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OADS治疗

合集下载

对比地特胰岛素(Det)、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

对比地特胰岛素(Det)、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

对比地特胰岛素(Det)、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发表时间:2019-03-18T13:56:56.98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作者:石晖霞[导读] 探讨Det、NPH联合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Det+OADs治疗,对照组给予给予NPH+OADs治疗。

对比地特胰岛素(Det)、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石晖霞(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510080)【摘要】目的:探讨Det、NPH联合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Det+OADs治疗,对照组给予给予NPH+OADs治疗。

结果:观察组的FPG、 2hPG、 HbA1c、 BMI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Det+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较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2型糖尿病;地特胰岛素(Det);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口服降糖药[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505-01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T2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口服降糖药的效果会逐渐降低,为了提升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一般需要联合用胰岛素进行治疗[1]。

本研究旨在比较Det、NPH联合OADs治疗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对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基本资料1.1 随机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中36例,男21例,女15例;患者的年龄在50~79岁,平均年龄为(56.65±3.57)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2.51±1.20)年。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商品名:诺和佳英文名:Insulin Degludec and Insulin Aspart Injection汉语拼音:De Gu Men Dong Shuang Yi Dao Su Zhu She Ye【成份】活性成分: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采用重组DNA 技术,利用酿酒酵母制成)。

1ml 溶液含有100 单位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其比值为70/30(相当于2.56mg 德谷胰岛素和1.05mg 门冬胰岛素)。

每支笔芯装有3ml 溶液,含有300 单位德谷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

德谷胰岛素化学名称:赖氨酸B29(Nε-羧基十五烷酰-γ-谷氨酰)去(B30)人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74H411N65O81S6分子量:6103.97门冬胰岛素化学名称:AspB28 人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256H381N65O79S6分子量:5825.63辅料:甘油、间甲酚、苯酚、氯化钠、醋酸锌、盐酸(用于调节pH 值)、氢氧化钠(用于调节pH值)、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应为无色液体,无浑浊,基本不含微粒物质。

【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

【规格】3ml:300单位(畅充)【用法用量】用量:本品为可溶性胰岛素产品,含有基础德谷胰岛素和速效餐时门冬胰岛素。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随主餐每日一次或每日两次给药。

在进行每日一次给药时,如需要,可改变给药时间,只要本品随最大一餐给药即可。

包括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在内,胰岛素类似物的效价均以单位表示。

一(1)单位本品相当于1国际单位人胰岛素、1单位甘精胰岛素、1单位地特胰岛素或1单位双相门冬胰岛素。

本品可单独给药,也可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联合使用,或与餐时胰岛素联合使用(参见【临床试验】)。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应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给药。

建议主要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剂量。

如果患者的体力活动增多、常规饮食改变或伴随其他疾病,则需调整剂量。

利拉鲁肽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利拉鲁肽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利拉鲁肽联合预混胰岛素与单用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作者:刘文文楼雪勇刘艳芬毛红仙王姗姗陈颖婷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2年第12期[摘要] 目的探討单用预混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两者间的差异。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口服降糖药物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L组采用门冬30胰岛素+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P组采用门冬30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压、体质量指数、FBG、2 h PG、HbA1c、2 h C-P、FC-P、血糖波动情况、低血糖发生次数、日胰岛素用量、HOMA-IR以及HOMA-β等。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周,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FBG、2 h PG、HbA1c、HOMA-IR均显著下降,HOMA-β显著上升(P[关键词] 预混胰岛素;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低血糖[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2)12-0115-04[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emixed insulin and premixed insulin combined with liraglutid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A total of 120 T2DM patients poorly controlled by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Jinhua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9 to Febr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L and 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L was treated with insulin aspart 30+metformin + liraglutide, and Group P was treated with insulin aspart30+metformin. The blood pressure, body mass index (BMI),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 PG), hemoglobin A1c (HbA1c), 2 h postprandial C-peptide (2 h C-P), fasting C-peptide (FC-P),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s, frequency of hypoglycemia, daily insulin dosage,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β-cell function (HOMA-β), etc.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week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FBG, 2 h PG, HbA1c and HOMA-IR in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and HOMA-β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Key words] Premixed insulin; Liraglutid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Blood glucose fluctuations; Hypoglycemia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作为肠促胰素中的一种,不仅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还在血糖调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优泌乐50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优泌乐50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L IU S h u , SU K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ilin Medical College, Guilin, Guangxi, 5 T :O 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humalog mix 50 versus glarine insulin in treating poorly controll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 D M ) patients with oral antidiabetic drugs( OADs) . M ethods A total of 77 poorly controlled T2DM patients with OAD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 two groups. The group A (n = 3 8) was given humalog mix 50, the group B (n = 39) was given glarine insulin. The baseline data of patients and the following indicators including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 , 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 h PBG) ,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lc) ,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and the changes of body weight after treatment for pared. Results After 24 weeks of treatment , both groups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FBG , 2 h PBG and H bA 1c(P < 0 .0 5 ) , but the group A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FBG , and less in 2 h PBG ( P < 0. 05 ) . There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crease degree of HbAlc ( P > 0. 05 ) . There was no serous hypoglycemia in both groups , and the incidences of mild hypoglycemia and weight gai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 0. 05 ) . Conclusion Proper amount of humalog mix 50 and glarn e insulin can both control blood glucose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 while humalog mix 50 has better efficacy in controlling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than glarine insulin.

口服降糖药的选择与联合应用

口服降糖药的选择与联合应用
目录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和策略口服降糖药的选择联合治疗病例分享
糖尿病的临床后果严重
糖尿病
终末期肾病主要致病原因
心血管死亡率增加2-4倍
青壮年主要 致盲原因
非外伤性下肢截肢主要致病原因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
有效、平稳降糖降低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缓解症状
最根本的目的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综合管理的五驾马车
阿卡波糖降低IGT和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P=0.012
P=0.0061
P=0.0059
P=0.0226
P=0.0326
STOP-NIDDM研究(IGT)
MeRIA7(DM)
高血压
心肌梗死
任一心血管事件
任一心血管事件
心肌梗死
发病风险
2.Hanefeld M, et al. Eur Heart J 2004;25:10–16
DCCT/EDIC,N Engl J Med 2005;353:2643-53.
DCCT长期随访:血糖控制达标降低心脑血管风险
心血管事件
非致死性心梗、卒中和心血管死亡
相对危险降低
P=0.016
P=0.018
2007年ESC/EASD新指南
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HbA1c≤6.5%)能够降低大血管并发症——推荐级别Ⅰ 证据水平A
降糖药分类
降血糖药:
磺脲类
可引起低血糖
苯甲酸衍生物:瑞格列奈
D-苯丙氨酸衍生物:那格列奈
胰岛素
抗高血糖药物:
双胍类:二甲双胍
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
噻唑烷二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拜唐苹)
新型降糖药
GLP-1类似物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李燕祥;刘永兰;石文霞【期刊名称】《系统医学》【年(卷),期】2024(9)8【摘要】目的分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Insulin Degludec/Insulin Aspart,IDegAsp)治疗口服降糖药(Oral Antidiabetic Drugs,OADS)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7月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OADS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

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IDegAsp治疗。

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糖波动值、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血糖标准差、24 h平均血糖值、餐后血糖波动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6.15±1.52)d短于对照组的(7.89±1.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7,P<0.05)。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DegAsp能够有效改善OADS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抑制其血糖波动,且未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总页数】4页(P134-136)【作者】李燕祥;刘永兰;石文霞【作者单位】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门诊西药房;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静配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医保准入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对比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成本-效果2.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单纯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3.胰岛素专项集采后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对比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4.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5.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刘仁海;高霞;陈小莲;穆伽俐;肖蓉【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7(026)015【摘要】目的比较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OADs)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方法将73例T2DM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组(A组,n=23)、地特胰岛素组(B组,n=23)、甘精胰岛素组(C 组,n=27),3组均配合合理OADs治疗.结果 3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00),各组治疗前后组间HbA1C,FBG 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下降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HbA1C 达标率分别为52.00%,43.00%,5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3组均无重度低血糖事件发生(P=0.971,0.061,0.213).结论 3种胰岛素类似物联合OADs治疗T2DM的降糖效果相当,重度低血糖发生率均较低,体质量增加不明显.%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hree insulin analogues combined with oral antidiabetic drugs ( OADs )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mellitus ( T2DM ) . Methods Totally 73 patients with T2D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BIAsp30 group ( group A, n=23 ) , detemir insulin group ( group B, n=23 ) and glargine insulin group ( group C, n=27 ) according to the digital table method, the 3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ppropriate OADs.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events of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monitoring the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 HbA1C ) , fastingblood glucose ( FBG ) of the three groups after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an before treatment ( P=0. 000 ) . The changes of HbA1C, FBG and body mass index ( BMI ) in the 3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P > 0. 05 ) . The success rate of HbA1C of the group A, B, C were 52. 00%, 43. 00% and 59. 00%,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0. 058 ) . No severe hypoglycemic events occurred in the 3 groups ( P=0. 971, 0. 061, 0. 213 ) . 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three insulin analogues combined with OAD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2DM are similar, and no significant weight gain, lower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hypoglycemia.【总页数】4页(P34-37)【作者】刘仁海;高霞;陈小莲;穆伽俐;肖蓉【作者单位】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8500;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8500;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8500;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8500;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重庆 40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7.1+5【相关文献】1.关于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 [J], 黄梅;2.胰岛素泵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J], 黄文锋;詹锐文;詹昊冰;吴桂林;温德华;黄金重3.基础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 [J], 许英;沈红丽;徐松梅4.预混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J], 曾华锋;刘宗学;李萍;余红丽5.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 [J], 周泽华;肖蓉;何煦;瞿文娟;杨刚毅;李伶;李志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相赋能:双时相胰岛素在中国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方案中的地位

双相赋能:双时相胰岛素在中国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方案中的地位

双相赋能:双时相胰岛素在中国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方案中的地位母义明【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9(016)015【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早相胰岛素分泌; 糖尿病;2型;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双相赋能【作者】母义明【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起始治疗时机较晚,大量患者仍以口服降糖药治疗为主,且血糖控制尚未达标。

2013年纪立农教授[1]牵头的一项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65.88%的糖尿病患者单纯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相比之下,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比例仅为33.93%,且即使是胰岛素应用者,血糖控制状况也是差强人意,仅26.21%达到了血糖控制目标。

机制分析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以β细胞功能受损为主,并且早相胰岛素分泌缺失显著[2],而且与西方人相比,东方人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空腹血糖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2h血糖水平升高已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3]。

因此,为探讨双时相胰岛素在中国2型糖尿病胰岛素起始方案中的地位,本文将从双相赋能的意义、具体治疗策略、治疗方法展开讨论。

1 双相赋能的意义正常生理状态下,在葡萄糖负荷后数分钟内,胰岛素迅速分泌,其峰值位于餐后3~5min,并在10min内消失,此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又称为早相分泌。

大约在葡萄糖负荷后10~20min,出现晚相胰岛素分泌,此过程将持续数小时,直到升高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为止[4]。

早相胰岛素分泌对餐后血糖(postprandial glucose,PPG)有决定作用。

Del Prato S[5]系统回顾了胰岛素分泌过程和血糖关系,结果发现,口服葡萄糖负荷30min后的胰岛素水平和负荷2小时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r =-0.75,P<0.0001),表明早相胰岛素分泌不足是导致餐后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异常高,这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作用不正常所引起的。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目标,而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和有效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治疗按照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注射。

这些药物治疗方案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调整。

1. 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常用的口服药物包括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波脲、格列齐特等,可以通过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水平。

这些药物应在饭前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如低血糖、体重增加等。

- 二甲双胍: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合成和促进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水平。

这些药物不易引起低血糖,还可以减轻身体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对减轻体重也有一定作用。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伊格列酮等,主要通过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不适。

口服药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但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用于口服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重或者无法控制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

2. 胰岛素注射治疗:胰岛素注射通常适用于1型糖尿病或者2型糖尿病无法通过口服药物有效控制的患者。

胰岛素可以替代胰岛素的分泌或者增加胰岛素的作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根据胰岛素的类型和使用方式,可以将胰岛素注射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多次注射:患者需要每天使用胰岛素注射多次,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的方式来控制血糖水平。

常见的胰岛素包括快速作用型、中速作用型、长效型等,需要根据餐前或者餐后的血糖情况以及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 胰岛素泵:胰岛素泵是一种可以持续输送胰岛素的装置,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来提供胰岛素,更加贴近于胰岛素的正常分泌模式。

口服降糖药新型药物PPT精品文档

口服降糖药新型药物PPT精品文档
3、改善脂质代谢
主要作用部位:细胞
代表药物
商品名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由于存在引发心血管疾病风险,文迪雅 2010年10月停止在中国推广)
文迪雅 (葛兰素史克) 太罗(太极)
吡格列酮Pioglitazone
(201l年11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第42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 医务人员和患者关注吡格列酮可能引起膀
I 葡萄糖
I
胰岛素 胰腺
脂肪组织
I
肌肉
肝脏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双胍类
Ref:Adapted from Kobayashi M. Diabetes Obes Metab 1999; 1 (Suppl 1):S32–S40.
7
双胍类药物(Biguanides)
8
双胍类药物
作用机制: 1、抑制肝糖异生,减少肝糖输出,降低基础血糖 2、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增加骨骼肌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氧化,降低餐后血糖 4、抑制脂肪分解、降低游离脂肪酸浓度和脂质氧化
18
风险
文迪雅:增加患者心衰及骨折风险,在中国限用:2010 年10月16日,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发 文,表示包括该药在内的12种同类产品仍可在中国继续 使用,但新糖尿病患者或者65岁以上患者,不考虑使用; 对于其他患者,必须在对于其他降糖药无法控制血糖的 情况下使用。
19
TZD的不良反应——水钠潴留
Joslin’s Diabetes Mellitus.2007;41:728
25
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的禁忌症
• 有明显消化吸收障碍的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包括炎症、 溃疡、消化不良、疝等)

沙格列汀片关于 糖尿病联合治疗的可持续发(1)

沙格列汀片关于 糖尿病联合治疗的可持续发(1)

1. ADA. Diabetes Care. 2017. 40( S1) 2. AACE/ACE. Endocrine Practice.2007;13(S1) 3. AACE/ACE. Endocrine Practice.2017
胰岛素促泌剂诱导β 细胞凋亡
体外细胞研究显示,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诱导β 细胞凋亡,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FOXO1对健康β细胞无效,但对高血糖的反应显著 在高血糖状态下, FOXO1激活,胰岛素抵抗增加,引起高血糖 如果高血糖现象持续(晚期糖尿病),FOXO1衰竭,从β细胞中消失,胰岛素分泌减少
血糖
~5mmol/L
~8-14mmol/L
沙格列汀或DPP-4i相关
>16mmol/L
健康状态
代谢异常
AGi:α -糖苷酶抑制剂; T2DM:2型糖尿病
β 细胞“过劳”,长期血糖控制又如何?
SU加重β 细胞负荷
磺脲类降糖药减少胰岛细胞胰
TZD未能改善β 细胞功能
ADOPT研究显示在0.5-4年内β细胞功能每年 下降2.0%,提示罗格列酮无长期作用1
岛素含量、诱导β细胞凋亡2
GLN损害β 细胞 AGi不能改善β 细胞功能
相比对照组的凋亡细胞比例(%)
4h 暴露 4d 暴露
沙格列汀或DPP-4i相关
格列本脲剂量(nM)
对照组
0.1
1
10
100
体外培养人胰岛细胞,分组加入格列本脲0.1nM到100nM,暴露观察时间为4小时和4天,TUNEL染色检测β细胞凋亡情况
Maedler K, Carr RD, Bosco D,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5;90(1):501-6

近2年糖尿病药物治疗指南、共识汇总【最新版】

近2年糖尿病药物治疗指南、共识汇总【最新版】

近2年糖尿病药物治疗指南、共识汇总二甲双胍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之一。

近两年,针对二甲双胍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新的临床证据。

为此,内分泌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对2014年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形成《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该共识共包括7大方面内容,分别为:临床地位与使用时机,作用机制,剂量与临床疗效,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降糖外作用。

磺脲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磺脲类药物是发现最早和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在国内外2型糖尿病管理指南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磺脲类药物可以与多种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且可作为治疗方案的基础用药之一长期使用。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磺脲类药物的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内分泌专家基于循证证据的进展,对2004年版《磺脲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进行了更新,形成《磺脲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格列喹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格列喹酮作为二代磺脲类促泌剂,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及安全性,同时兼具肾脏保护作用,获得全球多个权威指南推荐。

为进一步指导规范格列喹酮的临床应用,中国50余位知名内分泌代谢领域专家起草、讨论、制订了《格列喹酮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建议不同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OAD)联合治疗T2DM 在临床应用中已十分广泛,其中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美国糖尿病协会等国内外指南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作为二者的固定复方制剂,具有经济方便的优点,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单独使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或与其他多种OADs联合用药。

为提高或加深临床医生对此类单片复方制剂的认识,促进基层治疗的合理用药,内部分内分泌专家和学者依据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口服降降糖药(OAD)三联治疗方案有哪些

口服降降糖药(OAD)三联治疗方案有哪些

口服降降糖药(OAD)三联治疗方案有哪些OAD三联治疗方案有哪些
临床常用的OAD三联治疗方案主要包括:
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二甲
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或
SGLT-2抑制剂、二甲双胍+TZDs+DPP-4抑
制剂或SGLT-2抑制剂、二甲双胍+磺脲类+
DPP-4抑制剂或SGLT-2抑制剂、二甲双胍+
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或SGLT-2抑制剂等。

关于OAD三联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研究较少。

有meta分析显示,现有三联治疗方案对血糖控制的疗效相当,只是在不良反应方面有所差异。

研究表明,在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的基础上加用SGLT-2抑制剂较加用DPP-4抑制剂在降糖、减重和降压方面效果更优;在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的基础上加用DPP-4抑制剂的降糖疗效与加用TZDs相当,两种联合方案均增加体重和低血糖风险,但前者对体重的影响更小,导致低血糖的原因主要与磺脲类药物的作用有关。

此外,中国糖尿病治疗策略研究(STRATEGY)显示,在二甲双胍与DPP-4抑制剂二联治疗仍未达标的患者中,与加用磺脲类或格列奈类相比,加用阿卡波糖的三联治疗方案虽然在降糖疗效方面明显逊色,但却显著降低患者体重和低血糖风险。

在心血管安全性方面,目前尚无关于三联治疗方案之间在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或严重不良事件上的研究证据。

抗糖尿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糖尿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三、各类抗糖尿病药物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胰岛素促泌剂:促使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促泌剂: 磺酰脲类(SU) 磺酰脲类(SU) 非磺酰脲类(苯甲酸衍生物) 非磺酰脲类(苯甲酸衍生物) 类胰高糖素肽GLP类胰高糖素肽-1(GLP-1) 噻唑烷二酮类(TZDs): ):改善胰岛素抵抗 噻唑烷二酮类(TZDs):改善胰岛素抵抗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糖苷酶抑制剂(Acar (Acar):抑制a-糖苷酶 a-糖苷酶抑制剂(Acar a 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双胍类:改善胰岛素抵抗, 双胍类: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肝糖输出 苯乙双胍 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适应证
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尤其肥胖或超重者 型糖尿病一线用药
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的血糖不 型糖尿病, 甚稳定,辅用二甲双胍, 甚稳定,辅用二甲双胍,能够有助于 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量。 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量。 IGT干预治疗 IGT干预治疗 多囊卵巢治疗( 多囊卵巢治疗(PCOS)
二甲双胍副作用及禁忌症
(二)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五驾马车, 综合治疗 五驾马车,持之以恒 五驾马车 手段:1 糖尿病教育是前提 手段 2 合理的饮食计划 基础 3 适当的运动 药物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4 药物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5 血糖监测是理想控制的重要保证
二、抗糖尿病药物 (anti-diabetic drugs)
罗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多方面作用 降低心血管多种危险因子
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促泌剂
磺脲类药物 ● 第一代磺酰脲类 甲苯磺丁脲(D860), 甲苯磺丁脲(D860), 氯磺丙脲 ● 第二代磺酰脲类 格列本脲(优降糖) 格列本脲(优降糖) 格列齐特(达美康,美齐特) 格列齐特(达美康,美齐特) 格列吡嗪(美吡哒,迪沙片,瑞易宁) 格列吡嗪(美吡哒,迪沙片,瑞易宁) 格列喹酮(糖适平) 格列喹酮(糖适平) ● 第三代磺酰脲类 格列美脲(亚莫利,瑞平,万苏平等) 格列美脲(亚莫利,瑞平,万苏平等) 非磺脲类药物 瑞格列奈(诺和龙,孚乃迪) 瑞格列奈(诺和龙,孚乃迪) 那格列奈(唐力) 那格列奈(唐力)

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专家共识

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专家共识

3.二甲双胍联合TZDs
• 二甲双胍与TZDs联合的降糖疗效确切,低血糖风险较小,可有效改善 胰岛素敏感性。然而,TZDs的使用与充血性心力衰竭(HF)和骨折风险 增加相关。该联合方案适用于伴有明显胰岛素抵抗而血糖轻中度升高的 T2DM患者。存在ASCVD、心功能不全的老年T2DM患者应谨慎使用。 有meta分析显示,二甲双胍分别联合TZDs或磺脲类的降糖效果相似, 联合TZDs的低血糖风险较小,但体重增加更多。一项RCT研究比较西 格列汀(100 mg/d)或罗格列酮(8 mg/d)分别联合二甲双胍 (≥1 500 mg/d)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两种二联治疗方案的疗 效和安全性相似,但联合西格列汀组在患者体重管理方面更具优势。
• (2) HbA1C≥7.5%且伴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新诊断T2DM患者(老年及存 在严重并发症者除外),可早期启动OAD二联治疗 B
• (3)大剂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能耐受的患者,低剂量二甲双胍与其他 OAD起始联合是一种选择 B
• (4)需要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其高血糖得到控制或缓解之后, 部分患者可以改为OAD联合治疗 B
• (3) T2DM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宜选用减轻体重或至少是不增加体重 的药物(如SGLT-2抑制剂、α -糖苷酶抑制剂或DPP-4抑制剂)与二甲双 胍联合的方案 B
• (4)老年T2DM患者常有多种并发症或伴发疾病,易发生低血糖,推荐二 甲双胍、α -糖苷酶抑制剂或DPP-4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选择或以此为基 础的联合治疗方案 B
• (3) 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其与二甲双胍 联合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可减轻体重,减少血糖波动,可作为餐后血糖 升高明显(尤其是合并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的首选二联治疗方案之 一B

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推荐

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推荐

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推荐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疗时间比较长。

虽然该病没有特效药,但医学上正在积极的研究治疗糖尿病的最新药,下面给大家分享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希望能帮到大家。

1、口服降糖。

口服降血糖药物主要的有效成分为磺脲类,其作用的药物原理是促进胰岛素释放,大大增强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这种药是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现在已强大的发展到第三代,仍是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

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有成效。

如常用的甲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优降糖、吡磺环己脲、甲磺吡脲达美康、克糖利、糖适平,和瑞格列耐,如诺和龙。

2、口服降糖增敏剂。

降糖增敏剂主要为双胍类降糖药物Biguanides,是口服降糖药中的元老,不诱发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及降低高肝糖生成率。

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

为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如降糖灵、二甲双胍、格华止、力克糖、美迪康、迪化糖锭等。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降低餐后血糖。

如拜糖苹。

4、唑烷二酮类。

主要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如曲格列酮、匹格列酮、罗格列酮文迪雅等。

5、口服胰岛素。

近年开发的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效果好,副作用少。

治疗后期较常用。

对餐后血糖有效好效果,故又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

进餐前服用。

常用的胰岛素类似物有三种:一是赖脯胰岛素,二是门冬胰岛素,三是甘精胰岛素。

6、口服降糖的中成药。

中药抗高血糖的作用弱而缓,降血糖的作用不如西药。

西药合用中药治疗糖尿病比单用西药治疗进行比较,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延迟西药的失效期。

目前,用来降血糖的中成药有近40种,其中绝大多数是纯中药,少数几种加了西药类降糖药,如消渴丸,降糖舒,黄精苦瓜胶囊等。

消渴丸:临床上消渴丸主要用于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的2型糖尿病,症见:口渴喜饮、多尿、多食易饥、消瘦、体倦乏力、气短懒言等。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糖尿病的分型
★ 1型糖尿病(T1DM) ☆ 2 型糖尿病(T2DM) ★ 妊娠糖尿病(GDM)
☆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控制手段
健康教育 饮食疗法 运动疗法 药物疗法 心理治疗和血糖监测

治疗原则

早期治疗 长期治疗 个体化治疗 系统、规范治疗 综合治疗
治疗目的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OAD)的临床应用
菏泽市中医医院 何刚
糖尿病概论:
定义: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 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从而 导致人体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内分泌代谢性疾 病(临床综合征)。 临床特征:持续性高血糖。 典型表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或体重减轻 。
纠正体内糖、脂代谢紊乱。 消除或缓解临床症状,恢复正常体重,提高生存质量。

维持成年人的生活工作能力,保障儿童和青少年的正常 生长发育。 防止或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延长患 者寿命。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OAD)的临床应用
◇ ◆ ◇ ◆ ◇ ◆ ◇ 磺脲类(SUs) 格列奈类 双胍类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AGI) 噻唑烷二酮类(TZDs) DPP—IV抑制剂 SGLT2抑制剂

注意问题:
■ 低血糖(磺脲类药物使用应从小剂量开始,同时须密切 监测血糖,5-7天调整一次剂量,在高血糖纠正后,应及时 调整剂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 继发性失效(SFS)。 ■ 胰岛功能的进行性衰减?
格列奈类(餐时血糖调节剂)
代表药物: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那格列
奈(唐力)。 主要降糖机理:其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但 其与β细胞上磺脲类的结合位点完全不同,通过与不 同的受体结合关闭β细胞膜上ATP敏感性钾通道,使 钙离子通道开启,刺激胰岛素分泌。 适应症:用于饮食控制、降低体重与运动不能有效 地控制高血糖的T2DM病人。特别是餐后血糖升高 的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多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OADS)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sulin glargine added to ongoing therapy with multiple oral antidiabetic drugs(OAD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EASD 2007 poster研究背景及目的:强化血糖控制能降低糖尿病相关的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

由于糖尿病病程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征,患者往往从口服降糖药(OAD)进行糖尿病治疗发展到需采用基础胰岛素,且最终发展到需采用餐时胰岛素进行治疗。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测定糖尿病患者A1C以及空腹血糖(FPG)水平来评估口服降糖药治疗时添加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材料与方法:在口服降糖药治疗时添加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一项开放、平行3组研究,且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每天1次、2次及3次餐时胰岛素glulisine注射。

在该研究(N=643)为期14周的导入期内,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

患者的入选标准是,A1C≥8.0%且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口服降糖药至少3个月。

口服药物治疗亚组包括患者联合使用二甲双胍(MET)、磺脲类(SUs)、和/或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

有关药物剂量的数据来自于患者日记的自我记录报告。

结果:相关人口统计学特征(男性占50.5%,白种人占65.3%,年龄:52.3±10.2岁;体重指数(BMI):35.8±14.2kg/m2;2型糖尿病病程:8.5±6.2年;平均A1C水平:9.8%±1.4;平均FPG:231.8mg/dL)在3个口服降糖药治疗亚组中均相当。

患者在继续其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同时,初始接受10U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基于平均早晨空腹血糖是否达到<96mg/dL 的控制目标而定。

甘精胰岛素治疗14周后,随机给予餐时胰岛素之前,所有亚组校正后的A1C水平平均降低2.47%;校正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平均降低104.8mg/dL;且40.6%的患者A1C水平达到<7.0%。

表总体(N=643)MET+SU+GLAR(n=388)MET+TZD+GLAR(n=147)SU+TZD+GLAR(n=52)MET+SU+TZD+GLAR(n=56)基线特征A1C┼(%) 9.8±1.4 9.7±1.4 9.9±1.5 9.9±1.4 9.9±1.2BMI┼(kg/m2) 35.8±14.2 35.7±16.9 36.2±9.3 34.6±8.4 36.4±6.9FPG┼(mg/dL) 231.8±71.4 228.8±70.5236.9±72.5232.6±75.2 238.1±71.114周时(导入期终点)特征A1C改变╪(%) -2.47±0.05 -2.42±0.06 -2.71±0.09 -2.45±0.15 -2.34±0.14A1C<7.0%(%) 40.6 34.5 57.3 47.0 38.6 体重改变╪(kg) 3.5±0.2 3.1±0.2 3.9±0.4 5.3±0.6 4.5±0.6FPG改变╪(mg/dL) -104.8±1.7 -101.5±2.3 -112.0±3.4 -107.9±6.0 -108.8±6.0平均甘精胰岛素剂量:* U/kg┼U/d╪0.58±0.2664.8±1.80.60±0.2668.8±2.20.61±0.2668.7±3.60.49±0.2361.3±6.50.46±0.2556.9±6.2SMBG<50mg/dL的低血糖(事件/患者-年)╪1.06±0.14 1.24±0.20 0.45±0.17 1.73±0.62 0.70±0.34┼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均数±标准误表示;*药物剂量数据来自患者自我日记记录报告;SMBG:自我血糖监测结论: MET+TZD+GLAR联合亚组患者经最大校正后平均A1C减少(P=0.003 vs MET+SU+GLAR)且患者最高校正后A1C水平百分数<7.0%(P0.0001 vs MET+SU+GLAR)。

该组所报告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也最低。

这些结果证实多种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添加甘精胰岛素进行联合治疗能获得极佳的血糖控制。

在口服降糖药治疗时添加基础胰岛素治疗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了一项开放、平行3组研究,且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配每天1次、2次及3次餐时胰岛素glulisine注射。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口服降糖药治疗时添加基础胰岛素进行为期14周治疗的导入期内的疗效和安全性(N=557)。

患者入选标准是A1C≥8.0%且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口服降糖药至少3个月。

口服药物治疗亚组包括患者联合使用二甲双胍(MET)、磺脲类(SUs)、和/或噻唑烷二酮类(TZDs)药物。

相关人口统计学特征(男性占50.1%,白种人占65%,年龄:52.2±0.44岁;体重指数(BMI):35.2±0.34kg/m2;2型糖尿病病程:8.6±0.27年;平均A1C水平:9.7%±0.06)在3个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亚组中均相当。

患者在继续其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同时,初始接受10U的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基于平均早晨空腹血糖是否达到<96mg/dL的控制目标而定。

治疗14周后,所有亚组校正后的A1C水平平均降低2.52%;43.4%的患者A1C水平达到<7.0%。

总体(n=557)MET+SU(n=351)MET+TZD(n=128)SU+TZD(n=47)MET+SU+TZD(n=31)基线特征A1C(%) 9.7±0.06 9.6±0.07 10.0±0.13 9.8±0.22 9.9±0.22BMI(kg/m2) 35.2±0.34 34.9±0.42 35.9±0.81 34.7±1.13 36.9±1.25FPG(mg/dL) 231.5±3.0 228.8±3.7 240.2±6.5 223.5±10.1 238.9±12.214周时(导入期终点)特征A1C改变(%) -2.52±0.05 -2.45±0.06 -2.76±0.09 -2.54±0.15 -2.55±0.20A1C<7.0%(%) 43.4 37.5 60.1 47.5 42.0 体重改变(kg) 3.5±0.2 3.1±0.2 4.0±0.4 5.2±0.6 3.8±1.0FPG改变(mg/dL)-110.1±1.9 -107.2±2.4 -117.1±3.6 -114.9±5.9 -102.7±10.5平均甘精胰岛素剂量: U/kgU/d 0.59±0.0163.7±1.90.61±0.0265.0±2.30.60±0.0362.5±3.90.48±0.0460.4±6.70.47±0.0739.9±18.2SMBG<50mg/dL的低血糖(事件/患者-年)1.12±0.16 1.25±0.22 0.49±0.19 1.86±0.67 0.91±0.57注:所有值均以均数±标准误表示;BMI=体重指数;SMBG=自我血糖监测尽管MET+TZD联合治疗亚组患者在筛查时A1C水平最高,然而该亚组经最大校正后A1C 平均降低(P=0.0035 vs MET+SU)以及最高校正后患者A1C水平<7.0%(P=0.0004 vs MET+SU)。

该亚组所报告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也最低。

这些结果证实,多种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添加甘精胰岛素进行联合治疗能获得极佳的血糖控制。

介绍z大量研究证实,在1型糖尿病1及2型糖尿病2,3患者中强化血糖控制能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z进行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以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中每天1次、2次或3次餐时注射快速起效的胰岛素类似物glulisine的疗效,与对已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患者添加甘精胰岛素治疗的疗效。

z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口服降糖药治疗时添加基础胰岛素治疗14周的导入期内(例如,在随机分配接受餐时胰岛素治疗之前)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患者z未完全有效控制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来自美国国内大约60个研究中心。

z规定的入选标准:92型糖尿病诊断时间≥6月、年龄18-79岁的男性或女性患者9糖化血红蛋白A1C(A1C)≥8.0%9当前服用稳定剂量的至少2种口服降糖药,这些降糖药来自以下3种类型的降糖药:磺脲类(SU)、双胍类(二甲双胍[MET]),或噻唑烷二酮类(TZD)降糖药z主要排除标准:9先前的数年内使用过胰岛素治疗9有无意识低血糖史9存在急性、慢性代谢性酸中毒或曾有代谢性酸中毒史9存在肾脏功能受损或存在任何明显的肝肾疾病9过去的12个月内存在卒中或冠心病史;存在充血性心衰史;过去的5年内存在恶性肿瘤史;过去的2年内存在吸毒或酗酒史。

研究设计及治疗z研究包括一个为期1周的筛选期,一个为期14周的初始甘精胰岛素治疗的导入期(当前分析的患者),一个为期24周的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3种glulisine胰岛素中的一种方式治疗的治疗期。

z所有满足筛选标准的患者进入研究的导入期,并开始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10U/天(每天睡前注射一次)。

9先前的口服降糖药治疗仍继续z患者个体逐步增加的甘精胰岛素剂量基于治疗接近控制目标的程度,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标<96 mg/dL(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