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操作实务

合集下载

经济补偿金实操技巧培训

经济补偿金实操技巧培训

工龄的计算
连续工龄
经济补偿金的工龄是指员工在用人单 位的连续工作年限。在计算连续工龄 时,应将员工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 所有工龄累加计算。
工龄的认定
工龄的认定应以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 的劳动合同、社保缴费记录等材料为 依据,确保工龄计算的准确性和合法 性。
补偿月数的计算
补偿月数
经济补偿金的补偿月数是指根据员工的连续工龄和在本单位 工作年限等因素,按照法定标准计算出的补偿月数。
经济补偿金实操技巧培训
CONTENTS
• 经济补偿金概述 •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流程 • 经济补偿金实操案例分析 • 经济补偿金常见问题解答
01
经济补偿金概述
经济补偿金的定义
总结词
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关系解除 或终止时,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 动者的一次性经济补偿。
详细描述
协商一致
双方应就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方式、时间和标准达成一致,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
办理离职手续
签署离职协议
在支付经济补偿金之前,员工需签署 离职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办理工作交接
员工需按照公司规定办理工作交接, 确保工作顺利过渡。
支付经济补偿金
按时支付
根据协商一致的支付方式和时间,雇主应按时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劳动法规定的一项 法定责任,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劳 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的基本生活 需要。
经济补偿金的种类
总结词
经济补偿金的种类包括法定经济补偿金和约定经济补偿金两种。
详细描述
法定经济补偿金是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给劳动者的一 次性经济补偿。约定经济补偿金则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 位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操作指引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操作指引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操作指引一、背景说明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书,劳动合同的终止涉及到双方的权益保护问题。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为了规范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操作,制定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操作指引。

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1.根据劳动合同终止原因,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有所不同。

2.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a.超过试用期不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b.一年以上不满十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c.十年以上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按照每满一年增加0.5个月工资的比例增加;d.被终身聘用的,支付三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a.超过试用期不满一年的,不支付经济补偿金;b.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c.三年以上不满十年的,支付两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d.十年以上的,支付三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三、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方式1.经济补偿金应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以现金形式支付;2.用人单位可以通过银行转账、现金支付等方式支付经济补偿金;3.用人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支付方式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及时向劳动者提供相应的支付证明。

四、纠纷解决方式1.如果劳动者对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有异议,可以协商解决;2.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其他注意事项1.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终止劳动合同的原因;2.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通知;3.用人单位应妥善保存与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有关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支付凭证等;4.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阻止或限制劳动者享受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中的经济补偿金相关操作实务及应对技巧

劳动合同中的经济补偿金相关操作实务及应对技巧

劳动合同中的经济补偿金相关操作实务及应对技巧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的一定金额的补偿金。

下面将介绍劳动合同中经济补偿金相关的操作实务及应对技巧。

1.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计算方法等一般由国家和地方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对这些规定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

2.审查劳动合同条款: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需明确约定双方解除劳动关系所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具体细节,并将之写明在合同中,以避免后期纠纷。

3.了解解除劳动关系的合法形式: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无权随意解雇员工。

了解解除劳动关系的合法形式,可以有效地避免非法解雇带来的经济损失。

4.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当劳动关系即将解除时,双方应当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经济补偿金的支付问题。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寻求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等相关机构的帮助。

5.妥善保管证据:在解除劳动关系过程中,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劳动关系解除书面通知、支付凭证等,以备日后维权使用。

6.了解不同情况下的补偿标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有一定的差异。

对于不同情况下的经济补偿金标准要有所了解,以便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合理地计算补偿金额。

7.合理维权方式: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约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不违法违规的处理方式: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双方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不得采取违法违规的处理方式,否则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总之,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是劳动关系解除的重要方面,劳动者应当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与用人单位友好协商解决纠纷,妥善保管证据,合理维权,不采取违法违规的处理方式。

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以维护。

劳动合同解除补偿金计算方法案例分析

劳动合同解除补偿金计算方法案例分析

劳动合同解除补偿金计算方法案例分析劳动合同解除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

计算劳动合同解除补偿金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劳动者工龄、工资水平、解除原因等。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劳动合同解除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案例:甲公司与乙员工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合同约定为期2年。

由于公司业务调整,需要裁员,甲公司不得不解除乙员工的劳动合同。

乙员工入职甲公司已有3年,基本工资为每月5000元。

根据当地劳动法规定,甲公司需要支付乙员工劳动合同解除补偿金。

计算方法:1. 计算工龄补偿金:根据乙员工的入职时间和合同期限,乙员工已经连续工作了3年,超过了合同期限,因此,计算工龄补偿金的基数应为3个月的工资。

乙员工的月工资为5000元,所以工龄补偿金为5000元× 3个月 = 15000元。

2. 计算经济补偿金:根据当地劳动法规定,甲公司需要支付乙员工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乙员工的月工资为5000元,所以经济补偿金为5000元。

3. 计算总补偿金:将工龄补偿金和经济补偿金相加即可得到总补偿金。

总补偿金 = 工龄补偿金 + 经济补偿金 = 15000元 + 5000元 =20000元。

以上计算方法仅为一种示例,实际的计算方法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运用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国家和地方的劳动法规定、工资增长率等。

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例如,如果乙员工的工资属于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高收入员工,可能需要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补偿金额。

另外,如果劳动合同解除是因为乙员工发生了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况,可能不需要支付补偿金或者需要支付较低的补偿金。

总结起来,劳动合同解除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劳动者工龄、工资水平以及解除原因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的。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当地的劳动法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计算。

及时了解和适用劳动法律法规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非常重要。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模板经济补偿操作指引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模板经济补偿操作指引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操作指引1、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3 种情形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23 种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1 种情形: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爱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酬劳,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7、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8、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9、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10、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2 情形: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通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5、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峻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5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8、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操作指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操作指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操作指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劳动者的工资低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高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计发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不受十二年的限制。

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履行地与企业注册地不一致的,劳动者的工资高低以劳动合同履行地的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为参照。

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式第(四)项)甲乙双方之间于****年**月**日形成劳动关系,最份一份劳动合同截止期限为****年**月**日。

乙方在职期间,最后职务为****,离职前月平均税前工资为****元。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解除劳动合同时,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代替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的义务的,额外支付的一个月工资标准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三款规定的标准计算。

(三)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8情形:20、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21、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22、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五)项)(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2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24、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指导意见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载明的事实必须有证据予以证明,没有证据证明的事实不仅在法律上无意义,还可能给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纠纷处理过程带来困难。

【操作指引】用人单位在实践中需注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前提条件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动议系用人单位首先提出,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主动要求辞职,此种情况下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和风险应对精解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和风险应对精解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和风险应对精解
一、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
1.1 劳动合同的订立
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劳动合同的订立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其中必须包
含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劳动纠纷解决等内容。

企业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合同自愿、公平协商、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等原则。

1.2 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生效,员工应按合同的约定履行工作职责,而企业也有义
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保障员工的权益。

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应互相尊重、配合,并定期进行合同约定的考核评估。

1.3 劳动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劳动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应当依法进行。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若需变更合同
内容,双方应进行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变更协议;若需要解除合同,双方应当遵循解除条件、程序,并向对方提前告知。

二、风险应对精解
2.1 企业内部风险应对
企业在实施劳动合同时应充分了解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健全的合同管理制
度和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

企业在制定合同模板时,需结合实际,细致规定各项事宜,以避免纠纷发生。

2.2 纠纷处理与法律诉讼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如发生纠纷应当首先进行协商解决,如协商无果,可寻求劳动争议仲裁、法院诉讼等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企业在面临劳动合同纠纷时,应当及时咨询合法专业机构,积极探寻解决方案。

结语
劳动合同法的实务操作和风险应对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当全面遵
守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防范潜在风险,保障员工权益,以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利益。

劳动合同法下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

劳动合同法下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

劳动合同法下经济补偿的适用指引合同编号:__________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乙方(劳动者):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就经济补偿事项达成如下协议:1.1 本合同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经济补偿的适用事宜,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1.2 本合同适用于甲乙双方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依法应当支付的经济补偿。

1.3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和甲乙双方协商处理。

第二章经济补偿的计算2.1 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为乙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1.1 平均工资是指乙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

2.1.2 乙方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经济补偿。

2.2 经济补偿的计算公式为:经济补偿 = 计算基数 × 补偿年限。

2.2.1 补偿年限自乙方实际入职之日起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2.2 乙方工作不满一年的,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经济补偿,不满一个月的按一个月计算。

2.3 乙方月工资高于甲方所在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的,经济补偿按甲方所在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三倍计算。

第三章经济补偿的支付3.1 甲方应在乙方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三十日内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

3.2 甲方支付经济补偿时,应出具正规发票或财务凭证。

3.3 乙方领取经济补偿后,不得再向甲方提出其他经济补偿要求。

第四章经济补偿的免付情形4.1 乙方主动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甲方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4.2 乙方因违反甲方规章制度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甲方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4.3 乙方因涉嫌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甲方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甲方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4.4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甲方按照本合同第二章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

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一、引言劳动合同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法操作实务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正确执行劳动合同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2.1 劳动合同的订立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明确约定就业岗位、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条件等要素。

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双方自愿原则:劳动合同应当基于双方自愿原则,不存在任何强迫或欺骗行为。

•合同期限:劳动合同可以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相关条款明确:劳动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福利待遇、工作时间、休假、劳动保护等关键内容,以便双方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

2.2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关系终止的一种方式,常见的解除情况包括劳动者辞职、劳动者退休、合同到期等。

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提前通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般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双方可以协商另行约定。

•经济补偿:在某些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如解除期内工资、年终奖、加班补偿等。

•法定解除事由: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一些法定解除事由,如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严重职务侵占等,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属于法定解除事由。

三、劳动保护与福利待遇3.1 劳动保护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职责:•提供安全的劳动环境: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工作环境,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设备:根据工作特点,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设备,保障劳动者的安全。

•经济补偿:在劳动者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发生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3.2 福利待遇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一系列福利待遇的要求,用人单位应当履行以下义务:•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拖欠或少发工资。

经济补偿金实操技巧

经济补偿金实操技巧

经济补偿金实操技巧一、了解法律规定1.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了解经济补偿金的相关规定,包括合同解除的条件、权利义务、赔偿比例等内容。

2.了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了解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及支付时间等细节。

二、合理争取权益1.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要坚决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轻易妥协。

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的方式,争取更好的赔偿条件。

2.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支付数额不合理,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庭提起诉讼。

3.在协商或仲裁过程中,要保留相关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记录等,以便用作争议解决时的证据。

三、计算经济补偿金1.经济补偿金的计算通常根据员工的工龄和工资水平来确定。

工龄越长、工资水平越高,补偿金数额就越高。

2.根据法律规定,工龄满一年的,补偿金为一个月工资;工龄满二年的,补偿金为两个月工资;工龄满三年的,补偿金为三个月工资,以此类推。

3.工龄满一年但不满五年的,每满一年增加一个月工资的1/2,不足一个月不计算;工龄满五年但不满十年的,每满一年增加一个月工资的1,不足一个月按一月计算;工龄满十年以上的,每满一年增加一个月工资的2,不足一个月按一月计算。

4.工资水平的计算一般以最近一个月的工资为基准,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年终奖金等。

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近期工资有较大调整,可以与用人单位商议,确定合理的计算基准。

四、合理安排经济补偿金的使用1.经济补偿金一般是用于弥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合理安排使用,避免浪费或过度消费。

2.可以考虑用部分经济补偿金进行再就业培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

3.可以将一部分经济补偿金用于购买保险、股票等投资理财方式,增加个人的财富积累。

4.对于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合理使用经济补偿金,进行必要的消费和生活保障。

总结起来,经济补偿金的实操技巧包括了解法律规定、合理争取权益、计算经济补偿金和合理安排使用等。

经济补偿金实操技巧培训

经济补偿金实操技巧培训

经济补偿金实操技巧培训在现代职场中,员工离职时通常会与雇主达成经济补偿金的协议。

经济补偿金不仅是对员工服务期间所做贡献的一种回报,也是一种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手段。

然而,由于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且复杂,很多人对于经济补偿金的实际操作并不了解。

因此,本文特为大家提供一些经济补偿金实操技巧的培训。

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开始经济补偿金的实操之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非常重要。

其中包括《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

这些法规规定了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支付标准以及适用范围等内容。

只有掌握了相关法律法规,我们才能正确地进行经济补偿金的操作。

二、计算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员工的工龄、月薪、年限等多个因素。

在进行计算之前,我们要先明确员工的离职原因,因为不同原因的离职可能会有不同的计算方式。

一般来说,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是:月薪÷30×工龄×(1+年限/12)。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员工应该获得的经济补偿金的金额。

三、与员工进行协商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不仅仅是雇主的义务,也需要与员工进行协商。

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方式、时间、形式等。

有些员工可能希望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而有些员工可能希望分期支付。

另外,如果员工在当地找到了新的工作,可能希望雇主能够直接将经济补偿金支付给新雇主作为入职补贴。

因此,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非常重要,以满足双方的合理需求。

四、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在支付经济补偿金时,雇主可以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税负的支出。

例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企业向员工支付约定的经济补偿金,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政策。

这样一来,雇主在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可以减少税款的负担,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

五、保护员工合法权益在进行经济补偿金实操过程中,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首先,雇主需要确保支付的经济补偿金金额准确无误,避免发生欠薪现象。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案例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案例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案例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协议。

甲方(雇主),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员工),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鉴于甲方与乙方就劳动关系及劳动合同经济补偿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劳动合同解除事由。

1.1 甲方与乙方就劳动合同解除事由达成一致,经协商决定解除劳动合同。

1.2 乙方因__________(具体原因)被解除劳动合同,甲方同意支付乙方经济补偿。

二、经济补偿标准。

2.1 甲方同意向乙方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__________(具体标准),乙方同意接受该经济补偿。

2.2 经济补偿款项将于劳动合同解除之日起__________(具体时间)内支付至乙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三、其他约定。

3.1 乙方在接受经济补偿后,不得再向甲方主张其他任何权利和利益。

3.2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至双方履行完毕后终止。

甲方(盖章),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 签字日期,__________。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特此协议。

合同范本专家。

__________(签名) __________(签名)。

劳动者经济补偿纠纷实务问答

劳动者经济补偿纠纷实务问答

劳动者经济补偿纠纷实务问答1. 什么是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经济补偿是指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雇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的一定金额的经济补偿金,以弥补劳动者因解除劳动合同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2. 哪些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获得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以下情况下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前未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的;-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导致劳动者不得不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严重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 其他情况依法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

3.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如下:- 在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前满一年但不满十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 在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前满十年的,支付十个月工资;- 在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前满十年的,支付十个月工资。

4. 是否存在劳动者不享受经济补偿的情况?是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以下情况下不享受经济补偿:- 因劳动者自己辞职解除劳动合同的;- 期满劳动合同终止的;- 劳动者死亡的。

5. 当劳动者认为自己应该获得经济补偿时,如何提出申诉?当劳动者认为自己应该获得经济补偿但雇主未支付时,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可以与雇主进行沟通并解释自己的权益;- 若雇主仍然拒绝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如果仲裁结果仍未满意,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 在劳动纠纷中,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劳动者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时明确约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情况;- 若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例如合同、工资单、通知等;- 劳动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合理维权,可以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并坚持到底维护自己的权益。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1. 引言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和员工都需要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劳动关系的合法合规性。

本文将从劳动合同订立、履行、解除等方面进行实务操作的探讨。

2. 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订立是劳动关系建立的首要步骤,合同的订立应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2.1 议定内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明确记载以下内容:•劳动合同的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劳动合同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和支付方式•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工龄、休假和社会保险的享受情况在实务操作中,企业和员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内容进行充分协商,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写明。

2.2 合同签订形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我们建议劳动合同尽量以书面形式进行订立,并且将合同文本交付给双方当事人保留。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劳动关系维护的核心环节,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3.1 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劳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每日八小时、每周四十四小时,如果因工作需要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3.2 工资支付工资支付是劳动合同履行的核心内容。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资应当按照约定时间支付,一般不得迟于每月十五日。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制度,并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

4.1 合同期满解除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如果双方没有提前通知解除合同,则视为自动续期。

我们建议,在合同期满前至少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对方是否续约,以避免因自动续期而引起的纠纷。

4.2 合同解除的其他情形除了合同期满解除之外,劳动合同还可以因以下原因解除:•双方一致解除•一方提前通知解除•一方违约解除在实务操作中,如果需要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程序进行操作,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逐条解析完全版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逐条解析完全版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逐条解析完全版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逐条解析完全版一、双方的基本信息1.甲方:(公司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人、电话等)2.乙方:(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3.劳动合同签订地点及日期。

二、各方身份、权利、义务、履行方式、期限、违约责任1.甲方的身份:甲方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的法人企业,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2.乙方的身份:乙方是依法自愿参加甲方劳动组织,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已经取得合法的就业资格。

3.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1)甲方的权利和义务:a.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劳动报酬,并向社会保险及其它法定款项进行缴纳。

b.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乙方的合法权益。

c.向乙方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

d.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规定乙方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劳动安全卫生等。

e.对乙方进行考核,评定工作绩效,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2)乙方的权利和义务:a.依法享有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报酬,具有依法休假、年假等权利。

b.遵守用人单位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完成本职工作。

c.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d.维护用人单位绝对领导,尊重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和同事,勤勉、认真、负责地工作。

e.接受用人单位的考核,认真改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为用人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4.履行方式和期限:(1)劳动关系的确认: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乙方需要提交相应的个人身份证件和证明文件,甲方将对乙方进行合法性验证和背景审核。

劳动合同自乙方入职之日起生效。

(2)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甲方应当向乙方说明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并告知乙方上下班时间、工作地点等信息,双方在合同中应当明确约定。

(3)劳动报酬:甲方应当依法向乙方支付劳动报酬,并具体约定支付方式和期限。

乙方应当按期接受甲方支付的劳动报酬。

(4)劳动时间、休假:甲方应当在合同中明确乙方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安排,并保证乙方享受法定的带薪休假等权利。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案例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案例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案例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案例,来探讨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相关问题。

二、案例简介李某于2010年1月进入某电子产品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合同约定李某的月工资为4000元。

2013年12月,李某与公司签订了一份新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月工资调整为5000元。

2016年5月,公司因业务调整,与李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前,李某的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

三、争议焦点1. 公司是否应支付李某经济补偿?2. 如果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如何确定?四、案例分析1. 公司是否应支付李某经济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在本案中,公司主动与李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属于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因此,公司应当支付李某经济补偿。

2. 补偿标准如何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为: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在本案中,李某的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高于公司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

因此,公司应当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经济补偿。

五、案例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本案中公司应支付给李某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多份)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多份)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目录一、前言二、合同主体三、合同内容四、合同期限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劳动纪律十、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十一、违约责任十二、争议解决十三、其他附件:一、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法规二、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指南三、劳动合同范本四、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及比例表五、员工手册六、其他相关文件一、前言本合同文档旨在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本合同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制定。

二、合同主体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乙方(劳动者):__________三、合同内容1. 甲方聘用乙方从事__________岗位的工作。

2.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安排,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3. 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障乙方的合法权益。

四、合同期限1. 本合同期限为____年,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2. 合同期满前,如双方同意续签,应提前一个月办理续签手续。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 乙方的工作时间为每天____小时,每周____天。

2. 乙方依法享有法定节假日、年休假、婚丧假等休假待遇。

3. 甲方因工作需要安排乙方加班的,应支付加班费。

六、劳动报酬1. 乙方的工资为____元/月,工资支付时间为每月____日。

2. 甲方根据乙方的表现和公司规定,给予奖金、提成等激励。

七、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1. 甲方按照国家规定为乙方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 甲方为乙方提供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福利待遇。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1. 甲方为乙方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环境,保障乙方的人身安全。

2. 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二)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二)

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二)一、引言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劳动力关系的复杂性,正确执行劳动合同法的实务操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雇主或雇员,了解劳动合同法的实际运作方式对于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及避免法律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劳动合同法实务操作的一些关键方面。

二、合同签署及变更1. 具体劳动合同的签署根据劳动合同法,雇主和雇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详细地描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雇佣形式、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福利待遇等内容应在合同中清晰明确地列出。

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当亲自签字并保留合同副本。

2. 劳动合同变更变更劳动合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变更必须明确得到自愿同意;- 变更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变更范围不能违反劳动合同法的原则。

双方在变更劳动合同时应当在书面形式上达成一致意见,并明确变更的起止日期、变更前后的具体条款。

三、劳动报酬及工时管理1. 劳动报酬根据劳动合同法,雇佣单位必须按照约定支付劳动报酬,并确保其合理合法。

劳动报酬应当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加班费、津贴等。

雇主应当及时支付劳动报酬,不得拖欠、克扣。

2. 工时管理劳动合同法规定,正常工作时间不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

如果需要加班,需要经过劳动者同意,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

雇主应当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以保护劳动者身体和健康。

四、假期及休假管理1. 年假管理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连续工作满一年即有权享受带薪年假。

具体的年假天数由工作年限和公司规定等因素决定。

雇主应当根据规定 timely approve 并安排员工的年假。

同时,雇主应与员工商定年假的使用时间,以避免工作冲突。

2. 病假管理员工因病无法工作时,雇主应当根据员工提供的医疗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给予合理的病假。

同时,病假期间的劳动报酬也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支付。

3. 婚假、丧假及产假管理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在结婚、丧偶、生育等情况下有权享受婚假、丧假或产假。

河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河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河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一、前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关系的解除是一个常见现象。

为了保障劳动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经济补偿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文将以河北省为例,探讨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相关问题。

二、河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规定1. 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1)劳动合同期满的;(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 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1)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3)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三、河北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实践操作1. 案例分析以王某某诉某墙纸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案为例,原告王某某在被告公司工作多年,双方签订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在原告非因工负伤病休期间,被告公司宣布裁员并发出劳动合同解除通知。

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及补偿金。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赔偿金127217.8元。

2.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部分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因运营出现问题一次性辞退部分员工,应当遵循《劳动合同法》经济性裁员条款的初衷,同时履行前置程序,保障劳动者免受不公正解雇。

四、结论总之,河北省在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方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操作指引一、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3种情形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23种情形下,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1种情形: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7、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8、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9、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10、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12情形: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5、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8、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9、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10、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11、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操作指引】用人单位在实践中需注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前提条件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动议系用人单位首先提出,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主动要求辞职,此种情况下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

二、经济补偿计算基数中工资的确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如何确定?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计算经济补偿时,以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或基本工资作为计算基数,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这就必须理解“工资”的含义。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实践中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有基本工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之分。

基本工资通常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设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

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获得的全部工资,包括了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等。

实发工资是劳动者每月实际拿到的工资,通常会被扣减一些费用,比如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所得税,扣伙食费、房租费等,劳动者实际到手的金额通常会比应发工资少。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应当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作为基数,而不是以基本工资、实发工资为基数。

基本工资仅仅是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显然不能作为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而实发工资并不能真实体现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比如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克扣工资等违法行为都可导致实发工资低于劳动者实际的工资,显然也不能作为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

【典型案例】某公司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与部分员工解除合同,员工李某因经济补偿金计算问题与单位发生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公司每月实发给李某的工资为1900元/月,李某工资由基本工资1300元+加班工资3 00元+岗位津贴200元+住房补贴100元+津贴100元组成,公司每月在发放工资时扣减伙食费100元,实际每月发放1900元。

李某要求按照2000元的标准计算补偿金,而公司开始要求按照1300元的标准计算补偿金,后公司作出让步,只同意按照1900元作为基数计算。

【律师评析】本案公司要求以李某的基本工资1300元计算经济补偿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同样,以1900元作为基数也是错误的,李某虽每月实际到手的工资为1900元,但这是公司扣减伙食费后的工资额,并非李某的应得工资,应以2000元作为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

【操作指引】工资是一个总额的概念,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应当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三、计算经济补偿中劳动者工作年限的确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应当从劳动者向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计算,即在劳动者入职之日开始计算。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订立劳动合同的,不影响工作年限的计算。

因用人单位的合并、兼并、合资、单位改变性质、法人改变名称等原因而改变工作单位的,其改变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计算为“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

另外,对于军人军龄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发[2001]3号)第三十七条以及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退伍义务兵安置工作随用人单位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见》(国发[1993]54号)第五条规定,军队退伍、复员、转业军人的军龄,计算为接收安置单位的连续工龄。

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规定,经济补偿金按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计发,因此,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计发法定的经济补偿金时,退伍、转业军人的军龄应当计算为“本单位工作年限”。

【操作指引】劳动者应当把握“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的含义,不是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一般不能够计算进来。

四、“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的理解与适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里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不满六个月的”,是指四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指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如八个月;第二种情形是指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以下,如劳动者工作三个月;第三种情形是指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超过一年但余下的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如三年零九个月;第四种情形是指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超过一年但余下的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以下的,如二年零四个月。

在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时,对上述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工作一年的标准计算,六个月以下的,经济补偿按半个月工资标准计算。

如工作时间三年零九个月,支付经济补偿为四个月工资,工作时间二年零四个月的,支付经济补偿为二个半月工资。

【操作指引】如果劳动者工作时间正好是六个月,经济补偿该按半个月还是一个月计算?我国法律规定“以上”、“以下”、“以内”、“届满”,一般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一般不包括本数。

所以工作时间正好六个月的,经济补偿按照一个月工资计算。

五、经济补偿能否分期支付《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二条规定,对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给。

第十二条规定,经济补偿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不得占用企业按规定比例应提取的福利费用。

因此,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应当一次性支付,用人单位要求分期支付的,劳动者有权予以拒绝。

【操作指引】实践中,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私下协商解决,劳动者也同样用人单位分期支付的,法律可不干预。

六、劳动合同法环境下额外经济补偿金是否继续适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没有继续沿袭之前的规定,针对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做了新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第(四)项规定,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所以,在新的劳动合同法下,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不能再主张经济补偿金50%的额外经济补偿金。

【操作指引】用人单位按应付经济补偿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适应是有条件的,即必须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仍逾期不支付的情形下才适应。

如果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经济补偿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了经济补偿,则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赔偿金。

相比《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的规定,实际上减轻了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七、劳动者可否同时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用人单位因违反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在支付经济补偿后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以弥补其经济损失?《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