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试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
![试析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3fed7f4700abb68a882fb00.png)
财 经 论 坛
—■l ●
【 要 】 我 国 企 业 内部 审 计 从 发 展 之 初 即 被 高 度 重视 , 摘 在
政 府 的 大 力推 动 下 , 过 二 十 多年 的 发 展 , 经 虽然 取 得 较 大 进 展 ,
到贯彻执行 , 财产物资是否得到恰 当的保管和利用 。因此 , 管理
压 力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 , 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 国家 为 了维护经 济秩序 , 也需 要企业 完善内部 控制 系统 , 迫使 企业
实行改 革开放 政策后 , 我国积极 向国外吸取先进 的管理思
想和 方法 , 转变 企业 的经 营机制 , 国有企 业转变 为拥有 经营 将 自主权 的法人机构 。企业拥有较 大 自主权后 , 追切需 要其加强 内部管理 , 建立 健全 自我约束机 制 , 因此产 生了 建立 内部审计 制度的需要 。
三 、 国企 业 内部 审 计 现 状 及 特 点 我
责任的部门不明确 , 这种局面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因 此 , 国可以对内部审计工作在 上市公司的开展做 出更为明确 我 的规定 , 主要是明确内部审计对较高层的审计委员会负责或监
事会负责 。我 国在完善企业 内部控制相关 法规 的过程 中, 也应 明确内部审计在 内部控制 中的作用 , 并注重内部控 制法规 的切 实执行 ,从而促进 内部审计在 企业 内部控制 中的职能发挥 , 为 内部审计提供 发展 的平 台。 3 加强 内部 审计职 业教育 , 高人 员素质 。我 国企业 内部 、 提 审计的发展需要提高从业人 员的素质 , 从而借助从业人 员的作 用, 使内部 审计工作为 企业做 出更大贡献 , 促进 内审职能 的发 展和社会对内部审计认识的转变, 使企业管理者重视内部审计 发挥 的效益 , 更多的企业 自发建立 内部审计制度 。提 高内部 使 审计人 员的素质可 以从两方 面着手 : 一方 面 , 高校应 培养适 合 内部审计发 展需要 的复合型专业 人 员 ; 另一 方面 , 发挥我 国 要 内部 审计协会的作用 ,加强对从业 人员的培训和 资格 认证 , 提 高从业人 员素质 。 4 发挥 内部审计协会作 用 , 大 内部审计 的影 响。改变我 、 扩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探讨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b10ca06844769eae009edcb.png)
维普资讯
¥ IT C F R A IND V L P E T&E O O Y C-E HI O M TO E E O M N N CN M
文章编号 :056 3(060—2 80 10 -0320 )7 00- 2
20 年 第 l 卷 第 7 06 6 期
收稿 日 20—22 期:05 1— 8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集 团内部 审计模 式探讨
石 玉冰
( 山西卓根电力发展集 团有限公司 , 山西太原 , 00 ) 0 01 3 摘 要 : 绍 了当前我 国国有企业集 团面临的环境 变化和 内部 审计 的必要性 , 介 阐述 了
所谓“ 子型” 母 企业集团 , 是以一个大公 司为核心 , 通过投资控股 、 参股而 形成的企业联合体。核心企业就是母公司和控股公司, 它在从事经营活 动的同时 , 又通过控股 、 股 , 参 控制子公司 、 公司 、 孙 关联企 业 , 管理整个 集团的运行。“ 母子型” 企业集团是 比 规范的模 式 , 前这种模式是发 较 目 达国家的主流模式 , 国政府也把“ 我 以资本 为纽带 ” 母子型 ” 的“ 企业集团 作为发展的方向。 本文就选择 “ 母子型” 企业集团作为探讨我 国国有企业 集团内部审i ̄式 的载体 。 - l -
通过理论学习研究和实践中的不断探索,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 手: 借鉴学 习 、 改革探索 、 尝试创新 、 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 , 管理科学 、 责权 明确, 强化监督。 而从企业的角度来讲 , 强化监督与控制是解决上述问题 的重 要手段之一 。内部控制包括 资产控制 、 会计控制 、 审计 等方式 , 内部
浅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af4992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3.png)
浅议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稳定、持续和有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新情况,以及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加强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目前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尽管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以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和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为基础,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在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
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发展,现代企业制度逐渐构建起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功能与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展开监督和评估,以便能够反映出客观的经济利益,保护国家、企业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从而为企业加强自我约束机制,承担风险提供了保证。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对其功能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主观性问题[1]。
二、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能够有效对经营模式的整合与优化,找出经营模式中的缺陷与风险,并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此来规避由于经营模式不合理而带来的经营风险。
在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的时候,能够识别出国有资产的评估估价,验证国有资产的真实、完整,并给出审计建议,能够有效地预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作为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要深入到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以便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对这种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以实现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审计模式的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审计模式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84c7d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0.png)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审计的监督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审计制度恢复于改革开放初期,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而建立的。
它在搞活经济、维护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现行市计模式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建立的,植根于计划经济的土壤,必然在体系、体制建设、设计思路以及工作重点和方法等方面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
带着这些烙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产生许多方面的不适应与不协调。
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必须对现行审计模式进行变革,将国家审计、民问审计和内部审计重新定位,重新建立审计监督机制,调整内部结构关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本文共分八章内容。
第一章,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审计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并对目前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介绍本文研究的内容、创新点及本文研究方法。
第二章,论述了审计模式的基本理论,对审计模式的定义与特点,审计体系的层面分析,审计模式组成要素、框架结构以及审计模式的分类作了进。
一步论述。
第三章,对审计模式影响要素进行了理性分析,主要从社会生产力因素、经济体制因素、政治体制因素、法律因素、文化传统和教育水平因素、国际经济融合与交往因素、会计财政金融税收制度等七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
第四章,回顾了我国审计模式的历史,同时指出现行审计模式实践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着重论述了我国审计模式的重构。
首先,论述了我国审计模式重构的环境及理论基础和重构原则,同时对审计体系的总体设计进行论述,包括审计模式的组织体系、工作体系、要素体系的设计与分析。
其次,对新型审计体系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观点。
第六、七、八章,主要论述了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模式的构建,指出国家审计要对其管理体制进行合理定位,并且要进一步拓展审计内容,改进审计方法,完善国家审计准则,并为实现目标模式做好基础工作,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民间审计要对其管理系统重新定位,建立合伙制的民间审计微观运行机制,加强完善民间审计法规和专业标准体系,规范民间审计的执业行为;内部审计要对其组织形式进行合理定位,对现有内部审计模式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进行变革,重塑内部管理体制,使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成为管理者的自觉行为。
关于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78a534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e.png)
关于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虽然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功能的发挥。
为此,本文阐述了研究型审计在我国实践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国有企业审计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工作;探索实践引言:审计观念是影响审计工作发展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是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深化研究型审计是审计人员顺利完成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审计工作在国家管理体制中的功能发挥,同时研究型审计也是审计理念层面的创新和跃升。
一、开展研究型审计的重要性开展研究型审计是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它能够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树立科学的审计思维,明确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提高审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因此,国有企业要开展研究型审计,只有对经济形势和政策文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和政策文件,才能更好地实施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审计政策,有效防控各类风险隐患,消除风险死角。
全面推行研究型审计,还有利于加强学习型企业的建设,增强内审人员的政治觉悟、扩大内审管理者的宏观视野,有效地提升内审人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培养科研和实务结合的综合型审计人才。
此外,传统的审计注重对账本凭证的审核,往往只能看到一面而不见全局,无法反映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问题,审计监督成效提升不明显。
研究型审计以研究为先导,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仅可以对问题进行深层次地分析,而且可以更好地发现制度上的漏洞,将揭示微观问题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全面聚焦主要问题,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二、研究型审计的基本特征首先,相对于传统的审计,研究型审计改变了传统的研究式审计模式,研究型审计重视在审计前后的各个环节中的研究思维。
在进行审计之前,必须对审计对象的发展历程、相关行业范围、总体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的分析。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内设监事会协同监督研究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内设监事会协同监督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e16db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c.png)
摘要:国有企业规模大,涉及的范围广,所以国有企业必须建立更全面的,更有力的监督制度。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
国有企业内设监事会和内部审计的监督成为了国有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当与内设监事会开展协同监督工作,来确保内部监督效果。
本文在分析了内设监事会和内部审计概念和特点,研究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和内设监事会协同监督的必要性,协同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现状,并提出完善协同监督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内设监事会;工作协同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21)04-0079-0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内设监事会协同监督研究段晓琪(南京审计大学,南京211815)收稿日期:2020-09-15作者简介:段晓琪(1996-),男,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学。
一、内部审计和内部监事会的比较分析(一)内部审计的概念和特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是属于企业董事会下的部门,对董事会负责。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工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流程和相关经济活动进行评价、报告和提供整改建议,以促进国有企业效益提高,从而使企业及时纠正弊端,增加价值。
内部审计具有工作的内向型和独立性。
内向型是指内部审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本部门,本单位的效益。
独立性是指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必须保持独立的组织地位,能够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客观地评价审计对象。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范围较为广泛,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等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对企业内部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
(二)内设监事会的概念和特点监事会是企业内部的监督机构,是企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企业自身的章程设立的,可以代表出资人对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和企业相关责任人的经验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对出资人或者股东负责。
国有企业的监事会可以分为外派监事会和内设监事会。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模式与优化路径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模式与优化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8467648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5.png)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模式与优化路径目录1. 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概述 (5)2.1 审计概念与发展历程 (7)2.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9)2.3 审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0)3. 精益化管理模式内涵与特征 (11)3.1 精益化管理的概念 (12)3.2 精益化管理特征分析 (14)3.3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优势 (15)4.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模式构建 (16)4.1 审计质量管理 (18)4.2 审计效率提升 (19)4.3 审计风险防控 (21)4.4 审计信息系统建设 (22)5.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路径优化 (23)5.1 人员素质与能力培养 (24)5.2 审计流程优化 (25)5.3 审计方法与工具创新 (26)5.4 审计文化建设与实践 (27)6. 案例分析 (29)6.1 审计精益化管理成功案例 (30)6.2 审计精益化管理失败案例反思 (32)6.3 案例分析与启示 (33)7. 结论与建议 (35)7.1 研究总结 (36)7.2 建议与展望 (37)7.3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38)1. 内容概括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模式及其优化路径。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其内部审计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精益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对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档首先阐述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目标定位、组织架构、流程设计、技术支持以及文化培育等方面。
详细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优化路径。
通过本文档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精益化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116ae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7.png)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保障公司财务安全和合规性的重要手段,对于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企业内部审计需随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研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对于进一步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作用,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问题,旨在通过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及企业内部审计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在这一新型商业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旨在为企业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如何有效开展内部审计提供参考和建议,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支持。
本文也旨在为学术界和业界提供有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旨在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理论的创新和完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和保障。
1.3 研究意义企业内部审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企业内部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财务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
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和全面的审计方案,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更为合规和透明。
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也有助于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审计方案和审计程序,可以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内部审计方案,保障企业的财务稳定和持续发展。
这也是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2. 正文2.1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定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指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者不同单位之间相互共享财务资源、人员和系统,通过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和流程来实现财务共享和协同。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研究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eb8b0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2.png)
引言:在现代市场环境中,公司制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一般的公司内部各部门大致可以分为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
,按照审计的职能与定义,可以将其归类到监督机构之中,因此,在考虑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保障其独立性。
但通常审计人员是由高级管理任命并按其要求开展审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执行机构的鲜明特质,这样看来,内部审计机构在确保独立地位的同时,也要提高审计效率。
所以,内部审计机构不管独立设置还是非独立设置都具有其先天的优势和劣势。
因此,本文将从内部审计机构在两种甚至模式下的优劣势对比出发,分析在现代企业中,到底应该如何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原则(一)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企业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时应当首要考虑的原则。
该原则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工作开展、活动经费等方面应当独立于被审计部门,能够客观公正地开展审计活动、行使审计权力,不受管理层和其他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干预。
从这一点来看,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是独立性的基础和保障。
因此,独立设置审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满足独立性原则。
(二)权威性原则权威性原则换而言之就是要保证审计部门、审计人员的权力。
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层次上,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就能在更高程度上越保证内部审计监督的权威,这一点对于审计工作能否顺利展开、能否高效完成、具有关键意义。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内审机构的权威性与其发挥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人员的高权威能确保审计活动的有效展开,提高审关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研究杨 煌作者简介:杨煌 1996.7 ,男,汉,江西九江,硕士,南京审计大学,研究方向:内部审计104计质量;另一方面,审计活动的有效开展能为内部审计部门赢得更高的地位,使其更加权威。
从这一角度来看,将内部审计部门设立在二级部门之下显然是不合适的。
(三)高效原则现代企业的目标是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利益,因此,不管什么部门在开展日常活动时,高效原则都是需要考虑的,内部审计部门也不例外。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的探索与实践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e35d5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3.png)
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管理纵横22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的探索与实践郭君芳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摘 要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企业审计作为保证国有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国有企业给予其重点关注。
为紧扣现代化企业发展,研究型审计正在悄然发展中。
研究型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国有企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更能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提升。
对此,文章对现阶段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的探索展开研究,阐述了研究型审计的内涵、特点,以及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并根据国有企业现状提出了研究型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而尝试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研究型审计 审计研究 审计机关建设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3)02-022-03一、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的概述(一)研究型审计的内涵研究型审计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推动力,所谓研究型审计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推动作用下,审计人员运用审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审计工作展开更加深入地研究探讨,并将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作为审计事业研究的主要内核,进而对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做出进一步的改革与审计。
研究型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并推动我国企业经济与财务管理事业的发展。
研究型审计工作服务于各类型企业的审计业务中,其中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一些零售连锁企业,因为研究型审计是基于企业审计业务发展而来,所以研究型审计业务并不算一个新的部门或者业务,它始终属于企业内部的审计业务。
简单来说,研究型审计业务属于企业审计业务的一种工作方式,或者可以将其理解为以研究为核心的企业审计管理工作模式。
此外,研究型审计是将问题研究融合在审计工作中的高级研究形式,该种研究工作形式在国有企业日常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国有企业在面对无法解决的审计问题时,研究型审计可以将问题带入工作中展开研究,从而更高效地解决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研究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ee3f94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3.png)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内部审计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内部审计同时服务于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其所处的独特地位,使其成为透视整个组织的窗口,成为公司治理各相关方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
但是,我国内部审计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不确定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为此,笔者借鉴国内外大量关于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文献,对内部审计机构隶属关系确定的理论依据及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希望能够籍此探索出适合我国公司治理状况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框架,以有助于内部审计职能的进一步发挥,有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发展。
结合不同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以及公司治理的要求,本文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由于其公共产权属性和所有者缺位,造成企业的监督职能淡化,董事会和经理层混淆不清,所以现阶段应该加强监事会的有效性,并且选择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监事会或者监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方式;随着我国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可以选择由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或其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的方式。
与国有企业不同,民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主体明确,产权清晰,董事会代表股东大会行使其职权,所以应当选择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的方式;进而,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应该在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董事构成的审计委员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从而可以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对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实施有效监督和控制。
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和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关键词】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定位公司治理隶属关系Abstract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the environment of internal audit have changed a lot. The internal audit services the main governance and governance object simultaneously. Because of the internal audit has special status made it become perspective on the organization window , and become a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which all relevant parties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valuable resou rces. But we should realize that internal audit have existed a lot of questions in China. For example, the affiliation of internal audit is a big problem. The author learned a lot of literature on the internal audit institutions is to find a framework which is suitable for our country to explore the state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stitutional, it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exert further contribute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could help the work of internal audit's overall development.Combined with different enterprises's position on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as well as corporate governance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realize that because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ecomes vacant on the owner of property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 property, it made the supervisory functions of enterprise dilute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managers confusing. At this stage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and select the internal audit agency under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or the Audit Committee under the settings approach.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wnership and our country further clarity, we can select the way of set up the board of directors under the Audit Committee, internal audit agency under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r its Audit Committee. With different with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clear property rights,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on behalf of shareholders to exercise their powers, so it should be attached the way that board of directors of internal audit bodies; and then, in order to maximize protection of the interests of small shareholders, it should be set up at the under of Board of Directors Audit Committee, consisting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to the Board of A uditors has strong independence, so that we can ensure that internal audit bodies of management and various functional departments to implement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Regardless of which way, the target is to ensure that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and perfec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Key Words】Internal audit organizations Internal audit functionCorporate governance Affiliation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faaa1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0.png)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一、引言企业内部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旨在帮助企业评估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多和复杂化。
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逐渐不能满足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于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运而生。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更加注重风险管理,以帮助企业做出具有战略性的决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1. 风险管理导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将风险管理作为核心,并将其纳入到内部审计的各个环节中。
通过风险导向的方法,企业能够更好地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从而减少经营风险,并提高企业的绩效和可持续发展。
2. 信息技术支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帮助审计师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和风险状况,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以提供实时的风险监控和预警功能,帮助企业更加及时地做出反应。
3. 综合风险管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将内部审计与企业的综合风险管理融合在一起。
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内部审计过程中。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和风险评估方法,提高内部审计对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的贡献。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内容1. 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内部审计应该通过风险框架的建立,对企业的主要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这包括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对关键业务流程的审计、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分析等。
通过全面了解企业的风险状况,企业能够更好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控制措施。
2. 内部控制评价: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内部审计师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价,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审计师需要评估控制措施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检查遵循程度,并提供改进建议。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8f46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3.png)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展开研究。
通过概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内部审计的影响,探讨内部审计在该模式中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内部审计的实践。
同时提出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内部审计改进策略。
总结研究成果,探讨对企业实践的启示,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内部审计的特点和挑战,为企业的内部审计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企业内部审计,研究,影响,作用,实践案例,改进策略,总结,启示,展望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加剧,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逐渐成为企业优化财务管理和提高效率的重要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将财务和会计等服务集中在一起,通过专业团队进行管理和执行,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内部控制。
随着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广泛应用,企业内部审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企业财务、运营等方面的审计,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保障资产安全、规范经营行为、发现和纠正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研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入探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内部审计在此模式中的作用以及相关实践案例,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绩效表现。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该模式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以及探讨如何优化和改进内部审计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中的运作。
通过研究,旨在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内部审计策略和实践指导,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通过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内部审计实践案例的分析和总结,为企业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经验借鉴。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
![浅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6d81285901020207409cbc.png)
经 论 坛 ■● 来自。T 磊 并一 … 一 —O 任 …霞 § “
瓣
( 女 市建设 工程施 工图审查 中心 山 东 泰安 2 10 ) 泰安 7 0 0
麓 如一 嘲
漾
萄
【 摘要 】内部审计是为 了加强企业 内部管理和提 高经济效
益 , 企 业 内部 的 经 济 活 动 进 行 监 督 和 评 价 。 它 是 审 计 体 系的 对 重要 组 成部 分 。也是 现 代 企业 管理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 随 着我 国
事会领导 ; 另一种模式是受总经理领导 。这两种模式在一定程
考虑 。第三 , 内部控制环境差 ,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有相当一部 分企业没有在企业内部形成全 员的 内控意识 , 为内部控制 只 认 是管理 人员的事 , 甚至 只是财 务与审计部门的事 。这种现象在 民营企业 中可能更为突出。第四, 企业 内部控制制 度失效 , 没有 起到应有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 制制 度重在执 行 , 再好 的制 度执
地安排一两个人 , 用于对外应付 , 内部审计形 同虚设。在执 企业 行过程中 , 未明确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并对其进行评价的责任主 体。公司管理 当局是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并对其进行评价的责任
主体 , 我们必须明确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制度 、 保证 内部 控制制
宦有效执行 、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 行评估 是管理 当局的责任 , 而不是内部审计人员或 外部审计人员的责任。 在服 务对 象上 也只注意内部审 计的 “ 外向性 ” 埋没了 “ , 内
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 ,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
计人 员的地位 不明确 , 使内部审计在组织上 、 工作上 、 经济上依
威性 很高的内部控制标准 体系的差距还 很大 , 有关部 门未将 内 部控制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第二 , 内部控制内涵狭窄 , 缺乏风 险意识 我国会计内部控 制目前大 多局限于 会计 领域 , 而环境
风险管理框架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风险管理框架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52f865a45177232f60a283.png)
风险管理框架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作者:梁素萍来源:《财会通讯》2010年第02期一、风险控制内部审计产生的背景条件(一)产生基础企业内审由“监督和服务导向型”向“管理导向型”发展需要为更好地配合管理者经营目标的实现,内审应充分分析、估计经营风险,及时提出预防风险的对策建议;做好内控制度的测试和评估,检验关键控制点设置的恰当性以及有效性、完整性,分别予以补设、重建和改进,使得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并有效运行。
由此,在现代内审工作中,企业内审必将由“监督和服务导向型”向内部“管理导向型”发展。
(二)产生间接原因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也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企业经理人员对风险的空前重视,为内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内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水平。
(三)产生直接原因风险控制内审新思维传统内审采用的是从控制一风险一目标被动的风险控制审计模式,使得内审只能对企业存在的控制缺陷做出被动反应,其必然结果就是对发现的控制缺陷提出建议,以不断地增加控制点或者是加强控制,最后就会出现控制点越来越多,越来越烦琐的局面;很可能会造成多余的控制阻碍各项正常程序的运转和效率。
课题组调研中发现广西企业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07年得到确实有效落实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仅占企业审计项目总数的65%;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控制点的增加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和办事效率的降低,部分审计意见操作起来困难,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部分不断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并未得到有力的执行,存在书面与实际操作两种流程,最终导致内审的整改建议过于理想化,执行起来难度较大,致使审计意见很难被落到实处,或者只得到了被审计单位表面上的敷衍,其结果使内审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风险导向理念下,风险控制内审模式采取的是从企业目标一风险一控制的主动控制内审模式。
它首先要确认企业的目标或者是某件事项的目标,然后分析要实现这些目标会生产什么样的风险,以确定审计风险水平和审计重点,安排审计步骤,以此来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建议,并通过后续审计来测试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企业内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业审融合审计新模式研究
![企业内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业审融合审计新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3f86ed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b.png)
企业内部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业审融合审计新模式研究摘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由企业独立部门承担的、能够进行客观确认和咨询的活动。
内部审计工作通过运用一系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企业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并对其适当性和有效性做出一定的评估,从而促进企业完成经营目标,使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控制更好地为业务活动服务。
业审融合作为当下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过程的必要阶段,早已根植于审计人员的思维和处理方式之中,而数字化审计工作作为新时代企业内审拥抱新科技的方式,对更好地发挥审计效能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基于业审融合的理念开展数字化审计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能够进一步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战略决策。
笔者将按照以下研究框架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本文将以数字化技术为理论基础,明确界定业审融合理念及数字化审计工作的含义。
其次,以构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业审融合审计新模式的现状及意义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如何在实践中构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业审融合审计新模式,从而达到加大业审融合程度,提高内审效能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内部;数字化技术;业审融合审计引言企业内部审计作为组织治理的重要基石,在保障组织稳定、促进组织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部审计由于具有跨部门开展确认与评价的先天优势,因此自然而然成为组织数据处理与应用的“集散地”,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则成为影响内部审计功能发挥与价值实现的关键因素。
受信息化条件的制约,传统“监督型”内部审计在功能实现、角色定位与价值创造等方面存在诸多局限,使得传统内部审计价值链长期陷入“低端锁定”的困局,难以有效实现内部审计价值链的突破与跃升。
因此,探索构建适应组织数字化场景发展要求的新型内部审计是当前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关键任务。
数据驱动对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彰显了智力资本价值,加剧了替代式竞争,数字经济的到来必将对内部审计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数字化变革在为内部审计带来风险和挑战的同时,传统内部审计的活力与潜力也将得以释放,内部审计价值要素的整合与价值链的重塑将有望实现。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研究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187e08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e.png)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研究O O Ja?0?L-t::ai/籍&#<039;叫到151<01-一一一一一一一一C f 1999年,我国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了架。
2∞4年9月中国建设银行为配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组建了我国第股份制改造.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审计委一批企业集团。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员会,其主要职责包括:监督本行的财织形式,企业集团具有结构层次多、业务报表,审查会计资料和重要事项的披务多元化以及跨地区经营等特点,客观露情况:监督和评估本行内部控制等上要求企业集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合等。
从2∞5年3月起,建设银行再次对理、有放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
内部审内部审计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具体措计组织架构是对执行内部审计职能的施包括:设立总审计师职位;保留;8个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所作的组织与审计分部一一-38个总审计室一一若干安排,其设计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内审计办事处;的格局,但对原来隶属于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各分行的总审计室进行了人员垂直管理、费用垂直管理以及报告路线调整等一、我国三方面的改革iIlc至此,中国建设银行在国有商业银行中首家完成了审计垂直管理体制改革。
作为金融机构,中国随着企业集团经营管理、组织机建设银行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的发展具制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企业集团内部有一定的特殊性。
但是,从整体上看,由审计组织架构也要不断进行创新。
2<0于我国企业集团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世纪末期以来,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其内部审计组织架构是伴随着我国国计组织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而不断发展的。
中段。
第一个阶段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建国太平洋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设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企业集团中集团、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等企业内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在各级企审计组织发展历程也证实了这一点。
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对于内部审计机构采取的是分级管理模式。
第二个阶段是内部审计组织架构改革期,针对分级管理出现的问题,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内部审计组织架构的探索,2仪)9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创新内部审计机构的组织方式和管理了《中国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方法,形成了多种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报告).报告指出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为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起到了重计组织架构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以中大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900字》
![《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9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41eee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4.png)
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目前侧重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审计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利用西方国家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各大企业,从而为企业探索适合其健康发展的内部审计路径。
在内部审计路径的探索上,刘永威、张阳等人主要基于风险管理视角,建议通过将内部审计工作与内部控制活动相融合,进而实现企业的审计工作目标。
在内部审计路径的探索的另一方面,张博宇、沈琦敏等人基于价值链理论视角,通过对如今大数据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控制进行分析,主张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融入内部审计工作,为企业实现保值增值的内部审计工作目标。
2003年,王光远提出内部审计由消极防弊阶段转向积极兴利阶段,最后发展到价值增值阶段,并对三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对环境保护审计、企业治理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外包、战略审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把内部审计推到了价值增值的新阶段。
张伟(2004)研究指出,企业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股东和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最大化,作为实现有效企业治理手段的内部审计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提高企业价值的活动。
由内部审计师对各代理人的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并进行有效反馈,促使他们有效地履行受托责任是实现这种价值创造的基本方式。
孙伟龙(2006)对内部审计产生的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一是迫于巨大的成本压力,其二是管理者受托责任关系扩大的结果,并认为受托责任扩大是其产生的根本动因。
同时指出内部审计的内涵是目标的价值导向、职能的确认和咨询导向、业务的多产品服务导向、模式的风险管理导向及参与式的审计策略。
夏怡(2007)指出增值型内部审计并非一种新的审计形式,而是内部审计的一种理念。
所谓增值型内部审计就是以增加企业价值为审计的主要目的,它是内部审计从重查错防弊到加强管理、创造效益的一个转变。
贾云洁(2009)根据内审特征的不同将其价值增值分为显性增值和隐性增值两类。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f2919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2.png)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内外部风险。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更好地提供审计服务和价值。
一、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评估和改进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服务,以及为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独立的保障和咨询。
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现问题和风险:企业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企业运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通过这些发现,企业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从而保护企业利益和资产。
2.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内部审计可以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运行情况,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行检验和提升。
企业内部审计还可以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建议和建议,帮助他们完善和改进管理决策和执行。
3. 维护企业利益:企业内部审计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供独立的保障和咨询,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责,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声誉,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4. 提高竞争力:现代企业内部审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他们具备足够的商业敏感度和战略眼光。
通过审计的深入分析和全面评估,企业可以及时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凸显无疑。
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在面对市场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时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不足,需要转变和创新。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和优势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基于风险管理和风险导向的审计方式,其核心思想是审计工作应该紧密围绕企业的风险进行,以发现和解决企业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研究摘要:完善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的有效运作非常重要,而公司治理提供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环境,制约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
文章在简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现状的基础上,考察现有公司治理模式,最有基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现状,考察现有公司治理模式,最后基于我国企业公司治理模式差异提出了在我国转轨经济条件下,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内部审计模式。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模式;转轨经济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9-0157-02内部审计作为所有者对经营者监督的一种形式,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内部审计又是公司日常经营中的管理手段,在公司绩效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完善的内部审计对于企业运行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基于公司治理的角度,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作用现状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运作的基础,它提供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环境,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受到公司治理的制约。
同时,内部审计也提供公司治理所需的信息,公司治理的优化离不开有效内部控制的保障。
中国正在由原来行政主导的计划经济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系。
很多企业在这一大环境下诞生,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还处于行政治理型向经济治理型过渡的阶段,在当前这种内部治理环境下,内部审计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内部审计定位缺失。
内部审计的动力是行政命令,而不是内生的经营管理需要,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围绕国家行政命令展开。
2.内部审计基础薄弱。
内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缺乏胜任能力。
在国有企业中,内部审计需要接受政府审计的监督和指导,甚至依照政府审计的指令来进行。
3.运行中的公司治理未能将内部审计纳入公司治理的框架中,公司治理运作不规范,治理主体对内部审计需求不足。
我国公司治理的“监督实施主体缺位”,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是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存在,在经理层的领导下,对接受分权的其他职能部门、下属企业进行监督、减征和评价。
4.现行的《公司法》以及《审计法》中队内部审计未做具体详细的规定,针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二、国际公司治理模式概述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有代表性的公司治理模式——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和东亚与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
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的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兼具了以上三种公司治理模式的特征。
1.英美模式英美模式(又称盎格鲁——萨克森模式)建立在股权融资基础上,股权以高度分散的社会公众为基础,证券市场及公司控制权市场发挥着红瑶的监控作用。
公司所有权较为分散,鼓动很难直接影响经营者。
同时,发达的证券市场对公司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公司经营欠佳,众多的分散投资者“用脚投票”来影响股票价格使公司管理当局面临被董事会解聘的威胁,同时,公司在其股价下降后很可能被接管或收购,这同样会使经营者面临失业。
英美公司中没有监事会,而是由公司聘请专门的审计事务所负责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的年度审计报告。
公司董事会内部虽然也设立审计委员会,但它只是起协助董事会或总公司监督子公司财务状况和投资状况等的作用。
由于英美等国是股票市场非常发达的国家,股票交易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司财务状况的真实披露,而公司自设的审计机构难免在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方面有所偏差,所以,英美等国很早便出现了由独立会计师承办的审计事务所,由有关企业聘请他们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独立审计并发布审计报告,以示公正。
2.德日模式德日治理模式被称为是银行控制主导型德日模式(又称莱茵模式)以主银行制和法人相互持股为主要特征,公司股权较为集中,银行及作为主要债权人有作为公司的大股东通过内部治理结构直接参与公司治理。
银行和企业之间是典型的关系治理,法人股东西往公司获得长远的良好发展以增加利润,或是为了保持业务上的联系,公司的日常运作主要依靠兼任公司董事的内部管理当局,包括内部审计在内的一切活动都围绕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
监事会在整个监督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成员都是非执行董事,并且有人面管理委员会委员的权利,这样,就无需再设立独立董事及审计委员会。
与英美国家不同,德国和日本的公司很少到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近年来这一情况正在缓慢改变),公司的股权主要由银行或法人股东之间相互持有,股权相对集中。
内部审计兼任董事长的行政首领领导,相对于管理当局独立性较差,内部审计人员主要由管理当局任命。
3.家族治理模式家族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以东亚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许多公司为代表。
在这种公司治理模式下,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中于一体,公司的主要控制权在家族成员中配置,呈现权力高度集中的特点。
公司决策由家长主导,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缺乏持续性。
家族企业以保障家族利益为最高目标,当企业发展与家族利益冲突时,企业利益让位于家族利益。
家族监控型企业由于股权的家族控制,小股东和家族以外的利益相关者难以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必要的监督。
在这种治理模式下,董事会形同虚设,监事会的作用也无从谈起。
三、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的思考我国的经济体系允许不同所有权安排的企业并存,这种现实决定了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必定是多元的。
不同类型的企业应该采取不同的公司治理目标模式。
涉及国计民生以及涌来弥补市场缺陷的国有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应当采用核心利益相关者主导的共同治理模式。
其他企业可以采取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模式。
不同企业在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下有不同的具体运作方式,企业内部的审计模式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涉及国计民生以及用来弥补市场缺陷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公司涉及国计民生以及用来弥补市场缺陷的国有企业活国有控股公司一般都采用监事会加董事会的双层智力结构,其中的监事会专司监督职能,内部审计应隶属于监事会领导,监事会决定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序、组织形式、审计内容,审核内部审计的成果。
内部审计可以同时向监事会和最高管理当局报告,这样可以与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相结合又能对其他的管理部门保持超然的独立性,甚至对一些可能发生道德风险的董事产生有效的遏制,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目前我国监事会功能较弱,监事会事实上是董事会附庸,我国可以适当借鉴德国公司治理中关于组织机构设置的经验,探索监事会的改革:改善监事会的人员结构,提高对监事会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以提高监事会的监督质量,强化其监督与控制职能。
扩大监事会的职权范围,建立由监事会领导的审计委员会,该委员会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并赋予审计委员会对公司财务报告流程及内部控制的监督权,明确规定审计委员会负责推荐会计师事务所及参与商定审计计划等。
2.上市公司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制改革进行,国有股、法人股逐渐实现全流通,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模式更多地具有了实践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的客观条件,在内部审计模式的选择这一问题上,可以适当借鉴英美公司管理模式的经验。
在证监会和经贸委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首次正式提出要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中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是上市公司的一个内部监督机构,主要负责上市公司有关财务信息披露和内外审计以及内部控制过程等的规范和监督,降低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审计委员会对完善公司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由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或总经理领导并开展日常性的监督工作。
同时,鉴于我国上市公司与英美公司具体情况的差别,可以在企业内部监事会。
尽管监事会和内部审计机同时并存共同发挥作用,但是对工作内容应有所分工。
监事会的职责应侧重于对财务活动和结果的审计如复核公司财务报告、提议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并与之沟通、对其工作进行评价等。
其中,内部审计机构一般监督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
这种模式有利于加强对企业的全面监督,促进企业各项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3.民营企业已经民营资本占主要权重的企业经济转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以及国有股份所占比重不大的公司可以采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审计人员的任用以及内部审计的工作程序、组织形式、审计内容、审计成果的审核均由审计委员会负责。
企业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在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或总尽力领导下,开展经常性的经济监督工作,并定期向董事会或总经理报告工作,这样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向股东提供治理所需的信息,又可以协助经营管理部门加强内部控制、提供管理水平。
同时,企业也可以设立监事会,但件事会不开展日常性工作,而是定期或不定期通过亲自审查或委托中介机构组织审查等方式,评价董事、经理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控制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
这种模式有利于减少监督的工作量和强化企业管理制度。
四、结语一系列的公司治理改革将内部审计推向前沿,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必要环节。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企业类型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笔者认为一味寻求一种放置四海而皆准的内部审计模式目前在我国缺乏可行性,所以文章从公司治理模式差异角度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模式进行了研究。
当然,笔者对我国企业的分类也许不够恰当,而且企业内部审计模式除了受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之外,还受到企业文化、价值取向等影响,这些也是今后研究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1]汪国银,林钟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02).[2]陈艳丽,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2004(05).[3]赵璐.文化因素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j]企业管理,200(02).[4]秦荣生.公司治理于监事会运作[j].当代财经,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