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技术及其特征教案(20201015083624)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真伪性。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用口头、书面、电子等方式传递的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

2. 信息的基本特征:a) 载体依附性: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递,如纸张、电子设备等。

b) 价值性:信息对人们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c) 时效性:信息具有特定的时间限制,及时获取和利用信息至关重要。

d)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接收者获取和利用,实现知识传播和共享。

e) 真伪性:信息存在真实和虚假之分,需要具备辨别真伪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特征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信息概念:详细介绍信息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信息特征:逐一讲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信息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5.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息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实际案例时运用信息特征的能力。

3.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信息技术工具使用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4. 小组讨论:关注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与信息特征相关的小项目,例如,制作一份关于某个主题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展示报告。

信息技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技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技术及其特征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1.1 信息技术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即使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来处理、传输和存储信息的技术。

强调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计算机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等。

通过历史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信息技术的特征2.1 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特征解释数字化的概念,即使用数字信号来表示和处理信息。

举例说明数字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数字相机、电子书等。

2.2 信息技术的网络化特征解释网络化的概念,即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介绍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让学生了解网络化技术的工作原理。

2.3 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特征解释智能化的概念,即使用技术来提高信息技术的智能化水平。

举例说明智能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语音识别、智能家居等。

2.4 信息技术的集成化特征解释集成化的概念,即将不同的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加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

举例说明集成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云计算、大数据等。

2.5 信息技术的普适化特征解释普适化的概念,即信息技术普及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举例说明普适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

第三章: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3.1 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介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等。

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提高教育质量和学习效率。

3.2 医疗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介绍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

强调信息技术对医疗的影响,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

3.3 企业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介绍信息技术在企业领域的应用,如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

强调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3.4 政府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介绍信息技术在政府领域的应用,如电子政务、大数据分析等。

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
2.信息的特征:
-抽象性:信息是对事物属性的抽象表达,不受具体物质形态的限制。
-普遍性:信息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各种事物之中,无处不在。
-多样性: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文字、图像、声音等。
-可传播性:信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如语言、文字、电子信号等。
-时效性:信息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4.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尤其是信息的抽象性和普遍性。
2.掌握信息检索、评价和引用的方法,形成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了解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播和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使学生掌握信息分类、检索、评价和引用的基本方法,培养其信息检索和筛选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兴趣、基础和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需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2.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关注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3.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4.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信息及其特征的相关知识。

高一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高一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高一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基本概念;•能够分析和评价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3.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基本概念4.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看一个视频,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2.信息技术的定义(10分钟)–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范围。

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5分钟)–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并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总结与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思考和探索。

第二课时: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1.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2.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5分钟)–分析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包括在线教育、虚拟实验室等,并让学生讨论其优点和挑战。

3.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15分钟)–介绍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并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前景。

4.总结与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思考和探索。

第三课时:信息技术的特征和基本概念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特征和基本概念的思考。

2.信息技术的特征(10分钟)–分析信息技术的特征,包括高速性、容量大、可靠性等,并让学生讨论其意义和应用。

3.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15分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信息、知识等,并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4.总结与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特征和基本概念的思考和探索。

信息技术试讲教案《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试讲教案《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试讲教案|《信息及其特征》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

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能够举例说出身边存在的信息。

2. 学会判断信息所具有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建立起对信息及其特征的感性认识,不断提高自己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举例身边已有的信息,逐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增加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喜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举例说出身边的信息及信息的基本特征。

【难点】能够根据描述正确判断出体现出信息哪方面的特征。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开展“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引导学生说出信息的含义(信息的基本功能是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游戏的规则如下:第一步:闭上眼睛,听指令进行操作。

不许说话、不许提问;第二步:请同学们拿起桌上的白纸,将纸对折、再对折;第三步:将右上角撕掉,放在口袋里,剩下的旋转180°。

再将左上角撕掉,也放在口袋里;第四步:睁开眼睛展开手上的纸,用双手举起,相互对比一下。

预测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结果出现,就此学生会提出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不确定性多造成的。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 重复游戏,总结信息的作用重新开展上述游戏,此次欢迎大家随时提问,教师将一一回答。

预测游戏中,学生的问题如下:问题1:是横向对折还是纵向对折?(横向对折)问题2:开口朝上还是朝下?(朝上)问题3:右上角和左上角分别撕成什么形状?大小是多少?(大约2厘米的正方形)问题4: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顺时针)预测大多数同学的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请少数结果有偏差的学生归纳总结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具体是什么?(没有听清楚,信息传递偏差导致结果有错误)进而得出信息是“用来减少不确定性的”。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6、是否上过网?
教学反思
得出结论:
把电脑当工具,不要当玩具。
吸收好的方面,摒弃坏的一面。
教学活动11
1、小学里是否学过电脑?
2、曾经学过哪些操作?
(基本电脑使用、word、frontpage、Dreamweaver、 flash、powerpoint等)
3、家中是否有电脑?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电脑的时间如何安排?
5、都用电脑做些什么?
(学习、聊qq、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
教学资源
计算机教室、课件
《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活动过程(课时1)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看、听、闻、尝、触等活动,来认识信息。
看:通过窗外植物的样子分辨季节。(通过眼睛观看,学生描述窗外的植物,感受到现在季节的信息)
听:金鸡报晓。(通过耳朵聆听,学生感受到了天要拂晓的信息)
闻:食物的气味。(让学生通过鼻子闻来甄别)
《1.1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方案
XX街学校 李伟格
课题名称
《1.1信息及其特征》
科 目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本节主要涉及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在这一节中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建议这一节的教学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观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学生对信息的价值特征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再通过一些具体实例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认识信息的价值。
教学活动5
5.课程导入
1、再举几个例子说明信息的价值
2、信用卡被盗、计算机系统莫名其妙地崩溃、QQ和虚拟财产被盗、垃圾等等,针对这些情况,你该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教学活动6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及其特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第一章:信息的概念与特征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的概念2. 掌握信息的特征3. 学会信息分类和描述方法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用以传递知识、情报、观点、情感等内容的数据或符号。

2. 信息的特征:a) 客观性:信息必须基于事实或实际情况b) 有用性:信息对人们有帮助,能够解决问题或提供决策依据c) 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其他人d) 时效性:信息具有特定的时间限制,过时的信息可能失去价值e) 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进行处理、分析和整合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 讲解:详细讲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信息的特征,分享不同观点和看法。

4. 练习:布置一道练习题,让学生根据信息的特征对给定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描述。

作业:1. 总结信息的概念和特征,写一篇短文。

2. 收集一些实际案例,分析其中信息的特征。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教学目标:1. 掌握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技巧2. 学会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3. 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教学内容:1. 信息获取的方法:a) 观察法:通过观察获取信息b)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c) 文献法:通过查阅书籍、文章、报告等文献获取信息d) 网络法:通过互联网搜索、浏览获取信息2. 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a) 筛选: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b) 分类: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c) 整合: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d) 分析: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关键要素3. 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a) 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文字等b) 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表格等c) 演示制作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WPS演示等d) 数据分析软件:如SPSS、Excel等教学活动:1. 讲解:介绍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技巧,演示信息处理工具的使用。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湘电子版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湘电子版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主要内容包括①信息的存在形式和载体;②信息的基本特征;③信息的获取与加工。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体验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强化学生对信息基本特征的内化体验,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甄别信息、运用信息的信息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学习信息技术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作为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参与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使用信息技术的经验。

另一方面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概念性知识了解不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抽象思维能力、概念内化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此节中学信息技术启蒙课﹐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以及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不多,所以这一节课对学生学法指导将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学习有开启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并能列举身边的信息实例;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了解信息获取与加工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体验信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有效收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甄别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信息基本特征及应用、信息的获取与加工难点: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

五、教学方法以创设“江防图过江”情景为出发点,通过学生容易理解又乐于思考的问题层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互动交流、情景角色感受等教学手段突破重点,分解难点。

再以学生身边熟知的、感兴趣的信息实例来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

1.1《《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案例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1.1《《信息及其特征》优秀教学案例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问题驱动、案例引导、实践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我还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遵循信息伦理,确保信息技术的学习与使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针对这一主题,我设计了一款名为“信息探秘”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信息特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信息的价值和应用。活动分为三个环节: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应用。
首先,我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各类信息,感受信息无处不在。接着,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归纳等分析处理,体会信息的价值。最后,我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个贴近生活的信息应用场景,如制作一份校园风光宣传册、为当地旅游开发设计一款导航APP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信息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我还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例,如校园风光、家乡特色等,引导学生关注信息的存在和应用。
3.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信息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4.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本案例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信息技术教案 / 高中信息技术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本知识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对相关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促进作用,对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高中信息技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所讲内容为广东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

本节课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清楚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对信息这一概念已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活动等形式来理解以及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避免纯理论的讲述,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讲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

三、教学目标1.理解信息的概念。

2.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3.明确信息的多种表达形式和信息的多种载体。

四、教学重点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五、教学难点1.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六、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布置任务1.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份简介自己的材料。

可以简单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学习经历,成长过程等等方面,在规定的2分钟之内,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演示。

因为新学校,新同学之间多数彼此不熟悉,学生之间正好通过此次机会,增进彼此的了解。

学生可以采取以下这些形式整理这份材料:①纯书面文字材料;②书面文字辅以简单图片材料;③口头文字说明等。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精选5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精选5篇)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精选5篇)《信息及其特征》篇1一、教材分析“信息及其特征”是《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内容,是整个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第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地位十分重要。

本节课主要是知识和概念的介绍,理论性较强,无动手技能方面内容。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和学习形式的丰富多样,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性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趋于严密,在初中已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但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对新课程的要求和学习方法比较陌生,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讨论归纳、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分析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理解信息的重要性及特征,逐步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的含义,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信息几个特征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信息的含义及特征;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的理解,和信息实例的应用。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节课的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所以我将结合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力图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

六、教学资源与媒体Ppt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Ppt播放四张图片:教师:与学生互动,从同学们熟悉感兴趣的微信QQ表情入手,提问能看到什么内容。

图1:QQ表情,擦汗无语;图2:QQ表情,我走了;图3:交通标识,禁止行人通行;图4:天气预报短信;我们能够从图中看到很多内容,这些内容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信息。

我们能够明白这是信息,但是信息的定义是什么呢?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导入信息的含义,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信息讲授新课1.信息的定义(1)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香农)。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

2. 能够分析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

3. 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信息。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用以传递知识、观点、情感等内容的符号或信号。

2. 信息的特征:多样性、动态性、层次性、价值性、时效性。

3. 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信息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如书籍、报纸、电视、互联网等。

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信息的产生、加工、存储和传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

2. 教学难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的特征和传递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来源和传递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信息的概念:讲解信息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信息的意义和作用。

3. 讲解信息的特征:逐个讲解信息的特征,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讲解信息的来源和传递过程,让学生了解信息传递的途径。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的特征和传递过程。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信息来源和传递过程,让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7. 总结与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编辑专员: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中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信息概念、特征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信息来源和传递过程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学生对信息特征和传递过程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信息来源和传递过程的思考。

七、教学拓展1. 信息素养:引导学生关注信息素养的培养,学会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信息技术及其特征》教案、税课稿

《信息技术及其特征》教案、税课稿

《信息技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浙江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1.信息的介绍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学生):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

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2.信息的特征(教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

高中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含义,能分析信息的特征;2、提升在生活中归纳、分析、观察的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发现、分析、总结的学习方法,通过全新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信息,体验信息,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信息定义,感受生活中信息的多样性。

2、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体验生活,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改变生活,学会享受知识。

【教学重难点】信息含义和基本特征分析;信息实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发现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1.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与个别学生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起点水平和个性发展需要,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各有所得。

2.围绕信息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以及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搜集相关的文字、视频资料,精选网络安全资源。

提炼典型的案例,最好是学生熟知并且能激发学习兴趣和联想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起我们这门课,信息技术,大家肯定会有一个共识,信息技术就应该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和处理的技术,那么整册课本我们要围绕学习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信息。

生活中我们也常说现在是信息时代,不同行业的人关注不同的信息,什么热点信息、分类信息、信息资讯、招商信息、服务信息、高考信息、市场信息、财经信息、股市信息,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信息又是怎样传播的,有些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1.1信息及其特征。

课件展示:某海军陆战队员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生存训练。

只允许带三样物品。

每件物品不超过两公斤。

请问哪三样物品最适合?【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给出答案。

学生可能回答:打火机、绳子、压缩饼干、指南针、水、钓鱼杆、刀、火石、火柴等。

教师就学生给出的答案,让同学开展互评,分析出打火机、火柴、压缩饼干、钓鱼杆等不适合的理由。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理解信息与数据、知识、智慧之间的关系。

2. 掌握信息的基本属性,包括载体、内容、价值、时效等。

3. 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获取、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与特征1.1 信息的定义1.2 信息与数据、知识、智慧的关系1.3 信息的基本属性:载体、内容、价值、时效2. 信息的分类2.1 按载体分类:口头信息、书面信息、电子信息、图像信息等2.2 按内容分类:自然科学信息、社会科学信息、人文信息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及其与数据、知识、智慧的关系信息的基本属性:载体、内容、价值、时效2. 教学难点:信息分类的依据和具体分类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的概念、特征、分类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信息分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信息的概念、特征,引导学生理解信息与数据、知识、智慧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 知识拓展:讲解信息分类的依据和具体分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信息。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信息分类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信息概念、特征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价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

3. 反思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中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高中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掌握信息的分类和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和特征,信息的分类,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仪、教学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信息?信息有哪些特征?二、讲授(25分钟)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a.信息的定义:信息是指事物的属性、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表达。

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形式。

b.信息的特征: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可靠性等。

2.信息的分类:a.按形式分类: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等。

b.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传输信息、无线传输信息等。

c.按传输方式分类:单向传输信息、双向传输信息等。

3.信息量的计算方法:a.信息量的定义:信息量是衡量信息含量多少的指标。

b. 信息量计算公式:I(x) = -log2P(x),其中P(x)表示事件x发生的概率。

三、示例分析(15分钟)1.以抛硬币为例,介绍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a.假设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P1,反面朝上的概率为P2b. 计算正面朝上的信息量:I1 = -log2P1c. 计算反面朝上的信息量:I2 = -log2P2b. 计算故障发生的信息量:I1 = -log2P1c. 计算正常工作的信息量:I2 = -log2P2四、练习(20分钟)1.给出一些具体情境,让学生尝试计算信息量,如打印机打印出错的概率、手机接收到垃圾短信的概率等。

五、总结(5分钟)1.总结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总结信息的分类和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六、拓展(10分钟)1.介绍信息的传播与传递过程,如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等步骤。

2.介绍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如密码学、防火墙等信息安全保护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初步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掌握信息的分类和信息量的计算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

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信息实例,提取关键信息。

3. 学会运用信息的基本方法,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信息是指人类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到的外部世界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变化的通知。

2. 信息的特征:客观性、主观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

3. 信息的基本方法:观察、调查、访问、实验、查阅文献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信息的基本方法。

2. 难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信息实例,引发学生对信息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信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的特点。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信息的特征。

3. 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收集生活中的信息,提取关键信息,体会信息的价值。

5.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信息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信息的提取、分析、处理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信息案例,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信息收集、处理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信息技术教材。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信息案例,直观地呈现信息特征。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4. 实践材料:如调查问卷、访问记录等,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安排2课时。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11信息及其特征》集体备课课件优质课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11信息及其特征》集体备课课件优质课
由于信息的价值是对信息的获得者而言的,因此信息 的价值大小也是因人而异的。
5、信息具有时效性
我昨天买了一张今天早上10点从沈阳到北 京的火车票,但是我今天早上11点才去,请问 我能赶上火车吗?为什么?
我拿一个有效期到2011 年8月31日的肯德基 优惠券,到肯德基店 里使用,请问能给我 优惠吗?
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 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 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 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3、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 )
A.声音 C.载体
B.文字 D.图像
4、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此时语 言是信息的( )
A.载体 B.时效 C.价值 D.传递
5、我们在看电视节目时,可以接收()
A.声音信息 B.文字信息 C.图像信息 D.以上的三种信息
6、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由于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因此反映 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信息也应随之而变化。
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如果不能 及时利用,信息的价值就会贬值甚至毫无价值。
6、信息具有真伪性
诸葛亮摆 “空城计”, 吓退司马懿十 万大军。
网络
上有很多 中奖信息 都是虚假 的。
在信息化社会,各种信息大量涌现,难免良莠不齐, 有真有假,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信息技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技术及其特征教案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设计邵阳市城步一中莫永剑教学课题:信息及其特征(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环境: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室、投影仪软件环境: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利用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等,由学生自己讲述,锻炼表达能力,实现知识共享,拓展知识面,丰富文化内涵。

(3)通过布置课后的学习和实践,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同时又为后面章节做好准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整合知识,归纳分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勇于展示个人风采的勇气。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1、掌握什么是信息2、掌握信息的特征教学难点1、理解信息基本的含义。

由于信息的定义至今仍未取得共识,可从不同角度描述,学生可能一下难于理解,所以把理解信息基本含义作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2、分析信息的基本特征。

需要学生从实际应用例子中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从中体会并关注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一、教学思路:《信息及其特征》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具有开启整章乃至整个必修课程的意义。

该节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的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可操作内容,而纯粹靠讲授进行教学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打折扣;另外,初看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过程、方法、情感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室、投影仪软件环境: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利用历史典故,成语故事等,由学生自己讲述,锻炼表达能力,实现知识共享,拓展知识面,丰富文化内涵。

(3)通过布置课后的学习和实践,鼓励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同时又为后面章节做好准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整合知识,归纳分析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勇于展示个人风采的勇气。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
2、掌握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 、理解信息基本的含义。

由于信息的定义至今仍未取得共识,可从不同角度描述,学生可能一下难于理解,所以把理解信息基本含义作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2 、分析信息的基本特征。

需要学生从实际应用例子中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从中体会并关注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活动。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问答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思路:
《信息及其特征》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具有开启整章乃至整个必修课程的意义。

该节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的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可操作内容,而纯粹靠讲授进行教学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容易让学生在第一节课就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打折扣;另外,初看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过程、方法、情感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即充分理解“信息”这一抽象的概念,又能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的趣味性,并初步形成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的信息技术学习方法和态度,是打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关键的第一炮。

信息与人类社会到底是什么关系?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两个问题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基于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理解,在广泛查阅《信息科学》、《信息哲学》、《信息化生活》、《数字化生存》等几十本资料的基础上,我对重点、难点进行了如下处理:第一,精心设计情景,巧妙引出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万事开头难”,怎样引出“信息”字眼是一个难点。

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学生记忆不会深刻,也很难真正理解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我设计的“海军陆战队员原始森林生存实验”情景,任务具体、难度适中、具有挑战、体验过程、富有创造,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眼球,引起他们极大兴趣。

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教师引导点评,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世界的三大要素。

第二,认真仔细筛选学生感兴趣、能接受、能推理的信息案例,将科学知识巧妙地融入人文故事,让学生在探讨、快乐中理解信息的特征。

我花了近3 天的时间,找到30多个信息案例,最后筛选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诸葛亮“空城计”等几个经典案例,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释放他们蕴藏的能量,喜悦伴随着他们探索新的未知世界。

第三,突出了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本中并没有提及“信息的可伪性特征”。

但我感觉到“信息的可伪性特征”非常重要,因为它与后面章节“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联系紧密。

根据这一设想,我把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通过投影展现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分析资料(或进行科学实验),得出科学结论。

这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教师: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信息也是无处不在的。

早晨,起床铃声告诉我们该起
床的信息;厨房飘出的香味,传递出厨房有美味佳肴的信息。

每时每刻我们身边都
充满着各种信息。

“结绳记事”、“烽火告急”、“飞鸽传书”的故事大家都有听信息的定义
说过吧,还有蜜蜂跳八字舞(舞蹈- >蜜源),这里面都隐含着信息。

(可让学生
举例:要指出哪个自然界现象透露出的什么信息。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
从中分解出信息,使学生意识到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通过“野外生存”的案
例让学生理解信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教师:那么信息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权威性的定义,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信息都有着不同的认识。

【幻灯片展示以下内容】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信息学奠基人香农
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
信息是由文字、符号、图形等表现出来的消息、情报或者数据等。

未有定论,不同角度定义。

基本特征
(3)时效性
信息往往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发生变化。

金融信息、气象信息(不测寒流之灾)、战争情报等等,都是有时效性的。

信息虽然具有价值性,然而信息日新月异,甚至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同学们必须要具备快速获取和判断信息的能力。

①信息只有满足“价值”条件时,才具有时效性。

②信息时效性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③信息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
息、股市信息、天气预报、会议通知、求职报名、市场动态等。

教师:时效性。

时,时间。

效,效用。

时效,即信息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效用性。

一旦超过它的“生命周期”,信息就会失去效用,成为历史记录。


“事过境迁”,“机不再来”,“时不我待”的味道。

现实中,我们也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此及时了解事物的动态,可以帮我们减少错过的遗憾。

学生很快讲解了很多生活、学习中的案例,如“根据书面通知去参加一个活动,因为活动临时变更地点”、“使用了旧地图”等等。

此案例不仅让学生对信息的时效性特征有一个很深刻的理解,并且培养了学生科学评价信
息的态度
(4共享性
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是遵守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会因为接受者的增多而消
耗。

(举例:学校供暖)而信息的共享则不然,信息经传递,原信息并不丢
失,而是让更多的人拥有,经传递可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教师活动:提问:刚才老师讲述给同学们的这些事例,讲过以后是不是老师就会忘记了,这些信息就会丢失不见了?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信息经过传递以后,并不会消失或者损失。

萧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人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 我讲的课大家都记在了大脑里,可是我自己依然没有损失这些信息,有的同学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他也没有损失这些信息。

这说明,信息是具共享性的。

以后大家有什么好故事,我们一起共享。

教师:共享性。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

比如说大型的网站,上边提供了大量的资讯,大家任何时候都可以去上面观看,查询,只要你有需要。

另外在教育领域内,如一些网络学院,既提供在线的学习资讯,交流探讨的
BBS(论坛,公告板一类),也提供在线,或可下载的教学软件。

教学反思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

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

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

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