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隧道安全风险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下隧道安全风险管理从生存需要的角度出发,人类选择了依水而建的原则,几千年的
人类文明史也是人类不断征服江河湖海的历史。江河湖海一方面为
人类提供了种种便利,另一方面它也极大地限制了人类活动的空间,特别当今社会,如何消除江河湖海的阻碍成为社会的必然需求,因
此水下隧道的应用就逐渐成为地下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而水下隧道的高风险也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良好的风险
管理成为水下隧道成果如否的关键因素。
1水下隧道的发展概况
水下隧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80~前2160年的古巴比伦,那时候古巴比伦就修建了一条穿越幼发拉底河的人心隧道。近代水
底隧道始建于英国。1807年英国在伦敦动工修建连接泰晤士河两岸
的人行隧道,我国从1960年开始也陆续修建了很多的隧道,尤其是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中国水下隧道的建设呈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
2风险分析
在工程领域,隧道安全风险高于其他工程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而在隧道工程中,水下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又被认为是极高的。总
的来说存在着以下风险:
①认知风险。目前的技术水平与工程理论对工程风险的认识和
分析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理论只是停留在假说的基础尚,存在着
很多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而对工程客观风险认知的不确定性和不
准确性则会对一个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决策和
设计阶段,高估风险会使设计过于保守,增大投资风险,复杂的工
程措施也增加了施工风险;低估风险会因减少必要的工程措施而人
为增大工程风险;在施工阶段,对工程客观风险认知的不确定性和
不准确性将使得处于施工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产生困惑,继而对一些工程理论或者检测手段、管理模型等产生不信任感,而
是更偏重于现场第一感觉,倚重感觉去进行风险管理,增加管理风险。
②决策风险。在目前的建设环境下,尽管决策风险主要来自于
建设单位,但是并不意味着其他参与各方不需要承担决策风险责任。每个参建单位都存在决策问题,即使是在无法从源头扭转建设单位
决策风险情况下,也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积极的态度做好
本单位的风险管理决策,降低水下隧道工程风险。以良好的风险管
理控制来逐步扭转建设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观念,为工程的顺利开
展创造条件。
③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不仅仅存在于施工单位,对于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同样存在,如果某一方的风险管理存在问题,都有
可能增加水下隧道工程风险。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客观现象是:很多
人一提起安全风险管理,就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给施工单位,片面的要求施工单位不惜代价采用超出合同和设计的工程措施来保证安全。从管理学角度分析,这种行为极大挫伤了施工单位风险预防的积极性,表面上减少了其他参建单位的风险,实际上增加了工程的整体风险。从法理和道德两个层面分析,一旦水下隧道出现重大工程事故,任何一方都不会因其采取了推卸、逃避责任的手段而会减轻其应当承担的责任,甚至有可能加重。“掩耳盗铃”和“鸵鸟政策”都属于消极的方式,不利于安全风险管理,与己与人与单位都是毫无意义的,应当坚决地摒弃之。
④地质风险。水下隧道的地质风险主要来自水下地质情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同的水下隧道施工工法对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要求差别很大,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稍不注意就可能产生极大风险。作为水下隧道工程最为关注的是与水有关的地质条件,是在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可以简单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隧道施工阶段安全有直接关系的,如透水性、地质构造、围岩整体性、水压等;另一类是隧道运营后的安全有关系的,如地震情况、地下腐蚀环境、水位变化等。细致和准确的地质勘探是成功化解地质风险的前提。
⑤运营风险。由于目前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着比较大的局限性,水下隧道投入运营后可能会与由于地质条件变化、突发灾害性事件等而引起水下隧道主体工程状态发生变化,进而诱发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