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下春季学期思政班政治学原理考点一、政治:政治是公共权力的运作,以及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开展的各项活动和结成的各种关系。
二、权力:权力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主体对客体的制约力量,是主体基于特定资源的支配而使客体服从并使客体的不服从丧失正当性的作用力。
三、政治权力:第一,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影响、支配与服从的关系。第二,政治权力在常态下表现为一种公共力量,是一种具有强制性和支配性的力量。第三,政治权力在实际运行中还常常表现出排他性和扩张性的特点。
政治权力的作用:
(一)从政治关系来看,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关系的本质内容。
首先,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藉。其次,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法定政治权利[16]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二)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
首先,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其次,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再次、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一方面,社会政治文化反映着政治权力的本质、内容、特点、运行和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政治文化依附于社会政治权力,特定的政治文化为特定的社会政治权力服务。最后,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从一个方面显示着社会政治发展的规律和发展水平。
(三)从社会生活来看,政治权力是社会生活的基轴,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首先,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且分配共同利益,规定着社会成员的利益边界和实现规则,从而与每个社会成员有着切身联系,并且在利益意义和层次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其次,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够极大地推动、阻碍乃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常常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对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保护和破坏来间接实现,当政治权力保护先进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时,它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破坏生产力的发展;二是通过政治权力直接组织或破坏社会生产直接实现。再次,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由于政治权力在全社会或特定范围内具有巨大渗透力,政治权力不仅是思想文化生活的构成素材和内容,而且影响甚至支配着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式。最后,政治权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政治权力是凌驾于社会或特定组织之上的巨大力量,因此,它的特定性质、组织构成、运行方式、规则规范不仅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而且影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四、“公权”与“私权”是政治权力内在的基本矛盾。判断:错误
理由:政治权力是关于公共事务的权力,无疑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功能目标(公益性)。但政治权力又总是以具体的人即国家公职人员为权力主体的(个人性)。“公益性”与“个人性”是政治权力内在的基本矛盾。
五、政治权力的制约
制约政治权力的途径有静态制约与动态制约两种。静态制约首先指建立分权制度,将政治权力具体化,使之转化为职权,然后设立职权的界限,禁止职权超越其界限。其次指建立使政治权力具有公开性与程序性的制度,通过公开性使权力主体谋求私利的行为得到尽可能的暴
露,通过程序性使权力主体谋取私利的可能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杜绝。准确地说,静态制约只是对政治权力的防范。一旦实际地发生了权力的不当运行,则需要加以矫治。这就是动态制约。
六、政治管理与政治统治的关系
第一,行为主体不同。政治统治实质上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其主体是整个统治阶级组成的国家政权,其中又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为主。政治管理行为的主体则不然,除去国家政权之外,其他政治实体也可以作为主体而存在。政治管理是在国家意志形成之后才出现的活动,凡是能够与国家意志贯彻相一致而起作用的权力主体,都可产生政治管理行为。政府是一种当然的和主要的政治管理主体,参加政府或与政府合作的执政党和参政党及其领袖也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政治管理主体;而各种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社团,当其行为与政府行为方向一致的情况下,就可作为准政治管理主体而存在。
第二,行为客体不同。政治统治行为的客体可以是多数人,也可以是少数人。它只包括被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而不包括统治阶级的成员。在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社会,政治统治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统治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而政治管理行为的客体则一定是社会的多数成员,既包括被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也包括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政治管理在一切社会里都表现为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
第三,价值取向不同。如果说政治统治所追求的目标是稳定的统治局面,其基本价值是在保证统治阶级统治地位的前提下的秩序和稳定,那么政治管理所追求的直接价值取向则是秩序与效率。
第四,行为方式不同。政治统治的对象是被统治阶级,其主体与客体根本对立,其行为方式也极为广泛,其中最根本的是阶级专政。而政治管理由其性质所决定,其行为方式主要是民主的方式,体现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第五,功能不同。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直接体现,它是统治阶级利益的直接外化,这种功能的表现非常明显。政治管理除了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之外,它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担负着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功能,在表面看来是为社会的公共利益服务的。所以,政治管理的经常性任务是:维护现存的基本政治规范,维护现存政治权力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缓解现实社会的利益矛盾,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法令得以顺利贯彻执行,促进人民群众的民主生活。显而易见,阶级利益在政治管理行为中就不如在政治统治行为中体现得那么直接。
七、政治统治合法性的三种类型
传统型的政治统治(Traditional domination),是以传统的习俗和习惯形成的政治价值和规则为依据而建立政治合法性的政治统治。
魅力型的政治统治(Charismatic domination),又称为卡里斯马型政治统治,是指政治权力执掌者和政治统治者凭借自己的政治人格的特殊魅力和超凡品质建立政治权威,获得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的政治统治。
法理型的政治统治L1egal domination),则是把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即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法律和政治规则的权威基础上的政治统治。
八、政治统治的危机
含义:政治统治的危机,是指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大量流失乃至丧失,即人们对现存的统治系统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不信任,直至抵触和反叛。因而,政治统治的危机,实际上就是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危机。
原因:
1、社会分配不均
2、体制摩擦造成的失控
3、政治腐败
4、消费期望过度膨胀
5、重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