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
灾难是人类生存所要面临的一种常态,一般可以将其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类。灾难报道以灾难性事件为主要内容,具有突发生、震撼性、负面性、社会性等特正,故而一直是各个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焦点,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是社会舆论的中心。
众所周知,记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环节,通过他们的眼和笔(或者镜头),人们了解到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次成功的新闻报道,除了记者必须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外,记者的心理素质对于整个采访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在灾难报道中情况复杂,这就要求记者要具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专业素养,灾难报道中记者的素质尤为重要。
关键词:灾难报道;记者;素质
第一章灾难新闻概念及其新闻价值
1.1灾难报道
西方国家并没有“灾难新闻”这个概念,灾难其自身就是种新闻。美国学者杰克海敦认为“地震、灾害、战争、飞机失事……这些都是新闻,事故火灾可说是最基本的新闻。”灾难的英文是“Disaster”,相当于中文“灾难报道”的含义
我国新闻界对于“灾难新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看法。张学军在《黑色新闻:悲剧意识的一个交汇点》一文中指出,凡是和天灾人祸有关的不幸事件都被称为“黑色新闻”。刘海贵先生《当代新闻采访》中,将灾害新闻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文灾害报道,另一种是灾害新闻报道1。在他看来,灾祸新闻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但从整体上可以将它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因此,在我国灾难报道是逐渐生成的一个概念。邓利平《“黑色新闻”——悲剧报道的美学魅力》中提到,战乱、灾祸、饥饿以及疾病都可以归结为“黑色新闻”。田炳信在《“白新闻”报道的禁戒线何时能突破》一文中,将“河道决堤、仓库爆炸以及森林大火”等报道定义为“白(色)新闻”。本文所研究的灾难报道,属于对灾难新闻事件全方位的报道,即对自然灾难和人为灾祸等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
1刘海贵.当代新闻采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254 页.
1.2灾难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
据调查研究表明,社会公众对威胁到人类自身利害的新闻会非常关注,公众对于天灾人祸新闻的关注程度,仅次于国家政治大事和战争等报道2。灾难新闻
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新闻价值要素:具有较强的社会冲击力冲突性,以及难以预测性、突发性等。从2001年的美国事件到2003年“SRAS”疫情的肆虐;从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汶川大地震;从2009年“甲型H1N1”流感引发的全球恐慌,直到2011年日本遭遇强震、海啸以及由其引发核泄漏的三重灾难,这些灾难事件的发生都在极短时间内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各国主流媒体纷纷围了抢夺话语权展开了博弈,可以说明灾难新闻报道在新闻传播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章灾难报道中新闻记者报道存在的问题
2.1 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有接近30%~58%的人在直面灾难、目睹灾难或参与救灾后会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状。在生死面前,悲伤是最直观的感受。记者其实也是普通人,在面对创伤或者灾难时,会遭受严重的刺激和压力,在心理上也会出现各种反应。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辛红在采访汶川大地震后提出:“短时间内我将不会再去采访灾难,因为我无法面对死亡。”在报道汶川和玉树地震中,很多记者都处于悲痛中久久不能自拔,情绪低落、睡眠严重受到影响,甚至情绪失控。《国际先驱导报》报道说,有香港记者在采访汶川大地震回到香港后,陷入沉重的悲伤中,主动求助于“生命热线”,经评估后被诊断患上了早期忧郁症。
2.2缺乏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每个职业人都应该遵守的工作准则。记者是一种很特殊的职业,有其特殊的职业道德准则。但是新闻记者往往在面对金钱诱惑时,容易突破这道道德防线。2002年 6 月22 日,山西繁峙发生矿难,共有38 名矿工遇难。但是去现场采访的11 名记者却因为受贿现金和金元宝,而掩盖了非法挖矿的事实。最后造成“繁峙矿难”的媒体集体失语。2008年7 月14 日,河北蔚县李家洼煤矿井下炸药发生爆炸事故,矿主买通当地官员与记者,造成隐瞒这起重大伤亡
2虞达文=新闻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208.
事故长达两月之久。这些记者在大是大非面前,完全丧失了职业道德,在金钱诱惑面前,将道义抛之脑后。记者肩负着社会赋予的伟大使命,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才能为公众反映事实的真相。
2.3职业素养不足
某知名报纸的年轻记者曾有这样的经历:某年某月,山东一煤矿发生溃水事故,有181 名工人被困井下,所有当地警力开始积极的展开救援。消息传出后,报社编辑打电话给山东站记者:“能不能写一条救援的消息?……没时间啊?……要不这样,我把通稿发你邮箱,你改一下再发回来!”这名记者很疑惑:“为什么不直接去现场采访呢?”“现场?”编辑诧异的说道:“这个词儿我已经好几年没听到过了,看来报社来了新人就是不一样呀!3”
2.4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强
记者的灾害新闻报道能力是媒体有效发挥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海事卫星以及直播车等现代化装备为灾难现场报道提供了较好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有了保障,关键还是在于记者的能力去驾驭,换句话说,机器再好,如果记者们缺乏专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无法做出好的灾难报道。
在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时某著名报刊负责人如是谈到,“毫无疑问,2009 年5月,中国传媒界迎来同题竞争的大战。之前的灾难报道除了采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外,还有一点也让记者感到焦虑,那就是灾难现场弥漫的新闻浓度几乎让人窒息。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野窥探的新闻,都是超经济的,如何这些新闻资源进行优化处理,记者们当时以命相博来寻找答案。但后来再去看,却有着很多遗憾。4”
这段话表现出媒体对于灾难报道已经拼尽了全力,甚至有的记者为了拿到一手资料豁出性命,但依然存在遗憾,这种遗憾不得不引人深思。
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少记者很茫然,既不知道受众关注什么、外界需要知道震灾现场哪些情况,也不知道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怎样才能够向社会提供有效信
3刘万永.不同的身份管理,一样的理想、责任…—“记者圈儿”话语差异现象辨析[J].中国记者.2011 年第 2 期.第50 页
4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主编.王云帆. 找寻因爱之诺——浅谈21 世纪经济报道地震周年特刊操作
思路.南方传媒研究[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年第18 期.第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