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C的云网一体化网络承载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满足用户新型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在市场和技术的双重驱动下,中国联通总部以产业互联网为依托,推出了可为用户提供即时开通、弹性带宽、自助服务的“云网一体化”产品,产品以本地IP RAN+产业互联网进行承载。
浙江省中小企业居多,且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上云”,对于云网一体化业务需求相应较多。通过产业互联网承载,一方面需要占用骨干网络资源,另一方面IP RAN终端费用偏高也制约业务的推广。而IP城域网的网络资源相对空闲、终端成本低廉、覆盖广泛,成为更有效的接入手段。与此同时,浙江各地市建有IDC专有域,各地市也建有IDC网络,IDC用户的东西向流量无效占用骨干资源。
基于此现状,为更好地支撑DC业务发展,同时作为总部“云网一体化”产品在浙江本地落地的有效补充,浙江联通构建了基于DC的云网一体化承载网络。该网络依托浙江联通IDC专有域进行DC间互联,以城域网为主、IP RAN为辅的接入方式覆盖用户末端接入,通过DCI (数据中心互联)控制器实现自动开通,在全省构建一套云网一体化承载网。网络建成后,一方面实现DC东西向流量的疏导,实现DC间资源复用;另一方面通过对接自
营行业云、沃云、第三方云(主要为阿里云)引入云端资源,实现省内云联网、云组网、云专线等云网一体化产品需求。
面向未来的网络演进需求
浙江省内11个地市都建有规模不同的IDC机房,而同一客户在不同地市IDC 机房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因而DC东西流量的互通及客户异地互连都有较大的需求,实现DC间的互联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公有云以其安全、便捷、数据共享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企业客户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将部分或全部业务部署于公有云或私有云,有的采用将核心系统保留在本地,其他系统
部署在云端;有的则只在本地保留终端,将业务系统全部部署于云端。这种业务模式下就产生了用户到云端及云端之间的互联需求,同时还需要为用户提供最为便捷的DC迁移。要满足此类业务需求,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模式是采用传统专线电路或者租用互联网电路在用户端以VPN 的方式实现,前者一来费用较高,二来不够灵活,而后者则在网络保障性上较差,同时客户端也相对复杂。建设一个一点接入、就近入云的网络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实现方式。
浙江联通建有一个IDC专有域,主要覆盖杭州、宁波的IDC业务,其余地市的IDC业务通过城域网接入,具体如图1所示。
在当前组网模式下,各D C 间东西向互联需通过城域网及骨干网,受OT T公司、大数据业务等驱动,IDC
业务带宽越来越大,在
IDC出口上行链路上的带宽增长迅速,对骨干和城域网的带宽造成巨大压力。同时多段路由迂回难以满足VM (虚拟机)迁移、协同计算(并行计算、3D渲染、搜索等业务)等业务对低延迟、高带宽的需求。为此,需要将省内各DC进行互联,以实现DC间东西向流量穿越及用户VM迁移等需求。
对于省内跨域专线,除传统传输电路外,目前接入段主要有IP RAN网络和城域网两种方式,借助全省性的网络做跨域MPLS-VPN。网络成本及费用均相对较高,且无任何云资源池接入。两种方式均不能有效满足就近上云的业务需求。
传统网络下,运营商和服务供应商面对的问题和痛点越来越多,如:端到端连
采用城域网PON 为主、IP RAN 为辅的接入方式,在实现最广泛覆盖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客户接入初期建设成本,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发展,成本效益优势将愈加明显。
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马宏果
基于DC的
云网一体化网络承载实践
图1 浙江省内IDC网络现状
DOI:10.13571/ki.cww.2019.21.022
接部署和变更太慢,配置工作量大,而且需要多部门和厂商配合;网络利用率低,无法对网络流量进行全局性调整;传统业务发放方式无法满足新型业务的快速上线等。网络的高稳定与高性能目前已经不足以满足业务需求,灵活性和敏捷性反而更为关键,因此SDN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网络部署方案
根据业务需求,针对现网网络资源情况做深入分析,本项目需要借助拥有大量云端资源的网络作为骨干承载网络,且项目的实施要充分利用现网资源,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而城域网具备带宽充足、广泛覆盖的优势,应作为末端接入的首选,IP RAN作为传统电路接入手段可为有效补充。快速的业务开通需要配备部分自动的手段,政企的云末端延伸只需要将政企云作为云专线接入即可实现。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的总体技术方案如下。
以现有DC网络为基础,各地市新建一对PE(边缘路由器)设备,实现DC互联,同时PE设备与城域网及IP RAN互联,用户可通过PON+城域网或IP RAN 网络接入DC骨干网,通过DC骨干网打通跨地市云专线接入,这样就实现了用户的最广覆盖。
而对于云间互联需求,则依托DC网络形成省内骨干云互联网络。各骨干节点汇聚各本地网IDC出口,实现联通自营行业云、沃云、第三方云(目前主要是阿里
云)等多云互联。具体如图2所示。
在图2中,①表示通过IP RAN接入
跨地市云;②表示通过IP RAN接入本地
云;③表示通过城域接入本地云;④表示
通过城域接入跨地市云;⑤表示DC间互
联。该方案共涉及5种应用场景,对比传
统网络解决方案,本方案有如下优势。
● 立足现网实现用户广覆盖、快接入
各本地网末端接入采用城域网/IP
R A N接入,在覆盖范围上城域网和IP
RAN互为补充,利用现有IP RAN与城域
网丰富的末梢接入资源,实现企业入云专
线的快速接入,最大程度提升现网资源利
用率,减少干线OTN网络的投资成本。
● 针对不同价值的用户提供差异
化服务
不同价值定位的云专线接入可以采
用不同的接入方式。例如,针对高价值、
高安全等级专线(如党政军、金融)采用
OTN方式接入,提供硬隔离高可靠的安
全保障;针对价格敏感的普通中小企业
等,可采用PON+城域网/IP RAN方式
接入,提供价格上更具备竞争力的专线
方案。
● 构建全连接,“一点接入,就近
入云”
新建/整合云骨干网络,各地市部署
骨干网接入点,与城域网/IP RAN背靠背
对接;云骨干网络通过IDC专有域核心路
由器实现逻辑全互联。企业分支通过本
地城域网/IP RAN网络接入云骨干,实现
“一点接入,就近入云”的业务诉求。
● 疏导东西向流量,缓解骨干带宽
压力,实现VM跨DC迁移
云骨干网络同时可以承载DC间东西
向流量,减少DC带宽增长对城域网和骨
干网的冲击,同时为企业实现业务流量疏
导及DC间虚机迁移的高可靠要求提供了
基础网络和可行的技术实现方案。
● 专线网络复用,“一线入多云”
建立云骨干网络,也让企业具备了一
条云专线接入多个云池的扩展能力:云骨
干网络通过L3VPN承载专线业务,分别
引入不同云池的路由,企业分支通过一个
接入点接入云骨干即可实现多云访问,避
免为不同的云池分别开通专线接入业务,
节省了网络资源,同时也可在商务上具备
更大的灵活性。
● 引入SDN控制器,提升运维效率
传统网络下E2E连接部署和变更太
慢,配置工作量大,而且需要多部门和厂
商配合;网络利用率低,无法对网络流量
进行全局性调整,而且对调优结果不能清
晰的感知;传统的业务发放方式无法满足
新型业务的快速上线需求等。网络的高
稳定与高性能目前已经不足以满足业务
需求,灵活性和敏捷性反而更为关键,因
此采用SDN控制实现业务的自动下发,
可避免人工开通时可能出现的配置下发
错误,提高业务敏捷性;同时在运维管理
上也能提供更直观的界面进行业务的诊
断及监控,提高运维效率。
● 与传统专线相比,大幅减少末端
接入成本,同时提升城域网络资源利用率
传统专线普遍采用SDN光端机等传
输设备接入,终端成本造价高(每台终端
5000~7000元),接入段线路投资大。而
图2 总体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