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位知名针灸专家的烧山火与透天凉操作手法

合集下载

提高“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成功率的体会

提高“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成功率的体会

提高“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成功率的体会
梁书忠
【期刊名称】《湖北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9(21)7
【摘要】掌握和运用好针刺补泻手法,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

而最具代表性的
补泻针法就是“烧山火”、“透天凉”二法。

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近20年的探索,体会颇深,现提出和广大读者交流。

1正确认识针刺补泻原理掌握和运用好补泻针法,首先要正确认识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的针刺补...
【总页数】2页(P291-292)
【关键词】针刺补泻;烧山火;透天凉;提插法
【作者】梁书忠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3
【相关文献】
1."烧山火""透天凉"针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J], 李传岐
2.“烧山火”与“透天凉”针法对热证模型家兔肛温及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影响 [J], 周海燕;杨洁;冯跃;杨慎峭
3.鱼际、丰隆、太渊穴运用烧山火透天凉针法配合针刀治疗咳嗽的临床研究 [J],
胡荣
4.“烧山火”“透天凉”针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何娟;尚世由;李秀芳;宁莉;农泽宁
5.对热补(烧山火)凉泻(透天凉)针法实验研究总结 [J], 郑魁山;郑俊江;郑俊朋;陈跃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式刺法九种补泻手法

复式刺法九种补泻手法

复式刺法九种补泻手法1、烧山火《金针赋》记载: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2、透天凉《金针赋》记载: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

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

现代版本:透天凉: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再将针紧提至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然后将针紧提至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将针缓慢地按至下1/3。

如此反复操作3次,将针紧提至上1/3即可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或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泻法,即为透天凉法,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

3、飞经走气法一曰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

二曰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

三曰苍龟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进,钻剔四方。

四曰赤凤迎源,展翅之仪,入针至地,提针至天,候针自摇,复进其原,上下左右,四围飞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进之。

4、青龙摆尾: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如扶船舵,执之不转,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摆动,每穴左右各摇五息。

5、白虎摇头:行针之时,插至地部,持针提而动之,左右略转,转动肉内针尖,每穴各施五息。

6、苍龟探穴:得气之后,以两指扳倒针柄,一退三进,向上钻剔一下,向下钻剔一下,向左钻剔一下,向右钻剔一下,向上为退,向下及左右均为进,故曰一退三进,先上而下,先左而右,如龟入土之相。

7、赤凤迎源:入针至地部,提针至天部,候针自摇,复进至人部,以两指持针,向上下左右四周飞旋,如凤迎风展翅之状。

8、太乙神针方:艾绒三两、硫磺二钱、真麝、乳香、没药、丁香、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雄黄、穿山甲,以上各一钱。

现代方法: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50克平铺在40厘米见方的桑皮纸上。

将人参125克、穿山甲250克、山羊血90克、千年健500克、钻地风300克、肉桂500克、小茴香500克、苍术500克、甘草1000克、防风2000克、麝香少许,共为细末,取药末24克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外用鸡蛋清封固,阴干后备用。

针灸名家张缙谈烧山火、透天凉

针灸名家张缙谈烧山火、透天凉

针灸名家张缙谈烧山火、透天凉1烧山火1)烧山火手法概述烧山火手法属于常用复式补泻手法之一,是热补法的代表性手法。

最早在《素问·针解》篇中记载:“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

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

气实乃热也。

”在《灵枢·终始》篇中也记载:“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

”可见当时已有虚实补泻和针刺取热的概念。

其后,金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的论述,成为后世热补手法的要点。

烧山火手法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所载《金针赋》中:“考夫治病之法有八。

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

除寒之有准……皆细细搓之。

祛病准绳。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曰:“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凡用针之时,须捻运入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紧按。

若觉针头沉紧,其针插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

未效,依前法再施也。

”对烧山火手法的操作和主治范围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

其后的历代医家虽根据各自的临床体会和经验手法各有侧重,但皆以《金针赋》、《针灸大成》中所载针刺手法为准绳。

当前,以国家规划教材为准的经典烧山火术式操作方法是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天、人、地三部),先浅后深,每层各做紧按慢提九数,然后退回至浅层,称为一度。

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再将针插至深层留针。

在操作过程中,可配合呼吸补泻中的补法,出针时按压针孔。

该术式操作手法主要是参考《金针赋》“烧山火”手法而定,但语言过于简练,对具体操作中的细节问题没有详细阐述,实际操作过程中仍使人存在诸多疑惑,所以深入研究“烧山火”手法的术式操作过程是必要的。

2)张缙教授烧山火手法简介张缙教授在针刺补泻手法的研究中指出,补泻应针对总的机体机能状态而选择,虚者宜补、实者宜泻,但这都需要通过调气解决。

医生需要用针激发经气或使气至病所,经气的调节机制便自己启动。

针灸绝学“烧山火”“透天凉”的18种操作方法

针灸绝学“烧山火”“透天凉”的18种操作方法

针灸绝学“烧山火”“透天凉”的18种操作方法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将细针插入人体的特定穴位来调节和平衡身体的阴阳气血。

在针灸中有一些非常独特和高级的技巧和方法,被称为针灸绝学。

本文将介绍两种著名的针灸绝学,“烧山火”和“透天凉”,以及它们各自的操作方法。

1.烧山火烧山火是一种提高体内阳气的方法,常用于治疗阳气不足的症状。

操作方法如下:1)选择相应的穴位: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适当的穴位,如关元、脾俞、肺俞等。

2)准备火罐:用草纸、高度酒和火烧罐内,使其燃烧产生火焰。

3)迅速贴敷罐于选定穴位上,直到罐体完全吸附在皮肤上。

4)保持10-15分钟,直到火焰熄灭。

然后迅速取下火罐。

5)清理皮肤,使用养生药膏或按摩相关穴位以巩固疗效。

2.透天凉透天凉是一种降低体内热气的方法,常用于治疗内热的症状。

操作方法如下:1)选择相应的穴位: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适当的穴位,如大肠经、三阴交、肝俞等。

2)准备冰块:将冰块包裹在纱布内,以防止直接接触皮肤。

3)迅速贴敷冰块于选定穴位上,使其与皮肤充分接触。

4)保持10-15分钟,直到冰块完全融化。

然后迅速取下冰块。

5)清理皮肤,使用清凉药膏或按摩相关穴位以巩固疗效。

除了上述两种绝学,针灸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操作方法:1)单穴贴敷:选择特定的穴位,使用灸贴或药膏敷贴,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2)针刺绵帮:将针刺入患者特定穴位,然后将丝线或毛线绕在针上,配合呼吸运动来提高疗效。

3)针刺持针:将细针插入相应穴位后,用纱布固定在皮肤上,保持一定时间,以增加针刺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技术的实施需要专业的培训和许可。

请勿在没有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尝试这些技术。

烧山火与透天凉

烧山火与透天凉

烧山火与透天凉“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最早的记载始于《黄帝内经》。

在《内经》(素问?针解篇第五十四)曰:“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

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徐风的《金针赋》又提出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并对“烧山火”和“透天凉”做了系统的论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

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透天凉,治肌热骨蒸。

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

(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载:“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鼻吸气一口,呵五口”。

“凡用针之时,须拈运入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其一寸者,即先浅后深也。

若得气,便行运针之道。

运者男左女右,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紧按,若觉针头沉紧,其针插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

“透天凉,能除热,三退一进冷冰冰,口吸气一口,鼻出五口”。

“凡用针时,进一寸内,行六阴之数,其五分者,即先深后浅也。

若得气,便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紧提慢按,觉针头沉紧,徐徐举之,则凉气自生,热病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

书中还非常形象地以诗的形式表达:“四肢似水最难禁,憎寒不住便来临,医师运起烧山火,患人时下得安宁”。

“一身浑似火来烧,不住之时热上潮,若能加入清凉法,须臾热毒自然消”。

我曾先后向二个民间老中医学了“烧山火”和“透天凉”针法,二位老师的方法虽有小小的差异,但基本的操作手法是一致的。

这里根据我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对自身的反复试针的结果,谈谈对这一针法的一些想法。

[/SIZE] [/SIZE]一、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一针法的要诀几乎所有学过一些针灸的人都说知道或称自己会运用“烧山火”和“透天凉”这一手法,但据笔者的了解和观察,其中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一针法。

因而出现了有人甚至否定这一针法在临床上有着特殊的作用。

有些医生虽也运用这一针法,但对施术后病人是否自觉针下有热感(烧山火)或凉感(透天凉)心中并无把握。

烧山火与透天凉的核心秘密——制热制凉针法的临床应用(重磅干货)

烧山火与透天凉的核心秘密——制热制凉针法的临床应用(重磅干货)

烧山火与透天凉的核心秘密——制热制凉针法的临床应用(重磅干货)王迎教授,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八七级。

毕业后在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灸疗中心工作。

2001年应邀赴英国工作至今。

2015被英国中医学院聘为针灸学教授。

2015年底被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第一批北中医特聘临床专家。

2018.7被选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海外校友会常务副会长。

并担任海外针灸技术开发团队'针灸梦工厂'的总负责人工作。

他在临床中喜爱钻研学习各种有效的针灸治疗方法,集众家之长。

特别是擅长以腹诊思维来指导针灸整体治疗,并加用各种技术对症施治。

五脏有疾,六腑必淤。

这一套方法对于治疗各种常见病往往是立竿见影,对于各重疑难杂症也会让我们有的放矢,取得疗效。

讲课课件一。

主持人郭松鹏教授介绍注: 上面图片第2.7.1. 更正为:极浅制凉针法二。

主讲人王迎教授介绍原文翻译:各位同仁朋友们,我是郭松鹏,受王绍培教授嘱托,今天借纽约中医论坛大平台,我为我们针灸梦工场场长王迎教授主持讲座。

在王迎讲课之前,我来对极浅刺刺热刺凉针法,做个简单的介绍。

这样大家会更清楚的了解这个针法。

我想向大家介绍极浅刺制热制凉针法,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极浅刺?我们所指的极浅刺是不刺入皮肤,或者极限浅层的针刺刺激方法。

那么什么是制热制凉快?我们是以受试者感知热凉作为指标评估针刺激发人体所产生的阴阳效应。

那么什么是感知凉热呢?只针刺之后,受试者对自身变化的感觉的判断,一般通过语言呈现出来,那么机器通过数字呈现出来,或者通过图像呈现出来,那么人类我们人类什么?人类是通过语言呈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温度计和红外热图呈现出来。

热凉属于感知,这跟疼痛一样。

疼痛这种感知一样均可,都可以作为技术指标来评估针刺效应。

那么何谓阴阳效应?这里边提到上面提到一个阴阳效应,那么它是指针刺之后人体所产生的即可变化。

及时的变化。

掌上金之后马上出现了一种变化,身体发生了变化,我们就称为阴阳效应,或者称之为补泻效应。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一、烧山火:手法轻,时间短。

①穴位找准。

②一定要得气。

③撵转了以后滞针。

④提插(快进慢出)。

⑤下压(豆许)。

⑥守住这个气,然后等待热感。

二、透天凉:速度快,时间长。

①穴位找准。

②得气。

③撵转滞针。

④提插补滞(快出慢进)。

⑤提针(豆许)。

⑥守气等候凉感。

凉感比热感难,要操作两三次。

提示:给病人治疗时要言语引导一下,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成功的几率。

三、控制方向:共五种,只讲三种。

①撵转法:垂直下针,转到滞针,然后往上走或往下走,如果想往下走它却往上走了没有按照想去的方向走,这时就变换撵转的方向,针感就会向另一个方向放射了。

频率越快传感越快,传感到达病所的时候,再利用补滞方法行针。

②针尖的方向:针刺得气以后,将针尖朝向想要的方向(病所),做提插补滞。

针尖两种:a、入针45度入针,但要在扎针的前后错开的位置进针,这样针尖就落在穴位上了。

刺到针下穴位敏感点撵转滞针做提插补滞法,针感就向针尖的方向走了。

b、直刺到敏感点后撵转到滞针,扳着针柄,针尖向着想要传感方向做提插,即是把针扳弯了,这样做提插气就能到所要的地方。

当传感到所要位置后守住气,就可以做烧山火透天凉入豆许提豆许,等待所过经络全部发热。

③压手按压控制方向:用手按压穴位上下,用压手控制方向,想让气向上走按下面,想让气向上走按下面。

力度补加力,滞稍稍的按压皮肤。

用食指或拇指。

从而达到关闭经脉另一端的作用。

拇指向针尖的方向揉推。

可以达到经气通关过节的作用。

单永华主任医师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传承及运用

单永华主任医师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传承及运用

重迅速增加不敢进食, 就 以蔬菜水果为伴 , 渐至食欲全 无, 精神 抑郁, 烦 躁易怒, 口苦便秘, 夜寐不安, 现休 学
在家 。 经 多方治疗及心理咨询亦无大效, 遂来针灸科求 治 。患者形体消瘦, 面色无华, 舌质绛红, 苔微腻, 脉弦
屏息凝神 , 手 如握虎 。 下针时, 必对腧穴定位 了然于胸 。 进针 以后, 更 需悉心体会针 下感应 。
地) 进行操作, 每部紧按慢提 , 待针下热至后 出针, 并急
按针孔 。透天凉手法, 分三部 ( 天、人 、地) 进行操作,
每部紧提慢按, 同时配合捻转泻法, 待针 下凉至后 出针
出针 时摇大针孔, 出针后不按穴 。其后 《 针 灸聚英》 、
《 针灸 问对 》 、《 医学入 门》等书均有 载述, 代有发展,
前法 再 施 。 ”
【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9
【 文献标志码 】 A
D 0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I ] . 1 0 0 5 — 0 9 5 7 . 2 0 1 3 . 0 4 . 2 3 8
单永华主任 医师, 从医近 5 0载, 曾先后师从查少 农、秦德铨 、肖少9 即 等针灸名家学习针术, 又于 8 0年 代在 上海 市针灸经络研究所进修, 跟随华延龄 、 孙 吉山 老师研 习传 统针法, 对烧 山火透天凉手 法形成 了 自己 独特的操作方 法。本人跟师 多年, 收益 良多, 现将 老师 经验和学习心得介绍如下, 供 同道参考。
隆、公孙行凉泻手法, 其余施平补平泻法。翌 日复诊,
喜形于 色, 告之 昨 日针后打 的回家, 与 司机交谈甚欢 , 半年来从未有过 。查其舌面 厚秽 明显改善, 仍施前法 。

烧山火透心凉的具体手法

烧山火透心凉的具体手法

烧山火透心凉的具体手法
"烧山火"与"透天凉"是中医针灸领域中两种特殊而具有代表性的补泻手法,主要通过不同的操作技巧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状态以达到温补或清泻的目的。

烧山火手法:
其特点在于使患者产生热感,适用于寒症、虚证以及需要激发阳气的情况。

具体手法如下:
紧提慢按:进针得气后,先浅层快速大幅度地提插捻转(快提慢按),使局部组织受到较强的刺激,产生温热感。

徐徐推进:在保持得气的情况下,逐渐将针深入,并继续运用提插捻转手法,使温热感传导至深层。

透天凉手法:
主要用于清泻热邪或调整亢进的功能状态,令患者感觉凉爽舒适。

具体手法如下:
慢提紧按:进针得气后,采用慢速小幅度的提插捻转(慢提紧按),手法较轻柔且节奏缓慢,减少对组织的强烈刺激。

缓缓退针:在手法操作的同时,缓慢将针退出一定深度,再施以轻柔的捻转和提插,使患者感觉到凉意从深部向表层扩散。

这两种手法都要求操作者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准确把握刺激量和刺
激方式。

并且,在现代临床实践中,这种传统的手法往往结合了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知识,确保其安全有效。

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之立论依据

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之立论依据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 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之立论依据
张 缙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2008年10月
一、前言 “针刺手法”是一个体系。它包括了:单式 手法和复式手法,它的基本理论即循经感传理论, 针刺得气和针刺补泻,以及相适应的进针法和基 本功训练。 最重要的复式手法只有两类,一类是热补凉 泻的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一类是飞经走气,气 至病所的龙虎大段通经接气手法。 我国在针刺手法系列研究上是有序进行的 和全方位推进的,从而为针刺手法制定规范,打 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
先浅后深
用三才法,将穴分为天、人、地三部,先由天部施术,递次由浅入深, 在人部、地部施术。每部要插针(主操作)三部共三次,然后一次提针(从 用力方向 属动作)回到天部,这三次与一次相比较,也寓意为慢。由浅入深则寓意由 由外向内 外向内 速度要慢 在天、人、地三部中的每一部都要用插针或插捻针相结合,其力度要用九阳 用力程度与六阴比要强 之量,体现古代的量化理念。 指上法要反复操作,一般以三次为度,但不限于三次。 “慢提”有轻提之意,乃是一种从属性操作; “紧按”有重按之意,这是主操 作。速度要慢,力度要强。 反复操作 紧按是向下用力
《内经〃灵枢》中 “徐疾”之原文
“徐疾”的医理 “徐疾”在操作 上的特色 《难经》对“徐疾”的补充 是进出针时要在针上用力
推而内之是谓补(热) (七十八难) “推”是用力进针 “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 用力程度重,用力方向向内,要“徐 内” 。以“推”法领军,这是一综合用 力趋势。 先浅后深 由“徐入”脱化 三进一退 而来 慢提紧按(向内用力插针) 先浅后深 三进一退 慢提紧按
《内经》上三篇有关 取凉取热内容互参示意表:
《九针十二原》 原 文 徐而疾则实 疾而徐 则虚
《灵枢〃小针解》 原 文

中医医案——关节疼痛

中医医案——关节疼痛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运用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治愈肩痹等三例烧山火与透天凉的针刺补泻手法,是根据《素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的记载发展起来的。

烧山火的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应针深度的1/2时,运行左右捻捻手法9次以候气,若觉针下沉紧,再刺入应刺深度,急行三出三入,慢提紧按的提插捻捻手法,一般就能使针下产生热感。

透天凉的操作方法是:将针刺入应针深度,即行左右捻捻手法6次以候气,若觉针下沉紧,再将针提起1/2,急行三入三出、紧提慢按的提插捻转手法,一般能使针下产生凉感。

上述两种手法,同样是以“阴阳立法”、“寒热正治”为目的。

病案一:吕某,女,52岁。

(肩痹案)主诉及病史:右侧肩关节疼痛已逾2年,病起于家务劳累及夜寐露肩受凉。

肩臂疼痛逐渐加重,以致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上举不能平肩,内收手指仅能触及左锁骨下缘,后伸难抵腰部。

每遇寒冷疼痛更甚,肩臂终年怕冷,即在夏季,肩肘部亦需保暖。

肩臂动作不利,略不注意,即感剧痛难忍。

曾经中药和针灸治疗,效果不显。

局部外观无异常。

辨证:病由劳累后复受风寒湿邪稽留经络,致气血受阻所致。

取穴:肩髃、曲池、臑俞、外关、云外(云门穴外侧约2寸,直对腋横纹)。

操作:肩髃、曲池用烧山火手法,其余各穴用捻转泻法,留针15分钟,开始每日针1次,3次后隔日针1次。

针3次后,患者肩痛怕冷等症减轻,8次后冷痛全除,上举已能至耳平,内收可至左锁骨上端,后伸可达腰部。

此后各穴均用捻转泻法,针至15次而愈。

按语本病又称“肩凝证”、“漏肩风”等,属中医“痹证”范畴。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有“…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的记载。

痹者,闭也,闭阻不通之意,故按经络循行部位选穴,针刺手法除应用捻转泻法疏通经络气血外,再结合寒热正治的烧山火手法以治之。

病案二:范某,男,40岁。

烧山火、透天凉秘诀——张缙

烧山火、透天凉秘诀——张缙

烧山火、透天凉秘诀——张缙张缙教授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大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中国针灸学会资深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主任委员、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会长。

从医50余年来,潜心研究针灸学巨著《针灸大成》,并历时20年对这部书做了校释,写成90余万字的《针灸大成校释》一书,受到国内外针灸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引起极大反响。

从20世纪50年代起,张缙教授便开始对“针感”“针刺手法”等经络现象进行研究,在针刺“循经感传”的控制和“气至病所”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他还在古人针刺行针手法的基础上,整理出二十四式单式手法,为我国针刺手法的规范化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笔者师从张缙教授多年,为探求针刺手法之精髓,常登门拜访,并在临床实践中反复体会和研究,倍感张缙教授针法之神妙。

现就张缙教授复式补泻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作简要介绍。

1烧山火1)烧山火手法概述烧山火手法属于常用复式补泻手法之一,是热补法的代表性手法。

最早在《素问·针解》篇中记载:“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

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

气实乃热也。

”在《灵枢·终始》篇中也记载:“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

”可见当时已有虚实补泻和针刺取热的概念。

其后,金代窦汉卿在《标幽赋》中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的论述,成为后世热补手法的要点。

烧山火手法的名称最早见于明代徐凤的《针灸大全》所载《金针赋》中:“考夫治病之法有八。

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

除寒之有准……皆细细搓之。

祛病准绳。

”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曰:“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凡用针之时,须捻运入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紧按。

若觉针头沉紧,其针插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

未效,依前法再施也。

”对烧山火手法的操作和主治范围作了较为细致的描述。

杜晓山等老中医的烧山火透天凉的简单操作方法

杜晓山等老中医的烧山火透天凉的简单操作方法

杜晓山等老中医的烧山火透天凉的简单操作方法:前些时间在各个针灸群和论坛,很多人感叹针刺手法复杂。

很难掌握,尤其是烧山火,透天凉针法隐晦难明,更有甚者不惜花重金去学习,却事与愿违,今特地与大家分享中医大家们的简单操作方法:一、杜晓山老中医的烧山火,透天凉的简单操作方法:1、烧山火:在进针得气的基础上,将针再插入1-2分深左右,行重插轻提多次,侯针下有沉紧感时紧握针柄,勿令气散(不使针下脱离针感,意在守气)使针下持续沉紧,直至产生温热感,一次不效,可再重复数次,出针时以拇指轻轻向后捻退约1-2次(以防滞针)最后将针轻轻退出皮肤,速闭其孔。

此法有温阳调气作用,常用于治疗顽麻冷痹等虚寒性疾病,效果确实较一般常用补泻手法为好。

2、透天凉:在进针得气的基础上,将针上提1-2分,行重提轻插多次,再以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单向捻转多次,此时守住针下之气,紧提针柄,使针下或全身产生凉感,出针时摇大针孔,急速拔针,不按或慢按针孔。

此法有泻热作用,多用于热痹或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

此法简便易学,大家有机会好好体会看看。

二、李世珍、李传岐五世家传烧山火,透天凉的简单操作方法:烧山火: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刺手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捻转后即紧捏针柄(使局部肌肉紧涩,以免刺深),向下适度地紧压,使之逐渐产生热感;透天凉: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刺手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捻转后即紧捏针柄(使局部肌肉紧涩,以免将针拔出),向上适度地提针使之逐渐产生凉感。

提示:这里的紧压和提针,其实针是没有上下移动多少的,只是用那种动作气势,大家去体会吧!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掌握!针刺法练习八式:/s/blog_61e9c95f0100ii3l.html名老中医承淡安先生运针不痛针法/s/blog_61e9c95f0100o8rs.html。

烧山火操作手法

烧山火操作手法

烧山火操作手法烧山火,这可是针灸里相当有趣又神秘的一种操作手法呢。

咱先得了解一下这烧山火是啥概念。

想象一下,你在冬天的早晨,走进一个冰冷的屋子,这时候你想让屋子暖和起来,那你就得想办法给这个屋子加点“热乎气儿”。

烧山火在人体上干的事儿就有点像给身体某个冷飕飕的地方加点热。

这手法的操作,就像是一场精细的指尖舞蹈。

针灸师把针扎进穴位里,这就像把钥匙插进了一把特殊的锁。

进针得轻巧,可不能像个莽撞的大汉,要像个温柔的小工匠,小心翼翼地把针推进去。

然后呢,开始做手法。

那感觉就像是在穴位里轻轻地点火,让身体里那股温暖的力量慢慢烧起来。

具体咋做呢?得慢慢地提插针,提的时候呢,就像是轻轻地挑起一点小火苗,插的时候,就像是给火苗添一把小柴禾。

这提插的速度还不能快,快了就像是一阵狂风把小火苗给吹灭了。

要慢慢地,有节奏地,就像老人们在摇着蒲扇扇风,让那小火苗稳稳地烧着,越烧越旺。

在这个过程中,针感也很奇妙。

病人会感觉到一种温热感,就像是冬天晒太阳,那股热乎劲儿从穴位开始,慢慢地向周围扩散。

我就见过一个病人,他老是觉得膝盖冷,像揣着两块冰似的。

针灸师给他用烧山火手法扎了膝盖附近的穴位。

扎的时候呢,病人就说感觉有一股热气从穴位那地方慢慢往膝盖四周爬,就像小蚂蚁排着队送热乎气儿一样。

不一会儿啊,他就觉得膝盖没那么冷了,好像那两块冰开始慢慢融化了。

这烧山火的手法啊,还得根据不同的穴位、不同的人来调整。

就好比做饭,同样是炒个菜,不同的食材、不同的人的口味,你放的调料和火候都得变一变。

有的人穴位比较敏感,那你做手法的时候就得更轻柔,就像对待娇嫩的花朵一样。

有的人可能穴位感觉没那么明显,那你就得想办法把那小火苗点得更旺一点,但是又不能太过,不然就把花给烤焦了。

还有啊,这烧山火手法操作的时候,环境也有点讲究。

要是在一个冷飕飕的、通风的房间里,就像在风口上点火一样,效果可能就没那么好。

最好是在一个温暖、安静的环境里,让病人也能放松下来。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源流、操作浅析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源流、操作浅析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源流、操作浅析何润东;王超;尚秀葵【摘要】Mountain-burning fire and heaven-penetrating cooling techniques are complex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s and can make acupunctured persons feel the sensations of heat and coolness.But the techniques have been for a long time, doctors in different dynasties described them not in the same way and the manipulations areevencomplicated.All this makes contemporarypeoples, especiallybeginnerfall utterly mystifiedand not know their meanings.By simply sorting out theorigin and developmentof mountain-burning fire and heaven-penetrating cooling techniques and analyzingtheimplementationof them to 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objectivelydescribes the main points ofimplementationof the two techniquesfor a brief survey of the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 to help acupuncturebeginnerbetterunderstand these two complex techniques.%烧山火和透天凉为针刺的复式补泻手法,能够使被针刺者产生热感和凉感。

针灸绝学“烧山火”“透天凉”的18种操作方法(针灸干货)

针灸绝学“烧山火”“透天凉”的18种操作方法(针灸干货)

本文就烧山火、透天凉其手法操作技术关键及相关问题加以分析,文字简约,义理精深,对古今此手法传承阐微发幽,拾遗补阙,实为针灸干货,医家所宜。

“烧山火、透天凉”是复式针刺补泻手法的代表。

首见于泉石心的《金针赋》中,并详细叙述了它的操作方法和主治范围。

后世医家包括近代、现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各有发挥,操作方法虽不一致,但均遵循《金针赋》中的操作原则。

各家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研究认识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不同流派、不同学术思想为“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方面,要师古不泥古,更不要神秘化。

不知何因连最具有权威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精编教材《针灸学》在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内容中最关键问题:“紧按慢提,紧提慢按”的术式操作,也未作多一个字的阐述。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是取热、取凉手法的代表。

但不是补泻手法的叠加,研究“烧山火、透天凉”应该找到手法技术关键,在手法技术关键方面,发挥总结提高,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应用体会,仅就《金针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技术关键及几个相关问题分析如下。

1、“紧提慢按,紧按慢提”1.1“紧按慢提,紧提慢按”是《金针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操作中的关键技术这是医家们公认的。

据此,后世医家多认为,徐疾补泻、提插补泻是“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基本形式。

要准确理解、运用、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首先要理解泉石心单式手法“按”“提”的真意。

在《金针赋》十四式单式手法中有“提”“按”法,没有“插”法。

虽然杨继州《针灸大成》有“按者插也”之说,但这是泉石心十四式单式手法百余年之后之说。

研究“烧山火、透天凉”手法必须理解领会《金针赋》中“提”“按”单式手法之含义,这才是泉石心《金针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本意,其他后世医籍只能做参考。

笔者认为表述上可以用“插”代替“按”,但操作上必须领会“按”法之含义,按照“按”法的术式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位知名针灸专家的烧山火与透天凉操作手法14位知名针灸专家的烧山火与透心凉操作手法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

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

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素问·小针解篇》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

——《金针赋》【烧山火】操作方法: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天、地、人三部)。

(1)进针时,医者重用指切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吸口呼,随其呼气时,将针刺入浅层(天部)得气。

(3)得气后,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

(4)再将针刺入中层(人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

(5)其后将针刺入深层(地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

此时,如果针下产生热感,稍待片刻。

(6)随病人吸气时将针1次提到浅层,此为一度。

如果针下未产生热感可随病人呼气时,再施前法,一般不过三度。

(7)手法操作完毕后,留针15~20分钟,待针下松弛时,侯病人吸气时将针快速拔出,急按针孔。

【透天凉】操作方法: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天、地、人三部)。

(1)在进针时,医者轻用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呼口吸,随其吸气将针刺入深层(地部)得气。

(3)得气后,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

(4)再将针提至中层(人部),轻插重提,连续6次(行六阴数)。

(5)再将针提至浅层(天部),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

此时,针下产生凉感,称为1度。

如果针下未出现凉感,可将针1次下插至深部,再施前法。

但一般不超过三度。

凉感不论在地部、人部或天部出现,可停止手法操作。

(6)手法操作结束后,可随病人呼气将针缓慢拔出,不按针孔或者缓按针孔。

1焦勉斋的烧山火、透天凉烧山火:进针气至后,先将针上提至浅部,用紧按慢提,三进一退的手法(不限于三一之数,以进多出少为原则,透天凉则以少进多出为原则)配合医者之呼吸运气,向下插针时,用紧按法,口鼻呼吸;向上退针时用慢提法,微微吸气,这样提插进退配合,约5分钟即有热感。

透天凉:进针气至后,先将针插至深部,用紧提慢按,合医者呼吸运气而施术,向上提针时,医者吸气并用力捻转针柄,向下插针时徐徐口鼻呼气,进退提插配合,约5分钟即有凉感。

2陆瘦燕的烧山火、透天凉烧山火:先进针至天部(腧穴深度的上1/3处),慢提紧按九次,按针时左转;次进至人部(腧穴深度的中1/3处),提插、捻转如前数;再进至地部(腧穴深度的下1/3处),施术同前;然后从地部一次退至天部,这样为一度。

反复三度,倘热至,出针揉闭孔穴;如无热感,可反复再施,直到热至。

透天凉:进针直至地部,在该部紧提慢按六次,提针时右转;次退至人部,同前提插、捻转六次;再退至天部,亦同前法施术;这样一进三退,称为一度。

操作三度,若凉生,则可出针,出针前摇大其孔,不闭其穴。

如无凉感,应反复再施,直至凉生。

3周树东、周楣声的烧山火、透天凉烧山火:烧山火可补虚寒,法取三才逐步探三按拇前呼始入,一提拇后吸相关由浅渐深天至地,慢提紧按九成三疾以出针当疾扪,热生针下效非凡。

有歌曰:“烧山之火能除寒,一退三飞病自安。

始是五分终一寸,三番出入慢提看。

”分天、地、人三部徐徐进针。

初进针时可将针直入至适当深度,得气后将针向上提至天部,随即用紧按慢提,三进一退。

因患者之呼吸而运用手法,目视患者,手不离针。

当患者呼气时向下三次进针为主,吸气时一次退针为辅。

呼气时口唇微闭,如吹风状,三次从口呼出。

吸气时即闭合其口,一次由鼻吸入。

向下进针时用紧按法,拇前食后行九阳数。

停针时要用力按针不动。

向上退针时是用慢提法,食前拇后,在天部提三按九,左捻多右捻少,呼进吸退;热生以后将针从人部再至地部时,也同样行之。

患者即感有针下发热,并能沿经传布,上下周流。

当针深入地部后,将针再提至人部,如此反复行之。

最后一次出针至天部,少停再尽出针,疾扪其穴。

透天凉:透天凉可除烦热,直针至地徐后撤紧提随吸食指前,慢按随呼食后说针下凉生再上提,三退一进热自夺退针至天再入深,如此反复同前撤。

有歌曰:“透天凉法退热烧,一进三飞冷风飘。

先针一寸退五分,三出三入紧提消”。

先一次进针至应有深度,再先深后浅,分地、人、天三部徐徐退针。

直针入地得气后,注视患者呼吸,紧提慢按,三退一进,目视患者,手不离针。

当患者吸气时向上三次提针为主,并用食前拇后稍向右捻,行六阴数。

呼气时一次按针为辅,同时拇前食后稍向左捻。

吸气时口唇微开,三次用口吸入。

呼气时即闭其口,一次用鼻呼出。

当针下发凉时,即退针至人部,施术如前。

能使凉气循经传导,最后遍体清凉。

出针时不按针孔。

所谓一进三飞或一退三飞者,意即连续前进三次或后退三次,轻巧快捷,犹如鸟之飞翔也。

4彭静山的烧山火、透天凉烧山火补法:适用于虚寒症。

选好穴位,针刺得气以后,这时拇指用力向前作龙眼推旋,当拇指向前推旋完毕,左手拇、食两指用力夹住针柄上端,不使针向回松劲,急用右手拇指指甲,从上向下刮动针柄。

这时病人酸麻的感觉,就变为热的感觉。

这种热由针穴局部向远处传导。

透天凉泻法:适用于实热症。

选好穴位,针刺得气后,拇指用力以凤眼法向后拉捻,急用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柄上端,夹的紧点,固定针柄,不使它向回松劲,然后用右手小指指甲,从下向上刮动针柄。

这时病人已产生的酸麻感觉,就会变成凉的感觉。

其凉从内向外,直透出来,颇感愉快。

5吴倬仙的烧山火、透天凉灵枢经云:“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

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

”此即继起者用透天凉烧山火之两手法。

针灸家师承有云:提针为热。

插针为寒。

内转为泻。

外转为补。

补泻之法。

可停针侯气。

迟迟转之。

提插之法。

不可偏用。

盖尽量插之。

而至于骨。

则不可再插。

尽量提之。

而针以外出。

则不能再用。

故定为三提一插。

提针呼气。

插针吸气。

为烧山火。

盖提数多。

则气之出于卫分者多振振恶寒之证。

用此手法。

阳日用偶数。

阴日用奇数。

必能使之发热。

反言之,三插一提,插针吸气,提针呼气,为透天凉。

盖插数多,则气之入于营分者多蒸蒸发热之证。

用此手法,阳日用奇数,阴日用偶数,必能使其退热。

除寒退热,乃针灸家必要之手法,故灵枢经列于第一篇九针十二原之末,等于冠诸本腧篇之首也。

以上所言烧山火透天凉之正法,乃男用于午前,女用于午后。

如男子午后,有大寒证大热证,当用烧山火透天凉者,则反而用之;如女子午前有大寒证大热证,当用烧山火透天凉者,以反而用之。

歌曰:三插一提透天凉,三提一插火烧山,提针吹气插针吸,女午后兮男午前。

6刘炳权的烧山火、透天凉烧山火:烧山火(热补法)是指施术后病人自觉穴位针下有热感。

此法常用于治疗寒证、虚证。

它将穴位分天、人、地三部分进行操作,表层为天,中间为人,深层为地。

方法是进针得气后浅层为天部,操作拇指向前单方向捻转(顺时针),捻转度为120度,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捻转同时将针提插,插时用力要重,提时用力要轻,称重按轻提。

天部捻转提插9次,完毕,然后将针进入人部,同法施术,完毕,再将针进入地部,同法施术,完毕后将针提至天部可重复上述操作3~4次,直至病人有热感,每隔5~7分钟行针一次。

透天凉:透天凉(凉泻法)是指施术后病人穴位针下自觉凉感,常用于治疗热证、实证。

它亦是将穴位分天、人、地三部进行,但此法与烧山火操作相反,由深层即地部开始,操作拇指向后单方向捻转(逆时针),捻转度为140度左右,频率每分钟60~80次,捻转同时将针提插,插时用力要轻,提时用力要重,称轻按重提。

地部捻转提插6次,完毕,然后将针退至人部,同法施术完毕,再将针退至天部,同法施术,完毕后将针进入地部,可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病人有凉感,每隔5~7分钟行针一次。

7罗逸仙、张鹳一的烧山火、透天凉罗老先生烧山火:拇指与中指夹针,成兰花式,待病人呼气时进针天部(应刺深度的上1/3处),左捻九数;再呼,再进入人部(应刺深度的中1/3处),行九数;再呼,再进入地部(下1/3处),行九数。

侯病人吸气时,将针一次提至天部,反复行之,共九九八十一捻,则病人自觉热气内生矣。

行此法须注意四点:一是适宜于虚证、寒证,凡火证、实证均禁用之;二是行针时,聚精会神,细心观察病人呼吸与捻转节律,不可紊乱;三是捻力轻徐均衡,不可忽轻忽重,忽快忽慢;四是吸气提针时,以净巾掩病人口鼻。

透天凉:拇指与食指持针,成展翅式,待病人吸气时,将针一次进入地部,右捻六数,呼气时将针慢提至人部,行六数;再呼,再提至天部,行六数。

如此再吸再插,反复行之,六六三十六数,则病人自觉寒冷内生矣。

行此法亦须注意四点:一是适用于火证、实证;二要聚精会神,捻转合拍;三要捻重、提慢、插快,指力均衡;四令病人以鼻呼气,以口吸气。

8楼百层的烧山火、透天凉烧山火:将针刺入应针深度的1/2时,行左右捻转手法9次以侯气,若觉针下沉紧,再刺入应刺深度,急行三出三入,慢提紧按的提插捻转手法,一般可使针下产生热感。

透天凉:将针刺入应针深度,即行左右捻转手法6次以侯气,若觉针下沉紧,再将针提起1/2,急行三入三出,紧提慢按的提插捻转手法,一般能使针下产生凉感。

9管正斋的烧山火、透天凉烧山火:(1)行降阴法:用左手押准穴位,右手持针刺入穴内。

针分3次渐次的下降,先进至皮下天部,次进至人部,再进至地部,最后再由地部直接提出于皮肤外面。

此法的要点是先浅后深,使针力着重于深部,徐内疾出。

(2)在酸麻胀重感觉的基础上捻针时,使指力向下,将针向左方向捻转,每次180度~360度,即将针刺的右手(刺手)拇指向前进、食指后退的捻转方向,反复行之,有的患者即可产生热的感觉。

(3)慢按紧提,此“紧”字的涵义作“重”字解。

“慢”字的涵义作“轻”字解。

进针在天人地部提插针时,要用重插轻提。

(4)行九阳数:(周易:单数、奇数为阳,九数为老阳,七数为少阳。

)进针在天人地部捻转(或提插)3次,三三得九,为九阳数(亦可在每部各行九阳数)可少停,反复行之。

管老在行九阳数时,强调实效,不泥于古数,注重病人体质、敏感程度等客观情况,所以有时仅用三三得九,有时用三九二十七……灵活运用。

(5)随而济之:随顺其经气的流行而补其气,如手之三阴经及足之三阳经,是从上而下,于刺针后捻插时,使麻酸胀重感觉,向下传达,与经气的去路相顺。

管老不仅重视针刺方向顺行经气,更强调针感顺应经气,并且巧妙地应用押手、循经、阻压等辅助手法屡能达到针感顺经之目的。

(6)行震刮术:先用左手指固定针体,再用右手拇指向下震刮针柄,或右手食指做固定,右手拇指向下震刮针柄,震刮30~60次,每可产生热的感觉。

(7)乘病人呼气进针,吸气出针。

(8)出针后,立即以指(或棉球)按揉针孔,以扶正气,使真气存留,不任已入之阳气外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