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原真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原真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开始持续升级转型,文化与旅游产业趋向深度融合

发展,文化遗产资源向旅游产品的开发转化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梁

学成,2010);与此同时,旅游开发也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选择(孙九霞,2010)。非物质文化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

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相关的

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体现一定区域内,一定群体共同创造、共同享用的生活方式、民族风貌特征、精神

价值趋向等的非物质载体,是具有内涵的文化成品,历经了各个时代

的过滤,积淀了各时代的精粹,保留了最浓缩的地域文化特色;是能

够被持续开发利用的活态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天然的体验活动,其体

验的核心在于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或吸引物,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强的可参与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转型

为旅游产品的潜力好,进行旅游开发的空间大。因此,以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为前提,通过旅游开发能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价值,进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创新和旅游经济的良性

循环和双赢局面。

一、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启示

遗产的原真性是评价遗产价值的基础,对于文化遗产而言,原真性价

值是其它各种价值的基础且无可取代的。这可以从人们对于“原物

(古物)”的特殊偏好角度分析。究其原因,各种原物至少有着两个

方面的功能:首先,它们标志着其诞生的历史时刻,原物的变化记录

了时间的变化,这时候,原物成为一个时间标志;其次,原物代表的

是创造性,人们偏好原物的本质,是对真理和美的不懈追求。人们偏

好原物,表达的是对创造的崇尚,是对创造者的个性和以个体生命为

基础的特殊创造过程的尊重。所以,原真性概念,概括了各种“原物”对于人而言的一个价值共性(曹娟,2005)。旅游研究领域吸收了遗

产保护理论中的“原真性”理念,经历了从重视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到

强调旅游主体原真体验的演进历程,形成了四种观点,即客观主义原

真性、建构主义原真性、后现代主义原真性、存有主义原真性(张朝枝,2008)。其中,建构主义原真性是对客观主义原真性的修正,既

关注旅游客体的原真性,也重视旅游主体的个体差异会带来不同的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

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刘魁立,2007),它集中体现了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活态部分。建构主义原真性

理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一个新价值观基点、视角和平台。

(一)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的具体阐释1.真实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张朝枝,2008),不存有绝对的原真。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认为:不存

有一个独立于人的思想行为和符号语言之外的先验的“真实的”世界。绝对客观的、静态的起源是不存有的。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确实在

寻找原真性,但他们寻找的不是客观的原真性,而是社会建构的原真性。旅游目的或其他事物作为原真性被体验不是因为他们是原物或真

实的,而是因为他们作为标志或原真性的象征被认识到。因此,在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过程中,无需一味地保持其原始风貌,适当

的抽象、凝练、创造性文化表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中是可

取的。可以说,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

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持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

人类的创造力。2.真实是主观认知的产物,以多元化的形态呈现。建

构主义原真性理论认为:真实或不真实是一种人们看待、解释事物的

主观结果,即真实性是“一种被认知的真实性”,是一个构建和赢得

旅游者认可的动态过程,而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真实与否重要的是“整

体的游客体验”以及这种体验之于个体旅游者的意义(谢彦君,2006)。因为,不同的旅游者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旅游经历和期望,文化体验取决于旅游者个人的心理标准,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以及全

面的原真性社会建构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

有必要从建构的角度丰富真实性概念的涵义,体现出多元化。

(二)建构主义元真性理论在衡山宗教文化旅游中的成功实践文化旅

游是人们旅游追求的更高层次。旅游者更注重精神上的需求,追求

“返璞归真”,回归传统文化的怀抱。文化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扩大

知识面,了解异地的风土人情,体验不同文化。因此它实际上就是亲

自去接触异地文化,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实。而参与者的“真我”

又让这种真实具有无可置疑性。显然,这样一种体验“差异”的文化

旅游对真实性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应该更加

注重体验型产品的开发。南岳衡山针对游客对宗教的神秘心理而推出

的宗教文化体验游,通过给游客营造一个庄重的宗教氛围,开展多样

的宗教文化体验和交流模式,使游客在此旅游时,获得一种心灵的松

弛与精神的超脱,该项目吸引大量游客前去体验宗教文化生活。该文

化体验程序分为:礼佛、过堂用斋、听经坐禅、拜塔颂经、祭祀祝融、品尝斋席、坐禅开示等。设计了让游人体验佛教“一日不做,则一日

不食”的僧人生活,此项活动受到宗教信徒和游客的好评。

二、建构主义原真性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一)旅游客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解析原真性是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的根基,但它并不是文化传统与生俱来的内在秉性,而应该

被看作是“社会进程中代表不同利益的社会群体斗争的暂时性结果”,因此,真实只能是相对而言的(罗茜,2008)。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

文化财富是动态的,可以被持续发展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则主要是特殊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它是通过传承人的口述、身体示范、表演等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活态”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利用开发,首先就是在承

认其原真性并非“绝对客观真实”的前提下,为其培育新的依存文化

空间而做出的选择,这一点是与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相契合的。

(二)旅游主体—旅游者体验原真性的解析追求事物的原真性是旅游

活动的天性,是旅游者的基本和共同的偏好(徐嵩龄,2008)。对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体验是旅游主体追求的目标之一。在旅游活动

的初期,游客体验的核心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原真性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