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补语“形容词+不过”格式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度补语“形容词+不过”格式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不过”表示程度。

本文对这一组合结构中的成分进行考察,从说话人的视角和说话人的情感角度分析“形容词+不过”的主观性,从结构形式及其演变过程分析这一格式的主观化。

标签:形容词“不过” 主观性主观化
汉语中存在丰富的补语类型,这是汉语的重要特点之一。

关于程度补语,对“不过”作程度补语现象还有待深入研究。

前贤对现代汉语中程度补语的范围划分,列举程度补语较多的主要有马庆株、房玉清、刘月华等人,其中只有马庆株先生把“不过”归入程度补语(蔡丽,2011),笔者赞同马先生的分类方法。

本文从主观性和主观化的角度对“形容词+不过”格式进行分析。

(文中语料如没有注明出处,均来自于北大语料库。


一、“形容词+不过”中形容词的考察
程度补语“形容词+不过”中,整个结构前经常加“再、最、更、顶、极、太、实在、已经”等副词修饰,其中“最、再”使用频率最高。

雷冬平(2010)对“再/最X不过”结构中的“X”有过较好的分析,我们不再赘述,这里列举一些程度补语结构前没有副词修饰的情况:
(1)他说他那阵心跳是自然不过的了。

(2)仅仅只是某种层次上关注了现实,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了。

(3)歌里的话儿都是些平常不过的真理,搬弄着纯朴的古代的那种爱情的纯洁。

这里“形容词+不过”没有受副词修饰时,从句法功能上看,作“是”的宾语或宾语小句中的定语成分。

形容词是许多语言中主要词类的一种,主要是用来描写和修饰人或事物的性状以及动作的特征,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程度性。

通过在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加程度副词是标记形容词的“量”的方式之一。

“形容词+不过”也就是用程度副词作补语来标记形容词的“量”。

张国宪(2000)对程度词做过层级性的分类,大致分为微量、中量、高量和极量。

石毓智(2001)首先提出了现代汉语形容词在量性特征上存在“量幅”和“量点”的对立,张国宪也指出“量幅”和“量点”的区别可以用程度词来测定,能与程度副词组合的形容词具有“量幅”的特征,反之,就具有“量点”的特征。

通过对语料的观察,这里形容词都是性质形容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也能和程度副词“不过”组合,所以,我们认为“形容词+不过”格式中的形容词具有这里说的“量幅”特征。

二、关于“不过”作补语
现代汉语中,从形式上看,“不过”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一个词。

“不过”看作短语时,是由否定副词“不”加上动词“过”构成的状中短语(谓词性偏正短语),表示“空间、时间或抽象范畴上的不经过、不通过或不超过”。

“不过”看作词时,有两种词性:一是副词,二是连词。

具体来说,《现代汉语词典》把副词“不过”解释为:①用在形容词性的词组或和双音节形容词的后面,表示程度最高,“乖巧不过”,沈家煊(2004)认为用在形容词(词组)后面的“不过”是附着词;②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往轻里说的意味,仅仅,“不过念错一个字罢了”。

作为连词的“不过”,《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八百词》解释为“表示转折”。

从“不过”的词义解释来看,“不过”经过了一个语法化的过程。

刘利(1997)、王霞(2003)、沈家煊(2004)等做过很好的研究,认为“不过”由“不经过、不超过”等义向“仅仅”义引申,实现了由短语向副词转化的过程,进而演变成转折连词。

这也是由句法结构(状中结构)演变为独立意义单位(副词和连词)的词汇化过程(董秀芳,2002)。

所以说,“不过”虚化为副词后作形容词的程度补语。

三、“形容词+不过”的主观性
“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在话语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话人的“自我”的表现成分,也就是说,说话人在表达语言客观的命题意义的同时,也相应地在表达自己的态度、立场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主观化标记。

(沈家煊,2001)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语言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说话人的视角,说话人的情感,说话人的认识。

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并有交叉,很难把它们截然分开。

“形容词+不过”的主观性在这三个方面均有体现,但主要表现在说话人的视角和说话人的情感方面。

(一)说话人的视角
说话人的视角是指说话人对客观情状的观察角度,或是对客观情状加以叙说的出发点,这种视角主观性经常以隐晦的方式在语句中体现出来(沈家煊,2001)。

“形容词+不过”结构表示对人或事物形状在“量”上的主观评价或判断,而且主要是对“量大”的一种认知体验。

例如:
(4)长期以来,我一直以为,小事情是最重要不过的了。

(5)选择这样的地方举办国际图书节,可谓再适合不过了。

(6)焦虑、孤独和压抑是城里人的“心理疾病”,对我们而言却再正常不过了。

(7)仅仅只是某种层次上关注了现实,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了。

(8)歌里的话儿都是些平常不过的真理,搬弄着纯朴的古代的那种爱情的纯洁。

(9)这已经清楚不过了,有一批人在阻止开会,但是到会的群众没有退让。

例句(4)~(6)前面有副词“最、再”修饰,话语中带有“我以为、可谓、对我们而言”这些表达主观性的“自我”标记,它不是对事物“重要、合适、正常”程度的客观描述,而是主观上认为程度高,表达自我对事物性状的判断或评价;例(7)~(9)没有副词“最、再”修饰,也表示性状的程度很高或极高,但是,话语中仍隐含了“自我”对某一件事的评价。

(二)说话人的情感
沈家煊(2001)认为“情感”一词应该作宽泛的理解,包括感情、情绪、意向、态度等。

语言中的韵律变化、语气词、副词、情态动词。

词序等手段都可以用来表达情感。

“形容词+不过”结构主观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这和形容词的感情色彩有关系。

例如:(10)这是最荒谬不过的事,因为在过去的五年中,即使隐遁得最远的妇女,也很少见过或听说过那种风尚。

(11)你最聪明不过,没有什么你不能相处的。

例(10)中的“荒谬”是贬义词,表示批评、嘲讽的语气;例(11)中的“聪明”是褒义词,表示夸赞、喜爱的语气。

(12)自己观看自己手掌上的手纹,再方便不过,也再容易不过了。

(13)她干间谍者一行,太适合不过了。

以上例句没有明显的褒义或贬义色彩,表现较为中性的主观评价。

例(12)、例(13)分别表示主观上对命题“自己可以方便地看自己手掌上的手纹”和命题“她适合干间谍这一行”的肯定或强调。

四、“形容词+不过”的主观化
“主观化”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取的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

Traugott(研究“语法化”的专家)从历时的角度认为“主观化是一种语义——语用的演变”,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

(沈家煊,2001)
关于“形容词+不过”结构的形成,沈家煊(2001)认为它是由“VP+不过”演变而来,且表示程度高的“不过”到明代才大量出现,出现在表示消极意义的形容词后面。

从语义的转变来看,这一结构表示“程度高”的意义由“不通过”虚化而来,等表示“不过”表示“程度高”的意义完全确立下来,其分布就扩展到积极意义的形
容词后面,这种演变符合虚化的渐变性。

(一)表示消极意义的形容词
(14)费德功忍痛不过,两手一送,贞娘才算挣脱。

(表示“不通过”义)
(15)汲黯气愤不过,抱石投河而死。

(表示“不通过/程度高”)
(16)你又不在家中,没有一个知我心的,我冷落不过,故此将就容纳了乞儿。

(表示“程度高”)
(二)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
(17)我那表嫂是个和气不过的人。

“形容词+不过”表示“程度高”与进入这一结构的形容词的“量幅”特征有关,也与“不过”语法化有关,它们的语义结合不是偶然的,形容词的“量幅”表示形容词的程度性,而“不过”也实现了表示程度意义的虚化,它们是在语义上有很好的照应关系。

在这一组合的频繁使用下,它所表达的主观性也进一步增加。

Traugott 认为主观化和语法化一样,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说话人的语用推理反复使用和凝固化,结果就是形成主观性的表达成分。

说话人总是尽可能用优先的语词传达出更多的信息,除了话语本身的命题意义,还包括说话人的视角、态度和情感。

(沈家煊,2001)
在上面的分析中,当“形容词+不过”表示“不通过”意义时,其格式基本是“NP+形容词+不过(+NP)”,(+NP),主要充当谓语,是句子核心的表述成分;当“形容词+不过”表示“程度高”义时,其基本格式是“修饰语(副词)+形容词+不过”,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等。

笔者对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繁的程度补语“好不过”进行语料统计(来自于CCL语料库),共347例,其中“好不过”前面都要加表示修饰语的副词,如“最、再、太、实在、顶”等。

值得一提的是“再/最+形容词+不过”使用频率非常之高,己经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凝固结构。

所以“形容词+不过”表达主观性倾向的同时,其相应的结构形式及句法位置也有一定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蔡丽.现代汉语中程度补语的范围及类别[J].宁夏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011,(4):1-2.
[2]雷冬平.极度构式“最/再+X+不过”的构成及语法化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5.
[3]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J].中国语文,2000,
(5):2-5.
[4]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和不对称[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1:143-163.
[5]沈家煊.说“不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5):1-6.
[6]刘利.先秦汉语复音副词“不过”[J].中国语文,1997,
(1):1-2.
[7]王霞.转折连词“不过”的来源及语法化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4.
[8]董秀芳.论句法结构的词汇化[J].语言研究,2002,(3):
8-9.
[9]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143-158.
[10]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7):1-4.
(陈艳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4100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