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
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消费主义文化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了。
当然消费文化不仅仅是文化现象的代名词,它还与各种文化与文学的嬗变一起成了消费社会的“景观”。
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嬗变更是这一“景观”中的热门话题。
文学“从以往的精神文化建构,演化成为整个社会文化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往居于主流地位的精英文学、雅文学日渐式微,而具有明显商业化倾向的消费文学则异军突起,并以其繁荣的创作和广泛的受众而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甚至具有主流意识的文学景观”。
[1]这一景观如今正朝着商业化、娱乐化、通俗化方向的发展这引起了学术界理论界的重视。
毋庸置疑,文学的这种嬗变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有使群众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的积极方面,也有对社会正能量冲击的消极影响,不管是积极的作用还是消极的影响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本文就将从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文学几个走向入手,阐述该走向对受众群体的影响,从而努力寻找到一条在当下社会环境中文学发展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可以欣赏到好的文学作品,端正人生观和价值观,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一、消费主义文化的到来
消费主义文化最早产生于西方,最初源于把文化作为商品去生产和销售,其主体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产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正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方式孕育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
文化是一个与时代不断发展相结合的有机体,文化也将随着社会的变革做出相应的变化与调整。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消费主义文化也开始在我国悄然出现。
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离不开两个必然的条件:一是社会必须具备提供批量生产文化商品的能力和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运行机制。
二是必须具备支撑消费文化产品的大批消费者。
批量生产出来的文化商品为消费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能,而市场的传播交换媒介为消费者的购买提供了机会上的可能。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使消费主义文化可以顺利地进入市场,由于现代传播手段特别是电子传媒的普及,文化产品的生产复制变得更加轻而易举,文化商品已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大众的消费需求。
消费人群也大批量地增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的增强,一部分的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购买力,逐渐具备了文化消费的经济水平。
再加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使人们身心俱疲,而具有消遣性和娱乐性的消费文化为处于精神需要的人们送来了如春风般的舒适,这也使得消费文化愈来愈全面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由此消费文化也就不断壮大起来。
总而言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相应的消费文化必然出现,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所以必须承认这是历史的进步。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消费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甚至可以说,人们的消费水平与质量如何,恰恰是人性解放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2]
但我们不能就因此夸大消费的作用,如果是不恰当的消费,则有可能反伤人性,阻碍社会的进步。
所以消费文化的兴起真的让人喜忧参半,而文学作为文化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和重要表现形式必然引起关注,可以说文化中处处有文学的影子,只有更好地认识文学才能更好地引领整个社会的文化正能量。
二、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的文学走向
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产生了消费主义文化,而消费主义文化几乎使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文学是文化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不可能一成不变,那么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文学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本文意在从三个方面阐述文学令人深思的走向。
(一)商品化
文学作为一种生产活动从未像现在这样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如此紧密。
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到文学实现都与经济、商业,金钱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环节收到生产的一般规律的支配,也就是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
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者是作者,消费者是读者,疏通的渠道和中介是各类文化艺术媒介,产品或商品是文学作品。
那么在这样的一条生产链上文学的商品化又有什么特征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作家群体走向市场。
与80年代的作家不同,如今的作家大多是自由职业者,自由撰稿人,不再是“吃皇粮”的人,不再靠着那微薄的“工资”生存。
而是直接与市场相联系,走向市场的作家自然要与市场与时俱进,同步发展,进而必然受市场的制约。
作者在受到市场规则制约的同时也享受着市场为其带来的巨大收益,通过市场的流通,他们的作品变成真真正正的消费品在市场上叫卖,进而作家作为供应商也是乐意供应。
这样的诱惑对任何一个职业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作家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职业,而作家本身却是普通的人,需要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需要,市场就为作家的谋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市场的作用也不仅仅是为作家谋得生存,许多优秀的作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实现其价值,传播正能量,不得不依靠市场的力量,这也是很多知名作家经常与市场打交道的原因。
第二、商业手段推销兴盛。
曾经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单纯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如今更多畅销的作品却是经过隆重的打造包装的。
例如郭敬明和他的作品们,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一旦有作品要推出,策划者会先对郭敬明进行一番颇有创意的打造,然后再对作品进行一番曲折的离奇的包装,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非常有吸引力和神秘感的郭敬明,而他的作品也让读者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接下来惊人的销售量便在情理之中了,而如今对作品的成功与否,销售量几乎成为了唯一的评判标准,有了让人满意的销售量也就预示着这场策划的成功。
其实这种商业手段的打造在很多领域都进行的如火如荼,
只是将文学也进行商业形式的打造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到文学的商品化发展程度罢了。
第三、“复制”的科学技术使文学传播的范围扩大。
科学技术对文学的商品化影响是不可小视的,因为科技的进步使曾经的狭小的文学欣赏空间被无限的扩大。
例如曾经活字印刷术可谓科技最前沿,但如今的电子复制技术可以瞬间令各种信息传遍千家万户。
例如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到场的人数有限可是能欣赏高雅艺术的人却是无限的,而如今那些没有办法进入现场的人们打开电视机都会看到被复制过来的同样美妙高雅的艺术。
文学作品的传播也是如此,过去的口耳相传,面对面交流早已被历史湮没,机器的大生产使文学作为商品进入千家万户,普通的民众同样可以在茶余饭后享受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不管受众群体的收获有多大差异,文学的商品化使文学得以普及化是不争的事实。
文学的商品化是随时代应运而生,它存在着积极地影响,也存在着消极的方面,那针对文学的这一变化,作者也好,策划者也好,消费者也罢又该如何去面对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二)娱乐化
现如今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文学更加注重的是它的娱乐消遣作用而不是教化作用,熟谙制作之道的老村就放言“畅销书最大的特色就是他的时代性,它的娱乐功能和消遣功能”。
[4]文学的娱乐消遣也几乎成了当下文学创作的唯一注脚。
由于社会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希望得到放松,许多人欣赏文学只是为了娱乐消遣一下缓解生活的压力派遣疲劳,获取一些在其他地方被挤占的快乐。
读者是文学作品的接受者,更是买主和顾客,正是有了他们文学作品才能卖的出去,文学作品已经商品化必然要尊重商品运营规律,尊重大众的消费需求,否则一但失去销路整个文学运行的流程也将中断。
在这样一个类似食物链的关系层上,文学的娱乐化表现为:
第一、文学观念的变化。
这里的变化既有作者创作观念的变化,也有读者欣赏观念的变化。
从作家的创作心理来看,与曾经备受推崇的严肃文学相比,娱乐文学更能受到读者的青睐,在各种压力下压抑的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轻松愉悦的作品,而不是深沉晦涩的作品,作家们也尽可能地在满足消费者要求,同时也满足自身的利益。
于是,作家们在进行创作时不再是一心只顾针砭时弊,借文学酒杯浇心中之块垒,也要看看观众喜欢什么从而娱乐大众顺水推舟,也让自身的路走得更长远些。
从读者的欣赏角度来看,与曾经80年代读者的单纯相比,如今的读者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思想活跃,欲望强烈,对未知充满好奇,这样一来作家在创作时就必然会考虑:
一是抓住读者猎奇心理,作者将生活中原本粗糙的故事完整的连贯起来,并用文学的手段营造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一个个牵人心魂的悬念,再加上暴力的巧妙运用,
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从对暴力的观赏中寻求刺激的心理,也满足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探寻快乐的愿望。
一些侦探,惊悚,传奇故事作品的火爆证明了读者从中能得到乐趣,满足心理需求,作品自然也就起到了娱乐的功用。
二是尽量满足读者们成功的欲望,在今天看来,英雄不问出处,谁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权利,不断涌现出来的成功人士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可是成功并不简单,就像歌词中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安慰”读者一个个关于成功的故事铺天盖地而来,关于成功的文学作品长盛不衰,尽管在这些成功的故事背后有不为人知的辛酸,但故事最终的结局是成功的。
这些故事用成功的花环掩盖了失败的可怕,读者宁愿享受在这种虚拟的成功中,也不愿意接受失败的真实,在别人创作出来的成功中满足自己的成功欲。
这种作品就好像一剂麻醉药可以让人暂时忘记痛苦,消除烦恼,《等你在北大》、《哈佛女孩》、《心灵鸡汤》这样的作品不知道给过多少人短暂的快乐。
当然必须承认的是这类作品对读者有很大的鼓励作用,能够使读者增加信心和动力,努力追求理想,朝着成功的方向拼搏奋斗,这种励志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
三是利用读者对隐私的狂热,曾经我们是尊重隐私的,如今隐私却发展成了“隐私热”,这一方面说明了人们的心态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人们追求娱乐的心理。
例如对于名人名家的关注不仅仅是其贡献或作品而是他们的奇闻异事,情感纠葛,家族兴败等等,市场上关于这样的书很是畅销,像张爱玲,徐志摩,丁玲等对他们个人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其作品的关注。
这些名人隐私的暴露,极大程度的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理,揭开了名人们的神秘面纱,对于读者来说当然比纯粹的文学作品更有娱乐性。
第二、文学作品更倾向于娱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文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话,而文学的功能和形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一是文学作品的功能由教育转向了娱乐。
在传统的观念中文学的教育功用是无可厚非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的载道功能逐渐消退,娱乐功能大大加强。
说起文学作品这股娱乐之风,王朔是不得不提的范例,可以说是他掀起“玩”文学的势头,在他成功光环的影响下出现了众所周知的“王朔现象”,作家们以一种“玩”的姿态进行文学创作,以至于我们看到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滑稽、幽默,甚至玩世不恭的影子。
读者们阅读这样的作品少了凝重的思绪,多了愉快的享受,当然十分愿意徜徉在这种欢乐的气氛中,这也促使了文学的娱乐性越来越强。
二是文学创作的感官化。
如今我们早已进入图像时代,图像带来的感官刺激使得文学的创作也倾向于感官化,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中就出现了非理性的萌芽,追求人作为个体存在的感性欲望,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王安忆的“三恋”等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特别是关于性的描写更是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
然而,这种争议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就已经被习以为常,如今已有非常多的作家以“个体化写作”“文化新
人类”的名义进行感官化创作,这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感官刺激和娱乐需求。
无可厚非,娱乐化是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文学走向的突出体现,是适应市场迎合消费者的结果,但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等于一味的迎合,现如今文学的消遣远远大于它的教化作用,愿意认真咀嚼文学味道的读者也少之又少,如何既能满足读者精神上的娱乐功能又能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通俗化
文学的通俗化也就是文学不再晦涩难懂,高不可攀,而是以通俗的题材和手法逐渐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这当然是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触到文学了,文学不再是贵族而转身成为了和蔼可亲的邻家。
文学通俗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学的泛化。
它表现为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泛化和文学自身的泛化,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泛化表现为它广泛地渗入到日常生活。
张永清在《消费社会的文学现象》中提出“生活的文学化”概念,分析文学在生活中的泛化趋势,并认为“这样的生活是一种文学弥漫性的生活:人在更加诗意地栖居”![5] 生活中处处都有文学的影子,例如将古诗词改编一下就可能成为很有创意的广告,当然对于这种利用文学进行的商业行为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文学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却是不争的事实。
文学自身的泛化表现为创作主体的泛化和文学作品的泛化。
生活水品的提高使人们有更多的条件关注自己的精神需求,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整体文学素养。
消闲,娱乐,使很多人拿起了笔杆子,网络的便利更是促成了更多的网络写手,创作主体不断壮大,作家似乎已经不再是稀有资源,人人都可以享受这一高雅的名字。
在这种创作主体的泛化和出版的规模化的基础上,文学作品本身也呈现出泛化的趋势。
据统计,当代文学史在1998年至今,每年都有超过1000部长篇小说被发表,长篇小说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类型的文学创作了。
文学的这种共享性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性的解放,从封闭走向自由交流的天地,然而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作品的泛化也暗藏着隐忧。
为了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更大的共享性被更多的人接受,作者们纷纷想尽办法制造卖点,刻意的渲染、暴力的夸张、披露隐私秘史,热衷于炒作。
第二、文学的边缘化,顾名思义就是在市场经济大繁荣的背景下,由于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逐渐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被冲击到比较边缘的位置。
文学从中心地位逐渐滑落到边缘位置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去相当一段岁月中文学是政治、经济的代言人,文学家也是与人民大众脱离的“圣人”,到了“五四”时期文学家们纷纷呼吁文学应走向民间文化与民众生活。
陈独秀就认为“所谓新文学,就是要建立一种平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6]鲁迅在20年代前后期的作品中也体现了新文学与社会大众的广泛结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朝着大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
到了20世纪90年代,文学可以说完全走下了圣坛,文学家也成为和普通大众一样的平
常人,以平常心体味民间生活,进行贴近生活的写作,创作的题材更加通俗,形式也更加多样,有更多的人可以有能力来欣赏文学,这可以说是一派大好的景象,文学不再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以及一元化价值观的约束,因而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多元化。
但是,新的问题也诞生了,在文学越来越大众化越来越通俗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遗忘了文学的初衷,将文学视为可以拿来玩弄之物,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在文学带来的感性的、欲望的满足中,在消闲中逐渐消解了文学精神,最终文学被大家遗忘而退居边缘。
本来“五四”时期的文学家们是寄希望文学能发挥它更大的作用而致力于文学的通俗化发展,没想到时至今日文学竟然沦落到几乎要被遗忘的边缘。
文学的通俗化走向按说是历史的进步,只是发展到今天我们实在很难界定到底是利多一点还是弊多一点,暂且不论利弊。
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肯定要引起重视,只有问题解决了积极因素自然也就多了,担忧也自会减少。
三、文学走向对读者的影响
伴随着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文学的商品化、娱乐化,通俗化走向,文学对读者的影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管是朝气蓬勃的少年,意气风发的青年,成熟稳重的中年,饱经风霜的老年无不受到了文学走向带来的影响。
文学走向何方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受众,本文意在分析文学走向对读者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入手为文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依据。
(一)文学走向对读者的积极作用
首先,在文学的商品化影响下,文学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广泛流通,这就为更多的人能接触到文学提供了可能,文学作品的随处可见使洛阳纸贵的现象早已成为历史,如今对文学作品的需求可以说唾手可得,这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更多人的文学素养。
这无疑是文学商品化的一大贡献,没有什么能如此迅速全面地将文学的影响覆盖到全体国民,不管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什么年龄,大家都可以公平自由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文学天地,这种普及的欣赏文学作品的方式,是市场经济下文学商品化的产物,且不论人们欣赏作品能力的高低以及作品本身质量的优劣,这种普及化的形式是无可替代的,也是最可贵的。
其次,随着文学教化功能的减弱娱乐功能的增强,作品中幽默,滑稽的语言形式使读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在作品中找到一份快乐。
如今的消费时代人们备受各种压力,生活、就业、婚姻、家庭以及社会的竞争,人际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繁重的压力人们最需要尽量地缓解自己,释放自己的积郁,寻求属于自己的那一片不被打扰没有纷争没有忧愁的净土。
而消费社会的文学具有消遣性和娱乐性,这就为读者们提供了绝佳的享受,既不是奢靡的花销也不是低下的放纵,而是在文学的领域里寻求精神的寄托,可以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美事。
即便这种享受之后还是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但如果心中
得到了一份快慰和解脱,转变一种人生观能够更加的积极乐观豁达的面对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看破生活的真正面目却依然热爱生活,文学带给大家的更多的是一种大智慧。
再次,伴随着文学的通俗化发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这样的作品通俗易懂,对读者的文学素养要求不高,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比较轻松地提高了读者的知识水平。
例如知名学者易中天的《品三国》曾经名噪一时,在书中作者以通俗、幽默的语言方式向读者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各路英雄,让那些对三国时期充满好奇的人们,即使不用去研究原著也可以非常清楚明白的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人和事。
在如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这里暂且不论它在学术上价值的高低,它内容的通俗,意义的易懂确实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论语》,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播和社会正能量的发挥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否认的。
最后,文学通俗化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作品的通俗,还有作家群的“通俗”。
由于写作不再是专职作家的专门职业,很多平民作家,网络写手纷纷涌现甚至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创作者。
这样宽松自由的创作空间使更多的人愿意拿起纸笔,或是抒发心中块垒,或是发表社会性评判,读者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明显增强,尤其是青年读者群体积极性异常高涨。
青年的他们多是在校的大学生或是刚刚从大学校园走上社会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凡事爱打抱不平,而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平台的多样化,为青年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将心中所想或一些社会问题利用自己的文学功底写成段子传到网上成为很多关心社会问题青年的手段,文学不再高不可攀,人人都可触及,这平等的共享性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
文学正逐渐走下圣坛,走进平民,这样一个全民感受文学,参与文学的良好态势如果多加引导,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文学走向对读者的消极影响
对于文学走向带来的积极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但是它的消极影响我们更要引起重视,这样才能扬长避短争取效果的最优化。
第一,文学的过于商品化导致读者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无视。
也就是说思想观念开放的同时主流的东西也跟着弱化了,就好比一个人没了主心骨那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精神上的支柱。
不管到什么时候,社会开放到什么程度,引领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都应该是清晰地不可动摇的,但是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文化事业在各种商业手段和各种经济目的的驱使下,文化市场凌乱有关部门监管不严,文学作品良莠不齐,读者很容易受各种作品的互相干扰从而失去了主心骨,反而被乱起八糟的所谓的文学作品左右。
人云亦云,对很多事情都是一种看热闹,凑热闹的心理,要想让他们说出个一二三来,简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那可想而知对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正能量认识上早就已出现问题,连最基本的都要弄不清楚了更不用说是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了。
第二,引发读者审美观的畸形。
审美本是精神层面的高级享受,审美也不仅仅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