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笔记(朱滢、焦书兰版)第五章:记忆

合集下载

朱滢《实验心理学》重点

朱滢《实验心理学》重点

第3章心理物理学方法1. 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被叫做绝对阈限.有50%的次数能引起感觉,50%的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那一种刺激强度。

(操作定义)2.差别阈限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

差别阈限值也称最小可觉差。

3. 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是一个常数,通常用△I/I = k 表示。

在这里,△I代表差别阈限,I代表标准刺激强度,k是小于1的常数。

K也称作韦伯比例或韦伯分数。

不同感觉道的韦伯分数是不同的。

后来,Fechner把这个关于差别阈限的规律称为韦伯定律。

4.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程序及特点刺激通常都由5—7个组成,在实验过程中维持不变,因而这种方法叫做恒定刺激法。

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的概率只在5%左右。

各个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与最小变化法不同的是,恒定刺激法的刺激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

5.信号检测论色子游戏的四种情形:击中、漏报、虚报、正确否定3 0击中漏报虚报正确否定击中率+漏报率=100% 虚报率+正确否定率=100%①击中:当信号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有”。

②虚报:当只有噪音出现时,被试报告“有”。

③漏报:当有信号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无”。

④正确否定:当无信号而只有噪音出现时,被试报告为“无”。

操作者特征曲线:以虚报率为横坐标,击中率为纵坐标,就可以得到随着标准的变化,击中率与虚报率相应发生的变化。

判断标准β:做出决策的分界线,人根据最优原则主观划定的标准,对应决策过程。

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1)有无法:当主试呈现刺激之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给与口头报告。

(2)评价法:也叫多重决策法,呈现刺激的方式同有无法一样,要求被试根据自信度给出更细腻划分的有无的等级评价,得出的评价将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连续体。

第4章反应时1.唐得斯A、B、C反应时间及其测定A反应时:一个反应对应于一个刺激,当一个刺激呈现时,就立即对它做出反应,这种反应时称为简单反应时。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思维)【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思维)【圣才出品】

第10章思维10.1 复习笔记一、问题解决(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功能固定化(1)功能固定化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2)在功能固定化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

2.定势(1)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2)定势的积极作用表现为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快速解决问题;消极的作用表现为用旧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妨碍新方法或者简单方法的发现和运用。

3.噪声Glass等人认为噪声对问题解决的影响是很复杂的。

(1)实验过程①实验中共有4种噪声条件:强噪声、弱噪声、事先告诉有噪声、事先不告诉有噪声。

②在这4种条件下,要求被试解决4个猜谜问题,两个是能解决的,两个是不能解决的。

(2)实验结果①对于能够解决的猜谜问题,4种噪声条件下各被试需要尝试的次数没有显著差别。

②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当料到有噪声时被试能更长时间地去尝试解决问题。

③在没有料到有噪声的情况下,被试的这种努力就大大减少了,并且还出现了交互作用:当噪声可被预料时,它的强度是不重要的。

但当噪声不能预料时,强噪声比弱噪声影响更大。

(二)问题解决的计算机模拟1.出声思维(1)出声思维是一种用口语记录分析被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让被试在解决问题时说出头脑内进行的一切活动,并对予以记录,然后加以分析。

(2)口语记录分析法是认知心理学对思维的计算机模拟进行收集经验数据的方法。

2.计算机模拟技术(1)认知心理学假定,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系统称为“符号操作系统”或者“物理符号系统”。

(2)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

将人脑比喻为计算机,就可以从一个已知的系统去加深对一个不甚清楚的系统的理解。

3.思维的计算机模拟的局限性(1)人脑是千百万年进化的产物,而计算机只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工作方式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不同。

(2)仅在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方面模拟人的思维结果是不够的。

(3)计算机无法对人的形象思维进行模拟,而形象思维则是人解决问题,在科学、艺术、运动等领域进行创造性活动常常使用的思维形式。

实验心理学讲解(记忆及学习)

实验心理学讲解(记忆及学习)
词表容量、呈现方式、间隔时间、测验效应、重复学习、年龄因素、 健忘症患者、词表特性等。
五、元记忆与客体记忆
元记忆和客体记忆的划分,是按照记忆加工 和控制的层面来进行的。
客体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等加 工过程。
元记忆则反映人类记忆的独特特征,即对自 己的记忆活动所进行的了解和控制,是个体所具 有的与自己的记忆活动有关的信念及监控系统, 是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认知。
其中,OL为初始遍数, RL为重学遍数
遗忘曲线
(二)巴特莱特和再生实验
英国心理学家Bartlertt认为,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 学习与记忆的材料来避免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会 把实验完全限制在人为的环境中,缺乏现实意义。
1932年巴特莱特发表了《记忆:实验社会心理学 的一项研究》,将日常生活中的记忆特征作为研究 的主要内容,使用民间故事、描述性散文段落和图 画等有意义的材料进行研究。
(1)简略、概括 (2)完整、合理 (3)详细、具体 (4)夸张、突出
在对遗忘曲线进行研究中,发现不同的记忆测量方法得 出的遗忘曲线各有不同。
应用不同的记忆测量方法得出的遗忘曲线
二、学习的早期研究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研究 中性刺激+无条件刺激(一起出现多
次)——中性条件出现,分泌唾液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研究
感觉记忆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的容量几乎容纳 了所有进入感觉器官的信息,但是保持时间只有 0.5-3秒。这一特征是由Sperling (1960)的部分 报告法实验揭示出来的。
感觉记忆信息的编码完全依据刺激的物理特性,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单一性。
(二)短时记忆
在瞬间记忆中被注意到的极少量信息会进入 到信息加工的第二阶段----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STM)。

笔记:心理实验研究基础——朱滢主编

笔记:心理实验研究基础——朱滢主编

笔记:心理实验研究基础——朱滢主编朱滢心理实验研究基础说明:1.这本书很薄,170多页;2.这本书跟其他研究方法的书不太一样,强调对实验逻辑的理解,相对来说对具体方法的介绍少一些,这一点是其他书所不突出的;这不是说具体方法不重要,而是说对实验逻辑的相当了解,才能有效的使用各种方法。

引用封面的话:“本书的目的不是对各个领域放入研究加以总结,才是讨论怎样才能做好心理实验研究。

”3.因为是笔记,有些我认为重点或者有助于学习理解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摘录或者转述,有些地方从略,不一定和考研大纲吻合,也未必全然符合作者原意。

第一章引论一.实验金字塔——安德森统计推论——实验设计——测量——行为——现象——概念框架(一)统计推论:验证试验结果的手段之一。

1(其他方法:重复实验,重复观察等)(二)实验设计:研究蓝图,反映了问题怎样组织、安排,转化为一个实验程序。

(三)测量:把客体与事件的客观世界转化为概念与符号的主观世界的过程。

2(四)行为:实验中的测量对象。

(五)现象:所测量的东西在心理学上叫什么。

(六)概念框架:为什么要进行研究,对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如何(按:这个概念相当于理论体系,但是突出了概念——现象——行为这个链条的衔接)1.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2.概念框架不同,导致对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不同二.决策过程(一)心理学实验特点:1.实验中额外变量保持稳定(恒定),操纵自变量以影响因变量2.实验结果的显著性检验,即所谓零假设的检验。

(有争议)(二)进行实验的理由:1.确定(原文为决定,改。

因为实验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两个或多个多变量之间的关系;2.扩展变量研究的范围;3.增强报告的发现的信度;4.检验理论(假设——检验逻辑)三.记忆实验的四面体模型(Jenkins)31.被试类型2.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单词,图画,段落)3.定向任务(被试受测查的特征)(指导与、策略、预期)4.测量记忆的测验类型(自由回忆、线索、补笔)第二章概念的定义科学研究的基本事实:概念的恰当定义是科学研究的结果,而非出发点。

实验心理学记忆部分笔记

实验心理学记忆部分笔记

第九章记忆实验笔记第一节记忆研究的变量和材料一、记忆实验的基本变量(一)自变量自变量(或自变项)(independentvariable)是引起行为变化的因素。

研究的自变量必须具备“定性”和“定量”两个条件。

以实验的刺激材料为例,若各个刺激单位性质不稳定或者渗入其他性质的材料,那么实验就不可能获得准确的量值。

艾宾浩斯设计“无意义音节”,目的就是寻求能获得准确的量值。

所谓定性(qualitification),也就是保持刺激的性质,克服不确定性,这是实验有效性的又一个保证。

在记忆实验中,设计无意义刺激材料为的是防止产生联想,由于被试者在知识、经验、理解上的不同,一旦产生联想,就会产生不同的记忆效果。

设计有意义刺激材料,要求划分“相等的意义单位”即定量(quantification),也是为了使每个被试者在实验中接受性质相同的自变量。

只有这样,实验才能实施定量,结果才能比较。

按统计原理,保持刺激材料性质的恒定,才能达到刺激的各个子单元可以互比或互换。

满足实验随意变更操作要求,这是保证刺激材料作为自变量的基本条件。

记忆实验中的自变量1.刺激材料2.刺激呈现的速度、间隔时间的长短;刺激的空间位置和距离;学习的遍数和时间等。

3.刺激作用的感觉通道或方式,实验的干扰条件。

4.实验研究要求回忆还是再认,或其他方式。

5.指导语。

(二)因变量因变量(或依变项)(dependentvariable)即受自变量影响的行为表现。

传统记忆实验的因变量按照实验的内容和记忆过程的特点基本分成二大类:回忆类和再认类。

回忆实验要求被试全部或部分再现先前所接受的刺激材料;而在再认实验中,被试是面对再次呈现的刺激材料,进行有选择地同一再认。

1. 回忆类实验 这类实验共有三种:系列回忆、自由回忆和对偶回忆(详见本章第二节)。

这三种实验的计量方法不尽相同,但都有适宜各自特点的规则。

这些规则包括:(1)系列回忆要求记录符合系列顺序的量值或错误量,通常还要根据因变量反映前后系列的回忆特征;(2)自由回忆不要求被试恪守刺激呈现的序列顺序,允许随意提取记忆项目。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 记忆)【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复习笔记 记忆)【圣才出品】

8.1复习笔记一、记忆过程:编码、存储与提取(一)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1.记忆结构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由Atkinson和Shiffrin提出,认为记忆由感觉存储、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3种结构组成,它们在信息储存的时间长短、容量和遗忘快慢等方面是不同的。

2.记忆过程(1)信息首先以感觉登记的形式进入信息加工系统。

(2)在感觉登记中的信息或者消失或者进入短时存储部分(STS)或称短时记忆(STM)。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信息大约只能保留lmin。

(3)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或者被遗忘,或者进入长时存储部分(LTS)或称长时记忆(LTM)。

长时记忆容量是无限的,信息在其中可保持数十年之久。

复述或机械背诵在信息从短时存储传递到长时存储中起到重要作用。

3.感觉存储或感觉记忆图8-1刺激卡片(1)视觉形象的存储①全部报告法a.实验程序刺激卡片(如图8-1所示)呈现50ms后,要求被试把他全部看到的字母都报告出来。

b.实验结果被试觉得12个字母都看见了,但只能说出4~5个字母。

c.实验结论通过实验,Sperling断定。

被试看到的比他能报告的多。

②部分报告法a.实验程序被试首先注视刺激卡片50ms,然后,根据声音提示(高音、中音、低音)报告相应行(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的字母。

3种音调是随机出现的,防止被试猜测。

b.实验结果要求被试全部报告所看见的字母,平均成绩为4.5个;而部分报告法的平均成绩是3个多一点,由于这是报告一行的结果,实际的平均成绩应该乘3,即10个左右。

c.实验结论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证实了视觉形象的存储可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失。

(2)听觉回声的存储①听觉的感觉记忆以回声储存的形式存在,它保持的时间约为3~4s。

②Darwin用类似部分报告法证实了回声储存的存在。

实验表明,被试能在回声储存中保存4.9个项目。

4.短时存储或短时记忆(1)短时存储容量①短时记忆容量的测量短时记忆的容量可以通过测定记忆广度来获得。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记忆)【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记忆)【圣才出品】

第8章记忆1.什么叫做部分报告法?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怎样进行实验获得系列位置曲线?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区分短时存储与长时存储的证据有哪些?答:1974年Simon指出,以组块为单位的短时记忆容量并不恒定,因而应该同时考虑用于背诵更长音节的额外时间。

后来,Zhang和Simon接受了Baddeley的发音回路概念,但假定2s这一限定时间不仅是为了发出音节,同时也是为了让发音机制去提取每一个新的组块。

(1)他们提出了一个公式来估计提取每一个组块的时间(a),发出每一个音节的时间(b)。

公式为:T=C[a+b(S-1)] ①公式中C是组块数,S是每一组块中的音节数,T是发出容量中所有音节所花时间,即存储信息的发音时程。

公式中C与S的数据可在实验中观察到,而T与a、b的比值则可结合实验中若干个C、S数据推算出来。

(2)Simon提出了关于组块的公式:S=5s ②S是立即回忆的音节数(这是可直接测量的);s是一个组块包含的音节数(这是不能直接测量的);5是组块理论假定的数目(即短时记忆容量大约为5个组块)。

公式②可以用来估算组块的大小:S=s/5。

但实际上这是没有用的式子,因为不同的实验会有不同大小的S,即该公式是不可验证的。

(3)Simon又给出另一个公式来解决这个问题:F=ks ③公式(3)的意思是,F的数值同每一组块中的音节数目(s)成比例。

F是单位时间内(如lmin)背诵的音节数目,s是每一组块中的音节数目,而k则是记忆一个组块所需要的时间。

同②式一样,③式也是不可验证的,因为F可以直接测量,但s不能测量,因而③式本身也是没有用的。

(4)如果把两个假设(短时记忆容量为5个组块;记住一个组块要花ks)结合起来,就可以消除两个公式中不可测量的s,而得到一个新的公式:S/5=F/k,F= S·k/5,如果设a=k/5,那么:F=aS ④在公式④中,F与S都可直接测量,a作为一个常数可以由④给出。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认知)【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认知)【圣才出品】

第11章社会认知11.1 复习笔记一、理解他人(一)社会认知的记忆1.社会认知的定义(1)狭义的社会认知是指对他人的理解,理解别人(如一副人的面孔)的各种心理特点,如信念、心情、人格等,它不同于非社会认知-对生命物体(如一幢房屋)的理解。

(2)社会认知现在已发展成包括广泛心理过程的领域,其中核心的过程是理解他人、理解自己、自我与他人的互动。

2.社会认知与非社会认知的记忆差别实验Mitchell等人关于社会认知与非社会认知在记忆上差别的实验。

(1)实验程序①学习阶段a.准备180个描述人格特质的句子,分别描述18种人格特质。

将每张面孔与10个句子配对,其中5个句子都属于一种人格特质,其余5个句子随机挑选。

b.面孔-句子对呈现时要求被试“形成印象”,或要求被试“记住顺序”。

因此,被试就有了社会认知的与非社会认知的两种任务。

②再认阶段a.再认测验分三组进行,每组的结构为:6张面孔,其中1张是正确的,其余5张是干扰项;每张面孔呈现10次,共使用60个句子,其中30个句子是“形成印象”的,另外30个句子是“记住顺序”的。

b.被试的任务是在每组的6张面孔中挑出一张,该面孔与呈现的句子配对过。

(2)实验结果①行为结果a.被试正确将面孔与句子匹配的概率为58.8%,远高于随机的概率(1/6=16.7%)。

b.社会认知条件下的击中率(62.9%)显著高于非社会认知条件下的击中率(54.6%)。

②fMRI的结果a.“形成印象”任务激活了背内侧前额叶,而非社会性的“记住顺序”任务则激活额上回与顶回、前中央回和尾状核。

b.在再认测验中,“形成印象”的社会认知的正确再认激活了背内侧前额叶,而“记住顺序”的非社会认知正确再认则激活了右侧海马。

(3)实验结论社会认知的记忆形式与背内侧前额叶相关,而非社会认知的记忆却与右侧海马相关。

这种记忆的分离对之前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之前的观点认为社会认知的记忆与非社会认知的记忆是同一过程的记忆,只不过社会认知有选择地使用了一些记忆结构,如图式、分类,或进行了更深层、精细的加工。

实验心理学之记忆【可编辑PPT】

实验心理学之记忆【可编辑PPT】
对于大规模的内容可采用寻求意义上的 联系,从而进行层次结构式的组织。
25
2、记忆的编码过程
I. 编码的途径-组织编码(信息组织) 组块方式的编码是将大量信息组织为小的单元,以提
高编码效率。 移动电话号码: 135-7703-6678 13-888-58742-6 首字母缩写: UNESCO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他从农场来”

“他从林场来”

“他从木床来”
2、记忆的编码过程
H. 编码的途径-形象编码(视觉编码) 形象编码的以心理图形的方式对记忆内容进行编码,
在配合相应的意义编码条件下对于特定内容的有意编码 过程通常具有效好的效果。
22
• 请记住下面几个词
• 气球 天空 导弹 苹果 小狗 闪电 街道 椰树
b. 时间:事件的发生和持续时间也不需 要有意识的分辨;
c. 发生(频率):事件的发生与否。
12
2、记忆的编码过程
C. 有意编码 记住元素的原子量,理解通货膨胀含义
有意编码的特点与自动编码相对,需要意志 的参与,可以依据需要开始和停止。
有意编码过程的典型包括阅读、驾驶和理解 等活动。
有意编码的结果是持久的、可理解及可提 取的记忆内容。
我被气球吊上了天空,骑在一棵飞来的导弹 上,导弹射出一个苹果,掉在小狗头上,小狗受惊后 像一道闪电似地奔跑,窜过街道,冲在椰树上,死了 。
2、记忆的编码过程
I. 编码的途径-组织编码(信息组织) 大量的记忆内容是以组织结构的形式进行编码的。 信息组织包括两种基本的形式:
对于较难记忆的内容通常采取组块方式 对信息进行组织;
• 而无意识的记忆称为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即我们没有意识到但确实存在着的过去经验或 记忆。例如,人们能熟练地打字,但是要求他们立 刻正确地说出键盘上字母的位置,许多人往往做不 到,这说明他们有字母位置的内隐记忆。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录说明:本笔录依据光明天报第一版社?实验心理学?〔朱滢、焦书兰〕一书所做,这本书是北大从前宣布的考研参照书。

因为是10年前的书,一些内容最新的研究成就没有包含进去,如内隐记忆、注意和意识的有关理论、眼动、脑认知成像技术等,所以考北大的同学能够将此笔录作为增补,其余院校的考生也可参照,因为这本书深入浅出的剖析解说了实验的一些根本因素,颇具大师风采。

第一章实验方法第一节各样变量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经过实查采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实验对象,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响。

一、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自变量的种类:1、刺激特色自变量:刺激的不同特征会惹起被试不同的反响。

2、环境特色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样特色如温度、能否有观众在场、能否有噪音、白日或夜晚等等,都能够作为自变量。

时间这个自变量在记忆研究中是这样重要和无时不在,你甚至能够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

3、被试特色自变量:一个人的各样特色,如年纪、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色、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论高或低等等,都能够作为自变量。

4、被试的临时差异:往常是由主试赐予不同的指示语造成的。

二、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响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丈量的行为变量。

1、信度指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当获取邻近的结果。

2、效度当自变量确实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而不是其余的各样因素造成变量的变化,我们就说这类因变量是有效的。

3、敏感性:自变量发生能够惹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敏感的。

▲高限效应:当要求被试达成的任务过于简单,所有不同水平〔数目〕的自变量都获取很好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异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

▲低限效应:当要求被试达成的任务过于困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取很差的结果,并且没有什么差异时,我们就说实验中出现了低限效应。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语言学)【圣才出品】

朱滢《实验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语言学)【圣才出品】

第9章心理语言学9.1 复习笔记一、言语产生(一)从记忆中提取信息1.储存的语言信息(1)语言信息的种类心理语言学家认为,记忆中储存的语言信息包括语义、语音模式和词汇形式,以及句法信息。

其中,句法信息指的是词在句子中如何正确使用的相关信息。

(2)证据的来源上述结论的相关证据,一方面来自对自然语误的观察和分析,另一方面来自有控制的言语产生实验。

①自然语误的观察分析a.观察言语失误的个案是早期言语产生研究的重要手段。

借助于自然观察,收集数据和归类分析。

如果收集的数据足够多,就可以建语料库,并进行定量估计。

在收集言语错误过程中,研究者通常在探测到讲话者的言语错误时打断他们,并询问他们本来要表达的目标词语,以及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等。

然后分析这些错误,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揭示言语产生的过程。

b.舌尖现象(TOT)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语误,指说话人知道一个词,但是无法说出来的现象。

TOT现象普遍存在的事实表明,语义、语音和句法信息分别储存在记忆中,而且语义和句法信息的提取可能先于语音模式的提取。

c.自然语误的研究不仅耗时长,而且无法控制其中的影响因素,在言语产生研究中渐渐被有控制的实验方法所取代。

②言语产生实验a.实验范式最常见的实验范式是图片命名,即在屏幕上呈现一个物体的图片,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尽快对物体命名。

实验中考察的指标是对图画命名的反应潜伏期,即从刺激开始呈现到被试开始产生目标词的这段时间。

采用控制实验排除了物体识别的难易对潜伏期的影响后,它反映的就是产生目标词的难易程度。

b.影响命名潜伏期的因素命名一致性是影响命名反应潜伏期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命名一致性高的物体,命名反应的潜伏期也短。

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不同的名称在语义和句法信息上相似程度很高,提取时会产生竞争,增加了提取难度,导致反应潜伏期较长。

词频也是影响命名反应潜伏期的重要因素。

词频是指某个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研究表明,在控制了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词频越高,命名反应的潜伏期越短。

[生活]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生活]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摘要本次实验是为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采用了自由回忆法和组内设计的实验设计类型。

共17名被试,每个被试分别记忆17个位置上的不同汉字。

根据每个位置再现的正确率,得到了被试对字单中的头几个字再现好,字单中部的项目再现不好,最后几个项目再现得也很好的结论。

验证了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关键词自由回忆法两种过程记忆理论前摄抑制倒摄抑制1前言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系列学习中,在一系列处于不同位置的记忆材料回忆效果不同;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这种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其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位效应和近因效应,而其效果较差的中间部分称为渐近部分。

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在自由回忆中出现,是两种过程记忆理论的重要证据。

系列位置效应的结果,以系列位置为x轴,正确再现的百分数为y轴,则可形成一个U形的曲线,叫系列位置曲线。

1962年,加拿大学者墨多克作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向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山、炸弹、手指、椅子、木偶”等,以每秒出现一个的速度呈现完毕,让被试以任意顺序自由回忆。

结果发现,回忆的效果于字词在原呈现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

在系列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的单词更容易回忆。

根据实验结果所画出的两头高中间低的曲线,被心理学家们叫做“系列位置曲线”,这种现象也被称之为“系列位置效应”。

持两重记忆理论的心理学家认为,实验中词表系列开始部分有较多的复述机会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回忆时是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的;而末尾部分因刚刚学习过还来不及复述,是进入短时记忆中的,仍保持在人当前意识中,因此,更易于再现;记忆效果最差不在正中,而在中间稍偏右。

弗勾尔脱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中间偏右的项目受前面来的抑制较多,所以联系已经很弱了,从而更易受后面来的抑制的影响所造成。

本次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现象。

实验心理学之记忆.ppt

实验心理学之记忆.ppt
33
3、记忆的提取过程
C. 提取过程的条件
c. 启动
启动是指先前的记忆 内容对其它记忆内容的 激活,使得后续的记忆 内容处于准备状态,变 得更加容易提取。
先前的记忆内容作为 后续内容的线索。
34
启动效应举例
• Bowers & Schacter(1990):24词的词表
• BEASON CHECK PENNY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 约为0.25~2秒
短时记忆:是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 保持终身的记忆。
C.根据记忆是否被意识到
•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 在我们的头脑里保留着许多记忆,有些是我们意识 得到的,有些则意识不到。意识到的记忆称为外显 记忆(explicit memory)。例如,我们能记忆儿 时背过的“九九表”,记得今天早餐吃什么,记得 去年植树节的活动。
b. 时间:事件的发生和持续时间也不需 要有意识的分辨;
c. 发生(频率):事件的发生与否。
13
2、记忆的编码过程
C. 有意编码 记住元素的原子量,理解通货膨胀含义
有意编码的特点与自动编码相对,需要意志 的参与,可以依据需要开始和停止。
有意编码过程的典型包括阅读、驾驶和理解 等活动。
有意编码的结果是持久的、可理解及可提 取的记忆内容。
• 短时记忆指将信息在意识中大约保持2030秒,然后要么进入LTM,要么遗忘。
短时记忆的特点
• 有意识的主动加工 • 干扰减少回忆量(Peterson & Peterson,1959)
• 提取快捷 • 办公桌桌面与文件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艾宾浩斯的工作
第一是无意义音节
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法。

节省的百分比=100×(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重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
▲几个问题:
一、音节组长度和学习速度的关系
二、学习有意义的材料时学习速度的增加
三、记忆保持和诵读次数的关系
四、保持与遗忘和时间的关系
总的说来,学习后开始遗忘的很快,约一天后遗忘速度放慢,间隔越长,遗忘渐慢。

艾宾浩斯还研究了重复学习和分散学习的影响,睡眠对记忆保持的影响,等等。

第二节两种过程的记忆理论及研究途径
一、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
1、美斯波灵关于视觉形象储存的研究:首先,刺激卡片通过速示器或可控制时间的幻类机呈现50毫秒(1秒=1000毫秒),在这以后,被试告出来,没有一个人能做得到,被试觉得12个字母都看见了,但只能说出4到5个字母,你自己也可以试一试,以最短的时间“瞄”一眼书上的卡片,我后迅速闭上眼睛,你能看到多少字母,你能说出几个字母?你是否感到当你说出头4个字母时,其余刚才看见的字母迅速地“衰退”了,你无法报告它们?勤&思为您在线答疑!通过实验,斯波灵断定,被试看到的比他能报告的多。

为了证实这一点,他想出部分报告法的实验程序来进行实验,在部分报告法的实验中,被试注视刺激卡片50毫秒,然后,他们不必报告所看到的所有字母,面是只报告四个字母,至于是哪四个字母,由声音指示,高音指示被告报告上面一行的四个字母,中音指示被试报告中间一行,低音指示被报告下面一行。

三种音调是随机出现的,所以被试无法猜测而必须看所有的字母。

2、如果被试每次都能正确报告四个字母而不管它们是在哪一行,那我们当然可以推测,被试是能够看到12个字母的。

斯波灵比较了两种实验程序的结果:要求被试全部报告所看见的字母,平均成绩为4.5;而部分报告法的平均成绩是3个多一点,由于这是报告一行的结果,实际的平均成绩应该乘3,即10个左右。

这样,斯波灵的部分报告法证实了,视觉形象的贮存可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失——在说出四个时间后消失了。

二、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容量:而小单位(单字)联合成较大的单位(双音合成词)的过程叫组块,较大的单位就叫做“块”(chunk)。

由此可见,通过组块的方式可以把较多的材料组织在一起,因而增加了记忆的容量。

2、短时记忆听觉编码:并且视觉呈现的比听觉呈现的记得更准些。

3、短时记忆遗忘:遗忘是信息的自然衰通,时间是遗忘的原因。

另一种认为遗忘是干扰造成的,新进入信息使刚才记住的信息虽度减弱导致遗忘。

▲彼得森实验支持了遗忘是时间造成的观点,因为倒数3以后间隔时间愈长遗忘越多。

▲凯佩尔等人的实验,彼得森的实验并没有排除干扰因素。

再现依赖于以前测验过的项目数:测验的项目多则干扰的项目多,遗忘就多。

当然,时间在这个实验中也起作用,但总的说来,这项实验有昨于证明干扰是造成遗忘的原因。

三、长时记忆
1、研究方法
①自由回忆法。

被试以他们愿意的顺序再现出来。

再现就是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把记住的材料写下来或说也来。

②对偶联合法。

学习时呈现成对的项目,每一对有一个刺激项目和一个反应项目。

学习时呈现成对项目的速度是固定的,
③要求把已学习的项目(如单字,图片)与未学习过后项目按随机方式混合起来,逐个呈现给被试或整个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指出哪些是已经学习的。

假定被试对新项目认错了多少,在认对的旧项目中也可能有这第么多是猜对的,所以要从认参考旧项目的百分数中减去猜对的百分数,才是真正认对旧项目的百分数。

④重学法
⑤知觉辨认。

把学过的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起来,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所呈现的单字。

2、遗忘
干扰有两类: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心理学家程×颐对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倒摄抑制的关系进行过实验研究,他用的实验材料为10个无意义音节。

材料相似程度高时,插入材料对原有材料的干扰较小,随着材料相似程序变小,干扰作用达到最大,当插入材料与原有材料全不相似时,干扰作用又变小。

3、系列位置效应
我们有15个项目。

这样,我们就有从1到15的系列位置。

每个被试以不同的顺序学习一遍这15个项目,然后让他们作自由回忆,把再现的成绩按系列位置登记,就可以根据结果绘制系列位置曲线,在这里我们提醒一下,勤*思为您整理最权威的考研资料!如果上述15个项目按同样的顺序呈岳给被试,那就会导致项目本身与系列位置的混淆,即自变量的混淆。

系列位置曲线被认为是对两种过程的记忆理论的强有力支持。

30秒延缓再现的曲线证明了这种说法,由于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在30秒内已消失,所以曲线末端变平,字单的最后几个项目再现较差;但是,由于最初学习的几个字即在开头的系列位置的单字已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所以曲线首端不受影响,再现仍很好。

换句话说,延缓只影响短时记忆而不影响长时记忆,可见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记忆。

第三节记忆的加工层次理论及研究途径
记忆的久暂不取决于时间,加工层次才是决定的因素。

“加工层次”理论的另一重要论点是,记忆依赖于(测验)与加工(学习)的一致性,提取线索是否有效由已记住的信息来决定。

也就是说,后来的提取过程与早先的加工过程越一致,回忆的成绩越好。

一、加工层次对记忆的影响
二、记忆依赖于提取与加工的一致性
雅各必实验结果表明,再认成绩随实验条件从“无上下关系”到“想出”一直上升,而知觉辨认却表现出明确的相反的结果。

这证明,记忆既依赖加工过程的性质,又依赖提取(测
验)过程的性质。

第四节记忆中的组织
一、群集(clustering)与主观组织
塔尔文(Tulviny,1962)发现,当实验者使用没有联系也不属于同一类的单词作材料来进行自由回忆实验时,从实验者的角度看,在回忆时,既不会有范畴群集也不会有联系串出现,但是被试往往自己组织材料,造成群集。

回忆时人们倾向于按照群集的原则来组织材料;如果没有群集可利用,他们就用自己的主观组织。

二、媒介
所谓媒介就是原有材料的变形,当回忆时要先回忆媒介,以及媒介形成的方法或媒介的含义,然后就可以把媒介还原成原来的材料。

第五节影响记忆的因素
一、单词的各种特点
1. 频率
高频字,低频字。

实验证明,高频单字易于回忆。

但是,当进行再认测验时,不是高频字而是低频单字成绩更好。

2. 意义性
3. 单字在字单中的位置
二、被试的各种特点
年龄、性别、心理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