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的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证券公司管理系统全面风险管理系统要求规范》

《证券公司管理系统全面风险管理系统要求规范》

为加强和规范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增强核心竞争力,保障证券行业持续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自律规则,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证券公司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参预,对公司经营中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动态监控、及时应对及全程管理。

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与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组织架构、可靠的信息技术系统、量化的风险指标体系、专业的人材队伍、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

证券公司应当定期评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改进风险管理工作。

证券公司应将所有子公司以及比照子公司管理的各类孙公司(以下简称“子公司”)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分支机构风险管理,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

证券公司应当在全公司推行稳健的风险文化,形成与本公司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理念、价值准则、职业操守,建立培训、传达和监督机制。

证券公司应当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履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职责分工,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

证券公司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履行以下职责:(一)推进风险文化建设;(二)审议批准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三)审议批准公司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以及重大风险限额;(四)审议公司定期风险评估报告;(五)任免、考核首席风险官,确定其薪酬待遇;(六)建立与首席风险官的直接沟通机制;(七)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风险管理职责。

董事会可授权其下设的风险管理相关专业委员会履行其全面风险管理的部份职责。

证券公司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和经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催促整改。

证券公司经理层对全面风险管理承担主要责任,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并适时调整;(二)建立健全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经营管理架构,明确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部门之间有效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三)制定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以及重大风险限额等的具体执行方案,确保其有效落实;对其进行监督,及时分析原因,并根据董事会的授权进行处理;(四)定期评估公司整体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管理状况,解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向董事会报告;(五)建立涵盖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六)建立完备的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七)风险管理的其他职责。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一、内容概览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建议。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设立的一种独立、客观、公正的监督机构,负责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经营、合规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价。

通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等进行审查,内部审计旨在发现企业潜在的风险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从而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首先内部审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通过对企业的全面审查,内部审计可以揭示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使企业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其次内部审计有助于优化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审查,可以发现其中的漏洞和不足,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优化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再次内部审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审查,内部审计可以发现企业在资源配置、决策执行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改进意见,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内部审计有助于维护企业的声誉,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的合规性进行审查,可以确保企业在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从而维护企业的声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价值,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A.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作用在企业运营的大舞台上,内部审计就像是一位严谨的监督员,时刻关注着企业的每一个角落,确保企业的运营安全、合规。

那么内部审计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内部审计就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专业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旨在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证券行业的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

证券行业的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

证券行业的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行业的风险控制和内部审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证券行业风险控制的意义和内部审计在其中的作用。

一、证券行业风险控制的意义证券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涉及大量的资金和交易。

风险控制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风险控制可以帮助识别、量化和管理风险,减少错误投资和损失。

风险控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券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操纵等风险,投资者容易受到不公平对待。

风险控制可以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2. 保护证券市场的稳定:风险控制有助于避免市场崩盘和价格波动,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

通过风险控制,可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市场风险,保持市场的平稳运行。

3. 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风险控制可以帮助识别市场存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管理。

通过风险控制,可以提升市场的健康发展水平,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市场。

二、内部审计在证券行业风险控制中的作用内部审计是指为组织提供独立和客观的审计活动,评估和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

在证券行业中,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在证券行业风险控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评估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否有效,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和纠正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

2. 检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合规性:内部审计可以检查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合规,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通过审计,可以防范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和失效,减少内部舞弊和违法行为。

3. 监督交易合规性和信息披露:内部审计可以监督证券公司的交易合规性和信息披露,防止操纵市场和虚假宣传。

通过审计,可以确保公司的交易行为合法合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 提供风险预警和应对措施:内部审计可以根据审计结果提供风险预警和应对措施,帮助证券公司及时应对风险。

内部审计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内部审计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内部审计全面风险管理报告一、引言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独立的评估和监控活动,旨在提供有关组织实体内部控制体系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评估。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组织对潜在的和现实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的过程。

本报告旨在总结内部审计对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评估结果,并提供改进建议。

二、风险管理框架本组织的风险管理框架是基于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建立的。

框架明确了风险管理的目标、原则、流程和责任分工。

内部审计团队对框架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发现以下问题:1.风险管理目标不具体并缺乏关键绩效指标,导致难以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2.风险管理流程中,风险评估和监控环节缺乏科学的方法和高效的工具,容易造成漏洞和遗漏。

3.部分员工对风险管理框架存在误解和不配合,导致风险管理的难度增加。

三、风险识别和评估内部审计团队对本组织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审计。

审计结果显示:1.组织对潜在风险的识别不够全面,主要关注财务和合规类风险,对战略和操作风险的识别不足。

2.风险评估的依据不够科学和客观,缺乏系统性的风险测量和计量方法。

3.风险评估结果没有全面考虑到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影响,导致风险优先级排序的不准确和不可信。

四、风险控制和监控内部审计团队对本组织的风险控制和监控措施进行了审计,并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风险控制措施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导致风险的发生和扩大。

2.风险监控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及时识别和处理风险事件。

3.部分员工缺乏对风险控制和监控措施的清晰理解和有效配合,减弱了风险管理的效果。

五、改进建议基于对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的评估,内部审计团队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明确风险管理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以便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监控。

2.引入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提高风险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加强对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将战略和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管理的范畴。

4.完善风险控制和监控机制,确保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风险事件能够及时识别和处理。

浅议内部审计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策略

浅议内部审计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策略

督 ,在 风 险 的 计 量 中 ,广 泛 使 用
V R , 利 用 历 史 模 拟 法 或 蒙地 卡 罗 a值
公司治理与风 险管理 ,帮助组织发现 并评 价重 要的风险 因素 ,促 进组织改 善风 险管理体 系;评价风险 控制程序 的有效性 ,评价高级管理层制定 的风
层 经营机构的审计重点是合规操作和 制度执 行。五是要高度重视集 中审计 成果 的转化利 用 ,要 与被 审计 单位 达
生 产 品 和 其 他 创 新 工 具 规 避 风 险 ,是
差 ,经济 波动或经营 失败 往往造成资 不抵债 。三是授信集 中度风险 ,尤其
是对关联企 业 、集 团客户 过渡授信 ,
缺 乏 对行 业 、产 业 、 区域 的 系统 研
平 和竞争能 力的重要 标志。 内部 审计
是 商 业 银 行 全 面 风 险 管 理 体 系 的 重 要
风 险 暴 露 将 更 加 充分 。银 行 业 在 全 球
化 策略下普遍 制定 了国际化的经营发
展 战 略 ,把 传 统 银 行 业 务 平 台 打 造 成
的两项 重要 内容 ,事后 管理要向事前 管 理 转 移 ;产 品研 发 和创 新 力度 加 大 ,内控制度和 内控 流程需要重新摆 布 和设 计 ;在新准则 下重建会计核算
集 中风险 突出。 四是违 约风险 ,来 自
内部审计参与对市场 风险的识别 、计 量 、监测和控制 的管 理 ,即是避免事 后 审计 弊端 ,防范风 险的需要 ,也是 规避 内部 审计风险 的需要。
( )改造 运行 机 制 ,对 防 范操 三
下 ,探 索 内部审计在 全面风险管理体
挑战及 内审角色定位
近 年 来 , 国 内银 行 业 纷 纷 在 完 善 和 强 化 公 司 治 理 、推 进 业 务 转 型 、 改 变运 行机 制 和 管 理 体 制 方 面 进 行 了 改 革 和 创 新 ,使 得 全 面 风 险 管 理 面 临许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研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根据风险导向管理理论和现代审计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

该模式强调的是在审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的风险管理,即在确定审计重点和方向时,要根据企业的风险情况来确定,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概念和任务企业内部审计是指由企业内部的专业机构或人员对企业内部的经营活动进行检查、评价和监督的一种内部控制机制。

其任务主要包括:1.评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2.提供管理建议和改善方案;3.评估企业管理的风险水平;4.发现和预防企业内部控制弱点和风险。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的任务和作用更加突出。

具体来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企业内部审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聚焦风险企业内部审计应当在开展工作前,认真分析和评估企业内部管理的风险状况,确立审计的重点,以确保审计作业有针对性、精确性和实效性。

2. 着重全面性企业内部审计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企业各业务环节进行全面检查与审计,到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要进行覆盖。

3. 关注持续性企业内部审计应当注重持续性,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审计,而是通过长期跟踪监管,及时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 强调实践性企业内部审计的建议和意见应当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能够落地并被企业有效地贯彻执行。

5. 促进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内部审计的意见和建议应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时更加明智、高效、准确。

4、结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重点围绕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方面展开,具有持续性、实践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等特点,,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科学参考,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p>。

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模式的研究

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模式的研究
计 关注 的 新焦 点 。 同时 ,内部审计 独 有 的对 风 险 管理 的 实 时关 注和 评估 ,对公 司治 理 的健全 也 至关 重 要 。我 们公 司 的 内部审 计一 般为 董 事 长 负责 制 ,其 不 仅确 保 了企 业 内部 良好 的监督 和 管理 。而且 还 可 以积极 向企业 外部 利益 相关 者 提供 有 关企 业 风 险管理 的信息 ,以增强 他们 对企 业 内部治 理 的信 心 ,协 调他们 与 企业 管理 当局 的关 系 。可 见 ,内部 审 计的 发展 与公 司 治 理 的完 善处 于 良好 的互 动循 环 中。 ( 二) 一个 健 全的治 理结 构是 建立 在有 效 治
财 税经 贸 2 0 1 3年 6期 ( 上)
在公司治理 中内部审计模式的研究
石 开 艳
( 河南德 宝恒生 医疗器械有 限公 司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0 )
摘要 :内部 审计是公 司治理结构 完善 中的重要一环 ,能发现并评 价企业 中重要的风险 因素,促进企业改进管理体 系。同时继 续发挥其对控制效率和效果的评价 作用 .使企业保持 良好地运 作。
与考 核 。 三 、企业 内部 审计模 式 的思考
理体系的四个主要条件的协同之上的,这 四个 主 要条 件 是 :董 事会 、执 行 管理 层 、外部 审计 和内部审计 。 在司法机构和管理机构的监管下。 这 四个 部分 是有 效 治理 赖 以存在 的基 石 。 可见, 有 效 的 内部 审计 是公 司 治理 结构 中形 成权 力 制 衡 机制 并 促 使其 有效 运行 的重要 手段 ,是 公 司 治 理过 程 中不 可 缺少 的组 成 部分 。在 强化 公 司 治理方面 , 内部审计已逐渐形成三种职能趋势: 强 化报 告 关 系 、协助 董事 会 完成 其职 责 、评 价

上市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探析

上市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探析
鼎 信 咨 询
鼎信 咨 询
D&7 C0,SU£ _ - 、 『 ., 7 ~G
上 市公 司全 面 风 险 管理
视 角下 的 内部控 制探 析
豳 徐颖馨


什 么 是 内部 控 制
问 题

企 业 在 内部 控 制 上 存在 的 主要
差 , 响 了对 这 一 职能 的发 挥 。 部 监 影 外 督 具 体 包 括 司 法 监 督 、 会 监 督 f 要 社 主
为企 业 的 内 部控 制 ,是指 由 企业 董 事 会 、监 事 会 、经 理层 和全 体员 工实 施 的, 旨在 实 现控 制 目标 的过 程 。 部 控 内 制 的 目标 是 合理 保 证 企 业 经 营 管理 合
务报告 的可靠性 以及 现行法规 的遵循 提供合理保证。C S O O认为 , R E M为公
部 控 制
从 新的 C S O O框 架 对 内部 控 制 的
完善及 国内《 企业 内部 控制基本规范》
对 内部 控 制 的 描 述 来 看 ,公 司 内 部 控
制应 逐渐趋 向风险管 理战 略的 内部控制 体 系 , 最 终从 内部控制走 向全 面风险管理。
司 董事 会 提 供 了有 关 企 业 所 面 临 的重 要 风 险 ,以及 如 何 进 行 风 险管 理 方 面
法合规 、 资产安全 、 财务报 告及相关 信
息真实完整 . 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 提 促
进 企 业 实现 发 展 战 略 。
的信息 。并进一 步提 出企业风 险管理
由 内部 环境 、 目标 设 定 、 件 辨 别 、 事 风
1 内部 控 制 的 涵 义
内部 控 制 制 度 的 理论 最早 产 生 于 西 方 ,从 内部 牵 制 发 展 而 来 。 美 国 C S 委 员 会 于 19 OO 9 4年 在 《 部 控 内 制— — 整 体 框 架 》 中定 义 : 内部 控 制 是

公司治理框架下的风险治理导向内部审计研究

公司治理框架下的风险治理导向内部审计研究

二、 内部 审计和公 司治理 基于风 险管理 目标的整合
l l A多年来一直积极倡导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 ,认 为内部 审 计为组织提 供价 值的两个 非常重要的途径是 对风险管理 的充分 性 和对风险 管理及 内部控制 框架的有效性提 供保证服 务。有效 的风 险管理框 架可 以提升组织 的内部审计绩效 ,公司治 理既是现 代企
程 的 有 效 性 进 行 评 价 和 改 善 , 助 组 织 实 现 其 目标 ” 0 2年 4月 帮 。2 0
计 自身 的发 展提 供 了契机 , 而且内部控制 、 司治理基 于风险管理 公 平 台的整合将有助于提高 治理效率和效果 ,在预 防和控制风 险的
过 程 中促 成 组 织 目标 的 实 现 。
大的风险。其次 , 内部 审计的实施缺乏独立性。大 多数企业将 内部
审计归属于财务部 门、 审计委 员会 或监事会 , 内部审计 的独立性严
重 缺乏 , 对企业 的风 险监管和控制也 就发挥不 了相应的作 用 , 现代 内部 审计的主要职 责得不到体现 。最后 , 重外部审计 , 内部审计 。 轻
审计的若干途径 。
【 关键词 】公 司治理 ; 风险治理 ; 内部审计
近年来 , 世界 范围内发生 了一 系列 会计丑 闻 , 反映 出当前的公
司治理模式 存在着诸 多问题 。虽然各个 国家都出 台了相应的解决 方法 , 但成效 不明显。 内部 审计 目标服从并服 务于公 司治 理 目标 ,
两者的共 同作用形式可 归结 为企业风险管 理 ,它们基于 风险管理 目标的整 合使得 公司治理框架 下的 内部审计 在风险预 测、风险 防
范 、风险评估 等方面能有所把握 ,并能对风 险控制提 出意见及建 议, 对企业总 目标的实现起到一定 的推动作用 。内部审计有必要 围 绕公司治理 目标开展工作 ,把 工作领域从查错 防弊和 内部控制监 督等拓展到公 司治理的风险预 防和风险控制 问题上。本 文从公司

全面风险管理下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全面风险管理下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全面风险管理下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作者:马赛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16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全面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02一、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人们通过多年来在风险管理的运营中意识到,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能够使得企业的风险叠加放大或者抵消减少。

所以,企业就不能仅从单项业务、单个部门的角度考虑运营风险,其运营者应具有风险组合的意识,把企业视为整体,从贯穿整个企业的角度看风险,即要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

根据ERM框架,“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

此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实施风险管理,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从而能够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

”ERM框架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企业的目标;第二维度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度是企业的各个层级。

总括下来,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

面对风险管理,有个概念是必须要提到的,即企业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有什么差别和联系呢?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差异为:(1)两者的范畴不一致。

内部控制仅是管理职能中的一项,主要通过过程和事后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目标,而全面风险管理则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事前制订目标时就充分考虑了各项风险的存在。

(2)两者的活动不一致。

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并不都是内部控制要做的。

目前所提倡的全面风险管理包含风险管理目标的设定、风险评估方案的选择、有关的预算和行政管理、管理人员的聘用以及报告程序等活动。

而内部控制所负责的仅是风险管理过程期间及其之后的重要活动。

关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关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摘要:在金融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银行要持续发展,就要加强风险管理,采取全面风险管理措施。

在银监会提出的相关政策中,对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做出了明确要求,应该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列入风险管理的内容,落实全面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定期审查和评价。

内部审计部门也应该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查,并且进行详细报告,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内部审计所谓全面风险管理,就是将总体经营目标作为基础,采用各种管理措施,对各个环节、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同时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不仅要制定详细的管理策略、措施,还要完善职能体系、信息系统等构成部分,使风险管理更加有效,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要保障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需要从管理体系的构建入手,采用定性、定量的管理方针,对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评估等多项管理措施。

将全面风险管理纳入到内部审计工作的范畴之内,使全面风险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也可以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分析在银行经营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银行出现损失并不是单一风险的影响,受到信用、市场、操作等多种风险因素的影响,各个风险因素之间具有交互性。

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由点及面的方式构建风险组合防控体系,也就是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策略。

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应该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展开,统一管理各个风险因素,并在体系中以机构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使各个业务单元得到有效的整合。

在各项经营环节中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渗透到各个单位部门之中,形成严密的管理体系[1]。

在《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中,COSO委员会为商业银行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立体框架。

该框架由三个维度组成,包括主体目标、八大要素、主体的各个层级。

该框架可以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依据和支持,不仅强调复合式风险组合管理策略,还统一了风险评估指标。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日期:目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核心概念•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践应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案例研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概述定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以企业整体风险为重点的审计方法,通过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为企业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和治理支持。

特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审计重心放在企业整体风险上,通过评估和应对风险,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它具有全面性、预防性和战略性等特点。

定义与特点增强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可以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的缺陷,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度。

提供风险管理支持通过识别、评估和管理企业面临的风险,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有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敞口,提高企业的稳健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促进企业治理内部审计通过监督和评估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过程,发现治理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有助于完善企业的治理体系,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逐渐成为内部审计的主流方法。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2001年提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型,标志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正式确立。

历史近年来,随着企业治理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

现代内部审计不仅关注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还涉及企业战略、风险管理、组织治理等多个方面。

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历史与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核心概念识别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首先需要识别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评估风险的重要性在识别风险后,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它们对企业的重要性。

评估需要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应对策略制定应对措施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等。

风险管理框架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风险管理框架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风险管理框架下内部审计模式研究作者:梁素萍来源:《财会通讯》2010年第02期一、风险控制内部审计产生的背景条件(一)产生基础企业内审由“监督和服务导向型”向“管理导向型”发展需要为更好地配合管理者经营目标的实现,内审应充分分析、估计经营风险,及时提出预防风险的对策建议;做好内控制度的测试和评估,检验关键控制点设置的恰当性以及有效性、完整性,分别予以补设、重建和改进,使得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并有效运行。

由此,在现代内审工作中,企业内审必将由“监督和服务导向型”向内部“管理导向型”发展。

(二)产生间接原因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是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也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企业经理人员对风险的空前重视,为内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内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水平。

(三)产生直接原因风险控制内审新思维传统内审采用的是从控制一风险一目标被动的风险控制审计模式,使得内审只能对企业存在的控制缺陷做出被动反应,其必然结果就是对发现的控制缺陷提出建议,以不断地增加控制点或者是加强控制,最后就会出现控制点越来越多,越来越烦琐的局面;很可能会造成多余的控制阻碍各项正常程序的运转和效率。

课题组调研中发现广西企业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07年得到确实有效落实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仅占企业审计项目总数的65%;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控制点的增加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和办事效率的降低,部分审计意见操作起来困难,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部分不断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并未得到有力的执行,存在书面与实际操作两种流程,最终导致内审的整改建议过于理想化,执行起来难度较大,致使审计意见很难被落到实处,或者只得到了被审计单位表面上的敷衍,其结果使内审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风险导向理念下,风险控制内审模式采取的是从企业目标一风险一控制的主动控制内审模式。

它首先要确认企业的目标或者是某件事项的目标,然后分析要实现这些目标会生产什么样的风险,以确定审计风险水平和审计重点,安排审计步骤,以此来提出风险防范和控制建议,并通过后续审计来测试风险是否得到有效的防范和控制。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全面风险管理审计探讨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全面风险管理审计探讨
基 于 内部 审计 视角 的全 面风 险管理 审计探讨
张 其镇 ( 江西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摘 要 : 面 风 险 管 理 审 计 是 内部 审 计 在 战 略层 面 的新 发 展 , 要 特 征 表 员 对 企 业 风 险 进 行 审 查 和 评 价 。 笔 者 认 为 风 险管 理 审 计 是 在 全 面 全 主 而 现 为依 据 风 险控 制 及 管 理 机 制 识 别 固 有 风 险 与 剩余 风 险 , 根 据 审 查 出 的 剩 理 解 企 业经 营 风 险 的 前 提 下 , 别 出重 大 错 报 风 险 , 评 价 企 业 对 这 并 识 并 余 风 险指 导 企 业 内部 审 计 工 作 安 排 。 面 风 险 管 理 审 计 重 点 关注 评 估 企 业 全 些 风 险 的控 制 措 施 , 企 业 控 制 不 足 或 无 效 的部 分 则 形 成 剩 余 风 险。 全 而 面 风 险管 理 框 架 , 制 固有 风 险范 围 , 通 过 评 价 固 有 风 险 管 理 机 制 , 别 与 针对 剩 余风 险 , 控 并 识 内部 审 计 人 员 应 制 定 出相 应 的 策 略 措 施 , 识别 出 的 对 管 理 企 业 剩 余 风 险 。 本 文 通 过 构 建 全 面 风 险管 理 审 计 框 架 , 点 探 讨 分 析 基 重
并 通 过 建 立 一 个 风 险规 范 机 制 来 识 别 与 控 制 这 些 重 大风 险 , 已成
把握审计面 临的风 险 ; 改进控制测试 , ③ 以识别可能存在 的重大错报 风 险; 扩大审计证据 内涵 , 了解企业及其环境获取 的证据也作 为 ④ 将 部 审计 只 关 注 企 业 经 营 方 面 的 风 险 ,难 以 识 别 和 控 制 企 业 战 略 层 形 成 审 计 结 论 的依 据 。 面 风险 , 此有 必要转换 内部审计 工作 思路 , 战略视 角分析 与考 因 从 2 全 面 风 险 管 理 审计 的风 险 要 素整 合 虑 内部 审 计 工 作 。鉴 于 此 , 文 拟 从 战 略 视 角 重 新 审 视 内 部 审 计 工 本 风 险管 理 审 计 与 传 统 风 险导 向 审计 在 风 险概 念 上 的定 义 是 完 全 作 , 讨 基于 战略基础 的内部审计 模式 下 , 何在 审计 工作 中全面 不同的。 探 如 由于 现代 企 业 的管 理 方法 、 织 架 构 、 息 流 程 、 球化 等 因 组 信 全 规 范 与 管 理 企 业 战 略 风 险 与 经 营 风 险 , 以 期 为完 善 内 部 审 计 工 作 素 直 接 影 响 到 固 有风 险从 而 影 响到 检 查 风 险 的高 低 , 因此 风 险管 理 抛砖 引玉。 审 计 中 的风 险 , 但 吸 收 了风 险 基 础 审 计 的 各 种 特 点 , 将 眼 光 扩 大 不 还 1 全 面 风 险管 理 审计 : 义 与 特 征 定 到 企 业 的主 要战 略 目标 和 主要 风 险评 价 指 标 等 ;不 单 评 价 企 业 的 内 风 险 , 常 是指 一种 未来 的 不确 定 性 , 要 用 于 衡 量 偏 离 期 望 值 部 控 制 ,还 关注 并且 管理 企 业 固有 风 险 中 的战 略 风 险 和 经 营决 策 风 通 主 波 动 的程 度 , 非 专 门指 未来 可 能 出 现 的坏 结 果 的状 态 。 照这 一 原 险 。 于 此 , 理 层 就 必 须 考 虑 在 没 有 采 用任 何 措 施来 改 变 风 险 的可 并 按 鉴 管 则 , OS 将 企 业 面 临 的 风 险 定 义 为 ,风 险 是 一 个 事 项 将 会 发 生 并 能 性 或 者影 响 的 条件 下所 存在 的 固 有风 险 ,还 必 须 关 注 采 取 风 险应 C O “ 给 目标 实 现 带 来 负面 影 响 的 可 能 性 ”C O,0 4) ( OS 2 0 ,从 而 正 式 将 企 对 措 施 后 所 残 存 的其 他 风 险— — 剩 余 风 险 。 业 风 险 纳 入 企 业 经 营 管 理 决 策 中。 当前 被 国外 企 业 所 广 泛 推 崇 的 C O 系 列 报 告 正 是 基 于 此 目 0S 11 风 险 管理 审计 的含 义 . 的而 研 究与 颁 布 的。 C 0 建 议 企 业 控 制经 营 风 险 的 方式 是 建 立 良 OS 风 险 管 理 审 计 属 于 改 善 企 业 经 营 效 率 ,提 高 企 业 价 值 的一 项 重 好 的 内部 控 制 制 度 , 期 控 制 及 管 理 企 业 经 营决 策风 险 , 于 企 业 战 以 至 要 工 作 ,而 现 代 企 业 经 营 管 理 的重 要 发 展 是 传 统 制 度 导 向审 计 向基 略层面 的风险应对 与控制 , OS 于 2 0 C 0 0 4年颁 布 了 《 企业风 险管 于风 险考量与控制 的风险管理审计转换。卓继 民(0 5认为 , 险管 理——整合 框架》 20 ) 风 报告 , 其宗 旨是 帮助 企业识别 、 评估及控 制企业战 理 审 计 吸 收 了风 险审 计 各 种 特 点 ,并 且 将 审 计 的 关 注 点 扩 大 到 企 业 略层面 的风 险, 以期弥补 9 2版 C 0报告的不足。 OS 系列报告 OS C O 的主 要 战 略 目标 、 理 层 对 风 险 的容 忍 度 、 要 风 险评 价 指 标 、 管 主 以及 成 功地 将 企 业 的 战 略层 面 风 险 与经 营层 面 的风 险 都 纳 入 企 业 全 面 风 企 业 绩 效评 价 分 析 等涉 及 现 代企 业 整 体 风 险 管 理领 域 的 多 方位 角 度 。 险管理框架体 系中,为内部审计人 员有效地进行企业各层面 的风险 我 国 内部 审计 准 则 ( 0 5 将 风 险 管 理 审 计 界 定 为 内部 内部 审 计 人 识 别 与控 制 奠定 了基 础 。 20 )

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模式研究

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模式研究
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 的模式研究
口 刘 永威
( 内蒙古银 行 包头分 行 , 内蒙 包头 0 4 3 ) 10 0
摘要 : 内部 审计 越 来越 关注风 险 , 也是 风 险 管理 的重要 组 成
内部 审 计 质 量 。
部 分。针 对 中国企业风 险管理 、 息外 漏的现状 , 审计与提 高 信 内部
和完善 。 6、积 极 推 进 国 有 的经 济 布 局 和 结 构
程度 上 克服市 场失 灵 , 为社会 提供 公共 并 物 品 。 足 社 会 的公 共 需 要 。 满
四 、 决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问 题 的 针 对 性 解
措 施
调整, 努力培 育和发 展 一批 有较 强 国际 竞
1大 力发展 国有企业全面建 立现代企 、 业制度 , 规范 国有企 业改制 重组 , 建立现代 企业 制度 ,是发展 社会化大 生产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场经
量存 在 , 分散 于 一般 竞 争性 领域 , 种 并 这 情况使 我 国国有经 济受到 制约 , 无法提 高 自身效 益 , 很难 发挥 国有经 济对 整个 国 民 经济 的支撑 、 引导和 带动作 用 。有资产 配 置 ,提 升国有 经济 国内外 市场 竞争力 , 并 在 竞争 中发展和壮 大 国有 经济。
业垄 断 。
础 , 法 管 理 ; 强政 府部 门的 监管 力度 依 加 和 控制 资金 的投资 方 向, 资 金投 入到 社 使 会 公共服 务和 科 学技 术研 究 等领域 , 竞 在
争 性 市 场 领 域 国 有 企 业 数 量 少 , 以 一定 可
实现 多种形式 的市场化人 才配置 。在此基 础上 ,还要 积极 引入 社会 劳动 力价 位 , 不 断 深 化 劳 动 用 工 、 事 和 分 配 制 度 地 改 革 人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

2023
《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概述证券公司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证券公司风险防范与控制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创新与发展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01
02
风险的内涵
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投资、经营、管理等活动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与不确定性有关
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引起的,与确定性相对立。
2. 风险与投资、经营…
风险是在投资、经营、管理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与这些活动密切相关。
3. 风险与收益有关
风险与收益相互关联,风险越大,可能的收益也越大,反之亦然。
风险的外延
证券公司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合规风险等。这些风险都有可能对证券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对于保障公司的稳健运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证券公司可以降低自身经营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同时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稳健的投资产品和服务,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此外,加强风险管理也是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和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意义
案例二:某证券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失当案例
该证券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失当,给公司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该证券公司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流程和监督机制,导致公司在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服务时对客户信用评估不足,使得公司的债务风险敞口过大。此外,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使得潜在的风险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控制。
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与保障
04
证券公司风险防范与控制
总结词

新形势下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新形势下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新形势下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新形势下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研究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强,证券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风险。

论文通过对新形势下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并对风险管理在证券公司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证券公司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全面风险一、引言证券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供证券交易服务、投资咨询等职能,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在新形势下,由于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全球化的趋势,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因此,证券公司必须在全面考虑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以保持其稳定和持续发展。

二、新形势下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新形势下,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证券公司投资组合中所面临的财务损失的风险。

当市场价格波动时,证券公司的投资组合可能遭受损失,从而导致公司财务状况恶化。

2.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证券公司在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交易时遭受的风险。

当其他金融机构无法履行其合约义务时,证券公司可能会遭受损失。

3.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证券公司无法按时履行其支付义务或无法顺利变现其资产时所面临的风险。

当证券公司遭遇流动性压力时,可能会导致公司无法满足客户的取款需求或无法迅速变现资产。

4.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证券公司在业务操作中可能发生的错误、疏忽,以及人为失误所导致的风险。

这种风险可能会导致公司资产损失、信誉受损等问题。

三、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应对措施面对新形势下证券公司面临的各种风险,为了保持公司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证券公司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全面风险管理: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证券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制定相关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建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互配合机制。

浅谈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

浅谈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

现代经济信息338浅谈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潘健洪 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银监会于2016年9月30日在其官网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里面明确提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将全面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范畴,定期审查和评价全面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以及“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及时向董事会提交有关报告”。

由此可见,银行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已自上而下地成为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赋予给它的职责也越来越大。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0-0338-01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要做好全面风险管理,应当建立起银行内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的各类风险。

其中: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应包括但不限于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等要素。

而商业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面对的各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国别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二、审计的目的及对象审计的目的是指审计欲达之境,是审计的预期结果和审计基本任务的统称。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工作十分重要,其目的不仅仅是要满足银监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提出的“要将全面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范畴,定期审查和评价全面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银行内部的审计,审视银行近年来的风险管理水平变化情况,评价现时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效果,从而发现并关注风险管理及机制建设中的存在的困难及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可行的改进建议,并以此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实现银行不同时期的经营目标。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风险管理审计不可忽视的基本工作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风险管理审计不可忽视的基本工作
等 , 现 代 审计 一项 重要 的 审计 内容 和具 体 职 能 。企 业 风 险管 理 是
二 、 实 做好 风 险审计 计 划编 制工 作 , 源 头上控 切 从
制风 险
企业的风险因子很多 , 风险管理审计 、 识别和评价关键风险 才是恰 当的审计 策略 。市计应从实际 发 , 遵循务求实效原则 , 在条件 和资源具备时 , 以重大潜在风险为重点 , 积极 开展全面风 险管理审计 。也可量力而行 , 选择投资收购 、 兼并重组 、 财务报 告 、 生产品交易 、 衍 法律事务 、 安全生产 、 品营销 、 产 财产物资采 购、 应收账款管理 、 货币性资产管理等一项或多项业务开展风险管 理审计 , 积累经验 , 逐步扩大审计范同和内容。无论企业风险管理
审计 从一个 企业 的 总体来 检查 评价 ,还 是 从一 个单 独的部 ¨或多
框架的建立和完善 ,为开展风险管理审计提供 了一个 良好 的审 计环境。在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下 , 风险管理主要责任应 由管理层 承担 , 内部审计不是风险管理的设计者 和实施者 , 而是风险管理 的确认耆, 是对风险管理的再管理。笔者拟从 自己多年从事企业
性, 不能走过场和应 付。编制风险 审计项 目计划 , 既是上 市公 司 内控建设 的要求 , 也是 国资委《 中央企业全 面风 险管理指 引》 的 要求 。审计部 门在确定每年 审计计划 时, 要先对企业风险管理
现状进 行详细分 析 , 充分考虑企业 风险和 战略规划 , 对风险科
学地评估 和优先排序 ,确定风险 高的领域作为优先 安排 项 目,
摘 要 : 险 管 理 审 计 其 目的是 为 了控 制 和 减 少企 业 风 险 , 高企 业风 险 管理 效 率 , 助 企 业 实现 风 险 管理 目标 , 风 提 帮 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的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摘要为推动证券公司业务创新,中国证监会正推动证券公司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如何完善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模式,转变审计方式、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及审计目标,是目前证券公司内部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目前,证券公司创新业务不断发展,市场环境迅速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的内部审计模式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在实际过程中不断完善。

文本介绍了证券公司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种改善方法。

关键词风险管理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研究
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下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变化
近年来,证券公司创新业务蓬勃发展,各项业务加速转型。

为有效控制风险,中国证监会正推动证券公司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求公司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在战略制定和日常运营中,对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动态监控、及时应对和有效管理。

证券公司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发生以下变化:
1.对审计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审计模式都是根据定期进行审计活动,然后根据审计的结果进行评价,这是典型的事后评价,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证券公司发展需求。

全面风险模式下,审计人员需要在事件发生前对业务的
风险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对项目进行重点审计,从而对证券活动的风险进行控制。

这也使得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从事后转移到了事前,从事前和始终获取信息进行审计,对审计资源的投入起到指导作用。

2.对审计范围的影响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工作设计到企业的所有环节,审计范围被无限放大,并且出现了许多分类,例如合法合规性审计、业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等,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对某些方面进行重点审计,使审计的效率得到提升。

3.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关注公司的经营与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各项规章制度,是否有越权行为,而全面风险管理下的内部审计工作除了包含以上内容,也开始关注企业文化、员工的道德规范、经营理念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4.对审计目标的影响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关注公司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风险环节,所关注的层面更高,从传统内部审计中对经营活动具体过程的检查、监督、评价,发展到现在对经营活动、管理活动、企业目标、战略和管理程序的全面审查、评估,审计目标与企业的管理目标结合得更加紧密,更加注重从战略层面上防范和控制风险,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

二、证券公司全面风险内部审计模式中的不足
1.人员配置不完善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内部审计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在事前和事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判断尚未发生的各种活动的风险情况,并作出评价,对于审计人员的水平要求很高,不但要精通财务、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等审计技术,同时还应了解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业务流程等相关知识,才能做好审计工作。

2.缺乏合适的评估工具
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下内部审计工作中风险评估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于后续工作影响最大。

而风险工具的选择是风险评估中的关键步骤。

由于我国开展风险评估的时间比较短,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风险评估的时候缺少合适的规范标准,主观成分居多,风险的正确评估和量化受到限制。

三、改善证券公司全面风险内部审计模式的措施
1.正确定位内部审计部门在证券公司的定位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证券公司中,内部审计部门虽然是公司的职能部门之一,但是只有保证其独立性,才能使其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审计工作进行中,由于被审计的人员也是公司的组成部分,审计的结果很可能会对公司其他部门的利益造成影响,所以证券公司应当对内部审计部门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按照其他国家比较成功的案例,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中的定位主要有三
种:一是监事会领导模式,董事会下设专门负责内部审计工作的监事会;二是董事会领导模式,内部审计部门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三是总经理领导模式。

2.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
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主体,提升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与职业道德素质对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证券公司应当定期对公司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审计人员到国外成功的证券公司学习。

3.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解决证券公司全面风险内部审计模式的中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质量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进行规范,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

只有不断提升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质量,才能不断提高风险导向审计的成效,因此内审部门应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检查考核的方法具体落实质量控制工作,以保证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孙坤,张宜霞.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实务——通过解读 iia2001 版《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看内部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研究.2004,12(02):85-88.
[2]倪慧萍.内部审计模式的历史演进及其动因分析.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17(08):20-25.
[3]任志宏.完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模式,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经营
能力.审计研究.2005,32(03):205-209.
[4]严复海,党星,颜文虎.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和趋势综述.管理现代化.2007,33(2):16-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