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21《梦溪笔谈二则》课件(3)(新版)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七上24.《梦溪笔谈二则》课件
《梵天寺木塔》段落
第一层,从开头到“而动如初”。 这层写建塔过程中工匠们未能解决塔身不 稳定的问题。 第二层从“无可奈何”到“塔遂定” 这层写喻皓采用“布板”和“实钉”的办 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 第三层从“盖钉板上下弥束”到“人皆伏 其精练”。 这一层解释了塔定的原因及众人对此事的 反应,从侧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 高明。
其: 其虫旧曾有之 这种,这样 人履其板 那 人皆伏其精练 他,指喻皓 患其塔动 这 其喙有钳 它的,指子方虫的天敌的 密使其妻 他的,指匠师的
词类活用 便实钉之 名作动,用钉子钉 通假字 人皆伏其精练 “伏”同“服” 佩服
《以虫治虫》段落
第一层就是第一句,文章第一说明虫害产 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
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
实:使坚实。钉:用钉子钉。如:遵照。 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
盖:因为。弥束:紧密束缚。来自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
相:互相。联:连接。
胠箧:箱子。履:走,踩踏。
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持:支撑。
自:自然,当然。
伏:同服,佩服。 精练:精熟。
方:方出神
正
《以虫治虫》反应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 治。这种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 消灭虫害。这种方法不仅是促进农业增产的有效措 施,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这种防治方法 不仅在古代有效,今天也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当堂练习
1.根据课文填空 “傍不肯”的外貌特征--------,------。 子方虫天敌的威力无比表现在------,----------。 说明剿灭害虫极为迅速,干净彻底的句 子是:------------------------。 突出“以虫治虫”成功的一句话是-----------------。
梦溪笔谈二则PPT课件7 苏教版 (共31张PPT)
1、“皓笑日”,根据“笑”字 想象一下喻皓的心理活动。
喻皓心里可能在嘲笑这个匠师的浅 薄无知,如此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 了。 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 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2、用自己的话说说塔不动的原 因。
因为木板与塔紧密相联,相互制 约,所以不能动。
3、“人皆服其精”中“其”指 谁为什么佩服他? 匠师。
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 里的庄稼。
子方虫
再读短文,说说虫 害发生的年代、季节、 范围和危害的程度。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
即蠼螋(qúsōu),口器咀嚼式,有强大铗 状尾须一对,能夹人、物,杂食性或食肉性
它的
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
遍地。蔽:遮盖 为两段。(成为) 就 了方虫 全,都
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57.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 28、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59、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60、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61、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篇》 62、孩子:请高看自己一眼,你是最棒的! 6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64、活鱼会逆水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65、怕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苦的人苦一阵子。 66、有价值的人不是看你能摆平多少人,而是看你能帮助多少人。 67、不可能的事是想出来的,可能的事是做出来的。 68、找不到路不是没有路,路在脚下。 69、幸福源自积德,福报来自行善。 70、盲目的恋爱以微笑开始,以泪滴告终。 71、真正值钱的是分文不用的甜甜的微笑。 72、前面是堵墙,用微笑面对,就变成一座桥。 73、自尊,伟大的人格力量;自爱,维护名誉的金盾。 74、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75、懂得回报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76、读懂责任,读懂使命,读懂感恩方为懂事。 77、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 78、技艺创造价值,本领改变命运。 79、凭本领潇洒就业,靠技艺稳拿高薪。 80、为寻找出路走进校门,为创造生活奔向社会。 81、我不是来龙飞享福的,但,我是为幸福而来龙飞的! 82、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83、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84、不想当老板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85、志存高远虽励志,脚踏实地才是金。 86、时刻牢记父母的血汗钱来自不易,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需要报答。 87、讲孝道读经典培养好人,传知识授技艺打造能人。 88、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8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90、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七年级语文上册 《梦溪笔谈》两则优秀教学课件 苏教版
这其实是个省略句,即“岁以(之) 大穰”,意思是:年成因此(傍不肯) 而获得大丰收。由此可见,一个“以” 字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 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的缘故,这就 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学过本文,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 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 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 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 生态环境的的一项重要措施。
不能。因为此时子方虫还没有 造成祸害,一个“方”字,显 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 急.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了,就和 英语中的将来时和完去时的区 别一样。
忽”字表明事出意外.不但表现出 “傍不肯”出现的突然,也反映出 作者惊奇的心理感受。害虫天敌的 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虽然 在当时人们对此现象还不能作出科 学的解释,但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 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 哪些“以虫治虫”的例 子,试找出并写下来。
树 林 医 生
梦溪笔谈
•
沈括(1031~ 1095),字存中,是我国北宋时代杰出的科 学家、政治家,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晚年 用笔记文学体裁所著的《梦溪笔谈》共二十六卷,再加 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六百零九 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 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 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中所记 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国 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 上的坐标”。
方为秋田之害。
秋天田地里的 像 庄稼 •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 地; 代词,它的 这里指虫 遍地 子的嘴 成为
就
十天
用
因
苏教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课件(共21张PPT)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 正在危害秋田里的庄稼。忽然有一种昆虫产 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它的嘴上 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 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 虫全都被咬成两段。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 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这种虫过去曾 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梦溪笔谈》二则
沈括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2、学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体会语言的简洁、生动、趣味。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
是我国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政
治家,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
人。沈括从小就跟随做官的父亲走
南闯北,增长了许多见识。他具有
子方(虸蚄)虫,就 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虫,粘虫和蝗虫一样都 是在中国从古至今危害农业 的害虫,其属鳞翅目夜蛾科。
“傍不肯”,就是 步行虫,属步行虫科 (Carabidae),是肉食性 的昆虫,也就是会捕食其它 昆虫或软件动物(蜗牛)。
读故事,学科学
《以虫治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利用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
这种措施有什么好处?
答:“以虫治虫”是促进农业增产 的一项有效措施,这种措施是保护 生态环境的科学途径。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试举一 两个例子来说明。
青蛙吃害虫 猫头鹰吃田鼠 啄木鸟吃害虫 金龟子吃蚜虫
课外联读 ——《梦溪笔谈》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 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 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民许 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 篱皆为所焚。 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 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 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 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 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 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 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梦溪笔谈》二则
沈括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2、学习、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体会语言的简洁、生动、趣味。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
是我国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政
治家,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
人。沈括从小就跟随做官的父亲走
南闯北,增长了许多见识。他具有
子方(虸蚄)虫,就 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虫,粘虫和蝗虫一样都 是在中国从古至今危害农业 的害虫,其属鳞翅目夜蛾科。
“傍不肯”,就是 步行虫,属步行虫科 (Carabidae),是肉食性 的昆虫,也就是会捕食其它 昆虫或软件动物(蜗牛)。
读故事,学科学
《以虫治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利用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
这种措施有什么好处?
答:“以虫治虫”是促进农业增产 的一项有效措施,这种措施是保护 生态环境的科学途径。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试举一 两个例子来说明。
青蛙吃害虫 猫头鹰吃田鼠 啄木鸟吃害虫 金龟子吃蚜虫
课外联读 ——《梦溪笔谈》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 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 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民许 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 篱皆为所焚。 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 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 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 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 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 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 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七年级语文上册 《梦溪笔谈(沈括)》课件 苏教版
梦溪笔谈
•
沈括(1031~ 1095),字存中,是我国北宋时代杰出的 科学家、政治家,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晚 年用笔记文学体裁所著的《梦溪笔谈》共二十六卷,再 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六百零 九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 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 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中 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 学史上的坐标”。
一、了解课文记述的生动事例和北宋 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 二、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方法; 三、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 四、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及虚词的意义 和用法。
1、本文给我们介绍了 自然界的哪种现象?
自然界的好多生物都 存在天敌。利用生物的 天敌可进行农作物害虫 的生物防治。
2、正确翻译课文,注意 表示时间的年号,地名, 物名等不需要翻译。
说
铺排
匠师云:“未布瓦,上 轻,故如此。” 所以 翻译: 工匠说:“木塔上没 有铺瓦,上面轻,所 以才这样” 这样,指木 塔不稳定
于是,便
可是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从前,当初
用
木塔
翻译: 于是就把瓦片铺 排在塔的上面, 可是木塔还是像 当初一样晃动。
————————— —————————
暗中,秘密地
派
他的,指匠师的
赠送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 钗,问塔动之因。 询问,打听 助词,的 助词,的 用,把
翻译: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 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 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这
•
沈括(1031~ 1095),字存中,是我国北宋时代杰出的 科学家、政治家,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晚 年用笔记文学体裁所著的《梦溪笔谈》共二十六卷,再 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六百零 九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 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 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中 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 学史上的坐标”。
一、了解课文记述的生动事例和北宋 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 二、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方法; 三、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 四、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及虚词的意义 和用法。
1、本文给我们介绍了 自然界的哪种现象?
自然界的好多生物都 存在天敌。利用生物的 天敌可进行农作物害虫 的生物防治。
2、正确翻译课文,注意 表示时间的年号,地名, 物名等不需要翻译。
说
铺排
匠师云:“未布瓦,上 轻,故如此。” 所以 翻译: 工匠说:“木塔上没 有铺瓦,上面轻,所 以才这样” 这样,指木 塔不稳定
于是,便
可是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从前,当初
用
木塔
翻译: 于是就把瓦片铺 排在塔的上面, 可是木塔还是像 当初一样晃动。
————————— —————————
暗中,秘密地
派
他的,指匠师的
赠送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 钗,问塔动之因。 询问,打听 助词,的 助词,的 用,把
翻译: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 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 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这
七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梦溪笔谈》二则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 苏教(通用)
根据加点字,翻译下面课文。
1.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
统治
介词,在
才
层
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代词 正在建 造的木塔
担忧
翻译: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2.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
说
铺排
所以
用
之,而动如初。 当初
讨论:
现代的农业生产中为什么有“粮食增产了,把人 也害惨了”之说,请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来谈谈。
小结一:
1.掌握下列字的含义。
岁穰患贻来自之其以
悉
小结二:
《梦溪笔谈》这部综合性的笔记体巨著,总结了 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课文所选的文 章《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这 种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 这种方法不仅是促进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也是保护 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专家告诉
木塔 但是
翻译: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 以才这样。”于是就用瓦片铺在塔上,但木塔还像当初 一样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梦溪笔谈二则》优秀教学课件 苏教版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于是,就 用
木塔
但是
当初
翻译: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 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用瓦片铺在 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知识回放1
之:
① 代词
② 结构助词,的 “故时有物外之趣” ③ 动词,到……去 “至之市” ④ 放在主语和谓语之 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是吾剑之所从坠”
知识回放2
而:①表承接关系,接着、然后。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②表转折关系,却。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③表修饰关系,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自学课文 ,根据重点字词理解课 他的,指匠师的 文大意。
派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
没有办法 秘密地 助词,的
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明确:
1、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 个问题胸有成竹; 2、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 笑……
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 的评价。
匠师的虚心好学是可取的。 但是死要面子,让妻子去问喻皓的妻子 这一举动又是不可取的。
五、拓展课文:
高邮盂城驿
一、疏通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 和易写错的字词。
一、疏通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梵天寺 贻以金钗 胠箧 fàn 喻皓 hào qì lǚ yí chāi 讫 qūqiè shuài dì ng
履
精练
帅 便实钉之
钉板 dīng
一、疏通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梵天寺
喻皓
梦 溪 笔 谈 二 则
高 邮 净 土 寺 塔
沈
括
作者简介
沈括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关于《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二则苏教精品课件
2、理解与作者、作品有关的文 学常识。
3、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勇于 创新的精神。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狗蝎 岁以大穰 患 钗讫 箧
其喙有钳 旬日 傍不肯 梵天寺 喻皓 贻以金 塔遂定 胠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
土人谓之“傍不肯 〞
人皆伏其精练
指出红色字的古今义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盖钉板上下弥束
指出以下红色词的活用方法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人皆伏其精练。]
伏:通“服〞,佩服。其:他,指喻皓。 精练:高明。
译文: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 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没有方法时,匠师就机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 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 牢,就不会晃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严密相束,上、下、左、右、前、 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 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旬日:十天。皆尽:指子方虫全部被消灭。岁: 年成。以:因。“以〞后省略“之〞,之,指消灭 子方虫。大穰〔rǎng〕:庄稼大丰收。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其:这样,这种。旧:这里是“过去〞“先 前〞的意思。之:第一个“之〞。语气助词, 无义。第二个“之〞,它,指子方虫的“天敌 〞。土人:本地的人,当地的人。谓:称,叫。 傍不肯:虫名,即步行虫。其成虫和幼虫都有 钳状的锋利口器,喜食蛾科害虫的幼虫。
3、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勇于 创新的精神。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狗蝎 岁以大穰 患 钗讫 箧
其喙有钳 旬日 傍不肯 梵天寺 喻皓 贻以金 塔遂定 胠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
土人谓之“傍不肯 〞
人皆伏其精练
指出红色字的古今义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盖钉板上下弥束
指出以下红色词的活用方法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人皆伏其精练。]
伏:通“服〞,佩服。其:他,指喻皓。 精练:高明。
译文: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 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没有方法时,匠师就机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 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 牢,就不会晃动了。〞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严密相束,上、下、左、右、前、 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 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旬日:十天。皆尽:指子方虫全部被消灭。岁: 年成。以:因。“以〞后省略“之〞,之,指消灭 子方虫。大穰〔rǎng〕:庄稼大丰收。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其:这样,这种。旧:这里是“过去〞“先 前〞的意思。之:第一个“之〞。语气助词, 无义。第二个“之〞,它,指子方虫的“天敌 〞。土人:本地的人,当地的人。谓:称,叫。 傍不肯:虫名,即步行虫。其成虫和幼虫都有 钳状的锋利口器,喜食蛾科害虫的幼虫。
苏教版初中七上《梦溪笔谈二则》ppt课件
• • • •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试 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 青蛙吃害虫 猫头鹰吃田鼠 啄木鸟吃害虫 金龟子吃蚜虫
现代人普遍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治理虫害?
DDT的危害
1938年,瑞士化学家米勒试制成功一种化合物,取名 DDT。作为一种杀虫剂,DDT确实发挥过神奇的作用,米勒因 此荣获1948年诺贝尔奖。但谁知这是一个灾难,不少地区的 环境受到污染。这些地区的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 蛋、奶之中,都有了DDT,人吃了这些食物,体内也就有了 DDT。医学家发现,现代人的血液、大脑、肝和脂肪里都有 DDT的残留物。虽然许多国家已在70年代停止使用DDT,我国 也在在1983年停止使用DDT,但DDT的影响远未终结。前几年, 美国一些医学家测试到,美国一些母亲的乳汁中含有较高的 DDT毒物,美国医生在死婴儿的脑部也发现了DDT,这些可都 是透过胎盘从母亲那里接受的。
讫
yí
喻皓
chāi
lǚ
塔遂 定
胠箧
贻以金钗
履
根据划线字,翻译下面课文。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才 层 嫌,担心
指正在建造 的木塔
统治
在
这
翻译:
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 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 嫌那座塔晃动。
铺,铺排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 如此。”
(被)消灭
省略“之”,代子方 虫被消灭这件事
译文: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 得大丰收。
这 语气助词, 种 无义
称,叫
它,代这种虫子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以前 当地人
译文: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件:第24课《梦溪笔谈二则》(共33张PPT)
1.了解课文记述的生动的 事例和北宋以前自然科 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 2.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的方法。 3.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特 点。 4.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意 义用法。
疏通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梵天寺 fà n 喻皓
hà o qì lǚ
贻以金钗 yí chāi 讫
胠箧 qū qiè shuà i dì ng 履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
二十一梦溪笔谈二则
傍 不 肯
·
子 方 虫
作者简介
沈括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关于《梦溪笔谈》
它的内容涉及天文、生物、地理、气象、农 业、文学、建筑等各个方面。其中自然科学部分, 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的科学成就。《梦溪 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 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重点词义自检(2)
喙: 皆尽: 搏: 悉: 旬日: 旧:
鸟兽的嘴,此处指虫子的嘴。 全部消灭 搏斗 都,全 十天 过去,先前
文中虚词的用法
“为” 1.方为秋田之害: 成为 2.二虫尽为所吞: 被(表示被动) 3.项为之强: 因为 “之” 1.秋田之害: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则以钳搏之: 它,代词,指子方虫 3.旧曾有之: 语气助词,无意义 它,代词,指子方虫 4.土人谓之“傍不肯”: 的天敌。 因 “以” 1.岁以大穰: 用 2.以钳搏之:
将本文分层,并概括其大意
①说明子方虫灾害出现的年代、季节和范 围。
②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消灭了子方虫, 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③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旧 曾有之”。
说一说:作者在这里记录了一种什么 现象?试举生活中这样的现象的几个 例子。 生物治虫现象
青蛙吃害虫 金龟子吃蚜虫
疏通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梵天寺 fà n 喻皓
hà o qì lǚ
贻以金钗 yí chāi 讫
胠箧 qū qiè shuà i dì ng 履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
二十一梦溪笔谈二则
傍 不 肯
·
子 方 虫
作者简介
沈括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关于《梦溪笔谈》
它的内容涉及天文、生物、地理、气象、农 业、文学、建筑等各个方面。其中自然科学部分, 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的科学成就。《梦溪 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 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重点词义自检(2)
喙: 皆尽: 搏: 悉: 旬日: 旧:
鸟兽的嘴,此处指虫子的嘴。 全部消灭 搏斗 都,全 十天 过去,先前
文中虚词的用法
“为” 1.方为秋田之害: 成为 2.二虫尽为所吞: 被(表示被动) 3.项为之强: 因为 “之” 1.秋田之害: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则以钳搏之: 它,代词,指子方虫 3.旧曾有之: 语气助词,无意义 它,代词,指子方虫 4.土人谓之“傍不肯”: 的天敌。 因 “以” 1.岁以大穰: 用 2.以钳搏之:
将本文分层,并概括其大意
①说明子方虫灾害出现的年代、季节和范 围。
②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消灭了子方虫, 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③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旧 曾有之”。
说一说:作者在这里记录了一种什么 现象?试举生活中这样的现象的几个 例子。 生物治虫现象
青蛙吃害虫 金龟子吃蚜虫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课件-梦溪笔谈
以 蟲害發生
蟲 治
天敵滅蟲
蟲
加深印象
促進農業增產 保護生態環境
現代的農業生產中為什麼有“糧食增產了,把人 也害慘了”之說,請根據你所知道的知識來談談。
梵天寺木塔
錢氏據兩浙時,於杭州梵天 寺建一木塔,之,而動如初。
[譯文]錢氏王朝統治兩浙時,在杭 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才建了兩三層, 錢帥登上木塔,嫌它晃動。工匠師傅 說:“木塔上沒有鋪瓦片,上面輕, 所以才這樣。”於是就用瓦片鋪在塔 上,但木塔還像當初一樣動。
匠師認為“塔動”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輕”,可實踐 的結果讓匠師很難堪。為了向錢帥交待而又不失面子,於 是“密使其妻”去見喻皓的妻子,請求喻皓解決塔動難題。 “密使其妻”寫出了匠師的難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 一方面透露出他對匠師無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現出他對 解決“塔動”這一問題胸有成竹,舉重若輕。
二十一 《夢溪筆談》二則
1.學會利用工具書,掌握重點字詞的解釋以及課文的大 意。 2.根據人物的外部表情、行動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動。 3.聯繫課文的背景,瞭解我國古代的科學成就。
沈括,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 杭州錢塘人,據記載,他一生好學不 倦,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於天文、 地理、律曆、音樂、醫藥等都有研究。 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 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發明活字印 刷術的畢昇等等,凡有見及,無不詳 為記錄。晚年居潤州,築夢溪園(在 今江蘇鎮江市區)舉平生見聞撰《夢 溪筆談》。
天
寺
喻皓解決塔動問題
木
塔
解釋“塔定”的原因及人們的反映
想一想,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古塔?它們有哪些 特點?
知識是珍寶,但實踐是得到它的鑰匙。 ——托馬斯·富勒
③悉: 都,全 ④歲: 年成 ⑤大穰:莊稼大豐收 ⑥謂: 稱,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虫治虫
沈括
• 子方虫(黏虫)
傍不肯(步行虫)
一、文学常识
v 沈括,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我 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 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 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晚年 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 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v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 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 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 宋时期自 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 的地位。 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 标”!
v 问塔动之因
❖助词,的
v 便实钉之
❖代词,指木板
v其
v 患其塔动 v 密使其妻 v 匠师如其言 v 人履其板 v 人皆伏其精练
❖它(指塔) ❖他的,指匠师的 ❖他的,指喻皓的 ❖指示代词,那 ❖他,指喻皓
v于
v 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介词,在
v以
v 乃以瓦布之
❖介词,用
v 贻以金钗
❖介词,用,把
动之因。 v 6、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v 7、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v 8、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中心思想
v 本文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 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 了结构整体性,一解决木塔稳定 的问题,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 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 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八、课文内容理解
v 1、文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 之难?起什么作用?
v “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 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 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
v 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 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
v 2、“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 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地域 ❖方:正当 ❖为:成为 ❖害:危害 ❖像 ❖本是鸟兽的嘴,这
里指虫子的嘴
v 千万蔽地 v 则以钳搏之 v 悉为两段
❖遮盖 ❖就 ❖全都;成为
v 旬日子方皆尽 v 岁以大穰
❖十天 ❖都 ❖年成,收成 ❖庄稼大丰收
v 其虫旧曾有之
❖过去;曾经
v 土人谓之“傍不肯”❖叫 ,称作
四、通假字
土人谓之“傍不肯”
“傍”通“旁”,旁边。
五、重点虚词
v之
v 方为秋田之害 ❖助词,的
v 则以钳搏之
❖代词,指子方虫
v 其虫旧曾有之 ❖语气助词,无义
v 土人谓之“傍不肯”❖它,代指那种昆虫 (子方虫的天敌)
v其
v 其喙有钳 ❖它的 v 其虫旧曾有之 ❖指示代词,这样,这种
v以
v 则以钳搏之 ❖用 v 岁以大穰 ❖因,因为
v 青蛙吃害虫 v 猫头鹰吃田鼠 v 啄木鸟吃害虫 v 金龟子吃蚜虫
说一说
• 如果你是农业专家,你会用什 么方法来治田地里和果园里的害 虫呢?
绿色农业
v 有味植物驱虫——大蒜的辛辣味同时又能 驱避食叶类害虫;樱桃树叶中含有令蚜虫 厌恶的成分 ;花椒的叶和果实可以驱避甲 虫。
v 杀虫灯灭虫——许多害虫都有趋光性,见着 光亮就会飞过来。安一盏杀虫灯可以覆盖 50到80亩地,每晚可以杀死害虫上千只。
v 施放天敌杀虫 ——在果园内种草,培养七 星瓢虫、赤眼蜂等害虫天敌,达到以虫治虫 的目的 。
梵天寺木塔
v 一、通假字
v 人皆伏其精练 v “伏”通“服”,佩服。 二、古今异义词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古义:铺排 今义:布料,分布
三、重点实词
v 钱氏据两浙时 v 方两三级 v 患其塔动 v 匠师云 v 未布瓦 v 故如此 v 乃以瓦布之
v而
v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表转折,但是
五、词类活用
v 便实钉之 v 实: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结实。 v 钉:名词用作动词,用钉子钉。
六、特殊句式
贻以金钗
倒装句(以金钗贻)
v 1、庆州七界生、子重方点虫句,方子为翻秋译田之害。
v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v 3、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v 4、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v 5、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
二、生字词
v 狗蝎 ( xiē )其喙 ( huì ) v 大穰 ( ráng )梵天寺( fàn ) v 贻以 ( yí )金钗( chāi ) v 布板讫( qì ) v 胠箧( qū )( qiè ) v 人履其板( lǚ )
三、重点实词
v 庆州界生子方虫 v 方为秋田之害
v 如土中狗蝎 v 其喙有钳
v 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布瓦”,“上轻”, 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 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以此解决 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 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v 盖钉板上下弥束
❖因为;更加;紧密 约束
v 六幕相联如胠箧
❖指上下、左右、前 后六面;互相;连
接;像;打开的箱
子
v 人履其板 v 六幕相持 v 自不能动 v 人皆伏其精练
❖走,踩踏 ❖支撑 ❖自然,当然 ❖精熟
四、重点虚词 v之
v 钱帅登之
❖代词,指正在建 造的木塔
v 乃以瓦布之
❖代词,指塔
v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助词,的
中心思想
v 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 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 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 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 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 一项有效措施。
六、课文内容理解
v 1、用原文语句填写。 v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 方 ”字显
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 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 “千万蔽地 ”说明为数众多,用 “ 悉为两段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 大。最后用“岁以大穰 ”的结果突出 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v 2、“以虫治虫”的两个“虫”字含义 一样吗?你认为文章所述的内容在今 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
v 前一个“虫”指“傍不肯”,即 子方虫的天敌,后一个指子方虫。现 在我们用农药治害虫,带来了污染, 而采用以虫治虫的办法就可以避免这 个问题。由此看来,这种生物防治的 办法在今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试举一 两个例子来说明。
❖统治,割据 ❖才;层 ❖嫌、担忧 ❖说 ❖铺排 ❖所以;这样 ❖于是、就
v 而动如初 v 密使其妻 v 贻以金钗 v 问塔动之因 v 此易耳 v 但逐层布板讫 v 匠师如其言 v 塔遂定
❖从前,当初 ❖暗中,秘密地;派 ❖赠给 ❖询问,打听;原因 ❖这(指解决塔动问题) ❖只;终了,完毕 ❖遵照;话(上面讲的) ❖于是,就
沈括
• 子方虫(黏虫)
傍不肯(步行虫)
一、文学常识
v 沈括,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我 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 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 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晚年 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 记体巨著《梦溪笔谈》。
v 《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 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 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 宋时期自 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 的地位。 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 标”!
v 问塔动之因
❖助词,的
v 便实钉之
❖代词,指木板
v其
v 患其塔动 v 密使其妻 v 匠师如其言 v 人履其板 v 人皆伏其精练
❖它(指塔) ❖他的,指匠师的 ❖他的,指喻皓的 ❖指示代词,那 ❖他,指喻皓
v于
v 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介词,在
v以
v 乃以瓦布之
❖介词,用
v 贻以金钗
❖介词,用,把
动之因。 v 6、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v 7、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v 8、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中心思想
v 本文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 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 了结构整体性,一解决木塔稳定 的问题,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 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 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八、课文内容理解
v 1、文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 之难?起什么作用?
v “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 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 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
v 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 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
v 2、“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 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地域 ❖方:正当 ❖为:成为 ❖害:危害 ❖像 ❖本是鸟兽的嘴,这
里指虫子的嘴
v 千万蔽地 v 则以钳搏之 v 悉为两段
❖遮盖 ❖就 ❖全都;成为
v 旬日子方皆尽 v 岁以大穰
❖十天 ❖都 ❖年成,收成 ❖庄稼大丰收
v 其虫旧曾有之
❖过去;曾经
v 土人谓之“傍不肯”❖叫 ,称作
四、通假字
土人谓之“傍不肯”
“傍”通“旁”,旁边。
五、重点虚词
v之
v 方为秋田之害 ❖助词,的
v 则以钳搏之
❖代词,指子方虫
v 其虫旧曾有之 ❖语气助词,无义
v 土人谓之“傍不肯”❖它,代指那种昆虫 (子方虫的天敌)
v其
v 其喙有钳 ❖它的 v 其虫旧曾有之 ❖指示代词,这样,这种
v以
v 则以钳搏之 ❖用 v 岁以大穰 ❖因,因为
v 青蛙吃害虫 v 猫头鹰吃田鼠 v 啄木鸟吃害虫 v 金龟子吃蚜虫
说一说
• 如果你是农业专家,你会用什 么方法来治田地里和果园里的害 虫呢?
绿色农业
v 有味植物驱虫——大蒜的辛辣味同时又能 驱避食叶类害虫;樱桃树叶中含有令蚜虫 厌恶的成分 ;花椒的叶和果实可以驱避甲 虫。
v 杀虫灯灭虫——许多害虫都有趋光性,见着 光亮就会飞过来。安一盏杀虫灯可以覆盖 50到80亩地,每晚可以杀死害虫上千只。
v 施放天敌杀虫 ——在果园内种草,培养七 星瓢虫、赤眼蜂等害虫天敌,达到以虫治虫 的目的 。
梵天寺木塔
v 一、通假字
v 人皆伏其精练 v “伏”通“服”,佩服。 二、古今异义词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古义:铺排 今义:布料,分布
三、重点实词
v 钱氏据两浙时 v 方两三级 v 患其塔动 v 匠师云 v 未布瓦 v 故如此 v 乃以瓦布之
v而
v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表转折,但是
五、词类活用
v 便实钉之 v 实: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结实。 v 钉:名词用作动词,用钉子钉。
六、特殊句式
贻以金钗
倒装句(以金钗贻)
v 1、庆州七界生、子重方点虫句,方子为翻秋译田之害。
v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v 3、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v 4、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v 5、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
二、生字词
v 狗蝎 ( xiē )其喙 ( huì ) v 大穰 ( ráng )梵天寺( fàn ) v 贻以 ( yí )金钗( chāi ) v 布板讫( qì ) v 胠箧( qū )( qiè ) v 人履其板( lǚ )
三、重点实词
v 庆州界生子方虫 v 方为秋田之害
v 如土中狗蝎 v 其喙有钳
v 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布瓦”,“上轻”, 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 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以此解决 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 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v 盖钉板上下弥束
❖因为;更加;紧密 约束
v 六幕相联如胠箧
❖指上下、左右、前 后六面;互相;连
接;像;打开的箱
子
v 人履其板 v 六幕相持 v 自不能动 v 人皆伏其精练
❖走,踩踏 ❖支撑 ❖自然,当然 ❖精熟
四、重点虚词 v之
v 钱帅登之
❖代词,指正在建 造的木塔
v 乃以瓦布之
❖代词,指塔
v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助词,的
中心思想
v 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 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 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 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 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 一项有效措施。
六、课文内容理解
v 1、用原文语句填写。 v 文章一开始就用一个“ 方 ”字显
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 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用 “千万蔽地 ”说明为数众多,用 “ 悉为两段 ”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 大。最后用“岁以大穰 ”的结果突出 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v 2、“以虫治虫”的两个“虫”字含义 一样吗?你认为文章所述的内容在今 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
v 前一个“虫”指“傍不肯”,即 子方虫的天敌,后一个指子方虫。现 在我们用农药治害虫,带来了污染, 而采用以虫治虫的办法就可以避免这 个问题。由此看来,这种生物防治的 办法在今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试举一 两个例子来说明。
❖统治,割据 ❖才;层 ❖嫌、担忧 ❖说 ❖铺排 ❖所以;这样 ❖于是、就
v 而动如初 v 密使其妻 v 贻以金钗 v 问塔动之因 v 此易耳 v 但逐层布板讫 v 匠师如其言 v 塔遂定
❖从前,当初 ❖暗中,秘密地;派 ❖赠给 ❖询问,打听;原因 ❖这(指解决塔动问题) ❖只;终了,完毕 ❖遵照;话(上面讲的) ❖于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