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级《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设计》实验指导书(2018-2019-2)

合集下载

《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要求1、需求分析 (黑体小四)首先要选择一家中小规模的网络。

然后请学生通过实地调查、现场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了解该网络的组织结构、网络建设的背景,明确网络需求和网络性能的评价标准。

具体地,包括网络建设的目的与原则、投资规模、现有网络的问题与不足等;网络系统中所包含的信息点的数量、分布及信息流量、应用程序的类型及对QoS的要求、是否需要提供广域网接入和网络安全上的考虑因素等。

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以层次化的网络设计方法,选择合适的网络技术,设计一个性能价格比相对优化的网络解决方案,该网络要提供尽可能高的先进性、可靠性、有效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3、方案文档的撰写以通用的网络方案编制规范撰写一个相应的书面文档,在该文档中要包括需求分析(网络建设的目标与原则)、主干技术的选择、工程总体设计(拓朴结构、功能设计、硬件与软件选择、结构化布线等)、网络管理与安全、投资预算和设备清单。

二、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1、具体题目自拟,需包括实施该网络工程的需求方案分析2、包含本课程所阐述的主要网络组网内容(包含网络设备及介质选择等,含有线和无线方案)3、体现具体的综合布线施工结构图(自拟),含信息点分布方案。

4、包含基本的服务器(Web)搭建方案如:Web、Email、FTP、VOD、网络数据库、计费服务器等。

5、包含网络存储系统设计6、设计该网络系统按部门或楼栋等子网的网络规划内容7、体现防火墙、审计等网站安全设计内容8、提供本系统的拓扑图及网络扩容预留内容9、包含设备及资金预算计划10、以通用的网络方案编制规范撰写一个相应的书面文档,在该文档中要包括需求分析(网络建设的目标与原则)、主干技术的选择、工程总体设计(拓朴结构、功能设计、硬件与软件选择、结构化布线等)、网络管理与安全、投资预算和设备清单。

三、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规范1.写出不少于4000字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2.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首页、摘要、关键字、前言、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

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

网络工程设计实验指导
例: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用sh ip route 命令显示路由表
3. 用ping、traceroute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4. 再用OSPF协议进行配置并重复上述步骤
例:Router(config)#no router rip 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 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0.0 0.0.255.255 area 0
双绞线制作
直通双绞线的制作步骤1
剥线 先用压线钳的剪线口将线头剪齐,再用 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5类线的保护胶皮划开,用 手慢慢旋转5类线从而剥下保护胶皮
双绞线制作
直通双绞线的制作步骤2
理线 剥下保护胶皮后可以看到双绞线由8根 有色导线两两绞合而成,制作直通双绞线时两 端均按568B(或568A)顺序平行排列,整理完 毕用剪线刀口将其修整齐
实验设备
5类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器
双绞线制作
相关知识
在以太网中,用来连接网络设备的双绞线 有两 种:一种是直通双绞线,用于连接数据终端设 备与数据通信设备,如用于PC机和交换机或者 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线
另一种是交叉双绞线,用于连接网络中相同设 备比如PC机之间、交换机之间,以及路由器之 间的连线
Router(config)#ip route 192.168.150.0 255.255.255.0 f0/0
2. 按图示连接好交换机,路由器和电脑,接上 电源
3. 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实验八:路由器的基本使用

《网络工程》实训任务书

《网络工程》实训任务书

《网络工程》课程方案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网络工程方案设计是专业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网络工程》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

其目的让学生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规划与设计、网络产品选型与报价等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设计一个完整的校园网络或企业网络,使学生掌握网络分析、网络设计、网络施工、网络测试方面的基本工程分析技能,学会网络工程方案书或工程标书的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组网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解决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的构建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设计任务1.课题一:以一栋或几栋楼宇(可以是教学楼、实验楼、公寓楼、图书馆、办公楼等等)为例进行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

内容包括需求分析,网络结构设计(含拓扑图),网络布线设计(含布线图),网络设备选型,投资概算等。

要求根据设计内容,按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规范撰写一份设计说明书。

2.课题二:以一个组织(可以是公司或企业、学校、政府部门或机关等等)为例进行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

内容包括需求分析,网络结构设计(含拓扑图),网络布线设计(含布线图),网络设备选型,投资概算等。

要求根据设计内容,按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规范撰写一份设计说明书。

以上两题可任选其一,每人的设计内容不能雷同。

三、设计时间设计总时间1周(5个工作日,第17周或18周)四、方案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1、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不少于6000字)。

设计说明书须每人一份,独立完成。

2、方案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资料)等内容,以及附图或附件等材料。

正文包括需求分析、网络结构设计(含拓扑图)、网络布线设计(含布线图)、网络设备选型、投资概算、结束语或总结等。

3、题目字体用小三,黑体,正文字体用五号字,宋体,小标题用四号及小四,宋体。

五、资料提交本周设计结束后请将方案设计说明书及所有引用资料打包保存到以自己“班级+学号后两位+姓名”命名的文件中,并发至379073336@邮箱。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文档编号:《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适用于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工程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年月日一、课程设计目的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网络工程》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

它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能综合应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另一方面也为搞好毕业设计的相关题目做一次综合训练。

学生应当通过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的需求分析、总体规划设计、网络计算模式与拓扑结构的规划设计、资源子网的规划设计、通信子网的规划设计、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的实践,了解信网络系统的统一设计思路,熟悉和掌握网络系统的设计方法,深入了解网络系统集成与规划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根据课程设计时间的安排选择适当大小的设计课题,课题的选择可以是实际问题,也可以是虚构的问题。

根据题目的基本需求,根据所学的网络工程的理论、方法,写出详细的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时间课程设计时间为第10 周,2012年11月5日——2012年11月9日,2012年11月9日把设计文档交指导教师并准备进行答辩(具体时间请与验收老师协商)。

四、上机地点及时间周一上午耘慧416周二上午耘慧412五、验收方式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参加答辩。

验收教师:网络09-1 肖振久、孙丽娜网络09-2 陈虹、徐娇月六、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分配:李红霞七、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规范文档不能少于10页,A4纸打印,正文宋体小4号,带封面,封面以下页样式为准。

其它标准如下:1、页面设置:上2.5 cm,下2 5cm,左2.5 cm,右2cm,页眉1.5cm,页脚1.75cm。

采用单倍行距,标准字符间距。

西文、数字等符号均采用Times New Roman体字。

2、页眉:奇数页书写“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用宋体小五号书写。

偶数页书写“学生姓名:课程设计的题目”,用宋体小五号书写。

3、页脚:页码居右,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小五号书写。

网络工程实验(基于H3C路由器,交换机)

网络工程实验(基于H3C路由器,交换机)

网络工程实验指导书(基于H3C路由器交换机)实验1 计算机和交换机的基本设置1.实验目的(1)学会计算机网中主机IP地址和网关地址的设置。

(2)掌握主机与交换机间连通测试。

(3)掌握交换机端口参数的设置,熟悉交换机私有地址的设定规则。

2.实验拓扑结构3.实验内容与步骤(1)打开软件调用交换机和主机,建立实验拓扑要求的连接。

(2)配置交换机名和密码,操作如下:Quidway>systempassword:[Quidway]sysname switch ;交换机命名[switch]super password simple 111 ;设置特权密码[switch]user-interface vty 0 4[switch-ui-vty0-4]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switch-ui-vty0-4]set authentication-mode password simple 222[switch-ui-vty0-4]user privilege level 3[switch-ui-vty0-4]quit[switch]quit(3)配置并查看VLANswitch]vlan 2[switch-vlan2]port ethernet0/2[switch-vlan2]port e0/4 to et0/6[switch-vlan2]quit[switch]dis vlan[switch]int e0/3[switch-Ethernet0/3]port access vlan 2[switch-Ethernet0/3]quit[switch]dis vlan[switch]dis curr[switch]interface vlan 1[switch-Vlan-interface1]ip address 10.65.1.8 255.255.0.0 [switch-Vlan-interface1]quit[switch]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65.1.2[switch]ip default-gateway 10.65.1.2[switch]dis curr[switch]save(4)配置主机地址login:rootpassword:linux[root@PCA 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 [root@PCA root]#ifconfig[root@PCA root]#route add default gw 10.65.1.2[root@PCA root]#route(5)主机与交换机间的连通测试[root@PCA root]#ping 10.65.1.8[root@PCA root]#telnet 10.65.1.84.思考总结(1)特权密码的作用是什么?密码丢失如何处理?(2)主机地址与交换机IP地址设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附部分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附部分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网络工程系目录实验一 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 (3)一、实验目的 (3)二、预备知识 (3)三、实验环境 (4)四、实验步骤 (5)五、实验报告内容 (6)实验二 IP层协议分析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环境 (7)三、实验步骤 (7)四、实验报告内容 (8)实验三 TCP协议分析 (9)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9)二、实验环境 (9)三、实验步骤 (9)四、实验报告内容 (10)实验四 HTTP和DNS分析 (11)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1)二、实验环境 (11)三、实验步骤 (11)四、实验报告内容 (12)实验一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一、实验目的1.分析802.3协议2.熟悉以太网帧的格式3.熟悉ARP报文的格式二、预备知识要深入理解网络协议,需要仔细观察协议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序列。

为探究协议操作细节,可使协议实体执行某些动作,观察这些动作及其影响。

这些任务可以在仿真环境下或在如因特网这样的真实网络环境中完成。

观察在正在运行协议实体间交换报文的基本工具被称为分组嗅探器(packet sniffer)。

顾名思义,一个分组嗅探器捕获(嗅探)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报文。

一般情况下,分组嗅探器将存储和显示出被捕获报文的各协议头部字段内容。

图1为一个分组嗅探器的结构。

图1右边是计算机上正常运行的协议(在这里是因特网协议)和应用程序(如:Web浏览器和ftp客户端)。

分组嗅探器(虚线框中的部分)是附加计算机普通软件上的,主要有两部分组成。

分组捕获库接收计算机发送和接收的每一个链路层帧的拷贝。

高层协议(如:HTTP、FTP、TCP、UDP、DNS、IP等)交换的报文都被封装在链路层帧(Frame)中,并沿着物理介质(如以太网的电缆)传输。

图1假设所使用的物理媒体是以太网,上层协议的报文最终封装在以太网帧中。

分组嗅探器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分析器。

《网络工程》实验指导书精品文档62页

《网络工程》实验指导书精品文档62页

《网络工程》实验指导书电计系通信技术教研室胡晓玲著2010年12月6日目录实验一:以太网线缆制作 (1)实验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 (4)实验三:配置RIP、OSPF路由协议(单区域) (17)实验四:交换技术与虚拟局域网 (33)实验五:访问控制列表 (43)实验六:PPP协议网络地址转换 (48)实验一:以太网线缆制作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RJ-45头的制作,能制作直通线和交叉线。

学会以太网组网。

2.能够区分两种直通线和交叉线的使用范围。

二、实验内容:1.制作直通双绞线,主要记录制作水晶头的步骤。

2.制作交叉双绞线,主要记录制作水晶头的步骤。

3.记录网线制作是否正常,如果网线不能正常工作,判断问题所在,以及纠正方法。

三、实验原理:1. 相对于双绞线来说,它由8根芯线组成。

根据这8根芯线的排列顺序的不同有两个标准:T568A/T568B图1.1T568A线序排列: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T568B线序排列: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根据线序排列形成了两种常用双绞线:直通线和交叉线a)直通线:两端采用同一标准即一端T568A 另一端T568A一端T568B 另一端T568Bb)交叉线:两端采用不同标准即一端T568A 另一端T568B测试亮灯顺序:a)直通线:依次是1-1,2-2,3-3,4-4,5-5,6-6,7-7,8-8的闪烁。

b)交叉线:依次是1-3,2-6,3-1,4-4,5-5,6-2,7-7,8-8的闪烁。

四、实验设备:压线钳、打线器、水晶头、双绞线、测线仪、网络模块五、实验步骤:•第一步:准确选择线缆的长度。

首先从线箱中取出一段线,先抽出一小段线,然後先把外皮剥除一段,根据设备之间的实际走线长度使用专用夹线钳剪断,当电缆在两个终端有多余的电缆时,应该按照需要的长度将其剪断,而不应将其卷起并捆绑起来。

当然线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100米,对于ISDN网线(用来连接ISDN适配卡和NT1+)的长度必须限制在10米以内,超过这一距离传输质量就不能保证了,从一般家庭住房的情况看从客厅里到房间很可能会超过10米。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网络111)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网络111)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网络111)《网络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的一般任务,明确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建设的基本原则,熟悉计算机网络需求分析的目标、任务与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设计的通用方法,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1、规划局域网,画出拓扑结构;2、进行设备选型(可以网上查交换机设备型号):即核心、各大楼及办公室、实验室各用什么型号设备,每种设备用几个,整个方案的价格;3、各大楼作为一个虚拟局域网VLAN,给每个VLAN配IP地址范围4、写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案、拓扑图、设备选型、方案报价、子网划分等内容。

三、设计题目题目:校园局域网设计(或××局域网的规划设计)具体需求:以广东海洋大学海滨校区(职业技术学院)为背景,设计一个覆盖校园的局域网。

以学院网络中心为核心连接教学楼、综合实验楼、教工宿舍楼、学生宿舍楼;然后从各大楼连到各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宿舍;网络中心到各大楼用千兆位带宽、每个楼到办公室、教室、实验室、宿舍用百兆位带宽。

附件设计任务主要内容(参考):一、广东海洋大学海滨校区(职业技术学院)概况简介1、广东海洋大学海滨校区(职业技术学院)概况2、校区建筑物分布二、需求分析1、校园网功能需求分析2、校园网所需信息点的分布3、对通信量的分析三、广东海洋大学海滨校区(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的规划设计1、网络拓扑结构设计2、信息流量,端口数及端口速率计算3、硬件设备的选择及功能描述4, 应用软件及操作系统的选择5,子网及VLAN的划分6, IP地址的规划及分配7, 接入Internet方式8,传输方式设计与说明四、校园网的布线结构设计1,室外布线系统2,室内垂直布线系统3,室内水平布线系统五、网络安全的设计1、设置防火墙2、选择杀毒软件六、投资预算七、方案评估附:课程实习说明本次课程实习规定完成时间为一周。

网络工程实训指导书

网络工程实训指导书

网络工程实训指导书一、实训目的网络工程实训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

通过实地考察企业或学校的现有网络,在此基础上通过具体设计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训名称企业网组建及应用三、实训环节1.现场参观;2.根据网络组建及应用的具体要求(见附件),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 5.3模拟软件进行网络搭建及配置;3.答辩;4.提交成果及实训报告。

四、要求1.实地考察企业或学校的现有网络;2.共分成8组,每组6-7名同学自由结合,认真阅读网络组建及应用具体要求并进行分工合作;3.完成企业网的搭建;4.第13周末上交设计成果及实训报告。

五、说明1.提交的成果(每人一份,用学号+名字的方式命名)应根据要求设计,不能缺少步骤;2.实训报告(每人一份)要求条理清晰,应按照实训报告规定的格式撰写。

网络工程实训报告课程:学号:姓名:班级:教师:徐州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训名称:日期:年月日实训目的与要求:实训环境或器材、原理与说明:实训内容及步骤:实训体会与建议:实训成绩:教师签名:年月日企业网组建及应用(第一组)IP地址分配:两台三层交换机(SwitchA、SwitchB),一台二层交换机(SwitchC)、一台路由器(Router)。

PC1(模拟外网网络)与路由器外网接口F0/3连接,路由器内网接口使用F0/0口。

将交换机路由器的主机名设置为拓扑图中所显示的名称(例如将路由器主机名命名为Router)。

设计步骤及要求如下:第一步请按拓扑图正确将各设备互连。

交换机、路由器按要求划分VLAN、设置路由、telnet 管理(用户名digital,密码china路由器需要设置enable密码(digitalchina),交换机不需要设置enable密码)。

第二步在SwitchA上划分VLAN1---VLAN5。

并设置好相应的IP地址。

网络工程技术与实验教程课程设计 (2)

网络工程技术与实验教程课程设计 (2)

网络工程技术与实验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实践掌握网络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对网络工程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网络工程基础知识•网络工程概述•OSI七层模型•TCP/IP协议族•网络设备2. 网络配置•网络拓扑结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网络设备基础配置3. 网络服务•常见网络服务介绍•DHCP服务器的配置•DNS服务器的配置•FTP服务器的配置4.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概述•防火墙的配置•VPN的配置5. 实验内容•实验1: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实验2:基础网络配置实验•实验3:DHCP服务配置实验•实验4:DNS服务配置实验•实验5:FTP服务配置实验•实验6:防火墙配置实验•实验7:VPN配置实验三、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主要讲解网络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网络配置、网络服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实践操作主要是通过实验来深入理解网络工程技术的实际操作方法。

四、考核方式本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

评分分为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两个方面,其中理论考试占比60%,实验操作占比40%。

理论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实验操作采用实验报告的方式,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操作方法、操作结果以及实验总结等。

五、参考文献1.李莉、吕春波、贾衡编著.《计算机网络》,第7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2.赵杰编著.《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3.叶向阳编著.《网络安全基础教程》,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本文档仅为网络工程技术与实验教程课程设计的参考文献,如需了解具体内容,请参考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网络实验课程设计报告书

网络实验课程设计报告书

网络实验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协议、网络设备和网络架构等基础知识;2. 学习网络实验的操作流程,了解实验设备的功能和配置方法;3. 掌握网络故障排查和解决方法,提高网络维护和优化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2. 能够运用网络诊断工具进行故障排查,具备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 能够设计简单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具备网络规划与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网络技术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网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对网络实验操作尚不熟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网络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网络道德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具备网络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网络定义、网络分类、网络协议;2. 网络设备与架构:网络设备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配置;3. 网络实验操作流程:实验设备认知、设备连接、配置方法;4. 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故障分类、诊断工具使用、排查步骤;5. 局域网与广域网设计:网络规划、设备选型、网络配置;6. 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网络安全防护、网络道德规范。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学习;第二周:网络设备与架构学习;第三周:网络实验操作流程学习;第四周: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方法学习;第五周:局域网与广域网设计;第六周: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1.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2. 《计算机网络》第二章:网络设备与架构;3.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第三章:网络实验操作流程;4.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网络故障排查与解决;5. 《计算机网络》第五章:局域网与广域网设计;6.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全书: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网络技术基础实训指导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陈殊、姚树申老师编实训1 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一、实训目的掌握Windows 2000 Server 的安装步骤。

二、实训器材1、支持Windows 2000 Server 所需的计算机一台。

2、中文版Windows 2000 Server 光盘一张。

三、实训内容1、将BIOS设置为从CD-ROM启动,将Windows 2000 Server 安装盘放入光驱,重新启动计算机。

2、安装程序启动检测成功后,出现【欢迎使用安装程序】提示对话框,按【Enter】键继续安装。

3、根据系统提示创建磁盘分区。

4、选择NTFS为格式化系统分区。

5、按提示收集和配置有关系统信息。

6、设置管理员账户(不设密码)。

7、选择Windows 2000 组件。

8、进行网络设置。

9、选择加入工作组。

10、重启完成安装。

11、以Administrator登陆系统,了解Windows 2000 Server 的界面与操作。

四、实训报告要求1、说明安装中文版Windows 2000 Server 对服务器的基本要求。

2、详述中文版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步骤及设置方法。

3、心得体会。

实训2 常用网络命令操作实训一、实训目的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二、实训器材一台安装好Windows 2000 Server的计算机;四台安装好xp系统的客户机;交换机。

三、实训内容1.IPConfig实用程序和它的等价图形用户界面----Windows 95/98中的WinIPCfg可用于显示当前的TCP/IP 配置的设置值。

这些信息一般用来检验人工配置的TCP/IP 设置是否正确。

但是,如果我们的计算机和所在的局域网使用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这个程序所显示的信息也许更加实用。

这时,IPConfig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计算机是否成功的租用到一个IP地址,如果租用到则可以了解它目前分配到的是什么地址。

《网络工程》实验指导书讲解

《网络工程》实验指导书讲解

《网络工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一、实验类别:验证型二、实验目的:掌握DOS下的相关网络命令的使用。

三、实验学时:3四、实验组人数:1五、实验设备环境:●安装有TCP/IP协议Windows主机1台(Win2000以上操作系统)六、实验原理(知识点):●TCP/IP协议的原理与网络互联原理。

七、教学要点与学习难点:●网络结构与TCP/IP协议的理解。

八、实验内容和要求:●掌握主机IP地址配置与常用相关命令。

九、实验步骤:1.ping 命令用于验证TCP/IP协议的配置和网络连同情况。

即通过向网络上发送ICMP包来校验网络的连通性。

格式:ping IP_address例如:ping 127.0.0.1验证本地机上是否安装了TCP/IP以及配置是否正确。

2.ipconfig命令显示当前TCP/IP网络中的所有配置信息。

ipconfig/all显示主机所有接口的详细配置报告及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

3.tracert命令路由跟踪实用程序,确定IP数据报访问目标所采用的路径。

如:tracert 202.113.29.120确定该主机有无有效路径。

4.Hostname命令显示当前计算机的名称。

5.route命令管理本地的TCP/IP路由表。

实验二路由器基本配置与静态路由配置一、实验类别:设计型二、实验目的:掌握基本的路由器配置技术,通过查看网络拓扑手动配置静态路由三、实验学时:3四、实验组人数:1五、实验设备环境:计算机与Boson Designer软件一套。

六、实验原理(知识点):●了解IP子网划分和路由,学习I P网络路由原理。

七、教学要点与学习难点:●网络设备基本配置模式。

八、实验内容和要求:●配置路由器网络接入和访问权限设置。

●配置静态路由表。

九、实验步骤:1绘制实验拓扑图图1-2 实验拓扑图图1-3 选择点到点类型在绘图过程中请注意,按照“够用为度”的原则,我们这里选择805做为路由器型号。

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设计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以及网络设备的功能和配置。

3. 学生能够了解网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并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网络设计工具,独立设计并搭建小型网络,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2. 学生能够分析网络故障,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具备初步的网络维护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发展动态,为网络工程与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网络工程与设计的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网络设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网络工程与设计中,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网络工程基础知识:- 网络工程概念与网络设计原则- 网络拓扑结构及其应用- 常用网络协议及其功能特点2. 网络设备与配置:- 网络设备的分类与功能-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网络设备的维护与管理3. 网络工程实践:- 网络设计工具的使用- 小型网络的设计与搭建- 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4. 网络安全与防护:-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与防护措施- 网络安全设备的应用5. 网络技术发展动态:- 新型网络技术简介- 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应用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网络工程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网络设备与配置学习第三周:网络工程实践(一)第四周:网络工程实践(二)第五周:网络安全与防护学习第六周:网络技术发展动态学习及课程总结教材章节关联:《网络工程与设计》第一章:网络工程概述《网络工程与设计》第二章:网络设备与配置《网络工程与设计》第三章:网络设计与实现《网络工程与设计》第四章:网络安全《网络工程与设计》第五章: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网络工程与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达,对网络工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网络工程实验指导书

网络工程实验指导书

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教学指导书计算机与电子科学技术学院二〇〇七年七月实验一双绞线布线工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识别双绞线传输介质的特性;(2)掌握制作EIA/TIA568B规格的RJ45插头的方法;(3)掌握使用测试仪对双绞线进行通断测试;(4)熟悉实验室结构化布线环境;(5)掌握跳线连接交换机和路由器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剥线钳一把、Fluke测试仪一台、R2611路由器一台、S2960交换机一台、超五类双绞线若干、PC6台三、实验说明1.只按EIA/TIA 568B标准制作平行线;2.测试仪测试时,指示灯为绿色并按从1到8的顺序逐一闪亮说明测试结果良好;3.实验室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为6类线布线系统,使用双点管理方式;4.测试跳线与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连接。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认识双绞线2.认识驳线钳3.剥线右手握钳,左手将双绞线插入剥线口,在大约离线头2cm的地方轻压手柄,使刀口接触双绞线外皮,旋转双绞线360°,右手向外侧用力将外皮剥掉。

4.排线将线对反绕打开,拉直,按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T568B)的顺序,排好线。

如果线芯不齐,使用切线口修剪去不齐的部分。

如图9-2所示。

5.水晶头将排好的线按正向插入水晶头,水晶头的正向是卡簧朝下。

查好线后,正对水晶头看过去时,8个黄色的铜芯应该清晰可见,再检查一遍,准备压接水晶头。

6.压线(1)将整个水晶头插入压接槽,注意水晶头的卡簧仍然朝下,正对压接槽的凹口,插紧的水晶头不会掉出来。

(2)双手紧握手柄,用力压到切线口能够合上为宜,可以多压几次,保证水晶头上的铜片能够刺穿线芯上的绝缘层,因为水晶头传输信号全靠这些铜片。

7.用同样的方法做好另一头,是为平行线,可以作为工作区跳线。

8.将线头两端插入测试仪测试一下,测试仪的指示灯按顺序均匀闪亮为成功的跳线。

9.参观实验室设备间,认识模块化配线架接插方式,了解二级交连管理方式,了解基本机房管理常识。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网络工程课程设计项目一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广域网综合运用《网络原理》和《网络工程》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小型广域网。

参考拓扑如下图所示:VLAN11VLAN10VLAN10要求:所有主机都能互相ping通。

项目二规划一个校园网的IP地址教学要求:(1)掌握为大型校园网规划IP地址的技能与方法。

(2)学会利用专用IP地址来解决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教学环境:PC 1台,Microsoft Visio软件1套。

设计要点:(1)某大学具有6个二级学院。

在位于同一城市的4个校园中,其中大学与一个二级学院在一个园区(园区1),另外四个二级学院俩俩位于一个园区(园区2、园区3),而另外一个学院位于该城市的另一个园区(园区4)。

(2)大学向因特网发布信息并为全校提供有关信息化服务,每个学院也自行向因特网发布学院信息并负责学院自己的信息服务,每个学院提供都有超过1500台PC。

(3)大学已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有关机构申请了IPv4地址块58.193.152.0/21。

需求分析和设计考虑:这是一个IP地址规划问题,主要考虑:(1)大学和各学院都有向因特网发布信息的需求,都需要分配因特网地址。

申请的58.193.152.0/21共包括了8*256个IP地址的容量,这些地址都无法直接满足该大学的IP地址需求,可考虑为大学、6个二级学院各分配256个IP地址,余下的256个IP地址用于大学校园网主干和科研。

(2)大学和同在一园区的一个二级学院的IP地址分配时应连续。

(3)由于这些IP地址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每个学院都可以采用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增加IP地址的数量。

设计方案:因特网地址的规划方案对IP地址块58.193.152.0/21进行划分,将其分为8*256个IP地址大小的范围。

划分方法是将前缀从21比特延长为24比特。

设计方案:专用网的IP地址规划(1)由于分配给该大学校园网的IP地址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这些IP地址主要用于向因特网发布信息和进行科学研究之用。

网络工程试验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试验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试验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构建和管理的核心知识;2. 学会使用网络设备,了解不同网络设备的性能和适用场景;3. 掌握网络协议的特点和配置方法,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协议;4.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搭建和调试小型网络;2. 掌握网络故障排查方法,具备解决简单网络问题的能力;3. 学会使用网络管理工具,对网络性能进行监控和分析;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项目中发挥各自专长,共同完成网络工程试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工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2.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网络工程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对网络工程感兴趣,希望深入了解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分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网络工程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网络工程基础知识:包括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IP地址规划与分配等,使学生掌握网络构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2. 网络设备与布线:介绍常见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原理、性能及配置方法,学习网络布线标准与技巧。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设备与布线技术3. 网络协议配置与管理:学习TCP/IP协议族、路由协议、VLAN等,掌握网络协议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网络协议及其配置4. 网络安全防护:了解网络安全原理,学习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设备的配置与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为4个大实验,也就是每个小组交4份实验报告实验1设备管理配置(包含下面目录中的1和2的实验内容)实验2网络管理协议的使用(包含下面目录中的3和4的实验内容)实验3小型网络的组建和管理(包含下面目录中的5的实验内容)实验4 简单企业网络的组建和管理(包含下面目录中的6的实验内容)目录1 管理设备配置 (1)2 策略路由配置 (3)3 PPP协议的使用 (3)4 Cisco VTP协议的使用 (3)5 小型网络综合配置 (6)6 企业网络综合配置 (8)1 管理设备配置一、实验设备1台交换机,1台路由器,一台服务器,两根直连线。

(在Packet Tracer中完成)二、实验要求本实验将在 Cisco 路由器上配置常用设置,将配置保存到 TFTP 服务器,然后从 TFTP 服务器恢复配置。

地址表:Router1 fa0/0 192.168.1.1 255.255.255.0Server-PT fa 192.168.1.2 255.255.255.0三、实验步骤步骤 1:配置 ROUTER1的端口fa0/0的IP地址步骤 2:配置 TFTP 服务器的IP地址IP 地址:192.168.1.2子网掩码:255.255.255.0默认网关:192.168.1.1步骤 3:验证连通性从 ROUTER1 Ping TFTP 服务器,看它们是否能正常通信。

步骤 4:备份启动配置到 TFTP 服务器在 ROUTER1 上使用 copy running-config tftp 命令。

输入 TFTP IP 地址作为远程主机的地址;保留所有其它问题为默认值(按 Enter)步骤 5:验证步骤 4成功。

单击 TFTP 服务器。

接着单击 Config(配置)选项卡。

然后单击 TFTP 选项卡。

确认列出了 ROUTER-confg 文件(应位于列表底部)步骤 6:把步骤 4备份的配置文件恢复到路由器的startup-config 中在 ROUTER1 上使用 copy tftp startup-config命令。

输入 TFTP IP 地址作为远程主机的地址;输入源文件名ROUTER-confg;输入目的文件名startup-config步骤 57:验证步骤 6成功。

在路由器ROUTER1上使用show startup-config命令,查看show startup-config文件。

跟running-config文件的内容一致,说明实验成功!2 策略路由配置具体内容见实验教材《设备调试与网络优化实验指南》的第31个实验。

交实验报告3 PPP协议的使用具体内容见实验教材《设备调试与网络优化实验指南》的第33、34个实验。

交实验报告,在P a c k e t T r a c e r中完成4 Cisco VTP协议的使用一、实验设备交实验报告1台3层交换机3560,两台2层交换机2950,4台PC。

(在Packet Tracer中完成)二、实验原理VTP(Vlan Trunk Protocol)即VLAN中继协议。

VTP 通过网络(ISL帧或cisco 私有DTP 帧)保持VLAN 配置统一性。

VTP在系统级管理增加,删除,调整的VLAN,自动地将信息向网络中其它的交换机广播。

此外,VTP 减小了那些可能导致安全问题的配置。

便于管理,只要在vtp server 做相应设置,vtp client 会自动学习vtp server 上的vlan信息。

注意:使用VTP协议的交换机可以有三种角色,server, client, transparent。

三、实验要求本实验将在交换机3560上创建、删除VLAN,其它两台交换机2960能够从交换机3560学习到整个网络的VLAN信息。

四、实验步骤1、配置交换机3560为vtp Server, vtp domain 为senya。

把跟两台2层交换机相连的接口配置为trunk模式。

3560#vlan database3560(vlan)#vtp domain senya3560(vlan)#vtp server3560(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356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356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3560(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356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356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2、配置交换机2960为vtp client,vtp domain 为senya。

把跟3层交换机3650相连的接口配置为trunk模式。

Switch(config)#hostname 2960-12960-1(config)#vtp domain senya2960-1(config)#vtp mode client2960-1(config)#interface fa 0/12960-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2960-1(config-if)#exitSwitch(config)#hostname 2960-22960-2(config)#vtp domain senya2960-2(config)#vtp mode client2960-2(config)#interface fa 0/22960-2(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2960-2(config-if)#exit3、在交换机3560上创建Vlan 10, Vlan 20, Vlan 30。

查看3台交换机的Vlan信息,看是否都有Vlan 10, Vlan 20, Vlan 30。

(如果有则表示VTP协议被成功使用。

)3560(config)#vlan 103560(config-vlan)#exit3560(config)#vlan 203560(config-vlan)#exit3560(config)#vlan 303560(config-vlan)#exit3560#show vlan2960-1#show vlan2960-2#show vlan4、在交换机3560上删除Vlan 10。

查看3台交换机的Vlan信息,看是否都有Vlan 20, Vlan 30。

(如果有则表示VTP协议被成功使用。

)3560#conf t3560(config)#no vlan 103560#show vlan2960-1#show vlan2960-2#show vlan5、先分别配置各台PC的IP地址。

PC1的IP地址:192.168.1.1PC1的IP地址:192.168.1.2PC1的IP地址:192.168.1.3PC1的IP地址:192.168.1.4再配置PC1、PC3到Vlan 20;配置PC2、PC4到Vlan 30;并测试PC1跟PC3是通的,但PC1跟PC2、P C4是不通的。

5 小型网络综合配置图1 某学校网络拓扑结构实验项目名称:小型网络综合配置交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及要求:搭建小型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原理:利用交换机、路由器完成小型计算机网络的搭建,其中涉及到VLAN、ACL、路由等内容。

背景介绍:图1是模拟某学校网络拓扑结构。

在该学校网络接入层采用S2126(二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划分了办公网VLAN20和学生网VLAN30。

VLAN20和VLAN30通过汇聚层交换机S3550(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A相连,路由器A与路由器B通过路由协议获取路由信息、正常工作后,办公网VLAN20可以访问FTP server 。

另外,在A路由器采用访问控制列表禁止学生网VLAN30访问FTP server。

实验内容:1.按照图1给出的网络拓扑结构,自行搭建网络环境(在模拟器Packet Tracer和真实网络设备中完成)。

2.在S3550与S2126两台设备中创建VLAN20、VLAN30。

在S2126上,VLAN30包含1-5和7端口,VLAN20包含10-15端口。

3.将S3550与S2126两台设备的F0/23与F0/24接口分别配置为TRUNK端口,建立TRUNK链路。

4.按照图1所给地址为设备配置ip地址。

其中,VLAN20内的主机地址块是192.168.20.0/24(除掉192.168.20.1/24给虚接口VLAN20用);VLAN30内的主机地址块是192.168.30.0/24(除掉192.168.30.1/24给虚接口VLAN30用)。

5.S3550与S2126两台设备运行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并把S3550设定为根交换机。

6.在路由器A与路由器B运用RIPV2路由协议配置全网路由。

7.启用三层交换机S3550的路由功能,配置RIPV2路由协议,使得S3550能够为VLAN20、VLAN30转发数据。

8.在路由器A配置ACL,禁止学生网VLAN30对服务器FTP server进行访问。

而办公网VLAN20只可以访问服务器FTP server的FTP服务,其它服务都不允许访问。

9.完成上述的所有任务后,请设计测试方案,验证所有的配置是正确的。

具体任务:1.该实验最多5个同学一个小组,共8个学时(即两个星期的课)。

2.弄清实验的原理之后,先在模拟器Packet Tracer中完成这个实验,再在真实的网络设备上完成这个实验。

3.每个小组完成实验后让老师检查。

4.每个小组最后要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具体格式见实验报告表)提示:1.Packet Tracer中要把三层交换机的接口配置为trunk模式时,先要开启dot1q,即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switchport mode trunk2.Packet Tracer中的客户机登陆ftp服务,要使用desktop中,点击command prompt。

在command prompt中输入ftp 172.16.1.18;默认用户名cisco密码cisco3. 使用ip routing命令启用三层交换机S3550的路由功能。

4.在接口模式下,使用no switchport命令将三层交换机S3550的二层接口更改给三层接口,就可以给该接口配置IP地址。

5.三层交换机S3550能够为VLAN20、VLAN30转发数据,即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各VLAN之间的通信。

6.Packet_Tracer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 spanning-tree mode rapid-pvst7.其它一些内容可以参考《实验课 Packet_Tracer图文教程.pdf》和《实验课cisco_Packet_Tracer 实战攻略.pdf》,或者上网查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