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村级债务的成因及化解对策

合集下载

如何化解村内债务问题(3篇)

如何化解村内债务问题(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农村地区也面临着债务问题。

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村内债务问题,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债务产生的原因、化解债务的策略以及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村内债务问题产生的原因1. 基础设施投入过大: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部分村庄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高标准、大规模,导致投资规模过大,超出村庄的经济承受能力。

2. 产业发展不合理:一些村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调研,盲目跟风投资,导致产业项目效益低下,甚至亏损。

3. 债务管理不规范:部分村庄债务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债务监控和风险评估机制,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4. 政策支持不足: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有限,部分村庄在争取政策支持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债务问题难以解决。

5. 村民观念滞后:一些村民对债务问题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导致债务问题加剧。

二、化解村内债务问题的策略1. 加强债务管理,规范债务行为(1)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明确债务管理责任,加强对债务的监控和风险评估。

(2)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对新增债务项目进行严格审批,确保债务使用效益。

(3)加强对债务资金的使用监管,确保资金用于项目建设和民生改善。

2.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1)根据村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方向,避免盲目投资。

(2)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提高产业链条的整体竞争力。

(3)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村民收入,增强村庄的经济实力。

3. 盘活资产,拓宽收入渠道(1)对村庄现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合理评估资产价值,盘活闲置资产。

(2)通过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等方式,拓宽村庄收入渠道。

(3)加强对村庄集体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运营效益。

村级债务应该如何化解(3篇)

村级债务应该如何化解(3篇)

第1篇一、村级债务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级债务问题逐渐凸显。

一方面,村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一些村庄甚至出现了债务缠身的情况;另一方面,村级债务的结构也不尽合理,债务类型多样,既有历史债务,又有新增债务,既有债务债权关系复杂,又有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

二、村级债务的原因分析1. 历史原因(1)政策性因素:一些村庄在执行国家政策过程中,因政策调整、项目撤销等原因,导致债务无法偿还。

(2)管理不善:一些村庄在财务管理上存在漏洞,导致资金流失、债务累积。

2. 现实原因(1)基础设施投入: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许多村庄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项目效益不明显,导致债务累积。

(2)公益事业支出:为满足村民需求,一些村庄兴办公益事业,如修路、打井等,但由于资金不足,不得不举债。

(3)农村财务制度不健全:一些村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财务管理混乱,债务难以控制。

三、村级债务的化解策略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1)强化村级债务化解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

(2)加强宣传,提高村民对村级债务化解工作的认识,形成共识。

2. 摸清底数,分类处理(1)全面清理村级债务,建立债务台账,明确债务类型、金额、期限等信息。

(2)对债务进行分类处理,对合理债务给予理解和支持,对不合理债务进行坚决清理。

3. 依法清收债权,盘活资产(1)依法清收债权,对拖欠村集体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讨。

(2)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加村集体收入。

4. 规范财务管理,加强监督(1)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流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加强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村民监督作用,防止财务腐败。

5. 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村集体收入。

(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村民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

6. 争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1)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3篇)

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3篇)

第1篇一、引言村级债务问题是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村级债务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及化解办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村级债务的现状1. 债务规模较大:近年来,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村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村级债务总额已超过万亿元。

2. 债务结构不合理:村级债务中,工程债务、历史欠款、借支、垫付村务支出等占比较高,且债务期限较长,还款压力大。

3. 债务风险较高:村级债务存在一定风险,如部分债务存在债权人不明确、账目不清等问题,容易引发纠纷。

二、村级债务的原因分析1. 财政收入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有限,导致村级财政收入不足,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出需求。

2. 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村级组织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账目不清、收支不透明等问题,导致债务难以有效控制。

3.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导致村级组织难以通过自身努力化解债务。

4. 债务观念淡薄:部分村级组织负责人对债务风险认识不足,缺乏债务风险防范意识,导致债务问题加剧。

三、化解村级债务的办法1. 优化债务结构(1)合理调整债务期限:对长期债务进行期限调整,降低还款压力。

(2)盘活闲置资产:对闲置房屋、设备等资产进行评估和产权界定,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盘活,筹集资金偿还债务。

(3)依法清收债权:对明确债权人的债务,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清收。

2. 加强财务管理(1)规范财务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收支透明、账目清晰。

(2)加强财务监督:设立财务监督机构,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防止违规支出。

(3)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3. 争取政策支持(1)加大财政投入:争取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财政投入,缓解村级债务压力。

国家对村级债务怎样化解(3篇)

国家对村级债务怎样化解(3篇)
4. 政策因素:国家在推进农村改革过程中,部分政策执行不到位,导致村级债务累积。
二、国家化解村级债务的政策措施
针对村级债务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加强财务监督,确保村级债务的合法合规。
2.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债务偿还能力。
(3)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村级组织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贪污腐败、挪用资金等现象,导致债务问题加剧。
2. 问题表现
(1)村级债务规模较大: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村级债务总额已达9000亿元,村级组织平均负债已达130万元。
(2)债务结构不合理:经营性债务占比高,难以通过正常经营收入偿还。
(3)债务风险加大:部分村级组织面临偿债危机,甚至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村级债务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村集体经济往往实力有限,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导致村集体负债累累。
2. 产业结构单一:许多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收入来源有限,难以支撑村级债务的偿还。
3. 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导致债务形成和管理失控。
3. 加强债务监管:建立健全村级债务监管机制,加强对债务使用、偿还情况的监督检查。
4. 强化责任追究:对村级债务形成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农村居民的金融风险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隆回县村级债务得到了有效化解,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村委债务化解措施及建议(3篇)

村委债务化解措施及建议(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集体经济逐渐壮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增多的债务问题。

村委债务不仅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化解村委债务,保障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将从债务现状分析、化解措施及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村委债务现状分析1. 债务规模较大:许多村委债务规模较大,已超过村集体经济承受能力,成为村委发展的沉重负担。

2. 债务结构不合理:村委债务中,既有银行贷款,也有民间借贷,债务结构复杂,风险较高。

3. 债务来源多样:村委债务来源广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招商引资等,债务用途各异。

4. 债务偿还压力大:部分村委债务到期后,因资金紧张,无法按时偿还,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三、村委债务化解措施1. 加强债务管理,规范债务行为- 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明确债务审批、使用、偿还等环节的责任主体,规范债务行为。

- 加强债务信息公开:定期公开债务信息,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债务透明度。

- 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加强债务风险评估,严格控制新增债务规模,防止债务风险累积。

2. 盘活资产,增加收入- 盘活闲置资产:对村集体闲置资产进行评估,通过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

- 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村集体收入。

- 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3. 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 调整债务期限:与债权人协商,调整债务期限,减轻短期偿债压力。

- 优化债务利率:通过争取优惠利率、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优化债务结构。

- 引入风险保障机制:通过购买信用保险、担保等方式,降低债务风险。

4. 加强债务偿还,防范债务风险- 制定债务偿还计划:根据村集体经济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债务偿还计划。

- 优先偿还到期债务:确保到期债务按时偿还,维护债权人权益。

- 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债务风险进行评估,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范债务风险。

村债务形成及化解的报告(3篇)

村债务形成及化解的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债务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村债务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

本报告旨在分析村债务的形成原因、现状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化解措施,以期为农村债务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二、村债务形成的原因1. 历史原因(1)农村改革初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经验,一些村集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投资、负债经营的现象。

(2)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收入减少,而支出压力增大,导致部分村级组织出现债务。

2. 现实原因(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而村级组织自身收入有限,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

(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部分村集体企业效益不佳,甚至出现亏损,导致债务增加。

(3)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村级组织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成本较高。

(4)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保险等政策实施过程中,部分村集体因资金不足而形成债务。

三、村债务的现状及特点1. 现状(1)村债务规模较大。

据统计,全国农村债务总额已超过1万亿元。

(2)村债务结构不合理。

长期债务占比高,短期债务占比低。

(3)村债务偿还压力大。

部分村级组织债务偿还期限较短,且债务利息较高。

2. 特点(1)债务来源多元化。

既有银行贷款,也有民间借贷。

(2)债务用途广泛。

既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村集体企业生产经营。

(3)债务偿还方式多样。

既有到期偿还,也有分期偿还。

四、村债务化解的措施1. 加强债务管理(1)建立健全债务管理制度,明确债务审批、使用、偿还等环节的责任。

(2)对现有债务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债务底数。

(3)加强债务风险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债务风险。

2. 拓宽融资渠道(1)争取政策支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专项债券等政策性资金支持。

(2)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争取银行贷款、农村信用社贷款等。

(3)探索发行村集体债券,拓宽融资渠道。

3. 优化债务结构(1)降低长期债务占比,提高短期债务占比。

(2)优化债务偿还方式,延长偿还期限,降低利息负担。

多举措化解村级债务(3篇)

多举措化解村级债务(3篇)

第1篇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村级债务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村级债务不仅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村级债务。

一、村级债务的成因1.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难以承担较大的债务。

2. 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受限于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许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难以得到及时实施,导致债务累积。

3. 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村级财务管理存在漏洞,资金使用不规范,导致村级债务不断增加。

4.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导致村级债务难以化解。

二、化解村级债务的举措1.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1)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明确村级财务管理的职责、权限和流程,确保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确保财务工作的准确性。

(3)严格执行资金审批制度。

对村级资金使用进行严格审批,防止违规支出。

(4)加强财务监督。

设立村级财务监督委员会,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2.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调整产业结构。

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高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优质项目,带动村级经济发展。

(4)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发展农村旅游、电商等新兴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减轻村级债务负担(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2)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

根据农村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效益。

村集体债权债务化解措施(3篇)

村集体债权债务化解措施(3篇)

第1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其中,村级债权债务问题成为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有效化解村级债权债务,保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将从债务成因分析入手,提出相应的化解措施。

一、村级债权债务形成的原因分析1. 历史原因形成的债务- 村集体与内部成员之间的业务往来形成的债务;- 村集体与上级及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形成的债务;- 历史上村集体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债务等。

这些债务特点为形成时间长、历史原因复杂,难以在短期内解决。

2. 因收缴提留统筹借贷而形成的债务在收取提留统筹时期,村干部为了按时完成提留统筹款项收缴任务,向银行、村民借款,弥补村民不交提留统筹款项造成的资金缺口,从而形成村集体债务。

3. 近几年搞建设形成的债务主要是个别村集体承担美丽乡村建设等一些政策性任务,因配套资金而形成的债务,这部分配套资金往往数额较大。

4. 历年欠发的村干部报酬形成的债务一些村庄的村干部工资由上级转移支付资金解决,但村集体为维持运转,往往还需要使用一部分村干部之外的人员,这部分人员的报酬通过误工补贴核算,有的村庄因暂无能力发放,只能挂账处理,形成村级债务。

5. 无序举债发福利形成的债务在换届选举的压力下,村干部为了争取群众支持,村集体福利与往届相比只能增加不敢减少,部分村庄即便经济条件较差,也想方设法举债发福利,增加了村集体债务。

二、村级债权债务化解措施1. 加强债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 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债务审批权限和程序;- 加强债务监测,定期对村级债务进行清理和核实;- 严格控制债务规模,严禁无序举债。

2. 拓宽收入来源,增加村集体收入- 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土地流转、资源开发、产业经营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村集体资产运营效率;- 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

3. 强化债务清收,降低债务风险- 对已形成的债务进行分类处置,对有能力偿还的债务要限期清收;- 加强债务催收,依法维护村集体权益;- 对确无偿还能力的债务,可通过债务重组、债务置换等方式进行化解。

化解村级债务方法(3篇)

化解村级债务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村级债务是制约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问题。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村级债务的化解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从村级债务的成因、现状分析、化解方法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村级债务的化解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村级债务的成因1. 资金供求不匹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需求量大,但资金供给相对不足,导致村集体在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方面出现资金缺口,从而形成债务。

2. 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村集体在财务管理上存在漏洞,资金使用不规范,导致债务形成。

3. 旧债累积模糊:部分村集体对债务的来源、用途、期限等信息掌握不全面,导致旧债累积模糊,增加了化解难度。

4. 政策和体制因素:部分政策不完善,如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税收政策等,导致村集体在执行过程中形成债务。

二、村级债务的现状分析1. 债务规模较大:我国农村地区村级债务规模较大,部分村集体债务甚至超过了村集体资产总额。

2. 债务结构复杂:村级债务包括政府债务、金融机构债务、个人债务等,债务结构复杂,增加了化解难度。

3. 债务风险较高:部分村集体债务逾期未还,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三、化解村级债务的方法1. 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

(2)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3)强化财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透明。

2. 调整债务结构,优化债务融资(1)降低高息债务,通过协商、重组等方式,降低债务成本。

(2)优化债务融资,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3)利用政策优势,争取政府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3. 摸清债务底数,分类处置(1)全面摸清债务底数,建立债务台账,做到心中有数。

(2)根据债务形成原因、期限、用途等,对债务进行分类处置。

(3)对无偿还能力的债务,通过核销、减免等方式进行处理。

4. 盘活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1)盘活闲置资产,通过租赁、拍卖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村村级债务化解(3篇)

村村级债务化解(3篇)

第1篇一、引言村级债务,是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兴办公共事业等而形成的债务。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村级债务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障碍。

如何有效化解村级债务,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村级债务的形成原因、现状分析、化解路径及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村级债务形成原因1. 政策性因素(1)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收入减少,导致村级债务增加。

(2)国家投资政策调整,一些农村基础设施项目需要村级组织垫付资金,增加了村级债务。

2. 经济因素(1)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导致村级经济收入不稳定。

(2)农村信贷政策宽松,一些村级组织过度负债,增加了债务风险。

3. 管理因素(1)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资金流失和浪费。

(2)村级组织债务监管不力,债务风险难以控制。

二、村级债务现状分析1. 债务规模较大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村级债务规模逐年上升,部分村级组织债务已超过其可承受范围。

2. 债务结构不合理村级债务中,长期债务占比过高,短期债务占比过低,增加了债务偿还压力。

3. 债务风险较高部分村级组织债务存在逾期、违约、悬空等问题,债务风险较高。

三、村级债务化解路径1. 优化债务结构(1)降低长期债务占比,增加短期债务占比,缓解债务偿还压力。

(2)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争取长期低息贷款,优化债务结构。

2. 加强债务管理(1)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降低资金流失和浪费。

(2)加强债务监管,对债务风险进行预警和防控。

3. 拓展收入来源(1)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村级经济收入。

(2)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增加村级组织收入。

4. 依法化解债务(1)对逾期、违约、悬空的债务,依法进行催收和追偿。

(2)对确无偿还能力的债务,依法进行核销。

四、村级债务化解实践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村级经济收入,成功化解债务。

化解村级债务问题及对策(3篇)

化解村级债务问题及对策(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债务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村级债务的积累,不仅加重了村民负担,也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村级债务,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从村级债务问题的现状、成因、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我国农村债务化解工作提供参考。

一、村级债务问题的现状1. 债务规模较大近年来,我国农村村级债务规模逐年扩大,部分地区债务数额甚至超过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农村村级债务总额已超过万亿元。

2. 债务结构不合理村级债务中,长期债务占比过高,短期债务占比相对较低。

长期债务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短期内难以偿还;而短期债务则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村务开支等,流动性较强。

3. 债务偿还压力大由于债务规模较大、结构不合理,许多村级组织面临较大的债务偿还压力。

一些村集体收入不足以偿还债务,甚至出现债务违约现象。

二、村级债务问题的成因1.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导致村集体资金积累不足,难以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求。

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村集体往往通过举债方式筹集资金,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 财政支持力度不足我国农村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导致村集体在项目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资金短缺。

为弥补资金缺口,村集体不得不通过举债解决,加剧了村级债务问题。

3. 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村级组织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账外账、白条子等现象,导致村级债务难以摸清底数。

此外,一些村干部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违规使用村集体资金,加剧了村级债务问题。

4.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村集体融资渠道有限,难以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因此,村集体往往选择民间借贷等非正规融资渠道,导致债务风险加大。

三、村级债务化解对策1. 加强财政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财政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投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减轻村集体资金压力。

村里边的债务化解(3篇)

村里边的债务化解(3篇)

第1篇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方面原因,部分村庄面临着债务问题。

这些债务不仅制约了村庄的发展,也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债务化解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从债务产生的原因、化解措施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对村里边的债务化解进行探讨。

一、债务产生的原因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农村债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农村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容易遭受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灾害发生后,农田受损、房屋倒塌、基础设施破坏,导致村民收入减少,甚至生活陷入困境,从而产生债务。

2. 经济发展滞后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村民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往往选择贷款、高利贷等方式筹集资金,导致债务问题日益严重。

3.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为改善基础设施,部分村庄不得不通过举债的方式筹集资金,从而增加了债务负担。

4. 村级组织管理不善部分村级组织管理不善,导致村集体资产流失、财务管理混乱,进而产生债务。

此外,一些村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腐败,也将村集体推向债务深渊。

5.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服务能力不足,导致农村地区贷款难、融资难。

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部分村庄只能通过高利贷、民间借贷等方式筹集资金,增加了债务风险。

二、债务化解措施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债务化解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降低农村债务成本,缓解村庄债务压力。

2.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债务问题。

同时,鼓励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拓宽村民收入来源。

3.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高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服务能力,降低农村贷款门槛,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村集体债务化解的对策(3篇)

村集体债务化解的对策(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村级债务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村级债务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实发展中的矛盾。

为了有效化解村级债务,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村级债务现状分析1. 债务总额较大,增长迅速:近年来,村级债务总额逐年上升,部分地区债务规模已超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给村级组织带来沉重的负担。

2. 债务结构不合理:村级债务中,经营性债务占比高,非经营性债务占比低,且非经营性债务中,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债务占比大。

3. 债务偿还压力大:由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限,部分村级组织偿还债务的能力较弱,导致债务风险不断增加。

三、村级债务化解对策1.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债务行为(1)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财务审批权限和程序,确保财务收支透明、规范。

(2)加强村级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3)严格控制村级债务规模,严禁新增非经营性债务。

2. 拓宽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2)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

(3)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优化债务结构,降低债务风险(1)对现有债务进行分类处置,对经营性债务优先偿还,对非经营性债务实行缓缴、减免等政策。

(2)加强债务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

(3)积极争取上级政府支持,争取财政资金、政策扶持等。

4. 加强债务清收,提高偿债能力(1)加大债权清收力度,对欠款农户进行催收,确保债权收回。

(2)对欠款农户进行信用评级,对信用良好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还款优惠。

(3)建立债务清收激励机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债务清收。

5.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1)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

(2)支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服务。

地方村级债务怎么化解(3篇)

地方村级债务怎么化解(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村级债务问题日益凸显。

村级债务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村级债务,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村级债务的成因、现状及化解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村级债务的成因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然而,由于农村财政收入有限,村级组织往往需要举债来完成这些项目,导致村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 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不足农村公益事业如教育、卫生、文化等,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然而,由于财政资金有限,村级组织往往需要通过举债来满足这些需求,加剧了村级债务问题。

3. 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农村财务管理存在漏洞,如财务审批不严、资金使用不规范、缺乏民主监督等,导致村级债务难以控制。

4.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收入来源有限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较弱。

一旦农业生产遇到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农民收入将大幅下降,村级债务偿还压力增大。

二、村级债务的现状1. 债务规模较大据统计,我国农村村级债务总额已达数千亿元,部分村庄债务甚至超过了村集体资产总额。

2. 债务结构不合理村级债务中,生产性债务占比相对较低,而公益性债务和非生产性债务占比较高。

3. 债务偿还压力大由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有限,村级债务偿还压力不断增大。

三、村级债务化解策略1. 严格控制新增债务(1)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审批程序,确保资金使用合理。

(2)加强民主监督,提高财务透明度,防止违规举债。

(3)合理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避免盲目投资。

2. 优化债务结构(1)积极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

(3)盘活村集体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

3. 分类处理现有债务(1)对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投入等合理债务,可采取分期偿还、贴息等方式解决。

化解村级债务问题和意见(3篇)

化解村级债务问题和意见(3篇)

第1篇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村级债务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

村级债务不仅加重了村民负担,还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和基层政权巩固。

因此,有效化解村级债务,确保集体经济组织轻装上阵,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村级债务的成因、现状、影响及化解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意见。

一、村级债务的成因1. 政策因素:村集体垫付各种有关税费造成债务、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偏少不能满足村集体的运转等。

2. 体制因素:体制因素导致的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上下级政府压力造成村集体负债、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3. 发展因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投资需求大,但村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导致债务累积。

4. 村干部思想认识方面:个别村干部存在新官不理旧债的心理,对村级债务偿还工作信心不足,消极拖延思想严重。

5. 村集体偿债能力不足:村集体收入微薄或者干脆没有集体收入,连维持村级组织基本的运转经费都欠缺。

二、村级债务的现状1. 债务规模较大:村级债务总额不断增加,部分村庄债务甚至超过了村集体总资产。

2. 债务结构复杂:债务种类繁多,包括工程债权债务、历史欠款、借支、垫付村务支出等。

3. 债务偿还压力大:部分村庄债务偿还期限临近,但村集体经济收入难以支撑。

三、村级债务的影响1. 加重村民负担:村级债务导致村集体收入减少,村民负担加重。

2.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村级债务阻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项目投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3. 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村级债务引发村民不满,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4. 削弱基层政权巩固:村级债务导致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政权难以巩固。

四、化解村级债务的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村级债务化解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税收减免等。

2. 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体制,加强村级债务监管,防止新增债务。

3. 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村集体通过市场化手段融资,如发行债券、争取银行贷款等。

村集体债务如何化解(3篇)

村集体债务如何化解(3篇)

第1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村级债务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村级债务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如农村税费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财务管理不善等。

面对这一难题,如何有效化解村集体债务,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村级债务的成因分析、化解措施及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村级债务的成因分析1. 历史原因- 税费改革遗留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收入大幅减少,部分村庄因历史债务未能及时偿还,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 村集体企业债务:历史上,部分村集体企业因经营不善、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形成大量债务。

2. 现实原因- 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但部分村庄因自身财力不足,不得不举债建设,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 村级财务管理不善:部分村庄财务管理混乱,缺乏严格的财务监督和民主监督,导致资金使用不当,债务累积。

- 村级福利支出过大:部分村庄为了争取群众支持,过度举债发放福利,导致债务规模扩大。

二、村级债务的化解措施1.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 完善财务制度: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和管理。

- 加强财务培训:提高村干部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

- 开展财务审计: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财务风险。

2. 严格控制债务规模- 严禁新增非经营性债务:严格控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级福利等方面的非经营性债务,确保债务规模可控。

- 优化债务结构:对现有债务进行分类处理,降低债务成本,提高债务使用效率。

3. 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土地流转、资源开发、招商引资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 盘活存量资产:对闲置的村集体资产进行盘活利用,提高资产收益。

- 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村集体提供信贷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4. 积极化解历史债务- 债务重组:对部分历史债务进行重组,降低债务成本,延长还款期限。

农村村级债务这样化解(3篇)

农村村级债务这样化解(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农村村级债务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村级债务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政策因素、体制因素、发展因素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村级债务的成因分析入手,探讨农村村级债务的化解措施,以期为农村村级债务的化解提供有益借鉴。

二、村级债务的成因分析1. 政策因素(1)农业税费改革:农业税费改革后,农村税费负担减轻,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不足,导致部分村庄为筹集资金而举债。

(2)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不足:部分村庄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因素,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难以满足其运转需求,导致负债。

2. 体制因素(1)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支出压力较大,导致村级组织负债。

(2)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村级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村级财务收支混乱,债务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3. 发展因素(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较多,部分村庄由于自身财力不足,只能通过举债来完成项目建设。

(2)经营性债务:部分村庄向农商行、信用社以及先富起来的村级精英借款,形成经营性债务。

三、农村村级债务的化解措施1. 加强政策引导(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组织运转经费。

(2)优化农业税费政策:减轻农村税费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增强村级组织经济实力。

2. 完善体制(1)加强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管理: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确保村级组织负债得到有效控制。

(2)健全村级财务管理体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高村级组织财务管理水平。

3. 发展农村经济(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发展水平。

(2)发展农村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村级组织经济实力。

4. 优化债务结构(1)依法清收债权:对符合条件的债权,依法清收,减少债务总额。

(2)盘活闲置资产:对闲置资产进行盘活,增加村级组织收入,降低债务风险。

乡村债务的形成及化解(3篇)

乡村债务的形成及化解(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乡村债务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分析乡村债务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化解措施,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一、乡村债务的形成原因1. 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资金需求巨大,而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乡村的财政资金投入相对有限。

为满足乡村发展需求,部分乡村不得不通过借贷、举债等方式筹集资金,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 项目建设缺乏科学规划一些乡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盲目跟风,导致项目效益低下,甚至亏损。

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资金管理不规范、腐败等问题,加剧了乡村债务的形成。

3. 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村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等因素制约,导致农村经济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乡村往往依赖于政府投资和外部资金支持,一旦资金链断裂,便容易陷入债务困境。

4.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消费能力有限,导致农村市场需求不足。

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举债来扩大市场,进而带动经济发展。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债务难以得到有效偿还,进而形成债务风险。

5. 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乡村在资金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现象,如挪用、侵占、浪费等,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加剧了乡村债务的形成。

二、乡村债务的化解措施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乡村的财政资金投入,重点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

同时,通过优化财政资金分配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乡村债务风险。

2.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乡村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科学规划,确保项目效益。

同时,完善资金管理机制,杜绝腐败现象,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安全。

3.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乡村应积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村抗风险能力。

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业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如何化解村里债务(3篇)

如何化解村里债务(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许多村庄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一些村庄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债务问题。

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化解村里债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债务成因、化解策略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村里债务的成因1.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为了改善村庄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许多村庄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然而,由于资金来源有限,一些村庄采取了贷款、集资等方式,导致债务累积。

2. 产业发展项目风险较大部分村庄在发展产业项目时,由于缺乏市场调研、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项目失败,造成巨额债务。

3. 村级组织管理不善一些村庄的村级组织管理存在漏洞,财务收支混乱,导致债务问题难以解决。

4. 村民观念落后部分村民缺乏法治观念,对债务问题认识不足,导致债务问题加剧。

三、化解村里债务的策略1. 优化债务结构(1)盘活资产:对村庄现有的资产进行盘点,评估其价值,通过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资产,回笼资金。

(2)调整债务期限:与债权人协商,延长债务期限,减轻还款压力。

(3)降低债务利率:与债权人协商,降低债务利率,减轻利息负担。

2. 控制债务增量(1)加强预算管理: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严格控制支出,避免新增债务。

(2)规范项目审批:对产业发展项目进行严格审批,确保项目可行性和盈利性。

(3)强化风险意识:对项目风险进行充分评估,避免因盲目投资导致债务增加。

3. 提高债务偿还能力(1)发展特色产业:发挥村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2)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金融机构等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3)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实施路径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化解村里债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制定具体方案针对村庄实际情况,制定化解债务的具体方案,明确目标、措施和时限。

浅谈如何化解乡村债务(3篇)

浅谈如何化解乡村债务(3篇)

第1篇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债务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

乡村债务的积累,不仅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也严重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因此,如何有效化解乡村债务,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乡村债务的成因、现状分析以及化解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乡村债务的成因1. 历史原因(1)政策调整: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依赖政府投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但部分乡村债务形成于政策调整过程中,如税费改革、土地流转等。

(2)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乡村财务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资金使用不合理、损失浪费严重,从而形成债务。

2. 现实原因(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部分乡村盲目投资,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导致债务积累。

(2)农村公益事业支出过大: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部分乡村在兴办公益事业时,超出自身财力,导致债务积累。

(3)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部分乡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难以偿还债务。

二、乡村债务的现状分析1. 债务规模较大据农业农村部抽样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70万个行政村中,村级债务总额已达到9000亿元,村级组织平均负债达130万元。

债务规模之大,令人触目惊心。

2. 债务结构不合理乡村债务主要包括建设性债务、经营性债务和公益性债务。

其中,建设性债务占比最高,其次是公益性债务,经营性债务最少。

3. 债务偿还压力大由于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乡村债务偿还压力大,部分乡村甚至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

三、化解乡村债务的策略1. 加强乡村财务管理(1)完善财务制度:建立健全乡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确保资金使用合理、透明。

(2)加强财务监督:强化财务监督机制,提高财务透明度,防止资金流失和浪费。

(3)加强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村民监督作用,提高财务管理的民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村级债务的成因及化解对策我们所说的村级债务就是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公共事务、发展经济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公共管理债务和经营性债务。

当前,村级组织沉重的债务压力使村级公共服务功能萎缩,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阻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出问题。

积极有效地化解农村不良债务,对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同样对于进一步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我国的村民自治,界定各级政府与村委会的事权界限,使广大村民能自已管理自已好的事务,形成良好的村民自治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着这个思路,本人对我县村级债务形成及化解进行了初步了解。

一、村级债务的主要成因我县村级债务也是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特定历史条件下多年积累形成的,通过调查了解其主要成因表现为:(一)兴办企业所产生的债务。

上世纪80—90年代,跟随全国上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大趋势,我们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号召和鼓动大力发展村级企业,村级纷纷自筹资金或贷款发展村级企业。

由于多数村选择项目不准,盲目上马的企业产品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加之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低、企业领导管理水平差,生产的产品当然也就谈不上精品,有的企业甚至还没有生产就夭折了;有的企业在市场上没有竞争能力,再加上资金缺乏,周转不灵等原因,这种户户点火,村村冒烟的分散发展的方式,不符合市场规律,而而在激烈的市场风浪的冲击下,大多数企业纷纷倒闭,而原来以村级名义的贷款都随之转借给企业,企业倒闭了,无钱偿还,由此造成很多悬帐,这种村企不分的状况使得这部分债务实际上成了村级组织的一项负债。

(二)公益性建设所产生的债务。

1、是由于教育“普九”达标欠债。

超过承受能力的教育投入负债。

主要表现为前几年在实施“普九”工作中,上级政府所定硬件设施指标过高,超出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村级经济的承受能力。

为迎接“普九”验收,一方面乡、村两级在向农民集资的基础上,举债用于兴建校舍、购置教学设备,其债务主要有银行借款、教师借款、学生借款、民间借款及工程欠款。

另一方面随着村级组织以及学校的合并,部分村级学校的校舍和设备闲置起来,而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的村级债务却无任何渠道化解。

2000年前后我们进行教育“普九”检查验收,各村为了达标,一方面向群众集资摊派;另一方面向银行信用社贷款,进行硬件设施改造。

农村教育“普九”达标规定,初级中学建设资金由乡镇统筹和农村集资解决,小学由所在村村民筹资兴建。

由于投资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集资款无法到位,许多村级小学靠借贷融资建校。

二是其它各项建设欠款,比如道路交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等等。

公益性村级债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村级组织承担了大量应由国家和各级政府负责的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事业发展的支出,超出了村级和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因而产生大量债务。

改革开放以来,上级财政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事业投资,大多需要村级承担配套资金。

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资金需求旺盛,村级财力负担加重,举债建设成为普遍现象。

(三)“三提五统”及其他税费拖欠产生的债务。

2000年以前农民除交两税外,还交“三提五统”。

在征收这些税费款时,大多数农户都能按时交纳,但也有一部分农户因家庭经济困难,确实无力交纳各种费用而逐年拖欠使村集体由此累积产生了不断增大的债务;还有少部分农户因为与集体的某种矛盾问题,村里、乡(镇)政府没有解决好而拒绝交纳各种费用所产生的债务;另外还有极少数农户家庭经济收入十分可观,而观望其他农户因特殊原因没交纳各种费用进行攀比,也不交纳各种费用所产生的债务。

为按时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税费征收任务,村干部只能采取“垫、借、贷”,这种上清下不清的实际状况无形中增加了村级的债务。

(四) 村组干部主观因素形成乡村债务。

一是不怕欠帐。

借债的权利和还钱的责任不对称,本届村委会借的钱不要本届还,不用干部自己还。

二是管理决策水平低,盲目上项目造成资金沉淀。

农村基层干部抓经济、办企业、搞项目热情很高,但相当部分基层领导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意识淡薄;有的管理决策水平低下,仅凭自己主观臆断,既不量力而行也不进行可行性研究就仓促立项,借债上项目,办企业,最后因经营亏损造成资金沉淀。

三是部分村干部欠帐谋私。

有些村干部认为反正要借钱,与其向他人借给他人高息,还不如自己或自己的亲友得好处;借债搞公共建设,出了政绩,也能在工程中得些好处。

(五)、基础设施建设留下负债。

在多数村里,普遍存在村民不断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电、路及农田基建等,在上级要求资金配套、村级没有经济实力的前提下举债进行。

若争取不到国家专项扶持资金,这些债务都无任何化解渠道。

(六)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部门达标活动加大负债。

一是有的村不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往往是村支书、村委会主任说了算,白条顶库或无任何手续支出费用。

二是支出控制监管不严。

部分村干部大手大脚、胡支乱花,各种非生产性开支过大,有的村一年光就招待费就花去十万元,资金没有来源,唯一的办法就是欠债。

三是上级一些部门开展的达标活动标准过高,超出了村级财务的承受能力,许多部门进行表彰发奖牌还要收费。

四是有的部门培训村干部仍要收费数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村级财务无力负担。

五是每年党报党刊征订摊到村上数额太大,远远超过300元的标准。

(七)、收不抵支增加负债。

我县许多村无经济实体,除国家转移支付收入和国家扶持的项目资金以外无其他任何收入来源,取消农业税后,每村转移支付的资金根本维持不了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而村级各项支出却有增无减,使得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连年收不抵支,负担不断加重。

有些村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工作任务,只得靠举债度日,由此造成债台高筑。

二、化解村级债务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目前化解村级债务工作存在“上热下冷”的问题,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经认识到村级债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已经出台了一些措施进行补救,但是存在部分村干部存有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一是畏难情绪大。

村级经济脆弱,财源缺乏,村级收入渠道更窄,对如何化解债务感到束手无策,难度很大。

二是新官不理旧债的思想。

一些村领导和干部认为,清理化解债务是为别人服务,费力不讨好。

三是等待、观望思想。

部份基层干部认为,自己这一届主要任务是保证村级能维持运转,群众不闹事就行,能“拖”则“拖”,只对影响稳定的债务作些思想解释工作,不积极想办法,想措施化解村级债务。

四是少数干部存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只想着如何举债,筹资办事业,做出自己的政绩,对如何化解历年旧债根本不考虑。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基层干部的认识,同时也要有配套办法来督促加大化解债务的力度。

(二)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目前,多数村基本上已经没有经营性的集体收入,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过日子。

根据调查,绝大多数村的转移支付并不足以维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最终要靠借债维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三)公益设施建设达标。

近年来,村级举债办企业有所抑制,但是举债完成政府和部门下达的诸如村容村貌整治、建学校、修道路等公益项目日益增加。

目前,农村多数公益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是由上级补助一部分,基层配套一部分。

我们了解到,不少地方县、乡基层政府自身运转已经非常困难,无法完全提供配套资金,村级公益设施建设只能主要靠村里自己想办法来解决。

(四)自然灾害。

遇到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必然要增加村级支出。

突发事件。

农村突发事件,如“非典”、禽流感等,多数都是由村里先出面解决,必然增加村级支出。

三、化解村级债务的思路和对策村级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基层政权稳定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普遍恶化的村级债务问题,不仅造成干群关系矛盾激化,而且严重挫伤着村干部的积极性,严重制约着村级经济的发展。

第一,村级债务负担越来越重,村干部每年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应付债主讨债,压力很大,也影响了其他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些债务多的村已经没有人愿意当村干部。

第二,背负大量债务的村级组织,其公信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受到很大影响,村级组织没有能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有的基层干部说,现在村干部的号召力甚至比不上一些个体老板,这其中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三,村级债务问题影响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开展。

有的村干部反映,现在村内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议不起来,借钱也很难借到,只能有钱就搞,没钱就不搞。

当前,要从巩固基层政权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村级债务问题,首先要提高基层干部认识,作好债务清理工作;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坚决防止新增债务;再次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化解老的债务。

(一)统一思想,认真清理。

各级要从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民办实事的高度认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乡村债务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综合改革的成果是否巩固,农民负担是否反弹。

其次要把化解村级债务作为优化农村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工作来认识,妥善处理好村级债务,有利于村级卸掉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开拓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通过提高认识,消除村干部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让基层真正热起来。

对村级债权、债务进行认真清理、归类。

各级政府要借助新的机遇,对村级债权、债务进行认真的清理,重新核算债务,逐笔核实,对债权、债务按来源、性质、形成原因进行归类,张榜公示,让欠债户明白认帐,对不良债务要查明原因,制定化解措施和目标。

(二)加强制度建设,坚决防止新增债务。

1、改革现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农村兴办公益事业要实事求是,不能下硬指标,不能再搞达标升级或评比竞赛;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要搞层层配套、搞“钓鱼工程”。

2、建立民主决策机制。

严格规范村级组织的举债行为和举债程序,村级对外举债,无论是什么性质,必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未履行民主决策程序的,村级组强对外举债无效,所借债务由决策者承担。

3、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坚决取消村级招待费,严格控制村级非生产性开支,节约管理费用。

实行财务公开,对村级债务债权情况,要专项单独公开,不仅要公开债务债权总额,还要公开债务债权的构成和用途,进入化债阶段后,要及时公开化债方案、还款计划和资金来源等,接受群众监督。

4、改革现行干部考核制度。

对目前已形成的村级债务,要摸清底数,扎紧口子,从地方到中央各级政府和村要建立化债责任制,明确规定化债也是政绩,干部任期内有新增债务的,不得随意调动或提拔使用。

(三)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化解老的债务。

1、清收债权还债。

清收债权是化解村级债务的一项措施。

各级政府要成为好清收债务工作的主体,无论是农业税尾欠还是各种达标升级过程中由于上清下不清而沉淀的债权,都应由上级政府来承担,从村级债务中化转.对于其它生产性费用和筹资筹劳农户应交未交所形成的债权,各村要不违背现有国家政策的情况下有计划、步骤、有措施地组织清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