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通过注射静脉或皮下可以控制血糖。
口服降糖药主要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肝脏产糖、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多种机制来降低血糖。
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可以同时作用于多个环节,更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1. 改善血糖控制:甘精胰岛素具有长效控制血糖的效果,可以保持较稳定的血糖水平。
而口服降糖药则可以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肝脏产糖等,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联合应用可以在不同机制上同时发挥作用,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2. 减轻胰岛素耐药性:胰岛素耐药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口服降糖药可以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耐药性。
甘精胰岛素作为长效胰岛素,可以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频率,减少胰岛素耐药性的发生。
联合使用可以相互协同,减轻胰岛素耐药性。
3. 降低并发症的风险:高血糖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表明,有效的血糖控制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4. 提高治疗依从性:甘精胰岛素作为长效胰岛素,使用频率较低,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而口服降糖药则相对方便简单,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联合使用可以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提高治疗依从性。
需要注意的是,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胰岛素敏感性、肾功能等综合评估,合理调整甘精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用药时间。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减轻胰岛素耐药性,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依从性。
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个体化治疗,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
磺脲类 时 , 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 , 加强运动治疗 , 使体重逐 步 下降, 若与双胍类或 旺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降糖药联 用则疗 效 - 加强 。严重 肝 、 肾功能不全 , 合并严重 感染 , 创伤及 大手术 期 间, 酮症酸 中毒 , 尿病孕妇和 哺乳期属禁忌 证。 糖 磺脲 类药物 较为安全 , 严重副 反应 少 , 种 剐作用总 发 各
者 . 老 年 糖 尿 病 患 者 使 用 也 比较 安 全 。格 列 美 脲 为新 一 代 在
在单 纯饮 食治疗 无效 的患者 单用 二 甲双胍时 , 基础血糖通 常 降低 2 % 以上 . 0 餐后血糖 下降幅度更 大 。对 非肥胖 和肥胖 2
维普资讯
主望 科杂志 20 6 02年 月第 4 卷第 6 l 期
C n le a,ue 02 Vl 1 № 6 l n m Md Jn 20 . o4, i fJ t
继续 教 育 园 地 . 尿 病 系列 讲 座 . 糖
糖 尿病 患者 口服 降糖药 的治疗
一
4适应证和禁忌证 : .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经 饮 食 控 制 、 动 、 运
降低 体重等治疗 , 疗效不满 意者均可用磺脲类 。因其 主要 是 刺激 胰岛素分泌, 故对有一定胰 岛功能者疗效较好 。对一 些
发 病 年 龄 较 轻 , 形 不 胖 者 也 有 一 定 疗 效 。但 在 肥 胖 者 使 用 体
此, 一般说磺脲类药物 与这种受体结合能力的强弱 和结合 时
间长 短决 定 了该 种 药 物 刺激 胰 岛 素 分 泌 能 力 的 大 小 。此 外 ,
磺脲 类药 物可能 还有 胰外 作用 , 一些研究显示磺脲类药物 长 期治疗 时胰岛素敏感性和胰 岛索与受体 的结 台得到改善。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并且危害性很大的疾病,据统计,全球有4.62亿人患有糖尿病,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糖水平,而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新型胰岛素,具有快速降糖和长效稳定血糖的特点,具有明显的优势。
口服降糖药则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者提高胰岛素的效应,对糖尿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
将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发挥协同效应,达到更好的降糖效果。
第一,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可以有效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一直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部疾病等。
通过甘精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联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联合治疗降低了胰岛素的剂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高剂量使用胰岛素不仅会增加药物的成本,还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胰岛素抵抗的情况,甚至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而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胰岛素的剂量,减少患者的不适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
提高了疗效的稳定性。
甘精胰岛素的快速降糖和口服降糖药的长效稳定血糖可以相互补充,有效减少了血糖波动的风险。
研究表明,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的稳定性,降低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的风险,让患者的生活更加稳定。
第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治疗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长期坚持用药并进行血糖监测,而且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反应,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联合使用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反应,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它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胰岛素的剂量、提高疗效的稳定性,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口服降糖药使用方法
口服降糖药使用方法下面就将各类口服降糖药的功用特点及用法介绍如下,供糖尿病患者选用时参考:一、磺脲类药物治疗效果:大多数Ⅱ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应用时有效,空腹及餐后血糖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可下降1%~2%,随着疗程的延长,效果渐差。
5年后,约半数患者还能保持满意的血糖控制。
副作用: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低血糖,其发生往往不像胰岛素引起的那样容易早期察觉,且持续时间长,严重时可导致永久性神经损害。
年老体弱、长效制剂用量偏大可发生严重低血糖甚至危及生命。
磺脲类药物种类:第一代:甲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
这些药物降糖作用弱,用量大,现已较少使用,但价格便宜,经济条件差的患者仍可使用。
第二代: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优降糖:价廉、应用广,降糖作用明显,为长效降糖药。
达美康:为中效降糖药,降糖作用温和,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副作用。
美吡达与糖适平:均为短效制剂,作用时间短,因此不易造成低血糖反应,老年人服用比较安全。
缺点是服用次数须增加。
糖适平又称为“糖肾平”,主要在肾脏代谢,约95%有胆汁排出,可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亚莫力:是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与优降糖相比,降糖作用快且持久,促胰岛素释放的作用更快,仅有轻度低血糖反应。
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即诺和龙,单独应用低血糖发生较少,与二甲双胍合用降糖效果明显优于两药单用,但须注意避免较重低血糖。
此药能快速使胰岛素释放,有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便于病人就餐时服用。
主要的副作用为轻度的低血糖。
主要经粪胆途径排出,无肾毒性。
三、双胍类降糖药主要有降糖灵苯乙双胍、降糖片二甲双胍。
适应症:Ⅱ型糖尿病、肥胖、高胰岛素血症者可首选此类药物;磺脲类继发失效的可改用或加用此类药物;Ⅰ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不稳定者也可服用此类药物。
副作用: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反应如口苦、口中有异味、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饭后服用可减少这些反应,最重要的是乳酸中毒。
偶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斑疹,停药后即可消退。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
・继续教育园地・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指导潘晓黎作者单位:110001 沈阳市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晓黎:女,大专,主管护师2006204210收稿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5大综合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服降糖药物可直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口服的方法相对简单,比较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接受。
但是要保证患者能够正确地服用口服降糖药物,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需要护士对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和教育。
1 患者状态的评估在对患者进行教育前护士应对具体患者做尽可能详细的评估。
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病程、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教育背景、患病后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家庭情况、工作性质、经济状况等。
通过评估为患者设定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2 用药指导2.1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口服降糖药物主要有4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2糖苷酶抑制剂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护士要教会患者分辨和认识各种口服降糖药物,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
2.2 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2.1 促胰岛素分泌剂此类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和餐时血糖调节剂,其不良反应主要是体重增加和低血糖。
患者服药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①为了药物更好的吸收,促胰岛素分泌剂应在餐前或餐中服用;②服药时间和服药间隔应尽可能固定;③服药期间要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血糖监测结果;④此类药物有引起低血糖的可能,应教会患者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低血糖;⑤如果经常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发生低血糖(血糖低于3.9mmol/L ),且持续3d 以上,应嘱患者将这些情况报告给医生;⑥服药期间要继续遵守饮食计划;⑦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应在餐前服用,如果在进餐的时候没有进餐,则不要服药。
如果准备增加一餐或进食零食较多,则应该增加药物剂量。
2.2.2 双胍类以二甲双胍为代表的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恶心或腹泻。
不良反应通常与药物剂量相关,大多可以自行缓解。
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
有酮症 酸中毒 , 非酮症 高渗性 昏迷等 急性 代 i 紊乱 时 , 及 身 } 肝
肾 功 能 不 全 ( 清 肌 酐 超 过 15 gd ) 心 力 衰竭 缺 氧情 况 。 血 .r / L , a
以叠 加 , 短 起 效 时 间 , 不增 加 二 甲 双 胍 的 副 作 用 。故 常 缩 并
及餐后血糖降低 , 糖化血红蛋 白( Ac 下降 l 一 % 。降 Hb l) % 2
糖效应可靠 , 为最 常用 的降 糖药 物 :临 床常 用 的为格 列 吡 嗪, 服用磺脲类药 物应从 小 剂量开 始 , 防低 血 糖 , 谨 服用 l 0
选 用 降 糖 药 物 l 临床 常用 品种 及 不 良反 应
压, 可取得降糖 、 降脂 、 减肥和降压等多重效果 。尤其适合 于 肥胖兼 有心血管病的 2型糖尿病 的治疗 。该 药 的常见副 作 用是胃肠道 反应 , 表现为 口干苦 , 属味 , 金 厌食 , 心 , 恶 呕吐及 腹泻等。大多数 患者症状轻 微 , 可以耐受 , 不影 响继续 治 并
糖尿病 是最常见 的代谢性疾 病 , 2型糖 尿病多见 , 且 在 临床上 2型糖尿病 占总 数 的 9 % 以上 。目前 , 0 应用 最 多的 降糖药物仍然是 口服 降糖 药。伴随 着对糖 尿病基 础研究 的 突破 , 口服降糖药 已打 破传统 的磺脲类 、 双胍 类结 构和 作用 模式 , 新型药物相继开麓 , 作用途径不断拓展 , 包括胰 岛素促 分泌药 , 胰岛素增敏剂 、 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新 的 口服 a 药不断 问世 , 显示 了 良好的药 动学性质 , 在治疗 2型糖 尿病 及其并发症方面 , 取得 了较好 的疗效 , 但是任何 药 品都有 一 定 的不 良反应 , 床医师或药 师应根据 患者不 同情况 , 临 合理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
用葡萄糖,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 感性。 4 抑制葡萄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 萄糖)。 5 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 6 增加患者体内GLP-1的作用。
副作用
1 肠道反应,如口干苦、厌食、恶心、呕
吐、腹泻、口腔有金属味等,减少剂量和 饭中、饭后服用可以减轻症状。 2 部分病人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 荨麻疹。 3 最严重的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
氨基酸衍生物
瑞格列萘
商品名:诺和龙,孚来迪 剂型:0.5mg、1.0mg、2.0mg/片 0.5-4mg/次,3-4次/天,最大剂量16 mg/天。
那格列奈
商品名:唐力 剂型:120mg/片 60-120mg/次,1-3次/天
(二)双胍类药物作用
1 抑制肝糖原分解。 2 促进无氧糖酵解。 3 促进肝脏、肌肉等外周组织摄取和利
(2)格列苯脲
第二代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并且持久, 容易发生低血糖。商品名:优降糖,2.5mg/片, 1—8片/天,1—3次/天。
目前临床常用磺脲类 药物:
(3)格列吡嗪
降糖作用比较温和。商品名:美吡哒,利糖妥。5mg/片, 1/2—6片/天,1—3次/天。迪沙2.5 mg/片,1-12片/天,1-3 次/天。瑞易宁,秦苏,长效控释片,5 mg/片,1-2片/天,12次/天。
降低磺脲类药物作用的药物:
①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双氢克尿噻; ②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 这类药物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会降 低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磺脲类药物要 适当加量。
临床常用磺脲类药
(1)甲磺丁脲
商品名:D860,第一代磺脲类药物,作用 比较弱,但降糖作用肯定,毒副作用较小。0.5 g/片,1—6片/天,1—3次/天。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04
抑制葡萄糖异生(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05
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吸收。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
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病人。
1型糖尿病病人在使用胰岛素过 程中血糖波动较大者,加用双 胍类药物有利于稳定血糖。
适应症:
单用磺脲类药物不能良好控制 的2型糖尿病病人。
对胰岛素不敏感的病人。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
02
03
服药时间:阿卡波 糖在吃第一口饭时 嚼碎服用效果较好。
伏格列波糖在饭前 10分钟内服用效果 较好。
演讲完毕,感谢观看
谢谢!谢谢!
禁忌症
因双胍类药物易致胃肠道反 应和高乳酸血症,因此
禁用或慎用于肝肾功能不全、 低血容量休克、心力衰竭、 肺部疾病等缺氧血症病人。
胃肠道疾病患者慎用。
凡不适宜单独用磺脲类药物 治疗的情况,也不适宜单独 用双胍类药物治疗。
胰岛素增敏药物-双胍类
副作用
肠道反应,如口干苦、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口腔有金属味等,减少剂量和饭中、饭后服用可以 减轻症状。 分病人有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
病人出现水肿的机率为15%,两
者合用可以使一些无明显心脏病
的病人出现心衰。所以对于糖尿
病病史超过10年以上,年龄在70
岁以上的病人,最好不与胰岛素
合用。
胰岛素增敏药物-格列酮类
常用药物: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
服药时间:
饭前饭后服用均可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
在小肠内抑制a-葡萄糖苷 酶,阻止和延缓葡萄糖的 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4
对胰岛素抵抗或不敏 感,胰岛素每日需要 量虽超过30u,也可 试着加用磺脲类药物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在终身内都需要接受治疗和管理。
目前,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这种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疗效角度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和作用机制。
1.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优势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综合疗法,它能够利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互补作用,调节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的压力,减少药物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血糖控制更为稳定:甘精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联合使用可以相互增强作用,在不同时间段对血糖进行更全面的调节,有效地降低血糖波动的风险。
(2)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通过口服降糖药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降低甘精胰岛素的用量,减轻胰岛素对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降低低血糖的风险。
(3)副作用更少:相对于单一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副作用更少,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肝肾功能。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胰岛素增敏和血糖调节两个方面。
(1)胰岛素增敏:口服降糖药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利用和降解,从而减少外源性胰岛素的使用,减轻胰岛素的压力,缓解胰岛素抵抗。
(2)血糖调节:口服降糖药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素分泌细胞和肝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减少血糖的生成和释放,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
针对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研究。
这些研究数据显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在改善血糖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1)改善血糖控制: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尤其是对于那些胰岛素抵抗明显的患者。
内分泌代谢病科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和护理
内分泌代谢病科糖尿病患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和护理通过糖尿病饮食(医学营养)、运动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基础治疗措施,但是由于胰岛素抵抗的持续存在,胰岛B细胞的进行性衰退,甚至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遭遇各种应激,单单改善生活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合理和积极的使用药物。
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分类较多,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一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
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口服降糖药可分为主要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磺脉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的药物(双胭类、TZDs.糖甘酶抑制剂、SG1T2抑制剂)。
磺版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1PT的分解、增加G1PT浓度从而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双胭类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TZDS的主要药理作用为改善胰岛素抵抗;糖普酶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
SG1T2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为通过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增加肾脏葡萄糖的排出。
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
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
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会逐渐增大。
临床上常需要口服药物间及口服药与注射降糖药间(胰岛素、G1PT受体激动剂)的联合治疗。
【口服降糖药的适应证】(1)通过饮食运动治疗尚不能使代谢控制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口服降糖药。
(2)用胰岛素治疗而代谢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联合应用某些口服降糖药治疗。
【口服降糖药的分类、特点及护理要点】(一)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药物1磺腺类药物可以使HbA1c降低1%〜2%。
是目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推荐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
糖尿病人如何用口服降糖药?.docx
糖尿病心衰患者选择二甲双胍治疗
据中国医药报讯为了进一步考察降糖药物治疗与心衰及糖尿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加拿大的学者最近对一些相关文献做了系统性的回顾分析,结果表明,二甲双胍是惟一与糖尿病及心衰引起的损害无关的降血糖药。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超过1.7亿人患有糖尿病,而且,到2030年,它的发病率预计会翻番。
糖尿病患者患心衰的危险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糖化血红蛋白,患心衰的危险就增加10%~15%。
反过来,25%~40%的成人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衰。
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糖尿病与心衰患者的血糖,成为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
目前,许多降血糖药可有效地控制高血糖,但是,他们对于伴有心衰的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不确定。
降血糖药对于糖尿病与心衰的治疗结果存在较大的争议,甚至对于糖尿病与心衰患者最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也是不确定的。
一些证据提示:对于心衰患者,严格的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75%)与不太严格的控制相比,也许与生存率更差有关,而与所用药物无关。
因此,疗效可能不仅受降血糖药物选择的影响,而且也受疗效肯定的降血糖药对血糖控制程度的影响。
这项加拿大学者完成的系统性回顾分析表明,在8个临床试验中,6个试验发现胰岛素与各种原因的死亡有关;3个试验发现二甲双胍与各种原因的死亡无关,与各种原因特别是心衰引起的住院增加也无关;有4个试验发现噻唑烷二酮与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减少有关,同时与心衰引起的住院危险增加有关。
由此,研究人员认为,二甲双胍是惟一与糖尿病及心衰引起的损害无关的降血糖药,糖尿病患者患有心衰可选择使用二甲双胍。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老年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注意事项
老 年 糖 尿 病 口服 降 糖 药 治 疗 原 则
老 年糖 尿 病 口服 降糖 药治 疗 原则 与年 轻 人并 无本质 区别 ,不过 ,也有 自身的特殊性 。老年糖尿
估 ,设 定 更为 合理 的 血糖 控制 目标 。如果 有必 要 的话 ,应 当 采用胰 岛 素治 疗 ,设 定个 体化 的血 糖
该 类 药 物被 称 为速 效 促胰 岛素分 泌 剂 ,可改
变胰 岛素 分 泌模 式 ,减少 餐后 延 迟 发生 的 高胰 岛 素血症 。需要注意 的是 ,对于残 存胰岛功 能较弱的
该类 药 物可 导致 患 者 出现 浮肿 ,多 见 于女 性 患者 。老年糖 尿病患者 使用该药 ,若 出现浮肿 ,应 当立 即停药 。该药 开始用 药的安全 剂量为 1 mg 5 / 天 。研究 表 明 ,该药 可使 心血管 风 险升高 ,因此 , 既 往有 心 血管 疾病 患 者 ,或者 有潜 在 心血 管 疾病 风 险 的患者 ,应 当禁用 该 药 。
糖尿病天地 ・ 临床刊 2 0 0 9年 1月 第 3卷 第 1 Da e e o l ,J n 0 9 V l ,N . 期 i bt s W r d a 2 0 , o 3 o 1
经 验 交 流
老年糖 尿 病 口服 降糖 药 治疗 注意事 项
驹 津光久 等
摘 要 在 治疗老 年 2 糖尿 病的过 程 中 , 择合 适的 口服 降糖 药很重 要 。非胰 岛素促分泌 剂不 会导致低 血糖发 生 .是 型 选
者 ,除 了 严 格 控 制 血 糖 以预 防微 血 管 并 发 症 以 外 ,更 重要 的是预 防心脑 血管 疾病 等 大血 管 并发
症 的 发生 。 因此 ,除了控 制血 糖 ,还应 当控 制血
治疗糖尿病的各种口服降糖药都有哪些作用和区别
治疗糖尿病的各种口服降糖药都有哪些作用和区别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糖尿病的口服药也越来越多。
那么,防治糖尿病的各种口服降糖药都有哪些作用和区别呢?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可分为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格列酮类(噻唑烷二酮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泌素等六类。
现具体分述如下:一、磺脲类降糖药此类药物的降糖机制是:(1)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2)增强人体组织的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3)促进人体内肝糖元的合成,减少糖元的分解,从而降低病人的空腹血糖。
磺脲类降糖药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1型糖尿病患者及伴有黄疸、造血系统抑制、白细胞减低的糖尿病患者须禁用。
常用的磺脲类降糖药有以下几种:1.D860(甲苯磺丁脲)D860属于第一代磺脲类药物。
其副作用较轻,只有少数患者服用后出现胃肠道反应及皮疹。
比较而言,在磺脲类药物中,D860的降糖作用较弱。
它适用于治疗轻型的糖尿病患者。
2.优降糖(格列本脲)优降糖属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
其降糖作用较强,为D860的200倍。
病人服用优降糖后,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因此,对于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有心脑肾病变及过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不用或慎用优降糖。
3.达美康(格列齐特)达美康为第二代磺脲类药物。
其降糖的强度为D860的10倍,作用较温和,无明显的副作用。
它适用于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和属于肥胖体型的糖尿病患者。
由于达美康可通过降低血小板的粘连和集结而起到抗血小板栓塞的作用,故它还可以用于防治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脑血管病变及视网膜毛细血管病变等并发症。
4.糖适平(格列喹酮)糖适平为第二代磺脲类药物。
其降糖的强度与D860相仿。
糖适平的排泄不受肾功能的影响。
其95%的代谢产物从胃肠道排出,不到5%的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故糖适平是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首选药物。
糖适平尤其适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已有肾功能不全而肝功能良好的糖尿病患者。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不良导致。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数据,全球约有4.65亿人患有糖尿病,而中国更是有一大部分人患有此疾病。
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来维持血糖水平,还要进行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适量锻炼和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甘精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机制、临床疗效和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来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1. 甘精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快速作用的胰岛素类似物,它能够迅速降低血糖水平,尤其是餐后血糖。
甘精胰岛素在短时间内能够模拟人体自然产生的胰岛素,迅速在血液中达到峰值,并在数小时内迅速降至基础水平。
甘精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 口服降糖药口服降糖药是指通过口服途径给药,能够降低血糖水平的药物。
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增加剂、胰岛素抵抗改善剂和肝糖原分解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糖,包括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葡萄糖输出等。
二、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临床疗效1.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糖药,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葡萄糖输出来降低血糖水平。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充分验证。
研究表明,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个体化治疗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应该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药物耐受性来进行个体化治疗。
不同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年龄、合并症等因素都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治疗 ppt课件
03
症状改善情况
口服降糖药应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提高生活
质量。
安全性评价
01
02
0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口服降糖药应具有较低的 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 药安全。
肝肾功能影响
口服降糖药应不影响肝肾 功能,避免对肝肾造成损 害。
心血管安全性
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的糖 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应 具有较好的心血管安全性 。
02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磺酰脲类药物
总结词
促进胰岛素分泌
详细描述
磺酰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这类药物适用于 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
非磺酰脲促胰岛素分泌剂
总结词
快速、短效的胰岛素促泌剂
详细描述
非磺酰脲促胰岛素分泌剂起效快,促进胰岛素快速释放,降低血糖。但可能导致 低血糖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
对于2型糖尿病病程较长、胰岛功能 部分受损的患者,口服降糖药可以作 为一线治疗药物。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的患者,口服降糖药可以作为一线治 疗药物,但需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 使用。
禁忌症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 药不是一线治疗药物,因为其 胰岛功能完全受损,无法分泌 胰岛素。
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 高血糖综合征等急性并发症的 患者,口服降糖药不是首选治 疗药物,应立即就医并接受紧
患者在服用口服降糖药期间,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出现低血糖、过敏反应等症 状时,应及时就医。
04
口服降糖药的疗效与安全性评 价
疗效评价
01
血糖控制效果
口服降糖药应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治疗上海市沪东医院内科匡雄辉2001292型糖尿病占全部糖尿病的90%以上,其中少部分(约15%)在早期阶段通过饮食、运动和减轻体重等疗法可以控制病情,而大多数需应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目前除了传统的磺脲类和双胍类外,还有一些新型口服降糖药,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等。
一、磺脲类1.种类和特点:磺脲类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以来,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可供临床使用。
第一代有甲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
第二代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第二代磺脲类的主要特点为作用强,剂量小,副作用相对少。
格列美脲由于其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有人认为是第三代磺脲类。
2.降血糖机制:磺脲类药物降血糖机制主要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仍有争论。
体外和体内试验都证明磺脲类药物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在有葡萄糖的条件下磺脲类药物促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得到加强。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机制是磺脲类药物与β细胞膜上的磺脲类药物受体结合后,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细胞膜去极化,去极化作用又使电压敏感的钙离子通道开放,允许细胞外钙离子流入到β细胞内,钙离子有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因此,一般说磺脲类药物与这种受体结合能力的强弱和结合时间长短决定了该种药物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力的大小。
此外,磺脲类药物可能还有胰外作用,一些研究显示磺脲类药物长期治疗时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得到改善。
3.药物的选择:各种磺脲类药物作用强度及作用持续时间存在差异,但经剂量调整后,每片药的降糖效果大致相当。
目前尚无研究对多种磺脲类降糖药进行剂量疗效比较。
临床选择用药主要依据各种药物的排泄途径、作用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
格列本脲与β细胞膜上磺脲类受体结合后不易离解,因而降糖作用时间持久,有效时间可达20~24h,对控制空腹血糖效果比较好。
而格列吡嗪等相对短效的药物对控制餐后血糖效果较好。
格列喹酮属短效制剂,血浆半衰期仅1.5~2h,作用时间5~8h,降糖作用相对弱一点,但该药主要从胆道排泄,因此特别适用于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也比较安全。
格列美脲为新一代产品,降糖作用强,并且与磺脲类受体结合和离解的速度比格列本脲为快,因此较少引起低血糖。
4.适应证和禁忌证: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疗效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
因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故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
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者也有一定疗效。
但在肥胖者使用磺脲类时,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加强运动治疗,使体重逐步下降,若与双胍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联用则疗效加强。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严重感染,创伤及大手术期间,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孕妇和哺乳期属禁忌证。
磺脲类药物较为安全,严重副反应少,各种副作用总发生率约为3%~5%。
最严重的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大多是由于用药不当。
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磺脲类药物均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不要超过最大推荐剂量。
低血糖反应容易发生在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人及进食少的病人。
作用强且作用时间持续长的药物,低血糖的发生率较高。
其他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皮肤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
二、双胍类降糖药双胍类药物于1957年问世用于治疗糖尿病,主要有二甲双胍、苯乙双胍,由于后者在个别患者引起较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许多国家早已停止使用,目前主要用二甲双胍。
1.药理作用:更确切地说双胍类是一种抗高血糖药物,而不是降血糖药物,双胍类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
对正常人无降血糖作用。
双胍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分泌,主要作用于胰岛外组织,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肠壁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糖异生。
二甲双胍半衰期短,在尿中基本以原形排出,清除快,在12h内清除90%。
一般说,在单纯饮食治疗无效的患者单用二甲双胍时,基础血糖通常降低20%以上,餐后血糖下降幅度更大。
对非肥胖和肥胖2型糖尿病均有效。
对单用磺脲类药物不能获得满意控制血糖者联用二甲双胍,空腹血糖可再降低20%以上。
另外,二甲双胍还有降低体重,降低血脂的作用。
2.适应证及禁忌证:肥胖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首选双胍类。
二甲双胍的常用剂量为0.25~0.5g,3次/d。
双胍类也可与磺脲类或胰岛素联用。
已有研究证明二甲胍可降低糖耐量低减(IGT)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发生率。
严重肝、肾、心、肺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缺氧性疾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哺乳期忌用双胍类。
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
为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应在餐中或餐后服药,从小剂量开始。
乳酸酸中毒为严重不良反应,多见于长期、大量应用苯乙双胍,及伴有肝、肾功能减退,缺氧性疾病,急性感染、胃肠道疾病时。
二甲双胍引起乳酸酸中毒的机会很少。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作用机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成分主要为淀粉,在唾液、胰淀粉酶作用下生成寡糖。
寡糖在α-葡萄糖苷酶(糖苷酶)作用下生成单糖后才被小肠吸收。
生理状态下,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段大部分被吸收,形成餐后血糖高峰。
口服糖苷酶抑制剂后,小肠上段的糖苷酶活性大部分被抑制,寡糖和双糖的吸收减慢,有的可减少80%。
在空肠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运行到回肠,此处的糖苷酶活性本来很低,但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到达这里后其活性增强,糖吸收增加。
因而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后,可使碳水化合物在全肠道吸收,餐后血糖的曲线比较平稳。
糖苷酶抑制剂对β-半乳糖苷酶无作用,不影响对葡萄糖本身、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
口服后吸收不到2%,其中90%在24h内以原形从胃肠道排出。
2.临床应用: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选用,也可以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疗效不佳者,可单用糖苷酶抑制剂。
单一用药餐后血糖可下降20%左右,空腹血糖降低约10%。
与双胍类联用时这两种药物均不刺激胰岛分泌胰岛素且能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故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可明显降低血糖。
1型或2型糖尿病已用胰岛素治疗但餐后血糖较高者与糖苷酶抑制剂联用,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
研究证明阿卡波糖能减少IGT转化为糖尿病的发生率。
糖苷酶抑制剂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于进餐前即刻或刚吃几口饭时嚼碎吞服。
目前国内上市的有阿卡波糖(acarbose),用量为50~100mg,3次/d。
伏格列波糖(voglibose)用量为0.2~0.3mg,3次/d。
3.不良反应及注意点:服糖苷酶抑制剂后,未被吸收的寡糖进入结肠,发酵生成短链脂肪酸、CO2及H2,这些物质可引起腹泻,且生成的CO2、H2及甲烷可引起肠胃气胀。
在服药早期,病人常有腹胀、胀气、肠鸣音亢进及排气过多,少数病人有腹泻。
在服药过程中这些症状可有所缓解,仅有个别人因不耐受而停药。
单用糖苷酶抑制剂一般不引起低血糖,但若与磺脲类或胰岛素联合应用时,则因这些药物的作用而可能出现低血糖,此时应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来纠正。
因肠道糖苷酶已被抑制,口服蔗糖或淀粉食品不易消化吸收,效果较差,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
对低体重、营养不良、患有消耗性疾病、肝肾功能损害、缺铁性贫血等患者不宜应用本药。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者也不宜使用。
四、胰岛素增敏剂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胰岛素抵抗,在肥胖和超重者尤为明显。
改善胰岛素抵抗,无疑对这些患者会产生有益的作用。
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是近年发现的具有直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称为胰岛素增敏剂。
1.种类及作用机制:1982年首先发现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噻格列酮可降低肥胖和糖尿病动物的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此后发现的此类衍生物有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后2种已在我国上市。
实验显示该类药物能增强胰岛素抑制肝葡萄糖产生的作用,抑制肝糖异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长链脂肪酸的氧化。
现认为该类药物能与细胞核特异性受体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γ)结合,从而在基因和分子水平调控与葡萄糖和脂肪等代谢有关酶和蛋白质的表达,从而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改善糖代谢。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单独应用或与其他口服降糖药合用均可改善糖代谢。
对肥胖者效果更佳。
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与胰岛素联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对其他非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也可能有效。
主要不良反应有贫血、水肿、体重增加,长期用药这些表现可逐渐缓解。
早期上市的曲格列酮在部分病人发生了严重的肝毒性,目前已停止使用。
国内上市的有罗列格酮,4~8mg/d,分1~2次口服。
吡格列酮,15~45mg,早餐时1次顿服。
使用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过程中也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在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尚未允许使用此类药物。
五、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为使胰岛素快速释放的口服降糖药,可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在每次进餐前即刻口服,因此有人称之为餐时血糖调节剂。
目前上市的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该类药物的降血糖机制与磺脲类相似,抑制钾离子外流,使β细胞膜去极化,开放钙离子通道,增加钙离子内流。
但与磺脲类药物的不同点为与受体的结合位点不同,且药物不进入细胞,吸收和代谢迅速,如瑞格列奈,餐时给药1mg,在(34±18)min达血药峰浓度,血浆半衰期0.64h,在血液中90%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90%以上在肝脏代谢为无活性物质,并通过胆汁分泌从粪便排出,尿中排泄只有6%左右。
餐时服药餐后30~90min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升高餐后胰岛素的作用比空腹明显,进食后诱导的胰岛素分泌增高约1倍。
血浆葡萄糖在餐后45min开始下降,持续约4h。
由于作用时间短,较少引起低血糖,同时由于起效快,在进餐前即刻口服,不进餐不服药,服药方式灵活。
适应证为2型糖尿病,鉴于此类药物主要从胃肠道排泄,伴肾功能损害者也能使用。
不良反应有低血糖、头痛、头昏。
孕妇忌用。
瑞格列奈的剂量为0.5~2mg,3次/d。
那格列奈的剂量为30~180mg,3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