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

本文借助认知语法和语义学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成果,结合结构主

义的分布和变换等研究方法,对“为什么有些单音形容词只能作状语、有些单音形容词只能作补语、有些单音形容词既能作状语又能作补语、而有些单音形容词既不能作状语又不能作补语”这一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根据认知语言学“语法结构是约定俗成了的语义结构或概念结构”的基本观点,我们认为单音形容词能否进入状语或补语

位置上,主要是看单音形容词在认知语义上是否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

上的语义要求。围绕根本问题的解决,我们在文中依次回答了以下四

个问题:一、状语位置允许具有什么样的句法语义特征的成分进入其中?二、动结式中补语位置允许具有什么样的句法语义特征的成分进

入其中?三、在我们选取的单音形容词中,哪些具有状语或补语位置上的句法语义特征,具有这些句法语义特征的单音形容词是否大都能够

进入状语或补语位置上?四、为什么“不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上语义

要求的单音形容词词项却进入了状语或补语位置”、“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上语义要求的单音形容词词项却没有进入状语或补语位置”?本

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创新之一:结合已有研究成果

和我们的思考,明确提出了状语和补语位置上的语义要求。创新之二:根据词语在认知语义(概念意义)上反映的对象的不同,将词语分为

“具有[+事物性]语义特征的词语”、“具有[+动作性]语义特征的词语”、“具有[+系物性]语义特征的词语”和“具有[+系动性]语义特征的词语”。创新之三:我们不仅说明了“为什么有些单音形容词词项不

符合/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上语义要求而进入了/没有进入状语或补语位置”,而且还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偏偏是这些不符合/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上语义要求的单音形容词词项,而不是其它的不符合/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上语义要求的单音形容词词项能够/没有进入状语或补语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