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内科学整理相关知识点
中西医结合内科相关专业知识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西医结合内科相关专业知识[单项选择题]1、"决渎之官"指的是()A.脾B.肺C.肾D.膀胱E.三焦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2、风寒表证的特征是()A.发热轻而恶风B.恶寒重发热轻C.发热重恶寒轻D.恶寒发热交替E.但发热不恶寒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3、重型肝炎的特征性表现是()A.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B.肝脾肿大C.精神神经症状D.恶心呕吐明显E.黄疸明显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4、疾病初期,恶寒发热并见多见于()A.外感表证B.疟疾C.阴虚证D.阳虚证E.寒湿证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5、午后热甚,身热不扬者属于()A.阴虚潮热B.气郁发热C.阳明潮热D.气虚发热E.湿温潮热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6、某药半衰期为5小时,1次用药后从体内基本消除(消除95%以上)的最短时间是()A.10小时左右B.1天左右C.2天左右D.5天左右E.10天左右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7、下列不属于问诊的一般情况的是()A.姓名B.性别C.年龄D.婚况E.收入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8、提示疾病发展的转折点的是()A.自汗B.盗汗C.绝汗D.冷汗E.战汗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战汗指先恶寒战栗,表情痛苦,几经挣扎,而后汗出者,称为战汗。
见于伤寒病邪相争剧烈之时,是疾病发展变化的转折点。
战汗者多属于邪盛正馁,邪伏不去。
一旦正气来复,邪正剧争,则发战汗。
如汗出后热退脉缓,则是邪去正安、疾病好转的表现;如汗出后仍身发高热,脉来急疾,则是邪盛正衰、疾病恶化的表现,故战汗为疾病好转或恶化的转折点。
[单项选择题]9、头目胀痛多见于()A.肝阳上亢B.脾胃湿热C.肝肾阴虚D.中气下降E.外感风热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0、头晕而胀,烦躁易怒,舌红,脉弦数属于()A.肝火上炎B.肝阳上亢C.肝肾阴虚D.肝胆湿热E.肝火犯胃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1、下列不属于失眠的是()A.经常不易入睡B.睡而易醒不能再睡C.经常不自主地入睡D.彻夜不眠E.睡而不酣时易惊醒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2、少神表现为()A.神疲少气懒言B.神志昏迷C.肌肉大削D.突然出现面红如妆E.狂躁乱语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13、假神的表现是()A.面色荣润,含蓄不露B.面色少华,精神不振C.面色无华,反应迟钝D.喃喃自语,哭笑无常E.突然言语不休,想见亲人,但烦躁不安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假神:久病、重病之人,精气本已极度衰竭,而突然一时间出现某些神气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者为假神。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摘要:1.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概述2.风湿热(痹症)3.检查方法:咽拭子培养4.心功能不全5.强心苷药物作用6.有机磷中毒的机理7.三偏征”为特征的动脉闭塞8.痰饮9.中西医内科学高频考点10.循环系统疾病正文:作为一名中医知识类写作助手,根据所提供的文本,我将为您编写一篇关于“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的文章。
一、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概述本文主要总结了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试中的一些重要考点,包括风湿热(痹症)、检查方法、心功能不全、药物作用等方面,希望能对准备参加考试的医学同仁提供帮助。
二、风湿热(痹症)风湿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和舞蹈病。
该病的诊断依据包括链球菌咽部感染史、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
三、检查方法:咽拭子培养咽拭子培养是诊断风湿热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培养咽拭子中的细菌,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四、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无法满足机体对氧和营养的需求,表现为心排出量下降,周围器官供血不足。
心功能不全的病因包括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高血压等。
五、强心苷药物作用强心苷药物是一类能增强心脏收缩力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钠钾泵,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
六、有机磷中毒的机理有机磷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家庭的杀虫剂,误食或接触有机磷可导致中毒。
有机磷中毒的机理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体内胆碱堆积,影响神经传导。
七、三偏征”为特征的动脉闭塞三偏征是指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在肢体远端出现的疼痛、感觉异常和肌肉无力等症状,是动脉闭塞性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
八、痰饮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
痰饮的病因包括水液停滞、气滞、血瘀等。
九、中西医内科学高频考点中西医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一、引言作为一名中西医执业医师,对内科考点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西医内科考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广大医师更好地应对考试和临床工作。
二、中医内科考点概述1.脏腑辨证脏腑辨证是中医诊断的核心,主要包括心肺辨证、脾胃辨证、肝胆辨证、肾脏辨证等。
掌握脏腑辨证,有助于明确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
2.气血津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是根据患者的气血津液状况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证型。
了解气血津液辨证,有助于辨别虚实,为治疗提供指导。
3.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常见病因病机,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病过程和转归。
4.防治原则中医防治原则包括预防、治疗和调养三个方面。
了解防治原则,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三、西医内科考点概述1.疾病分类西医内科疾病分类主要包括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掌握疾病分类,有助于快速识别疾病。
2.诊断方法西医内科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熟练运用诊断方法,有助于明确病因和病情。
3.治疗原则西医治疗原则主要包括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支持治疗等。
了解治疗原则,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4.预防保健预防保健是降低疾病发生率的关键。
掌握预防保健知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常见疾病及其治疗1.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2.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感冒、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和呼吸康复等。
3.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胃炎、溃疡、肝病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消化内镜等。
4.内分泌代谢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和内分泌激素替代等。
五、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西医结合内科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内科复习重点一、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及目标中西医结合是指中医和西医相互融合、互相补充的医学模式。
其目标是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效果。
二、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原则1. 辨证施治:中医最重要的特点是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和体质特征,通过辨证论治来确定治疗方案。
2. 中西医结合的选证: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求,合理选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发挥两种医学模式的优势。
3. 整合中西药物:结合中西医理论和病情特点,选配中西药物,以达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的目的。
4. 强调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注重个性化诊疗,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疗效。
三、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疾病的治疗重点1. 高血压中医治疗重点:- 辨证精准:根据高血压的不同病因和病理变化,辨证施治,如肝肾亏虚型、气阴两虚型等。
- 调理阴阳:通过调理阴阳平衡,调节血压水平。
西医治疗重点:- 药物治疗:选用降压药物,如ACEI、ARB等。
-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饮食、减少盐摄入、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
2. 糖尿病中医治疗重点:- 辩证施治:根据糖尿病表现出不同的证型和分型,如阴虚火旺型、脾胃湿热型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 调养气血:通过调养气血,改善胰岛功能。
西医治疗重点:- 药物治疗:选用降糖药物,如磺脲类、双胍类等。
- 规范饮食:合理饮食控制,控制血糖水平。
- 运动疗法: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3. 冠心病中医治疗重点:- 辨证施治:根据冠心病不同的中医病机,如气滞血瘀型、痰浊郁闭型等,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 活血通络:通过活血化瘀、通络消肿等中医方法,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西医治疗重点:- 药物治疗:选用抗栓药物、抗心绞痛药物等。
- 心血管介入治疗:如冠脉扩张术、支架植入等。
四、中西医结合内科的新技术和研究进展1. 病因诊断技术:包括基因检测、代谢指标检测等,可以帮助提高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准确性。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笔记总结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笔记总结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一门融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学科,它旨在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有效的诊疗方案。
以下是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笔记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基本理论1.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强调“病证结合”,即在中西医双重诊断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和治疗。
2.中医的脏腑学说与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学相互补充,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机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强调病因、病机、病证、病位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二、临床诊疗1.诊断: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注重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力求全面、准确地诊断疾病。
2.治疗: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采用中药、西药、针灸、推拿、康复等多种治疗手段,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1)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选用具有针对性的中药方剂。
(2)西药治疗:针对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选用具有明确疗效的西药。
(3)针灸、推拿等疗法:通过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常见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通过中药调理肝肾功能,西药降低血压,达到降压效果。
2.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采用中药改善胰岛素抵抗,西药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通过中药活血化瘀,西药抗凝、扩血管,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4.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炎,采用中药清热解毒,西药抗感染,提高疗效。
四、预防与康复1.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强调预防为主,提倡生活方式的改善,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2.康复治疗:结合中医康复和现代康复技术,对疾病后遗症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在理论体系、临床诊疗和预防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精华笔记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精华笔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精华笔记一、引言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融合了中医和西医的优点,具有独特疗效的学科。
本篇笔记将重点介绍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精华内容,包括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
二、理论基础1. 中医理论中医理论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药学说等。
这些理论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
2. 西医理论西医理论以解剖、生理学、病理学为主要内容,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及医学科研成果,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提供了先进的医疗理论支撑。
三、诊断方法1.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以望、闻、问、切为主要方法。
通过观察病人的舌苔、面色以及听闻病人的症状,能够初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 西医诊断西医诊断依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病史询问等手段,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四、治疗手段1.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以草药、针灸、推拿等为主要手段。
草药通过调理气血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脏腑功能;推拿则通过推拿按摩的方式,促进气血的循环。
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为主要手段。
药物治疗通过给予病人药物,改善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手术治疗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直接切除病灶或修复组织结构。
五、临床应用1. 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在冠心病的治疗上有着独特优势。
中医通过中药、针灸等手段改善病人的心血管功能;西医则通过药物以及支架等方式进行冠心病的治疗。
2. 高血压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在高血压的治疗上也有着显著效果。
中医可以通过调节病人的阴阳平衡,改善血压;西医则通过药物治疗,帮助病人控制血压。
六、总结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一门集中医和西医优点于一身的学科,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篇笔记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为在临床中更好地应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中西医 主治医师 内科 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中西医主治医师内科重点知识归纳总结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中西医主治医师内科的那些重点知识。
先说中医这一块儿,中医讲究的是个整体观念,就好比一个乐团,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声音,合起来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
脉象,那可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就像侦探通过蛛丝马迹寻找真相一样。
比如浮脉,轻轻一搭就能感觉到,这不就像水面上的浮木,轻易就被发现?沉脉呢,则要用力按才能感知,仿佛深埋在地下的宝藏,得费点力气才能找到。
再看看中药,那也是大有门道。
不同的药材有不同的性味归经,就跟人有不同的性格脾气一样。
有的性温,有的性寒,用药就好比调兵遣将,得把合适的“兵”派到合适的“战场”,才能打胜仗。
而西医这边呢,生理病理知识那是基础中的基础。
人体的各个系统,就像是一个复杂的机器,每个零部件都有它的作用和运行规律。
心血管系统,负责给身体输送血液和养分,像个不知疲倦的快递小哥;呼吸系统,让我们能呼吸新鲜空气,如同一个永不打烊的氧气工厂。
诊断方法也是至关重要,各种检查手段就像是给身体做“体检”。
血常规能看出有没有炎症、贫血;生化检查能了解肝肾功能咋样。
这就好比给机器做检测,哪个零件出了问题,一目了然。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得精准,就像射箭要射中靶心一样。
抗生素用来对抗细菌感染,激素调节体内的代谢平衡。
手术治疗呢,则像是给机器进行大修,得小心翼翼,容不得半点马虎。
中西医结合起来,那威力可就大了。
比如说治疗感冒,中医可以通过调理身体的正气来驱邪外出,西医则能迅速缓解症状。
这不就像两条腿走路,又稳又快?总之,作为中西医主治医师,内科的重点知识那可得牢记在心,灵活运用。
只有这样,才能像个高明的医生,为患者解除病痛,带来健康和希望。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中西医结合内科复习笔记
中西医结合内科复习笔记一、中西医结合内科综述中西医结合,是指将中医学与西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中西医学的独特理论与方法,进行综合诊断与治疗。
在内科领域,中西医结合的应用愈发广泛,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本篇笔记将针对中西医结合内科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方便复习。
二、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疾病1. 冠心病冠心病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典型疾病之一。
中医强调心脏与经络的关系,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方法,可以改善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
西医则侧重药物治疗和介入手术等技术手段,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2. 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也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
中医通过调理脾胃、平衡阴阳,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西医则依靠胰岛素或是口服降糖药物等,控制血糖。
两者结合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高血压高血压的治疗同样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气血不畅,肝阳上亢等因素导致的。
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血压。
而西医则主要依赖降压药物的使用,帮助控制血压水平。
三、中西医结合内科诊断与治疗方法1. 诊断中西医结合内科在诊断上,可以综合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与西医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
例如,在诊断肺炎时,中医可以通过望诊舌苔、闻诊气味以及问诊症状等来判断病情。
而西医则可借助X线、CT等技术进行肺部的影像学检查。
2. 治疗在治疗上,中西医结合内科的方式主要包括中医药治疗、针灸疗法、物理疗法、西药治疗、手术治疗等。
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会结合病情和患者的特点,综合运用适当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四、中西医结合内科的注意事项1.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内科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剂量调整、饮食与作息的调理等。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身体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多学科协作中西医结合内科强调多学科的协作,需要内科医生与中医医生、心脏病专家、神经科医生等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重点精华
中西医结合科学重点精华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一、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喘证〕1、中医病机:外邪侵袭,肺脏虚弱,脾虚生痰,肾气虚衰2、表现:咳嗽、咯痰、喘息或气促。
发作时有广泛湿啰音和哮鸣音。
长期发复一肺气肿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3、分期:颁发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4、西医治疗急性发作期首要治疗是一一控制感染一B酰胺类,大环酯类,喹诺酮类5、中医治疗风寒犯肺一一三拗汤加减风热犯肺一一麻杏石甘汤加减痰浊阻肺一一二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桑白皮汤寒饮伏肺一一小青龙汤肺气虚--- 补肺汤肺脾气虚一一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肺肾阴虚一一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二、支气管哮喘〔哮病〕1、发病机制:〔1〕体液和细胞免疫共同介导〔2〕气道慢性炎症一一哮喘的本质〔3〕气道高反响性一一共同病理生理特征〔4〕胆碱能神经功能亢进2、中医病机宿根--- 宿痰伏肺病变脏腑:病位在肺,与脾、肾、肝、心密切相关3、表现特征: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状态:哮喘持续24小时发作时X线:可见两肺透光度增加4、西医治疗〔1〕82受体激动剂一一首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沙美特罗,福莫特罗〔2〕茶碱类〔氨茶碱〕一一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的cAMP浓度,具有气道纤毛去除功能、抗炎和免疫调节。
〔3〕抗胆碱药一一阻断气道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4〕激素一一抑制炎症细胞趋化、细胞因子的生成、炎生介质的释放,减少组胺的形成5、中医治疗寒哮--- 射干麻黄汤热哮--- 定喘汤肺虚一一玉屏风散脾虚一一六君子汤肾虚一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三、肺炎〔咳嗽、喘证、肺炎喘嗽〕〔一〕病因病理1、病因〔1〕细菌性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克雷伯杆菌;军团菌克雷伯杆菌肺炎一一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2〕病毒性肺炎一一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比例高90%〔3〕支原体肺炎〔4〕真菌性肺炎〔5〕肺炎衣原体肺炎〔6〕非感染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2、病理肺炎链球菌肺炎病理改变分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二〕中医病机:病位在肺,与心、肝、肾关系密切〔三〕表现:1、细菌性肺炎〔1〕肺炎球菌肺炎: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呼吸困难一休克肺中毒肺肺实变时有叩浊、语颤增强支气管呼吸音并发症少见〔2〕葡萄球菌肺炎高热,咳嗽,粉红色乳状痰,伴全身毒血症一循环衰竭两肺散在湿啰音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肺脓肿一气胸或脓胸〔3〕克雷伯杆菌肺炎起病急,高热,痰呈灰绿色或砖红色胶冻状,呼吸困难紫绀可有典型的肺实变体征3/36word并发症:单个或多发性脓肿;败血症,甚休克〔4〕军团菌肺炎轻者流感症状,早期可有消化道症状急性病容,呼吸急促,重者发绀。
中西医结合内科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内科复习重点中西医结合内科是指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于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以提高疗效和病患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中西医结合内科的复习重点:一、常见疾病的中西医观点及治疗方法1. 高血压: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是由肝火上炎、脾胃失调等原因引起,治疗重点是清肝泻火、调理脾胃;西医治疗则注重调节血压,如使用降压药物。
2. 糖尿病:中医认为糖尿病多属于消渴病,治疗以滋阴清热、润燥生津为主;西医治疗则注重血糖控制,如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3. 冠心病:中医认为冠心病是由心气不足、血瘀等原因引起,治疗重点是补气养血、活血化瘀;西医治疗则注重改善血流、扩张血管,如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
4. 消化性溃疡: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是由于胃气不和、肝胃失和等原因引起,治疗重点是调理胃气、养护胃黏膜;西医治疗则注重抑制胃酸分泌、杀灭幽门螺杆菌,如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
5. 慢性肾病:中医认为慢性肾病是肾气不足、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治疗重点是补肾益气、活血化瘀;西医治疗则注重控制血压、减少蛋白尿,如使用降压药和ACEI等药物。
二、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方法1. 舌诊:中医通过观察舌质、舌苔等变化来判断病情;西医也侧重舌象的观察,但更注重病理变化的分析。
2. 脉诊:中医通过触摸脉搏的速度、力度等来判断病情;西医主要通过脉搏的频率和规律性来评估病情。
3. 影像学检查:西医常用的X线、CT等检查方法用于确定病灶的位置和形态;中医则强调脏腑气血的功能状态,常通过触诊和询问病史等方式来进行综合分析。
4. 实验室检查:西医通过血、尿、细胞等样本的化验来获得病情的生化指标;中医则注重通过观察尿液、舌苔、面色等进行辅助判断。
三、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医根据病情配伍中药,注重辨证施治,以达到调理阴阳、平衡气血的目的。
2. 西药治疗:西医使用现代药物治疗疾病,注重控制病变、改善症状,以恢复机体功能。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
中西医内科学考点表格总结
中西医内科学考点表格总结
中西医内科学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涵盖了中医和西医的内科知识。
以下是对中西医内科学考点的总结:
1.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包括病史采集的技巧、体格检查的方法和常见病征的观察。
2.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3.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包括血液学、生化学、免疫学、影像学等方面的常用检查方法和结果解读。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原则、方法和常用中药、西药的配伍应用。
5. 中医辨证论治,包括中医四诊合参、辨证施治的方法和常见病症的辨证与治疗。
6. 药物治疗,包括常用西药和中药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不
良反应和禁忌症等。
7. 疾病预防与健康教育,包括疾病预防的基本原则、健康教育
的内容和方法。
8. 医学伦理与法律,包括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患者权益保护
和医疗纠纷处理等。
9. 临床技能与操作,包括常见内科疾病的临床技能和操作,如
心电图、胸部X线片的解读等。
10. 学术研究与文献阅读,包括医学文献的检索和阅读、学术
研究的方法和论文写作等。
以上是对中西医内科学考点的一个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医学知识是广泛而深入的,这里只是对一些常见考
点进行了简要总结,具体的考试内容还需参考相关教材和考试大纲。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摘要:一、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的概述二、呼吸系统疾病1.感冒2.咳嗽3.支气管炎4.肺炎三、心血管系统疾病1.高血压2.冠心病3.心律失常4.心力衰竭四、消化系统疾病1.胃炎2.消化性溃疡3.肝炎4.胰腺炎五、泌尿系统疾病1.肾炎2.肾结石3.肾衰竭4.前列腺炎六、神经系统疾病1.脑梗塞2.脑出血3.癫痫4.帕金森病七、内分泌和代谢疾病1.糖尿病2.甲状腺疾病3.肥胖症4.高血脂八、风湿性疾病1.风湿性关节炎2.类风湿性关节炎3.系统性红斑狼疮4.强直性脊柱炎九、执业医师内科考试的备考策略正文:【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的概述】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涵盖了广泛的疾病领域,从呼吸系统到泌尿系统,从神经系统到内分泌和代谢系统,以及风湿性疾病等。
要想顺利通过内科考试,需要对各个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面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都与呼吸道的感染和炎症有关。
了解呼吸道疾病的典型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掌握抗生素的应用原则和呼吸道疾病的护理措施,是内科考试的重点。
【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
这些疾病通常与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肌缺血和心脏功能不全等因素有关。
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需要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药物治疗原则和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知识。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炎和胰腺炎等。
这些疾病通常与饮食、生活和遗传因素有关。
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典型症状和内镜表现,掌握相关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是内科考试的关键。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包括肾炎、肾结石、肾衰竭和前列腺炎等。
这些疾病通常与肾脏功能、尿液排泄和前列腺疾病等因素有关。
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需要掌握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药物治疗原则和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知识。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重点总结
内科第一篇呼吸1慢性支气管炎1)诊断:临床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累计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
除外具有咳嗽、咯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功能不全等。
2)分型(l) 单纯型(2)喘息型3)分期(l)急性发作期(2)慢性迁延期(3)临床缓解期3慢性支气管炎中医治疗1)实证(多见于急性发作期)(l)风寒犯肺证----治法:宦肺散寒,化痰止咳。
----方药:三拗汤加减。
(2)风热犯肺证----治法:清热解表,止咳平喘----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浊阻肺证----治法:燥湿化痰,降气止咳-----方药:二陈汤合二子养亲汤。
(4)痰热郁肺证----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方药:桑白皮汤加减(5)寒饮伏肺证----治法:温肺化饮,散寒止咳。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2)虚证(多见于缓解期及慢性迁延期)(l)肺气虚证----治法: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方药:补肺汤加减。
(2)肺脾气虚证----治法:补肺健脾,止咳化痰。
----方药: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
(3)脯肾阴虚证----治法:滋阴补肾,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疾病。
5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常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7呼吸衰竭可分为I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分别给予高浓度吸氧和给予持续低浓度给氧8细菌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分四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充血期,表现为肺组织充血、扩张、水肿和浆液性渗出:红色肝变期,肺泡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及红细胞的渗出;灰色肝变期,大量白细胞纤维蛋白渗出;消散期,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气。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复习重点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复习重点
一、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和原则
- 中西医结合是指将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 中西医结合的原则包括继承、整合、发展、创新和评价。
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基本知识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疾病的学科,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强调病因病机的综合分析和辨证论治的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重点内容
1. 呼吸系统疾病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重点关注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中医治疗包括草药治疗、针灸和艾灸疗法,西医治疗包括抗生素和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治疗。
2. 循环系统疾病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重点关注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中医治疗包括针灸、中药调理和推拿等,西医治疗包括降压药和抗凝药物等。
3. 消化系统疾病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重点关注胃炎、胃溃疡、脂肪肝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调理、针灸和推拿等,西医治疗包括抗酸药和抗炎药等。
4. 内分泌疾病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重点关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调理和针灸等,西医治疗包括胰岛素和激素替代治疗等。
四、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发展趋势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将趋向更加细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中西医结合研究将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结合。
以上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复习的重点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西医内科学整理相关知识点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性肝炎患者再障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障。
药物因素是继发性再障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占首位。
先天性再障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范科尼贫血,伴有先天性畸形。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的再障AA造血干细胞移植不易成功。
AA患者外周血几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再障的主要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
贫血重者,可有心率加快,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一般无肝脾重大。
重型再障SAA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
再障贫血呈正细胞正色素型。
为全血细胞减少。
再障AA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均匀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再障AA一般无脾肿大。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鉴别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低增生性白血病、其他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等。
骨髓移植是根治再障AA的最佳方法;非重型再障以雄激素治疗为主,辅以免疫抑制剂与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药物。
氨基乙酸在泌尿生殖系统出血患者禁用。
环孢素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肝肾功能损坏、牙龈增生与消化道反应等。
中医治疗:1、肾阴亏虚证:滋阴补肾、益气养血----左归丸和当归补血汤加减。
2、肾阳亏虚证:补肾助阳、益气养血----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3、肾阴阳两虚证:滋阴助阳、益气补血---左归丸、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5、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6、热毒壅盛证:清热凉血,解毒养阴-------清瘟败毒饮加减。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温邪泻毒亦滋阴。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输血合输血反应:红细胞输注速度每单位红细胞一般在2.5小时左右。
浓集红细胞CRC适应症:1、内科各种急慢性贫血,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与肾功能不全等;2、手术前后与术中有出血者;2、尿毒症、酸中毒与高钾血症等。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摘要:一、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概述二、内科考点详解1.心血管系统2.呼吸系统3.消化系统4.泌尿系统5.血液系统6.内分泌系统7.神经系统8.风湿性疾病三、备考策略与建议正文:一、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概述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试主要考察医师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涵盖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风湿性疾病等多个领域。
要求医师具备全面的内科理论知识,以便在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内科考点详解1.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考点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要求医师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2.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考点涵盖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结核、肺癌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要求医师了解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3.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考点包括胃炎、胃溃疡、肝硬化、肝炎、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要求医师熟悉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泌尿系统泌尿系统考点包括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要求医师掌握泌尿系统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5.血液系统血液系统考点包括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出血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要求医师了解血液系统的生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6.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考点包括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症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要求医师熟悉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7.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考点包括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癫痫、头痛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要求医师掌握神经系统的生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8.风湿性疾病风湿性疾病考点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学习笔记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学习笔记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考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①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肺功能检查、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支气管哮喘①中医辨证论治考点肺炎①中医辨证论治考点肺结核①中医辨证论治考点原发性支气管癌①中医辨证论治考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① 中医辨证论治考点慢性呼吸衰竭①中医辨证论治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考点心力衰竭① 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快速性心律失常①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缓慢性心律失常①临床表现、心电图诊断、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原发性高血压①中医辨证论治考点心绞痛①中医辨证论治考点心肌梗死①中医辨证论治考点心脏瓣膜病①中医辨证论治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考点慢性胃炎①中医辨证论治考点消化性溃疡①中医辨证论治考点胃癌①中医辨证论治考点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的中医辨证论治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考点溃疡性结肠炎①中医辨证论治考点上消化道出血①中医辨证论治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考点慢性肾小球肾炎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鉴别诊断、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肾病综合征①临床表现、并发症、检查、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尿路感染①病因、感染途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鉴别诊断、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急性肾衰竭考点慢性肾衰竭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第五单元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考点缺铁性贫血①病因、临床表现、诊断②西医治疗③ 中医辨证论治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①临床表现、检查、西医治疗② 中医辨证论治考点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①临床表现、诊断、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急性白血病①临床表现、检查、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①好发人群、临床表现、检查、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考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①病因、临床表现、检查、西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辨证论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考点糖尿病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电解质代谢失调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考点类风湿关节炎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系统性红斑狼疮①特点、临床表现、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考点癫痫①临床表现、检查、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医辨证论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中医辨证论治第九单元理化因素所致疾病考点急性中毒总论急性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西医治疗考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考点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第十单元内科常见危重症考点休克①临床表现、诊断、西医治疗②中医辨证论治考点中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好发人群、临床表现、西医治疗第十一单元肺系病证考点感冒感冒的辨证论治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考点喘证第十二单元心系病证考点不寐考点厥证第十三单元脾胃病证考点痞满考点腹痛考点泄泻考点便秘第十四单元肝胆病证考点胁痛考点积聚考点鼓胀鼓胀的中医辨证论治鼓胀与水肿的鉴别考点眩晕第十五单元肾系病证考点水肿第十六单元气血津液病证考点郁证考点血证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肌衄)的辨证论治考点痰饮考点自汗、盗汗考点内伤发热考点虚劳第十七单元肢体经络病证考点痿证考点腰痛来源: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表格速记。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
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总结内科作为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中西医执业医师的考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西医内科考点1.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西医内科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重点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是西医内科考点中的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过程、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3. 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西医内科考试的又一个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肝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
4. 内分泌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也是西医内科考点的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熟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5. 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是西医内科考点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贫血、白血病、血栓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中医内科考点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内科考点的基础。
考生需要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中医诊断方法中医内科考点中还包括中医的诊断方法。
考生需要熟悉中医的望诊、问诊、切诊等诊断方法,并掌握其应用场景和技巧。
3. 中医常见内科疾病中医内科考点中涉及了一系列常见的内科疾病,包括感冒、咳嗽、胃炎、肝炎等。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中医病机、证候和治疗方法。
4. 中医药治疗中医内科考点中也包括中医药治疗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常用的中药方剂的组成、功能、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同时还需要了解中医药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总结起来,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考点涵盖了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西医内科内容,以及中医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常见内科疾病和中医药治疗等中医内科内容。
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必考知识点
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必考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①基本定义:简单说就是把中医和西医关于内科疾病的知识和治疗方法结合起来,比如中医的经络气血理论与西医的生理病理知识,一起用来诊断、治疗内科疾病,像心脏病、肺病、脾胃病等。
②重要程度:它在医疗领域超级重要。
我觉得可以优势互补,对于很多内科疾病能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医生来说,掌握这个就能从不同角度看病症,增加治愈疾病的可能性。
③前置知识:首先得知道中医基础理论,像阴阳五行、经络气血这些概念。
西医方面要掌握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这些基础知识。
打个比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就像一个建筑,这些前置知识就是砖头瓦块。
④应用价值:在实际治疗患者的时候,可以利用中医和西医的不同方法。
像有的患者用西药副作用大,就可以考虑结合中医的方剂调整身体机能。
在临床中,我见过一些糖尿病患者,西医控制血糖,同时配合中医的滋阴、补气等方法来改善全身症状,这比单独用西医或者中医效果都要好。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在医学体系里就像是一颗大树的树枝,从基础医学知识这个树干分出来,和其他医学分支像外科、妇产科等相互关联,但又有着自己独特针对内科疾病的很多知识点系统。
②关联知识:和中医的中药学、针灸学有关联,也和西医的诊断学、药理学等有联系。
比如说治疗一个感冒患者,可能要结合药理学里抗生素使用知识和中医中药学里的清热解毒药来制定治疗方案。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说实话,有点难。
因为要把两个不同体系的知识融会贯通。
中医的概念抽象、西医知识比较复杂精细。
像中医辨证分型和西医疾病诊断标准要对应起来就不容易。
- 关键点:关键的就是准确的中医辨证和西医诊断相结合,找出最适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那可非常重要,无论是选择题、简答题还是病例分析题都会考。
- 考查方式:有的是直接考查中西医结合治疗某种疾病的具体方案,或者是考查中医理论在西医疾病中的应用理解。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重点总结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重点总结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一门研究中西医结合在内科领域的学科,旨在综合运用中医与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总结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关键要点。
一、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基本理念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基本理念是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优势,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将中西医文化融合,并借鉴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以患者为中心,个体化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特点1.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注重整体观念中医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体的整体状态为基础进行诊断和治疗,而西医注重局部解剖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旨在整合这两种观点,综合分析患者的整体情况,全面了解病情。
2.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强调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状况都不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和西医的确诊与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重视疾病的防治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预防和治疗疾病同样重要。
中医强调调理阴阳平衡,增强人体抵抗力,以预防疾病的发生;而西医注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将二者结合,以预防为主,早期干预,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所涉及的疾病范围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涉及的疾病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1.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
2. 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等。
4. 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肿瘤等。
5.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肾结石、肾炎等。
6. 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这些疾病进行综合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和缓解患者的症状。
四、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 诊断方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综合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结合西医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性肝炎患者再障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病毒性肝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毒性肝炎相关性再障。
药物因素是继发性再障最常见的发病因素,占首位。
先天性再障是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范科尼贫血,伴有先天性畸形。
骨髓基质细胞受损的再障AA造血干细胞移植不易成功。
AA患者外周血几骨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再障的主要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
贫血重者,可有心率加快,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一般无肝脾重大。
重型再障SAA感染菌种以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为主,常合并败血症。
再障贫血呈正细胞正色素型。
为全血细胞减少。
再障AA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均匀减少,脂肪组织增加。
再障AA一般无脾肿大。
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鉴别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低增生性白血病、其他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等。
骨髓移植是根治再障AA的最佳方法;非重型再障以雄激素治疗为主,辅以免疫抑制剂及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药物。
氨基乙酸在泌尿生殖系统出血患者禁用。
环孢素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肝肾功能损坏、牙龈增生及消化道反应等。
中医治疗:1、肾阴亏虚证:滋阴补肾、益气养血----左归丸和当归补血汤加减。
2、肾阳亏虚证:补肾助阳、益气养血----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3、肾阴阳两虚证:滋阴助阳、益气补血---左归丸、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加减。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5、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
6、热毒壅盛证:清热凉血,解毒养阴-------清瘟败毒饮加减。
清瘟败毒地连芩,丹石栀甘竹叶寻,犀角玄翘知芍桔,温邪泻毒亦滋阴。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输血合输血反应:红细胞输注速度每单位红细胞一般在2.5小时左右。
浓集红细胞CRC适应症:1、内科各种急慢性贫血,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及肾功能不全等;2、手术前后及术中有出血者;2、尿毒症、酸中毒及高钾血症等。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LPRC适应症:1、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如海洋性贫血;2、有严重发热性输血反应史者;3、器官移植前输血。
洗涤红细胞WRC适应症:1、有严重的法人、过敏等输血反应史者;2、各种自身免疫因素引起的贫血;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4、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等。
冰冻红细胞FTRC适应症:1、稀有血型红细胞如Rh阴性者;2、自身输血;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4、重型再障者,在等待骨髓移植时,如需输血宜用本品。
全血输注禁忌症:1、有严重输血反应史者;2、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贫血;3、某些血液病患者不能输用全血者;4、贫血伴心力衰竭者;5、尿毒症、高钾血症及酸中毒患者。
输血反应:1、发热反应;2、过敏反应;3、溶血性输血反应;4、输血传播疾病;5、输入细菌污染血的反应;6、输血后出血倾向;7、血容量剧增引起肺水肿;8、输血诱导免疫抑制作用(输血引起的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引起的急性肺损害)。
溶血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为寒战、高热、腰背肢体酸痛、黄疸,严重者可有休克和急性肾衰竭;慢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贫血、黄疸、肝脾肿大三大特征。
中医治疗:1、湿热内蕴证:1、清热利湿,补益气血----茵陈五苓散加减;2、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利湿退黄----归脾汤加减;3、脾肾两虚证:补益脾肾----十全大补汤加减;4、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膈下逐淤汤加减。
白血病概述:化学物质所致白血病,多为急非淋白血病。
在出现白血病之前,往往有一个白血病前期阶段,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急性白血病:主要表现为肝脾合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
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以急淋白血病较多见。
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细胞急淋白血病。
胸骨下端局部牙痛提示髓腔内白血病细胞过度增生。
睾丸白血病多见于急淋白血病化疗缓解后的男性幼儿或青年,是仅次于CNSL的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
表现为睾丸无痛性肿大。
白细胞增多性型白血病患者血片中可找到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由此提示诊断。
白血病骨髓象典型表现为有核细胞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主要是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原始细胞>30%,甚至超过90%。
Auer小体较常见于急粒白血病胞浆中,有助于鉴别急淋和非急淋白血病。
白血病常伴有特异的染色体和基因改变。
白细胞瘀滞证:循环血液中白细胞>200X10^9/L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呼吸窘迫,低氧血症,反应迟钝,颅内出血等,可增加死亡率和髓外白血病的复发率。
中医治疗:1、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加减。
2、痰热瘀阻证:清热化痰,活血散结---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解毒---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4、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五阴煎加味。
5、湿热内蕴证:清热解毒,利湿化浊---葛根芩连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全身症状(乏力、低热、多汗、消瘦、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表现,左上腹沉重不适,食欲减少,食后饱胀,后期贫血、出血表现)、脾脏肿大、肝脏和淋巴结肿大、骨骼压痛(胸骨中下段压痛明显)、眼底变化(眼静脉扩张或充盈出血)、白细胞淤滞症(女性闭经或阴道出血,男性阴茎异常勃起)血清维生素B12结合力及浓度具有特征性的增高。
病程分为3期:慢性期、加速期、最终急变期。
血或骨髓原始细胞>10%;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白消安长期用药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精液缺乏及停经,肺纤维化等。
现已少用。
干扰素-α常见的副作用有流感样症状:畏寒、发热、疲劳、头痛、厌食、恶心、肌肉及骨骼疼痛。
常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年龄以45岁以下为宜。
中医治疗:1、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解毒祛瘀---青蒿鳖甲汤加减。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2、淤血内阻证:活血化瘀----膈下逐淤汤加减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3、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八珍汤加减4、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为主,佐以扶正祛邪----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点: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出现等。
当血小板低于20X10^9/L时,可有内脏出血。
颅内出血(含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致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是ITP致死的原因。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三联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溶血性贫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五联证:三联征加发热、肾功能受损。
脾切除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方法之一。
适应症:1、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2、泼尼松维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3、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症;4、51Cr扫描脾区反射指数增高。
以脾动脉栓塞替代脾切除,亦有良效。
中医治疗:1、血热妄行证:清热凉血----犀角地黄汤加减。
2、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清热止血---茜根散或玉女煎加减(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囊;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3、气不摄血证:益气摄血,健脾养血---归脾汤加减(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4、瘀血内阻证:活血化瘀止血----桃红四物汤加减。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低于正常值(成人4.0X10^9/L);粒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2.0X10^9/L;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0.5X10^9/L;粒细胞缺乏症在口腔、鼻腔、食管、肠道、肛门、阴道等处粘膜可出现坏死性溃疡。
严重的肺部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往往导致死亡。
白细胞减少症多数患者可有头晕、乏力疲困、食欲减退及低热等表现。
中医治疗:1、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归脾汤加减2、脾肾亏虚证:温补脾肾---黄芪建中汤合右归丸加减3、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加减4、肝肾阴虚证: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加减5、外感温热证:清热解毒,滋阴凉血----犀角地黄汤合玉女煎加减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IGT或T2DM等疾病同时或先后发生,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表现:烦渴、尿多、乏力、恶心、呕吐、精神萎靡或烦躁、神志恍惚、嗜睡、昏迷、严重酸中毒时出现深大呼吸,呼吸有烂苹果味。
(高血糖、高酮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表现为烦渴、多尿,严重者出现脱水症状群,如皮肤干燥、口干、脉速、血压下降、休克、神志障碍、昏迷等。
实验室检查血酮、尿酮正常。
感染性并发症:皮肤化脓性感染、真菌感染、肺结核、泌尿道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多见于女性患者)。
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足、其他(皮肤病、视网膜黄斑变性、白内障、青光眼)。
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瞳孔改变(缩小且不规则、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排汗异常(无汗、少汗或多汗)、胃排空延迟(胃轻瘫)、腹泻(饭后或午夜)、便秘等,直立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以及残尿量增加、尿失禁、尿潴留、阳萎等。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I期微血管瘤,小出血点;II期出现硬性渗出;III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IV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积血;V期纤维血管增殖、玻璃体机化;VI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失明;OGTT试验: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10分钟内饮完,空腹及开始葡萄糖水后2小时测静脉血浆葡萄糖。
儿童糖量按1.75g/kg,总量不超过75g。
正常血糖值:FPG(空腹血糖)<6.1mmol/L;OGTT2小时PG<7.8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FPG6.1mmol/L且<7.0mmol/L;OGTT2小时PG<7.8mmol/L;糖耐量减低(IGT):FPG<7.0mmol/L;OGTT2小时PG≧7.8mmol/L且<11.1mmol/L;糖尿病:FPG>7.0mmol/L;OGTT2小时>11.1mmol/L。
磺脲类:主要机理为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血液粘稠度。
禁忌症:T1DM,T2DM合并严重感染,DKA、高渗性昏迷、进行大手术、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妊娠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