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云集团信阳国际茶城建设项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信阳国际茶城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办单位: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阚贵元
1.1.3建设地点
信阳市羊山新区北环路北侧
1.2 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河南省工程咨询公司
资质证书号:工咨甲1030121001
1.3 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
1.3.1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4、《商务部关于印发〈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的通知》商建发〔2004〕267号;
5、《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6、《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计经贸[2002]2668号)
7、《关于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
8、《河南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
9、《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农市发[2004]15号;
10、《中国茶都――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11、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
12、专业技术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

1.3.2编制范围与内容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公司对项目建设的选址和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建设方案与规模、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和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定员、项目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和分析,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1.4 承办单位简介
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前身是信阳
五云茶叶总场,是目前河南省最大的集茶叶、板栗、银杏的种植、加工、储藏、销售、科研于一体的集团化公司。

公司以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五云(即集云山、车云山、云雾山、天云山和连云山)、两潭(即白龙潭和黑龙潭)、一寨(即何家寨)”为基地,以科技为手段,以带动广大茶农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为目的,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现已呈现出“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茶叶产业化发展格局。

公司拥有总资产1.3亿元,职工总人数300余人,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扶贫企业。

公司的“龙潭”牌信阳毛尖茶1990年获国家质量金奖,2002年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有机茶”认证;2005年通过QS茶叶质量安全认证;2005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上,“龙潭”牌信阳毛尖获“三绿工程放心茶”称号;2006年,公司通过HACCP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6年,公司被评为全国茶行业百强企业,公司总经理阚贵元被评为全国茶行业十大经济人物之一;2006年9月,“龙潭”牌信阳毛尖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2006年10月,公司通过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验收,达到了国家AAA级水平;2006年12月,通过国家标准委信阳毛尖生产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2007年,“龙潭”牌信阳毛尖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产品;2007年4月,在“世界绿茶大会”中国区绿茶评比中,以总分第一获得金奖;2007年11月,“龙潭”牌信阳毛尖获得日本“世界绿茶大会”最高金奖。

2007年12月,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再次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公司总经理阚贵元被
增选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2008年3月,“龙潭”牌茶叶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总体发展目标是,立足信阳市丰富的茶叶资源,发挥企业的品牌和规模优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大力发展有机茶和生态茶种植,以精品“龙潭”牌信阳毛尖茶为核心,机械化中低档茶为重点,实施茶叶产品系列开发,建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并加大研发投入,实施茶叶资源综合利用,延长茶叶产业链条,积极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带动和示范当地茶农和中小加工企业共同发展,形成茶叶产业集群,促进茶叶产业健康发展。

使公司拥有从种植、加工、研发、包装、储藏、销售为一体的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最终发展成为国家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

目前,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已具备名优信阳毛尖加工能力500吨/年,形成生态茶园10万亩,有机茶园6万亩,在全国 28个省市建设了100多个销售网点。

为达到公司发展目标,公司计划建设信阳毛尖机械化加工项目、蒸青茶项目、生态茶园项目以及茶叶加工综合利用项目等。

当前,重点是解决茶叶资源浪费,扩大公司种植加工规模、完善产品系列、降低生产加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有效进一步提高公司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1.5 项目概况
1.5.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茶叶是信阳市重要的传统和特色农产品,为信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信阳国际茶城项目的建设国际有利于规范茶叶市场,促进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茶文化的发掘和利用,促进中国茶品牌升级,整合网络资源,促进中国茶叶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别企业扰乱市场的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

规范的茶叶市场、放心的茶叶质量是茶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从这个意义上说信阳发展国际茶城交易平台在规范茶叶市场增强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和规模效应,增强竞争力和辐射面,使国际茶城更好地发挥其吞吐辐射和服务带动作用。

同时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和包装业的发展,推动信阳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促进信阳和整个豫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5.2项目市场分析
目前全世界有58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茶叶,饮茶人数达32亿人。

随着2004年世界所有主要茶叶出口国出口量的增加,世界茶叶出口量增长了4.4%,达到147万吨。

其中,
中国的茶叶出口增长超过了7%,达到了28.2万吨,其中主要是绿茶,占出口总量的75%以上。

世界绿茶生产增长预计会快于红茶,保持每年2.3%的增长率,到2014年将达到97.5万吨,中国绿茶产量会继续保持占世界绿茶产量的75%,将达到74万吨。

2009年,中国茶叶种植面积约186万公顷,总产量为136万吨,是世界第一大茶叶生产国。

中国茶叶年出口量在30万吨左右,仅次于肯尼亚,居世界第二位。

2010年我国茶园面积约为195万公顷,占全球茶园面积的60%,位居全球第一;茶叶总产量140万吨,全球第一,国内销售预计将超过100万吨;名优茶数量和产值全球第一,1000余个名优茶的农业产值高达350亿,以30%的产量创造了70%的农业产值;地级以上的茶文化活动举办了300多次;茶叶消费量全球第一。

1.5.3项目建设条件与优势
1.5.3.1地域优势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与安徽为邻,南同湖北接壤,介于鄂豫皖三省的结合部,处于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

京广、京九铁路和106、107国道以及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312国道和即将开通的信叶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在境内形成四个双十字和两个区域交通枢纽——信阳市和潢川县,使信阳成为“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的交通要城,是豫鄂皖三省农副土特产的集散地,居三省边贸重镇的地域优势。

信阳地处长江、陇海两大经济开发带之间,受南北两大经济开发带的双重辐射;信阳东邻沿海发达地,西居中西部地区前沿,是上海、西安、郑州、武汉的“脐心”,北上中原,南下江南,东进吴越,西入陕川,在这里形成人流、物流集散地。

信阳交通便捷,京广铁路、京九铁路与西宁铁路在信阳市区和潢川形成两个铁路十字交叉;国道107、312,京珠高速、312高速在信阳市区重叠交汇;市区距武汉天河机场仅2小时路程;淮河航运沟通豫皖,直达长江。

四通八达的主体交通网络,为信阳的物资流通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5.3.3品牌优势
信阳产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成为宫廷贡品,宋代大文豪素苏东坡赞誉“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始创于清代,因其特点是“细圆光直多白毫”,被称为“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称“信阳毛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1958年,被评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我公司的“龙潭”牌茶叶商标始创于1983年,是信阳毛尖最早的一个茶叶品牌,1990年获得的国家质量金奖,是信阳毛尖继1915年以后所获得的含金量最高的一个金奖,在全国的知名度很高,市场影响力很大,品牌的竞争力很强,现已是“中国驰名商标”。

1.5.3.4产业优势
信阳是全国重点茶区之一,2010年茶园面积为150万亩,总产量达到4000万公斤。

现已成为信阳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

信阳茶叶主要分布在大别山腹地,这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有湿润的季风型气候特点,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等条件,构成了发展茶叶生产有利的生态环境。

信阳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氨基酸含量高,茶多酚含量适中,绿茶品质优异,香高、味浓、耐泡。

信阳毛尖内含化学成分非常丰富,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及非酯型儿茶素比例较高,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也比较高,从而形成了信阳毛尖“鲜浓、爽口、耐泡”的滋味特征。

叶绿素含量高于多数嫩度相近的名绿茶,使其具有“干茶色泽翠绿、叶底嫩绿”的品质特征。

另外,信阳毛尖香气鲜浓持久,熟板栗香突出。

信阳毛尖的主要化学成分(%)
1.5.4项目建设方案与规模
本项目为河南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茶城建设项目,根据市场分析,拟在信阳市羊山新区北环路北侧新征土地2182.87亩,折145.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00万平方米。

信阳国际茶城项目共分两大功能区:1、交易区。

主要包括:茶叶集散区、茶产业延伸品
集散区、茶产业关联品区、茶产业机械设备集散区、茶产业技术区、茶产业服务区;2、配套设施区。

主要包括:商业配套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两大部分。

项目拟将信阳国际茶城建设成为集“名优茶叶、茶叶博览、茶科技、茶物流、茶文化、茶制品、茶饮料、茶工艺品”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批发交易市场,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交易可辐射全国主要省、市、自治区,拉动周边楼市、车市、物流、餐饮娱乐等产业蓬勃兴起。

同时,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5.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718981万元,其来源拟申请银行贷款500000万元,其余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

1.5.6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正常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1950万元,分析结果表明,项目有较强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自有资金)净利润率等指标均可满足有关要求。

1.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详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7 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具有较强的市场辐射力。

有利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知名度。

项目的建设还有利于当地农副产品产业结构、经营结构的调整。

对繁荣城乡经济,扩大就业,带动与其相关的餐饮服务、运输服务、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高经营户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该项目可行。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交易可辐射全国乃至世界各国,拉动周边楼市、车市、物流、餐饮娱乐等产业蓬勃兴起。

同时,用新的增长方式与新的生产体系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相互统一发展,实现环境支持系统的重新繁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们建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的前期工作进程,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尽早开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第2章项目概况与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所在地概况
信阳市地处河南省南部,有“豫南明珠”之称。

信阳市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西、北两面与南阳市、驻马店市交界,素有鄂、豫、皖“三省通衢”之称。

总面积18915平方公里。

现辖8县2区,总人口773万人,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

信阳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京广、京九铁路和106、107国道以及即将开通的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市境南北,312国道和正在兴建的宁西铁路横穿市境东西;河南唯一的港口淮滨港,航运可直达淮河航运可直达皖、苏、浙、沪等省市,被称作河南的出海口;武汉天河机场距信阳市区仅100公里。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信阳具有了“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九州”的交通优势。

信阳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这对于性喜湿润的茶树生长来说无疑是有利的,信阳茶叶是河南省南部大别-桐柏山区的重要经济作物资源之一。

该区域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丰富,是河南的鱼米之乡。

信阳全年日照2200小时,太阳辐射量为89.25千卡/cm 2,其中,有效辐射量为43.74千卡/cm 2;信阳地区土层深厚,结构良好,土质肥沃,ph值在4~6之问,很适合茶树生长。

这里生产的茶叶肥壮柔嫩,不仅外形美观,且内质优良,色香味俱全是信阳毛尖的独特之处。

信阳茶叶以信阳市西南部的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黑龙潭、白龙潭以及何家寨、灵山寺等深山区所产最为有名。

其中,海拔1100米的车云山终年云雾弥漫,雨量充沛,温度、湿度适中,无霜期长,土壤为适合茶叶生长的黑乌沃土,因而所产茶叶品质优良。

信阳茶叶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汤色清澈明净,香气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绿。

因其芽叶细嫩有峰苗,外形条索细圆挺秀,并有白毫显露,故称“毛尖”,因产地在信阳,亦称“信阳毛尖”。

2.2 项目背景
茶叶是世界三大植物性饮料之一,茶叶由于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而在世界范围内大受青睐。

目前,全世界现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茶叶,茶园面积约7860万亩,其中:中国茶园面积约1730万亩,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22%,名列世界第一位。

世界茶叶总产量达308万吨,其中:中国产茶78万吨,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5%,名列世界第二位。

世界茶叶出口量为150万吨左右,中国茶叶出口26.3万吨,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8.2%,居世界第三位。

茶叶在世界饮料年消费量中的比例约占25%,位居第一。

目前,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约500克,中国为350克,居世界第16位。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茶叶资源及从事茶业的人口较其他产茶国多,但因生产力水平较低,茶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远不如其他产茶先进国家,致使我国茶叶产品生产成本较高,使我国茶叶产品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茶叶产业是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

自茶问世以来,从没有被其它产品替代过。

茶是健康饮料,是文明饮料,这是其它饮料所不可
比拟的。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茶叶系列产品的开发应用,越来越显现出茶的真正价值。

茶叶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茶叶产业化是振兴中国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必由之路。

茶叶生产责任制亟待完善和提高;茶园分散经营后,规模不适度,粗放管理,粗制滥制,掠夺经营,商品产业率低,效益低下,形成恶性循环;面对急速发展的商品生产和市场,应变能力低。

缺少信息、技术、资金、设备、产品供销等系列手段,只有在低水平下维持生产,在市场经济的后面随波逐流,经济效益难以提高;管理体制混乱,没能把茶业当成一个产业体系,茶叶生产与加工,流通被分割在不同管理部门,切断了产业链之间的有机联系,形不成同其他部门良好的经济互动互补关系,制约了茶业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现行茶叶生产体制面临着传统的茶叶经济体制和落后的农业增长方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则必须大力推动茶业产业化的进程。

在茶叶产业化过程中,茶叶流通体制和流通方式的改革是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的茶叶批发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包括较早开发的广东和福建,总体特点是市场经济规模仍然小而分散,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大,市场的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尤其是售后服务方面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

从全国情况来看,重复建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茶叶商铺出租率高和项目审批较容易吸引了房地产商介入开发新建茶叶市场,另一方面经营不善的非茶类集散市场转型或改造为茶叶市场。

市场的重复建设不仅导致了各市场批发业务下降,而且增加了市场商户的经营成本,不利于茶叶市场的整体发展。

市场整体经营环境不容乐观。

在销区,几乎所有省会城市都建有规模不等的茶叶批发市场。

大部分市场都是独立的门脸,商户各自为政,独立核算,交易方式还是以“对手交易”为主,还没有形成统一大型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的信息平台。

以这样的销售方式成交效率低、数量小,而且信息收集和传递功能、为交易提供完整服务等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建立现代的茶叶流通体系,要健全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引导和产销衔接,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加强冷藏保鲜、卫生、质量安全可追溯、检验检测、物流等设施建设。

积极推动国内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产品专业合培育自有品牌,促进产销衔接。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当前我国的茶叶批发市场已经成为主要流通渠道,大约有65%的茶叶是通过茶叶批发市场进行流通的。

我国现有茶园面积110万公顷。

茶区分布辽阔,东起东经122度的台湾省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度的西藏自治区易贡,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榆林,北到北纬37度的山东省荣城县,东西跨经度27度,南北跨纬度19度。

共有21个省(区、市)967个县、市生产茶叶。

全国分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

农业部发布了《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年)》,在这一轮规划中将继续推进四大茶叶重点区域建设,力争到2015年,四大重点区域茶园面积提高到全国的60%,总产量73%,总产值80%。

到2015年,四大重点区域茶园总面积达150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870万亩。

在茶叶出口市场中,2009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上万吨的市场依次为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美国、日本、巴
基斯坦、阿尔及利亚、贝宁和毛里塔尼亚。

上述市场占2009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总额的60%和56%。

摩洛哥为我国茶叶出口第一大市场,我国对摩洛哥茶叶出口5.84万吨、对乌兹别克斯坦出口茶叶2.23万吨、对俄罗斯出口茶叶约2万吨、对美国出口茶叶是1.93万吨、对日本出口茶叶是1.89万吨、对欧盟(27国)出口茶叶是1.83万吨。

随着茶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科学技术的运用,我国茶叶产量和质量逐年提高,但茶叶市场上的销售却没有相应红火起来。

当前茶市不景气,与茶叶市场商户分散经营、靠经验判断市场行情等低端化竞争有直接关系。

茶叶市场存在的市场信息滞后、失真等问题,可能会使商户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但是全国各地主要茶叶批发市场很大一部分都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尤其在茶叶市场准入制度、商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经销商台账制度、索证索票制度、消费者投诉制度等方面都没有很好地建立,因此也就无法建立产品的可追溯体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市场无法召回产品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茶叶市场对茶叶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贯彻力度不够。

当然,也有一些外在的因素,如市场商户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市场不是执法部门在执行相关管理制度方面遇到重重阻力等。

这就要求市场要加大与商户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定期举行会议,向商户宣传国家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当前,不论是信阳(中国)茶都,还是其他的茶叶市场,交易方式均停留在较传统的方式,有待改进与创新。

大部分市场都是独立的门脸,商户各自为政,茶叶店独立核算,交易方式还是以"对手交易"为主,还没有形成统一电子结算功能。

这种方式成交效率低、数量小,而且信息不透明,市场比价功能、信息收集和传递功能、为交易提供
完整服务等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国际上通用的茶叶拍卖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我国也还没有形成专业的茶业经纪人队伍。

这些都制约了中国茶叶市场与国际接轨。

本次信阳国际茶城项目的建设国际有利于规范茶叶市场,促进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茶文化的发掘和利用,促进中国茶品牌升级,整合网络资源,促进中国茶叶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别企业扰乱市场的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

规范的茶叶市场、放心的茶叶质量是茶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从这个意义上说信阳发展国际茶城交易平台在规范茶叶市场,增强中国茶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因此,拟建设的信阳国际茶城,全面实施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

一是强化服务,培育市场,在促进繁荣上做文章。

协调有关部门现场办理各种证照,提供各项配套服务,为各地商家入住经营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完善制度,营造诚信经营氛围,制定完善的交易市场管理制度,规范交易行为,维护买卖双方权益。

强化质量管理,塑造诚信形象。

建立质量检测中心,禁售禁用剧毒农药,保证茶叶农残(含重金属)达标,保证茶叶质量;三是与时俱进、拓展市场,在提高品牌效益上动脑筋。

此外,从浓厚的茶文化氛围的角度,塑造市场高雅的品位。

进一步提升我国茶叶批发市场的交易方式和交易手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并为促进构建全国茶叶信息化流通体系,拓宽与发展茶叶贸易,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