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财政学-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

财政学-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
• 财政诸多调控工具,如税收、公债、公共支出、 财政补贴、财政投融资等,为政府灵活多样的调 控手段提供了可能性。
2019/10/14
• 4.对象的广泛性 • 财政宏观调控对象的广泛性主要源于财政职能的
广泛性,财政职能不仅包括其经济职能,也包括 行政职能和社会职能。
• 财政调控的对象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 阶层以及经济运行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如税 收政策,会影响到社会各阶层乃至每个人的经济 行为和利益格局。可以说,在现实生活中,只要 有经济活动,就会有财政的调控作用。
• 1.主体的突出性 • 财政宏观调控是运用财政政策工具从总体、总量
上对经济运行进行的调节、干预和控制,其实质 表现为对国民经济全局的驾驭。而能够驾驭国民 经济全局的只能是政府,更严格地说是中央政府。 • 2.目标的明确性 • 任何国家制定任何政策都具有明确的目标性,都 是人的主观对客观现实的具体反映。财政宏观调 控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标不 仅包括经济的,同时也包括政治的和社会的、国 内的和国外的以及长期的和短期的。
2019/10/14
• Fiscal policy. • A government’s program with respect to
(1) the purchase of goods and services and spending on transfer payments, and (2) the amount and type of taxes. • Incomes policy. • A government policy that attempts directly to restrict wage and price changes in an effort to slow inflation. Such policies range from voluntary wage-price guidelines to outright legal control over wages, salaries, and prices.

财政学课件--财政平衡、财政调控与财政政策

财政学课件--财政平衡、财政调控与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效应偏差是一个复杂的政策现象,可划 分为两种情况:
(1)政策的自然偏差现象,即指在政策实施过 程中因客观的原因发生的偏差现象。客观原因主 要包括:新政策本身的不完善性,旧政策的惯性 作用,人们对新政策的认知尚不深入,与其他经 济政策不够配套等等。
2021/2/6
47
(2)政策的人为偏差现象,即在政策实施
2021/2/6
40
上述对乘数效应和财政政策运作原理的讨论 中,所及各种变量关系都仅局限于商品市场或 实体经济之中,尚未引入货币市场的变量 (主要是利率变量)。
2021/2/6
41
(二)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效果的显著性取决于乘数效应的大 小,在没有货币市场作用的情况下(也就是说 利率未变动),总产出会因乘数效应而完全 发挥作用。
在货币市场作用下,情况就不同了。乘数效 应就会因相应的政策“排挤效应” 而有所削 弱,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会比预期的政策目 标小一些。
2021/2/6
42
财政政策的“排挤效应”在理论上的存在性, 就使得财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货币 市场,暗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搭配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
当然,“排挤效应”是实施财政政策时必须 重视的一个问题,但其大小的判定还必须结 合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财政 调控与财政政策
2021/2/6
1
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正确理 解财政收支关系的不同表现形式;理解财政赤 字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掌握财政政策的内涵及 不同分类,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相 互配合、协调的必要性和主要配合形式。
2021/2/6
2
教学重点:财政赤字的含义及对经济的影响;财 政政策的内涵、财政政策效应;财政政策与 货币政策的配合、协调。 教学难点:结合我国实际正确把握和理解财 政政策的运用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我 国运用。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第十七章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第十七章

中级经济师第十七章财政政策中级经济师、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级职称、经济师课件、经济师真题知识点1:财政政策的功能[单选题]政府为了扩大社会投资规模,通过加速折旧、补贴、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私人投资,是财政政策()的体现。

A.导向功能B.协调功能C.控制功能D.稳定功能{答案·解析]A 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是指财政政策通过财政分配和管理活动,调整人们的物质利益,进而调节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引导国民经济运行。

题目中描述的情况正是导向功能的体现。

知识点2:财政政策的目标【多选题]财政政策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以实现()的目标。

A.物价基本稳定B.国际收支平衡C.促进充分就业D.平衡部门预算E.经济稳定增长{答案·解析]ABCE 财政政策的目标是政府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财政政策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以实现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知识点3:财政政策的工具{多选题]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可实施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A.实行中性预算平衡政策B.增加财政补贴支出C.降低税率D.提高政府投资支出水平E缩小预算支出规模{答案·解析]BCD 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可实施的财政政策有:政府预算一般采取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来减少税收;增加短期国债、降低国债发行利率;提高公共支出水平;提高政府投资支出水平;增加财政补贴支出。

知识点4:财政政策的类型{多选题]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可将财政政策分为( )。

A.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B.扩张性财政政策C.中性财政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E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答案·解析]AE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经济基础知识 章节练习题库 第17章 财政政策

经济基础知识 章节练习题库 第17章 财政政策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上调节经济变动,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这种政策称为()。

A.补偿政策B.汲水政策C.紧缩政策D.自动稳定财政政策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类型。

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上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2.税收乘数为负值,表明()。

A.税收增减与政府转移支出呈反方向变动B.税收增减与政府购买支出呈反方向变动C.税收增减与居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D.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乘数。

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由于税收增加会减少社会总需求,进而减少国民收入,所以,税收乘数为负数。

税收乘数为负值,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收入增减呈反方向变动。

3.我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不包括()。

A.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强各项重点建设B.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C.大幅度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扩大居民消费需求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总需求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经验。

200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加强各项重点建设;(2)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3)大幅度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扩大居民消费需求;(4)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5)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选项D 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

4.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的财政政策,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这种政策属于()财政政策。

A.自动稳定B.相机抉择C.紧缩性D.中性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类型。

中性财政政策,亦称为均衡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的财政政策,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

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

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

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

上图为IS—LM图。

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

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E2点。

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

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

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

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

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学习计划】经济基础-第17章

【学习计划】经济基础-第17章

经济基础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第十七章财政政策第十七章财政政策知识点一:财政政策的含义(1)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2)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知识点二:财政政策的功能1.导向功能2.协调功能3.控制功能4.稳定功能知识点三:财政政策的目标1.促进充分就业2.物价基本稳定3.国际收支平衡4.经济稳定增长知识点四:财政政策的工具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等。

政策政策使用财政政策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繁荣,抑制)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萧条,刺激)预算政策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税收政策提高税率、减少税收优惠增加税收。

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减少税收。

公债政策公债发行中通过期限种类的不同设计和调换公债长短期限以及调整国债发行利率水平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性或紧缩性的影响。

(流动性效应和利率效应)公共支出(1)狭义购买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时,政府应减少公共支出,反之亦然。

政府投资降低投资支出水平提高投资支出水平补贴政策减少财政补贴支出增加财政补贴支出【重要】公债政策(1)流动性效应:在公债发行中通过期限种类的不同设计和调换公债长短期限等办法,改变经济资源的流动状况,影响经济的扩张或紧缩。

短期国债:变现能力越强,期限短、流动性强;长期国债:变现能力越弱,期限长、流动性弱。

刺激经济时,增加短期国债发行,增加社会流动性,反之亦然。

(2)利率效应:国债发行利率水平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影响经济的扩张或紧缩。

(基准利率)(3)工具使用:经济萧条:增加总需求,增发短期国债,降低国债利率;经济过热:减少总需求,发行长期国债,提高国债利率。

知识点五:财政政策类型一、财政政策类型1.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比例进行调节,以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宏观调控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通过各自的传导机制及政策工具来调节社会供需平衡,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一、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涵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依据特定的财政理论,为指导财政工作和调节财政关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

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征:较强的法治性、相对的稳定性、关联的系统性。

财政政策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国家公债、财政补贴、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等。

2.财政政策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

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

采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税率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等。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来压缩总需求。

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提高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折旧率、缩小投资规模、减少财政补贴、实行盈余预算等。

二、货币政策1.货币政策的涵义。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外汇操作、贷款限额、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等。

2.货币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应用。

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应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

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

《财政与宏观调控》课件

《财政与宏观调控》课件

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影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区域政策
针对不同地区采取的差异化政策措施,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感谢观看
THANKS
财政的本质是分配,通过分配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家预算
01
国家预算是财政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两个方面。预算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国有资产收益等;预算支出主要用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的经费和建设支出。
财政收入
02
财政收入是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通过税收、国有资产收益等方式取得的收入。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基础,也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障。
《财政与宏观调控》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财政概述财政政策宏观调控财政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我国财政与宏观调控的实践
01
财政概述
财政定义: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的活动。
财政的分配依据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决定了财政分配的优先权和强制性。
财政的主体是国家,国家通过财政参与社会产品的定量分析,如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判断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政策提供依据。
评估方法
04
财政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
就业水平
国际经济环境
01
02
03
04
经济增长状况直接影响税收收入和政府支出,进而影响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和实现社会公平。这些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制约的关系,政府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作用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作用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财政政策的作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通过各自的传导机制及政策工具来调节社会供需平衡,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财政政策应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大量数据分析和实体经济调研的基础上,江苏银监局局长于学军对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除了接受本期“首席观点”栏目采访时重点阐述的几个观点外,他亦强调:宏观调控应摈弃货币政策包治百病的传统思维,实行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治理措施,通过有效的财政政策来抑制物价上涨之势。

于学军认为,在宏观调控中除了货币政策之外,财政政策本来是另一方面的重要措施,但至今却乏善可陈。

其中主要原因是财政搭上了流动性过剩的“顺风车”,自2003年开始每年超常增长,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已由上世纪90年代最低时约11%提高到目前的20%以上。

这几年不仅过去捉襟见肘的中西部地区所谓“吃饭财政”已成为历史,而且政府机关的行政事业费、工资收入等普遍大幅增加;政府投资更是遍地开花,重点工程、城市改造等项目如火如荼。

各级政府哪儿来那么多钱呢?第一是预算内收入在社会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超常增长,近几年基本上以2~3倍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迅猛增加,把经济增长所创造的财富更多由政府集中。

第二是有相当部分的收入并未纳入各级财政的预算内,而是游离于预算作了各种花销。

如果把这一部分统计在内,全国财政收入应当远远超过现在的万亿元。

各级政府出让土地收入到底有多少,占预算收入比重有多高?很大程度上是个未知数。

第三是政府融资,更是一个天文数字,没有一个部门可以准确统计。

而后两项出让土地收入也好,政府举债也好,基本上等于花了子孙后代的钱,即一代人占用了未来好几代人的资源。

总之,流动性过剩为财政带来了一个巨大“红利”,也为政府融资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前提条件,而各级政府则抢抓机遇,大力发挥。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宏观调控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并为市场机制有效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的50多年里,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走过了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中国总体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靠计划手段来实现综合平衡,大多是采取行政性措施。

与此相适应,中国财政运行特征主要表现为依附指令性计划的管理模式,尽管财政政策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政策工具的使用及其功能作用的发挥都受到了当时计划体制的束缚。

在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初的10余年里,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方向转变的过渡阶段,总体上实行的是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即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体制,政府在对经济的管理中开始有意识地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

中国财政也开始注重利用各种政策工具调控经济,逐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特别是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之后,中国政府在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吸收国内外财政理论的研究成果,逐步实现了财政调控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直接方式向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方式转变,中国财政政策调控体系日臻成熟,调控效果也越来越好。

稳定完善宏观调控“2016年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已提高到60.5%”“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规模”“严肃查处地方违法违规举债或担保行为”……2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全国人大会对2015年中央决算报告决议和审议意见的报告。

报告显示,2016年,国务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定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适度扩大总需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将更为复杂。

财政部门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扩大政府投资,推进税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补贴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支持就业再就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积极扩大内需。

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赤字,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中央政府投资,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农业、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支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支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高速公路网,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加快灾区恢复重建投资进度。

此外,在积极扩大内需的同时,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适时调整出口退税和关税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支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二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充分发挥财政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一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大幅度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

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支持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

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乡低保补助水平。

支持逐步提高并落实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

第17章 财政政策

第17章 财政政策

第十七章 财政政策高频考点:财政政策的功能和目标一、功能1.导向功能——利益机制引导经济行为2.协调功能——协调分配关系和失衡关系投资,支出,税收,预算相互协调3.控制功能通过调整经济行为实现调整社会行为。

4.稳定功能二、目标财政政策目标是政府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要达到的预期目的。

财政政策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高频考点:财政政策工具与类型 预算政策 预算调节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差额上。

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政府预算一般采取扩大支出规模、保持一定赤字规模的做法扩大社会总需求;反之则缩小支出规模,保持预算盈余来抑制社会总需求税收政策 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方式,是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税收是政府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公债政策 通过调整公债的流动性程度,改变社会经济资源的流动状况,可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性或者紧缩性的影响通过调整国债发行利率水平影响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可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性或者紧缩性的影响指政府用于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主要包括狭义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大部分狭义的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进行日常行政事务活动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支出,即政府的消费性支出公共支出政策转移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财政资金无偿、单方面转移的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性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政府投资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克服某些领域市场失灵问题的必要和重要的手段。

首先,通过调整政府投资规模,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未来社会总供给,从而影响社会供求总量。

其次,通过调整政府投资方向,可以对经济结构发挥重要调节作用,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优化。

工具 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是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财政补贴是政府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类型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

第十七章 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

第十七章   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

第十七章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目标的特征的是。

A 多样性B 层次性C 稳定性D 独立性2、下列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有。

A 税收B 财政法律法规C 财政支出D 政府预算3、税收“自动稳定器”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

A 单一税制B 复合税制C 比例税制D 累进税制4、下列财政政策工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的是。

A财政预算B公共支出C公债D财政投融资5、下列不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的是。

A 增加财政支出B 降低税率C 缩小税基D 缩小减免税范围6、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措施的是。

A降低税率B增加财政支出 C 扩大税基D增加财政赤字7、在经济萧条时期应实施。

A 盈余性财政政策B 膨胀性财政政策C “紧”的财政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8、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的弊端有。

A 抑制需求过热B债务风险和赤字风险加大C 减少投资和消费规模D形成财政盈余9、政府增加对某行业或某项目的投资力度,吸引民间投资增加,这主要体现了财政宏观调控的功能。

A导向B协调C控制D稳定10、下列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者都属于货币调控B 二者都属于政府的间接调控工具C 二者对经济调控的功能与侧重相同D 二者都具有政策时滞11、下列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财政政策的主要控制变量是财政收支,货币政策的主要控制变量是货币供应量B财政政策主要作用于分配领域,货币政策主要作用于流通领域C财政政策主要解决经济运行效率问题,货币政策主要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D财政政策的内部时滞较长,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较长12、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配合所带来的效应有。

A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增加B形成财政盈余C形成通货紧缩D货币供应量减少13、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同时,着重解决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应采取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模式是。

A “双松”模式B松财政紧货币C “双紧”模式D紧财政松货币14、着重解决资源浪费严重,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应主要采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实现公平分配。 (3)财政自身发展的目标。
第二节 财政宏观调控的功能与 特点
一、财政宏观调控的功能 二、财政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财政宏观调控的功能
(一)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及其平衡状况可以 直接影响社会总供求及其平衡
(二)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可对企业和个人货 币收支的增减和流向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时期内通常表现为一个相对固定的量。 其二,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府支出等工具的有
机使用,发挥对社会总需求的较大调节。
三、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
(一)确定财政宏观调控目标的依据 1.经济政策目标是确定财政调控目标的根
本依据。 2.国内外经济环境是确定财政宏观调控目
标的客观依据。
(二)财政宏观调控目标的选择 1.长期目标 (1)经济目标。 指通过财政宏观调控的合理安排,达到经济稳定、持续
税负分配政 税负政策在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解决分配

不公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税式支出政 税式支出是指不采用现金方式,而是通过减

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给予纳税人的优惠措施。
税式支出政策包括:减少税基、优惠税率、 税额减免、延期纳税、加速折旧。
公债 挤出效应
对民间投资
货币效应 收入效应 调节作用
对货币需求
(三)按照财政政策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划分 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 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是通过减少税收和增加财政支出等财政分配活动
刺激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 通过财政赤字增加流通中的货币购买力,刺激社 会总需求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1、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和投资规模; 2、减税; 3、扩大财政信用规模; 4、实行赤字预算。
(二)财政政策主体 政策主体是指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三)财政政策工具 1.政府预算 2.税收 3.公债 4.公共支出 5.财政投融资
财政政策工具
税 税收的“自
>1
收 动稳定器”
税收收入的国民收入弹性=1
累进税,自 动稳定器
比例税
<1 累退税
节经济 的基本手段。税率政策主要体现在宏观税率 上,选择“最佳税率”。
对持有人的收入转移
对总需求的调控
财政政策:公债规模、结 构、利率调整。
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对产业结构的调整
将银行、企业、居民的资 金转移到微观效益低而宏 观效益高的基础产业、瓶 颈产业和主导产业。
公共 公共支出的 失业补助、医疗补助、食品券、社会保障基金 支出 “自动稳定器”
政府采购政策 财政调控手段
一、财政宏观调控的基本含义
宏观调控是国家为实现经济总量的基本平 衡和整体结构的不断优化,保证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和稳定发展,对宏观经济运行 进行的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政策为导向, 法律规范为保障的调节、干预和控制体系。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财政宏观调控的对象
财政宏观调控主要是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 原因有二: 其一,与社会总需求相对比,社会总供给在一定
财政政策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协调功能 3、控制功能 4、稳定功能
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一)财政政策目标 1.财政政策目标的特点 (1)多样性 (2)层次性 (3)稳定性 (4)非中性 2.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 (1)经济总量均衡 (2)资源优化配置 (3)收入公平分配 (4)经济适度增长 (5)社会稳定发展
对企业的支持和限制作用
弥补市场缺陷,稳定物价
政府 自然垄断 投资
宏观效益较好的基础产业、公共设施
调控
投资规模
政府投资的“乘数”作 用
投资结构
调节投资方向
三、财政政策的分类
(一)按照对经济总量的不同影响作用划分为: 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 政策、中性财政政策
(二)按照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作用划分 为:划分为存量财政政策和增量财政政策
第十七章 财政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
本章概要

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
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一个存
在着争议的政策工具。本章在讨论财政宏
观调控对象与目标的基础上,对财政宏观
调控的功能与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财政
政策构成要素与分类的介绍,探讨了不同
经济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提出了财政政
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模式。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与 分类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二、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 三、财政政策的分类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根 据客观经济规律和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运用预 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等财政手 段,对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和社会利益关系进行 调节、干预和控制的财政战略策略、方针措施、 准则规范的总称。
和健康发展的目标。 (2)社会目标。 指国家通过财政调节,达到收入的公平分配、社会的稳
定发展和全面进步。 (3)政治目标。 即维护国家法律尊严、管理社会事务和实现阶级统治的
目标。 2.短期目标 (1)我国继续把发展经济作为现阶段财政宏观调控的第
一目标。 (2)配合国家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完善财
学习目标
1.了解财政宏观调控对象、目标、功能及 特点的基本内容。
2.掌握财政政策构成要素与分类的内在含 义。
3.把握不同经济时期财政政策的选择与运 用。
4.认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模式 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第一节 财政宏观调控的对象与 目标
一、财政宏观调控的基本含义 二、财政宏观调控的对象 三、财政宏观调控的目标
(三)财政调控渗透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 两大领域
二、财政宏观调控的特点
(一)主体的突出性 (二)目标的明确性 (三)手段的多样性 (四)对象的广泛性 具体来说: 1、财政调控的主导性 2、财政调控的权威性 3、财政调控的综合性 4、财政调控的集中性 5、财政调控的逆经济周期性 6、财政调控的时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