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代谢 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人教版《铁及其化合物》优质ppt课件

原理: 2C + O2 高温 2CO 3CO+ Fe2O3 高温 2Fe+3CO2
一、铁的单质——Fe
1、铁的物理性质 (2)推测这三种氧化物化学性质的相同与不同?
无钱之人脚杆硬,有钱之人骨头酥。
固体被吸引,证明固体是四氧化三铁。
(2)化合态:铁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2、+3价化合物存在于含铁的矿石中。
铁是 银白金色属,铁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 赤铁矿(Fe2O3)
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在第四位,仅次于氧硅铝,是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
均能被C、CO、H2等还原成Fe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学习任务二】铁的化学性质
4、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后撤去酒精灯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铁的氧化物
• 赤铁矿(Fe2O3)
(1)游离态:自然界中可以像陨铁中的铁那样以单质形态存在。
试管冷却后,利用磁铁在试管外侧吸一吸。
4、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后撤去酒精灯
自然界中的铁元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a, 3N.4a5,%2.74% Fe, 4.75% Al, 7.73%
Si, 26.30%
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在第四位, 仅次于氧硅铝,是含量第二多的金属 元素
褴褛衣内可藏志。
岂 谁能不尽向法如 前人 看把意 ,,谁但铁就求会无从面愧临我铁许心多. 矿困难石。 中提炼出来。你还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无鸟所不求 展记则翅无膀得所难获高炼。飞。铁高炉内的化学反应吗?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学做任何事得按部就班,急不得。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以无傲骨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贫穷是一切艺术职业的母亲。 鸭仔无娘也长大,几多白手也成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并非神仙才能烧陶器,有志的人总可以学得精手艺。 志不立,如无舵这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贫困能造就男子气概。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鱼跳龙门往上游。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素形式贮存于肝、脾、 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 噬细胞系统
龄妇女还会通过月经、
妊娠、哺乳面丢失
8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有无慢性失血病史;
有无慢性胃肠道疾病和胃肠手术史;
有无需铁增加而摄入不足的情况;
儿童患者有无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9
二、身体状况 1.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乏力、易倦、头晕、头痛、耳鸣、
高,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为补足体内贮存铁,在血红蛋白恢 复进一步正常后仍需服铁剂4~6个月。
23
2.注射铁剂护理: 注意右旋糖酐铁不良反应及处理
过敏反应:面色潮红、头痛、肌肉关节痛和荨麻疹,严
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首次用药须先用0.5ml试验剂量
深部肌内注射,同时备肾上腺素,做好急救准备,1h后无过
肉类、甲鱼、 蛋黄、豆类、 坚果、带壳五 谷类等
C
吸收部位: 十二指肠及 空肠上段
后释放的铁
6
3铁的转运和利用
胃酸与VC还原 剂的作用
食物中的三价铁
二价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被吸收 入血 铜蓝蛋白氧化
血清铁还原成二价铁参 与血红蛋白的生成
三价铁与转铁蛋白结合成 血清铁
7
4铁的贮存及排泄
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 主要由粪便排出。育
与贫血导致的组织缺氧有关 与贫血导致营养素缺乏有关
3、口腔粘膜受损
4、知识缺乏:缺乏缺铁性贫血有关防治方面的知识
5、潜在并发症:贫血性心脏病
19
【护理目标】
1 缺铁状况纠正,营养失调改善,耐力增强
2
能描述引起缺铁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3
黏膜损害得到修复
4
不发生感染及并发症
(精选课件)缺铁性贫血的健康教育PPT幻灯片

水煮,先用猛火,后
改用温火,烧至羊肉
呈粑状食用,可治病
后气血不足和各种贫
血。
12
黑豆
黑豆——我国古时 向来认为吃豆有益, 多数书上会介绍黑 豆可以让人头发变 黑,其实黑豆也可 以生血。黑豆的吃 法随各人喜好,如 果是在产后,建议卜——胡萝卜含有 很高的维生素B、维生 素c,同时又含有一种 特别的营养素——胡萝 卜素,胡萝卜素对补血 极有益,用胡萝卜煮汤, 是很好的补血汤饮。不 过许多人不爱吃胡萝卜, 可以把胡萝卜榨汁,加 入蜂蜜当饮料喝。
流行地区。 高危人群:
妇女、儿童、婴幼儿。
4
铁的代谢:
内源性铁:红细胞破坏后释放的铁,被人体循环利用, 约为外源铁的15~20倍。
来源: 外源性铁:食物
吸收:食物来源的铁主要在十二指肠上端以Fe2+形式被主动吸收。
5
胃酸
食物铁
Fe2+
Fe2+
Fe2+ 吸收入血中
还原物质(VitC等
氧化
的铁
有助铁的吸收) 去铁蛋白+Fe3+ 铁蛋白
19
• 紫葡萄干
紫葡萄是很好的补血水果。将葡萄晒制成干 后,每100克含铁量在9.1毫克。而且葡 萄在晒制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葡萄皮 (葡萄皮的营养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也有利 于葡萄干中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如铁、锌、 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20
药物指导
口服铁剂注意事项:
①口服量为4~6mg/(kg•d),分2~3次口服,疗 程为2~6个月。长期服用可致铁中毒。
硬果、干果和蔬菜,铁的吸收利用率较低 (<10%),其中蛋黄为3%、小麦为5%。
8
饮食疗法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PPT课件

危险因素
妊娠期妇女存在多种缺铁的危险因素,如孕前贫血、多胎妊娠、孕期营养不良、胃肠道 疾病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应加强孕期营养指导和健康管理,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率。
04
预防与治疗策略
合理膳食结构调整建议
01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如红肉、动物肝脏、蛋黄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
水果、草莓、蔬菜等,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
发病率
妊娠期铁缺乏是孕妇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全球范围内发病率 较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生理变化及影响
生理变化
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多,对铁的需求量相 应增加。同时,孕妇胃肠道对铁的吸收能力下降,容易出现 铁缺乏。
影响
妊娠期铁缺乏对孕妇和胎儿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对孕妇而言 ,铁缺乏可导致贫血、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等;对胎儿而言 ,铁缺乏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不 良结局的风险。
对胎儿影响
母体缺铁可影响胎儿的铁储备, 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 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 险增加。
80%
对新生儿影响
母体缺铁可影响新生儿铁储备, 增加新生儿贫血、感染等疾病的 发生率。
相关性分析及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妊娠期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缺铁是妊娠期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处理措施有效。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水平
疾病知识普及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解释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 性贫血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 方面的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水平。
向患者说明补铁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包括剂量、用药时间、可能 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确保患者正确、 安全地用药。
妊娠期妇女存在多种缺铁的危险因素,如孕前贫血、多胎妊娠、孕期营养不良、胃肠道 疾病等。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应加强孕期营养指导和健康管理,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率。
04
预防与治疗策略
合理膳食结构调整建议
01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如红肉、动物肝脏、蛋黄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
水果、草莓、蔬菜等,有助于促进铁的吸收。
发病率
妊娠期铁缺乏是孕妇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全球范围内发病率 较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
生理变化及影响
生理变化
妊娠期孕妇血容量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多,对铁的需求量相 应增加。同时,孕妇胃肠道对铁的吸收能力下降,容易出现 铁缺乏。
影响
妊娠期铁缺乏对孕妇和胎儿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对孕妇而言 ,铁缺乏可导致贫血、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等;对胎儿而言 ,铁缺乏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不 良结局的风险。
对胎儿影响
母体缺铁可影响胎儿的铁储备, 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 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 险增加。
80%
对新生儿影响
母体缺铁可影响新生儿铁储备, 增加新生儿贫血、感染等疾病的 发生率。
相关性分析及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妊娠期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缺铁是妊娠期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处理措施有效。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识水平
疾病知识普及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解释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 性贫血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 方面的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水平。
向患者说明补铁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包括剂量、用药时间、可能 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确保患者正确、 安全地用药。
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PPT课件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知识归纳 (1)若溶液中只存在Fe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 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若同时存在Fe3+,加入氢 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会掩盖Fe2+的检验。故溶液中有 Fe2+和Fe3+同时存在时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Fe2+。 (2)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Fe2+时,不能先滴加氯水,后滴加 KSCN溶液。因为若未知溶液中含有Fe3+,滴加KSCN溶液时,溶液 变成红色,会干扰Fe2+的检验。
探究1
探究2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4)Fe3+→Fe2+:加还原剂,如 Fe、Cu、I-等。Fe+2Fe3+ 3Fe2+,Cu+2Fe3+ Cu2++2Fe2+,2Fe3++2I- 2Fe2++I2。
(5)Fe2+→Fe:加强还原剂,如 Zn、Al、C、CO 等。Zn+Fe2+
Zn2++Fe,CO+FeO Fe+CO2。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2.补铁剂中铁元素价态的检验 (1)Fe3+的检验方法很多,但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条件下,最好选择 KSCN溶液,此法灵敏且现象明显。 (2)检验Fe2+的最好方法是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然后加氯 水(溶液变红色)。 【微思考1】如何检验某铁的氧化物中含有Fe2+? 提示:取少量固体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配制成溶液,加 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氧化物中含有Fe2+。 【微思考2】碱性氧化物是否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FeO 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提示: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溶于水与水反应,如FeO、Fe2O3都 难溶于水,与水不反应,因此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FeO具有 还原性,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和氮的氧化物,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铁的代谢ppt课件.ppt

❖ 总铁结合力-血清铁=未饱和铁结合力 ❖ 总铁结合力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
、红细胞增多症等; ❖ 降低见于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大量排泄铁蛋白)、恶性肿瘤 、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一)铁的分布
❖ 铁在人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含有铁 ,以肝、脾含量最为丰富。
❖ 人体大部分铁分布在血红蛋白中,少量存在于 肌红蛋白中,各种酶和血浆中呈运输状态的铁 仅占全身铁的极小部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2)含铁血黄素 ❖ 是铁蛋白脱去部分蛋白质外壳的聚合体,是
铁蛋白变性的产物,也是贮存铁的一种形式 ,但比铁蛋白中的铁难以动员和利用。 ❖ 含铁血黄素存在于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中, 由于其在幼红细胞外,所以称为细胞外铁。 ❖ 幼红细胞中存在的细颗粒铁蛋白聚合体,称 为细胞内铁,这种幼红细胞称为铁粒幼细胞 。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三)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
❖ 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J IBC)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 的总量,可反映血浆转铁蛋白的水平,
❖ 需求量:健康成年男性及无月经的妇女,每 天需吸收铁0.5~ 1 mg,婴儿约为0.5~1.5mg ,有月经的妇女需1~2 mg;孕妇2~5mg。
、红细胞增多症等; ❖ 降低见于先天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肝硬化、
肾病综合征(大量排泄铁蛋白)、恶性肿瘤 、血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一)铁的分布
❖ 铁在人体内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含有铁 ,以肝、脾含量最为丰富。
❖ 人体大部分铁分布在血红蛋白中,少量存在于 肌红蛋白中,各种酶和血浆中呈运输状态的铁 仅占全身铁的极小部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2)含铁血黄素 ❖ 是铁蛋白脱去部分蛋白质外壳的聚合体,是
铁蛋白变性的产物,也是贮存铁的一种形式 ,但比铁蛋白中的铁难以动员和利用。 ❖ 含铁血黄素存在于巨噬细胞等多种细胞中, 由于其在幼红细胞外,所以称为细胞外铁。 ❖ 幼红细胞中存在的细颗粒铁蛋白聚合体,称 为细胞内铁,这种幼红细胞称为铁粒幼细胞 。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三)总铁结合力及转铁蛋白饱和度
❖ 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 J IBC)是指血清中转铁蛋白全部与铁结合后铁 的总量,可反映血浆转铁蛋白的水平,
❖ 需求量:健康成年男性及无月经的妇女,每 天需吸收铁0.5~ 1 mg,婴儿约为0.5~1.5mg ,有月经的妇女需1~2 mg;孕妇2~5mg。
铁代谢的基础与临床

02
铁是多种酶的辅基,参与能量代谢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维持免疫功能
03
铁对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缺铁可导致免疫
功能下降。
铁的吸收与分布
吸收部位
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
吸收机制
分布特点
铁主要分布于红细胞、肌肉和肝脏等 组织,其中红细胞中的铁约占体内总 铁量的65%。
铁的吸收主要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进行, 需要维生素C等辅助因子的参与。
铁的储存与利用
储存形式
铁在体内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 黄素的形式储存。
利用过程
在需要时,铁从储存形式中被释放 出来,参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 合成。
调节机制
体内铁的储存和利用受到严格的调 节,以维持铁的平衡和生理功能需 求。
02
铁代谢的调控机制
铁调节蛋白
铁调节蛋白是一类在铁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主要参与铁的吸收、转运和 利用等过程。
糖尿病
总结词
铁过载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铁过载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和敏 感性而引发糖尿病。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中,铁过载可能增加胰岛 素抵抗和氧化应激,从而加重病情。 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铁摄入和定期 监测铁代谢指标是必要的。
05
铁代谢的检测与评估
血清铁蛋白检测
总结词
血清铁蛋白是反映体内铁储备的重要指标,检测血清铁蛋白有助于评估是否存在缺铁或铁过载的情况 。
详细描述
转铁蛋白饱和度是指血清转铁蛋白结合铁的能力与转铁蛋白饱和度的百分比。正常值为 30-50%。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提示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增加,而饱和度过高则可能表明
铁过载。
红细胞参数检测
要点一
膳食中微量元素铁与贫血PPT幻灯片PPT

孕妇 早期 15mg 中期 25mg 后期 35mg 乳期 25mg
铁缺乏的原因
• 膳食中铁供给缺乏和吸 收率低
• 对铁的需求量增加 • 特殊生理时期 • 各种隐性出血〔如创伤
、痔疮、消化道溃疡、 肠道寄生虫等疾病,以 及长期用药出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原因
l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缺乏: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l.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 l铁丧失过多:慢性长期铁丧失而得不到纠正那么造成 IDA。
铁在食物中的来源
丰富来源:动物血、 肝脏、鸡胗、牛肾和牡蛎。
一般来源: 鱼、谷物、 菠菜、扁 豆、豌豆、 芥菜叶、
良好来源:瘦肉、红糖、蛋 黄、猪肾、羊肾、干果〔杏 干、葡萄干〕,啤酒酵母菌、 海草、赤糖糊及麦。
蚕豆、瓜 子〔南瓜、 西葫芦等 种子〕
补铁
贫血病之慢性病贫血
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贫血为小细胞性。贮铁 〔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 总铁结合力减低。
慢性病贫血预防及预后: 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 预后:根据病因的不同,预后也不一样。 慢性感染,外伤、烧伤的患者原发病控制后贫血可纠正,恶性肿瘤贫血一般
人体中Fe的分布
铁 人体含量的必需微量元 素,人体内铁的总量约4~ 5克,是血红蛋白的重要局 部,人全身都需要它,这 种矿物质可以存在于向肌 肉供给氧气的红细胞中, 还是许多酶和免疫系统化
Fe的生理功能
l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局部,而血红蛋白功能是向 细胞输送氧气,并将二氧化碳带出细胞 l肌红蛋白是由一个血红素和一个球蛋白链组成, 仅存在于肌肉组织内,根本功能是在肌肉中转运 和储存氧
2. 铁缺乏的后果:心里活动和智力发育损坏,以及行 为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影响
对非血红素铁吸收的影响
促进剂 抑制剂
食物
动物组织如肉、家禽和鱼的蛋白质 抗坏血酸 其他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 植物蛋白的某些降解产物
植酸盐:麦麸、糙米等 多酚:是茶和咖啡的组分 钙及其他金属与矿物质
胃液中的胃酸及覆盖在肠粘膜上的粘液与黏蛋白在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中起重要作用
15
铁的贮存
贮存形式
处于储存铁与功能铁之间
• 肌红蛋白及各种酶含活性铁
400mg
• 25%的铁(约800~1200mg)储存 于肝、脾、骨髓网状内皮系统
• 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 式存在
• 当储存于组织细胞中的铁过剩时, 浓缩形成含铁血黄素
12
铁的排泄
• 铁每天主要随胃肠道上皮细胞、胆汁等排出,泌尿生殖道及皮肤、汗液、 脱落细胞亦可丢失极少量的铁, 总量约为1mg
16
各脏器和铁代谢
肝和铁代谢
• 合成铁调肽 • 人体1/3的储存铁存在于肝脏 • 合成转铁蛋白 • 在必要时,如红细胞生成增多需要释放贮存的铁时,肝脏参与铁进入
和输出红细胞的双向运输过程
骨髓和铁代谢
• 铁贮存的部位 • 红细胞生成及血红素合成的部位 • 机体利用铁的主要部位
脾和铁代谢
• 铁贮存的部位 • 破坏衰老红细胞,释放出血红素,血红素进一步降解为铁和胆绿素
+2H+
+OH-
+H+
• ROS,特别是 •OH,是非常强的氧化剂,它反应非常快,非选择性的作用于活 细胞中发现的几乎所有分子类型:糖,蛋白,核酸 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应激”
• “氧化应激”是指细胞成分,例如DNA、蛋白、脂肪和糖,被氧化到一定程度 而对细胞或组织产生伤害
1~2mg 转铁蛋白
肾脏
促红细胞生成素 红细胞生成
储存铁
骨髓
红细胞200mg
肝、脾、骨髓网状内皮细胞
11
铁在机体内的状态及分布
吸收 转运(转铁蛋白)
转运铁
功能铁
储存铁
• 成份约占机体总铁量的75%
• 极少部分(约4 mg)以转铁蛋白结 • 功能性铁以血红蛋白结合铁为主
合铁的转运铁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约2500mg)
铁吸收主要部位是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
食物中的高铁 (Fe3+)
胃酸
亚铁(Fe2+)
小肠绒毛顶端的铁还原酶Dcytb
吸收
进入到细胞
十二指肠肠细胞膜上的 DMT1 (二价金属离子 转运蛋白1)
小肠
9
铁吸收的形式
血红素铁
• 来自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动物性食物的其它血红素 蛋白
• 血红素蛋白经消化后游离出血红素分子,直接被肠粘 膜细胞摄取
• Hepicidin是一种铁平衡的中心调节器,因为它控制母体-胚胎铁转运的效率、饮食铁的吸 收和骨髓网状内皮系统的铁再循环
• 血浆Hepcidin浓度降低,使小肠粘膜细胞中的膜铁转运蛋白数量增加,铁吸收也增加 • 铁和炎症性细胞因子可上调Hepcidin产生,低氧可下调Hepcidin产生
14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铁卟啉类 非铁卟啉类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及酶(功能铁)
转铁蛋白、铁蛋白、乳铁蛋白、含铁血黄素、无机 铁和不稳定的储存铁或铁池(储存铁)
贮存部位:肝脏、脾、肺、骨髓和巨噬细胞
在所有细胞中,如果摄取的铁超越其当时代谢的需求,铁将被暂时贮存于铁蛋白中,其中,
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和肝细胞最适于铁的贮存
4
4
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
原卟啉+铁血红素
+ 血红蛋白
珠蛋白
• 四个亚基
– 两个α亚基 – 两个β亚基
•铁 • 亚铁血红素 • 结合4 O2
铁 α链
亚铁血红素组 β链
血红素分子 (铁原卟啉IX)结构
红细胞 β链
α链
斜齿轮形状的多肽 分子
血红蛋白结构
5
5
目录
铁的重要性 铁的代谢 铁缺乏与相关疾病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6
铁
铁元素普遍存在的氧化态是亚铁(Fe2+) 和 三价铁 (Fe3+) 在我们周围占最大比例的铁是具有较低生物利用度的氧化Fe3+ 只有 Fe2+ 能被人体吸收
7
7
铁的来源
内源性
衰老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
分解出的铁被利用,是人体铁的
铁
主要来源
的
来
源
外源性
每天从食物中摄取铁1~1.5mg
8
铁吸收的过程
• 血红素的吸收一般不受食物成份影响,吸收率高
非血红素铁
• 来自铁盐、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及植物性食物中的 高铁化合物等
• 吸收取决于铁原子的价数、可溶性及食物中鳌合剂 的存在
• Fe++易吸收;胃酸可增加非血红素铁的溶解度
10
铁的转运及分布
食物中的铁
铁吸收
Fe(Ⅲ) 10mg 1~2mg 铁转运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肠
• 育龄妇女平均每天排出的铁约为1.5 ~ 2.0mg
13
铁吸收的调节
• 小肠对铁的吸收速度有调节能力 • 小肠粘膜细胞的铁含量决定铁的吸收量,粘膜细胞在不依赖于体内铁储存状态的情况下,
短期控制铁吸收 • 铁缺乏患者血红素铁的吸收显著高于正常人
• 铁调肽/铁调节激素(Hepicidin)是一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抗菌蛋白,在肝脏中产生、在血液 中循环、从尿中排泄
铁的代谢
1
目录
铁的重要性 铁的代谢 铁缺乏与相关疾病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2
红细胞(RBCs)的生成
骨髓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循环
铁
干细胞
BFU-E (早期红系祖细胞)
CFU-E
原红细胞
(晚期红系祖细胞)
BFU-E 在白介素-3和促红细胞 CFU-E在高浓度的促红细胞生成
生成素的存在下形成CFU-E
素的存在下形成原红细胞
17
铁的毒性
• 铁离子具有毒性,是因其具有催化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能力,它能催化体内有毒性 的活性氧(ROS)的形成
• ROS是当氧分子(O2) 被还原为水(H2O) 时在系列的1-电子摄取4步反应中出现的
化学簇:
+ 1ee-
+ 1e-
+ 1e-
+1
O2 → •O2- → H2O2 → •OH → H2O
网织红细胞
RBCs
0
12
18
20
22
25
细胞成熟的时间 (天)
• 计数的细胞是网织红细胞,它占血液循环的总红细胞数的1% • 红细胞能存活120天,被脾脏破坏,红细胞的生成应该等于红细胞的破坏
3
4
铁是红细胞合成的必须因素
铁(Fe)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需原料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促进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的 增殖,促进红系组细胞向原红细胞分化,促进网织红细胞的 成熟与释放 • 肾脏是产生EPO的主要部位,5%~10%的EPO由肾外组织 (如肝脏)产生 叶酸和维生素B12是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