求,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努力为机关职能运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
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背景我国传统的机关后勤服务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其供给制、福利性、小而全、封闭式的自我服务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后勤工作自身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改革,而社会化则是改革的基本方向。
(一)政策驱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及相关政策,为后勤服务社会化提供了直接驱动。
早在l993年,中编办、国管局印发《国务院各部门后勤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就明确机关后勤机构改革要以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目标。
199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管局、中编办《关于深化国务院各部门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机关后勤体制改革要坚持服务社会化的方向,推进后勤服务商品化、市场化。
特别是围绕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要求,2014年,财政部等部门印发《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明确政府履职所需辅助性事项,如后勤管理领域中适宜由社会力量承担的服务事项,应当实施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为适应改革要求,国管局在《机关事务工作“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加大机关向社会力量购买后勤服务力度,凡不涉密的后勤服务项目都应通过向市场购买服务方式提供。
(二)产业支撑社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北京地区为例,服务业发展业态全、规模大,整体水平比较高。
如餐饮领域有A级餐饮单位2000余家,住宿领域有三星级以上酒店370余家,物业领域有物业服务二级以上资质企业340余家。
后勤保障部财务制度改革
后勤保障部财务制度改革一、引言后勤保障部作为一个重要的后勤服务部门,为单位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在日常工作中,财务管理是后勤保障部最核心的工作之一,直接关系到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运行稳定。
然而,由于传统财务制度的局限性和不足,导致后勤保障部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预算执行不透明、财务流程繁琐、审批周期长等。
因此,有必要对后勤保障部的财务制度进行改革,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
二、现状分析1. 传统财务制度存在的问题(1)预算执行不透明:传统财务制度中的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繁琐,导致预算执行情况不够清晰,财务数据不够准确。
(2)财务流程繁琐:传统财务制度中的财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繁多,导致财务处理效率低下。
(3)审批周期长:传统财务制度中的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周期长,影响了后勤保障部的服务效率。
2. 改革的必要性(1)提升管理效率:通过财务制度改革,简化财务流程,优化管理结构,提升后勤保障部的管理效率。
(2)降低成本:通过财务制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
(3)提升服务质量:通过财务制度改革,优化财务流程,提升审批效率,提升后勤保障部的服务质量。
三、改革方向1. 简化预算编制和执行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机制,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升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2. 优化财务流程:简化财务处理流程,优化审批程序,提升财务处理效率。
3. 提升审批效率:建立高效的审批机制,减少审批周期,提升后勤保障部的服务效率。
四、改革措施1. 简化预算编制和执行流程(1)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机制:根据后勤保障部的实际情况,确定预算编制的标准和流程,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提升预算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2)优化预算执行机制:建立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预算执行计划,确保预算的执行效果。
2. 优化财务流程(1)简化财务处理流程:精简财务处理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提升财务处理效率。
(2)优化审批程序:建立财务审批的快速通道,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周期,提升财务处理效率。
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与转型发展
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与转型发展近年来,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在改革与转型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从改革动因、改革措施以及转型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探讨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与转型发展。
一、改革动因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应对时代变革和适应新形势的迫切需求。
首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机关后勤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新的需求。
其次,外部竞争与市场化的逐渐推进,使得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面临着来自市场主体的竞争压力。
此外,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也对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此可见,改革动因是多方面的,既来自内外环境的压力,也源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措施在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其转型发展。
首先,要推行市场化运作,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单位内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单位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要加强与其他单位的合作,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另外,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并开展终身学习,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最后,加强对外宣传和形象塑造,提高单位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转型发展方向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的转型发展需要明确方向和目标,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首先,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水平。
其次,要拓宽经营范围,发展多元化的服务业务,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客户。
此外,要注重绿色环保,推行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另外,要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员工的人文关怀和职业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最后,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的改革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明确改革动因,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并明确转型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只有如此,才能推动机关后勤服务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为机关单位提供高质量的后勤服务,助力其更好地履行职责和使命。
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
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化改革的背景下。
机关后勤服务的有效管理对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对管理体制的探索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提高服务质量。
本文将讨论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前景。
关键词: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社会化改革;思考;引言:机关后勤服务是政府机关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其管理体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近年来,社会化改革的推动下,机关后勤服务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
本文旨在探讨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演变、面临的挑战、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前景。
一、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机关后勤服务的管理体制演变可以追溯到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起初,政府机关后勤服务通常由政府自身提供,包括食堂、办公用品供应、设备维护等,以垄断性方式运作。
这一传统的管理体制缺乏竞争机制和市场导向,通常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要目标,而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存在挑战。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社会化改革的理念逐渐渗透到机关后勤服务领域。
社会化改革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的提供。
这一改革使得机关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1.1 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化改革的推动下,政府逐渐将机关后勤服务的提供开放给市场竞争。
这意味着不再局限于政府自身提供服务,而是允许外部供应商和服务提供者参与,创造了更多的选择和市场竞争。
1.2外部竞争者的涌现:社会化改革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机关后勤服务,导致大量的外部竞争者进入市场。
这种竞争促使服务供应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以获得竞争优势。
1.3市场化运作: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机关后勤服务更具市场导向,追求效益和竞争力。
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的管理逐渐向效益和效率导向转变,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浅谈机关后勤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机关后勤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摘要: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机关后勤是行政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相关资源配置、使用,满足政府自身需要、保障政府正常运行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它涉及资源配置,有必要用较少成本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它具有满足政府行政效能和正常运行的职能,因此其服务过程、质量、效率,就影响着政府的行政效能,并反映着政府形象。
回顾我国机关后勤机构发展历程,分析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必要性,探索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关;后勤管理;改革;创新引言为充分发挥后勤管理在机关发展中的作用,确保机关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后勤管理的架构和组织,考虑资源的调整和配置,通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后勤管理的质量。
特别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关后勤管理应通过信息化、现代化、后勤社会化发展,使后勤管理工作更契合需求,使机关科研工作得到稳步推进。
1机关后勤管理体制发展的必要性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国革命胜利过程中提供了物质保障,是当前增加政府机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的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也是解决后勤管理短板的需要。
回顾机关后勤机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机关后勤管理机构及时优化,服务职能的及时调整,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生产基础和物质保障。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中央事务管理局特别重视改进生产工具,发展生产。
根据1944年3月《解放日报》记载,中央经建处为改良农具,召集种菜先进分子和铁工、木匠以及农场、木厂负责人,讨论改良农具的效力、质量。
改良农具有力地支持了生产发展,推动边区经济发展,为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
此外,通过边区建设,奠定新中国的经济基础,为解放战争提供经验。
因此,机关后勤管理机构和职能及时优化调整,是不断适应变动着的革命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需要。
从政府职能转变来看,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降耗增效。
1983年以来,机关后勤管理从物业、餐饮等单项改革转变到资产管理、节能节约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
机关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机关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情况汇报一、中心基本情况一人员编制机关服务中心现有编制人,其中财政全供人,自收自支人;合同制员工人,临时工人;二主要职能根据市气象局批复的机关服务中心职能,承担机关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承担机关委托管理的部分行政事务性工作;管理机关交由其占用、使用的国有资产,推动所属服务经营单位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经济效益;三科室情况中心设有办公室、物业科、车管科、房产科、保卫科、食堂管理科共6个科室;办公室负责党务、人事、文秘档案,文件收发,财务收支,节能减排,图书室管理等日常工作;物业管理科负责厅房产的维修、改造,工作环境的保洁、维护,办公楼和家属小区水、电、气、暖的正常供给,设备保养、维修;车辆管理科负责驾驶员和车辆管理,车辆维修、年检、加油、保险和处置,调度公务用车等;房产管理科负责厅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购置,报废处理,申请职工住房,办理厅机关和职工房地产手续;保卫科负责整顿内部治安秩序,确保机关办公楼安全,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及家属院安全;食堂管理科负责局职工食堂的早、午餐的就餐、菜品及卫生的监管,包括食品采购,出入库等重点环节的管理;二、中心近期工作情况一水电管理方面切实做好水电维修、绿化美化、卫生保洁工作;今年认真做好局办公大楼、供电、供水、供暧设备和线路的检查维护工作,多次对楼内和楼外供水管道、照明灯具、办公桌椅、龙头、水阀、把锁进行了维修和更换,提前排查隐患,确保正常运转;其中包括:1、对空调系统进行检修,对大楼各层办公室内空调机滤网进行清洗,消毒,做好空调设备进行维修前期工作;2、对气象预警中心大楼备用发电机检查,排查楼内基础设施系统的使用状况和安全隐患;3、启动安装区县局考勤系统联网工作4、对大楼水箱进行清洗消毒并更换各层饮水器过滤芯,达到饮用水标准并取得合格证5、为大楼各层配备消防急救箱等相关物品6、为大楼各办公室及楼内更换LED照明设备,7、对电梯更新进行完善工作协助局相关部门对大楼四部电梯进行验收,同时对发现问题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8、食堂大灶除油,清洗;二行政事务管理方面1、做好部分外租房屋的回收和管理,做好外租房屋租金缴纳2、做好局管产房屋职工宿舍的资产管理和资产清查工作3、加快政府购买服务和后勤保证社会化4、针对“宝能创业中心”等单位开展防雷安全检查5、完成“三严三实”,“群众路线整改落实情况”上报工作6、保障两会安全,加强对市区施放气球活动巡查;三安全保卫工作和卫生保洁管理方面中心领导主动征求节假日值班人员的意见,合理安排带班值班人员,保持与上级信息畅通,联系便捷,确保节假日值班工作有序进行;在加强、督促安保巡查、询问力度的同时,加强来访人员的登记接洽和管理工作,确保局机关安全防范工作;后勤服务保障管理制度多达十几项,涵盖所有日常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了优质服务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综治工作同其他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指导;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抓的良好局面;并建立健全创建“平安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综治各项制度,做到综治工作年初有计划、有部署、平时抓落实,半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为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了各项防范制度,认真执行专职警卫、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督促卫生保洁人员做好日常卫生保洁工作;三、中心后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后勤是党政机关的一个子系统,是从供给制演变过来的;发展到今天已经不适应形势的需要,弊端不断显现,现状不尽人意,表现在: 1,机构重叠,效益低下: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和历史的沿革,长期以来把后勤部门当福利事业来办,只强调服务保障,大小机关各设一套后勤服务机构,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庞大的后勤服务机构和服务设施,人力物力高投入,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后勤服务自成系统,不能集中统一,自我封闭的管理服务体系使得资产流动困难,使许多服务设施、设备闲置,不能充分发挥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浪费严重;同时服务市场也不能接收到后勤服务需求的正确信号;2,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劳动效率和服务质量不高;后勤部门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分,在管理中过多依赖行政手段,统得过死,限制了积极性发挥;二是责、权、利脱节,政府大包大揽,统收统支,职工的贡献大小不与经济利益挂钩,形成“大锅饭”的状况;三是缺少竞争机制;经费上有保障,服务只对机关,无竞争对手,无经营风险,竞争压力和竞争本能退化;3,人员观念陈旧,年龄老化;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对后勤工作的影响,在后勤队伍上,长期以来忽视专业化、技能化人员的配置,满足于传统意义上体力型、服务型后勤,更有把后勤管理部门当作休闲养老的机构,由此造成人员结构年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后勤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技能化要求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远远不能满足后勤科学化、现代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四、中心服务保障工作改革发展的方向后勤工作是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职能运转的基础和保障;这就要求:加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后勤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商品化、企业化的后勤服务的转变;加强工作监管,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围绕全局中心工作,通过制定法规、制度,明确科学定位,加强对全局资产、集中采购、基建投资、职务消费、后勤服务、职工福利待遇等事项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后勤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服务标准,加强质量考评,提高服务水平;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继续推进后勤服务经营单位改革,在妥善处理社会保障问题的同时,开放机关后勤服务市场,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将机关后勤需要的服务,社会组织能办的尽量外包由社会专业机构来办,具体的后勤服务项目可从市场购买,将后勤服务的组织管理和生产服务相分离;使其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后勤服务社会化作为后勤服务改革的一个前沿,可以预见能起到“一举四得”的作用:一是可以大幅度精简现有人员,节约机关大量的人力资源;二是可以达到服务更加专业化,服务质量上层次;三是服务或产品可以获得较高的性价比;四是可以增强克服困难、提振改革的信心;。
浅议积极稳妥推进我国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相关关系理 不顺,绞在一起 ,相互影响 ,很 难推进 。尤 其是事业单位 分类改革的力度不 断加大 ,后解决 的现 实困境。 1 . 后勤服务的局 限性 。 有些后勤服务单位 的运行 虽然采用 了一 些新机制、新模式 ,但 基本上 是依托保障其 主管机关履行职 能来开 展工作 的,实行的是 “ 一 家一户 ”办后勤 的 小农式后勤 经济 ,后勤服 务单位规模小 ,竞 争意识 不强,运营成本 高,形不成规模 效益 和产业 。相 当一部分 的后 勤服务 中心类似 于 机关 内部的一个处室 , 自身的生存发展 与主 管机关 的态 度息息相关 ,发展空 间具有 很大 的局 限性 。 2 . 结算关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 一是近年 来随着物价上涨人工成 本、服务 内容 的增加、 标准 的提 高、范 围的扩 大,服务经 费支出越 来越 高,受财政 的制 约每年机关整体 经费增 长幅度 却有 限,导致 后勤经费支 出面 临较大 困难 。二是后勤服 务中心对外经营 的收入, 往往被 用作弥补机关 经费不足 ,影 响后勤服 务 中心 的经 费 自立 、 积 累和 扩 大再 生产 。 3 . 机关后勤服务机构市场 竞争力弱 。 一是 人员 思想观念 陈旧,年龄偏大 ,缺乏 管理人 员、经 营人员和现代 专业技术人才 ,现 代化 管理 水平低 。二是 中心经营实体 比较分散 、 规模 小,形不成规模 效益和产业 ,缺 乏激励 机制 、竞争机制和制 约机制 ,费用 开支大 、 运行 成本高 。三是组 织和治理结构不 合理 , 行政 化倾 向比较突 出。这些综合 因素 ,都影 响了机关后勤服 务机构的市场竞 争力和抵御 市场风 险的能力。
当前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和改革现状的分析
当前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模式和改革现状的分析摘要:机关后勤工作作为推进机关事务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保障机关事务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机关后勤工作都存在较多问题,并对机关后勤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导致难以顺利开展机关事务管理工作。
因此,针对后勤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当采取一定措施,加快完善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改革,提升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的水平,促进机关事务管理工作开展得更为科学化、规范化,从而带动机关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机关;后勤;改革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政事企分开”改革方案,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为配合上级做好推进工作,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激发后勤管理工作活力,后勤服务呈现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良好局面,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机关后勤改革经历了从物业、餐饮改革等局部的、单项的探索到资产管理、经费管理、节能节约等全方位的、系统的推进过程,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1当前机关后勤保障管理改革现状分析1.1引入市场竞争行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机关后勤服务,只讲服务, 不关注成本,不追求效率,是单纯的无偿服务、福利服务,忽略了后勤服务的经济价值,不仅加重机关的经费负担,也助长了后勤部门“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实际上也影响服务的满意度。
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服务模式被打破,后勤服务开始注重经济效益,借助价格机制这一市场机制的核心,逐步建立起后勤服务的商品交换关系,充分体现后勤服务本身的价值,实现了后勤服务效益的提升。
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引进竞争行为,提高了供给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使机关受益、社会受益。
1.2优化服务资源配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后勤服务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推动机关向更为专业的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在设备维修、网络维护、绿化养护、会务保障等专业化要求相对较高的服务保障领域,通过合同外包、委托管理、社会合作等方式引进具有专业资质的企业,后勤部门不再自办后勤服务,主要负责后勤服务规划编制、经费预算编列、组织购买和履行监督等管理监督事项,在实现管办分离的同时,也实现了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01
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推行后勤服务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
,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加强成本控制
02
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采购等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
企业竞争力。
推进多元化经营
03
通过多元化经营,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同时降低经营风险。
市场竞争环境层面
加强合作共赢
通过企业联合、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 势互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
人才引进
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渠道,吸引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素养的后勤管理人才 ,为国企后勤注入新活力。
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进修等方式,提升后勤员工的综合 素质和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后勤管理团队。
完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物质奖励、非物质激励等多 种激励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定位分析
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后勤管理理念、模式、手段、技术等, 引入优质后勤服务资源,推动国企后勤与市场接轨,提升国 企核心竞争力。
优化组织架构与职能分配
组织架构调整
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架构,优化后勤管理层次,明确各级部门职责 ,降低管理成本。
职能分配优化
梳理现有后勤职能,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核心业务,提高后勤服务的专业 性和效率。
不足
然而,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出 现一些不公平现象;其次,部分国有企业过于依赖后勤服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最 后,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人才匮乏等原因,部分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化运作模式。
加快机关后勤保障服务改革 推进机关事务管理的规范运行
低 , 勤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的技能化要求 后 与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 ,远远不能满 足后勤科学化 、 现代化 、 专业化发 展的要求 。
四 、 关 后 勤 服 务 保 障 工 作 改革 发 展 的 方 向 机 机关后勤工作是政府机关 [ 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作 是机关职能运转的 基础和保障 。这就要求 : 加速 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后勤 向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化 、 商品化 、 企业化 的后勤服务的转变。 加强工作 监管 ,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要求 , 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 , 通 过制定法规 、 度 , 制 明确科 学定位 , 加强对政府 资产 、 中采购 、 建投 集 基 资、 职务消 费、 后勤服务 、 职工福利待遇等事项 的管理 , 优化资源配置 、 降 低行政成本 、 提高保障能力。 进一步转变后勤行政管理职能 , 加强后勤服 务管理 机构 、 管理职能建设 , 尽快实现机关 自办后勤服 务向组 织提供后 勤服 务的转变 ; 加强后勤行政建设 , 建立 健全机关后勤 服务市场准入制 度, 完善服务标准 , 加强质量考评 , 高服 务水平 ; 提 按照 事业 单位分类改
● 经 济 师 论坛
化:
《 经济 ̄)09 20 年第 8 期
3人 员 观 念 陈 旧 , 龄 老 化 。 由于 计 划 经 . 年
加 关保务 推 关管规 行 快 后 障 改 进 事 理 范 机 勤服革 机务 的运
●董志 勇
摘 要: 文章从分析机关行政事务管理 与机 关后勤保障服务的地位 入 手, 探讨机 关行政事务 管理 的发展 与规 范 , 出机 关后 勤工作 的现状 指 及 存 在 的 问题 , 就机 关后 勤服 务 保 障 工作 今 后 的方 向展 开 详 细 阐 述 。 关键词 : 关行政事务管理 机 关后 勤保 障服务 改革 规 范运行 机 中图 分 类号 :6 01 D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进一步提高机关后勤服务质量的调研报告
进一步提高机关后勤服务质量的调研报告按照《中共闵行区委关于在全区党员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局的实际,从3月中旬开始,我就从局梳理出来的问题之一“注重细节,进一步提高机关后勤服务质量”这一课题,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现状:最近几年来,我局在人员总编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区交给我局工作任务不断增加,管理和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展,主要有:一是节约型机关建设,全市我区是第一家开展这项工作,这项工作没有人员编制,区编委没有专门的机构设置,没有经费。
但是作为区重点工作,我局在人员、资金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是对全区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集中调配和办公用房大、中修项目集中管理,这项工作量大面广,在全市我区是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
三是对全区公务用车的改革,作为全市第一家公务用车改革单位,这几年车改工作不断深化和延续,08年对区4个执法单位进行了车改,对全区公务车辆进行了清退工作,另外对车改后的机关私家车提供后续延伸服务。
四是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公务员住房解困,并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军队转业干部的住房解困工作。
五是对除机关大院外五个集中办公点的物业管理、餐饮保障统筹管理,并在所有管理的院、点实行了机关工作自助午餐。
六是实行财务集中管理,成立了财务结算中心,除机关大院经费统筹部门外又增加了武装部、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管理部门达34家。
此外,为了规范财务统一管理,08年7月将原生活中心的财务并入财务结算中心统一管理。
七是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政府采购,成立了局采购办,对全局的采购统一管理。
09年该项工作继续深化,向大院内经费统筹部门即二级预算单位深化。
在具体做法上体现了以下特点:1.服务工作细微化。
医务室、理发室推出“加时服务”,每天早半小时上班,晚半小时下班,为机关干部看病拿药,理发提供方便;收发室推出“承诺服务”,一般情况下中午11点前分发好报纸、信件,保证机关干部午休时能看到当天的报纸;水、电、空调维修组开展“全日制服务”,公布维修电话、手机号码,保证维修24小时随叫随到;在机关大院内设置付费通缴费终端,为机关工作人员缴纳电、水、煤气等公用事业费用提供方便;在公用部位放置擦皮鞋机。
国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国企后勤社会化是指国有企业将后勤服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以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在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后勤服务经历了从传统自给自足的模式到市场化运作的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就发展现状来看,国企后勤社会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已经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的社会化,委托专业供应商承担餐饮、清洁、保安等后勤服务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另一方面,仍有一些国有企业在后勤服务上存在自建自办的传统观念,未能积极探索社会化的途径。
此外,社会化的进展也存在地区差异,一线发达地区相对较好,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国企后勤社会化的对策势在必行。
首先,要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为国企后勤社会化提供制度保障。
政府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国企委托第三方机构的权限和责任,确保国企得到合理的后勤服务。
同时,还要加强对第三方供应商的监管,确保其具备合法资质和良好记录,预防潜在的风险。
其次,要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提高国企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国企在选择第三方供应商时,应重视其专业能力和行业经验,避免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服务质量。
同时,国企还应注重培养内部后勤管理团队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对第三方供应商的管理水平。
此外,应加强与专业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展相关培训与研究,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再次,要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国企后勤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借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企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后勤服务的可视化管理和优化调度。
通过信息化手段,国企可以及时了解后勤服务的运行情况,做出合理的调整和决策,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开展电子招标、在线验收等创新实践,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追溯性。
最后,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建设,提高后勤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水平。
国企应加强对后勤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机关后勤服务调研报告文档
机关后勤服务调研报告文档机关后勤服务调研报告文档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机关后勤服务是历经改革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优质服务,它涵盖了诸如餐饮、住宿、园林绿化、保洁、安全、运输等多个方面,为机关单位提供了全方位的后勤保障。
机关后勤服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关单位工作效率、员工生产生活水平等。
本次调研旨在探究当前机关后勤服务的现状和效果,为下一步改进机关后勤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 实地踏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相关机关单位员工的问卷,并通过网络和实地发放两种方式进行。
问卷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对机关后勤服务质量的评价、对机关后勤服务种类的认知、机关后勤服务的需求和建议等。
然后,我们结合调查结果,对机关后勤服务进行实地踏勘。
了解机关后勤服务的现状和机制,并对现有的服务进行体验和评估。
在实地踏勘的过程中,我们还与一些管理人员和服务提供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访谈,了解他们的运作方式和难点。
三、调研结果1. 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的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员工对机关后勤服务表示满意。
其中,60%的员工认为机关后勤服务的质量很高,30%的员工表示一般,10%的员工表示不够好。
对于机关后勤服务的种类,近90%的员工表示比较全面和丰富。
2. 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的现状实地踏勘结果显示,机关后勤服务机制比较成熟和完善。
服务种类繁多,覆盖范围广泛,满足了员工的实际需求。
不过,服务提供者数量还是不太足,特别是在运输、安全等方面的服务提供者偏少,导致服务质量还有提升空间。
3. 改进机关后勤服务的建议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我们在调研中还获得了一些改进机关后勤服务的建议。
建议如下:1)新增一些基础设施,例如:空气净化器;2)加强服务的品质,例如:保持卫生;3)增加服务提供者数量,例如:增加运输服务提供者;4)提高服务供应商的专业素质,例如:加强安全服务人员培训;5)扩大服务范围,例如:增设图书馆等娱乐设施。
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开题报告
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当前,在我国政府机关管理中,后勤管理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环节。
政府机关的后勤管理体制存在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对群众的服务质量,甚至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政府机关的后勤管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推进政府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机关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本研究将从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的角度展开研究。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政府机关是为群众服务的机构,后勤管理体制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政府机关的服务质量。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从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政府机关的服务水平,促进政府机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为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研究和探讨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为相关部门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
2.提高政府机关服务质量。
本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政府机关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入手,分析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1.政府机关后勤管理现状的调研分析。
2.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的问题分析。
主要包括资源浪费、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低、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3.提出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和措施。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可行的改革方案和实施措施,包括理顺管理体制、优化资源分配、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建议。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深入分析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为政府机关改进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2.提高政府机关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政府服务质量的需求。
3.完善政府机关后勤管理体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政府机关调整和移交的顺利开展。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机关后勤工作是一项涉及全局且关乎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工作,是保障机关部门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后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
服务是后勤工作的主旨,为相关部门提供优质服务是后勤部门的工作宗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政府管理职能不断转变,传统的封闭式的后勤服务管理系统已无法适应现代的发展,社会化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多年来的改革经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增强了人们对机关后勤服务改革的承受力。
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机关部门明确了改革方向和目标,在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奠定了改革的思想基础。
1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意义1.1消除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机关后勤管理体制产生和发展起来,且处于封闭式的自我管理、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既保证了机关职工队伍的稳定,又促进了机关部门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传统的机关后勤服务工作逐渐显现弊端,且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国家推行“社会化”模式,鼓励后勤部门参与到市场经济竞争中,推动后勤服务工作的社会化,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后勤服务提供保障,有效的消除传统的封闭模式的后勤服务弊端,实现后勤管理体制向开放式的转变。
1.2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顺应国家深化机构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快实现政府后勤服务管理和职能的分离成为当前首要目标。
政府的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意味着政府整体模式的转变,由无限政府转为有限政府,由权利政府转为责任政府。
但是传统的政府后勤管理阻碍了政府管理社会化的发展。
机关后勤管理社会化,有利于降低政府服务成本,节约资源,保障社会服务系统的高效运行,将后勤服务推向市场,有助于增加政府收入,加大后勤服务的社会效益,促进政府后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市场配置经济逐渐取得优势,有效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为实现社会化服务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传统的后勤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存在较大差异,若继续延续传统后勤服务模式,后勤管理体制就会失去竞争力,陷入困境。
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新时期下,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深化改革,对后勤服务也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迎合时代发展和改革要求,后勤服务要加强思路创新,对现行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
本文主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单位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标签:行政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管理模式行政事业单位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服务的重要机关部门,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后勤服务也要突破以往按部就班、安于现状的局面,结合我国相关改革制度政策,借鉴高校后勤和企业后勤的工作经验,按照自身的工作需求和服务职能,构建标准化、规模化以及社会化模式,主动转变服务手段、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行为规范、运转高校、服务优质的后勤队伍,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勤保障。
1、以社会化发展为导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要加强后勤社会化的研究,推动后勤服务趋于市场化方向发展。
首先,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盘活以及改进后勤管理机制,通过改革人事制度、经济核算、经营管理以及服务措施等方式,与市场逐步接轨,实现对后期服务的全面改革与转制,实行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生产效率;其次,后勤部门在为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要面向社会,积极参与市场行业竞争,拓展自身的服务业务,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最后,在后勤社会化改进进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阻碍,事业单位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认识到改革的道路没有平稳的,并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解决问题,例如将成本较高的环节进行外包,在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还有助于后勤服务实现社会化。
2、以发展目标为战略思路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是后勤服务趋于标准化、规模化和社会化的基础和前提,事业单位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制定科学的发展目标,以目标为战略思路,对后勤服务进行整体规划。
首先,要坚持人本理念,推动后勤工作实现规范化以及常规化,积极探索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的更新升级,对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后勤服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有层次以及有目的的开展管理,建立质量改进和反馈机制,提升用户满足程度,做到理解客户、尊重员工;其次,服务标准要实现精细化,从以往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对核心问题和重要环节进行梳理改进,向服务和质量要效率,同时,管理人员还要具有超前意识和前瞻思维,迎合时代发展做好管理和规划工作;最后,制定科学的管理和服务制度,以制度为保障开展各项工作,强调制度的系统性和权威性,为规范化管理奠定制度基础,定期对员工工作业绩进行核对,不断完善服务流程,保证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最新-机关后勤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精品
机关后勤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机关后勤管理是政府机关职能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对机关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后勤管理改革和创新的新思路,有助于提高机关后勤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机关;后勤管理;改革机关后勤工作是政府各级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在政府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机关后勤工作的质量,将会对政务工作的效率和职工的自身利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其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政府绩效,大大降低政府运行的成本。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机关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
分析新时期机关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对于指导后勤机关管理工作,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机关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后勤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现阶段,很多地方政府机关后勤管理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没有建立完善的、规范的、法制化的管理体制,依然沿用传统的、封闭式的管理体制,不能顺应社会市场化的需求,工作的主要依据依然是靠行政手段和行政指令,缺乏整齐划一的服务标准,容易出现无章可依的混乱局面,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机关后勤管理是机关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是干部和职工工作生活顺利有序进行的基础。
目前,机关后勤采取的行政管理和行政配给为主的运行模式已经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如采购工作中的财权和事权不分,没有建立对采购范围、过程及价格等的监督管理体系,导致借机谋取私利、资源浪费和闲置等问题。
二后勤管理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地方机关后勤管理采用的管理格局依然是封闭式的,并没有向市场开放,也没有将新的市场机制引入进来。
虽然在某些方面如食堂、物业等开始了社会化管理的实践,但是还没有见到成效,而且涉及面还较窄。
而且,政府机关和服务部门还没有建立明确的经济核算关系,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服务收费标准,对工作量的界定也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
后勤服务部门的主要生存来源还是靠财政支出,经费相对稳定,又缺乏竞争对手,逐渐丧失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的意识。
行政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的现状及建议
社会发展行政机关后勤保障服务的现状及建议黄哲蓉◆摘要:本文依据行政机关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加强机关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机关;后勤保障;建议行政机关后勤部门是一个综合性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机关行政事物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为机关工作的开展和职能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信息、人力保障和服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广泛性、服务性、和谐性、琐碎性、时效性、突发性和知识的多科性。
反映出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恩格斯说过:“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任何轻视后勤工作,以为后勤工作不是重要的专门的科学,不需要系统的学习,不需要精通业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邓小平同志也强调指出:“后勤部门,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十分重要。
”可见后勤部门的保障服务工作对机关正常运转的影响力非常大。
近些年来各领域都在呼唤改革,行政机关后勤部门也在大环境的影响和推动下做出艰难的尝试。
虽然经过改革的阵痛后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后勤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服务和保障能力得以增强。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改革的推进,行政机关后勤部门在管理、保障和服务工作中,依然也暴露出一些矛盾,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观念落后,对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认识不到位当前我国行政机关后勤服务质量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受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观念和大锅饭思想的影响。
部分干部职工因循守旧,仍然习惯于以往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不敢和不愿创新,害怕出错,担风险,不求进步,只求无过。
从而在后勤事务的决策能力、管理方式、运行流程和实施效果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与外部大环境的不适应和不协调的因素,也制约了后勤改革和发展的速度。
二、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服务机制不科学、制度不完备传统计划经济下的机关后勤服务,缺乏竞争、激励和创新机制,只关注服务,不关注成本,不追求效率,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后勤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机关后勤服务,对机关的工作起着支持和保证作用。
在机关工作系统中,后勤服务机构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了机关,就需要机关后勤服务,后勤是依据机关而产生和存在。
离开后勤,机关就无法运转,机关以后勤服务为基础条件。
因此,早在我党建立初期,后勤服务工作就得到重视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
至建国以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庞大的、有效的后勤服务网络。
保证了国家机器有效运转,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进入WT0等新情况的出现,现有的后勤服务体系已不相适应,随之提出了后勤服务改革、深化改革的课题。
这是后勤服务系统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机关后勤服务工作的内容机关一般泛指党的机构、国家权利机构、政协机构、行政部门或事业单位。
机关承担着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代表党或国家行使一定权力、办理公事的职责。
机关后勤服务单位是为机关创造工作和生活条件,提供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单位,其工作内容紧紧围绕机关运转和职工生活展开。
由于机关的层次级别及人数多少的不同,后勤服务工作内容有所区别。
从国家部委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来看,一般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会议服务。
召开会议是机关工作的重要形式,搞好会议服务是保证会议质量提高会议效果的基本条件。
在会议服务方面,一是全国性会议,要根据会议要求做好会前安排准备、会议过程中的生活服务、会议代表的接送等工作。
二是部机关内部会议室的安排、保洁、会议设施的使用等服务。
第二,卫生服务。
搞好办公大楼内外公共场所和设施的卫生,使办公场所整洁,环境美化。
第三,用车服务。
一是职工上下班由班车接送。
二是外出办事按规定派轿车接送。
提供出差预定车票或机票。
第四,饮食服务。
职工食堂为职工提供用餐服务,对外来客人提供招待服务。
提供饮用开水。
第五,医疗服务。
提供日常医疗服务、保健服务。
第六,生活服务。
为职工提供理发、洗浴、洗衣、幼儿园等服务项目。
第七,物业管理。
负责机关办公区、职工宿舍区物业管理及服务。
第八,图书档案借阅服务。
第九,报刊文件收发及文印服务。
第十,行政管理事务。
机关后勤单位受机关委托承担一定行政管理职能。
例如机关基础建设、房屋分配、售房、机关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计划生育、交通安全、绿化、献血等。
现以农业部机关后勤服务为例列出服务内容如下表:农业部机关服务中心内设服务和管理机构及工作内容1、物业管理中心:办公楼及楼内设施维修、卫生、楼内会议室管理及服务、供应开水、定票、理发、洗浴、健身,职工宿舍区物业管理2、餐饮部:职工就餐、客饭、供应糕点副食蔬菜3、医疗保健部:医疗保健服务4、汽车营运部:班车、公务用车5、幼儿园:幼儿入托6、图书档案处:图书档案借阅、档案管理7、行政处:全国性会议、计划生育、交通安全、绿化、献血、单身户籍管理8、机关财务处:公务员工资发放、行政经费管理9、基建房管处:基建、分房、售房、房修基金管理注:文件报刊收发及文件打印,划归办公厅管理。
二、机关后勤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机关后勤服务关系到机关工作的质量、效率、形象,甚至影响到机关能否正常运行。
因此,机关后勤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有直接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机关的设施及设备条件,是机关办公的基础条件。
必需保证机关办公楼水电暖设施运转良好,保证机关公务用车,为机关办公提供基本的条件。
第二,机关的工作环境,既影响职工工作的情绪,又关系机关的形象。
必需保证机关卫生状况良好,环境整洁有序,给机关工作人员带来良好的心境,使机关对外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第三,机关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关系机关工作效率。
机关需要的服务,必需及时、保质、保量的得到满足,使机关工作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第四,机关的生活福利条件,如食堂的饭菜质量,健身理发、幼儿入托等对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生活质量,解除后顾之忧起到重要作用。
后勤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很重要,哪一方面出了问题,都会给机关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机关后勤服务工作是事务性、服务性的工作,但机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有效的开展,需要后勤服务提供基本条件,有赖于后勤服务的保障。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由此反映出后勤服务对机关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工作目标实现起到基础作用,在机关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机关后勤服务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行业机关后勤服务是适应机关的需求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建国以来,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完备的各级党、政、立法、司法及政协机构。
此外,根据需要,还设立了许多事业单位。
由这些机构和单位组成的国家管理体系,有效的保证了党和政府政策的实施,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事业不断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与此同时,为这些机构和单位行使后勤服务职能的后勤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后勤服务行业。
具体表现在:第一,后勤机构数量大。
由于机关单位基本都设有独立的后勤单位,因此,大致上后勤服务单位与机关单位的数量相一致,全国的后勤机构数量是相当大的。
第二,后勤资产量大。
为了保证机关工作顺利、高效的运转,各个机关均投入相当的财力物力进行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后勤服务装备。
由此形成了可观的后勤资产量,全国机关后勤资产为1万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后勤资产虽然归属机关,但实际为后勤机构所占有和使用。
第三,后勤消费量大。
据统计,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后勤财政支出每年达十几亿元人民币,加上地方支出将在千亿元左右。
全国每年的后勤消费量是巨大的。
第四,有一支较大的后勤服务队伍。
由于每个后勤服务单位都是封闭性和全能性的,相对较多的工作岗位形成了一支较大的职工队伍.全国有2千万职工。
第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机关后勤机构所具有或占用的资产规模和人力资源,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存在巨大潜力。
一是存在富余的后勤资源。
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形成闲置的后勤服务资产和人力资源。
仅从国家机关后勤看,由于机关编制精简近一半,相应的只要一半的后勤服务资源即可满足机关需要,将有一半的服务资源闲置。
二是随着设施和技术手段的更新换代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以及转换运行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即使按照机关实际需要配置后勤服务资源,也会出现服务能力的闲置。
三是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左右,而我国只占三分之一,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由于后勤服务资源和能力存在潜力,又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后勤服务业发展前景光明。
通过改革开放和发展后勤服务生产力,对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起到促进和带动作用。
四、传统的机关后勤服务的特点机关后勤服务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专门为机关服务的组织体系,其机构的设置、职能定位、人员素质、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都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机关需求相适应。
其服务职能全面,分工明确,工作针对性强,人员政治素质高,听从指挥,服从需要,提供服务及时、到位,因而在建国以来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为保证机关的正常有效运转起到良好作用。
对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贡献。
其主要特点是:第一,机关单位单独设立后勤。
机关后勤部门作为机关内设的一个部门或必须的附属单位存在,随着机关的建立而建立,并随着机关发展而发展。
保证了机关和后勤的协调与适应。
第二,行使事业性职能。
后勤单位为事业性质,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既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又负责贯彻执行和具体实施。
既承担机关基建、分房、行政财务、计划生育、交通安全、绿化、献血、职工福利等项行政性管理工作,又是服务部门,负责餐饮、医疗保健、会议服务、环境卫生、公务用车、物业管理、幼儿入托等服务工作。
管理与服务的统一,有利于后勤单位实施和落实各项后勤工作任务。
第三,按照行政计划和行政命令开展后勤服务工作。
这种方式利于安排和协调工作,避免拖拉推诿,便于执行落实。
第四,国家根据机关工作和生活服务的需要安排后勤服务资金,保证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行,有效行使自己的职能。
第五,后勤机构按照机关的需要或要求开展工作,工作的好坏以机关是否满意为标准,不必考虑社会需求,较少受到外部环境制约,社会关系单纯,管理服务内容固定,便于安排、处理和完成工作任务。
第六,后勤单位面临的是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问题,不存在生存和发展问题,因而不必考虑经济效益。
其具有的生存保障机制,使其把精力完全投入到机关后勤服务工作中。
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后勤服务体系,对于保障承担计划经济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机关改革的深化,后勤服务单位也面临适应新的形势任务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求得生存和发展,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紧迫任务。
五、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和进步。
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的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市场经济的有效性,从而使我国的经济管理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此相适应,机关后勤服务机构改革也在逐步进行,步步深入。
1993年前,后勤服务机构一直是机关内设机构,以国务院部委为例,后勤服务机构多为办公厅的所属处室或科办,属于机关的一个部门,占用机关编制。
1993年全国机构改革中,机关后勤从机关中分离出来,成立了机关服务中心,为机关所属的事业单位,主要行使服务职能。
这一改革使得后勤服务与机关做到了机构分设,职能分离,政事分开。
一方面精简了机关编制,减轻了机关事务性工作压力,利于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改善机关形象。
另一方面后勤机构变成事业单位,增强了工作的自主性和专业性,推动了后勤机构的发展建设,使服务设施、服务能力、服务水平都得到相应的提高、在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各后勤单位按照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中提出的机关后勤要打破部门分割,进行区域性联合,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要求,进行了改革探索。
根据社会需求,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开展社会化服务取得一定进展。
例如:机关招待所向社会开放,食堂生产食品向社会出售、机关车辆及车辆维修向社会提供服务等,既取得了经济效益,也使后勤服务逐步走向社会。
1998年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后,机关后勤随之进行了机构改革,这次后勤机构改革将后勤服务向企业化改革方向上又推进了一步。
一是除机关服务中心管理处室的编制要报上级批准外,服务中心所属的服务、开发单位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定编。
二是试行后勤服务费结算制度。
取消人头费、事业费,机关服务中心经费的拨付,根据其为机关提供的服务的价格及供给量进行结算支付。
服务中心内部经济效益实行分级核算、目标管理。
三是进行了用人用工制度改革,实行职工聘用制、领导聘任制。
四是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效益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