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断句
2018文言文断句方法和真题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
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
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高考真题体验
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四个选项前四处 断句均一致,从第五处开始不同。结合画波浪线部分的大
一、考点说明
1、内容要求
文言文断句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 文言文的基本功。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 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 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 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2、能力要求:理解B
乃移居雍/ C.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 移/居雍/ D.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 移/居雍/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A.郡邻于蜀数 / 被侵掠 / 户口减削 / 寇盗充/ 斥芝倾心镇卫 B.郡邻于蜀 / 数被侵掠 / 户口减削 / 寇盗充斥 / 芝倾心镇卫 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C.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 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D.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
妻子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 老头立下遗嘱,说明财产的分配方法。女 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占有,而老头的 后妻不服,认为遗产应给他的儿子。双方 争执不下,告到官府。县官判决遗产归老 头的幼子。那么他们双方各是如何来点读 下面这份无标点的遗嘱呢?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 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2018高考文言文翻译断句
方法6——贯:
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个“贯”就是“意译”。 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
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 拜说。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⑷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
“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
“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⑸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 “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规律三: 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 “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
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
而把主语省略。
例 5: 项 王 至 阴 陵 迷 失 道 问 一 田 父 田 父 绐 曰 左 左 乃 陷 大 泽 中。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 绐曰/左/左/乃 陷 大 泽 中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先易后难,重点突破
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规律一:找名代,定句读。 名词或代词常常作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 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 停顿的位臵。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 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 名不提姓了。
例 1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光 映 书 而 读 之。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文言文客观题——断句断句考查的是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综合阅读能力。
该考点因具有考查知识的丰富性、考查能力的多样性、考查方式的灵活性和训练的可操作性等特点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首次设置断句试题,估计这一考点有覆盖更多地区试题的趋势,而且难度会逐渐加大。
2016年高考中,除浙江省卷采用主观断句题型,其他高考卷都为客观选择题。
相对而言,客观选择题难度低于主观断句题,但断句时均应熟知“断句三步流程”和掌握断句标志,运用“断句抓标志析结构”的方法。
当然,对于客观选择题而言,还可以灵活运用排除法来辅助断句。
第方案熟知文言文断句流程、标志(一)文言实词标志1.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等。
名词一般为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其前后往往要断开。
2.代词——常见代词分类列表如下:类别常见代词举例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第三人称之、其、彼无指代词或、莫疑问代词谁、孰、何、奚、胡、曷、恶、安、焉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二)文言虚词标志文言虚词往往是断句的标志,把握文言虚词的使用位置是断句的关键。
可作断句标志词的常见文言虚词列表如下:虚词类别常见典型虚词及断句方法对话、引文标志曰、云、言、谓——其后一般断开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句末语气词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感叹句末尾——哉、夫。
常居句末,其后一般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续表虚词类别常见典型虚词及断句方法复句关联词语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其前一般断开复音虚词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三)特殊句式标志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2018年高考文言断句高三三班
参考答案: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 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 /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参考译文:
于休烈不久调任工部侍郎、修撰国史,进献《五代帝 王论》,皇帝非常赞许他。宰相李揆为人骄傲且嫉妒贤能, 因为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齐列,嫉妒他,上奏折让于休
烈任国子祭酒,权且留在史馆修撰(史书)以此来压制他。
•知识点释析
什么叫“断句”?
古书是不加标点的,读书时要自己断句。古人 读书,一句话完了,常常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 圆 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有一个 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
合称句读。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例:①夫 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 ②若夫 霪雨霏霏。(《岳阳楼记》) .. ③王无罪岁,斯 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 加点的虚词作为发语词,一般放在句首,与前一句 应断开。
(2)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 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 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例:①鱼鳖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 ②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 .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逍遥游》) .
应断开。
加点的虚词都是疑问词,一般放在句首,与前一句
(4)复音虚词(包括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
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
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例:①至若 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 ②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六国论》) .. ③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师。 ( 《师说》 ) ..
2018高考文言文断句
——高考之文言文断句
考点解析
全国卷对断句的考查始自2014年,以 选择题的形式考查,2015全国卷对此又做 了微调,把断句题放在了文言文阅读题的 第一小题的位置,顺序的调整是一种新的 导向,而在2016、2017年,全国卷Ⅰ、Ⅱ、 Ⅲ卷都考查了断句,而且都放在文言文阅 读的第一小题,足见命题人对文言文断句 题的青睐。因此,文言文阅读想要拿高分, 断句题不容有失。
步骤一 :语感断句
步 通文意,由易到难,语感断 通文 断句的前提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 句前先要读二至三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 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 断开。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 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步骤二 :标志断句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 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
5、修辞标志断句
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 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
课堂小结
文 言 断 句 步 骤 及 方 法
一、语感断句: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一、虚词标志断句法
二、标志断句
二、名词代词断句法 三、对话标志断句法
四、特殊固定句式断句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对话标志动词断句
对话、引语常用标志有:
“曰” “云” “言” “道” “谓” 等。 注意: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 者,明辨句读。
4、特殊、固定句式标志断句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熟悉这些 固定句式,对文言断句很有帮助。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 安…哉(也)、孰与……乎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 如(若)……何;得无(无乃)……乎; 何以……为;与其……,孰若……
2018届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上课用)ppt
4
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做客。 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了好 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 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 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书生看后,脑子一转,在字条上加了几 个标点,就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 留我不?留。其友人见状,便只能无可 奈何地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2019/1/30 11
解题方法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 的动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 “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 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 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019/1/30 12
2019/1/30 9
小试身手 1.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 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
/
/
//
/ /
/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 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 择齐三万户。” 汉六年(前201年)正月,封赏功臣。张 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 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 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
2019/1/30 23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2、呜呼/其信然邪/其 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2019/1/30
例题分析
唉!这是真的呢?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错了 真实情况呢?
24
解题方法
五:借助修辞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 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较 多,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 1、“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 形式,句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来 考虑句读,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二板块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高考题型(一)文言断句课件 新人教版
文言断句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设 置 6~8 处停顿。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两两相似, 只有一二处不同。解答时,可遵循以下步骤:
5.向陛下进言的人都说:天下已经安定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 却认为不是那么回事。说天下已经安定已经治理得很好的人,不是愚 昧无知就是阿谀奉承,都不是真正了解治乱大体的人。
6.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 如日月的光辉。那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突然来到的急雨飘风; 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奔驰的轻车骏马。
面就可断开。
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断开。
典题试做
2.(2015·全国卷Ⅰ)迁至中书舍 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 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 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 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 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 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 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 亦罢去。 答案: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 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 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 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 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根据句中有关 官职的专有名 词,如“修 撰 ”“ 左 中 允 ”“ 翰 林 学 士 ”“ 吏 部 左 右侍郎”等,并 依据职位的变 迁断句即可。
7大着眼点
(七)据常识,定句 读。文言文中的古 代文化常识,尤其 是官职、称谓等, 对文言文断句也 会有很大帮助。
[参考译文] 1.考中为进士甲科,做了会稽县的县令。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 常常担心湖水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 受到他的好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主政郑州,治理政事有才 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 门。曾经有过客丢失袋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 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 然如此。曾公亮清楚熟悉公文法令,经历处事久了熟知朝廷台阁的典 章制度,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
2018年高考文言断句
这几种情况都不能点断。如:“故为之说,以俟夫
观人风者得焉。”
[应用体验]
3.(2014· 湖南高考,改编)请用“/”给下面短
文断句。 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 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 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解析:要给这段文字断句,可以先寻找作为断 句标志的虚词:于、也、而、其、者、则;再确定 所列虚词所处位置:“而(某些)、其、则”属于句 首虚词,“也、者”属于句尾虚词,“于、而(某 些)”属于句中虚词。由此,就可以准确断句。 参考答案: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 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 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 《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 《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 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
《明史》。
《史记》为二十四史之首。
题型及考查点的变化:2014年用客观断句
特别关注: 1.“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 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2.“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 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点 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 无惑也难矣!”
4.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 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 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 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 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5.“夫”有时可作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 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考点1文言文断句
考点一文言文断句明确断句思路,掌握文言文断句基本方法技巧正确断句这一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加强之势,主要有两种题型:客观选择题和主观断句题。
课标全国卷一般采用第一种形式。
客观选择题相对容易一些,但无论是哪种题型,其解题的思路及基本方法都是一样的。
一、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文意,因此断句前不要急于答题,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地方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地方。
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
二、断句的基本方法技巧1.弄通文意,定句读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具体来说,就是走“四步路”:(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予以推断。
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限划8处)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下,谭、尚败走,还邺。
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操曰:“善!”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有删改) 【解析】这段文字的断句,限定了划断的数量,目的是防止断碎、断破。
可先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结合重要文言实词“爱”“适”“侔”“急”“缓”“待”“击”“定”等在语句中的意思,逐一划分层次,分解出若干个句子。
最新-2018高考语文冲刺复习资料文言断句和翻译复习指导 精品
文言文阅读断句和翻译题的解答技巧文言文阅读中断句和翻译题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对应《考纲》中古诗文部分的“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一考点。
具体要求为:1.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将考查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8年以前,高考对翻译题的考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2018年开始,主要采用主观题的形式。
2018年开始,北京卷等新增文言断句考查。
广东省2018、2018、2018、2018年连续四年考查了“文言断句”。
开始,“文言断句”和“翻译句子”一般共9分:“文言断句”1题3分,“翻译句子”2题6分,2018年和2018年广东卷这一部分考查共10分,其中断句为4分。
一、文言断句题的答题技巧拿到一个文言文段,先不要急着进入断句,而应该先通读完全篇,大体上搞清这个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比如说文体,不同的文体往往表达的顺序、采用的方法乃至语言风格不同,确定了文体可以帮助断句。
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不拿现代汉语对词语的理解来衡量文言文中的词语的意思,也就是不“以今释古”。
这样在对每个词语意思准确理解和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句意、段意乃至文意,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也才能有助于准确断句。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
1. 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如: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2. 找虚词,定句读。
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完整)2018届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断句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 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 措钱款赈济灾民。
【解析】“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错误。 原文“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中,“赍”是以物送人的意思, “帑”指国库。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派遣锺化民分发国库中的 钱来赈济百姓,不是让锺化民去“筹措钱款”。
【答案】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
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 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 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 们都很畏惧他。
①除鄢陵知县( 授职 ) ②出按辽东( 巡视 ) ③由贵妃家阴沮之( 阻挠 ) ④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
向皇帝上书直言 )
⑤窥觊储贰(
亦作以往,从前/假冒籍贯 )
⑦簧鼓朝绅(
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
)
⑧朝右皆惮之( 朝廷大官 )
⑨安望其抗颜直绳( 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 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 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画线句子的大 意是陈登云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所犯的罪过,“且”表示 更进一层,前面应断开,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当然,也 可根据主语“承宪妻”与前面断开,排除A、D两项。比 较B、C两项,区别点在“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 喝勋贵”之间。根据语法关系,“扬言”是动词,应紧接 宾语“事由己发”,另外“用以”一词在此处表示目的, 也应该与前面断开,故排除B项。
浙江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精练十八文言断句的阅读及答题技巧
中心题点精练十八文言断句的阅读及答题技巧文言断句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考生对本题的训练已获得了必定的收效,答题正确率有必定的提升,但仍存在着答题耗时过长、有时在最重点处断得禁止的问题。
所以,需要持续加强训练,提升解题速度,提升正确断重点处的能力。
1.用“ / ”给下边文言文中画波涛线的部分断句。
昔者贵人有疾,而天方不雨,医来治者以十数,皆莫效。
最后一人至,脉已,则以指计甲子,曰:“某夕天必雨。
”竟出,不言治疾之方。
贵人疑之,曰:“岂谓吾疾不行为邪,何言雨而不及药我也?”已而,夕果雨,贵人喜,起而行乎庭。
达旦,疾若脱去。
明天,后至之医来谒,贵人喜,且问曰:“先生前日脉疾而言雨,今得雨而果瘳,何也?”医对曰:“君侯之疾以忧得之然私计君侯忠且仁所忧者民耳以旱而忧以雨而瘳理固然也何待药而愈邪?”若是医者,堪称得其道矣。
( 节选自方孝孺《医原》 )答案君侯之疾 / 以忧得之 / 然私计君侯忠且仁/ 所忧者民耳 / 以旱而忧 / 以雨而瘳 / 理诚然也 /何待药而愈邪参照译文最后一以前有贵人生病,天恰许久旱不雨,医生来医治的用十来数,都没有什么收效。
个医生到了,切脉完了,就用手指计算甲子,说:“某天夜晚必定下雨。
”完了出来,没有提起治病的药方。
贵人对此非常迷惑,说:“莫非是我的病医不了了吗,怎么就说下雨却不给我用药啊?”不久,夜晚果真下雨,贵人惊喜不已,起来在庭院里游走。
直到天亮,病好像好了。
次日,后到的医生来拜见,贵人高兴,而且问道:“先生头几日搭脉看病尔后说下雨,今日下雨了病果真好了,这是为何啊?”医生回答说:“君侯的病是由于忧愁而得的。
但是我私下里想君侯忠诚而且博爱,忧愁的是民生罢了。
由于旱情而忧愁,由于下雨而康复,按理本该这样,哪等用药尔后才好呢?”像这样的医生,能够说得医道了。
2.用“ / ”给下边文言文中画波涛线的部分断句。
食笋之法多端,不可以悉纪,请以两言概之,曰:“素宜白水,荤用肥猪。
2018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
2018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第一篇:2018年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文言文断句技巧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断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在一句话的末端用句号断开,叫“句”;在一句以内口气中止的本地用逗号断开,叫“读”(dòu)。
高三的学习,各种题型的技巧和方法都经过全面训练,特别是文言断句这种“有法可依”的考点,大致总结了对话标志、虚词标志、固定结构、特殊句式、修辞技巧、词性标志等比较实用的方法技巧。
但是在做题时学生仍然存在普遍容易丢分的地方,下面一起了看看这些易错点。
(一)、混淆语气停顿和句读正例:天人之理一也。
误断:天人之理 / 一也。
此例中学生将主语和谓语断开,这是语气的停顿而非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一个完整的主谓宾结构通常是无须断开的。
为了纠正这个易错点,应该多练习从词性和句子成分进行分析。
和现代汉语一样,古文中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动词作句子的谓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或者找准动词,就基本可以推断出句子的断句位置而断出句读了。
例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臭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荀子.劝学》)在以上括号内语段中先划出名词和代词,基本可以确定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从而为断句提供便利,也可作为检查验证的一个标准。
例2、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在这个句子中学生亦有在“入”字后断开而发生错误的情况。
此句除了可以从语意上分辨外,也可依据动词“入”来找到它的宾语“胡”而避免发生这种句子不完整的错误。
(二)、误用对话标志正例:乐天每作诗/ 令一老妪听之/ 问曰/解否/ 曰解/ 则录之/ 不解/则又复易之。
误断:乐天每作诗/ 令一老妪听之/ 问曰/解否/ 曰/ 解/ 则录之/ 不解/则又复易之。
此例中学生在所有“曰”的对话标志后均断开而发生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错误。 原文 “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 中, “赍” 是以物送人的意思, “帑”指国库。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派遣锺化民分发国库中的 钱来赈济百姓,不是让锺化民去“筹措钱款”。 【答案】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译文: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译文:
3.解释下面加横线的文化常识。 ①征授御史
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②疏陈安攘十策
封建社会臣僚向帝王进言的一种文体。亦指上奏章。
③壬午以前怵于威
干支纪年的一个年号
④言路顾居其半
人臣向朝廷进言的途径,也指言官。
⑤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
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以职掌建言的给事 中、谏议大夫等为谏官。清代统归于都察院,职权不再 分别。虽统称“台谏”,与唐宋性质有所不同。
4.古代“六部”有哪“六部”?他们分别管理哪些事务? 六部即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长官称 为尚书。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 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 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 国之往来事;兵部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刑部主管 全国刑罚政令;工部管理全国工程事务。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涉及词类活用、一词 多义。(1)“弗胜”是“禁不住”的意思;“龃龉”是“抵 触不合”的意思;“安”,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2)“啖” 是“吃”的意思,如苏轼《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中的“啖”就是这个意思;“矢”通 “屎”,是“粪便”的意思;“囊”,名词作状语,是“用口 袋装”的意思。 【答案】(1)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 挤,大多无法安身。 (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 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仅变几处标点,竟成了一首绝妙小令。
老财主立字据 无鸡无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
从财主的角度怎么断句?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 从先生的角度怎么断句?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珪进入仕途,参与纂修文献。 弘治年间,他兼任司经局校书, 参与编修《大明会典》得以升职;武宗继位,他进位左谕德,充讲官, 修撰《孝宗实录》。 B.傅珪任职礼部,劝谏讲究策略。他担任礼部尚书时,由于屡有 争端,上奏增多;番僧因帝好佛求地百顷,他佯作不知皇上自称大庆 法王,不理会给地的事。 C.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坚持己见, 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 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D.傅珪为官清廉,死后受到好评。 御史卢雍称赞他在位时有古代 大臣风范,归乡后家无积蓄,艰难度日;嘉靖元年,他被列为先朝守正 大臣,追谥为文毅。
(2016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作者记述了陈登云任御史之职时的哪些事情?
①上疏陈述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请求加速建立 对首功的赏赐制度。 ②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 ③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等大臣。 ④上疏要求谨慎地考察御史人选。 ⑤及时报告朝廷河南大饥荒的悲惨灾情。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除鄢陵知县( 授职 ) ②出按辽东( 巡视 ) ③由贵妃家阴沮之( 阻挠 ) ④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
向皇帝上书直言 )
⑤窥觊储贰( 亦作“储二”储副,太子 ) ⑥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 以往,从前/假冒籍贯 ) 用动听的言语迷惑人 ⑦簧鼓朝绅( ) ⑧朝右皆惮之( 朝廷大官 ) ⑨安望其抗颜直绳( 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 ) 本意指蛀蚀器物的虫子引申 ⑩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 ( ) 比喻祸害国民的人和事。 因条数事以献( 分条列举) 累寝不下( 搁置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 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 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 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 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 们都很畏惧他。 C.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 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 进用时慎重。 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 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 措钱款赈济灾民。
5.文章何以称傅珪之死为“卒”?请结合相关古代 文化常识分析。 傅珪是朝中大臣,按礼应称其死为“卒”。古代按照
不同等级对死的称谓有所区别:
①崩:天子死曰崩,例如驾崩、山陵崩等。 ②薨:诸侯死曰薨。 ③卒:士大夫死曰卒。 ④不禄:士死曰不禄。 ⑤死:庶人死曰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 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解析】C“他仍坚持离职”错误,原文“两京言官交章请留, 不听”中“不听”的意思是“不被准许”。 【答案】C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译文: (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权幸”,得帝王宠幸、有权势的人;“嫉”,痛恨。 (2)“忠谠”,忠实,敢于直言;“报”,回复,答复。 (1)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 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 (2)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 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
断句不同
遗嘱迥异
◇一诗多断
•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 绝句《清明》,诗云: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 杜牧绝对想不到,在他之后,会有许 许多多形形色色而妙趣横生的《清明》 出现!
△传说,在1078年清明这天,大文豪苏轼 登云龙山放鹤亭拜见张山人,吟诵了这首 诗。恰巧张山人兴致很高,知苏轼才华横 溢,便有意一试,要求苏轼将该诗变其形, 而不失其意。苏轼欣然答应,脱口而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 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 歌舞的 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 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 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时词臣不附刘瑾( 依附 ) ②镌与修者官( 降级,削职 ) ③礼部事视他部为简( 比照 ) ④毅然执持,人不能夺( 使……改变 ) ⑤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 阻止 ) ⑥而水旱不与焉( 参与 ) 3.“迁左中允”的“迁”有哪些意义?在文中应怎样 理解?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还有哪些? 迁”有“升迁”“调动官职,改任”“降职”等意义。 在文中应理解为“升迁”。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还有:转,调任;徙,调任;调 ,调动、调迁、调升;移,特指调任;补,补充空缺官职;改,改任 官职;充,充任;进,升迁;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画波 浪线部分,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 系和对语意的理解,初步排除错误选项。画线句子的大 意是陈登云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所犯的罪过,“且”表示 更进一层,前面应断开,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当然,也 可根据主语“承宪妻”与前面断开,排除A、D两项。比 较B、C两项,区别点在“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 喝勋贵”之间。根据语法关系,“扬言”是动词,应紧接 宾语“事由己发”,另外“用以”一词在此处表示目的, 也应该与前面断开,故排除B项。
(2016年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傅珪的“刚直忠谠”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担任礼部尚书时,屡有争端,使礼部上奏增多。 ②皇上同意番僧用百顷田地建造法王下院,傅珪不 理睬诏书的旨意,征地最终停止。 ③教坊司乐官臧贤请求更换牙牌,标准像朝廷官员 一样,又请求改铸方印,在傅珪的阻止下没有执行。 ④御史张羽奏报云南灾情,傅珪趁机极力奏陈其时 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
高考破——
给老头儿的遗嘱断句
七 十 老 翁 产 一 子 人言 非 是 也 家 业 尽 付 与 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方式一: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 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女婿 断句方式二: 六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 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幼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 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 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 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 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 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 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