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癫痫概况

合集下载

中医癫痫的解释

中医癫痫的解释

中医癫痫的解释
中医认为癫痫是由内因外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疾病。

内因主要是指先天禀赋、脏腑功能失调、情志不遂等,外因主要是指外伤、感染、中毒、营养不良、环境因素等。

这些因素导致人体的气血失调、脏腑失常、经络阻塞等,最终在大脑中形成癫痫发作。

中医认为,癫痫的发作与人体的阴阳失调有关。

阴阳失衡会导致气血瘀滞,从而影响人体的正常运行。

在治疗癫痫时,需要平衡阴阳,调理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中医治疗癫痫主要采用中药疗法和针灸疗法。

中药疗法侧重于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白芍、天麻、丹参等。

针灸疗法能够刺激身体的自愈能力,促进气血畅通,改善脏腑功能,常用的针灸疗法有耳穴针灸、头部针灸、脚背针灸等。

总之,中医认为癫痫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环境因素等,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调理,从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

- 1 -。

中医针灸如何治疗癫痫

中医针灸如何治疗癫痫

中医针灸如何治疗癫痫文章目录*一、中医针灸如何治疗癫痫1. 中医针灸如何治疗癫痫2. 针灸治疗癫痫的注意事项3. 癫痫产生的原因*二、如何预防癫痫*三、癫痫如何护理中医针灸如何治疗癫痫1、中医针灸如何治疗癫痫灸法,取穴:大椎、肾俞、足三里、丰隆、间使、腰奇。

操作:每次选用1~2穴,采用化脓灸法,隔30天灸治一次,4次为一疗程。

电针,取穴:神庭~内关,太阳~足三里;风池~仆参。

操作:3组穴位可交替使用。

选用密波,通电20~30分钟,适用于间歇期。

耳针,取穴:心、肝、肾、脾、胃、神门、枕、脑干、皮质下。

操作:每次选用2~3穴,毫针用强刺激,间歇行针,留针20~30分钟,每天或隔天治疗一次。

也可用埋针埋丸法。

头针,取穴: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操作:按头针操作法强刺激,留针30~60分钟,间歇行针或加用电针。

埋线,取穴:大椎、腰奇、鸠尾、神门、足三里、长强。

操作:每次选用1~2穴,在无菌操作下,局麻后埋入医用羊肠线,隔20天治疗一次。

2、针灸治疗癫痫的注意事项针灸治疗癫痫有一定的疗效,但应做脑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有条件者应做CT、磁共振检查,应与中风、厥证、癔病等相鉴别。

对继发性癫病,更应重视原发病的诊断、治疗。

对癫痫间歇期也应坚持辨证治疗,以治其本。

对癫痫持续发作伴有高热、昏迷等危重病例必须采取综合疗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避免精神刺激,过度劳累,饮食和作息都要规律,要以防癫痫的反复发作。

3、癫痫产生的原因先天性疾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性代谢障碍、脑畸形及先天性脑积水等。

外伤:颅脑产伤是婴儿期症状性癫痫的常见原因。

感染:在各种脑炎、脑膜炎、脑脓肿急性期的充血、水肿、毒素的影响及血液中的渗出物都能引起癫痫发作;寄生虫,如脑血吸虫病、脑囊虫病常引起癫痫。

中毒:铅、汞、一氧化碳、乙醇等中毒。

颅内肿瘤:30岁以后发生癫痫的病人,除脑外伤外,脑肿瘤是常见原因,尤其是缓慢生长的胶质瘤、脑膜瘤、星形细胞瘤等。

全息易象针灸系列——头针

全息易象针灸系列——头针

全息易象针灸系列——头针头针疗法头针(scalp acupuncture),⼜称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线进⾏针刺防治疾病的⼀种⽅法。

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是根据⼤脑⽪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线。

头针疗法⼜称头⽪针疗法,它是在中国传统针灸学及现代解剖学、神经⽣理学、⽣物全息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通过针刺头部的特定区域,以治疗各科疾病的⼀种微刺系统⽅法。

具有简便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等优点。

概况头针是在传统的针灸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中就指出'头为精明之府'。

头为诸阳之会,⼿⾜六阳经皆上循于头⾯,六阴经中⼿少阴与⾜厥阴经直接循⾏于头⾯部,所有阴经的经别和阳经相合后上达于头⾯。

有关头针治疗各种疾病,《内经》有所记载,后世《针灸甲⼄经》、《针灸⼤成》等⽂献中,记载头部腧⽳治疗全⾝各种疾病的内容则更加丰富。

⽬前头针⼴泛应⽤于临床,经多年实践,对头针⽳线的定位、适应范围和刺激⽅法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头针已成为世界⼀些国家临床医⽣常⽤的治疗⽅法之⼀。

为了适应国际间头针疗法的推⼴和交流,促进其进⼀步发展,中国针灸学会按分区定经,经上选⽳,并结合古代透刺⽳位的⽅法,拟定了《头⽪针⽳名标准化国际⽅案》,并于1984年在⽇本召开的世界卫⽣组织西太区会议上正式通过国际标准化头针⽅案-标准定位和主治标准头⽳线均位于头⽪部位,按颅⾻的解剖名称额区、顶区、颞区、枕区4个区,14条标准线(左侧、右侧、中央共25条)。

兹将定位及主治分述如下:额部3线额中线[部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向前引⼀直线,长1⼨。

[主治]癫痫、精神失常、⿐病等。

额旁1线[部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向前引⼀直线,长1⼨。

[主治]癫痫、精神失常、⿐病等。

额旁2线[部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向前引⼀直线,长1⼨。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和⼗⼆指脂溃疡、肝胆疾病等。

针灸治疗癫痫概况

针灸治疗癫痫概况

[ ] 薛 长 连 , 年 宇 , 青 镭 , .清 热 活 血 消 肿 I、 5 万 徐 等 Ⅱ合 剂 改 善 闭 合 性 骨 伤 合 并 软 组 织 损 伤 的 疼痛 肿 胀 [] 中 国 临 床 康 复 .0 5 7 1 ) J. 20 , ( 1 :
1 3 — 1 3 . 7 8 7 9
永 夫 等 [] 用 子 午 流 注推 拿 疗 法 治 疗 骨 伤 后 运 动 障 碍 , 愈 达 1利 2 痊 8 , 为 治 疗 时 掌 握 其 盛 衰 开 合 物 时 机 , 予 推 拿 按 摩 , 泻 6 认 给 补
手 法 , 提 高 疗 效 , 有 因 时 制 宜 之 意 。 安 琪 等 [] 用 手 法 配 可 具 1采 3
2 0 1 1 1 6 0 9, ( ): 4 .
[ 1 刘 奕 锋 . 引 促 进 骨 伤 患 者 康 复 [] 浙 江 中 医 学 院学 报 ,9 2 6 1] 导 J. 1 9 ,
(6 4—4. 1 ): 4 5
6 展 望
骨折 愈合 时 间 较 长 , 长 期 卧 床 , 致 肝 肾 亏 虚 , 骨 不 得 需 易 筋
不 贯 , 腑 由之 不 和 ” 脏 。因 此 肢 体 的 局 部 损 伤 往 往 能 影 响 机 体
伤 , 0 1 1 ( ) 1 —1 . 2 0,4 1 :5 6
[] 苗荫 , 健 , 米渠.古今医鉴 》 情 五郁 的心理学思 想探讨[] 3 刘 王 《 七 J_ 现 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0 6 1 ( 3 :73 1 1 . 2 0 ,5 1 ) 1 1— 74 [ ] 李 淑 红 , 维 丽 , 中 莲 等 . 医 患 者 的 骨 伤 情 志 调 护 [] 宁 夏 医 4 史 胡 中 J.

怪三针胡光针灸经验大全!

怪三针胡光针灸经验大全!

怪三针胡光的怪三针由百会一针,百会前左右各1.5寸三针,左鼻翼一针,次白穴一针,共六针。

主要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患。

怪三针有三型: 原始正会左鼻次白从,多动症不集中,结巴尿床神志病。

标准头顶三角形,等边四神通,脑疲劳考前症,配不配合是癔症。

变异型很多种:脑瘫小节在其中;脾胃三针加土水;咳喘列缺重子仙;神志气结小节从;眼疾病,正会次眼黄;飞蚊症,下三皇矣可复溜上;耳聋鸣,正次中渚液门经;肾结石,针对侧,喝水让他动;胁肋痛,正次支沟中;神呕吐,正左鼻,孙太白;顽呃逆,正左鼻,节梅翳风穴。

怪三针,用心针得通。

胡光针灸针方《针方要诀》参考资料━胡光医师临床治验医案、医话中经常使用的或曾经使用过的传统组穴、董氏奇穴组穴以及治验增补组穴一.头面部组穴(一)镇逆组穴:此组穴为韩汝训教授妙用之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董氏奇穴之镇静穴组成,三穴合为镇逆穴。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二)同步组穴: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大同步为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3.帕金森病或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黄、下三皇)4.精神分裂症(加1.怪三针、2.丰隆穴、3.少泽放血)5.癫痫(临症加减)二.腹部组穴(一)新老十针:学习参照金针王乐亭前辈的理论和老十针及老实针的应用,推广并发挥已扩大其治疗范围。

取穴详解: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

合谷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合谷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6), 1338-1342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6200合谷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解建利1,沈湘媛1,江明霞1,程为平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二科,黑龙江 哈尔滨收稿日期:2023年5月3日;录用日期:2023年6月19日;发布日期:2023年6月26日摘要 合谷穴是针灸临床应用频率极高的腧穴,合谷穴具有“疏风解表,清解热邪”“养血活血,祛瘀通络”“理气通腑,健脾和胃”“通关开窍,镇静安神”“舒筋活络,通经止痛”的作用。

历代医家记载了大量关于合谷主治功用的文献资料,应用广泛,条理清晰。

现代研究发现合谷穴主治头面部等经脉所过疾病,是治疗面口部的腧穴。

为了进一步分析合谷穴的穴性特点,本文主要对合谷穴的穴名、定位、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便灵活应用,充分发挥合谷穴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合谷穴,穴性,临床应用,综述Acupoi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egu PointJianli Xie 1, Xiangyuan Shen 1, Mingxia Jiang 1, Weiping Cheng 21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2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May 3rd , 2023; accepted: Jun. 19th , 2023; published: Jun. 26th , 2023AbstractHegu acupoint is an acupoint with high frequenc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Hegu acupoint has the functions of “dispelling wind and relieving exterior, clearing away heat evil”, “nourishing blood and activating blood,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dredging collaterals”, “regulating qi and dredging fu-organs, invigorating spleen and harmonizing stomach”, “dredging and opening orifices, calming and tranquilizing”, “relaxing tendons and activating collaterals, dredg-解建利等ing meridians and relieving pain”. Doctors in the past dynasties have recorded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on the functions of Hegu, which are widely used and clearly organized. Modern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Hegu is mainly used to treat diseases of meridians such as head and face, especially for the treatment of facial and mouth areas. In order to further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gu acupoint, this paper mainly reviews the name, loc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e-gu acupoint, so as to flexibly apply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gu acupoint. KeywordsHegu, Acupoint Attribute, Clinical Application, Review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合谷,经穴名,出自《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中国癫痫诊疗指南

中国癫痫诊疗指南

2015癫痫发作的分类一、概述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的仍是ILAE在1981年推出的癫痫发作分类(附录2)。

2010年ILAE分类工作报告对癫痫发作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部分修订。

二、癫痫发作的分类(一)1981年ILAE癫痫发作分类:以临床表现和EEG改变(发作间期及发作期)作为分类依据,将癫痫发作分为:1.部分性癫痫发作:最初的临床发作表现和EEG改变提示“一侧大脑半球内的一组神经元首先受累”。

按照有无意识障碍,将部分性发作进一步分为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发作和继发全面性发作。

2.全面性癫痫发作:最初的临床发作表现及EEG改变提示“双侧大脑半球同时受累”。

3.不能分类的发作(二)2010年ILAE分类工作报告:保留了对发作的“两分法”(局灶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

建议把部分性发作称为局灶性发作。

建议取消对局灶性发作的进一步分类(简单和复杂部分性发作),但提出可根据需要对局灶性发作进行具体描述(参见描述发作症状的术语,附录3)。

2010年分类报告对癫痫发作的概念进行了部分修订。

1.局灶性癫痫发作:发作恒定的起源于一侧大脑半球内的、呈局限性或更广泛分布的致痫网络,并有着放电的优势传导途径,可以继发累及对侧半球。

局灶性发作可以起源于皮质下结构。

某些患者可以有多个致痫网络和多种发作类型,但每种发作类型的起始部位是恒定的。

2.全面性癫痫发作:发作起源于双侧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结构所构成的致痫网络中的某一点,并快速波及整个网络。

每次发作起源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均不固定。

全面性发作时整个皮质未必均被累及,发作可不对称。

1981年及2010年ILAE关于癫痫发作分类的对比见表2-2。

表2-2 1981年及2010年ILAE癫痫发作的分类对比1981年分类2010年分类全面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强直-阵挛(大发作)∙失神∙肌阵挛∙阵挛∙强直∙失张力∙强直-阵挛∙失神-典型失神-不典型失神-伴特殊表现的失神肌阵挛失神眼睑肌阵挛∙肌阵挛-肌阵挛-肌阵挛失张力-肌阵挛强直∙阵挛∙强直∙失张力部分性发作局灶性发作根据需要,对局灶性发作进行具体描述∙简单部分性发作(无意识障碍)∙复杂部分发作(有意识障碍)∙继发全面性发作不能分类的发作发作类型不明∙癫痫性痉挛三、常见癫痫发作类型及诊断要点(一)全面性发作(generalized seizures):1.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 GTCS)是一种表现最明显的发作形式,故既往也称为大发作(grand mal)。

中医痫病(精)PPT课件

中医痫病(精)PPT课件

❖ 治疗当依其标本缓急而有所区别。发作期,当 急则开窍醒神以治其标,可按病情选用开窍醒神, 泻热涤痰熄风等法治阳痫;温阳除痰,顺气定痫法 治阴痫。病情骤急或持续不得缓解者,可先用针刺, 以促其苏醒,后投以煎剂。休止期当调理脏腑以治 本,凋补气血,健脾益胃,滋养肝肾法为主。或佐 以除痰、清热、平肝、通络、宁心诸法标本兼顾。 间歇期长者,可用丸剂长服以求根治,防止复发
为 心脾两虚,肝肾阴虚;
-
15
二、治疗原则
❖ 痫病临床表现复杂,治疗方面宜分标本 虚实,轻重缓急。
❖ 发作期以开窍醒神为主,恢复休止期以 祛邪补虚为主。临证时,前者宜豁痰熄风, 开窍定痫法为主; 后者宜以健脾化痰,补 益肝肾,养心安神为主。病情严重发作持 续不缓解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
16
分证论治
-
7
5. 治法
❖ 《证治汇补·痫病》明确了治则。
❖ 阳痫痰热客于心胃,闻惊而作,若痰热甚者, 虽不闻惊亦作也,宜用寒凉。
❖ 阴痫亦本乎痰热,因用寒凉太过,损伤脾胃变 而为阴,法当燥湿温补祛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癫痫发作时,先行针刺,若频繁发作,则醒后
急用汤药调治,着重治标;神志转清,抽搐停止,
处于发作休止期,可配制丸药常服,调和气血,熄
开胃,以加强祛痰之力;天麻、全蝎、僵蚕相合偏
温,长于熄风止痉;琥珀偏凉质重而镇心;石菖蒲
辛温芳香与远志相合,能化痰浊,开心窍,—则可
加强方中化痰之力,二则能增强方中开窍之功。诸
药相配,寒热相宜,燥中有润。
❖ 热甚者加清开灵注射液,或灌服安宫牛黄丸以清热 醒脑开窍,大便秘结者大承气汤.
❖ 痉厥 灌服紫雪丹清热镇静。

7心系.痫病

7心系.痫病

(五)宋金时代,对本病的发病机理阐述较深刻。 宋·陈无择《三因极—病证方论·癫痫方论》指出多种因素导 致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宋·严用和对痫证根据叫声特点按五畜五脏分类,《济生 方·癫痫论治》:“夫癫痫病者……一曰马痫,作马嘶鸣,应 乎心;二曰羊痫,作羊叫声,应乎脾;三曰鸡痫,作鸡叫声, 应乎肝;四曰猪痫,作猪叫声,应乎肾;五曰牛痫,作牛吼声, 应乎肺。此五痫应乎五畜,五畜应乎五脏者也。”
5、常用药: 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枸杞子——补益肝 肾。 鹿角胶、龟板胶——峻补精血。 川牛膝——益肾强腰。 生牡蛎、鳖甲——滋阴潜阳。 6、加减:
若神思恍惚,持续时间长者,加阿胶、龙眼肉补益心 血。
心中烦热者,加焦山栀、莲子芯清心除烦。 大便干燥者,加玄参、天花粉、肉苁蓉、当归、火麻 仁以养阴润肠通便。
(4)瘀阻脑络证 1、症状: 症状: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 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多继发于颅脑外伤, 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遗症等,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舌脉: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 2、证机概要: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 动。 3、治法:活血化瘀,熄风通络。 4、主方:通窍活血汤加减,本方活血化瘀,醒脑通 窍,适用于瘀阻头面,头痛头晕,肢体抽动等症。通 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 表里通经第一方。
病机 (一)痫病,概由痰、火、瘀为内风触动,导致脏腑 功能失调,痰浊内阻,气血逆乱,风痰内动,清窍蒙 蔽而发病。本病以心脑神机失养为本,脏腑功能失调 为标,而先天遗传与后天所伤为两大致病因素。其中 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胜,神机受累,元神失 控是病机的关键所在。 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两大特点, 因而痫病之所以久发难愈,缠绵不止,正是由于胶固 在心胸的“顽痰”所致。

中医内科癫痫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癫痫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癫痫癫痫是一种反复突然发作的脑功能短暂异常的疾病,临床表现有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和局限性发作等类型。

大发作在中医学称为“痫证”,俗称“羊痫风:发病原因,一为先天遗传,一为情志刺激,或续发于其他疾病,如脑部疾病、一氧化碳中毒、心血管疾病等。

由于心、肾、肝、脾的脏气失调,导致一时性阴阳紊乱,气逆痰涌,火炎风动,蒙蔽清窍而突然发作。

【诊断】1询问既往有无同样发作病史,有无脑部疾病和其他可能导致癫痫发作的原因,以区别是原发性疾病,还是因脑部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癫痫。

2 .癫痫的典型症状为大发作,即突然跌倒,意识丧失,口中发出异常叫声,头转向一旁,全身强直,抽搐咬牙,口吐白沫,咬破唇舌,瞳孔散大,两目上视,二便失禁,经数分钟后抽搐渐停,转入昏睡,约半小时以上逐渐清醒。

小发作者,突然表现痴呆,不能自主,一侧肢体或面部有麻木或抽搐,但为时短暂,并不跌倒。

另有表现为精神障碍的,如精神模糊,无意识动作,短暂的情绪或知觉改变和幻觉等为主,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经过时间亦很短暂。

3 .如癫痫连续发作,反复抽搐,间歇时间短,神志不清,终致昏迷,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者,为危重现象,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4 .注意与瘠病性抽搐、晕厥、脑动脉供血不足所致发作性跌倒及其他精神病相鉴别。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一般多属实证,但反复久发可致正虚。

治疗当以化痰熄风为主,兼以顺气、清火。

如久发正虚,当补益心肾,健脾化痰,标本同治。

1 .风痰壅阻发前常觉眩晕、头痛胸闷,旋即昏倒,不省人事,发出尖叫声,面色苍白,目瞪直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甚则二便失禁,发后头昏痛,神疲,身酸痛,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熄风,开窍定痫。

方药举例:定痫丸加减。

嫩钩藤12g,川贝母6g,陈胆星5g,竹沥半夏IOg,朱茯神12g,菖蒲5g,远志5g,全蝎5g,制僵蚕10g,珍珠母30g。

亦可服成药定痫丸,每次5g,1日2次。

加减:气郁胸闷甚者,加矶水炒郁金10g,制香附10g。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概述•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基础•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实践•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案例•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评估与优化方案•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针灸辅助治疗方法01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概述针灸是一种利用毫针、艾灸等刺激人体穴位的治疗方法。

通过调节人体经络系统,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

定义根据刺激方式的不同,针灸可分为体针、头针、耳针、手针、足针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经络系统,使气血运行通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调节经络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

调节神经系统针灸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身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身体自愈。

调节内分泌疼痛性疾病如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

功能性疾病如失眠、神经衰弱、抑郁症等。

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02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理论基础经络是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络脉、经别和皮部等。

经络系统是沟通表里、联络脏腑、运行气血的通路,能够传递身体各部位的信息,调节人体功能。

脏腑是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部分,包括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和胃、小肠、大肠等六腑。

脏腑系统与经络系统相互配合,调节人体各项生理功能,包括神经系统功能。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经络和脏腑功能,进而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针灸治疗可以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善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接收,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缓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针灸治疗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现代研究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改善脑部血流、调节神经递质、减轻炎症反应等,对神经系统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研究还发现,针灸治疗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对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董氏针灸治疗癫痫的病案分享 查查362

董氏针灸治疗癫痫的病案分享  查查362

董氏针灸治疗癫痫的病案分享!!查查362董氏针灸治疗癫痫的病案分享!!(1)一美女,眼睛干涩胀痛,下针灵大、木穴、火主、火硬、火菊、火连、火散,三分钟眼睛舒服多了。

(2)患者角膜炎,眼睛模糊多日,上白立白、圆珠、肾关、光明,还有一侧下三皇。

起针模糊消失。

(3)女,58岁,右眼上睑有麦粒肿两月未消,鼻塞,不时流鼻水,有鼻音,右肩膀疼,平时左膝盖痛,今晚不痛但有点紧绷。

针:右侧肩六,左侧灵骨、大白、重魁、三肩、六白、止污和止涎穴直针透三穴。

这时候客人脸色发青,嘴唇发白,形容心有刺痛感,全身冰冷,很不舒服,有晕针现象(她是坐着看着扎针的,一针一针扎下去看着紧张了),这时候给她喝了口气,接着扎手解和心灵穴,然后引导她均匀深呼吸,吐气,大概25分钟后,嘴唇开始红润,脸色也不那么青了,体温也开始正常。

就继续扎针,足三重和火连火菊火散,留针50分钟。

起针后,形容扎针的时候眼睛发热有点胀胀,起针后眼睛很舒服,看东西都特别清楚了,膝盖也不紧了,肩膀也不疼了。

(4)飞蚊症:灵骨大白、光明、人皇、肾关。

(5)一病人,左眼看不见两年,医院说是动脉阻塞导致,另外双耳听不到多年了,平时借助助听器,现在听力也越来越弱弱,偶尔左耳耳鸣,如何配穴:(6)65岁,女,眼睛内眼角眼头白(白肉)的地方红十几年,她说好痛,医生要她割,割了没用。

治疗思路:怒肉攀睛,。

要判断准问题的话,就好找放血部位,是寒是热,是脾胃还是肾的问题要确诊。

此人中过风,面瘫过,已经治疗好,(确认寒中火)。

针方:首先耳尖及耳背青筋放血,然后少泽、至阴刺血,然后扎左灵骨右曲池,热一卸掉就会放松。

(看舌诊)心脏有问题(无论治疗什么为重点,都要先把心脏保护起来),嘴唇发紫,中风问题还没完全解决,肝瘀严重,人中有横纹这个地方反应的是腹部妇科子宫问题,如果是年轻人肯定不孕,如果是老人子宫萎缩,攻少泽肝俞之所,出于百症赋,建议加上董穴肝灵、火主火硬、木穴,再肝俞点刺。

(7)视力下降,模糊应该怎么针:木穴、上白、肾关、光明。

抽搐-针灸治疗学

抽搐-针灸治疗学
抽搐
目 1.掌握本病的基本治疗。

与 2.熟悉本病的辨证要点。
要 求
3.了解本病的者高血压病史。1年前,两手颤抖,手指发麻, 曾在某医院治疗,给予安定、谷维素、冬眠灵等药治疗,病情一 度好转。3个月前,因劳累颤抖加重,继服上药未效。诊见:两 手呈有节律之微细震颤,左手尤甚,手指端发麻,握力减退,不 能持物,伴有头摇、心悸,面色无华,说话声低。舌质偏红,苔 白,脉细。测血压150/86mmHg,血常规:血红蛋白70g/L。
【文献摘录】
1.《灵枢热病》: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胭中及血络出血; 中有寒,取三里。
2.《针灸甲乙经卷七》:痉,取囟会、百会及天柱、膈俞、上关、 光明主之……痉,身反折、口噤、喉痹不能言,三里主之。
3.《扁鹊心书.卷上》:破伤风、牙关紧急、项背强直,灸关元 穴百壮。
4.《针灸集成卷二》:角弓反张,天突(先针)、膻中、太冲、 肝俞、委中、昆仑、大椎、百会。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抽搐——证型: 虚风内动
热极生风:兼有发热,头痛,大汗出,渴欲冷饮。舌红绛,苔黄 或少苔,脉洪数。
虚风内动:低热,虚烦不宁,肢颤或手足蠕动。舌绛,少苔,脉 细数。
问题与思考
2.治法、处方、操作如何? 治法:醒脑开窍,息风止痉。取督脉、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处方:主穴:水沟 内关 阳陵泉 合谷 太冲;配穴:虚风内动配
虚风内动:低热,虚烦不宁,肢颤或手足蠕 动。舌绛,少苔,脉细数。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醒脑开窍,息风止痉。取督脉、手足厥阴经穴为主。
主穴
水沟 内关 阳陵泉 合谷 太冲
配穴
热极生风配大椎、曲池; 虚风内动配血海、足三里。 神昏不醒配十宣、涌泉。

癫痫指南(2024)

癫痫指南(2024)
危害程度
癫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心理障 碍、社会适应能力减退等问题。此外,癫痫持续状态还可导致窒息、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 至危及生命。
2024/1/29
5
临床表现与分型
2024/1/29
临床表现
癫痫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意识障碍、运动障碍、感觉异常 、精神异常等。发作形式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两 大类,其中部分性发作又分为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 发作。
影像学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
01 神经影像学检查
如头颅CT、MRI等,可以排除结构性病变,如肿 瘤、血管畸形等。
02 实验室检查
如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排除其他潜 在疾病。
03 其他辅助检查
如神经心理学评估、遗传学检测等,可为癫痫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2024/1/29
10
03
治疗原则与方法
社会资源
整合社会资源,为患者提供医疗 、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和帮
助。
2024/1/29
政策支持
推动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保障癫痫 患者的合法权益,如教育、就业、 保险等。
宣传教育
加强癫痫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对癫痫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歧视 和偏见。
18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2024/1/29
19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尽管有多种抗癫痫药物可供选择,但 仍有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 会对癫痫的认知度不足,导致患者 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受到歧视,生活 质量下降。
2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 实现癫痫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高治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总结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总结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总结王广军指导:郭义王秀云l天津中压学脆20们凰研究生天津3鲫I’¨擅蔓-本文在分析大量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从中医刺血疗法的渊源、适应症、操作方法、及刺络部位的选择等角度对中医刺血疗法作了全面的介绍此外,本文还简单介绍了我国其它民族医药学中刺血疗法的应用情况及刺络放血疗法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荚t词l刺络放血/刺血疗法临床应用棱针、毫针、梅花针、或用刀具刺破躯体的一定部位,放出一定量的血液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该法应用广泛、简便安全、且疗效肯定,因而在民间广为流传。

1捌血疗法概况l1中医刺血疗法柝源刺血疗法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现存的文献中,此法最早载于马王堆出土的汉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其中曾有“…一引下其皮,以砭穿其旁”的记载,即用砭石刺破八醪以治疗疝气。

《内经》的问世,使这一疗法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全书162篇,论及此疗法的竟多达40余篇,从理论到临床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其中对放血疗法的机理、施术部位、操作手法,适应症及禁忌症均作了精辟的论述“。

《汉书・苏武传》“”o曾有这样的记载:“……武(作者注)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甓。

凿地为坎,置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也就是说,卫律的医生在坎火的辅助下,用蹈其背出血的方法,使苏武的呼吸在半日内恢复到正常。

这种放血疗法极像后世刘涓子所说的水角或水银角血法。

晋・葛洪《肘后方》载以“针角”之法治病。

南北朝《小品方》载“若有聚血在折上,以刀破之”,即是用刺血的方法治疗疾病。

唐代刺血疗法的应用更为广泛,理论更臻完善,出现了用刺血疗法治疗疾病的专案记载。

如御医秦鸣鹤针刺百会及脑空出血,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目不能视。

朱・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载在治疗舌头肿胀时,“用手指或镀刀把舌下两边的皮肤弄破使之出血”此法不仅为后世医家所借鉴用于治疗舌肿胀,而且发展为针刺金津、玉液出血,治疗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

癫痫的针灸治疗

癫痫的针灸治疗

癫痫的针灸治疗近20余年来,由于针灸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癫痫的针灸临床研究报道非常丰富,既有许多临床设计较为严密的大宗病例报道,也有疗效机理的探讨,这些内容在本书有关癫痫的中医研究现状中有专门的论述。

(一)针灸治痫的理论文献基础和选穴规律1.文献与理论基础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和脑髓理论,脑与经络密切相关。

《内经》、《难经》对脑与经络的关系论之基为详细,作为针灸治痫的文献和理论基础总结如下:(1)直接入于脑的经脉《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

'《素问·骨空论》曰:'督脉……上额,交巅上,入络脑。

'《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命,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灵枢·寒热病》曰:'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入脑乃别阴乔、阳乔、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阴阳交于目锐眦……。

'(2)从目系等处入于脑者《灵枢·大惑论》曰:'……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决》解释说'目系者,目睛入脑之系也。

'《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上挟咽,系目系。

'《灵枢·动输》曰:'胃气上注于肺,其悍气冲头者,循咽,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

'《灵枢·寒热病》曰'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属口对入,系目本。

'《灵枢·骨空论》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灵枢·经别》曰'足太阳之正……散之肾,循膂当心人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足少阴之正……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足少阳之正……合于厥阴,别得属胆,散之肝,上贯心,以上挟咽,出颐颌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足阳明之正……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还系目系,合于阳明也';'手少阴之正……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手少阳之正……别于巅。

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癫痫2月

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癫痫2月

针灸科疑难病例讨论之癫痫2月引言本次讨论将围绕癫痫疑难病例展开,通过针灸科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癫痫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常常面临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个病例,并探讨针灸治疗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

病例描述患者为一名35岁女性,已被诊断为复杂部分性癫痫。

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的部分性癫痫发作,且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患者经常出现意识丧失、肌肉抽搐和口角流涎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讨论针对该病例,有以下讨论点:1.癫痫的病因和机制:癫痫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神经系统活动异常有关。

我们需要了解该患者的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以便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抗癫痫药物的治疗:目前,抗癫痫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我们需要评估该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并讨论是否需要改变药物的组合或剂量。

3.针灸治疗的应用: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针灸在一些癫痫患者中可能具有辅助疗效。

我们可以探讨该患者是否适合尝试针灸治疗,并讨论其可能的安全性和疗效。

4.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癫痫患者通常需要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以应对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探讨为该患者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的方法。

结论在研究该病例并进行针对性讨论后,我们可以制定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等。

针对每个患者,我们应该采用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通过这项讨论,我们希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癫痫疑难病例和针灸治疗的参考,促进针灸科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

以上仅为讨论之一,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验证。

注:本文为假设性文档,仅用于模拟演示,不得作为临床决策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
120例.结果总有效率98.3%.李帅等n]取大椎穴分别向
上、下、右上、左上4个方向针刺.结果总有效率88.9%.王萍 等[I]取百会、印堂、水沟、丰隆、三阴交、神门、本神及头穴额中 线、颞前线,病程长加后溪、合谷和太冲l大发作加涌泉,用电针 治疗EP伴抑郁症50例,总有效率达92.0%.李效芳等[53取额 中带、额顶带后1/3、顶枕带中1/3为主穴治疗EP治疗40例, 总有效率90%。颜万全[63针刺人中、筋缩、天柱、百会、申脉、曲 池、合谷、后溪、太冲、丰隆和印堂I穴位埋线腰奇、丰隆、足三里 和合谷,大发作配鸠尾和涌泉;昼发配申脉I夜发配照海}难治 配长强,共治疗20例.显效率100%。李红等[7]以头穴为主埋 植药线治疗EP 112例。取百会、率谷为主穴,风瘸型配风门、肝 俞;食痫型配胃俞和足三里;痰痫型配脾俞和丰隆I血瘀型配膈 俞和血海I先天型配肾俞和心俞,结果总有效率93.7%.韩德 雄等[8]取A:大椎、筋缩和丰隆,B;心俞、肝俞和阳陵泉,ct心 俞、肝俞和臂膳,其3组主穴轮流取用,风火上炎型加胆俞.风 动痰阻型加风池。瘀血内停型加膈俞.心脾两虚型加脾俞.肾元 不足型加肾俞穴位埋线治疗85例I对照组口服公认治疗EP全 面性发作的药物丙戊酸钠片,治疗85例,结果治疗组EP发作 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陶俊艳等[9]采用穴位埋线治疗EP
[23董福慧,关缝超,赵勇,等.骨折童合的应力适应性研究[J].中国骨 伤.2001。14(1)#15—16. [31菌荫,刘健,王米渠.‘古今医鉴'七情五部的心理学思想探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3):1713—1714. [4]李淑红,史维丽,胡中莲等.中医患者的骨伤情志碉护[J].宁夏医 学院学报,2007,29(3):333—334. [5]薛长连,万年宇,徐青镭。等.清热活血消肿I、Ⅱ合剂改善闭合性 骨伤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疼痛肿胀[J].中国临床康复.2005,7(11):
EP
俞、肝俞、肾俞、问使、足三里、三阴交和丰隆l病程长者加太冲I 大发作加涌泉,配合自拟中药方(炒白术,茯神,山药.神曲.郁 金.石菖蒲.炒枳实,胆南星,朱砂,白矾,全蝎,僵蚕,天麻和地 龙),结合治疗EP 44例,总有效率88.64%.马融等m1治疗小 儿EP强直一阵挛性发作,以人中、百会、风池、内关、太冲及足三 里等穴针刺配合用熄风胶囊(紫河车、天麻、全蝎、僵蚕、半夏、 石菖蒲、郁金等)治疗26例.总有效率92.3%.粟茂[1.]针刺合 谷、人中和腰奇,头皮针运动区和舞蹈震颤区,配合定瘸汤(天 麻JI|贝、胆南星、半夏、陈皮、茯苓、茯神、丹参、麦冬、菖蒲、远 志、全蝎、僵蚕、琥珀、辰砂和甘草)治疗56例,总有效率 91.07%。詹成标[1"单取涌泉穴进行针刺.配合中药荜拨
针灸治疗癫痫概况
张三元,姚一,丁洁,肖莉
【关键词】癫痫,针灸;综述
【中图分类号】R49,R742.1;R245 【DoⅡ10.3870/zgkL 2011.02.0030
癫瘸(EP)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短暂中枢 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
复发作的特点。流行病学资料显示。EP的年患病率约5‰,全 国每年新发病65~70万。中医称EP为瘸证,认为是肝、脾、肾 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的痰蒙心窍有关。近年针灸治疗EP已取得
2.2钟刺对神经递质的影响
例,以督脉穴为主,取风府、大椎、陶道、心俞、腰奇和鸠尾,结果 总有效率100%。旷秋和[10]采用时令灯火灸治疗EP 50例,取 神庭、头维、太阳、耳尖及耳背沟穴,督脉(从风府至长强)、尺泽 及委中,用灯心草3~3.5
cm,浸入香油中约1咖,取出,用软棉
纸吸去浮油,点燃,在穴位旁稍停,待火焰变大,垂直接触穴位, 发出清脆爆碎声。火随之灭,再用软棉纸吸净穴位上油。先上 后下。先背后腹.先头身后四肢。每24个节气日上午用1次,点 灸处多有一小块灼伤,3日内慎沾水及烫伤膏外涂.治疗48次 后总有效率92%。 1.2针药结合治疗 邓元江等[11]取大椎、肝俞、丰隆、腰奇、鸠
收稿日期:2011-01—07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神经外科癫痈中心,厦门
361003
较大进展,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探索其机理,现将针灸治 疗EP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简介:张三元(1980一),男.医师.主从事针灸、高压氧等手段对神经 系统疾病进行康复的研究.
万方数据
生堕席复・2011年4月・第26卷第2期
85
g.研末装胶囊连续吞服50 d治疗50例。总有效率98%。
2实验研究进展
2.1钟刺对脑电活动的影响
脑部神经细胞异样放电是EP
发作时的主要电生理特征之一,因此脑电图的改善是临床判断 EP好转的重要指标.王津存等[11]研究发现.电针穴位刺激明 显抑制锂一匹罗卡品诱导致病大鼠慢性期自发反复发作次数的
136
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April 201 1,VoL
26 No.2
猪肚汤”、。生姜大枣煲猪肚”、。冬菇鸡汤”等;骨折后期t以补肝 肾.养气血,壮筋骨为主。多食动物肝脏、枸杞、当归、甲鱼等以 促进骨痴生长;食疗用杞子核桃仁肉桂心炖甲鱼、当归北芪甲 鱼汤;若患者久病累及肾阳虚者用巴戟天核桃仁炖鸡、韭菜炒 猪肾子等。
EP作用。 2.3针刺对一氧化氮(NO)的影响
尾、阳陵泉和心俞,每次3~4穴进行穴位埋线加小剂量抗EP 西药为治疗组,并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 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6.15%)。庄礼兴等[12]分A、

2组,A组取大椎和心俞,B组取大椎和肝俞,交替穴位埋药
线,同时加服西药大仑丁、鲁米那治疗EP 22例,总有效率 (90.91%)优于西药对照组(77.78%)。况琼等[1们用皮试针头 抽取牛黄醒脑注射液.分别注射于大椎、风池、内关及足三里, 配合服用中药散剂(羚羊角粉、琥珀、双钩藤、全蝎、蜈蚣、牛黄、 天竺黄、僵蚕、天麻、蝉蜕和麝香等)治疗EP 40例.治愈率 42.5%,总有效率97.5%,脑电图改善率90%.程远钊[I们针刺 取穴神庭,百会、大椎、至阳、筋缩、腰阳关、鸠尾、神门,配穴心
1738一1739.
[6]
曹会锦.腰椎问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J].医学创新研究.2008,5
(3):91—92.
[7]廖瑛,周荣初,王晓旭,等.散瘀接骨精在四肢骨关节损伤康复中 的运用[J].中医正骨.2007.19(11)z13—14. [8]黄芳。叶金灵.骨伤病人的饮食调护[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
[12]汪永夫.子午漉注推拿疗法治疗骨伤后运动障碍165饲[刀.中国 临床康复,2004,6(24):37—54. [13]安琪,杜丽。蔡玉梅.手法配合物理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 恢复[J].临床研究.2005,9(33):30一31. [14]刘少军,曾意荣,王海彬.袁浩教授应用股骨头坏死塑形康复疗法 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8。40(8):9—10. [15]江溺,邢基斯,黎土明.等.。定骨舒筋”用于髌骨骨折早期康复的 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0):718—720. [16]王俊华,高峰,李海峰.综合疗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口].中国 康复,2006,21(3)1193—193.
11(2):98—99.
[9]居传水.孔丽.康复护理在骨伤科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 药,2009。2:130—131. [10]徐萌萍.中医食疗对骨折的影响[J].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
2009.1(1):146.
[11]刘奕锋.导引促进骨伤患者康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5
(16):44--45.
复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扛罚.陈渭良.陈逊文.骨伤康复与中医理念[J].中医骨伤,2007,
20(4):266—267.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伤康复与导引推拿
‘正体类要'中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 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因此肢体的局部损伤往往能影响机体 脏腑、经络、气血的正常功能。刘奕锋等111]认为导引疗法的作 用有活血化癣,消肿止痛I纠正骨折错位,促进骨折愈合;濡养 关节筋络肌肉;防止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利于功能恢复。汪 永夫等[12]利用子午流注推拿疗法治疗骨伤后运动障碍,痊愈达 86%。认为治疗时掌握其盛衰开合物时机,给予推拿按摩,补泻 手法,可提高疗效,具有因时制宜之意。安琪等[133采用手法配 合物理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结果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及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刘少军等[1t]主张用。站立法”、 。蟹行法”及“行走法”等,用于股骨头坏死塑形康复治疗。江溺 等[1钉以“定骨舒筋”手法用于髌骨骨折早期康复治疗取得较好 疗效,并建议选择综合性标准图像如上肢的“举火烧天”式,下 肢的“前弓后箭”式,腰部的“飞燕点水”式等指导患者练习De].
6展望
骨折愈合时间较长,需长期卧床,易致肝肾亏虚,筋骨不得 濡养;脾失健运使气血无以化生,筋骨无以滋养,均可引起骨折 的延期愈合或不愈合。在骨折的中医内治外敷的康复治疗基 础上,配合辩证的食疗方法,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充分调 动患者的积极性,以人为本,因人制宜,从精神调节、身体康复 两方面着手进行康复治疗,发挥丰富的传统中医中药理论优 势: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顾.辨证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康
N0是近年发现的生物系
万方数据
138
统中重要的信使之一,是由一氯化氨合酶(NOS)催化合成的. EP发作时伴随着No的大量产生,过量的N0会导致细胞功能 紊乱.因此探索电针治疗EP与NO、NOS和NO/NOS比值的 相关性对研究针刺治疗EP的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金 渊真等-”]研究认为EP大鼠发作时脑内NO,NoS大量产生. 电针后脑组织中NO、NOS和NO/NOS比值均明显减少,认为 NO参与针刺抗EP的作用过程.张健等嘲]观察发现针捌“大 椎”、“百会”后,EP大鼠大脑皮质Nos阳性神经细胞数目明显 减少,与发作症状明显减轻相平行,说明针刺可通过减弱NO 介导的神经毒性作用而抑制EP的形成和发展.同时针刺诱发 的皮质抑制性电流除可能直接抑制痈波的传播外,还可通过信 号传导抑制NO的合成与释放.抑制瘸波的启动、传播与汇聚, 从而控制和减弱EP的发作. 2.4针刺对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程介士【251用分子杂交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